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大革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诚留在重庆城,负责卫所军的后勤转运。

    这次入贵作战,重庆卫几乎倾巢而出,就连做客的谭政平也随军而来。朝中要为张居正平反的消息已经传到四川来,谭政平的举人身份很快就能恢复,但可惜的是大考已经结束,再次考试还得等三年。谭政平也是个豁达的人,见事情不可为,便决定留在重庆,跟着卫所军行动,按照他的话就是“行万里路,学万般知识”。

    九月九日,龙安府明军抵达,九月十日,另外四支明军依次来到,至此,此次入贵的明军已全部就位。

    在临出发前,杨愈懋召集众将发布命令。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各军分兵前进。主力是杨愈懋的八千人,以贵阳为目的地,龙安府明军是偏师,主要作用是策应主力。陈华清八百人走遵义,进攻支援永宁奢贼的一支安兵,剩余的明军主要任务是收拢贵州溃散的明军,恢复地方稳定。

    回到营地,陈华清召集卫所军连长以上的军官,宣布作战任务。石当看着陈华清身后挂的那副简陋的地形图,不解道:“千户,敌人主场作战,我们为何不兵合一处,全力消灭其主力?”

    陈华清无奈道:“想法很好,可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后勤问题是这时代明军的一个硬伤,特别是天启、崇祯年间,一旦万余明军聚集到一起,军队就要劫掠地方,没办法,粮食不够吃,只好就食于当地。

    九月十一日,杨愈懋命令各军出发。此次入贵,杨愈懋八千人,龙安府两千人,重庆卫八百人,其余八百人,共合一万一千六百人,杨愈懋对外号称五万人,并对外发布檄文,“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扑灭叛军”。

    从重庆到遵义,卫所军走的是水路。此时的遵义是属于四川管辖的,因此一路无大事,明军还能控制得住四川的局势。

    在遵义休整一日后,卫所军进入贵州。贵州多山,在川贵边境还好,随着深入贵州腹地,路越来越难走,甚至有好几次卫所军差点迷路了。

    在贵州行了半个月军,卫所军刚出兵时的锐气被磨得差不多了,不得已陈华清只好暂时终止自己的行军计划表,走到哪算哪,命令就地驻扎。

    底下的士兵们休息了,陈华清可闲不下来。主帐,陈华清、石当、李明轩、孙喜、刘明声等一干主将齐坐,谭政平在一旁旁听,暂时担任着书记员的职务。

    “千户,贵州这地方太难走了,到处都是山,啥也没有,再这样下去不要说打仗了,连士气都维持不了。”孙喜在前军,属于开路的,吃了不少苦头。

    “这路比重庆那儿难走多了,不过等咱到了有人烟的地方,应该要比现在好过许多。”石当说道。

    李明轩摇头道:“据我得到的情报,咱们真正要啃的骨头还在后边,贵州这地不比重庆。”

    “怎么说?”陈华清问道。

    “当地民众视朝廷如仇寇。”

    陈华清皱紧眉头,宣布了一条命令:“此后的行军新增两条军令,不可小队行动,不可随意进入村落,违者按军法处置!”

    “是!”

    消息了两个时辰后,卫所军开始行军,新的两条军令通报全军后,上至营长,下至班长,都开始小心起来,再加上情报司的消息,贵州当地人可是极不欢迎明军,若是不小心脱离大部队,就真的危险了。

    翻过一座山后,地势变得平缓,朝远望去甚至还能看见几缕模糊的炊烟。陈华清命人加强警戒,卫所军行军速度变缓。

    一个时辰后,卫所军发现了一个寨子。寨子周围是两米多高的土墙,通向寨子里的大门紧闭,上面还站着一些人,手里拿着不知什么武器。

    陈华清派人去喊话,寨子里的人很快就有了回应,但叽里咕噜说了一通,陈华清一句也听不懂。刚好军中有懂得贵州山民方言的人,出去接洽。很快,陈华清便知道了寨子里的意思,那人叽里咕噜道:“我们寨子不想和官军接触,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们去剿你们的贼,我们种我们的地,谁也不干扰谁。”

