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枭雄-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外部环境更加恶劣。我想,就算是结盟,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最后,我想表达一下个人的观点,对德意志帝国本人充满了好感,只要是中国有的,贵国又需要的,本人都愿意与贵国开展合作。如果非要有一个期限,我觉得应该是两年以内,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走上正轨了。”

    方剑雄这句话的意思,有点画饼充饥的狡黠。国家和国家之间,谈感情那是愚蠢的行为。即便是结成了盟约,也不是不能撕毁的。意大利不就是这么干的么?

    必须给德国人希望,让德国人加大对中国的勾引力度,这样才好火中取栗。反正明年欧洲炮声一响,德国人在速胜的幻想破灭之后,就会上杆子的来求中国结盟了。到时候在拒绝也来得及,只要中国实力上来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元帅阁下,很感激您这个态度。我想我没有太多的问题了。”哈豪森很满意,方剑雄给了一个两年的时间,看着在拖,实际上任何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来推动,说两年,不等于一定是两年。未来一旦出现一个合适的机会,结盟其实就是在盟约上签字的短暂。

    “公使阁下,有个事情麻烦你转告一下归国的铁路巨头们。中国政府即将推行铁路国有华政策的决心已定,粤汉、陇海,这两条铁路即将由国家交通部接手修建。问题是,中国没钱,办法有两个,第一,以铁路为抵押,向贵国的银行贷款,第二,贵国的企业家来华投资,合作修建这两条铁路。具体的合作,以此前的合作为蓝本。”方剑雄一家伙就砸出两条三千加起来几千公里的铁路,这对于德国人来说是很吓人的一件事情。

    德国就那么点大,铁路网密集,但是要论一条铁路的长度,那是大国的专利。德国人在此前合作中,已经获得了多条铁路的修筑权和经营权,其中已经动工的有成渝铁路。当初的保路先锋们,这一次并没有在闹腾了。大概是经历了辛亥**,很多人已经不那么热血了。尤其是在四川地方国会议员的推举问题上,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这个问题很重要。

    政治人物总是站在利益的角度看问题,个人感情发挥的作用固然存在,但是很少,更多的是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中德关系也是这样,当今世界英法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并不甘心。美国人由于体制关系和地理位置的缘故,对于市场的需求还不到需要去发动战争的地步,美国的现行体制反过来还限制了军队的发展。只有德国具备了挑战旧秩序的实力。既得利益者是不会甘心退出自己的利益,以军国主义立国的德意志,在不满足现有利益的前提下,战争成为必然。

    当前的中德关系,也可以看做是对大英帝国的一种挑衅。扬子江流域是英国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德国和美国通过方剑雄这个缺口,已经成功的渗透到了这一片区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一点毫无疑问,而且前提是建立在方剑雄对国家政权的掌握之上。

    哈豪森想当然的认为,方剑雄抛出的两条铁路,是在释放信号。中德之间这种大范围的合作,必然引起其他列强的注意。有趣的是,美国人也夹在进来。这就让英法日俄这四国,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不敢过于强硬。毕竟这两个国家,只是来投资的。中国政府与这两个国家,并没有明确的合作协议公布出来。过分的强硬,会使这三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

    哈豪森不自觉的兴奋了起来,这是一个成功的信息。

    “元帅阁下,我希望早日得到您的好消息,我对这一次的会谈,深感满意。”

    “公使阁下,如果不忙着回北京,请允许我邀请您一道去视察我们的黄陂特区的建设成果。我希望视察结束之后,归国的更多企业能够来中国安家落户,这里有足够大的市场,没有长江流域,我们还有西北、东北、华北这些市场可以拓展。”(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在哈豪森看来,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谈。同样在方剑雄看来,这也是一次成功的忽悠。对于方剑雄来说,只要把好处弄到手,时间拖下去,未来的主动权必然掌握在手。

