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枭雄-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炮,居然打出了一朵小小的蘑菇云。然后看见的就是被烈火包围的春日号,关键时刻,驱逐舰顶上来,施放了大量的烟雾,尽管150炮数量众多。但是视线受影响的射击效果很差。只能是凭着感觉在打炮,轰轰轰的声势很大,效果却很烂。
半个小时后,烟雾散尽,海面上日军舰队已经出了两万米之外,留下一艘春日号巡洋舰,正在以蜗牛的速度,缓缓的挣扎着试图逃出这片海域。实际上松村龙雄下令弃船,但是日本海军师从英国,春日号舰长井出大佐拒接放弃战舰。坚决与战舰共存亡。于是,整个春日号。除了三十多个伤兵上了小船,登上边上的一艘驱逐舰外,其他人都在战舰上坚持。火势还没有彻底扑灭,浓烟将春日号暴露在海面上,现在这艘战舰是唯一的目标。
井出大佐指挥他的战舰,艰难的坐着规避的动作,但是他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那一炮不但摧毁了前主炮。还导致战舰的动力系统出了故障,做了一切努力,战舰只能保持五六节左右的速度在爬行。一般的商船。跑的都比它快,而且春日号的速度,一直在降低。
速度慢对于轻巡洋舰来说,等于把致命的弱点暴露在敌人的面前。但是,井出大佐的选择还是坚持,只要战舰还有一丝挽回的机会,就不能轻言放弃。现在春日号要做的事情,就是坚持出这片海域,逃出要塞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后,让别的战舰拖着走,这是唯一的生路。
但是这条唯一的生路,现在布满荆棘。岸上的大口径火炮已经停止了射击,但是二十门150口径的火炮,就跟平时打靶似的,在打这艘倒霉的战舰。有趣的是,春日号的运气意外的好,整整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居然没有一炮打中它。生生的被它逃出了射程之外。
李燮和、沈鸿烈、恩斯特、伯莱姆这几个最大的官,看的都傻眼了。怎么还会有这种事情,眼看的就要逃出150炮的射程,恩斯特、伯莱姆正准备下令完成冷却的240大炮开火,一定要留下这艘战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这个意外事件,在要塞里是看不到的,但是在海面上的春日号看的很清楚,两枚鱼雷以每秒二十多米的速度,正在接近。春日号附近八百米的海面下,正在下潜的03号潜艇,舰长蒙自雄得意洋洋的笑道:“老子剩下两枚鱼雷,正愁没机会用掉。”
春日号的坏运气,最终走到了极端,一枚鱼雷毫不客气的扎进舰体的尾部,另一枚则钻进了前端。井出大佐在很努力的规避失败的瞬间,默默的闭上了眼睛。他和他的下属们,似乎很平静,而不是想某些电影的演员夸张的表演。很多时候,我们的敌人,站在自身的立场上看待战争时,他们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是为了狭小国土的祖国,争取生存空间而战死。在这种前提下,敌人也能做到视死如归。
海面上绽放出一朵绚烂的火花!