    了解了寨子里的大概想法后,陈华清无奈。为避免节外生枝,主动避开寨子,继续行军。

    行军途中连续碰到的寨子都是这般模样,让陈华清有些感慨,这明军混得也太失败了。但很快,陈华清便没有感慨的时间了,卫所军遭到袭击。

    卫所军走的是山道,一次只能走一人,从远处看去像是一条长蛇在蠕动。正当卫所军正在徐徐前进时,离道路旁有些距离的林子里射出一支小箭,正好射中一名士兵。

    等陈华清赶到出事点时,这名士兵已经停止呼吸了。随军大夫看了看伤口,担忧道:“箭上有毒,他是被毒死的。大人,此地密林众多,这样的事情不好防啊。”

    陈华清脸色阴沉,命令卫所军加快速度,同时注意防护。但情况很不乐观,又有两人中招,前去山林里搜索的士兵还是什么都找不到。

    行军速度再次加快,在付出了三条性命后,卫所军到了一处比较平坦开阔的缓坡。陈华清当即命人把周边距离在五十米以内的树全部给砍了,并在营地四角点起了四个大火堆。

    众将再次聚到陈华清的主帐。陈华清对着众将毫不忌讳的骂道:“贵州本地的军队都他娘的去哪了?那些当官的他娘的怎么不见一人?我了个×××,他娘的!”陈华清心里窝火,这还没开打,自己就损失了一个班的人,现在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

    “现在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

    李明轩最先低下头,贵州山林人烟稀少,情报司根本没法活动。石当、孙喜等人也没法,他们习惯了正面冲杀,对这种背后放冷箭没有好的对策。

    陈华清也没办法,这种类似游击的战术根本不是陈华清目前能解决的,君不见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相继折戟阿富汗。

    一直没说话的谭政平开口建议道:“陈千户你是外来客军,要想了解这里的情况还得找本地人。”

    谭政平的办法是当下最解决问题的办法,陈华清点点头:“让特战营搜寻周边寨子,给我把最大的寨子找到。”

    苏沪接到军令后便开始行动起来。比起重庆的山林,贵州的林子要更原始,虽然到了秋天,林子里还是一如既往的阴森,一脚踩上去,厚厚的树叶显得很柔软。但特战队的队员仍旧保持着极高的警惕,在重庆时众人刚刚经历了剿灭小土司的战斗,深深知道这脚底下软软的树叶下藏着什么危险。时隐时现的蛇就不说了,最可怕的是水泡,一脚踩下去,整个人就陷进泥里,再也出不来。

    特战营的效率很高,一天时间就查出了周边十里之内的寨子。陈华清得到消息后,命令全军行动。

    在等待的时间内,卫所军也没闲着,赶制了很多小盾牌,挂在身侧,防止遭袭。

    接下来的路段卫所军没遇袭击,安全到达寨子附近。在遇袭事件发生后,陈华清把那名懂贵州山民方言的士兵专门保护起来,现在到了他出场的时刻。

    同前面的寨子一样,这个寨子里的人对明军也抱着不欢迎的态度。陈华清对那名士兵说道:“你跟他说,不让我们进也行,但你们得有人出来。”

    寨子里依旧不同意。

    “跟他说,这不是商量,是命令!若再不合作,我们就打进去!”

    土墙上沉默了半天。过了半晌,才有声音传来,说是同意了陈华清的要求。紧接着,土墙上吊下一个挂篮,里面蹲坐着一个人。

    陈华清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山民,山民的脖子肿大,脸上遍布沟壑,两只手黑乎乎的。本想训斥两句显现自己威风的陈华清看见山民的样子,突然间没了那心思,直接拿起从士兵尸体上取出的小箭,问道:“这是什么?”

    那山民接过小箭,凑到眼前仔细看了看,叽里咕噜说了很多,士兵紧跟着翻译。

    将近一个下午的沟通后,陈华清总算知道了敌人是谁。贵州多山,因此以山民居多,彝族这一称呼便是早期汉族对生活在山上的人的一种称呼。明初,朱元璋将云贵征服后,云贵之地自两晋以后再次回到汉人手中,为防止其脱离,便大量移民实边。大量汉人的涌入,极大地改变了贵州,在两百年的相处中,一部分彝族人学着汉人种地,把缓坡改造成了能种糯稻的良田,被称为熟彝,另外一部分拒绝接受汉人的生活方式,依旧保持着古老的渔猎生产,被称为生彝。袭击卫所军的便是生彝,小箭上的毒是他们独有的标志。

