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大革命-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游街的队伍开始朝广场走去,杜朴四人早没了力气,被护卫队队员拖着走。看着广场离自己越来越近,杜朴四人松了一口气,现在他们只有一个想法,不管待会是杀是剐,总之不要再游街了,这真的比杀了他们都难受。

    杜朴四人再一次被押上了高台,下面的住户们依旧对着他们指指点点,以前住户们对他们的那种惧怕已经没有了。

    陈华清走上高台,冷笑着对四人道:“感觉怎么样”

    严珍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喘着粗气恨声道:“姓陈的你别得意,这重庆卫水深着呢,别看你现在风光,以后有你好受的”

    杜朴也恼怒道:“陈华清,我是百户,你杀了我,我看你怎么和朝廷交待”

    王赖子和李虎子已经累得说不出话来,但从他们的眼神中陈华清能感觉到对自己的恨意。

    陈华清转过身来,摆了摆手,示意住户们安静下来。待众人安静下来,陈华清指着该台上的四人厉声喊道:“这四人目无国法,欺压良善,扰乱地方,现斩立决。”

    四把明晃晃的战刀挥下,四颗脑袋搬家了,曾经的重庆卫“四大巨头”成了刀下鬼。

    “这不会是我在做梦吧。”有住户这一天先是游街,又是看到杜朴四人被杀,经历的有点多,怀疑这是在做梦。

    “这都是真的,杜朴死了,王赖子死了,李虎子死了,严珍死了,都死了,都死了。”旁边的住户虽然表情显得平静,但还是能从他微微颤动的身体看出他激动的内心。

    “好”人群中突然爆出了一声叫好声。

    “好”

    “好”

    叫好声接连响起,有些和杜朴等人有血海深仇的人更是当场痛哭起来。

    陈华清看着火爆的场面笑而不语,这里面的叫好声有一部分是重庆卫住户自发叫的,有一部分是陈华清安排的。

    早在游街快结束的时候,陈华清找到赶回来的孙喜,让他去安排这事。孙喜找到魏大刚,两人一合计,找了几个相熟的盐工,进入人群中,在合适的时候让气氛变得更加热烈。那第一声叫好声就是魏大刚喊的,结果表明,魏大刚的这一声喊效果确实不错。

    高台上杜朴四人的人头被立了起来,也代表着四人在重庆卫的势力彻底烟消云散,不管是明面的还是暗面的,不管是武力上的还是经济上的。
………………………………

第六十章 清点户数

    “铛”护卫队的锣声让广场上的住户们安静了下来。陈华清站在高台上,等众人安静下来后,高声喊道:“现在各家各户的当家的站出来,其余人各回各家。”

    为了让所有人都听清,高台下面专门安排了喊话的护卫队队员。“当家的留下来议事,其余人各回各家”的声音在广场上各处响起。

    住户们虽不知陈华清把各家各户当家的留下来干什么,但想必不是什么坏事,毕竟陈华清处置地痞恶霸的行为让他在重庆卫住户的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慢慢的,广场的人走了差不多十分之**,留下的大多数是一些中年男子,也有一些妇女。

    “李家婶子,你怎么也留下来了,大人可是要和我们这些大男人们议事。”有男的打趣留下来的妇女。

    李家婶子家里没男人,全凭她一个女人操劳。门前是非多,李家嫂子一个人能撑起一个家,性格自然是不好相与的,当即回道:“瞧你说的,大人说的是要和当家的议事,又没分男女。怎么,难道有规定女人不能当家的”

    “没、没这规定。”这男的只是开个玩笑,犯不着因为这和一个女人吵起来。

    陈华清大概数了数,留下来的人大约有**百,便又大声说道:“按照自己所在的街道分组。”

    “什么意思”

    “这怎么分”

    人们议论纷纷,显然不明白陈华清的意思。

    陈华清下了高台,走到人群中,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高声说道:“大家都听好了,你们谁在一个街道上住着,这个街道上的人就分在一组,听清楚了没”