    哈豪森在给国内的电报里提到这一次会晤时,用乐观的语气道:通过多方面的接触,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中**队的实际控制者,拥有的权力类似于皇帝。这一点从名义的大总统在中德结盟这一问题上的回避与闪烁其词相比,方剑雄给出了更能让人信服的答复。方剑雄这个年轻的军事**者,拥有着超乎同龄者很多的政治智慧,也很有魄力。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帝国在远东的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显然,方剑雄对帝国有着超乎一般中国人的好感,这一点大概跟他在德国的经历有关。(据称,一位德国女士救过他的命。)以上这一切,结合目前中国的现状,方剑雄却很难做出一个决断。国家没有完全同意,政治体制的建设没有走上正轨,外部列强的压力巨大,等等原因导致了方剑雄的迟疑。我认为,这种迟疑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有的水准的表现。至于他说的两年时间,应该是一个大概的估计,提前的可能性很大。

    怎样治理一个国家,方剑雄毫无经验,但是他知道历史大致轨迹,可以很有针对性的下手。距离一战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的事情能做的事情不多,所以必须充分的利用这一年尽快的把一些要紧的事情做好。

    日头到了头顶,人头攒动的工地上一个个工头摸样的举着喇叭喊:“吃饭了吃饭了,动作快一点,早点吃完中午还能歇上半个时辰的,不耽误下午干活。”

    喧闹的工地安静下来,人们纷纷停下手里活计,往路边的工棚里走。架起的一口一口的大锅就在边上,蒸笼里是馒头,翻滚的糊状物是各种骨头熬出来的辣糊汤,还有一个大竹篓摆在边上,里头是切成一段一段,用油炒过的咸鱼。面对着事物的诱惑,尽管很多人已经在咽口水,还是乖乖的排着长队,这是规矩。不愿意守规矩人,都已经被撵出工地去了。用负责这段工地的官员的话来说,这叫“害群之马”。

    午饭按照工牌来领,吃饭的时候交上去,回头由工头发还。干活的人群男女都有,午饭男的发三个馒头,汤一碗,咸鱼一块,女的馒头两个,汤一碗,咸鱼一块。这些馒头据说是美国面粉做的,一个能有二两重。就算干的是体力活,也能吃的半饱,加一碗汤能有七分。

    李全今年三十五岁,舞阳人。战争和匪患,给河南百姓带去了无尽的灾祸,李全的家过了土匪,赶上去年是荒年,这日子本来过不下去了,赶上白朗破了县城,只好逃荒。往年逃荒,人都往北去,去郑州或者洛阳,在不行就过黄河,往京城去。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讨吃的要容易一点,愿意施舍的大户人家也多。

    去年冬天逃荒正好相反,不能往北去了,闹白朗匪患呢。土匪才不管你是不是逃荒的,拖家带口的被撞见了,先搜刮一番,再把家里的女人给祸害了。运气更倒霉一点,能遇见当兵的发疯,那结果比土匪祸害更惨。

    李全听人说湖北去年没遭灾,赶上一个方大帅打走了北洋兵,对待百姓好的很。于是将家里最后一点棒子面做成干粮,推上一辆独轮车驮着老娘抱着孩子,后面跟着媳妇背着仅有的家当,沿着铁路南下。不断从各地汇集一起的难民,沿着铁道湖北走。这一路逃荒可不是好玩的,路死沟埋不过是寻常事。就拿李全一家来说,一辆车五口人,一路风尘走到了武信阳。这半道上要是李全出点啥状态,生个病受点伤什么的,这一家子估计就得家破人亡。

    到了信阳,城外有穿着绿皮的官兵设卡,给这些南下的逃荒的人都拦住了。不是不让继续南下,而是把这些逃荒的人集中起来,发给食物衣物,还逼着去一个临时的搭建的澡堂子里洗干净,休息了两天之后,当兵的给装上火车,一路南下变得的轻松了起来。到了黄陂,才知道是让他们修路来了。开始上路的时候,这一家人无疑内心忐忑,可是在当兵的枪口面前,没有人敢于反抗。

    到了黄陂,有政府人挨个问话,叫啥,哪人,多大,问完了写竹牌子上,递给李全一家人,然后还交代一番,到了工地上做事,三顿饭管饱,但是不得偷懒,一切要按照规矩来,要听工头的话。所谓的工头,都是一些黄陂本地人,原来都是一些小吏。

    故土难离,逃荒是看不到希望的选择。熬过了冬天,春天来临时,再回家去,大概每一个逃荒的都是这么打算的。李全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等他一家人到了工地上,这个想法很快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了。

