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枭雄-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百米这个距离。都难逃迫击炮的打击。苏军的马克沁机枪,主要就是被这玩意端掉的。
巨大的伤亡让彼得洛夫斯基犹豫了,他还真没打过这样的仗。彼得洛夫斯基最终还是咬咬牙,下令再次发起攻击。不打不行。别津根距离乌尔根奇太近了,让中国人钉在这里,一旦后援赶到,很快就能发起对乌尔根奇的进攻。别看他手里有一万多人,中国人的伞兵根据各地的情报汇集来看有好几万人。
再一次开始炮火准备的时候,彼得洛夫斯基后悔终生的事情降临了,五十架野马战机凭借强悍的续航能力,赶到了别津根 战场。顷刻之间就把苏军的炮兵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不说。还将正在集结的苏军当做兔子一样的撵的满地乱跑。
韩志新一看这个阵势,立刻下令反击。并且亲自带着一个营。发起反突击。苏军猝不及防,加之空中打击猛烈,被打退两公里才堪堪站住阵脚。就这还是因为飞机的炸弹丢完了,机枪子弹也打了个精光。仗着航速够快,野战机群先闪了,猖獗的连可能发生的空战都不当一回事,一点弹药都没留下。
彼得洛夫斯基一查伤亡,差点眼泪都下来了,一个混成旅,炮兵全都报销了,步兵伤亡过半,带来的汽车基本上都被飞机当做固定靶子干掉了,公路上全是燃烧的汽车。就这结果,继续进攻是没有什么前途了,只好掉头走路回去,剩余的汽车拉着伤员,没受伤的扶着受伤还能走的,缓缓的踏上归程。
韩志新这边也够呛,一个反击打的固然很爽,但是他手里全部人马加起来也就是一千出头。老毛子玩起命来,一口反咬伤的也不轻。好在这个时候杨醉那边传来好消息,两个山地师开始在地面指引下进行空降,一百架轻型运输机还运来了不少装备和物资,各师所属的野战医院人员和设备也都乘坐小型运输机,在合金板拼成的临时机场上降落。
空军还动用了一个b…17联队,空投了大量的军需物资。这次伞降就顺利多了,在地面的指引之下,两个山地师的建制基本完整,而且耗时不过一个多小时,小型运输机还运来了一个团的反坦克炮。最猛的还是一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竟然把c…49也强行降落在合金板上,一个下午就运来48辆轮式装甲车。因为这个举动,导致三架c…49冲出合金板的范围,无法起飞回去。一个75山炮营和一个75营的装备拆成几个大件伞降成功,极大的增强了杨醉手里的火力。其他散落到各地的部队也都先后联系上了,杨醉要求他们前往别津根集合。主力则经过短暂的休整,连夜赶往别津根。总前指要求杨醉,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乌尔根奇,以免遭到苏军增援部队的两面夹击。杨醉还特意留下一个团的兵力,尽可能守住降落地点,明天还能继续进行空运也不一定,毕竟苏军从布哈拉出来的部队,距离有三百多公里,正常行军一天也就是五十公里左右,空军的骚扰之下,一天能走三十公里就不错了。
空军的壮举传到了刘明昭的耳朵里,立刻引起了他的重视。c…49驾驭的好都嫩降落,如果扩大合金板的面积,再减少飞机的运载重量,不久能不间断的起降了么?拥有三百五十架c…49的中亚空军,今后不是多了一项新的作战手段么?伞降部队夺取足够的空间之后,大规模的空运成为了一种可能。刘明昭让空军好好总结一下经验,中亚这个地方,各地多有草原,具备这种模式的作战条件。
中路我军在张自忠的指挥下,发起猛烈进攻,一个下午就向前推进了十公里,连克苏军防线。苏军在朱可夫严令之下,拼死抵抗,顽强之极,几乎没一块阵地,都是全部战死才丢。两军都是不惜代价的打法,短短一日苏军伤亡总数达到十万,中方伤亡也超过五万。
黑夜降临,原本以为能松一口气的苏军,意外的听到了轰炸机的轰鸣声,百余架b…17,出现在苏军防线上空,呜呜呜的往下丢炸弹。苏军根据经验,纷纷寻找防空洞躲避,不料这一次丢下来的不是寻常炸弹,而是凝固汽油弹。
