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木棉花开满天红-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淦棠从枕头下摸出钱夹,抽出十张“老人头”,“你没钱了还买这么一条大鱼这一千块你拿去吧。”
赖仁峰笑得露出了满嘴黄牙:“这鱼是捡来的,大哥嫌腥气,我带回去孝敬老丈人。”
这是什么朋友啊简直就是索命鬼徐淦棠心疼一千块钱,在心里诅咒赖仁峰出门就让车撞死。他刚眯上眼,想休息一会,一只举世无双的大脑袋又出现在他面前:“你啊没叫个小护士陪陪”徐淦棠惊恐地看着他,瑟瑟发抖的身体蜷缩得像一只被人捉住的刺猬,直往床边靠。
徐淦棠没有痊愈就出院了,但没有去上班。一躺到病床上,他就做噩梦,“大脑袋”就像悬在头顶的一块巨石,随时都会掉下来;又像一个狰狞的魔鬼,不时对着他呲牙咧嘴,常常把他惊醒。在家休养,他也心神不安,像是被人打怕了。
燕翔云觉得徐淦棠挨打挨得蹊跷,里面必有缘由,追问他,他说是人家认错人误伤了他。燕翔云几次看到他接到电话后神色慌张,像有人在追命一般,才不相信他的鬼话,问他:“你还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
徐淦棠不知燕翔云的用意,“你是我老婆,我能不知道你干什么工作”
燕翔云一脸严肃地说:“我是法医,你既沾花惹草又惹事生非,还不说实话,就等着我给你验尸吧。”
徐淦棠真是煮熟的鸭子嘴硬,他从眼角里瞟了燕翔云一眼,“我真没招谁惹谁,怪就怪我运气不好,祸从天降当了一次冤鬼。”
“你上班时间跑到吉庆街干什么”燕翔云穷追不舍。
徐淦棠支支吾吾,像一只狡猾的狐狸被人踩住了尾巴。燕翔云又吓唬他道:“何副市长的小舅子到检察院去了,他说你们关系不错”
徐淦棠信以为真,这才吞吞吐吐说了实话。他挨打的祸根,就是医院要买的那台直线加速器。他主持工作后,将集体决议置之脑后,在何副市长的小舅子利诱下,私自答应了一个设备供应商。定金还没付,张继军却回来了。如果光明正大地买设备,张继军回来也不要紧,双方继续谈判就是了。偏偏徐淦棠好像饿了几百年的饕餮之徒,一旦大权在握,就肆无忌惮地张开了贪婪的大嘴,一口吞下了十万元“好处费”。山珍海味吃的时候美味爽口,吃下去再呕出来,滋味却不好受。徐淦棠没有把事情给人家办好,如果能赔个礼道个歉,把“好处费”如数退还人家,事情也就了结了。然而,徐淦棠那会儿正与易梓花如胶似漆缠绵着,天天变着法子要讨易梓花欢心,今天买金子,明天买钻石,后天又买翡翠,十万元都流水似的滋润了千娇百媚的“一枝花”。
“大脑袋”先是给他施加压力,想逼迫他把事情办成,后来看他实在无能为力,就催促他还钱。家里的钱都是燕翔云掌管着,十万元不是个小数目,没有正当理由她不会拿出来,而他又不愿意拿出平时受贿积攒的私房钱还人家,便耍起了赖皮,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大脑袋”一怒之下,就找人收拾他。
燕翔云听了徐淦棠的交代,又是气,又是恨,想想易梓花已答应与徐淦棠断绝关系,他也是一副可怜相,她叹口气,决定原谅他一次。她找出一本存折,甩到徐淦棠跟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记住,人喝了脏水,总有闹肚子的一天我原谅你这一次,你抓紧时间把钱还人家,本本份份干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你再不老实,我们就上民政局”
徐淦棠像个被老师训话的小学生,俯首贴耳听着,一句也没反驳。他把存折拿在手里,长长松了一口气,这个让他蜕掉一层皮的难关终于可以度过去了。流年不利,自己真该收敛收敛了。
第六章5
张继军接到市政府办公室的通知,何副市长明天要到医院视察。他立即布置办公室做好准备,并让季德泉把新医院规划图准备好。
何副市长视察了门诊大楼和住院部
………………………………
第10节
,然后提出要看看新买的直线加速器。在听取了医生对直线加速器的原理、功能和疗效的介绍后,何副市长详细询问了设备的购买情况。张继军说:“我们是阳光操作,公开招标采购。”
“你们花了多少钱”
张继军回答:“正好是个吉祥数字,999万元。”
何副市长说:“东西是好东西,价格也不菲啊”
站在旁边的放射科主任介绍道:“我们这台直线加速器是全数字化的西门子,带有内置性多叶光栅,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还随机附带一套配套设施。我们考察了,这个价格目前在国内还是最低的。”
