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大革命-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控制住流寇后,陈华清打出旗号在村子里大张旗鼓的活动起来。很快,躲在各处的族老、里正等人就出来拜见陈华清。

    村子里的流寇不多,因此只祸害了大户,倒没有伤害村民性命,但也有一部分家底殷实的村民怕自己被盯上,已经出逃了。

    村子里的族老、里正听陈华清说流寇已经被控制住,一直不停的感谢陈华清,最后村民们一起邀请陈华清吃饭。

    陈华清接受村民的邀请,在族老简陋的家里吃了一顿家常饭。吃饭时,陈华清问了一个自己一直不明白的问题:“流寇只有五十来人,你们村子里的青壮少说也有**百人,怎么会让这股流寇肆虐这么久”

    那族老苦笑一声道:“大人,我们是民户,不是军户,组织起来会让人们误会的,到时候大人过来剿的就是我们。”族老的话并没有说完,村子里都是各家顾各家,没人出头肯和流寇打。

    陈华清不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问起了另一个问题:“老人家,在流寇肆虐的这段时间里,村子里有没有人和流寇勾结祸害村民”

    按理说,陈华清的这话是一点都不信任村子里的人,族老应该生气,但族老没有,反而用一种遮掩的语气说道:“大人,那些流寇凶残的很,村子里的人躲都来不及,哪会去接触”

    接触,陈华清听出了族老话中的漏洞。陈华清问的是有没有人勾结,族老回答的是接触,这说明族老知道村子里有人和流寇接触过。

    陈华清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又和族老聊了一会其他话题后便告辞了。回到军中,陈华清立刻下令审问俘虏的流寇,看村子里有谁接触过流寇,他们接触流寇要干什么。

    孙喜负责审问,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孙喜问出了很多情况。村里面确实有人接触过流寇,接触流寇的都是些游手好闲的人或者一些地痞,他们想跟着流寇吃香的喝辣的。五十余人的流寇内部已经是谁都不服谁了,怎么会接纳村子里的人,直接拒绝。不过他们还是用一些消息从流寇手里换回一些东西,包括村子里的动向。

    陈华清得知情况后,当即带了一个营的人,找到村子里的族老和里正,语气很严厉地说道:“村子里有哪些二流子,全告诉我”

    族老和里正每个人都说出两三个名字,陈华清让人把名字记下来后,语气仍很严厉道:“我希望这份名单里没什么缺漏,若有缺漏,拿你们是问”

    孙喜拿着名单在村子里抓起人来,最后一共抓了二十三人。经过审问后,有八人曾和流寇接触过,两人用村里的消息和流寇换过东西。

    处理完这些事后,陈华清让族老和里正把村子里的人都召在一起,怎么处理流寇和内奸,他要给村民一个警醒。

    村民们早就得知流寇被抓了起来,在得知打流寇的那位大人要召集所有人,纷纷前去,想看看他怎么处理流寇们。

    村子里有块开阔的空地,陈华清把俘虏的流寇都带到这儿。

    村民们见流寇都被五花大绑的跪在地上,对着流寇指指点点。等陈华清出来后,众人渐渐安静下来。

    “流寇,为害乡里,残害百姓,罪不可恕,斩”充当行刑官的石当站在人群前高声道。

    冲天而起的几十道血柱直接吓傻了村民。虽然听说南面在打仗,可那毕竟有段距离,而达县的流寇闹的也没有那么凶残,故这个村子的百姓过得还算和平,但今天,村民们才发现,战争离自己是如此的近。

    “南边过来的人真狠,说砍头就砍头,连眼都不眨一下。”站在前排看得族老心里嘀咕道。

    把流寇的尸体拖到一遍后,后面又押来五个人,其中两人在前,三人在后。

    “私通流寇,祸害村民,行为可耻,罪不可恕,斩”石当的声音再次响起。

    前面的两人人头落地,喷出的血直接溅到后面三人身上,下得后面三人大喊“饶命”。

    “私通流寇,但未危害村民,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今判你三人无偿为村民服务三个月,由村中族老监督。”

    “谢大人饶命啊。”