十几公里的防线在黑夜里被点燃,到处都是在防空洞中憋不住跑出来的士兵,浑身是活惨叫着乱窜的场面。这种惨状别说是自己人了,就算是敌人看见了也有毛骨悚然之感。张自忠趁苏军防线在火海中出现骚乱的机会,投入一个坦克团,集中兵力猛打中路约三公里的防线。在坦克的掩护下,两个精锐步兵师快速推进,苏军炮火不顾被发现的危险,拼命的开火压制。双方展开激烈的夜战,我军炮兵也不示弱,两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炮战。
激战进行了一夜,朱可夫四处救火,把手里的预备队不断的投入战斗,天明时分堪堪稳定战线时才发现,中路防线几乎已经被全面突破,一支中**队出现在了距离撒马尔罕二十公里左右的地段。而整条苏军防线,在一夜之间被压缩了三分之二之多。
朱可夫很快又有了一个更为惊人的发现,天色刚亮,中**队的机械化部队全线出击,尤其是西面的防线,两千多辆中国坦克,摆出锥形,沿着防线上被撕开的一个小口子杀了进来。苏军猝不及防,缺口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被多次扩大,一批又一批坦克冲进来。该死的中国飞机又出现,盯着朱可夫用于堵口子的几支部队一顿狂轰滥炸,朱可夫根本就不可能堵上缺口。只能下令后面的部队再次组成一条防线,希望能凭借足够的纵深来挡住钢铁洪流的突击。
指挥第九、第十一机械化军发起攻击的是李宗仁,齐装满员的两个机械化军,共计两千四百辆坦克,钢铁洪流滚滚向前,沿途一支又一支苏军被撵成溃兵,看见坦克杀来,惊慌失措的散开躲避。可是他们很快就绝望了,中国人的坦克实在是太多了。一波又一波的坦克,一波又一波的装甲车,绝大多数苏军溃兵干脆就不跑了,丢下武器远远的站在一边,目光呆滞的看着中国人的钢铁洪流往前冲冲冲。
雷霆计划第二日,李宗仁所部向西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均速,向西推进了三百公里,沿途苏军望风披靡。偶有抵抗者,皆被轻松碾压。
这个时候朱可夫才发现,尽管莫斯科同意了他的计划,最终他很难完整的实现这个计划了。因为天黑之前,摆在他面前的局面如下,东面中国第十机械化军已经出现在撒马尔罕一百三十公里之外,中路中**队步坦协同杀到撒马尔罕三十公里附近。
战局变化之快,朱可夫已经无力回天,只能执行他的备用方案,往卡尔希方向撤退。这个方案,苏军要抛弃大批重装备,原本储备用于反攻的大量军需,也要全部销毁。(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退之前,朱可夫决定给中**队凶狠一击,只有打疼了对手,才可以从容的西撤,否则被人追在屁股后面的日子可不好过。负责凶狠一击的重任,落在了第三机械化军的身上,这是朱可夫手里唯一的王牌了,而且这次反击完全没有给自己留退路。
第三日的太阳没有如约升起,老天爷很给面子的下起了一场小雪,天空中如同蝗灾一般的战机没法子升空,中**队的攻势也为之一缓。朱可夫精神为之一振,希望这样的天气多几天,最好这雪能一直这么下去。
天气的变化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说法。
苏军的抵抗变得更加顽强且效率提高,张自忠指挥的中路攻击军群,在撒马尔罕外围三十公里附近的一道不算太高的山区附近,遭到了苏军开战以来最顽强的阻击。我军激战一个白天,在这道防线面前寸步不得前进。
这道山梁叫什么,本地人都说不上,就叫“大山”苏军在此设下了一道扼守公路的防线,为了保证主力从容撤退,朱可夫一口气在这道防线上部署了两个步兵军。一左一右,护为策应,随后还有一个步兵军再设一道防线,作为掩护并接应。这也是朱可夫手里剩下为数不多的预备队了,仗打到现在,朱可夫最在意的已经不是部队,而是为转运军需物资争取足够的时间。苏军不富裕。中亚距离国内何止千里,物资运来困难。兵打没了可以就地补充,物资则需要远距离运输。没有这些作战物资。朱可夫就算手里有兵,反击什么的也不要想。加之莫斯科方面也是这个意思,尽量的凭借坚固工事消耗中帝国主义中亚方面军的实力。兵员补充什么的,莫斯科方面觉得这个反倒不是什么大问题。要知道这个时空的苏联,可没有从美帝的租界法案中得到任何援助,谁让大胡子先动手打的中国呢,如果他打的是德国。就没 这个事情了。不过这个时空的斯大林,可没有心思在罗马尼亚鼓捣了,两线作战根本就不是苏联能承受的。更不要说现在还是被人按在地上暴打的姿态。