松村龙雄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失败出现在最后的时刻。实际上现在日本舰队,还在305巨炮的射程之内,只是现在万吨巨舰看上去,也就是一个小船的感觉。凭借现有瞄准设备,想击中目标,基本上是在浪费弹药。
“司令官阁下,这不是您的错,这是情报部门的失误。305、240巨炮的存在,情报部门竟然一丝察觉都没有。”竹内次郎试图安慰松村,但是效果有限,松村依旧深感内疚。如果不是他坚持,完全可以以发现敌人岸炮火力强大为理由,不用继续前进挑起战斗。那么,借潜艇十个胆子,大白天的也不敢对一支舰队发起袭击。
这是一次完全失败的报复行动,按照以前的情报,吴淞口要塞最大口径的火炮不过150,这种炮给战巡挠痒痒还差不多。日本政府,再次为他们的轻率付出了代价。纵观历史,日本在对华的问题上,一再的展现出轻率的一面。可惜的是,民国政府在另外一个时空,实在是太弱了。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国家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状态。一寸河山一寸血,这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真实写照。谁能想到,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七个月,名义上的国家领袖,被两个地方军阀武装挟持了,而起还是勾结了反政府武装干的事情。
另外一个时空里的悲壮,在这个时空很难在上演了。尽管这个国家在清末已经是千疮百孔,但是民国初年,元气尚在。这个时空,有着目光超前的领导者,领导这个国家走了一条看似不可理喻的道路,偏偏这条路是可行的。方剑雄的一切作为,实际上都是在一个目的的驱使下,那就是最大限度保存民族元气,并加以整合。同时通过所谓的卖国行径,用一切手段强化国家的武装力量。最终在1914年9月的月底,中日之间的战争进入了一个暂停期。
9月30日,经英法俄美四国领事的斡旋,中日之间先后发表声明,暂时停止这一场战争。双方各自组团,准备谈判。那么谈判的地点在哪呢?这个问题产生了纠纷。日本政府主张把谈判地点放在日本山口县的下关市!伊集院把这一条件摆出来时,孙宝琦当场拍案而起,怒斥:“现在不是甲午年,民国也不是清朝。”
朱尔典等人赶紧圆场,民国政府提出,把谈判地点放在保定。日本公使伊集院坚决不答应。最后还是四国公使调停,决定把谈判地点放在天津美国领事馆。
实际上这个最后的结果,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很不爽,这样一来,美国人在这场议和的过程中,起了一个更大的作用,至少在外界看来是这样。要不然为啥不在别的国家领事馆?
即便是这个结果,民国政府最初也没有同意,最后还是在一番内部磋商之后,接受了这一条件。双方约定,正式谈判的日期,为10月5日。
在这期间,双方并没有就此放松军事上的准备,日本海军的南下舰队,得到了加强,增加了四艘万吨以上的战舰,继续在吴淞口外海游弋不去。日本驻台湾的一支分舰队,也在闽江出海口徘徊。同时,10月1日,日本陆军三个师团,开始在大沽口登陆。
日军的行动,民国政府的航空兵及时的发现并上报。民国政府很及时的通报各国,并做了针对性的举措。10月2日,东北军区所属部队三个甲种师,沿着南满铁路南下。一路日军据点,纷纷被拔除,一日之间,先头部队进抵盖平城外。日军的反应很快,立刻收缩防线,放弃了盖平,退到万家岭一线。
对于日军的撤退,民国国防军并没有顺势以大部队沿着南满铁路继续南下,而是先头团了盖平城外,主力部队还在大石桥,这个地方,南满铁路的一个分支的出发点,从这里往西南方向,可至营口。一旦日军在营口登陆,可以快速包抄南下的我军。
中日双方的反应来看,中国军队更为克制。
针对双方的停战,方剑雄在内部的会议上意味深长道:“和平,是打出来的!”
………………………………
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
第二百一十三章
从青岛到吴淞口,从陆军到海军,挨个碰了鼻青脸肿之后,日本政府总算愿意老实的坐下谈一谈了。真不容易!日本狼子野心,谋图中华日久,这一观点在当今的民国政坛,在青岛之战后,基本达成了共识。
