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相驾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睛里闪动着不同于在复庄那阴森的破屋里时,刻薄狠戾的光芒。

    满满的都是生机。

    苏玉竹看着她的眼睛,恍惚间记起来,当时看见的拐子的眼睛,是墨绿色的。

    她心念微微一动,想到了一些事情,却没有对巧儿说破,而是柔声笑道:“姐姐定然是个美人,过些日子,我们去找静心师父,等治好你脸上的疮,姐姐以后就真的都好了。”

    巧儿再次点点头:“好,我听你的。”

    这些日子短暂的相处,巧儿已经很信服苏玉竹了。这种信服无关她的身份,而是因为苏玉竹从被抓到逃走,所做的决定、做的安排。

    而今天的这番交心之谈,更是让二人之间本如云泥一样的距离,近了太多。
………………………………

第三十二章 开始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苏玉竹问了巧儿和上官子湛如今落脚的地方,才知道巧儿如今住在曲恩山的府邸,而上官子湛则一直住在京城卫的卫所。

    巧儿说上官子湛本来想来看看她,但是碍着身份,男女有别,所以不方便前来。

    说着,巧儿才笑问:“以后,你真的要在这里住着?”

    苏玉竹点点头:“是。”

    巧儿又回过头,看了一眼还在那儿伸长了脖子听的翠柳:“那就这样子住着吗?”她抬了抬下巴,指着翠柳,问道。

    苏玉竹浅浅一笑:“过几天就走了,到时候,我要姐姐来陪我住,你可愿意?”

    巧儿侧着脑袋想了想:“她走了,岂不是还有人要来?我来住着,可是要给你惹麻烦?”

    苏玉竹却早就在心中盘算好了,只是道:“现在不赶人,不就是为了长长久久地不会来人烦我吗?姐姐放心,我自有办法,你总在曲将军处打扰,被人说着,对上官兄也不好,所以还是来陪我吧。”

    巧儿听她如此说,忙点了点头:“嗯,好,我听你的。”

    现在,她心情已经平复了很多,又看了看翠柳,眼神一转,小声道:“这样,我先帮你再教训她一番,好不好?”

    苏玉竹忙摇了摇头:“不必了,以后有的是要姐姐抱不平的地方。”

    巧儿嘿嘿笑着,又和苏玉竹聊了一会儿,这才并排一起往回走。

    翠柳见她们终于出来了,心情却并不很开心,可到底是心中有了些害怕,便嘟着嘴,跟了上来。

    苏玉竹不理她,只是一直将巧儿送到了庄外,吩咐齐庄头将巧儿送回去后,这才回了房间。

    她刚刚坐下,翠柳就过来,给苏玉竹倒了杯茶,殷勤道:“大小姐,喝茶。”

    苏玉竹不说话,端起茶杯,刚刚抿了一口,就听翠柳问道:“大小姐方才和那上官姑娘说了什么体己话?我怎么看着小姐没哭,那上官姑娘倒是哭得伤心?”

    苏玉竹抬起眼睛,看了翠柳一眼,放下茶杯,道:“累了,不想说。”

    翠柳被苏玉竹这般一噎,本就有些生气的她,脸上再也挂不起笑容了。她站在那儿,似笑非笑地说:“也是,这风地里又哭又笑地说了这么久,大小姐怎么能不累?既然累了,小姐就先歇歇吧。”

    说罢,翠柳便拿了个鸡毛掸子,全然当做没看见苏玉竹的样子,不耐烦地到处扫着,扬得四处都是灰。

    苏玉竹淡然一笑,拿起了一卷帛书,摊在桌上,看了起来。

    谁知,苏玉竹还没看几个字呢,翠柳就因为手的动作太大,以至于将桌上的茶杯碰翻了。

    翠柳“啊”了一声,连忙回头去接那杯子。

    这个可是夫人送来的东西,若是坏了,她可赔不起。

    可到底来不及,那杯子还是摔碎了。

    而一旁,苏玉竹反应也很快地将书抬了起来,但茶水还是溅到书上几滴,污了帛书。

    翠柳见杯子破了,吓了一跳,却一转念,开始抱怨起了苏玉竹:“大小姐真是的,怎么坐在这里?不是要去休息吗?怎么还坐在这儿?这杯子可是贵得很,摔了一个,一套都用不得了,小姐有几个月钱?就能这么糟蹋?”

    苏玉竹听了她的这番话,抬头看了她一眼,道:“是,我应该坐在床那儿看书的,而且,这杯子破了,也该我赔,是吗?”