何副市长频频点头,袁晓萍心里却七上八下。因为购买直线加速器,何副市长给医院写过条子,她无法揣摩透何副市长的真实意图,张继军也没理会何副市长的小舅子,她不知道何副市长是满意呢,还是不满意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军人出身的张继军显然不够老练与圆滑。如果换了别人,在收到何副市长的纸条后,决不会公之于众,而是要再悄悄请示何副市长,摸清他的心思后再做取舍。张继军啊,张继军,你可是又一次以自己的政治前途作抵押,要为原则买单了。
走出放射科,何副市长忽然问:“哪位是徐副院长”
袁晓萍抢着回答:“徐副院长病了。”
徐淦棠被打,大家议论纷纷,她觉得这是医院不可外扬的家丑,不能让上级领导知道,尽管徐淦棠品行不端,但还得替他打掩护。
何副市长轻轻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笑了。大家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医院一段时间来发生的事,何副市长几乎了如指掌。梁昆仑被烫伤、收治弃婴掀起的轰动、以及弃婴死亡的影响、张继军被停职又官复原职,他都一清二楚,可就是表现得不知情。走仕途的人,眼睛要向上看,才能方向明,不会走错路;眼睛也要往下看,才能知下情,不会一脚踏空。古代把当官掌权叫作“驭人”,就是要像驾车一样控制人,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怎么能驾车呢
“驭人”和驾车又有不同,人虽然具有牛马的奴性,却有自己的思想,仅靠鞭子和斥责是难以驾驭的,还需要智谋。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必是“驭人”的高手,他心明眼亮,却又装聋作哑,他不说话比说话威力还大,他不表态比表态还耐人寻味。许多当官的都爱悬挂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其实,那不过是标榜自己的一个道具而已,没有谁愿意真糊涂,真糊涂也干不成大事业。“聪明人的糊涂是大智慧,糊涂人的明白是小聪明”,无论当官还是做人,都需要大智若愚的“难得糊涂”。像何副市长,明明对医院发生的一切洞若观火,可就是不说破。
徐淦棠主持工作期间,到他家去过多次,徐淦棠给他的第一印象就不像个大夫,而像个屠夫。徐淦棠送的两盒龙井茶叶至今扔在杂物间里,也不知是真是假。可何副市长硬是不认识徐淦棠,还要问:“哪位是徐副院长”这就是当官的窍门,也是“难得糊涂”的艺术。
张继军陪何副市长一行进了会议室,季德泉已经把医院的规划图挂了起来。大家都落座后,何副市长没有按惯例谈视察印象,而是和蔼可亲地说:“走了一大圈,大家都累了,休息休息吧。”
张继军说:“请何副市长指示。”
何副市长哈哈笑道:“没有什么可指示的,老张啊,我一看到那张图脑袋就发麻,你还是让人收起来吧。”
张继军想,何副市长真不是当年在红瓦寨插队的小何了,他一眼就洞晓了自己的心思,巧妙地把医院征地这颗地雷绕开了。张继军让季德泉收了规划图,何副市长又说:“老张啊,我来自有我的目的,你欢迎我自有你的想法,我们这是道不同不相与谋啊好了,不多说了,再见吧。”
张继军说:“快中午了,吃过饭再走吧,我党性保证,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是市里规定的招待标准,张继军挽留何副市长是真诚的。何副市长握着他的手说:“今天还有其他安排,改天再品尝你的四菜一汤吧。”说完,上车走了。
袁晓萍说:“这个滑头”
张继军苦笑道:“这不叫滑头,这是领导艺术。看样子何副市长要有所动作了,四菜一汤他不吃也罢,我们也要犒劳犒劳自己,十二点,餐厅集合。”
“何副市长会有什么动作呢他会不会给我们制造麻烦”一位副院长说,他对何副市长写条子仍耿耿于怀。
张继军说:“走着瞧吧,到时候可有活干了。”