诚然,中日之间的实力对比,依旧是日本综合实力更强一些。但是,这种强很有限。这就是一个小国,面对一个觉醒大国的悲哀吧。
很明显,日本人是不会轻易认输的。达成谈判地点的当天,日本内阁通过了22个陆军常备师团的议案,历史在这个节点上,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同日,第十八师团重组,旧有旅团序号被取消,赋以新的序号。
正式谈判之前,伊集院求见孙宝琦提了个要求,希望能把一干日本将佐的尸体要回去。
整个青岛战役,跑掉的高级军官没有几个,日本人提出的名单有一个中将,两个少将,八个大佐。孙宝琦表示自己不知情,要问一问军方。半个小时后,军方来了一个参谋,刘明昭。见过孙宝琦之后道:“青岛方面提供的俘虏名单里没有这些人,至于尸体,全都架一起烧了埋了。几万尸体呢,这么热的天,留着容易引发瘟疫。”
伊集院听了这个眼珠子都红了,这个支那人,竟然敢这样对待大日本帝国的武士。忍不住骂:“八嘎!”刘明昭居然听懂了,眼珠子一瞪道:“你说谁呢?先人板板,有种你再骂一句看看?”不知道为啥,对上日本人,方大帅这些弟子们,没一个有耐性的。
伊集院好汉不吃眼前亏,客气都没有一下,转身就走了。孙宝琦笑道:“小伙子,怎么那么大的脾气?”刘明昭道:“回大总统。刚才出来的时候,接到天津方面来的消息,日本登陆部队,把大沽口附近几个村镇都给屠了,杀人放火,飞机侦察都看见了。委员长让我来一趟,就是请您过去开会商议一下。”
孙宝琦听了眼睛立刻也红了,好不容易当了几天舒坦的总统。日本人有干了这种恶事。“来人,备车,去总参谋部。”
总参这边正在开会,最新接到了消息,日军三个师团,在大沽口登陆之后,几支小部队杀进附近的一些村子,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浓烟吸引了飞行员,飞机过去侦查。把现场的一些景象拍了下来,现在天津方面正在往北京送菲林。
“根据辛丑条约。我国不得在天津驻军,只能有警察。”方剑雄开了个苦涩的头,其他人都低着头,表情肃然。不过脸上的表情都很愤怒。
国防部长黄兴双拳捏着,眼珠子已经红了。说起来,黄兴与日本方面的关系相当的不错。青岛之战,黄兴并不赞成中日开战。但是他出于大局。没有出声反对。今天发生的事情,黄兴已经出离愤怒了。
“等菲林送到,冲洗出来之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世界面前揭露日军的野蛮行径。”黄兴憋了一会,憋出这么一句。方剑雄听着眉毛一挑,正准备发声时,门口孙宝琦出现了,随后是汤化龙,还有一干内阁部长们,全都到了。
军方与会的人不多,只有方、黄、蒋三位,倒是政府方面呼啦啦的十几个人,黎元洪都到了。黄兴通报了天津发生的事情:“据航空侦察,今天上午,大沽口周边……。”
这个情况让政府方面有措手不及之感,中日之间刚刚坐下来谈,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政府方面担心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义愤归义愤,一干部长们犹豫还是很犹豫。
“此事,绝对不能善罢甘休!”第一个做出反应的是蔡元培,教育部长。
“应该召开新闻发布会,将日军恶行公诸于众。”外交部长王正廷也发了话。
……,一干部长先后表态,基本的意思就是向全世界公布日军罪行。没有继续打仗的意思。一直没有说话的是内阁总理汤化龙,大总统孙宝琦也没有表态。
“扶帅,您怎么看?”汤化龙一开口,一干部长们的脸色都微微一变。军人不得干政,这一点看似方剑雄做的很好,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实际掌握军队的方大帅,才是幕后的黑手。这个局面,在场的聪明人都清楚,实际上都想改变这个事实。可惜,大总统和内阁总理,这两位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问题上,肯定是要先听听方剑雄的。
今天这个会议的选址,一干部长中有的人心里就很不舒服了,怎么选在总参谋部开会?现在汤化龙这么一开口,立刻有人接过话道:“汤济武,这民国是国民的?还是个人的?我们这些议会选出来的部长们,难道是摆设不成?国家政策这样的大事,内阁做不得主么?”