    石当冷冰冰的声音对三人来说就相当于是天籁之音,连忙感激道。

    在这个村子里待了三天后,卫所军做了一番休整,便又赶往下一个村子。

    达县比较富裕,在灾荒之年产生的饥民不是很多,因此流寇回流到川北后在达县闹得不是很厉害。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陈华清扫荡了十三个小村子和九个中等规模村子的流寇后,便开始着手对那三个大村子的流寇动手。

    在大村子里的流寇实力比较雄厚,再加上陈华清怀疑锦衣卫在这三个大村子里安排了人马,因此陈华清对接下来的行动很小心。
………………………………

第八十九章 锦衣卫现身

    二月十二日,陈华清在川北扫挡流寇时,驻于重庆的明军对盘踞在重庆府的叛军发动了攻击。

    此次攻城战中,朱燮元用上了火器部队,把成都所有的大炮都调到重庆府。大炮的轰击极大地打击了奢军的士气,再加上明军准备充足,坚守了两天后,奢军放弃了重庆府,奢寅带着人逃回永宁。

    收回重庆府后,意味着四川境内不再有成建制存在的叛军,明军得以腾出手解决地方上的一些事情。

    杨愈懋在重庆府待了两天后,便带兵去了贵州,会合黔军镇压蠢蠢欲动的水西安氏。秦良玉把散在各处的白杆兵也召集在一起,驻守重庆府,一旦贵州有事,就带兵过去。

    同时,秦良玉让人给石砫传回消息,让马钧带驻守的一部分白杆兵去川北协助陈华清清剿流寇。

    原本朱燮元是想抽调龙安府的明军到川北,但被秦良玉揽下了去川北的活,毕竟自己的孙子和陈华清关系不错,合作起来也更方便。

    在川北的陈华清三月份得知了马钧要来的消息后,很高兴。川北太大了,流寇又太分散了,陈华清解决了二十二个村子的流寇后能感觉到卫所军的一丝厌战情绪。

    卫所军现在驻扎的村子叫李村,一个中等规模大的村子。李村的流寇有八十八人,这股八十八人的流寇有一个领头的,组织很严密,卫所军没法像对付小村子里散乱的流寇那样用偷袭战术,陈华清直接用上掷弹队,把流寇熏出来后就好解决了。

    此次来川北,主要是练兵,陈华清不想有太大的伤亡,因此陈华清就驻扎在李村等着马钧的到来。

    三月初三,马钧带着六百白杆兵来到李村。

    此时,达县流寇基本被明军剿完的消息传遍川北,有的小村子的小股流寇自知不是明军对手,逃出村子,大村子的大股流寇开始相互联络,希望能一起对抗明军。

    六百白杆兵的到来,使得川北的明军达到一千多人。陈华清在马钧来后,立刻开始着手准备进攻达县剩下的三个大村子。

    秦良玉在给石砫传消息时,让人给马钧捎带了一封口信,希望马钧此次去川北能以陈华清为主。若是别人,马钧可不会答应秦良玉,即使她是自己的奶奶,但换成陈华清就另一说了,一来自己和陈华清关系不错,二来陈华清是自己妹妹喜欢的人,自己这个做哥哥的还是很疼妹妹的。

    在进攻之前,陈华清把所有主事的人召集在一起开了个军事会议。会上,李明轩把自己得到的三个大村子的情况说了一遍。

    “这三个村子人口都不少,村子里大的宗族都组织了青壮抵抗流寇,因此流寇不在村子里而是在村外活动。”

    “流寇一共有多少人”石当问道。

    “三股流寇一共有六百多人,他们都在村外有各自的据点。”

    “流寇有没有合兵”陈华清问道。

    李明轩顿了顿,说道:“这个暂时不清楚,不过三股流寇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好,那就速战速决,不要让他们反应过来。”说完陈华清又问了问坐在自己旁边的马钧:“老马,你觉得怎么样”

    马钧赞同道:“老陈,就听你的。来到这我就跟你说了,这次我是给你打下手的,不用这么客气。”