    “清楚了。”大部分人听了陈华清的解释后都明白了该怎么分组,有少数还不懂的在熟人的解释下也都明白了陈华清的意思。

    当陈华清从人群中走上高台时,下面的人已分好了组。陈华清数了数,共有二十五个组,看来重庆卫的临近居民的街道大概有二十五条。“现在,每个街道上的人选出自己的代表,代表要求会识点字。选代表的速度尽量快点。”

    陈华清的话让下面的人炸开了锅,以前碰到这样的事都是官老爷定人,从来都没有住户们自己决定的份。

    有些人不太相信陈华清的话,站出来问道:“大人,真要我们自己选”

    “当然,难道我还会骗你们不成”陈华清笑着回道。

    “那大人,是不是不管我们选出谁来都行”又有人站出来问道。

    “是的,你们选出来谁就是谁。但我要给你一点建议,要选出对的人来,你要选上一个傻子那不是自己害自己。”

    旁边的人听了这话都笑了起来,有人起哄道:“大人放心,肯定不会选出什么傻子聋子哑子来。”

    “哈哈哈”又是笑声一片。

    “好了,大家赶紧选吧,选出来还有要事要议。”

    各个街道小组开始选了起来。首先按照大人的要求,代表要会识点字,这点所有人都同意,代表选出来要去议事的,很有可能会看一些公文,你说这代表要是不识一个大字,那丢的不仅是代表自己的脸,更是整个街道的脸。

    其次,这个代表得是个敢说话的,能为街道争取东西的。要是选上一个几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闷货,那就是大人想知道咱们这些人有什么困难也无从得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代表得为整个街道的人着想,不能只顾他一个人。

    能满足三点的人不多,但满足其中两点人还是有不少的。在众人的吵吵嚷嚷中,二十五名街道代表被选了出来。令人想不到的是李家婶子居然是她所在街道的代表,其他街道的人不由有些好奇,有一些人找到自己相熟的人,悄悄问道:“你们怎么选了个娘们”

    那人看了一眼站在人前的李家婶子,说道:“你可别小瞧这女人,她那么一大家子这些年来全靠她自己一个人操劳,日子还没有败下去。我们街道的人哪个不在背后夸她。既然大人要咱自己选代表,那咱就选一个有能力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有道理,有道理。”

    也有其他街道的人对旁边相熟的人吹嘘道:“回去跟我家里人说说,这街道代表没我的支持,他是当不上的。”

    相熟的人没好气的回道:“你就吹吧。”

    陈华清见代表都选了出来,对众人大声说道:“代表留下,其余人先回家,等代表的消息。”

    原本站满人的广场现在只留下了二十五名代表,陈华清看了看被选出来的二十五名代表,说道:“首先呢,我在这儿恭喜大家被选作代表。说起来,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这代表是干什么的,简单的说,代表就是帮官府处理一些事。现在就有一件紧要大事需要诸位协助,就是分地。”

    “分地”

    “哪来的地”

    “怎么分”

    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下子涌来。

    “安静”等众人静了下来,陈华清指了指一所房子,说道:“大家先跟我来。”

    众人走进屋子里,陈华清拿出了一个制作精良的小箱子。打开箱子,陈华清从箱子里拿出一沓东西,说道:“大家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地契”

    “没错,是地契。”陈华清又拍了拍小箱子,继续说道:“这里面的地契,包含了重庆卫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这么多。”有人惊呼道。

    陈华清说道:“确实这么多,接下我要说的是重点,希望大家谨记。现在,这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属于无主之地,而诸位以及各街道的住户无地少地的人不少,因此分地是当前一件必须要办的事。”

    “大人,按照什么分”李家婶子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陈华清赞许的点了点头,这女人能被选出来当代表果然有些能力,“做什么事都得有一个章程,这分地更是,分好了,皆大欢喜,分不好,乡邻反目,因此,分地得有一条硬规矩。”

    喝了口水后陈华清继续说道:“咱这里的规矩是按照人口数分地,每一口人占据一个份额。大家的工作是回去向自己所在街道的住户传达分地的事,并统计人口数。”