    翠柳撇撇嘴,道:“小姐碰碎的,当然应该大小姐赔,”见苏玉竹依旧擎着那书,没好气地道:“大小姐整天没个事情只看书,也不知道这书有什么好看的。”

    苏玉竹毫不生气,只是指着自己正在看的文章给翠柳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

    翠柳懒怠看,语气中带着讽刺道:“我个粗人,哪里像大小姐还会看书呢?”

    苏玉竹收回书来,道:“郑伯克段于鄢,你听过吗?”

    翠柳摇摇头:“没有。”完全是不感兴趣的样子。

    苏玉竹笑道:“这故事也简单,不过是说你要是觉得不喜欢谁想处之而后快,就他要什么你给什么,等这人利欲熏心到了极点的时候,总会做错事儿,到时候,你就能除掉他了。”

    苏玉竹将要说的话说完了,翠柳却依旧是不感兴趣的样子,纵然听见,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只是道:“这等书看多了,果然就成傻子了呢。”

    说完,便拎着鸡毛掸子出去了。

    苏玉竹摇摇头,自己将桌上的水擦掉了,又将那书卷起包好,放在枕边。

    劝也劝过了,话还说得这样直白,别人不听,可就不是她的问题了。

    次日清晨,绵绵细雨的天气,驱散了不少的暑气。

    苏玉竹依旧是早早地就起来。可一直等到她穿戴整齐了,将那帛书贴身放好了,翠柳才姗姗来迟,服侍了苏玉竹洗漱。

    等到苏玉竹要去看苏恕夫妇的时候,翠柳抛下一句:“大小姐不愿意让我扰了侯爷的清净,我便不去了罢。”说罢,便只是给苏玉竹穿好蓑衣、戴好蓑帽,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了。

    苏玉竹完全不管她,只是到父母的墓碑前,站了一会儿,将墓碑上的尘土擦了一番。

    如今,是她第一次在父母去世之后,陪了他们这许久。

    这种感觉,让她觉得安逸,舒服。

    不过,有些事情,应该解决了。

    想着,苏玉竹转身向庄子外走去,正好看见了自己那匹小矮马在庄子里乱跑。

    这匹小矮马非良驹,但是苏玉竹靠这匹马回了京城,自然对它感情不一般。这次到庄子上,也将它带了来,吩咐人好生看待,不要拘束它,只要不伤人,就让它在庄子上乱跑就好。

    小矮马看见苏玉竹,心中非常高兴,连忙跑了过来,用力蹭着苏玉竹抬起的手。

    苏玉竹拍拍它,笑道:“我带你去帝京,看看街市的风光,好不好?”

    小矮马仿佛能听懂苏玉竹的话一样,用力地穿着粗气,还蹬了蹬腿。

    苏玉竹一笑,牵着它向庄外走。

    因着苏玉竹刻意避着走,所以直到她走到了庄子口,都没有遇见人。

    待到了庄口后,苏玉竹正要上马,却看见一个梳了两个小辫子的丫头,护着一包东西,向庄子里跑来,待看清楚苏玉竹后,连忙站住,有些怯意却大方地将手中的小包袱伸过来,说:“大小姐,吃糖。”

    苏玉竹认得她是厨下谭嫂的小女儿,如今才五岁,叫蒲娘。
………………………………

第三十三章 当铺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谭嫂家中本薄有钱财,不过她的丈夫三年前和别人去了南边的海上做生意后,便再无杳无音讯。

    谭嫂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在读书,还有一个小小的女儿。为了拉扯三个孩子,她只好受雇苏家,在这祖坟上的庄子里做饭,但不签身契,不算是苏家的奴仆。

    苏玉竹在这儿待了月余,见过谭嫂几次,是个不爱说话,性子又软和的人,从不生事,手艺虽然不是最好,素菜却做得很得味。

    谭嫂虽艰难,却不肯让儿子辍学。因着负担不起束脩,她只好让两个儿子从官办学堂离开,到般若寺办的学堂读书。而她平时则只和小女儿蒲娘一起,住在这庄子上。

    苏玉竹第一次看见蒲娘的时候,就觉得她很像前世她的小徒弟了凡。

    都是小小的年纪,红着脸蛋,看人的目光怯怯的,说话却大大方方的,让人心生好感。

    这让苏玉竹很愿意去亲近蒲娘,却惹了翠柳很大的不高兴。

    每次看见蒲娘到苏玉竹的院子里来,翠柳都要指桑骂槐一般,让人好生烦躁。

    苏玉竹对她善意地一笑,道:“我不吃这个,你小心别跌了。等会儿去和你娘说,今晚我想吃素包子了。”

