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大革命-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一个。”

    “只有一个出口,那他们就是被困死在里面了。”又看了看周边木质结构的房子,李明轩有办法了,“用火攻吧。”郑家是土豪,家中多是精致的木质结构房。

    壮汉听后一拍脑袋:“对啊,我怎么没想起来。用火攻,就是烧不死他们也能熏死他们。”大部分村民们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基本没有多少经验,火烧这种比较残忍的杀人方法一时间也很难想出来。

    确定了火攻后,壮汉便开始安排人去准备。众人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去准备柴火,其实也就是拆郑家的屋子,另一部分去准备火油,主要是桐油,还有一些是酒。桐油就是古代的工业用植物油,一般被用做涂料,作用与咱现在的油漆差不多,郑家就有不少储备。

    准备就绪后,在李明轩的指挥下,火攻打响了。蘸过桐油的木柴虽不易点燃,但只要点着就很难被灭掉,还会产生有毒烟雾。很快,就有郑家家丁受不了了,高墙内传来了咳嗽声。

    李明轩听到声音,知道有效果了,赶紧道:“都加把劲,里面的人快撑不住了。”

    “好嘞。”壮汉应了一声,蘸油的速度更快了。

    “吱呀”一声,大门被人打开了,出来几个被熏得黑乎乎的家丁。“各位好汉,我们投降,不打了。”出来的家丁高声叫道。

    有人不信:“不打了”

    “不打了,真不打了。”瘫在地上的家丁生怕被人误会,赶紧说道。

    有了第一个投降的,就有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家丁受不了呛人的浓烟,纷纷出来投降。最后,就连郑屠也出来了,不过是被抬出来的。

    看着一地的俘虏,壮汉问李明轩:“先生,这些人该怎么办”

    李明轩笑了笑,用淡淡的口气说道:“围而后降者不赦。”

    壮汉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先生,俺就是一大老粗,刚才那句话什么意思”

    “对于走投无路才投降的人,一律杀无赦。”

    “这是不是有些不道义”壮汉有些迟疑。

    李明轩看了壮汉一眼,冷冷地道:“道义以前大家被这些人欺负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替咱想过道义。”

    壮汉听了这话觉得很有道理,是啊,以前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郑家还去收租,看着饿肚子的孩子们,本想借点粮,但利息又那么高,欠的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还得清。越想越觉得有气,越想越觉得自己真是蠢,对这些家丁讲什么道义啊。

    “先生,我懂了,谢谢你。”壮汉很郑重的给李明轩鞠了一躬。

    李明轩点了点头:“赶紧去处理吧。”对郑家剩余的人必须赶尽杀绝,特别是郑屠,如果他在外面乱说了什么话,对白杆兵会很不利。

    壮汉把李明轩的命令传达下去,有不少村民觉得赶尽杀绝很不合适,但壮汉把李明轩跟自己说的话原样给村民们说了一遍后,村民们开始沸腾了。

    “对啊,这些人真不是东西,收租收得那么狠,就是不让人活了。”

    “上次就是这群狗娘养的把我家烧了,还把我的腿打瘸了。”一个瘸腿汉子忿忿不平道。

    “是啊。”

    不经意间,一场诉苦大会展开了。众人越说越激动,有些人甚至说的流下了眼泪。

    “那些狗东西现在就在那边蹲着,大家说怎么办”

    “杀了他们”

    在一旁蹲着的家丁听到村民们的呼声感觉到了不对劲,从昏迷中醒过来的郑屠也赶紧找到看守,说要见管事的人。但来势汹汹的村民们可不管郑屠,直接拿刀砍或拿枪捅。家丁们手里没武器,身体又虚,在愤怒的村民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转眼的功夫,家丁们便被杀光,郑屠也被乱刀砍死。

    另一边,陈华清和黄诚也搬完了郑家的东西,准备撤离。

    郑家堡一役结束了,郑家灭亡、土匪和奢军被打残、白杆兵收获了大量物资。总的来说,这次行动是很成功的。

    陈华清带领的白杆兵和村民们开始从郑家堡撤离,赶往村民聚居点,准备下一步的村民迁移。

    李明轩是最后从郑家堡撤离的,由于刚才用火攻的时候没有控制住火势,火开始向整个郑家堡蔓延。

    走在郑家堡外的大路上,李明轩看着沉默的村民们,想到刚才他们爆发的那一幕,有些心悸。他从来都没想到,平日里唯唯诺诺的佃户们也有另外的一面。李明轩从辽东流浪到四川,一路上见了太多和郑家堡一样的事,若这些默默忍受欺压的人们和眼前的村民们一样都爆发了,那这股力量该有多强大,起码摧毁明王朝是没问题的。