    “那汉民呢?”陈华清到现在为止都没见到汉人寨子。

    那山民目光闪了闪,嚅嗫着咕嘟了一阵。士兵翻译脸色变得难看,犹豫道:“大人……”

    “没事,说。”

    这一带本是有汉人村庄的,但由于发现了一座矿,朝廷的矿税使强占下矿,并命令当时驻扎在这一带东厂手下的缇骑,逼迫周边的汉人和彝人去挖矿。现代矿里还时不时出事故,更何况几乎没有安全措施的万历年,随着因矿难死去的人越来越多,矿工们忍无可忍,发动了暴动,杀死了矿税使和他手下的缇骑,最后把当地官员也给杀了。

    此后官军在此地时剿时抚,人们要么跑了,要么在和官军的战斗中战死了,等安邦彦叛乱以后,驻守的明军也跑了。

    故陈华清来后,既没有本地官员接洽,也没有当地明军协助。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入贵(二)

把老山民安顿下后,陈华清微微叹了口气:“苛政猛于虎啊!”

    谭政平把手头用作书写的纸张收起来,赞同道:“东厂矿税使盘剥百姓,确是可恨!真希望朝中东林大人们能扫清阉人。”

    陈华清眯了眯眼,心里并不赞同谭政平的话,东厂刻薄,那东林士绅也不是什么好人,一个敲骨,一个吸髓,半斤八两。

    确定敌人是生彝后,又一个问题摆在陈华清面前。杨愈懋给他的任务是阻击前去支援永宁奢军的安军,但以现在卫所军碰到的情况是没法完成任务了,和一众营连长官商议了一番,一致决定再往前行军,找到合适的驻地就地阻击。这就地阻击就是个好听的说法,如果安军碰上了那就阻击,碰不上就没办法了。

    为了安全,陈华清把老山民留下,承诺给他一笔不菲的报酬,并且一旦撤军就让他回家。在老山民的建议下,卫所军往前走了约五里地,在一个叫寻龙坑的地方驻扎下来。

    顾名思义,寻龙坑是一个大坑,卫所军在一处缓坡上驻扎下来,坡下面有几处水潭,正方便饮用。按道理讲,寻龙坑不是一个驻兵的好地方,易攻难守,但在这到处都是老林子的鬼地方,寻龙坑是最好的地方了。

    士兵们燃起数堆大火,把从水潭中取的水倒进架在火上的大锅里,并在每个锅里撒上一把盐。待水烧开后,每个人都能喝上一杯热水。在卫所军成军后,陈华清把在白杆兵中实施的卫生条例全盘复制,并且还加了不少东西。比如往水里加盐,一来盐可以消毒,二来让士兵们补充盐分,当然这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逼迫陈华清停下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后方的补给线跟不上了。卫所军在贵州起码要待一个月,这一个月里要保证八百人不饿肚子,重庆方面至少要运一次粮,因此陈华清在行军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同黄诚的联系。寻龙坑已经是运粮的极限距离了,再远黄诚就不敢保证粮草能准时供应上。

    在寻龙坑安稳下后,卫所军开始找生彝的麻烦,向导就是那个老山民。生彝和熟彝的关系很不好,由于生彝一支保持着渔猎的生活方式,挨饿是常事,一旦生彝饿得狠了,便对熟彝下手,抢粮食、抢工具,有些极其野蛮的生彝甚至把人也给掳去当作粮食。久而久之,原本一千年前是一家的生彝熟彝之间相互仇视起来,老山民所在的寨子也被生彝抢过,故对做带路党一事毫无感觉。

    生彝是以部落的形式聚居在一起,除了毒箭外,其他武器都极其落后。不过生彝经常迁徙,小队卫所军跟着老山民连续扑空了两次,在第三次终于围住了一支三十来人的小部落。在前番行军过程中,生彝对卫所军的偷袭让卫所军上下充满恐惧,现在终于发现了可能是行凶者的生彝部落,士兵们直接上去下死手,没留一个活口。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很残酷的,绝对没有什么人道主义的说法,陈华清已经习惯这一点,在接到消灭一个生彝小部落后,陈华清让出任务的小队回营,再派出另外一支队伍扫荡。陈华清的目的就是通过血腥手段吓住生彝,让他们主动远离卫所军驻地。

    生彝好对付,十天后,在卫所军驻地方圆百里之内卫所军的小队就再没发现生彝的部落。陈华清立刻派人和重庆方面联系,现在他很可能无法完成阻击任务,派人回重庆城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其他各军的进展。

    结果,得到的消息让陈华清大吃一惊。杨愈懋率领的主力不知去向,同重庆城失去联系,龙安府明军被安氏的偏师拖住,进退不得,而陈华清这一路,根本没什么援助奢氏的安军,杨愈懋被骗了!