    蒲娘年纪小,又是和母亲在这墓园长大,并不十分懂得什么规矩,听见苏玉竹这么吩咐完,完全不会想到“为什么大小姐不吩咐翠柳呢?”,甚至就算在庄子外看见苏玉竹,也不会想到“大小姐为何出了庄子呢?”,只是点头笑道:“嗯,我这就和娘亲去说。”

    苏玉竹再是一笑,将蓑帽摘下,扣在了她的头上,道:“去吧”。

    蒲娘忙将蓑帽摘下来,还给苏玉竹:“我不用这个,大小姐莫要淋病了。”说罢,便蹦蹦跳跳地进了庄子。

    苏玉竹看着她的身影一拐弯,消失在这绵绵的雨幕之中,这才重新戴好蓑帽,翻身上马,向京城而去。

    四四方方的帝京,被两横两纵的大道分为了东南西北中五处,而东西二城,则是商贾云集之所在。

    如今雍朝也算是政通人和,虽然边疆总有战事,但帝京一处从来都是平安富贵的所在。

    今日虽然是绵绵细雨,却给这偌大的帝京添了许多风流,那热闹与富贵半分不少,间或还有那异族商贾,说着并不标准的官话,卖着从那儿极远的“天边之众国”的稀罕物。

    如此物华天宝之地,真是惹得人眼花缭乱。

    帝京严禁纵马狂奔,所以苏玉竹进了城之后,就牵着小矮马,依着前世的记忆,沿着苍龙大街一路走下去,寻到了东城最繁华的地方,果就在一处热闹的路口,看见了一间当铺。

    永续当。

    匾额是新做的,那字透着苍劲有力之间还透着灵动,显然出自名家手笔。

    苏玉竹刚到门口,就有当铺的伙计迎了过来,一面称呼着“客人里面请”,一面接过缰绳,将马拴在了门口栓马石上。

    苏玉竹走进正厅,环视四周,一应陈设的器物都是崭新的,还有着股漆味儿,店里有四个高高的柜台,里面坐着的四个朝奉,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岁的年纪了,倒是几个学徒都是小小年纪,眉眼里透着机灵。

    苏玉竹认真算了一下时间,确定这应该是永续当过手在武安侯郑旭手中不久的时候。

    武安侯和父亲是故交在,刚烈如火的性子,苏玉竹自袖中掏出了玉佩,捏在手中,有些期待武安侯看见这玉佩的时候,会是怎个生气的样子。

    只这个事情,大约就足够让苏衷和乔氏头疼一阵了吧。

    此时,当铺那引苏玉竹进来的伙计,已经看出来了苏玉竹是第一次来当铺,便道:“这位客人,要当些什么东西?金银玉器、皮货绸缎、名玩字画,敝店都收。”

    苏玉竹手足无措地站了一会儿——这次她不是装的,实在是就算前世,她也没有进过当铺——所以,听见伙计问她,忙摘下蓑帽,道:“一块玉佩。”

    伙计看苏玉竹的打扮,估量她也没有什么很好的东西,但依旧是客客气气的,笑道:“那小姐请这面的柜上请。”

    苏玉竹微微点头,带着怯意跟在伙计后面,不过刚走了几步,就又有人走了进来,许是不小心,就撞了苏玉竹一下。

    苏玉竹避开身子一躲,那人回过头,对着苏玉竹微颔首,脸上带着歉意,道:“抱歉。”

    苏玉竹抬眼,看着眼前的这个人。

    只见一个高大、身子健壮的男子站在她面前,二十多岁的年纪,面庞棱角分明,五官硬朗,但眼底却带着温润和歉意,瞳色比别人略微浅一些,腰间配着长刀,披着蓑衣。

    苏玉竹垂首回礼:“无妨。”

    那人再是一礼,这才大步走到了柜台前,将东西放在了高高的柜台上,那朝奉看了一阵子,给了个价钱,那人又还了价钱,最终写了当票当着银子离开了。

    离开之前,还看了苏玉竹一眼。

    苏玉竹并没有十分在意这等路人,只是待那人离开后,也走到柜前,学着前面人的样子,将一块玉佩递了上去。

    那柜台里的朝奉先是打量了一下苏玉竹的穿戴,见她穿得普通,只以为是哪个小户人家的人,显然是初来,这才将那玉佩拿了起来。

    谁知一拿起那玉佩,朝奉就有些呆了。他“咦”了一声,对着阳光,认真地看了看。

    通体雪白,上面雕刻着竹节,竟然是一块上好的玉佩。

    朝奉放下玉佩,又打量了苏玉竹一番,气质虽然出众,但这身打扮,却怎么都不像是会有这等好玉的人。

    可偏偏,苏玉竹也并不像那土夫子或梁上客。

    想着,朝奉不动声色,问:“这位小姐是活当还是死当?”

