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瓦-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息中包含的意思,程仲也无从得知,也不想去分辨。

    “徐公子!徐公子!您救救小姐吧,她这么做可都是为了您呀!”吴婆婆扑倒在徐琨的脚下,涕泣交流。如果不是为了能够顺利嫁给徐琨,静心也不至于对杜崇德痛下杀手,以绝后患,因此吴婆婆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徐琨的面上隐隐显出几分挣扎的神情,然后有些为难的看向海瑞:“海大人,我知道静心罪无可恕,可是……”

    海瑞摆了摆手,说道:“二公子,你出来的时间不短了,太夫人应该着急了,早些回去吧。”

    海瑞的话虽然说的含糊,但是意思很明显了,那就是让徐琨置身事外。

    徐琨看了看海瑞,又看了看茫然无助的静心,虽然心中不忍,但最终还是跺了跺脚,转身离开了。

    “徐公子,徐公子您不能走呀,您救救我家小姐吧,老奴死不足惜,但是小姐对您可是一片痴情呀。”吴婆婆声嘶力竭的哭诉。

    “吴婆婆,别求他了。”此时的静心心死如水,原本光洁的面庞此时隐隐显露出死气一般的灰暗。

    “这一切都是静心咎由自取,怪不得他人。”静心平静的说道,借着他转向程仲,盈盈一拜:“程公子,静心庆幸能够认识您,是您让静心迷途知返,也让静心明白什么才是最可贵的。只可惜,一切都晚了。”

    程仲的心中掠过一丝不忍,花一样的女子,就这样被自己推上了绝路。

    “海大人,能否给静心一炷香的时间,静心换身衣服就随您去县衙伏法认罪。”

    程仲心中一动,刚要阻止,却见海瑞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姑娘请便。”然后便转过身,谁也看不到他此时的表情。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静心却并没有露面。海瑞竟然并没有让周环前去锁人,程仲也未提醒,时间似乎是静止了。

    又过了一会儿,吴婆婆突然醒悟过来,她悲呼了一声“小姐”,跌跌撞撞的冲进静心小姐的闺房,继而悲声大作。

    海瑞、程仲等人这才走进闺房,而静心姑娘已经自戕气绝,她自戕所用的正是当日砸毙杜崇德的白瓷花盆的碎片。也许静心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偿还对杜崇德的亏负吧?

    虽然杜崇德案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真相大白,但是亲历这一切的海瑞、程仲等人却没有一个感到轻松、畅快,反而心中有一种被堵住的憋闷感。

    夜幕已经降临,脂粉河照例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浑然没有因为刚刚发生的命案而有所改变。静心的黯然伤逝更是如同一叶飘落一般,连个涟漪都没有起,这本就是迎来送往的行当,来一人,去一人,谁又在意?莫名的,程仲竟然有了一种和静心同病相怜的错觉。

    灯火通明中,寻的的欢浪子和逢迎的娼妓打情骂俏,这本应让程仲面红耳热的场面,此时在程仲的眼中却似乎成了一张画卷,而他穿梭在画卷中,却游离于其外!

    好容易穿过了脂肪河畔的纷繁,一行人都松了一口气。谢江波并没有回家,他也是这起案件的见证者,还需要到衙门做一份口供。

    为了不让谢孟廷和刘氏担心,海瑞专程遣人知会了两家。

    当一切处理停当之后,已是深夜了。谢江波本来是邀程仲到谢府安歇的,但是海瑞却把程仲留在了县衙,隐隐色,程仲觉得海瑞并不想自己和谢江波走得太近。

    海瑞的母亲和夫人已经安歇,不便打扰,海瑞便陪着程仲在二堂的厢房暂且将就一夜。好在厢房中被褥是常年备着的,点上一盆炭火,倒也不觉寒冷。

    “程仲呀,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静心是杀害杜崇德的凶手的?”海瑞用火钳子拨弄了一下炭盆中的木炭,似乎漫不经心的问道。

    来了,来了,程仲早就想到海瑞会问这个问题。

    当时在静心斋中,程仲扯了一个大谎,把自己逛窑子狎妓说成是遵师嘱调查案情,虽然言之有理,而且有据,几乎天衣无缝,没有漏洞。

    但是程仲知道海瑞不是一个孩子,更不是一个白痴,能坐上知县的位置,海瑞岂是简单之人?如果程仲以为自己的谎话能够欺骗到海瑞那才是幼稚!