    陈华清的话让代表们陷入了沉思。能被选出来当代表自然不傻,陈华清固然给人们分了地,但也趁分地的时机掌握了重庆卫的真实人口数,毕竟分地的太大,没人会隐瞒自家人口数而让自己少分地。

    为什么代表们不情愿被陈华清知道真实人口数原因很简单,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在农村里,收税是按照人头数收的,报的人口数越多,上交的税越多,因此,在农村里有很多“黑户”,重庆卫也不例外。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陈华清拿出了土地,住户们就得拿出自己的诚意,现阶段的诚意就是真实的人口数。

    没人说话,场上的气氛有些凝固。有位代表站了出来,主动打破这凝固的气氛:“大人,那肚子里怀的算不算一口子”

    听了这话,众人都笑了起来,陈华清也笑了,“算,怎么能不算,但有一点,肚子必须得是挺起来的。”

    接下来,众人开始讨论起来。有向陈华清讨教如何有规划的统计人口数,有问陈华清大人和小孩的土地份额是不是一样,还有建议陈华清分地的时候尽量把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便于耕作。

    陈华清一一作出解答,不过有些问题是陈华清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对于这些意料不及的问题,陈华清没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只能记在心里,等黄诚回来后和他商量商量。

    “还有一件事,护卫队要扩招,大家回去以后号召一下。只要加入了护卫队,不仅个人有了保障,就连家人也会跟着享利。”

    众人点头称是。

    等众人散去后,陈华清又去了一趟改过营。改过营一共关押了七十多人,多是一些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的帮派分子。

    改过营里,石当和刘明声正聊着天。这两天在重庆卫发生了一连串事,让两人看不懂陈华清和黄诚准备干什么,不过两人本来就对政务不精通,谈了一两句后话题就转到护卫队扩招的事上。护卫队扩招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两人聊的是扩招以后护卫队该怎么建设,编制怎么安排。

    陈华清来到改过营的门口,门卫行了一个抱拳礼后向石当报告。石当接到报告后,和刘明声两人出门迎接陈华清。

    “那些人还老实吧”陈华清便往进走边问道。

    “都很老实。”

    “那就行。石当,你觉得谁比较适合改过营的工作”

    石当想了想回道:“我觉得孙喜可以。”

    “嗯。”陈华清点了点头。确实,孙喜心狠手辣,最擅长干这种活。

    “护卫队要扩招了,石当,你俩先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这两天就忙这个工作吧。”

    “是。”石当早就不想干改过营的工作,让他去负责扩招工作正合他意。

    “还有,名声,你从扩招进来的人里挑选出来一批精干的人,补充进你的斥候队。这几天你要好好训练,不久以后会有一项任务交给你的斥候队,不要让我失望。”

    “是。”刘明声握紧了拳头,斥候队以后的发展就看这次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

    情报队驻地,李明轩把情报小队的所有成员集合起来。“此次整顿重庆卫,大家表现很好,你们中间的孙喜更是由于自己的努力,被调往他处得到重用。”

    说完李明轩拿出一个小盒子,敲了敲盒子说道:“这里面都是地契,在场的诸位每人都有一份。当然,若你不想要地契,也可以换成钱。”

    土地,是刻在中国农民骨子里的东西,也是农民最渴望的东西,在场的情报小队队员都是农民出身,没有一人提出把地契换成钱。

    “好,既然没有人要换,这地契就当做这次的赏赐。”说完李明轩的目光在众人身上转了一圈,“但是,我觉得千户大人的赏赐给的太重了,不就是一个打探重庆卫虚实的小小任务,根本算不了什么。”

    李明轩突然转变的口气让众人面面相觑,摸不清这位情报头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绕着众人走了一圈后,李明轩推开了一幅地图,指着上面打着红色叉号的两个地方对众人道:“看见这两个地方了吧。一个是永川千户所,一个是涪陵千户所,咱们接下来要干的就是把这两个地方彻底摸清。”

    有人提问道:“头,和打探重庆卫一样吗”

    “不一样,我说的是要彻底摸清。彻底摸清,就是咱们要把这两个地方有多少人、有哪些势力、人们的生活情况之类的都调查了。这次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把把任务给做好了,做好了才证明你有能力接受地契,都听懂了没有”