    从郑家堡开始,李明轩开始意识到农民的力量。同样,也从郑家堡开始,陈华清开始建立自己的根基。

    郑家堡的熊熊大火直冲天际,映衬着远方正在行走的一行人。新的时代将要来临,郑家堡的大火只是序幕。xh118
………………………………

第二十九章 迁移前的准备和土匪火并

    陈华清一行人分成三队朝村民聚居点赶去。前头开路的是白杆兵和一小队青壮,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清除路上的小股乱兵,不过一路走来倒也没有碰上什么敌人,看来马钧追击残敌取得了不小的战果。这支队伍由陈华清指挥。

    中间的队伍人数最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运送从郑家抢来的物资和牺牲的士兵,也负责照顾受伤的人,因此速度比较慢。黄诚率领着这支队伍。

    断后的队伍是李明轩率领的小队,他们是最后一波离开郑家堡的。在攻打郑家家丁的据点时,李明轩和村民们压根就没想过控制火势,直接把整个郑家堡给烧了。当然,火势蔓延开时郑家堡就剩下李明轩他们了。这只小队的主要任务是清除跟在大部队后面的流匪。

    村民们的聚居点离郑家堡并不远,三支队伍在入夜时分都赶回了聚居点。聚居点里的人也从前来报信的人那里得知大部队回来,纷纷出外迎接。

    青壮们看到亲人们出来迎接自己,开始骚动起来,但郑家堡的战斗让他们稍微懂得了什么是军纪,因此没有人离队。

    原本陈华清还想讲两句,但看到眼前的情形立马打消了自己的想法。此时此刻,这些刚参加过战斗的人们并不需要什么激动人心的讲话,他们最想要的是亲人的笑容和声音。

    “分批解散,拿上东西回家。”陈华清下达了命令。

    顿时,场面热闹起来。那些看到自己的丈夫或儿子安全归来的村民自然很高兴,又见他们还拿着吃的用的,一打听是陈华清给每个参加战斗的村民奖赏的,对陈华清也感激起来。也有得知自己的亲人战死在郑家堡的,心情并不好,一些极度伤心的人抱着尸体痛哭。

    陈华清看着哭得撕心裂肺的人们,心情也变得低沉,他理解这种感受。说句不好听的,陈华清来到这个时代,某种程度上不就相当于自己的亲人都死光了吗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得那种痛苦,是一种脑子仿佛要炸了的痛苦。不过,陈华清最终挺了过来,他开始适应这个时代,甚至萌生出要改变时代的雄心壮志,这就是人的蜕变。

    “唉。”黄诚看到伤心的人们叹了口气,走过去安慰了几句。

    “名声,你让兄弟们搭一座灵棚,今晚我要和他们一起守夜。”陈华清沉声道。

    刘明声点了点头,便叫人安排去了。

    待到后半夜,安全归来的村民都和亲人回家了,死在郑家堡的村民的家人们则和陈华清在一起守夜。

    与此同时,马钧带着白杆兵在四处追击残匪。四方联军已经被彻底打乱了,就连稍微能打的奢军都出现了大量逃兵。

    “败了,这次是彻底败了。”山神庙的大当家徐当在营帐里很懊恼。他们已经逃了整整一夜,剩下的都是一些死忠。

    刘贵在一旁闷着不说话,不过看表情也知道他憋着一肚子火。

    王为已经肯定陈华清不干净,但现在他们自身都难保,已经顾不上陈华清了。“大哥,现在该怎么办还回不回山神庙”

    徐当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次打郑家堡损失太惨重了,也让徐当发现自己山寨内部一点都不稳。“唉,老三,我现在有点乱,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大哥,照我说,咱直接回山神庙算了,别再趟奢军和白杆兵的浑水了。”刘贵虽然鲁莽,但还是看得清形势的,知道己方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存实力。

    王为叹了口气,“二哥,现在主动权已不在咱们手上,撤不撤不是我们说了算。”