    海瑞不拆穿他,不过不想在众人面前让他颜面扫地。现在这里只有师徒二人,如果程仲坚持之前的谎话,海瑞也不会追究,但是不免在心中会对他产生几分不喜和提防。毕竟没有人敢百分百相信一个在自己面前说假话的人。

    因此,程仲一直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向海瑞“坦白”从宽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其实,即便海瑞不问他,他也会找其他的时机主动坦白的。

    程仲站起身来,噗通一声跪倒在海瑞的面前。

    海瑞的面上连一丝一毫惊讶的表情都没有,更没有伸手拉程仲起来。

    “学生错了,请恩师责罚!”程仲语气沉痛的说道。

    “哦?”海瑞说道:“你破了杜崇德被杀一案,何错之有呀?”

    “恩师,我去脂粉河本意根本就不是为了查案,只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静心满室的兰花,联想起杜崇德房中的兰花画卷,这才开始对静心产生怀疑……”程仲一五一十将今天下午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向海瑞说了一遍。

    不过他隐去了谢江波送他五十两银票被自己拒绝,以及再三邀他去见识脂粉河的细节。这样即便能更好的择清自己,甚至给自己加分,但却黑了谢江波,如果他把这两件细节原原本本的都说出来的话,那么海瑞对于谢江波的印象肯定会非常差,这对程仲以后和谢江波的交往非常不利。

    听完了程仲的话,海瑞的脸色终于好看了起来,程仲也暗暗松了一口气,这个伎俩算不上多高明,但是因为年龄的隐蔽性,竟然连海瑞都没有发觉。

    “仲儿呀,你还年轻,千万不要被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耗费了太多的精力。”海瑞郑重告诫道。

    “是,程仲谨遵恩师教诲。”程仲连忙答道。

    “我相信你。”海瑞说道:“对了,典史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距离新书期只剩下最后一周的时间了,红绿灯拜扣支持!!收藏,推荐,您手指的轻轻一动,是红绿灯的梦寐以求!!拜谢!!!
………………………………

第36章 伊人无心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这应该是效三请之故事了吧?”海瑞笑着说道:“怎么样?你不会再次拒绝为师吧?那就只能说明为师德行浅薄,不能招揽英才了,这张老脸可真的要丢到姥姥家了。”

    难得海瑞开起了玩笑,程仲再拜应道:“恩师不以学生粗鄙,以如此重担见任,学生敢不誓死效命?”

    “哈哈哈……”海瑞长身而起,伸出双手扶起了程仲,连连说道:“好,好,这华亭县就是你我师徒展布经济,大展拳脚之地呀!”

    表面上看起来,华亭县在大明朝三百多个县城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但是谁又知道就在这里将要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而海瑞这个知县正是主持这次变革的试水者。

    这是一次大机遇,做的好,海瑞就可以平步青云。但是同时,这其中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一个做不好,丢官罢职不说,甚至海瑞想全身而退都难。

    因此海瑞不得不小心谨慎,他不敢轻易的相信任何人,甫一上任,便将华亭县的县丞和主簿赶回了家,并非是他不谙官场规则,也并非他性格怪癖,恣意妄为,实在是逼不得已。

    这样的结果让他一时间沦为了孤家寡人,终日忙于县衙俗务,根本就没有时间部署,眼看着日期一天天临近,海瑞也很着急。

    程仲的出现让海瑞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程仲和他有着相同的理念。这是海瑞在程仲县试的考卷中了解到的,海瑞甚至将程仲引为知己!

    其次,程仲有着超乎寻常的观察力,这在杜崇德一案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从杜崇德的穿着上发现异样,再到剥茧抽丝,找到静心的线索,甚至连作案的手法都推测了出来,虽然有一些机缘巧合的缘故,但是这种分析观察能力连海瑞都自叹弗如!