    “明白”

    “好,回去准备准备,任务开始。”
………………………………

第六十一章 成都方面

    在李明轩的情报小队开始新任务后,黄诚也从成都赶回来了。由于在成都城得知一些很不利于重庆卫的事情,黄诚连休息都顾不上,赶紧去见陈华清。

    陈华清见黄诚一脸风尘仆仆的样,便让人给黄诚端上一杯水,先让他坐下休息一阵。

    黄诚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递给陈华清。

    陈华清接过小包,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大人,这次我在成都城除了见那些粮商布商外,还见了一个人,这东西就是那人给我的。”

    “哦,是谁”

    “四川巡抚,哦不,现在应该是兵部尚书兼云贵川桂总督朱燮元朱大人的管家朱胜。”

    陈华清笑了笑,这黄诚现在说话也绕口了。

    黄诚继续说道:“朱管家是奉朱大人的命令找的我,一是给我专属于重庆卫千户的印章,二是告诉了我一个对咱很不利的消息。”

    陈华清拆开了小包,确实是个印章。不得不说,朱燮元确实想得周到,有了这个印章,陈华清办事会顺利很多。别的不说,光是给重庆卫住户的分地,在新的地契上盖上这印章,效果比不盖要好得多。

    “什么不利消息”

    “大人,锦衣卫京城来人了,据朱胜说是锦衣卫指挥使的命令,目标可能是咱重庆卫。”

    “这应该就是那所谓锦衣卫的特使了。”陈华清摸着下巴暗暗想道,把蒋具干掉以后,陈华清就做好了和锦衣卫为敌的准备,也知道了京城有锦衣卫的要来四川,但没想到的是来得这么快,目标也是直指这重庆卫。

    “朱管家怎么说”陈华清问道。

    黄诚回道:“朱管家的意思是让咱尽量不要沾上这件事,他听朱大人说是这事和朝堂上的某些争斗有关。”

    “唉。”陈华清微微叹了口气,他把重庆卫的锦衣卫据点给弄了,又把蒋具给杀了,和锦衣卫的梁子是彻底结下了,那位新来的特使肯定会来找自己的麻烦,这件事已经脱不了身了。

    “采购的事谈得怎么样”

    “我和李富海老板谈过,他可以满足咱们的要求,价钱也可以按正常年月的价格算,但有一个条件,让咱们自己派人去领。”

    “是不是顺便把他和其他人的那份也一起运了”

    黄诚点了点头。

    果然,这李富海就是一只老狐狸,怎么会让自己吃亏,有护卫队的人帮忙去运,能让他省下多少不必要的开支。更何况,现在这兵荒马乱的,粮食到哪都是硬通货,只会赚不会赔。

    “行,答应李富海的条件。再过几天就过年了,今年这个年一定要让重庆卫的人们过好,让他们看到新气象。”

    黄诚赞成道:“新年新气象。”

    黄诚离开后,孙喜找到了陈华清,道:“大人,您找我。”

    “嗯,改过营缺个主管的,你想不想去。”

    孙喜想了想道:“想去。”

    “这改过营里的都是一些混混,不好管理。来,你说说准备怎么做”

    “大人,我的想法很简单,对于那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狠狠的罚,罚得他们没心思想其它事。”孙喜直接说道。

    “不过,大人,这改过营里的人到底要让他们干什么”孙喜问道。

    陈华清笑道:“这不是快过年了,新年新气象嘛,这重庆卫的卫生还不得好好搞搞。改过营的人咱可不是白养着,打扫道路、清理水沟都是他们的事。”

    孙喜点点头,这改过营其实就是一清洁队,不过这队员的身份有些特殊。

    “有没有信心完成。”

    “没问题。”

    重庆卫的各项工作开始全面开展,陈华清忙得连轴转,忘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原先重庆卫锦衣卫驻地,自从刘明声和孙喜带着斥候队把这里的锦衣卫都灭掉后,几乎没人再来这里,但今天,有一个人偷偷翻墙进了宅子,并一个一个屋子的搜寻。