    “那是谁说了算”

    “他们。”王为指了指奢军的营地。

    山神庙这边愁云惨淡,二棍寨和陆家庄那边也不好受。脾气暴躁的刘大贵已经连续劈了好几张桌子,“他奶奶的,徐当和那阿牙忽真不是东西,骗老子来送死。”

    “大哥,咱们怎么办”刘二贵性子相对沉稳。

    “怎么办撤,咱们回寨子里,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不跟他们瞎掺和了。”

    陆家庄的陆庄主没有自己做决定,而是派人联络了阿牙忽。本来阿牙忽是不想管陆家庄这个烂摊子的,但奢崇明起兵反明的口号里有一个“建立彝族国家”的目标,也就是说,他起兵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救”彝族民众。阿牙忽是奢寅的爱将,稍微懂得奢崇明的用心,接受了陆家庄的投诚。

    阿牙忽整顿了散乱的奢军,又收编了陆家庄的人,看着山神庙和二棍寨的眼神有些不一样了。这次攻打郑家堡,不仅损失惨重,还没有抢到一粒粮食,回到重庆没法和奢寅交待。但二棍寨和山神庙肯定有存粮,只要给阿牙忽一个借口,完全可以把二棍寨和山神庙的存粮占为己有。

    正想着,外面传来一阵骚动。有奢军士兵前来报告情况:“将军,二棍寨的人说他们要回寨子里。”

    “噢。”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阿牙忽一扫对攻打郑家堡失败的阴霾,决定对二棍寨下手,顺便逼山神庙站队。

    四方联军逃了整整一夜,刘大棍选的撤离时间在黎明时分。阿牙忽让手底下的人悄悄包围了二棍寨的驻地,自己带着一小部分的人来到营门。

    正在指挥撤离的刘大棍听说阿牙忽来了,有些愤怒,没想到他还有脸来。来到营门口看到阿牙忽,刘大棍强忍住自己的怒气:“阿牙忽,你来干什么”

    阿牙忽已经准备和刘大棍撕破脸皮了,说话毫不客气:“我干什么不用你管,你这是要干什么”

    “你管我干什么”刘大棍忍不住了。

    “当初咱们四家会盟时定好的要同进退,你这是要违反盟约啊。”阿牙忽的语气很阴沉。

    刘大棍被阿牙忽的话彻底惹恼了,“什么狗屁会盟,你刘爷我今天走定了,能怎么着。”

    “哼,能怎么着。”阿牙忽突然笑了,笑得有些残忍,大手一挥,“给我杀。”

    在四面包围的奢军和陆家庄的人闻令而动,冲进二棍寨的营地,打了起来。

    刘大棍没料到阿牙忽直接动手了,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便反应过来,直接冲向阿牙忽,擒贼先擒王。

    阿牙忽手底下也是有真功夫的,况且旁边还有不少护卫,刘大棍双拳难敌四手,过了两三招便被众护卫打翻在地。阿牙忽也很利索,上去直接补了一刀,结果了刘大棍,他可没有和敌人“闲聊”的毛病。

    发生在二棍寨的一幕很快便让山神庙的人得知了。

    “老三,这阿牙忽也太那个了吧,说动手就动手。”徐当略有些不安。

    王为苦笑道:“大哥,现在还是多想想咱自己吧。形势不如人,能有什么办法。”

    刘贵在一旁恼道:“那怎么办”

    “攻打二棍寨,做投名状。”王为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老三说得对,只能这样做了。打吧。”徐当很艰难的作出决定。

    二棍寨的二当家刘二棍在心腹的保护下逃出了营地,方向正是山神庙营地的方向。刘二棍觉得山神庙跟自家山寨的关系一向不错,虽说不至于能帮自己报仇,但应该不会害自己,可惜,这一想法要了他的命。

    山神庙的三个当家亲自领着队,从三个方向拦截从二棍寨逃来的溃匪。刘二棍碰到的是王为。

    “王当家的,你们这是干什么”刘二棍有些不明白山神庙的做法。

    王为没想到自己能碰上刘二棍这条大鱼,“我们做什么你不用管,重要的是你。”