陈明仁指挥的第70军,原本是预备队之一,刘明昭发了狠之后,张自忠就给他调了上来。接替之前进攻的部队。总之就是不分昼夜的轮番进攻。一口气都不给苏军喘息。不然哪来的一夜之间冲出五十公里的战绩。
70军由原来的预备队,接到轮换命令之后,陈明仁率部急行军赶赴一线,与之前打头阵的87师轮换。作为老师长,陈明仁一直很关心87师的近况,亲率先头部队108师急行军。其余部队交给参谋长韩复榘,保持正常行军速度随后赶上。
急行军的途中,陈明仁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次战斗残酷。卡车一车一车的往下拉伤员,战死的官兵好多都没来得及处理。就堆在路边。好多新兵还是第一次遭遇如此残酷的场面,一边往前走一边吐。也不是没人想当逃兵,不过这年月当逃兵下场很惨,被抓到就地格杀就算了,家里人还永远抬不起头。严酷的军规和家人的牵挂,加之身处异域,官兵们只能硬着头破往前,往前,往前,咬着牙让自己忘记恐惧。军属文工团则站在路边的高处,打着快板给正在行军的队伍打气。
陈明仁总算是在天黑之前,见到了自己的继任者李弥。他的指挥部距离一线阵地也不过就是六公里,严格来说在苏军的榴弹炮射程之内。
“炳仁兄,辛苦了,沿途所见我军多有伤员后运,不知87师伤亡如何?”陈明仁见到李弥也兜圈子,直接表达自己的关心。
李弥面带苦涩,摇摇头道:“伤亡不小,超过了四成。愧对子良兄。”
陈明仁神色一黯,苦笑道:“87师连续作战超过72小时,苏军作战顽强,伤亡不可避免。炳仁不必自责,还是说说当前之苏军吧。”
李弥拉着陈明仁来到一处高地上,在一个隐蔽的观察点内,通过高倍炮镜观察苏军阵地。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因为轮换的缘故,阵地上暂时处在平静的状态。
“子良兄,请看。这是通往撒马尔罕的公路,两侧的高地都是苏军阵地,我军必须攻克苏军阵地,才可以顺利推进。这一片山不是很高,左面的阵地白天是66师在打,我们打的右边这个阵地。87师的伤亡,主要都是在今天攻击的过程中造成的。苏军居高临下,我军仰面而攻,一天的伤亡相当于之前两天。对我军威胁最大的还是苏军的炮兵,藏在一道山梁背后,没有空军的支援,我们的炮兵很难把苏军的炮兵打掉。白天我部尝试了三次猛攻,都被苏军打了下来,从情况上分析,苏军的伤亡不在我军之下。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先拿下最右边那个无名高地,只要拿下高地,就可以俯瞰全局。可惜,我没有做到。”李弥的思路相当清晰,没有打下苏军的阵地,真不是他个人的无能。
“过了这道防线,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苏军除非退过阿姆河,否则无险可守。在此顽强坚守,实属必然。由此可见,我军在此陷入苦战,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陈明仁很冷静的分析,李弥点点头道:“87师奉命后撤十公里处的一个小镇短暂休整,我把炮兵团留下来,加上70军的炮兵,火力更为充分。天黑之前,荩忱指挥来电,第八机械化军又上来一个坦克团,保证明天的步兵掩护。白天的时候,在两侧的阵地上,损失了不下两百辆坦克。你是没看见,老毛子的敢死队抱着集束手榴弹前赴后继,他们的反坦克炮根本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全都是抵近五百米才开火。走,我带你去见见机械化军的兄弟,他们的指挥部就在附近。”
中亚和西伯利亚打的一团乱麻之际,日本在南洋可谓顺风顺水。没有美国人的威胁,就英国在南洋的那几条战舰根本就不够看的。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覆灭之后,山下奉文在马来半岛可以说势不可挡。提前诞生的零式,把整个东南亚上空清理的干干净净,要不是缅甸挡着,山下奉文都想直接杀过去。