    终于,在一处卧房的床板缝间找到了一面令牌,若要让锦衣卫的人看到,绝对会大吃一惊,这是一面代表锦衣卫千户的令牌,全大明朝都超不过十五块。

    此人仔细看了看令牌后,恨声说道:“好你个陈华清,什么都不说就把重庆卫的锦衣卫给灭了,还有这蒋具也是个蠢货,竟然不知道有人要对重庆卫下手。”

    可惜孙喜不在场,若是让他听见这男子的声音,绝对会说是那晚和蒋具会面的人。

    那人拿着令牌离开重庆卫后,直奔成都城去。

    战后的成都城,情况十分不乐观,粮价飞涨,缺衣少盐,还要供应城内大量的明军,成都百姓苦不堪言。朱燮元此刻在发愁,虽说他刚刚升任兵部尚书兼云贵川桂总督,看起来权力极大,但实际上不是,兵部尚书是个虚职,是朝廷对他守住成都的一种肯定,而云贵川桂总督,有些时候也只是名义上的。真让云贵川桂四省的军队集结在一起,别说是打仗,光那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够他协调的了。

    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据前方传回来的战报,重庆府的战事还处于胶着状态,今年是肯定收复不了重庆府城了。

    “唉,时事艰难,非一人之力可以改变。”朱燮元突然感慨道。旁边的朱胜静静地站着不说话,这两天兵事民事把朱燮元搞得焦头烂额。

    感慨了一会,朱燮元开始办正事,“贵州那边怎么样了我听说那边地面上不稳当。”

    朱胜拿出一封信说道:“据信使说,水西的土司有些不稳。”

    “就是那个奢崇明的妻弟”

    “是。”

    “那贵州兵备怎么样”

    朱胜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破败不堪,无精兵可用,必须得从外地调兵。”

    朱燮元捏了捏拳头,刚想说什么,却又突然叹了口气,无奈道:“罢了罢了,看来这卫所制是彻底崩溃了。待重庆稳定之后,调川兵入贵吧。对了,云南沐国公那边怎么样了”

    “云南沐国公,大人,恕我直言,我觉得沐国公那边靠不上。”

    “为什么”

    “大人,老沐国公已经去世几年了,可是新的沐国公还没出来,只怕现在沐王府内部的人只顾上争权。”

    朱燮元走回桌子,盯着桌上的地图看了一会,当前的局势很不乐观,重庆府还在敌手,贵州水西土司蠢蠢欲动,云南沐王府内乱,现在只剩下广西还相对平静,可是朱燮元相信,四川和贵州大土司的叛乱,绝对会刺激云南和广西的大土司,这西南乱局已成,不是一年两年内能平静下来的。

    抛开这些战事不说,朱燮元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都城内缺盐少粮,而四川境内的粮食和食盐又有很大部分被蜀王府掌控着,别的不提,光是都江堰附近那上千亩的肥沃土地就都是蜀王的产业,可想而知他手上有多少粮食。可是硬逼蜀王降粮价,朱燮元没这权力,也不好操作,一不小心就会被有心人以勾结藩王的罪名告上去,到时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

    那些小粮商,朱燮元也不能动,一旦动了他们,谁还敢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从外面往成都运粮。

    除了城内百姓的吃喝问题,朱燮元还有块心病,厂卫之流又开始在四川地面上活跃起来。朱燮元作为一个文官,很厌恶锦衣卫和东厂这样的特务机构,但他现在对这些厂卫没办法,来自京城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妥协。

    外人看着朱燮元升官很风光,殊不知他此刻正为诸多棘手的事烦恼着,苦不堪言啊。

    离成都城几百里的重庆有个村庄,叫孙家村,重庆一府最大的家族孙家就在孙家村中。这孙家村,除了孙家的子孙,剩下的不是孙家的佃农就是孙家的奴仆。

    孙家,怒气而回的孙可正和自己的大伯、孙家的家主孙天望讲述着自己在重庆卫的遭遇。孙可讲完后,孙天望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