    第三,那就是程仲的胆识了。在面对徐琨的威压以及胡老四的胁迫的时候,程仲依然能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别说放在一个半大孩子身上,就是放在一个成年人身上都难能可贵。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程仲没有任何的背景,这就让他可以站在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角度;就如同一张白纸,对于海瑞的施政理念接纳起来也更容易,执行起来也就更彻底。

    基于以上几点,海瑞觉得程仲简直是上天送到自己面前的绝佳人选!

    但是海瑞也非常清楚,自己所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危险重重。因此他让程仲出任典史一职,所司却并非自己的幕僚,而是华亭县的刑名之事,一是用其所长,二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这也是为什么海瑞不愿意现在就向程仲说明自己所负担的使命的原因。

    “恩师,学生还有一个请求难以启齿。”程仲迟疑了一下说道。

    “有什么话尽管说来。”海瑞说道。

    “学生虽然学识浅薄,但还是想在学问上有所进益,因此学生请求衙门有事则来,如若无事,弟子还是想到县学攻读。”程仲说道。

    典史虽然算是公务员,而且颇有几分实权,但是这不是程仲追求的终点,毕竟典史只能算是小吏!今天海瑞高兴任命了他,哪一天海瑞不高兴了,或者换了一任知县,他这个典史就又会被撸掉。

    即便他一直能得海瑞的欢心,跟随海瑞一起步步升迁,但他只是秀才功名,估计以后充其量就是个文友(明代官员的师爷,笔者注),也就是个幕僚的货色。说得好听点,那是智囊,说的不好听一点,就像是无本之木,无论长得多高,都是要依附于他人的。

    即便程仲只是想做个幕僚,那也要择良木而附的。

    海瑞是良木吗?显然不是!海瑞的官后来做的虽然不小,具体到什么程度,程仲也不甚了解。

    但是海瑞官途坎坷,甚至曾经被嘉靖皇帝送进了诏狱!虽然最后否极泰来,全都挺了过来,但谁能保证跟着他的那些属下也全能挺过来?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海瑞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特别是对自己的下属极为严苛,即便做上了高官之后,也是吃糠咽菜,非常简朴,这可不是程仲想要的生活。

    因此程仲并不愿意长久依附于海瑞,这才请求在承担典史工作的同时,不辍学业,为的就是摆脱海瑞的影响。

    对于程仲的龌龊心思,海瑞一点都没有体会到,反而觉得程仲是志向远大,而且心性坚韧,是可造之材,不由连连点头说道:“这也正是为师想跟你说的。程仲呀,你的前途远大,必不在为师之下,为师很期待你能早日一飞冲天。”

    程仲微微一笑,他可不真是十多岁的孩子,被海瑞几句话一说就飘飘然,忘乎所以了。谈到现在,海瑞都没有谈到一个话题,那就是――薪酬。

    是海瑞忘记了吗?还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恩师,您应该也知道学生家中的窘境,如果学生出任典史,势必没有时间再寻找其他的生计养家糊口,秀才虽然有廪米,但是养活一家三口颇为艰难。家母年老体弱,您看……”程仲也没有遮遮掩掩,而是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就知道你一定会问的。”海瑞丝毫没有不开心的表情,反而松了一口气一般,说道:“程仲,按照惯例,典史每个月是三两银子的例钱,为师一分一毫不会短缺,如果家中有困难也可向衙门支借,但是有一条,不能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甚至巧立名目,收取孝敬。这一点你一定要记清楚了,否则为师定不饶你!”

    海瑞的语速很慢,表情也极为严肃。

    或许有人会奇怪,海瑞作为知县,一年的俸禄也只不过是四五十两银子,而典史每月的例钱竟然也达到三两,岂不是比知县也少不了多少?