几天后,医院被确定为“市医药改革试点单位”,这是何副市长的意见,也是他视察医院的结果。但这显然不是张继军所期待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缺医少药的状况逐渐得到改善。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老百姓的寻医问药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以至于60年代中期,**曾严肃批评当时的卫生部是“城市老爷卫生部”,并提出了“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然而,20年过去了,“城市老爷”的作风似乎没有多大改观,从上到下,都在喊改革,但改革的思路一直不清晰,而且是雷声大,雨点小。张继军记忆犹新,1985年号称是“医改元年”,这一年,对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放权、让利、搞活,实行鼓励创收和自我发展的政策,改革收费制度。那时张继军还没有转业,他就隐隐有一种担忧,这种改革能够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利”字当头,必然埋下隐患。果不其然,因为医疗机构创收动力趋强,加上农村合作医疗解体、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资金不足、政府卫生投入比重下降,导致“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屡见不鲜。10年后,“看病难、看病贵”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有关部门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又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然而,医疗机构趋利性的马车已经轰隆隆奔驰了十多年,要马上刹车非常困难。大家都在喊改革,怎么改,改什么谁也胸中无数。
既然是试点,就有成功和失败的两种可能,何况是目前社会上尚目标不清思路模糊的改革。医院被确定为“市医药卫生改革试点单位”,张继军不知是祸是福。
第七章1
何副市长电话约见张继军,征求他对医药卫生改革的意见。
除了开会,张继军很少到市政府大院,也很少找市领导。工作上的事情,他总是循序先向卫生局请示报告。不少人曾劝他还得跟上头走动走动,他却认为,不管谁当领导,总得有人做实事吧,把本职工作做好了,不就是给领导最好的礼物吗所以,走关系、串门子那一套,他永远学不会,其实是不屑于学。
“随便坐吧,”何副市长倒很随便,“总想与你聊聊,可你就是不来。”他的办公室分内外两间,外面的一间除了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一只文件柜以外,就像一般家庭的客厅,摆放着一套沙发、一张茶几,里面的一间门关着,想必是休息室了。
张继军在靠近办公桌的沙发上坐下来,调侃道:“侯门深似海,不敢打搅您啊”
何副市长笑了笑,也坐到了沙发上,他觉得这样可以拉近和张继军之间的距离。他和张继军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他不能让张继军感到他高高在上。
“医院被确定为医药改革试点单位,你有什么想法”何副市长问。
张继军说:“我还没想法,试点单位是市里确定的,市里应该清楚试验什么,正像注射青酶素前要做皮试一样,试验什么医生心里清楚,不应该问患者。”
“尖锐,”何副市长微微点点头,“可是,你今天恰恰遇到了一个稀里糊涂的庸医,有什么办法这个学艺不精的庸医又有为病人治好病的主观愿望,你总有为他辅导提高的义务吧”
何副市长给张继军沏了一杯茶,“说实在的,现在社会上天天呼吁医药改革,可我这个分管教卫口的副市长还真不知道改革什么医药体制本来就是一个疑难杂症,可病根在哪里怎么治疗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今天请你来,就是想听听你这个主任医师的意见。”
张继军闻着茶杯中升腾起一缕氤氲的香气,像是找到了灵感。茶水香气四溢,它来自哪里呢当然是泡在杯中的茶叶。他说:“对医疗卫生系统喊声骂声一片,喊者呼吁改革,骂者痛斥医生无良,老百姓疾呼看病难、看病贵,医务人员又叫苦连天,医患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尖锐对立,这是为什么治病救人的手术刀怎么就演变成了放血割肉的杀猪刀救死扶伤的恩人怎么成了唯利是图的仇人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他咽下一口茶水,“我也认真思考过,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关键在体制。