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枭雄-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朱庆澜未必有蓝天蔚合适。不过蓝天蔚这个人怎么说呢?未必能服气张孝淮,毕竟是张孝淮的前辈。蓝天蔚放到济南就不一样了,山东那个地方,蓝天蔚让一帮地方武装收拾过,估计伤口还没好的说。蓝天蔚在山东,肯定不敢在蔡锷面前摆前辈的架子。
诚然,方剑雄也可以大量启用后起之秀,比如自己的嫡系教导队成员。仔细斟酌之后,还是决定不要拔苗助长的好,这些人已经爬的够快了。抬眼扫一下现在变成的五十四个甲乙种步兵师,乙种师的师长有八成是教导队的出身。
搞定了朱庆澜,沈阳军区的架子就算是基本搭起来了,在往里头填充一些陆大第一期的毕业生,先从军区参谋部干起,然后下部队去当个营长起步,慢慢的培养这些人。
进驻礼王府的第一天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次日一早,又是一批接一批的人登门。接下里方剑雄就不露面了。就呆在书房里,外头等着人一波一波的往里进。有事情说事情,没事情来拍马屁的,三两句话就打发走。
有的人方剑雄直接就不见,有的人还不能不见。比如美国公使瑞恩斯和一个叫史迪威的武官,两人一起来的,方剑雄对美国人也没啥好印象,无非现在太穷了。美国大腿适当的抱一下。好在这年月的美国人不算强势,这个大腿抱着也没那么孙子就是了。正经的老大英国人,方剑雄从来都是让他们去找政府,一句话:军人不干政!
瑞恩斯是带着美国政府的“善意”来的,民国政府换了主人后,美国人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了实施。反正中国这个市场不是这个列强就是那个列强,早就瓜分的七七八八了。美国人进来捣乱。方剑雄是巴不得的。再说中美之间有密约,知道这个密约的人极少。
美国方面几次表示应该公开这个密约,孙宝琦都用拖字诀对付过去了。瑞恩斯再次登门,就有催促这个事情的意思。这个主要跟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前景有关系,最为富庶的扬子江流域,那是英国人的地盘。美国人通过密约。在该流域获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还嫌不够,希望中国政府全面开放,而不是要看英国人的嘴脸行事。
这个事情太大,孙宝琦也好汤化龙也罢。都不敢轻易表态。瑞恩斯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的,只好来找方剑雄。洋人来访。还是大金主,方剑雄很给面子的来到前院迎接。
“这位是驻华使馆副武官史迪威上尉。”这个时空的史迪威,再次来到中国后,很快向国内提交了一份很有分量的军事报告。主要是针对中国军队的一些轻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发挥的巨大威力,这是史迪威通过个人关系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很明显,当今列强还没有对中国军队的轻武器装备产生重视,只有德国人当一回事,现在美国人也表示了重视。至于日本人,重视也没有用,现在日本太穷了,有钱也要先发展海军。日本陆军,还真的就是一直很苦逼。
史迪威升官了,调北京公使馆任副武官,今天是刻意跟着来一趟,想见一见这个中国军界有点传奇色彩的元帅。方剑雄的年轻,让史迪威无法不感慨,握手的时候感慨:“元帅阁下,您的年轻和成就,让很多军人深感羞愧。”
方剑雄就算在历史盲,也知道史迪威这个家伙。抗日战争远征军在缅甸战场,因为史迪威对英国人的轻信,导致了中国远征军的重大失败。客观的说,历史上的远征军出征缅甸,造成的重大伤亡,跟史迪威一再相信英国人有决定性的关系。尽管史迪威对中国的抗战出了大力气,但是很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
这个时空的史迪威是没有机会对中国军队指手画脚的,一个美军上尉,能够出现在这个地方,那就算是很给他面子了。
“谢谢史迪威先生的恭维!”方剑雄保持微笑,还算客气。实际上心里并不喜欢这个美国佬,一个对中国的国情没有太多了解的家伙,尽管他在中国呆了多年,但是对中国还是不够了解。性格刚愎自用,习惯性的按照美军的方式来指挥中国军队。
“元帅阁下,中美之间的密约,我国政府认为已经到了公开的时候。”瑞恩斯进了书房很直接的表示自己的来意,这个跟美国人在太平洋的主要对手是日本人有关。日本海军的实力之强大,美国人也不得不忌惮。英国和日本有盟约,美国政府受国家体制的制约,无法在军事上投入更多,只好拉上中国,帮助中国发展海军,一来可以给日本下绊子,二来美国的企业也有大把订单。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美国那个国家现在就在尿性。