    首先是一天三顿饭,早晨一个馒头,稀粥随便吃,尽管这个稀粥够稀的,一大碗最多有半两米,差不多能当镜子用了,但不是还有一个馒头么?中午一顿很实在,不是一碗饭一块肉,就是馒头加骨头汤,晚上跟中午差不多。你要说能吃的多饱,那不好说,反正在这地界想饿死是别指望了。关键是,女人也能干活,老娘在工棚里带孩子,还能去领一些针线纳鞋底,十双鞋底工钱五毛。工地上干活的,男人一天五分钱,女的三分。(前文有误,见谅)

    给三顿饭吃,还有工钱,开始的时候李全并不敢信。等到他风雨无阻的干了七天后,工头把一队一百个人叫一起,按照每天出工的次数,李全夫妻俩领到了全勤的工钱,五毛六的纸币。工头告诉大家,这钱在整个湖北,跟大洋和铜圆是一样的用。工棚区里有家小店,买点杂七杂八的东西。不是很确信世界上会有这种好事的李全,去了一趟小店里头,犹豫再三,拿出钱来表示要买五分钱的绿豆糕。

    店里的活计笑眯眯的,被称好了包上,收了他五分钱,临走还笑脸相送:下回再来啊!

    真的用钱换买到了绿豆糕的时候,李全反倒失魂落魄的,回到住的工棚里,狠狠的给了自己一个巴掌,骂了自己一句:“败家子,五分钱啊!半个铜圆呢!”。

    当天晚上,昏暗的油灯下,老娘纳鞋底,孩子欢天喜地的吃糕点,婆娘笑盈盈的缝补衣裳。一家人,就这么很意外的,看见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中国人就像野草,春风吹过,原野上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就是野草。只要看见了生活的希望,中国人就能以最为坚忍的民族特质坚持下去,朝着心目中甚至相当模糊的希望前进,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夫妻俩一前一后,打了各自的饭和汤,往住的工棚里走。一家人呆的工棚不大,就一个六七平米的棚子,地上铺的稻草,一张草席。土坯垒的墙,顶是竹子夹着茅草,刚来的时候连个门都没有,后来是李全自己用每个月休息三天的假期,去野地里找的枯枝编了一个门。

    两个人的午饭,一家人吃,想到孩子在家一定饿了,夫妻俩走的有有点急,地上有个小坎子没注意,婆娘被绊了一下,手里的瓷碗脱手,正好迎面走来三个人,一碗粥全泼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身上。

    三个年轻人中的两个双眼露出凶光,透出杀气往前上,夫妻都给吓傻了,顾不得心疼地上的那碗粥。眼前这年轻人穿的整齐,真不知道拿什么来赔人家这身衣服呢。

    这个很帅气的年轻人双手一伸,拦住了要上前的两个随从,淡淡道:“没事!”说着话,没去管身上的粥,蹲下身子,拿起地上的碗,递给李全的婆娘道:“这位大嫂,对不住,我走路没注意,挡着你的道了。”

    夫妻俩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年轻人已经把碗塞给李全的婆娘,回头对身边的小伙子道:“给他们一块钱,算是赔偿他们今天的午饭。”说着话,年轻人已经越过夫妻俩继续往前走,夫妻俩完全没注意到,年轻的脸色变得铁青。身前的一块被粥泼到的地方,也没去收拾。

    “败家的婆娘,刚才是他撞的你?”李全回过神来的时候,三个人已经走远了,跟做梦似的,手里还捏着一块钱,仔细看看没错,确实是一块钱的纸币,李全在工头那里用零钱换成一块的,让婆娘攒着呢。

    “昧良心的话不敢瞎说,刚才确实是我脚下绊着了。”这婆娘倒是实诚,没有说瞎话。大概也跟那个年轻人看着就令人敬畏有关吧。

    走出这一片工棚,年轻人的脸上越发的难看,追上来的两个小伙子见状也都不说话。又走了一会,齐二柱上前道:“扶帅,刚才的事情。”(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八章