    苏玉竹一脸疑惑地看着他:“什么意思?”

    果然是第一次来的人,朝奉想着,捻胡须道:“就是待小姐宽裕了之后,可要赎当?”

    苏玉竹忙点头:“是,要的。”

    朝奉道:“这块玉佩确是好东西,可当……呃,八百两。”

    虽然苏玉竹并不是真的要当这块玉,也还是在心中很不满地大喊了一声:无商不奸!

    依着苏玉竹的经验,这玉佩换个五千两,都算是委屈了。

    而母亲孟氏,很早就给她说过这块玉佩的来历。
………………………………

第三十四章 惊马

    说起来,那还是武明年间的事情,父亲同武安侯在北疆打仗的时候,剿灭了北鹘部右军一支骑军,于那主将身上得的一块整玉,就呈给了当时的武帝。

    彼时,持续了八个月的王乱之争刚刚平息,天下不稳,人心思动,武帝需要一场战事的胜利为他稳固这朝堂。

    这一胜,来得正是时候。

    所以武帝心中一高兴,不但封赏了父亲和郑旭,还将这块玉一分为二,刻上竹子的纹饰,给了他们。

    说来也是巧合,武安侯的三子郑青士恰好与苏玉竹同年同月,都是武明二年十一月生人,名字又都暗合“竹”。

    虽然武帝没有说明白,但是彼时朝堂都在传,武帝这是有撮合亲家的意思。

    不过此事后没过一年的光景,武帝就驾崩了,而自此,苏恕调防西疆,再没有回京;郑旭调防东南,后又调防京畿,两家人虽然有书信往来,郑旭也试探过苏恕的意思,但父亲因为并不十分了解郑青士的为人,怕贸然答应毁了爱女的一生,便一直没有搭茬。

    前世,苏玉竹再回京城的时候,武安侯已经因为卷入那昭明帝遇刺的事情,被削了爵,等到郑安再起复的时候,已经是贤庆元年,苏玉竹目盲声哑,在人间“已死”的时候了。

    所以这事情,更是再无人说起。

    前世,这块玉佩是在她被买到那勾栏院之后,被人搜罗走的;而今生她被拐子抓了没几天就逃了出来,所以这块玉佩一直贴身带着,得以保存。

    不过苏玉竹却做足了不懂行的样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嗯,够一段日子了。”

    这朝奉本以为她会抬一抬价格,但没想到她竟然应了,心中有些窃喜,但面上不显,只是给苏玉竹开了个当票,道:“半年的时候,到时小姐以一千二百两来赎。”

    苏玉竹差点儿嘟囔出一句“黑店”来,但面上还是带着喜悦,接过了当票和银票,点点头:“好,知道了。”

    说罢,便将东西袖了起来,慢慢向外走。

    那朝奉还没等苏玉竹走出门,就对一旁的伙计使了个眼色,自己捧着那玉佩,到后面寻主家去了。

    此刻,细雨已停,苏玉竹出了当铺门口,慢悠悠地将自己的小矮马的缰绳解开,算计着时间,总也要过半日这玉佩才能到武安侯的眼前,所以苏玉竹不紧不慢的,同小伙计及道别,牵着小矮马,一步分作两步,慢慢向城门走去。

    刚走过一个街口,苏玉竹又觉得自己有些太刻意,正想着要不要寻个幽静的茶社坐一会儿,却突然听见了远处有东西划破空气的声音。

    这越来越近的声音,在这熙熙攘攘全是人声的大街上,显得那样突兀,一旁的小矮马也突然变得有些焦躁,要苏玉竹用力拉着才好。

    估计是有人以鞭催马,当街疾行,向这面走来。

    苏玉竹略微皱了眉头,停在了路边,打算等这人过去了,一来打发了时间,二来也免得冲撞了别人,节外生枝。

    果然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听见临街的喧闹声越来越近,就见一架由三匹高头骏马拉着的华美马车从西边冲了过来,不少小商贩和路人躲闪不及,都摔倒了。