恕我直言,我们现在的医药体制就像一个怪胎,它是一个四不像市场经济藏着计划经济的尾巴,计划经济又套着市场经济的外衣,所以导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要改革,首先应从体制上予以变革,最终是建立完善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张继军说完了,何副市长好像意犹未尽,他期待地看着张继军,希望他继续说下去。张继军喝光了杯子里的茶,“我说这些都是杞人忧天。打个比方吧,我们坐在这里喝茶,茶水香不香取决于茶叶的质量,可这茶叶来自哪里呢来自你的柜子,而不在茶杯里。同样道理,医药卫生体制属于上层建筑,这上层建筑在哪里呢在你当市长的政府里,而不在我们医院”
何副市长问:“难道医院在医药卫生改革中就没有一点作为我们的改革试点真的无从下手”
“话也不能这么说,虽然深层次的体制改革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要靠政府决策,但作为医院来说,也必须有所作为,而且应该主动作为。我们目前能够做到也应该做的,是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一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打造一支思想优良、作风过硬的队伍,从思想上堵住医护人员趋利性的闸门;二是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采取可行措施,规范医疗行为,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和医药费用减轻群众负担。但这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何副市长高兴地说:“好有见地。从今以后,市医院就是我的试验田了。”
张继军说:“可你的试验田却是我们的责任田啊”
“那好,不管是试验田还是责任田,获得丰收都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张继军马上接话了,“我可不敢保证就能产出您所期待的优质果实哦”
何副市长笑了,“好你个张继军,如今也学狡猾了,那就先摸着石头过河吧,我谅你也不敢忽悠我。”他看了看表,“我今天还有接待任务,先到这里吧,以后再详聊。”
走出市政府大院,张继军对何副市长的疑虑也打消了。看来,何副市长是一个想干事业的人。他认为,一个肯为百姓干事的领导,至少是可以信赖的。
半路上,他让司机小孟把车停在银座超市车场,进去给郝秀莲买了一件紫色的上衣,又给女儿买了一只精巧的电子手表。他已经一年多没给她们母女买礼物了,她们收到礼物,不知要多高兴呢
张继军打电话向梁昆仑汇报了何副市长的决定,也汇报了对试点的设想。梁昆仑表示支持。他告诉张继军,由于何副市长出面协调,医院征地的问题有望近期解决。
没过几天,何副市长打电话给张继军:“老张,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医院征地的事办妥了,障碍全部扫除,过几天就可以办手续。”
张继军高兴地说:“谢谢你了何副市长。”
何副市长笑着说:“别光口头感谢啊来点实惠的,哪天请我吃四菜一汤吧。”
张继军说:“好,不但吃四菜一汤,我还请你喝连瑶黄酒。”
第七章2
困扰医院新址的大难题终于解决了,张继军可以高兴起来了。徐淦棠也康复上班了。张继军让季德泉在食堂安排了一个单间,让班子几个主要领导吃顿饭。
听说要和徐淦棠坐在一起吃饭,袁晓萍无奈地苦笑了一下,打电话让家里晚饭别等她了,把饭给她留着。说实话,要不是为了工作,袁晓萍还真不想吃这苦头。
徐淦棠的确令人讨厌,他的德行在饭桌上就暴露得淋漓尽致。不管饭桌上有多少道菜,他都非要用那沾满唾液的筷子头把每块肉、每根菜来回反复翻挑一遍不可。还有,他握筷子也特下作,手总是握在筷子的下端,夹菜时手腕或衣袖总是抵紧菜盘,而且说话时唾沫飞溅,不把一桌菜糟蹋了绝不罢休。更让人恶心的是,一顿饭下来,他非要使劲地搧几回鼻涕不可。每次跟他一起吃饭,也只能是喝一碗汤而已,只有挨饿的份了。
难怪,全市医疗卫生系统流传着袁书记的一句名言:饭桌上考察干部基本准确。可不是吗一个心中没有他人的家伙,能是什么好鸟