    最惨的是那些小规模的卫所军,他们要恢复地方秩序,最先进入水西安氏的地盘,那是真正的敌人腹地,当地的人极度仇视朝廷,明军在那里如在敌国。落单的明军士兵下场极其悲惨,就连那些老兵油子都吓坏了,做了逃兵逃回重庆城。

    陈华清派去重庆城的人联系上了那几个逃兵,从他们的口中卫所军得知那些士兵的悲惨下场。

    “和我一个卫的吴老二,那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出去方便,结果到第二天还没回来,我们百户派了我们几个出去找,你说,在这天寒地冻的鬼天气,人能到哪去,肯定是出事了。我们找了一下午,最后在一棵树上找到吴老二。”

    说到这,那老兵哆嗦了一下,仿佛看见什么恐怖的事一样,“你知道吗,我从没见过人死得那么惨,他的两条腿、两条胳膊被剁了去,他的老二被割了,他的眼睛被挖了,若不是我翻到他的木牌,我根本认不出他就是吴老二。我吓坏了,真吓坏了……”

    士兵把老兵的话转述给了陈华清,说完后士兵自己也打着颤,在战场上战死已经够令人恐怖了,死前还被那样虐待,真是一个残酷无比的世界。

    随后的几天,越来越多的消息被送到陈华清这儿来,那几支明军乱了。落单的明军可不是一两个,看着昔日的同袍被挂在树上的惨样,一部分人被吓坏了,做了逃兵,另外一部分人被刺激,见人就杀,不管老人孩子,已经有几个村子被灭口了。

    卫所军的主将们也都知道了在另外一条线上的明军发生了什么事,一致赞同陈华清按兵不动的做法。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光凭战斗能解决的了问题,若是不改变官员横征暴敛的做法,贵州只会更乱。

    陈华清也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明朝廷用了将近十四年的时间才平息奢安之乱,成都保卫战、贵州同小股叛匪交战,陈华清能明显感觉到明军是占优势的,不过到了现在,陈华清总算弄清楚了,奢安之乱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朝廷已经失去川贵两地土司的民心了。而这种事马上就轮到云南了,沐王府衰败之势已显,土司们不满朝廷已久。陈华清感觉到,再这样发展下去,不仅土司,明朝廷要失去整个西南之地的民心了。

    十天后,最先撤离贵州的是在成都保卫战里表现突出的那支城防军,紧接着三个卫所的明军也撤回重庆,杨愈懋一开始规划的彻底安定贵州的计划失败。

    五天后,陈华清接到撤军的命令,士兵们早就不想待在老林子里,回军的速度相当快。

    等陈华清回到重庆城时时间已经到了十月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再次出兵已经不太可能,但朱燮元仍旧让陈华清留在重庆城,随时应对贵州出现的突发情况。

    贵州平坝,龙安府明军被安邦彦的两千人挡在这儿,前进不得。给养一天天消耗,再这样下去明军迟早没粮,龙安府的将领一致决定不再等杨愈懋的消息,自己独自去贵阳。经过一场遭遇战后,龙安府明军成功突破,三日后到达贵阳城外围。

    此时贵阳城已经被围超过三个月了。在安邦彦起兵叛明后,从水西领兵,一路驱赶百姓,等包围贵阳城时,已经有四十多万百姓涌入贵阳城,突然增加的大量百姓让贵阳城崩溃。

    两月后,迟迟不能突围的贵阳城内粮草耗尽,饿疯的人们实在找不到能吃的东西了,开始吃尸体。没错,你没看错,人们吃起了尸体,贵阳城彻底疯狂了,在饿疯了人们的心里,人肉已经不再是什么忌晦的东西,而是能够活下去的粮食。