    马钧的话是对在场的卫所军和白杆兵的将领们说的,由此确立了陈华清对这一千多人的主导地位。

    三股流寇已经知道明军要来,但他们不知道又有另一支明军也来了,此时的他们即使合兵一处也不占任何优势,况且他们现在还在为怎么联合在扯皮,力量分散。

    有了李明轩的情报,卫所军和白杆兵很轻易的就找到了其中一处流寇的据点。流寇闹起的时间不长,因此据点相当简陋,选的也不是什么险要的地形。

    陈华清连掷弹队都没用,仅仅包围住据点,一步步挺进,就把这股流寇给消灭了。趁热打铁,另外两股流寇也别陈华清用同样的办法给灭了。

    没办法,流寇在人数、装备、士气上都不如明军,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

    在消灭流寇后,陈华清让人仔细的查探了三股流寇的据点,又让孙喜细细的审问了俘虏,结果没有发现锦衣卫的踪影,这让陈华清有些奇怪,也有些担心,躲在暗处的敌人更可怕。

    回到达县,达县县令已经知道自己下辖的村子已经没有流寇了,自然对陈华清等一干人是万分感谢,好好招待了卫所军和白杆兵,并把卫所军和白杆兵所需的军粮补齐。

    朱胜在达县待了两天后便去了邻近的东乡县,为陈华清打前站。

    在陈华清的卫所军和马钧的白杆兵撤回县城后,流寇的据点处来了六个人。六人查看了据点里面,除了一些血迹没有一个人。

    为首之人抹了点地上的血迹闻了闻,说道:“是人血,这里的流寇应该是被剿了。这是我们找到的最后一个据点了,看来达县的流寇已经被剿完了。”

    “那怎么办,我们没完成任务回去怎么和大人交代”有人着急道。

    为首之人擦了擦手上的血迹,有些不满道:“慌什么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在掌控之内了,回去跟那个京城来的人直说就是,还怕他吃了你们啊”

    其他五人都知道自己的头看不惯京城来的那位大人,但他们没想到他们的头说出了更惊人的话:“要说咱也是锦衣卫,是官府的,那个京城来的人却要咱招安什么流寇,咱就先不说这流寇好不好招安,是谁给他那么大的权力去做这种事,如果让东厂的人知道了,告咱一个与反贼勾结,到时就完了。”

    “头,慎言”有人劝道。

    “我知道,这话也就在自家兄弟面前说说,回去都当这事没发生过,都听见没”

    “知道了,头。”

    此时在川北负责锦衣卫的是孙可珍,也就是那人口中从京城来的人。孙可珍已经知道东厂方面已经派过来了一个很有分量的人,那人一来就联系各地的镇守太监,对锦衣卫形成了极大压力。

    原先负责川北的是刘坎,刘坎为了对付重庆卫,故意在川北的饥民、溃兵、土匪中散发重庆卫有大量粮食的消息,希望饥民潮能摧垮重庆卫,但最后饥民变成了流寇回流到了川北,尽管流寇没有去打县城或府城,但也将川北的农村闹得乱糟糟的。

    孙可珍来到川北后,接管了刘坎手里的势力,对流寇打起了主意。由于东厂在地方上比锦衣卫有优势,因此孙可珍就只能通过迅速扩大锦衣卫的实力来与东厂对抗。而孙可珍想到的迅速扩大自身实力的方法就是招安流寇,故孙可珍在流寇刚流回川北的时候,暗中支持了一把流寇,让流寇变得有实力一点,避免自己还没招安就被人给灭了。

    卫东海在川北也有眼线,发现了锦衣卫的小动作后,让卫东海以为锦衣卫暗中支持流寇。不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在卫东海眼里都是外来力量,他不会让任何一股势力做大然后染指蜀王府的财产,因此卫东海给了白杆兵和卫所军不少好处,希望他们在川北能压制住锦衣卫和东厂。

    李明轩和情报司的人比陈华清早先一步深入东乡县。在达县,由于陈华清的行动太快,锦衣卫没来得及插手达县,因此在达县陈华清主要的敌人是流寇。但东川县已经被锦衣卫渗透了,李明轩可以明显感觉到东川县的局势远比达县复杂,不仅流寇之间联系更频繁,还有不少不明身份的人出没。

    陈华清得知这一情况后,有些头痛,那些不明身份的人多半就是锦衣卫了。自己去了东川县,不知道那些村子里的族老们是否支持自己,还有怎么处理和锦衣卫之间的事,真是麻烦。

    马钧还不知道锦衣卫的事,因此马钧对于当前的情况只有一句话:“谁敢跟流寇来往,谁就是谋反。”