说话的是一直赖在农林部长位置上的陈其美,说来也怪,农林部长平日闲的蛋疼,但是他就是不走,留下来了。而且还一副很热心的样子,当初在内阁成员的问题上,方剑雄考虑的是平衡,这种平衡的结果,自然是有掣肘的。
“陈英士,你这是什么话?扶国是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天津发生的事情,涉及到军事,怎么就不能问问扶国的意思?”黄兴第一个就不干了,拍着桌子大声质问。
“黄克强,就算你当了国防部长,还不是傀儡么?”陈其美冷笑着反驳,两人大有开吵之势,内政部长徐世昌赶紧打圆场道:“都不要吵了,有话好好说嘛。”
“当初在南京临时政府,政策问题,好像各位部长能做的了主似的。”张謇语气怪异的来了一句,他是财政部长,当上这个部长之后,权力很大。可以说他代表了江浙商人的利益在内阁里说话,陈其美这个流氓出身的家伙,张謇以前惹不起他,但是不等于心里没芥蒂。今天算是逮着机会了,自然是挖苦一番。想当初,陈其美当上海督军,那真是得罪的人海了。为了弄钱,陈其美甚至把宋汉章都绑了票。你说这人仇家多不多?方剑雄留他在内阁里,实际上是救他一命呢。不然早被仇家干掉了。
“张季直,我敬你年长,别给脸不要脸!”陈其美还真是浑不吝的气势,嗖的站起身子,抬手指着张謇大声说话。
“咳咳!”方剑雄咳嗽了一声,陈其美看过来时,遭遇一道冰冷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死人。当即身子一凉,下意识的缩了一下脖子。方剑雄却是动了杀机,这鸟人留着迟早是个祸害,当初要不是为了稳定大局,不会留着他的狗命。
“哼哼,民国法度何在?”陈其美嘴巴还在硬了一下,方剑雄淡淡道:“这话说的好,法度何在?我想请问英士兄,处决陶骏葆的时候,英士兄审判了么?对人对事,搞双重标准,这就是英士兄的法度?按照英士兄的逻辑,我也可以下令枪毙你,不用任何罪名和审判?”
“方扶国,你……。”陈其美无言以对,方剑雄正欲发话拿人,蔡元培开口道:“扶国,英士,你们都不要争了。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嘛。”蔡元培这个老好人,真是名符其实。
“是啊,事情是过去了!可是国家法律得不到保证,这样的乱局,绝对不允许在出现。国家的公权力,绝对不允许成为某些人为了满足私欲的工具。”说话的是大总统孙宝琦,他老人家不慌不忙的拿出手帕擦了擦嘴,看了一眼门口道:“枚书,有事?”
出现在门口的是独立机构廉政公署主任章太炎,他可是陈其美的大仇家。他的突然出现,多少有点令人意外,这其实还真是一个巧合。不过这巧合,来的有点巧就是了。
“我来找陈英士,请他去廉政公署把一些事情说清楚。”章太炎的权力很大,只要是政府官员,廉政公署都能请去解释一些问题。
“章枚书,公报私仇么?”陈其美冷笑的着面对,章太炎正眼都不带看他,淡淡道:“身正不怕影子歪,去把问题说清楚就行了。廉政公署是讲证据的,没有证据,法官也不好采信我们的话。”
“哼!去就去,谁怕谁?”陈其美倒是光棍,站起就走。章太炎目送压出去,朝众人拱手道:“打扰了,告辞。”
出了这么一段插曲,会议继续。众人把目光都投向了方剑雄。
“我的观点很明确,血债血偿。日军在天津杀我无辜,杀回来就是了。国防军有以下几个部署,通报一下各位。第一,武汉驻军一个师,包围大冶,彻底消灭日军海军陆战队一个大队。全部杀光,一个不留。第二,在华所有日本商人,全部拿下。第三,国防军以四个甲种师的兵力,向朝鲜方向推进,沿途日军据点,一律拔除。总而言子,对日本人,就是要以暴制暴,别无他法。”
方剑雄慢悠悠的说完,现场一片死寂。
………………………………
第二百一十四章杀光(1)
第二百一十四章杀光(1)
方剑雄说的这些,在座的诸位都没想过。甚至都觉得匪夷所思,哪有这样的道理?日本军人犯的错误,去报复他们的普通百姓。有个事情方剑雄很清楚,在华经商之日本人,没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即便是日本的一些大商社,本身就是一个间谍机构。
纵观民国史,日本在不强的时候,通过经济、政治等手段,加剧民国内乱,阻止中国的统一。当和平的手段可能破灭时,就会跳出来,以军事手段来破坏民国的和平统一。历史上发生在北伐期间的“济南惨案”,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阻止民国的一统。
客观的说,对中国的侵略,每一个日本国民都要负责。别扯什么军国主义教育的结果,任何一个日本人,首先是一个日本的国民。穿上军装他们是日本军人,也是日本国民。