日本在南洋可算是发了一笔横财了,菲律宾和爪哇这两个地方,光是黄金就搜刮了一百多吨,白银五百余顿。橡胶等战略物资,更是运都运不过来。唯一遗憾的就是爪哇的泗水埠,日军大本营严令日军,绝对不准进入这个区域,免得激怒中国人。东南亚可以抢的地方多了,等抢完了中国人也该撤侨结束了。
因为中国海军的存在,客观上位英国和荷兰争取了一点点时间,结果就是英国人把爪哇的油田给炸了,储油罐给点了,大火熊熊,浓烟滚滚,几十公里之外都能看的见。破坏环境什么的,现在也没这个说法,反正也运不走。
这一招把日本给气坏了,但是也没啥好法子,只能让山下奉文尽快的拿下新加坡。山下信心满满的杀向新加坡,英军的抵抗逐渐的增强,但是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这个时空的日本,可没有中国战场的拖累,所有资源都投入到南洋来了,英军的顽强并没有改变历史,一个星期就丢失了新加坡。
中国海军派出10条潜艇,抢在日军前面把三百多名英军的军官和家属运了出来,为此英国又付出了一把不小的代价,留在中国的英荷船只,就当是这次救人的费用了。要说这个价格可真黑,不过丘吉尔愿意承受,反正这些船没有中国的帮助,也走不掉,南太平洋上可都是日本的海军在横行。
东西抢的太多,日本海上的运力不足就显示出来,而且日本还财迷加土鳖,先往回运的可都是黄金白银古董这些贵重物品,然后才是必要的战略物资。相反,中国在泗水码头上的船队规模越来越大,每天都有十几艘万吨轮进进出出的,日本在抢东西,中国也在抢运南洋的战略物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橡胶和石油,英荷石油在泗水埠的几个大型油库,全都被南洋华侨自治军接管了。代价是当地的英荷侨民,由中国人保护离境。对此丘吉尔一个屁都没放,还下令炸掉其他油库和油田设施,就指望日本脑子冲动去抢泗水的石油,跟中国干起来。
可惜,狠狠地发了一笔横财的日本,心思全在忙碌的运输上。为此,日本外相还致电中国外交部,提出租用中国民间的货轮。这笔买卖,被民间商人果断的拒绝了,理由是现在国内的单子都做不完,哪有心思做外贸。搞运输大佬基本都在上海,以虞洽卿、杜月笙等地头蛇为主,牛逼哄哄的直接回绝了日本的要求。
苦逼的日本只能自己慢慢运,本以为能在南洋抢到一些船,不想这些船不等日军打到,全头躲进了泗水埠就算 了,还挂上了中国的国企。
这个事情日本海军陆军都很不爽,不过现在不是跟中国叫板的时候,等在南洋捞饱了,帝国的资源问题彻底解决了再算总帐。(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六章暂时不考虑结盟
第一百九十六章暂时不考虑结盟
新加坡的丢失对于英国而言可谓雪上加霜,如果不是中国人挡在缅甸,日军完全可以从陆地上打过去,进而实现对印度的海陆夹击。这个时候的丘吉尔屁股已经着火了,憋着一股坏要拉美国下水,拉中国下水。美国方面现在是作茧自缚,罗斯福做梦都想早点参战,美国经济现在只能说在慢慢的恢复,拉动内需不过是一种长期治疗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一仗,战争带来的消耗足以让美国工业走上一个巅峰。
当然,站在罗斯福的角度看战争的目的,振兴经济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愿景。租界法案和美国备战开始之后,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体系,这才是美国最想做的事情。
就在中苏酣战之际,苏德之间达成了秘密协定,大胡子把他的黑海舰队“租”给了小胡子,换取德国2000架新式战机和1000辆新式坦克,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苏德之间的秘密交易,很快就被负责海外安全的国家安全局六处获悉,对此方剑雄亲自致电小胡子,用婉转的语气表示,中苏战争正在关键时期,中国不希望看见上海中德友谊的事情发生。小胡子接到电报大为光火,他也知道中德民间资本关系密切,很多事情是很难瞒住的。