    若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可现实没这么简单。

    成都,朱燮元在收回重庆府城后便直接回成都了。朱燮元坐在自己府上的一把椅子上,手上拿着一封书信。这封书信是达州通判写给朱燮元的,朱燮元在四川干了五年布政使,培养了不少嫡系,达州通判是朱燮元曾经的门生。

    书信的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写陈华清在川北的情况,当看到达县的流寇被清剿完时朱燮元点了点头。另一部分的内容就比较机密了,达州通判详细述说了目前川北厂卫争权的情况,特别是锦衣卫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擅自招安流寇。

    朱燮元看完信后,靠在椅子上眯了眯眼睛。现在京城的情势有些诡异,东林党对新皇登基有大功,因此有一大批东林官员得到提拔。但让东林党有些恼火的是,原本以为是东林党的首辅叶向高态度,还和齐楚浙三党有联系。

    朝臣之间的党争越来越激烈,趁着这个时机,锦衣卫和东厂也在各地相继争权。
………………………………

第九十章 厂卫相争

    万历皇帝死后,泰昌帝即位仅一月后也暴毙,年轻的天启帝即位。短短一个月内,连死了两个皇帝,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过快更迭让朝堂震动,也让朝堂上的势力风云变幻。

    天启皇帝接的是个烂摊子,东北建虏势大,西南土司叛乱,东南海盗肆虐,西北蒙古南下,内部朝堂党争激烈,皇帝的权威不够,控制不了朝堂,地方上官员贪污成风,民间土地兼并严重,再加上天灾不断,明眼人都能瞅出这明王朝正在陷入巨大的危机中。

    朱燮元身在局中,比外人看得更清楚。此时朝廷的问题不在外患而在内忧,北方各地民生凋敝,生活困苦,特别是山陕两地。朱燮元曾在山西做过官,很了解当地民情。

    这两省的情况很不好,甚至到了危险的地方。一旦爆发大规模的天灾,当地官府绝对没有能力救济,绝对会形成和在川北类似流寇的乱子。

    不过现在朱燮元主政西南,也操不了那么多心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川北的锦衣卫和东厂要闹到什么程度。要想处理川北的锦衣卫和东厂的问题,必须得考虑朝堂上的风向。

    新皇即位不懂政事,现在倚仗东林党,齐楚浙三党被打压。从现在看来,皇帝对外臣还是信任的,但这并不能说明皇帝就不重用内臣,特别是锦衣卫和东厂两大利器。

    现在锦衣卫和东厂在各地争权,很难说没有上面的授意。

    朱燮元是个有能力的官员,因此他不希望川地百姓被朝堂上的争斗所牵连,现在从达州通判那儿得知锦衣卫擅自招安流寇,这可是朝廷的大忌,朱燮元准备好好利用这个事和京城的锦衣卫谈谈。至于东厂,同为太监,蜀王府的大太监卫东海比自己更急着要对付东厂。

    考虑了这么多后,朱燮元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封书信,然后让人交给正在川北的朱胜。

    现在川北还在闹流寇,清剿流寇仍是当务之急。但随着陈华清的深入,势必会和锦衣卫或是东厂起冲突。朱燮元给朱胜的书信里交待朱胜,让他给陈华清打气,排除外来的干扰,专心剿寇就行。

    不过这样一来,陈华清就得罪了锦衣卫和东厂,至于到时怎么办朱燮元已经想好了,陈华清的千户身份还没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认,到时让陈华清去一趟南京兵部补办手续,也让陈华清躲一躲到时候的政治风暴。

    说到底,朱燮元还是很看重陈华清的,一来陈华清曾经救过自己的命,二来陈华清也算个人才。

    朱燮元手下的人行动很迅速,一天后远在东川县的朱胜就接到了书信。在东川县待了将近半个月的朱胜很容易的就能感觉到东川县的局势远比达县的复杂,对于如此复杂的局势朱胜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毕竟他只是个管家,手中并无太大权力。

    但朱燮元的来信明明白白的告诉朱胜,让他告诉陈华清排除外来干扰,这也是在告诉朱胜,让他化繁为简,专心对付流寇就行,剩下的由朱燮元亲自处理。

    卫所军和白杆兵到了东川县后,朱胜找到陈华清,很郑重的说道:“陈兄,我有事跟你相谈,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陈华清猜见了朱胜找自己是有关东乡县的事,便回道:“现在就有时间。”