“公使先生何必着急于一时呢?中美之间的合作前景广阔,中国的市场对美国的商品的全面开放,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眼下民国政府初立,百废待兴之际,这个事情还是先缓一缓。”方剑雄不紧不慢的笑着应对,瑞恩斯一听这个有点着急,美国政府对他这拱手是有明确要求的,至少要中国政府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美国政府的态度,源自中德之间的合作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中美合作。黄陂那个开发区的美国设计师,亲耳听到方剑雄关于采购机械的决定。最终黄陂政府还是从德国采购了一批工程机械,这个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危险信号。美国政府不是独家买卖,德国人的工业能力商品价格是不如美国,但是人家的质量好的多,对待中国的态度也好的多。欧洲的局势,决定了德国人加大对中国拉拢的力度,这个问题美国人不是不清楚。
现在只能拿这个密约说事,希望方剑雄能看在中国海军要大发展就不能没有美国扶持的前提下,对中美关系作出一些战略性的调整。现阶段对华政府的军需采购,大头还是在美国那边,但是德国人得到的订单也很多,美国人要不是有密约在起作用,早被德国人甩的老远。
问题是,中国人完全可以甩开美国人,跟德国人全面合作。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等于美国在远东的战略构想全盘破灭。这是美国政府不能接受的失败,从现象上来看,中国政府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元帅阁下,我听说中德之间要搞一次联合军事演习,地点就在山东。”史迪威突然插嘴,方剑雄满脸的微笑,在这句话之后不见了,面如寒霜道:“史迪威先生,我不知道你从哪得来的消息,这个事情是我军的绝对机密。”
史迪威耸了耸肩膀,表示自己的无辜之后道:“元帅阁下,我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您必须承认,中国政府对于欧美各国而言,在很多事情上没有绝对的秘密。”
方剑雄嗖的站了起来,似乎要发怒,但是在两人的眼里,方大帅克制住了,用一种很难形容的压抑语气道:“公使阁下,请转告贵国政府。中美之间的合作层面,不应该仅仅限于推行门户开放政策,我希望能增加赴美留学的名额,更欢迎美国企业来华投资。”
瑞恩斯一看方剑雄要转移话题,故作不悦的看了一眼史迪威,笑着道:“元帅阁下,我会向国内转达这些信息,当然,我更希望您能就中美合作密约一案,何时公布于众,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我认为,这一事件对于美国企业来华投资信心,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方大帅要歪楼,瑞恩斯要扶回来。史迪威则更关心中德联合军事演习的事情。
所谓中德军事演习一事,确实是中国军方的绝对机密,因为这个眼下在三月份。演习计划是德国青岛驻军受到敌人从侧后的登陆攻击,德军进行一次防御战。中国军队模拟假想敌。这个演习的议案,是方剑雄授意总参谋部向德国顾问团提出的。
德国军方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很快就给出了答复,并且决定将演习日期定在三月中。为了更好的检验德国陆军在进入防御战之后的战斗力,德国驻青岛军将派出三千人,加上中国军队的一个乙种师,在莱阳构筑一道防线,由扮演假想敌的三个中国步兵师发起攻击。
德国军方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检验新式武器衍生的新战术在战斗中的作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莱阳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这个情报的走漏,到底是中国方面还是德国方面,方剑雄暂时还不明白,军情局和政情局都没有类似的情报上报。但是这无疑给方剑雄敲了一个警钟。
这个事情肯定办不到,至少现在的时间不对。方剑雄的小身板扛不住英法日俄德这几个脾气都不太好的国家,美国政府拿到了想到的东西,到时候啥坑都得自己去跳。这种蠢事不能答应,但是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美国大腿还是要继续抱。
“中德之间确实存在军事上的合作,但是我认为这与中美之间的利益并无相悖之处。如果史迪威上尉有兴趣,可以去演习实地看看嘛,以本人私人军事顾问的身份去。当然,除了史迪威上尉之外,我方不再邀请其他人旁观这次演习。至于公布密约的事情,本人可以承诺,最迟在一年以后,本人将敦促政府作出决定在,正式对全世界公布中美之间的合作协议。”方剑雄说的很慢,很仔细的琢磨着每一个字,生怕哪里会出错。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关系到国家利益的事情,不得有半点马虎。
一趟军列在夜色中开进济南车站,柳灭越和夏享一起从车上下来,在站台上随意走动一会,抽支烟活动一下胫骨。一个站务人员走过来,冲正在抽烟的两位笑道:“二位长官,车上装的啥?神神秘秘的!”