    事实确实如此,这个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来的。别说典史了,甚至县衙赶车的车夫的俸禄都和知县相差不大。只不过,知县日常的用度开支都是县衙负责,而车夫都要自己承担,而且知县可以支配粮耗、火耗,这笔收入可要比俸禄要高得多了。

    随着历史的推演,虽然官吏的数量并没有增加,但是番役的数量却成倍数的增加,有些番役只有一丁点微薄的收入,甚至没有收入,为了生存,他们当然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搜刮民脂民膏了,这已经成为官场的一大顽疾,根本难以去除。

    海瑞就是担心程仲也会被钱财所驱使,自甘堕落,因此这才郑重警示。

    这一点其实根本就不用海瑞交代,程仲心中非常清楚,在典史的位置上,即便贪墨,也只是蝇头小利,犯不着为几两,几十辆的银子坏了自己的前程,那根本就是鼠目寸光。

    有了海瑞的每月三两银子,再有了秀才的廪米,程仲现在起码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了。

    两人又聊了一回,海瑞见程仲眼皮有些发涩,便约好明日一早同去县学后便吹熄了烛火安歇了。

    而此时,谢府却依然灯火通明,谢孟廷、谢思存等人都没有安歇,在仔细听着谢江波讲述杜崇德案件侦破的经过。

    谢江波唾沫飞溅,虽然一些细节描述的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大体的情形却也没有错。

    有意无意的,谢江波将程仲吹嘘成明察秋毫,断案入神的能人,当然作为程仲的亲密好友,谢江波也是功不可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而且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程案首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对于谢江波的自吹自擂,谢思存只是撇了撇小嘴,压根就不相信。

    第一她不相信程仲这个登徒子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在她看来,案子应该是海瑞破的,只不过海瑞想抬举抬举自己的学生,这才让他出头。

    第二,整个案件侦破之后起来就显得寻常很多,似乎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甚至有人会觉得:这么简单,谁不会?

    第三,她非常了解自己的哥哥,谢江波虽然不算是个半吊子,但是也没做过几件正经事,什么到静心斋查案,这种谎话偏偏旁人还可,但是谢思存却知道谢江波是和程仲吃花酒去了,哼果然是个色胚!

    谢江波哪里知道他对于程仲的包装盒吹捧在谢思存那里完全起到了嫌烦的作用!而谢江波的这一篇苦心也是白费了。

    今天两更完毕,红绿灯拜求支持!!!!收藏,推荐,新书期最后一周的疯狂!!!
………………………………

第37章 入县学

    华亭县的县坐落于县治的西南隅,与孔庙合二为一,占地十多亩的样,坐北朝南,很是壮观。

    程仲跟随海瑞一徒步走来,虽然有些疲累,但对于县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县的四周围有红色的围墙,呈波浪状起伏,高约米,俗称“龙灯墙”,始建于宋代,距今已近两年。内中拓有林湖,里面栽满了荷花,是为了告诫所有生员“出污泥而不染”。

    因为知县大人前来,因此教谕王昌带领位训导早早的在黉门前恭候多时了。黉门在林湖东,是县的大门,因古代校称“黉”而得名。

    “下官王昌参见海大人。”见到海瑞,王昌以及位训导连忙行礼。

    海瑞一一还礼,而程仲则依次见过四位先生。

    王昌六十岁左右的年纪,须发皆白,身材瘦削,不知道是不是帕金森症的前兆,即便是站立着都在轻微的抖动。他在教谕的位置上已经呆了近十年了,资历之老,连海瑞都难以望其项背。

    因为海瑞在履新之初便已视察过县,本次仅是引荐程仲,因此见礼之后,海瑞并没有多做停留,略微攀谈几句,说几句辛苦勉励的话语后便告辞了。

    王昌则带着程仲熟悉县的环境。如果是普通的生员自然用不着王昌亲自带领,随便指派一名训导已经是给很面了,而大部分时候,王昌只是会指派一名老生员带领而已。

    程仲是今岁案,又是海瑞的生,由海瑞亲自带来,那情形自然就不一样了。

    “县的生员分为等,其上者为廪膳生,每月可领取廪米;次之为曾广生,而附生再次之。祖爷定下祖制:县的廪膳生仅有十人,而后生员数量逐年递增,现在的廪膳生数量已经超过了这个人数。”王昌说道。

    程仲连连点头。一般生员入,仅仅是附生,然后慢慢的才能升为曾广生和廪膳生,但因程仲是案,一入便享受廪膳生的待遇,有廪米供应。

    “县中所有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每月每年都要进行考试,分别为月考、岁考和科考。月考由老朽主持,岁考、科考由各省提主持。岁考成绩分为六等:一、二等的可升补增、廪生或参加乡试,即科考;等为平常;四等的要受责处;五等的廪、增生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的黜革,取消生员资格。”王昌说道。