    “那就好,你跟我来。”朱胜把陈华清带到自己在东川县的临时住所。

    “我这儿一般没人来,方便说事情。陈兄,在说这个事情之前,我先申明,这次谈话仅限于咱两人之间。”

    “朱兄你放心,我知道轻重。”

    朱胜开始谈起正事:“陈兄,在你还没来东川县之前,朱大人给我传了一封书信。信里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希望陈兄你不要受干扰,专注剿寇。”

    陈华清没说话,等着朱胜的下文。

    “陈兄,想必你也感觉到了,这东川县的局势远比达县的要复杂,里面除了流寇外,还牵扯了几股不小的势力。说起来,这几股势力跟朝堂上有关,我就不细说了。”朱胜点到为止。

    陈华清一听就知道是锦衣卫,但朱胜还不知道自己在重庆卫就跟锦衣卫起过冲突了,陈华清也就装糊涂显得自己不知道。

    不过陈华清装糊涂不知道是锦衣卫,不代表着陈华清不知道得罪锦衣卫的后果。以前在重庆卫是秘密进行的,知道的人不多,现在在川北是光明正大的和锦衣卫对着干,因此陈华清不得不给自己准备后路。

    “朱兄,那几股势力跟朝堂有关,我不闻不问的只剿流寇,是不是不合适啊”

    朱胜哪能听不出陈华清的意思,叹了一口气说道:“老陈,我本来是不想跟你说的,但既然你问出来了,我就跟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你在川北清剿流寇,势必会得罪那几股势力。不过大人已经给你安排好了,到时你会去南京兵部,办你的千户手续,避一避风头。”

    陈华清沉思了一阵,想到了一个问题:“朱兄啊,到时我走了,我手下的那些人怎么办”说实话,陈华清挺怕到时锦衣卫找不到自己,拿重庆卫出气。

    对于这个问题,朱胜只是笑道:“陈兄,重庆不比川北,你在川北见过几个大土司你现在和秦柱国关系很好,你的人撤回重庆卫,白杆兵到时会庇护于你的。老陈啊,一个奢崇明叛乱就够了,没人希望再出来一个。”朱胜这话说得相当直白了,说完后他就走了,留陈华清独自一人思量。

    陈华清懂朱胜的意思,重庆府境内土司众多,光陈华清知道的大土司就有石砫和酉阳两家,现在刚刚把奢崇明的叛军打回老家,在此过程中重庆本土土司出了大力,现在正是这些土司最得意的时候,朝廷一般不会拂了他们的面子,因此锦衣卫没敢在重庆大闹。自己的卫所军回到重庆卫后,肯定会得到石砫的庇护,到时锦衣卫想找麻烦也不好找,更何况陈华清相信朱燮元到时肯定会在京城活动,说不定会趁此机会彻底压制住川地的锦衣卫。

    说起朱燮元,陈华清现在是越来越佩服他。朱胜过来找自己,让自己跟锦衣卫硬碰硬,并给自己安排妥当。面上看朱燮元很相信陈华清会和朝堂上的势力硬碰硬,但实际上在留给陈华清的后路中已经隐隐的威胁了他。现在陈华清的千户身份只是朱燮元给他的,没有朝廷的承认,若陈华清怕了锦衣卫,撤回重庆卫,那他也就别想去南京,在朝廷眼里他就永远是黑户。

    “唉,自己还是实力太弱了。”陈华清叹了一口气。

    但发展实力哪有那么容易,光是现在拉起的卫所军就耗费了陈华清半年的时间。

    陈华清回到军中后,决定按照朱燮元的话,排除干扰,只管剿寇。心思不复杂了,行动也就快,很快陈华清就安排好了进兵事宜。

    为了避免流寇联合起来,也为了避免锦衣卫找麻烦,卫所军和白杆兵要速战速决,并且此次行动不在合兵一处,对于在小村子活动的流寇,分兵进剿。

    “总而言之,这次的行动要快,要让流寇反应不过来”陈华清最后说道。

    “是”

    一时间,东川县不管是招安的还是没招安的流寇都遭到了打击。

    东川县锦衣卫负责人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报告给顶头上司孙可珍。

    孙可珍极为恼火,他已经通过锦衣卫专门的渠道给川地官员发布了消息,现在的川北是锦衣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