柳灭越龇牙咧嘴的朝他一笑,目露杀气道:“少打听。知道太多会活不长的。”
夏享呵呵的打岔:“好了,吓唬他干啥。不就是好奇么?行了,你走吧,别打听这个。”
两位都挂着少将军衔的军人,此刻很没形象的坐在站台上,等着火车继续上路的信号。
“老夏,我那个旅上个月训练的时候,坏了一半还有多,这玩意质量真不靠谱。轮式的还凑合。履带的够呛,跑不了多远就趴窝。”柳灭越说起这个,一脸的愁容。山东战役结束后,这俩被丢到宣城,一支古怪的部队正在九连山的基地里等着他们。
战车旅,这个称谓从没听说过。三十六辆坦克,七十二辆轮式装甲车。构成的一个战车旅,差点没把柳灭越和夏享玩死,这是一种全新的玩意,以前根就没想过还能有这个武器。
所谓的坦克,是一种极其简陋的玩意。地盘是履带拖拉机的地盘改进而来,样子在两人看来极其古怪。故障率极高。一个旅总共就三十六辆坦克,三十公里内能凑合安全走完,过了三十公里,一辆接一辆的故障。
“听说是一些欧洲的专家按照总教官的要求弄出来的玩意,威力还是很大的。就是太容易坏了。我觉得今后战场上决定胜负的玩意,就是这个叫坦克的玩意。”夏享倒是比较轻松。丢下烟头拍拍屁股,招呼柳灭越上车。
长城一型坦克,由欧洲找来的政治犯工程师组成的攻坚团队研制而成。重量8吨,装备一门37毫米口径的加农炮,一挺马克沁重机枪,载员四人。还有一种由汽车改装而来的装甲车,没有炮,只有一挺马克沁,载员六人。这两个战车旅,绝对是方剑雄手里的秘密武器,一直处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之中,这次中德军事演习,拉出来是想卖个好价钱,顺便让欧洲的血流的更猛烈一点。
莱阳,演习战场方圆一百里内,都设为了军事禁区。由骑兵负责巡逻,区域内的百姓全部暂时离开,军方给一定的损失补偿。战车旅提前半个月来到莱阳,熟悉地形,做战前准备。
方剑雄是演习前三天到的莱阳,随行的还有蒋方震、蔡锷。
张孝淮没有跟着去莱阳,而是到了沈阳,沈阳军区的一些部队正在换装,增加技术装备。
驻扎在鞍山的张作霖,没想到自己能留在东北,虽然部队要驻扎在鞍山,但是总比离开东北要强许多。原本张作霖已经收拾好部队,准备出发的,北京一封电报过来,让他等几天再走。等了四天,等到了命令去车站接张孝淮。沈阳驻军由李小川暂时领衔,招呼一干人等去了车站,张孝淮的乘坐的是一趟军列,并不是专列,前面倒是有一趟装甲列车在护送。
从车上下来的张孝淮身边跟着朱庆澜,一看东北各部队的长官都到了,张孝淮露出笑容上前去打招呼,一番客气后,张孝淮对张作霖道:“雨亭,你那个师是日械,这次优先给你部换装。装备都在车上,让你的兵来帮忙卸车吧。”
一番折腾之后,从司令部出来时,张作霖拿到了一份装备清单,看罢忍不住揉了揉眼睛,确定没看错之后,递给身边的把兄弟张作相道:“老八,你看看这份清单。”
张作相不明白为啥,好奇的接过来一看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头一项就把张作相给镇住了,24门德制75山炮。24门70毫米步兵炮,24门120毫米迫击炮,24门81毫米迫击炮,96门60毫米迫击炮。接下来每看一项,张作相的嘴角就抽一下。早就见识到了国防军装备好,真心话没想过能用上一样的装备。
张作霖这个师有点特别,基本上人员都没动,就是给张作霖派了一个参谋长,还有十几个技术兵种的军官。这是一种极度信任的表象,当然张作霖一帮兄弟也没打算能有太好的装备。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走,回去问问参谋长,难怪他带来的十几人每天都在操练炮兵的那些兄弟。”张作霖兴奋的翻身上马,快马加鞭的往驻地城北赶。