菜上桌了,张继军给每人斟上一杯酒,“我先敬各位一杯,来,碰一下”几只酒杯叮当一声碰在一起,张继军一饮而尽,徐淦棠也仰头喝干了,袁晓萍抿了一口,接着也喝了下去。张继军说:“我就爱听这种声音,整齐、划一、响亮来,再干一杯。”酒杯又碰在了一起。张继军又说:“好久没有这么痛快地喝酒了,索性再干一杯吧”
三杯酒下肚,张继军以军人的豪爽、领导的大度进入了主题。他说:“我们一起搭班子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坦率地讲,我们之间的向心力、凝聚力不如从前了,一个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子哪来的战斗力这首先是我这个班长没有带好头,我应该检讨。但是,你们也有责任,特别是徐副院长,沾染了不少江湖习气,缺乏党性原则,这是我要当面给你指出来的,希望你能改正。我这个人没有什么优点,就是喜欢光明正大,不喜欢藏藏掖掖,工作有分歧、有矛盾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也很正常,而且捂不住。我今天就是想把这个盖子揭开,让大家都正视这个现实。”他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徐淦棠,房间里安静得像进入了真空状态。
张继军继续说:“揭开盖子不是目的,现在,医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一边抓管理,一边搞建设,还要搞试点,我们再也不能各怀心事、各自为政了。无论我们以前分歧有多大、矛盾有多深,我希望从今天起,都要以一个**人的胸怀摒弃前嫌、团结协力、共谋发展”
他刚说完,厨师把汤端上来了,张继军又说:“这道汤是我特意点的,师傅说在酒店里就叫同舟共济,好好品尝品尝吧。”
徐淦棠终于在肉盘里翻挑上了一块肉送进嘴里,然后给自己和张继军斟上酒,举起了酒杯:“张院长,听了你的肺腑之言,我感到非常惭愧,来,我敬你一杯,”他信誓旦旦地说,“今后,你就是我们的指挥棒,你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
张继军爽快地喝干了杯中的酒。徐淦棠又挑上一根菜咽下,犹豫了一下后,还是给袁晓萍倒满了酒杯,“袁书记,我敬你一杯,我毛病不少,请多批评帮助。”
徐淦棠的态度,令张继军高兴。但袁晓萍却不屑,人太复杂了,人的本性不是吃一次饭、交一次心就可以改变的,何况是这么一个小人徐淦棠真能与他们和谐共振还是走着瞧吧。
按照分步进行的改革试点设想,医院从医德医风建设着手,拉开了医药卫生改革的序幕。首先,他们向普遍流行的“红包”吹响了开战的冲锋号。不知从何时起,“红包”现象如一股浑浊的暗流涌进了医疗卫生系统。张继军认为,“红包”是红色的,里面包藏的却是腐蚀人灵魂的病菌。它仿佛一块暧昧的布,包住了拜金主义的“癌细胞”,玷污了医务人员的良心。它败坏社会公德、污染行业风气、损毁医院形象,已经成了人们深恶痛绝的社会毒瘤,到了必须切除的时候了。他要让清风吹拂净土,让白衣恢复圣洁
张继军主持了全院动员大会,在列举了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后,他大声疾呼:“同志们,医德医风建设不仅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需要,也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而且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更是医院开展医药卫生改革试点的基础条件。”他又说,“加强内部思想建设,打造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队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砝码。良好的医德医风,已是我们医院保持多年的优势,然而,这个优势正面临着被红包侵蚀的危险。同志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个优势,就像打仗丢掉了制高点,我们凭什么取胜凭什么开展改革试点我们决不能让红包腐蚀掉我们的队伍”他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医院在显眼的视觉处挂上了一个个米黄色的“院长信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