    “你们要干什么”刘二棍不傻,看出王为不怀好意,拿起手中的棍子。

    “借你脑袋一用。”说完山神庙的人便一拥而上,刘二棍死在了乱刀下。

    火并很快就结束了。山神庙的投名状让阿牙忽很满意,同意山神庙三位当家继续领兵,但前提是带着山神庙的存粮跟奢军一道回重庆。

    阿牙忽已经打算好了,待得到二棍寨和山神庙的存粮后,直接回重庆。这次攻打郑家堡,让阿牙忽不再轻视汉地豪强的实力,回去后加紧让匠人多造弓箭。

    奢崇明攻打成都,几乎带走了所有的弓箭和大型攻城器械,再加上阿牙忽的轻敌,攻打郑家堡的奢军几乎没有弓箭,不过这部分奢军也没几个会使弓箭的。弓的制作流程是很复杂的,弓手的训练也是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富庶的地方才能养得起弓手,一般土司是养不起大量弓手的,白杆兵也一样。

    白杆兵方面,马钧带人已经追了一夜,已是人困马乏,便就地驻扎,并且准备过完夜后回石砫,补充给养。

    村民聚居点处,守夜的陈华清也想好了村民的迁移,不过有些具体问题得找黄诚商量一下。

    当清晨的鸟叫声响起,陈华清的守夜结束了,但他还不能去休息,得去安排迁移的工作。

    在陈华清守夜时,黄诚把迁移的事跟村民们说了一下。村民们倒有心理准备,毕竟现在到处逃难不是个事。

    陈华清用冷水洗了把脸后,打起了精神,正式展开村民的迁移工作。xh118
………………………………

第三十章 迁移

    村民聚居点处,就在陈华清第一次见黄诚的那个屋子里,两人开始安排迁移工作。

    陈华清和黄诚关于迁移工作分工得很明确,陈华清抓大方向,黄诚负责细节。

    按照陈华清的想法,让村民们以十五户为一队,由村中士绅统领。不过,这一想法被黄诚否定。

    陈华清很不解,问道:“为何有什么问题”

    黄诚回道:“大人,叛军打来时,村子里那些士绅早跑了,不然我也无法组织得起人们。”

    “一个都没留下来”陈华清觉得士绅和普通村民虽然身份不一样,但都是同宗,总能留下一两个吧。

    黄诚摇了摇头。

    “这”陈华清无话可说,士绅们作为这个时代最基层的统治力量,连个稍微有担待的人都没有,看来真是烂在根子上。

    这儿陈华清想得有些偏颇。天启元年的明朝境内,除了山西、陕西两个天灾频繁的省份和战乱的西南诸省,其他地方倒也相对稳定,士绅们还牢牢地掌握着农村,不然明朝也不会坚持十八年。

    “那你当初是怎么组织村民迁移的”没有强力的人号召,迁移几乎不能完成,但黄诚完成了迁移,肯定有其独特的方法。迁移不是逃难,除了注意人的安全,还要尽量保全财物。

    黄诚顿了顿,说道:“每五户结成一组,每五组结成一队,每五组结成一营。营头由村老担当,队长是宗族中有威望的人,组长由五户人家自己选。另外,每户算一个人头,十个人头用一头牲畜。”

    陈华清听了黄诚的话,拍了一下脑袋,暗道:“我真是糊涂了,村民们既然已经迁移过一次了,那肯定有自己的组织方法,再怎么好的方法都不如熟悉的方法,更何况自己还没有什么好方法。”

    “嗯,就按以前的办法来。”

    常言道,“破家值万贯”,得知要迁移的村民们纷纷开始收拾自己家里的财物。这次不再是上次慌慌张张地躲兵灾,因此每家每户都收拾得十分细致,除了把每一个角落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当初盖简易棚屋用的铁钉都被起了出来。

    村民们在收拾自家东西时,陈华清让刘明声把从郑家抢来的牲畜按定好的人头数分给村民,自己则去见李明轩给自己推荐的人。

    一路上,李明轩把断后的事稍微说了一下,着重介绍了和自己合作的那名壮汉。

    两人来到壮汉的住所,也是一处棚屋。壮汉见李明轩和一个年轻人来自己家,不由问道:“先生,这是”

    不待李明轩说话,陈华清笑道:“我是白杆兵主簿陈华清。”

    “啊,陈大人。”壮汉拜了拜,“家里面什么都没有,让大人见笑了。”