张作霖的参谋长是教导队一期生李大熊,原来是胶东自卫队的一员。济南保卫战的时候,李大熊没有去,而是留在了胶东看家。没立到多少战功,李大熊很遗憾。部队整编之后,齐正鸿和邢楠去德国留学,夏享和柳灭越去了芜湖报道,其他人都调往各地的担任师长旅长,李大熊被调到东北来,给张作霖当参谋长。
张作霖风一样的冲进办公室,啪的把清单往桌子上一拍:“参谋长,您看看这个,都能到手么?”李大熊见他有点激动,随后进来的张作相也是一副馋样。奇怪的拿起清单看了一下之后道:“怎么了?这不是很正常么?我们是甲种师,要没这些装备,你好意思说自己是甲种师?再说了,我们这个师比一般的甲种师还多了一个旅,那是大帅要照顾雨亭和老兄弟们在一起。不行,这个装备是按照正常的甲种师来配给的,我得去找张总司令,说明一下情况。”李大熊说着要出门,张作霖赶紧拉住道:“参谋长,别激动嘛。其实我挺知足了。张司令挺忙的,就不要去打搅他老人家了。”
李大熊知道他心里所想,笑着解释道:“雨亭兄,不要多心。这在国防军里很正常,这些装备都是必须的。我们这个师比较特殊,大帅也特殊关照过。这个单子应该是后勤人的搞错了,还缺一个旅的装备。”
李大熊说完就出去了,张作霖和他的一帮把兄弟脸上表情极为精彩。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可不是方大帅的嫡系,既然不是嫡系,哪有装备跟嫡系看齐的?
张作霖这个师的特别,跟人员有关系。在北洋的时候说是一个师,实际上远远不止。除了武器装备不够数,步枪兵多达三个步兵旅。张作霖倒是如实上报,说明了情况。东北这边的报告到了方剑雄那里,考虑到张作霖这个部队的特殊性,方剑雄特批张作霖这个师保留原来的人数。正常的甲种师是两个旅,张作霖这个师是三个。
“事情不能这么办,我看得拦住参谋长。大帅看的起我们兄弟们,我们不能对不住他。实在实行,就把多余的兄弟遣散回家。”说这个话的是汤玉麟,把兄弟之一。
“对,赶紧去拦着参谋长。”张作霖一拍大腿,快步往外追。没想到李大熊已经走远了,只好跟着往军区司令部赶来。等到了地方,被卫兵拦住,说是等候召见。
一帮人在外头等了十分钟左右,李大熊从里面出来了,满面笑容。张作霖等人迎上去,李大熊见了他们便笑道:“是我搞错了,大帅特批了一个独立骑兵旅的番号,旅长由雨亭推举一个,这个独立骑兵旅派往吉林,装备另外配置,明天就能运到。”
众人面面相觑,一起回去,商量一下谁来干这个独立旅。
张孝淮到沈阳的时候,方剑雄也到了莱阳。车站上迎接的人中,看见了自己的德国把兄弟鲍勃。两人见面,自然是热情的拥抱。鲍勃这一趟来中国是主动要求来的。上一次他来中国呆了半年才回去,这一次来是听说中德之间搞一个演习,所以死活要来。
鲍勃心里很清楚,跟方剑雄一起搞演习,肯定有收获,而且还是巨大的收获。果然,出了车站之后,跟着一起到了战车第一旅的驻地。旅长夏享,带着他的手下们在等着。你别看夏享是旅长,军衔跟一般的师长看齐。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计划
第一百五十八章天才的计划
第一百五十八章
青岛要塞遭到假想敌从背后的进攻,这个假想敌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德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一旦欧洲爆发战争,鞭长不及的远东,青岛注定是要被牺牲掉的。所以这个所谓联合演习,目的xing在别的方向。崇尚进攻的德军,一旦爆发欧洲,必然腹背受敌,先打败法国,同时要守住东线。
异国兄弟走在一起,身后不远是演习总指挥部的临时驻地。鲍勃是以德军总参谋部特别观察员的身份来到的中国,现在的军衔是个少校。这就算是升德军之中升的快的,这个跟鲍勃在战术方面做出的成绩有一定的关系。