    跟在身边的自然是齐二柱和李皓,别人想跟着没那个资格。齐二柱深知方剑雄的性格,不会为刚才的事情动怒,可是又不敢直接问,只好兜圈子。

    “卑职保护不力,大帅责罚便是。”这话说的漂亮,方剑雄果然气笑道:“你倒是会往自己身上揽责任,你也是穷苦出身,别小看那一碗粥,那是一家人的午饭,没看见他们都不舍得吃,肯定是家里还有小的老的。”

    “难怪大人让卑职给一块钱,原来是因为这个。”齐二柱装傻充愣,方剑雄也懒得揭穿,反倒问他:“那你猜猜,我为啥心情不悦?”最新小说“”

    “卑职愚钝”齐二柱泛起酸来,方剑雄听着被气乐了,抬脚踹他,齐二柱也不避让,生生吃了一踹,方剑雄这才道:“没眼力的东西,那碗粥倒地上,你都没看见粥是啥做的?”

    李皓上前道:“大帅,我看见了,都是高粱磨的粉做的糊糊,还有成型的高粱米粒。”

    方剑雄没有微服私访的坏习惯,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好在现阶段的方剑雄还不少名义上的国家领导人,这一次来黄陂看看,目的不是想挑毛病,而是奔着工程进度来的。被齐二柱那么闹一下,方剑雄也冷静下来了,虽说湖北是产量大省,奈何去年战争连连,河南又是灾荒年,粮食紧张是可以想到的。最新小说“”

    “高粱米怎么了?这年月能吃上三顿杂面馒头,地主家也就这样了。”齐二柱倒是很不在乎这个,这就是挨过穷的好处了。李皓不是很理解的歪歪嘴,也不跟他争辩就是。

    齐二柱这话给方剑雄提了个醒,好

    i子过长久了,对民间的实际情况了解的不足。类似的情况,需要有一个情报体系来随时反应情况。从权责上来说,民生是内阁责任。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很多事情是顾不上了。

    “走吧,去看看朱绣封在忙啥。”

    朱绣封是个旧官僚,也是个能做事的人。这一点从芜湖几年的执政可以看出来,不要以为前清的官员都是大老爷。作风踏实的官员还是很多的,倒是向唐绍仪那种喜欢奢华的官员,能力是有,但方剑雄不喜。进入

    jing后,唐绍仪现在还在天津当寓公,之前孙宝琦也提起过唐绍仪的才能如何,方剑雄却一直没有表态,根源就是不喜欢他奢侈在面上的风格。

    自上任黄陂以来,朱绣封感觉肩膀上沉甸甸的担子,整个黄陂特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期投入就是五百万元。如此大手笔,让朱绣封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芜湖的经验,成为了朱绣封被看重的原因,但这不是自傲的本钱。人都是想进步的,朱绣封也不例外,在黄陂特区的看着不大,级别却是跟湖北省副省长一样。

    方剑雄遭到朱绣封的时候,这老先生穿了一双草鞋,一副短打,c魂雨后大地泥泞,裤脚上沾了不好泥巴。正带着几个属下,站在一处工地边上指指点点,还有两三个老外在叽里咕噜。这块工地属于水电公司的,老板宋炜臣也在,按照特区zhèng

    fu的要求,要保证整个特区的供电,这个单子大的让宋炜臣想起来就浑身热血沸腾。

    民营企业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最大的压力实际上是来自zhèng

    fu。但凡买卖做的大的,没有一个能离得官商勾结。这样的关系,发展起来是很快,付出的也很多。…,

    改朝换代对于宋炜臣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情,等于关系要重新搞一遍。可是方剑雄倒了武汉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zhèng

    fu鼓励工商,不再是一句空话。政策上的优惠就不说了,关键是资金上的扶持。过去的一年,整个武汉周边的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银行资金大开方便之门的帮扶下,工商业的注册企业数量,赶上了过去五年的总和。

    “宋先生,扶帅对你的要求是年发电五十万千瓦,资金方面你只管找银行,zhèng

    fu给你担保。两年之内,你得达到这个标准,做不到就换人。”朱绣封把话说在明处,宋炜臣从来就没想过,他的水电公司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从年发电量一万多千万,到五十万千瓦,这个跨度大的让人头晕目眩。