“扶国,是不是在考虑一下,以暴制暴,不解决根本问题。”老资格的徐世昌,不安的劝了一句。换来的是方剑雄更狠毒的一句话:“日军在我们的国土上,屠杀我国的普通百姓。日军杀我一个国民,我就杀回去一个,少一个都不行。这句话,记录一下,明天登报。”
方剑雄的语气依旧不紧不慢,但是异常的坚定,现场的诸位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决定。
“扶国……。”蔡元培站了起来,激动之下。脸涨红了。方剑雄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道:“不用劝了。谁劝都没用。我的道德标准很简单,以牙还牙,血债血偿。所以,骂名我来背,各位不必担心青史之上留下恶名。”
天津起飞的飞机降落在南苑机场,菲林送到总参,立刻被拿去冲洗。会议室里暂停了会议,都在等照片冲洗出来。等待是煎熬的。尤其是在方大帅放了狠话之后。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照片,不要太惨。
厚厚的一叠照片冲洗出来,送到会议室。飞机拍的照,有一半都不是很清楚。但是还有一半,却清楚的记录下了罪恶。燃烧等待村庄,逃命的百姓,追杀的日军士兵。都能看到出来。道路上的尸体,被侮辱的女性,等等。
“后面这些照片,是飞行员冒着危险,俯冲高度到十余米左右拍摄的照片。各位可能不知道,这个高度对于飞行员来说。意味着什么。”杨永泰在边上慢慢的解释,方剑雄盯着一张照片看了一会。这张照片可能是一张最低点的时候拍到的,几个日军士兵,正在追堵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的面孔看不清楚。但是可以看清楚,她赤身裸体。
方剑雄痛苦的闭上眼睛。尽管自己很努力了,可这个国家还是太弱,人家就是要欺负你,就是觉得你好欺负啊。“畅卿,给冷雨发报,以我的名义。电文如下:大冶日军,一个不留。”
“扶国,冷静!”孙宝琦生怕方剑雄一怒之下,做出更冲动的事情。方剑雄摆摆手,眼珠发红,低声道:“老师,我很冷静。”说着对记录完毕的杨永泰道:“再电,东北军区司令部。润农兄,以一部驻守大石桥,主力沿安沈铁路进击至安东,沿途日军据点,一律拔除,不要俘虏!另,东北各地日商,一律拿扣,抄没财产。”
杨永泰记录完毕,递给方剑雄签字后正欲出门,被方剑雄叫住道:“等一下,再给陈复发一份电报,潜艇部队全部出击,以水雷封锁旅顺海面,凡悬挂日本国旗之船舰,皆可击沉。”
一干人等都说不出话来了,方剑雄这一番布置,根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儒堂兄,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这一消息,并宣称,我国防军将对日军这一暴行,采取一切可能之手段进行报复。如日军采取下一步行动,民国政府将对日本宣战。”方剑雄对王正廷又是一番吩咐,王正廷多少有点犹豫的看看孙宝琦,老孙轻轻的摇摇头。
“好,我这就去办。”王正廷说着出门去了,方剑雄朝众人拱手道:“各位,先走一步,我要去准备一场可能发生的中日全面战争。告辞了!”
1914年10月3日,原本已经看着要平静下来的中日之争,突然再起风云。民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大沽口正在发生的惨案。并展示了航拍的照片!
王正廷没有谴责日本的所谓暴行,而是紧握拳头大声道:“根据辛丑条约,我国防军不得进驻天津。但是,民国政府将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进行报复。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此消息一出,举世震惊!正在调停中日战争的英、法、俄、美四国公使,获悉这一消息时,英国公使朱尔典骂了一句:黄皮猪!法国公使康德则哀叹,真该死。俄国公使库达舍夫,立刻起身,半路上对身边的随员怒道:该死的黄皮猴子,就不能安静一点么?美国公使瑞恩斯,则是久久不语,但也在第一时间出门。
四国公使不约而同的来到王府,求见方剑雄,而不是去找总统孙宝琦或者是内阁总理。这帮洋鬼子心里明白的很,这个国家谁说了算。
大冶,位于湖北东南部,大冶矿产丰富,铁、铜、金、银等矿产,对于日本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清末,日本通过资金手段,渐渐的控制了汉冶萍,如果不是全国反对,日资几乎入主汉冶萍。日本在汉冶萍身上下了巨大的工夫,目的有二,一是为了资源,二是为了扼杀中国的钢铁工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