望远镜里是一排忙碌的景象,前方是中德联军预设的防御阵地,大约一万五千人的中德联军,正在狂挖沟。青岛总督瓦尔德克对于这次演习并不热心,倒是德国总参谋部很在意,不但派来了鲍勃这个特别观察员,还派来了新锐将领鲁登道夫,作为联军总指挥。
“鲍勃,看见这一切你有什么感想?”方剑雄放下望远镜,抬手指着前方联军构筑的防线。多年的军队生涯,鲍勃看上去更加的严肃刻板,很标准的一副德**人的站姿。
“这样的防线,没有五倍以上的兵力,很难突破。”鲍勃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菜鸟,在德军之中被誉为战术天才,陆军新星。别看现在只是个少校,但是在德军之中很不得了,他才多大就少校了。
“法国人在边境线上也是这么防御的吧?”方剑雄突然一转话题,鲍勃猛然一愣,瞳孔明显的在收缩,迟疑的看着方剑雄道:“老大,你这话什么意思?”
方剑雄招招手,身边的副官递过来一副地图,方剑雄就在地上摊开,鲍勃盯着看了一下后越发的迷惑。 这是一副欧洲地图,从地图上的标注看,这是德国队对法国的战争假想图。
“请看地图,这里是法国人沿着边界构筑的防线,一旦爆发战争,我认为以德国人的实力和聪明才智,不会去硬碰这道一百五十公里的坚固防线。那么剩下的进军路线就只能是绕过这道防线,比利时、荷兰都可能被选中。德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速战速决成为战争胜利的唯一可能。一旦打成持久战,德国输掉战争的可能xing大增。我个人认为,由于比利时在列ri和纳慕尔有坚固的要塞,假道荷兰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欧洲是否会爆发战争,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方剑雄说完,笑着看着鲍勃,这位德国把兄弟皱着眉头,盯着地图,好一会才开口。
“这不是浅见,这是德国唯一能速胜的路径。德国陆军虽然强大,但是有法国俄国的两面威胁。俄国落后,其动员机制决定了一旦实行总动员,俄国要完成战争的准备至少要六到八个星期。这个时间差,是德国打败法国的最佳时机。这个见解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要上报总参谋部。”鲍勃显得很激动,双手握拳,有力的一挥,似乎地图上的法国已经战败了。
现在的德军总参谋长是小毛奇,此人比起制定对法作战计划的天才施里芬差出去好几条街。正是因为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的篡改,导致了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错误的选择经比利时进入法国,德军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被狭窄的道路困的一筹莫展,失去了宝贵的时间。这么说了,施里芬计划被小毛奇改的面目全非,从结果上来看是非常失败的改动。 假设没有改动该计划,德军最终是否能获得战争的胜利,那也未必。
方剑雄才不会去关心德法之间的死活,抛出这个东西,是想帮鲍勃再往上爬几步。这不仅仅是从私人关系的角度出发,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对于落后的中国来说,德国有太多的好东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契机,欧洲的流血对于方剑雄来说,越多越好。欧洲打的越伤,未来的中国价值越大。
“鲍勃,你果然没让我失望,你是个天才。现在这个计划归你了,包括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