    新的用电不仅仅是来自黄陂特区,还有汉阳铁厂。去年冬天,盛宣怀召开股东大会,宣布将汉阳铁厂的股份转售给欧亚集团,作价五百万元。并且用这笔钱,还上了

    i本人的借款。对此

    i方表示强烈的抗议,但这是民间商业行为,zhèng

    fu表示不予干涉。

    i本海军陆战队目前还在大冶铁矿驻扎,大有赖着不走的意思。

    新的民国zhèng

    fu对此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倒是欧亚集团宣布从美国引进新式电炉,改进汉阳铁厂的设备和工艺。新的电炉需要的发电量就大了,练出来的特种钢用于汉阳兵工厂。

    盛宣怀在汉阳铁厂上的处理方式是白送股份,不是他有多大方,而是坚持不下去了。方剑雄本来是打算赶尽杀绝的,这货的是典型的巨额财产来历不明。奈何老师孙宝琦出面说话,方剑雄才算是放他一马,不计较别的资产,并下令上海方面,归还一部分前军zhèng

    fu没收的固定资产。这些店铺之类的资产,那是陈其美的人吞下去的,现在被迫吐出来而已。

    方剑雄有意思让汉阳铁厂停产关闭,断了

    i本人的念想。后拉还是李维格进言称,就此放弃太可惜,不如引进新的电炉,就近生产特种钢。原有的高炉可以减产,作为特种钢的生铁来源。李维格是专业人士,chong

    qing綦江的钢铁厂由他负责,方剑雄觉得专业人士肯定有道理,便答应了他的请求,重新将汉阳铁厂交给李维格一并打理。

    i本人强行占据了大冶铁矿一事,方剑雄采取了隐忍的态度,让外交部门抗议一下就算了。这个时候的方剑雄,深深的理解共和国的外交部为何频频抗议。很明显,抗议不解决任何问题,目的是为了在人心埋下种子。诚然大部分中国人现在还是麻木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国民教育是根本手段。

    “五十万千瓦只是两年的要求,五年后要求达到两百万千瓦。”方剑雄的声音在众人的身后响起,朱绣封和宋炜臣回头一看不禁又喜又惊。喜的是大帅这个要求,意味着两人的利益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惊的是大帅一身便装,招呼都没打一声就出现了,不会出啥事情了吧?不少字

    “大帅”众人齐齐问候,方剑雄上前回礼道:“大家都辛苦了,我就是随便看看。来的突然,不是要搞突然袭击。马上要对南方用兵,河南的剿匪也要抓紧,事情太多了。”

    方剑雄不给解释也没啥,给一个解释,就是对这两人的看重。宋炜臣是商人不假,中国成功的商人有几个跟zhèng…,

    fu脱的开关系的?

    “大帅来的正好,我正打算回芜湖一趟,找您搬救兵。”朱绣封很有眼色,见方大帅心情很好的样子,猜到自己的举止很得大帅的心意,自然要要点好处。

    “呵呵,都是老朋友了,我能帮的一定尽力。”方剑雄答应的很干脆,朱绣封这一副打扮,确实很得方剑雄的欣赏。方大帅最烦的就是那种坐在办公室里当老爷的官,这样的官也许在做事情,但是更多的都是在当老爷。

    “开c魂了,工地上的难民走了一半,人力严重不足。再者一些低端,人工效率太低了,大帅能不能从国外进口一些工程机械。对了,这是美国朋友的意思。”朱绣封接着美国人的建议开口,边上三个美国佬过来握手说话。

    “我是设计师斯密斯,您一定是尊敬的方元帅,我们是美国星辉规划设计公司,受聘于黄陂zhèng

    fu,负责规划特区工业园区。”整体规划这个概念,也是方剑雄提出来的。很多人不理解,方剑雄坚持。

    “各位美国朋友辛苦了,你们的建议很及时,我准备从德国采购一批工程机械。”方剑雄笑眯眯的,说出来的话却不那么好听。

    斯密斯一愣道:“为什么不选用美国的工程机械?要知道美国的工程机械,价格上也有优势。”方剑雄装出无奈的表情道:“我知道美国的机械便宜,可是德国公司愿意在我过投资一家履带式拖拉机厂,一家柴油机厂。美国朋友在这个问题上,动作太迟缓了。考虑到德国人愿意提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