    第三个月,贵州总兵张彦芳公开组织杀人,老弱病残成了首选目标,一时间,整个贵阳城打乱。贵州巡抚王三善控制不了局面,人们都饿疯了,谁还在乎他。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安邦彦得知贵阳城内的事后,得意地对手下的人说:“贵阳城高墙厚,我们要想攻下来付出的代价必定不小。现在我驱赶汉人百姓入城,届时城内必会因粮食自相残杀,取贵阳城不费吹灰之力。”安邦彦深知贵州总兵张彦芳贪生怕死,只知道在城内等待援军,绝不敢出城决战,即使被逼到这份上。

    龙安府的明军将领得知城内的惨剧后,拒绝入城,在城外找了处地方安营扎寨,同安军对峙。

    安邦彦得知明军的援军到达后,大为愤怒,本想立刻同这股明军交战,把他消灭在城下,但安邦彦马上又接到在安顺方向发现大股明军,数量不少。安邦彦猜到这是四川总兵杨愈懋带的明军主力,再加上已经抵达的龙安府明军,贵阳城已经不可能夺下。若是留在贵阳城下,很有可能落个和自己的妻弟奢崇明一样的下场。想通了其中的利害,安邦彦下令合兵,随时准备撤走,即使要和明军打,也要在水西打。

    杨愈懋的八千人携带物资众多,行军速度不快,再加上对贵州腹地的情况一知半解,轻率地派出传令兵同其余明军联系,结果一个也没回来。后在副总兵杜文焕的建议下,暂时只管行军,以解贵阳之围为主要目的。

    沿途遇到了不少打着安氏旗号的小股军队,全被明军剿灭,杨愈懋感觉甚好。

    扫灭了沿途的麻烦后,杨愈懋率军到达安顺。在安顺杨愈懋得知贵阳城的情况,特别是贵阳城内人相食的惨况,杨愈懋叹道:“张彦芳此人,真乃我大明总兵之耻!”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入贵(三)

安邦彦终究还是不甘心,在杨愈懋率领主力到达贵阳城下时没有第一时间撤走,而是和明军打了一仗。杨愈懋的八千人是从京师带来的,里面有一支纯火器部队,安邦彦的水西兵勇猛是勇猛,但仍被火器吓着了,再加上明军颇有战力,不是贵州当地那种早已腐朽不堪的黔兵,安军被打蒙了。龙安府的明军见机也贴了上来,对安军形成包围之势。

    见局势不利于自己,安邦彦果断撤兵,按照预定的计划,往水西方向撤。水西安氏强于永宁奢氏,不仅是实力强,在其他方面也强,在这种情况下奢崇明手下的军队会把撤退演变为溃退,而安邦彦手下的核心军队仍旧保持着阵型,有序撤离,至于那些变乱的杂牌军,安邦彦一点都不心疼,就让他们替自己挡明军了。

    击退安军后,杨愈懋大喜,即刻命令明军趁胜追击。副总兵杜文焕立刻劝诫道:“总兵大人,弟兄们从安顺到贵阳一路没有休息一下,刚又打了一仗,现在不是追击的时候啊!”

    但连续的胜利让杨愈懋愈发骄横,不以为意道:“安贼乃土鸡瓦狗,不足为虑。”杨愈懋不听杜文焕的劝告,执意进兵,杜文焕无奈,只得遵从。

    杨愈懋追击安邦彦的思路是对的,但此时的明军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余力去追击敌人。

    水西距离贵阳不远,待杨愈懋追到离水西不远的贵定府时,手底下只剩下自己的亲卫和零散的小队明军,大量的明军掉队,跟在杨愈懋身边的明军人数堪堪破千。意识到自己托大了,大冷天的杨愈懋脑门上冒出了汗。

    安邦彦带着自己的两千嫡系在水西边境得知有一支明军追击自己,现在已到了贵定。本来安邦彦在贵阳城下吃了场败仗,怀疑在贵定的明军是诱饵,引诱自己前去送死,但后来又得到消息,在贵定的是四川总兵杨愈懋。安邦彦大喜,据他对明朝总兵的了解,他们一般是不会把自己置身于险地的,安邦彦猜测是杨愈懋轻敌,以为只带少数人就可以歼灭自己。

    当机立断,安邦彦命令停止撤军,集合起从水西赶来的援军,直扑贵定。

    此时在贵定的杨愈懋已经没有了继续追击的想法,但也不准备后撤,原地驻守等待掉队的明军。但等了足足半个时辰,后面仍没明军赶到,杨愈懋还有耐心,但他手下的亲兵们已没有战心了,纷纷劝道:“总兵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