    马车上,一个车夫打扮的男子,仿佛没看见一样,只是更快地催马而行。

    苏玉竹轻微皱了皱眉头。

    帝京除非紧急军务时,不得纵马狂奔,就算是那皇子王族、公卿贵胄都要遵守,不知道车里坐的是何方神圣,竟如此嚣张。

    苏玉竹正琢磨呢,突然又听见一阵极其细微的响动,似是有石子之类的东西,划破风声一般。

    再见那狂奔的骏马,突然撂起蹄子,长嘶一声。

    车夫没想到骏马会突然发慌,慌张之下拼命想要勒停马匹,却在手忙搅乱之下,竟没有握紧马鞭。

    顿时,这街面上就和炸了锅一般,混乱极了。

    骏马不顾一切的狂奔,华丽的车子四处乱撞,不知道撞伤了多少人,又碰翻了几多摊子。

    小矮马本就因着有马狂奔显得焦躁,再这一乱,更是也想要跟着一起跑,就开始呼哧呼哧地穿着粗气。

    苏玉竹正怕它真冲了出去伤人,就死命地握着缰绳,口中喃喃细语,安抚着小矮马。

    耳朵里,就听见那镶金嵌玉的鞭子,高高地掠起,不偏不倚地想着自己的方向飞来过,又疾又快。

    苏玉竹虽然能听出那鞭子飞来的方向,可是她靠在街角,四周又都是躲闪逃窜的行人与商贩,她还要控制着小矮马,自然难以躲闪,她没办法,只好以身子护着小矮马,自己放低身子,希望能躲开鞭子的路线,也希望身上的蓑衣可以抵住这鞭子的力道。

    就在这时,苏玉竹就觉得有人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身后,护住了自己。

    紧接着,就听见那鞭子打在人身上的声音。

    苏玉竹抬起头,只见那鞭子改了路线,打着圈就砸在了离着苏玉竹不远处,商铺的窗户上,将窗纸打碎了,鞭子的前端缠在了窗的刻花上,打断了雕花上的几根木头,木屑乱飞,店内同周围的人,都叫嚷着抱头跑开。

    而挂在窗上的鞭子,鞭尾还四处乱打,而护在自己背后的人也换了个方向,再次护住自己。

    小矮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觉得被挤得不太舒服,气喘得更厉害了。

    苏玉竹依旧死死地拉住它,抚摸着它的鬃毛,希望它快些平静下来。

    亏得小矮马性子还是温和,又被苏玉竹拖着,终于慢慢冷静了下来,只是不开心地哼哧了几声,四个蹄子踏了几下,就停住了。

    苏玉竹这才放了心,正要回身向后面的人道谢,就看见果然是方才在当铺里看见的那个青年人。

    这个青年人身上有个什么非金非玉的饰品,声音很奇怪,刚才在当铺的时候,她就听得很真切。而这样特殊的声音,自然也是过耳不忘。

    青年人护好了苏玉竹之后,也没有同她说话,而是大踏着步,飞身到那惊马前,自车夫手里夺过缰绳,只几下用力,就将那马车止住了。

    见那马车终于不再乱窜伤人了,原本混乱的大街上,突然就是一阵安静,或逃窜或跌倒的人,都像是被定住了一样,纷纷余悸未平地看着那马车。

    却没人敢去问问车夫与那车里的人,到底是谁,怎敢如此嚣张?

    天子脚下,还能这么嚣张的,不是达官就是显贵,谁敢出头呢?

    就在这令人觉得无比尴尬的万籁俱寂之中,突然间就听见车子里传来了一声娇喝:“你会不会驾车!要害死本小姐不成!”
………………………………

第三十五章 是谁

    话音将落未落,就见一个红衣女子掀开了车帘,扶着车壁走出来,柳眉倒竖,似是完全看不见周围的一片狼藉,只是抬手,啪得一巴掌就打在了车夫的脸上,怒道:“你怎么驾车的?”

    那车夫捂着脸,口中不停地说着小姐赎罪。

    苏玉竹是个不习惯用眼睛看,而且常常记不住别人长相的人,可是这女子一从车里出来,苏玉竹就觉得她面善得很。

    想了很久,苏玉竹终于记起来,她重生后第一次去般若庵的时候,看见那一队贵妇贵女中,就有这个穿红衣的女子,那等顾盼生辉、张扬鲜明的面孔,纵然是苏玉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