反正没有证据,小胡子回电称:德国绝对不会做出有损中国利益的事情。这话说出来小胡子自己都不信,就不要指望方剑雄相信了。无非就是想稳住中国,不要让中国倒向英美。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海军和陆军又开始互相掐了起来。陆军主张先打澳大利亚,海军则主张先打印度。海军的理由为,不彻底消灭英国在亚洲的海上力量,海上安全就无法保证。陆军则强调,澳大利亚有优质铁矿,是中国钢铁工业重要的铁矿来源。掐断这个来源之后,中国对日本的威胁就会大大的减小。
海军则反驳日军,英国还没有赶出亚洲,先打澳大利亚中国会怎么想?一旦中日开战,日本陆军有能力打败中国么?如有能力,早干什么去了。而且先打澳大利亚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美国已经断了日本的石油资源。爪哇的油罐都被英国炸掉了,油田还没有恢复。一旦中日开战,中国的海军完全有能力重创日本的海上运输线,陆军很有可能会直接打到海参崴,甚至还可以用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而且先打澳大利亚,很可能会招致美国的参战。
反正就是吵架。各说各的道理,谁都不能说服谁。难题最后丢给了首相近卫文麿。近卫当然不愿意这个时候跟中国开战,哪怕是先打美国,也不能先招惹中国啊。两国太近了,最后近卫还是倾向于先打印度。原因很简单,日本陆军无法在海上行军,想干啥都得看海军的脸色。这事情不偏向海军是不行的。
就在日本海军和陆军吵架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影响历史的重大事件。11月25日,美国巡洋舰密尔沃基号在百慕大海域巡逻时,突然遭到潜艇鱼雷攻击。百慕大以前有英国的海军基地,通过租界法案,美国将该基地纳入怀中,付出的不过是五十艘封存的旧驱逐舰。
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美国总统府的时候,上任不到一个月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紧急求见民国大总统方剑雄。
“总统阁下。这是罗斯福总统办公室发来的电文,是美国总统给您的一封信。”司徒雷登长期在华从事教育活动,在中国文化界有很高的声望。他出任大使,被美国政府寄予厚望。美国参战的借口已经有了,多一个盟国跟少一个盟友的区别太大了。至于说到方大总统会不会站在美国的对立面,这个问题美国总统的智囊们充满信心的表率,这绝对不可能!理由很简单。自方剑雄崛起于长江流域起,与美国的利益纠葛太深了。方本人在美国的固定资产就不少于20个亿,方剑雄没有站在美国对立面的理由。除非美国主动攻击中国,否则中国的顶多就是一个保持中立的态度。甚至中立都微乎其微!
这个时候闵秀送来了一杯参茶。方剑雄接过茶杯之后,似乎也很疲倦的样子,一手揉着太阳穴,一边对闵秀道:“头疼,你念一念这份电文。”
闵秀的手抖了一下,还是接过电文先看了一遍之后,然后才用中文念道:“尊敬的民国大总统方剑雄阁下,几个小时前,美国轻巡洋舰密尔沃基号,在百慕大海域遭到了德国潜艇无耻的偷袭,截止目前伤亡人数还无法统计。……,请慎重考虑我的建议,您的朋友富兰克林、罗斯福。”
这份以电报形式出现的信,内容就一个,美国要参战,盟友已经确定了一个英国。罗斯福强烈的恳请方剑雄,中国加入英美同盟,共同对德、日、意三国同盟作战。当然内容还有很多,都是一些苦口婆心劝说以及对中美友谊美好过去的回忆。
方剑雄的让闵秀念电文的举动,并没有引起司徒雷登的不满,这只能说明这个漂亮女人在属于方剑雄的身边人,并且受到了绝对的信任。
使劲的揉了揉脑门,方剑雄叹息一声道:“大使阁下,中美关系很重要!中美结盟的构想,早在十年前我就含蓄的表达过,但是我得到的是美国政府含糊其辞的回答。现在美国舰艇受到了德国潜艇的攻击,美国要参战了才想起跟中国结盟,您认为这个时期中美结盟的可能性存在么?四百万国防军正在西伯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