    “没事。”陈华清摆了摆手,随便找了个小凳子坐下。

    壮汉见陈华清不是那种讲究人,也放开了。

    三人闲聊了一阵,陈华清从闲聊中知道壮汉名叫石当,家中有老母和妻子,膝下暂无儿女。石当的祖上是以石匠为业,但到了石当这一代,却对武艺有了兴趣,整天带着村子里的一帮少年舞棍弄棒,好不安生。不过,后来石当娶了媳妇,也渐渐安下心来当起了石匠,直到陈华清号召村民攻打郑家,石当当时直接响应号召,靠着一身不错的武艺在青壮中有了不小的名气。

    “石当,迁到新地方后你有什么打算”陈华清试探的问道。

    石当摸了摸脑袋:“也没什么打算,继续干石匠的老本行。”

    陈华清摇头道:“石匠,大材小用了。石当,迁到新地方后,会成立一支护卫队,我想让你当护卫队的教头。”

    “教头不行不行,我干不了。”石当有些犹豫。

    “你不干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我替你决定了,到新地方后直接找我报道。”陈华清干主簿有一段时间了,身上也有了一股威势。看来,不论是什么时代,权力都是男人之胆。

    等陈华清和李明轩走后,石当的妻子李氏从门外进来,嗔道:“当家的,既然那位小大人让你做教头,你就去做,干嘛要拒绝。”李氏刚才在屋外把三人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

    石当叹了口气:“世道越来越乱,吃官家的饭可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那你当初为何直接跟着大人打郑扒皮”

    “那不是家里没粮了,我跟着去打郑扒皮说不定会分粮食,结果不是有粮食了。”石当辩道。

    “那咱种庄稼也不害怕遭了土匪,现在家里的十几亩地都没了,去了新地方也不知道会怎么样”说着说着李氏抹起了眼泪。

    石当见不得女人哭,忙说:“好了好了,我又不是不去干。你没听见那位陈大人的话,我不干也不行。”

    李氏停止了抽泣,说道:“当家的,去了一定要好好干。我看这位大人给咱们分粮,不是什么刻薄的人,跟着这样的大人,说不定咱家可以过上好日子。”

    “嗯。”石当点了点头,“咱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就这样,许多户人家和石当家一样,抱着对前路的迷茫和对生活的一丝希望踏上了去新家园的路。

    石砫,马钧带着白杆兵回来了,也带回了大胜的消息。留守石砫的马铃命人摆下酒席招待得胜回来的白杆兵诸将士。

    “哥,华清呢,他没跟你一起回来”马铃到寨外迎接马钧,不见陈华清,有些奇怪。

    “陈兄啊,他在忙另一件事。”

    “什么事”

    “咱回去再说,站在外面怪冷的。”马钧搓了搓手道。

    回到寨子里,马钧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包括村民迁移的事。不过,关于村民迁移的事,马钧也是在回石砫的路上遇到陈华清派出的人才得知的。

    “真没想到,华清他还真动员起佃户们打郑家。”

    马钧点点头,“若没有乡民们相助,光靠咱们还真打不下郑家堡。”

    对于迁移的事马铃没有多问。石砫人少地多,以前秦良玉一直想增加石砫的劳动力,包括吸引流民,但一直没多大效果,石砫穷山恶水的名声太响了,最后都不了了之。现在陈华清引进人口,虽说粮食方面暂时有些压力,但从长远看来还是得多于失。毕竟,在古代,人口也是一种财富。

    聚居点的村民们走上了迁移的路,除了一头头牲畜拉的货物,青壮们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挑着扁担,稍微大点的孩子手上也提着盆盆罐罐。女人们也没闲着,身体强壮的挑扁担,身体弱的背竹筐。队伍的另一边是老弱,由陈华清带来的白杆兵护送。

    迁移的队伍走了两天两夜,终于到达目的地。一路上倒也安稳,没出什么事,也没遇到什么盗贼。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山神庙,山神庙的溃败引起了很大震动,别的不说,起码在郑家覆灭后大半个重庆的土匪们不敢出来活动,生怕被白杆兵当作山神庙的同党给剿了。

    陈华清回到石砫后,马钧兄妹出外迎接。马钧一见陈华清,捶了一拳,笑道:“老陈,这次收获不小啊。”

    马铃见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