    程仲一听,冷汗都下来了。以他现在的实力如果参加岁考几乎可以肯定是要垫底的,到时候不但白食没的吃了,恐怕还将成为第一个被降级的案,沦为阖县的笑柄。看来这书还得苦逼的读下去呀。

    “走,随老朽去参拜孔圣先师。”王昌说道。

    程仲是第一次来此,一切都只能听凭王昌摆布。上也见到一些生员,但因为王昌在侧,并没有人上来攀谈。

    教谕和名训导带着一名生员的情况比较少见,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县中传开了。

    向北进入棂星门,孔庙的大成殿就映入了眼帘。大成殿是孔庙中最为宏丽的所在,歇山顶,斑螯座脊,翘翅筒瓦,天花望板上绘满各种彩图。殿正中供奉孔牌位,左奉孔四弟曾参、孟轲、颜渊、思;右奉周公等十二先哲。

    大成殿的右侧为名宦祠,奉祀的是华亭历史上的名吏;左侧为乡贤祠,奉祀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华亭籍人士。

    王昌不厌其烦的将名宦祠以及乡贤祠中供奉的人物一个个介绍给程仲听,程仲一时间哪里能记得清楚?只能唯唯而应。

    让程仲感到好奇的是,在乡贤祠的最东边,一尊石像雕刻了一半便已停工了,人物面目依稀可辨,从服装来看,应该属于本朝的官员,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雕刻到一半竟然不再雕下去,一旁的介绍也是一个字都没有,程仲根本猜不出这位老兄是哪位高人。

    “大人,生愚钝,这是哪位乡贤?为何雕刻到一半就停工了?”程仲问道。

    王昌的脸上闪现出一丝不屑和愤懑,不悦的说道:“华亭的庙小,容不下这尊大神!本来当把他请出乡贤祠,另谋他就的。但是海大人阻止了,说是以后或许能用上也说不定。县尊大人有令,我等自然不敢违拗,只是……”王昌摇了摇头,神情里满是不屑!

    看来王昌对此人的成见很深,就连海瑞替他说了两句话,都被怨怼上了。只是这位是谁呢?为什么程仲看着这张脸竟然有几分熟悉的感觉呢?

    “大成殿左右的东西庑各有厢房五间亦奉祀我县历代著名的先贤先儒。他们都是我辈之楷模,王某已垂垂老矣,希望程生能够效先贤之故事,光耀我华亭门楣,荣登乡贤祠,则此生庶几无憾了,即便老朽也与有荣焉!”王昌感慨的说道。

    “先生此言差矣!”程仲接口说道:“先生老当益壮,为社稷育贤取能,做的是功在千秋的伟业,若干年后,后世也许会看不到贤能干吏的功绩,但是却不会忘记先生数十载寒暑的辛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先生才是程仲心中最大的楷模!”

    程仲的这一记马屁虽然直白,但是拍得为到位,力道也是大的,王昌被拍得红光满面,嘴都快合不拢了。虽然口中连道:“不敢当”,但是心中却觉得程仲心明口快,确是可造之材呀。

    穿过道义门便是生员日常起居的明伦堂;另一幢为崇圣祠,供奉的是孔上五代祖先牌位。另外还有奎光阁、土地祠、司训署、教谕署等地,程仲一一浏览过来。

    县中的藏有的书籍并不像程仲想的那样汗牛充栋,而是寥寥数本,分别是:《四书大全》、《易经》、《书经》、《春秋》、《礼记》、《性理大全》、《资治通鉴》、《政全书》等。

    浏览完了这一切,王昌又将程仲领到大成殿外,不过此次王昌的神情显得非常郑重,程仲知道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了。

    “程生,你来看这大成殿台阶正中的云龙石板”王昌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这块云龙石板是孔庙落成之日便已经覆盖在那里,按祖训这块状元及第者才能揭开,然而时至今日,历时二余年,我华亭县在历次科举中取得的最好的名次也只不过是探花而已,因此云龙石板一直尘封至今!实在是惭愧呀。真不知道老朽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等到石板开启之日呀。”

    说起来这云龙石板开启的条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