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冒牌吕布-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直接弃了箕关,带上张辽,黄忠,庞德,陆逊直奔河内郡,渡河南下汞阳。吕布孤军深入,不需要粮草不济,也不担心被敌军断了归路,一副流寇的性质,只赶路不攻城掠地,直奔许昌。

    话说魏延在武关准备半年之久,万事俱备,只等吕布推测的乌巢火起。

    当魏延得到乌巢一把大火焚尽袁绍粮草时,他来不及惊讶吕布的神机妙算,迅速挥师出关。吕蒙为先锋,贾诩为军师直奔宛城。

    宛城太守,镇东将军,安丰侯张允听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魏延率大军压境,慌忙开城献降。张允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他是镇东将军,与他舅舅刘表镇南将军职务平起平坐,受到猜疑。粮草和兵丁受到严重禁肘,可以说张允威风八面下,苟延残喘。魏延率重兵围城,张允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马上投降。

    魏延裹挟上张允军队,共计四万大军,号十万雄师,日夜兼程,奔往襄城。魏延来势汹汹,没有一点偷袭的成分,倒是充满趁火打劫的怪异。魏延想要长驱直入,深知魏延南军就是用来吸引火力的贾诩,力劝他步步为营,只需制造声势便可,攻打许昌自有吕布军。

    “战者,焉有必胜之理,焉能预测吉凶?唯有冒险一搏,背水一战!心存死智方可得胜。主公千余士兵尚且不惧强敌,某提雄师十万,何惧有之?休要再言!”魏延的性格本就充满冒险精神,崇尚兵行险着,火中取栗。他要是按兵在宛城,虚张声势,又焉能破敌立下不世之功。

    军权在魏延手中,魏延本身就很不好相处,想让他听从贾诩,更是不可能。贾诩出了魏延帅帐仰天长叹:“若是张绣在此,吾有心打破曹贼也。”

    张绣才能虽不如魏延,但他对贾诩言听计从,自身又善于冲锋陷阵。一个谋划,一个杀敌,两人配合无间。贾诩知道,吕布不将他和张绣安排在一处,其实就是对他的不信任。

    魏延对他的策略嗤之以鼻孔,贾诩可以预见,接下来魏延将会溃败千里,一副不可收拾。曹操可不是西凉那一干武夫可比拟的。贾诩忙写信告知吕蒙,开始着手安排补救措施。吕布将他安排来南军,贾诩知道,吕布已经做好南军受到沉重损失的打算,让他来南线就是想让他在关键时刻保得魏延和吕蒙一命。

    (本章完)
………………………………

第三百四十七章 魏延战文丑

    官渡大战刚起,刘备平了长沙,零陵二郡。虽有立足之地,依然感觉实力不济。陈登献一计,刘备以血诏之事东连江东,借口匡扶汉室为国除贼,共伐许昌。

    两方一拍即合,言在柴桑合兵一处,共同进退。刘备带兵到豫章,正准备偷袭豫章时,满城尽是江东军。原来周瑜亦打着将长沙守兵调走的算盘,将刘备的后方据为己有。两方各怀鬼胎,还未等合兵柴桑,双方在豫章打成一团,偷袭许昌的口号无疾而终。

    ――――――――――――

    吕蒙受贾诩之计,借接先锋之名脱离魏延,从宛城北上,投轩辕山小路,偷过襄城,突袭与许昌无关紧要的嵩山脚下的阳翟小城,为兵败之后权作安身之所。

    魏延提兵北上,旌旗遍野,刀剑如林,直取襄城。

    襄城本为东周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新城,东周帝王周襄王避难曾居于此,城池本身就高大坚固。而后,张绣安身宛城时派贾诩屯兵在此抵御曹操,又翻修加固,城池坚固堪比宛城。

    魏延大军抵达城下,见城池坚固,城上遍插旌旗,防备深严。恐不能取,对贾诩说道:“我军新来,辎重不济,襄城坚固,如果迁延日久,援军必至,唯有计取。”

    “文长将军先到城下搦战,我观虚实之后再设计策。”

    魏延策马奔出本阵,提刀立马在阵前搦战。

    城门上,一员身长八尺,粗犷丑陋的大将长身而立。其中面如獬豸的将领受不得魏延纵兵谩骂,对面色冷峻刚毅的壮汉吼道:“某与蔡将军同守襄城,岂容鼠辈叫舌!某去去便回。”

    “义师休要妄动。你我二人受命丞相重任。等颜如玉押送粮草来后再议。”蔡阳压住文丑,不让他出战。蔡阳是曹操手下老牌将领,文丑一降将,在曹操心腹将领面前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更别说让他们会听从,怒视蔡阳一眼,文丑只能将不满发泄到城外的魏延军身上。

    魏延见城上一员老将不为所动,辱骂不再针对文丑,转攻蔡阳。魏延军越骂越带劲,将蔡阳全家女性逐一问候一遍。

    “气煞吾也!青天之下,秽语连片!文丑去帮我把贼将

    (本章未完,请翻页)斩了。”

    文丑不满的瞪了一眼蔡阳。蔡阳直呼他名,毫无一丝尊敬。蔡阳无甚才能,全靠跟随曹操的资历才熬到上位,文丑心中非常不服,他又是降将,不敢表露,将恼怒憋在心中,迁怒到城外士兵身上。

    文丑怒冲云霄,提枪径直杀出城来。魏延打马迎上。

    “呛!”

    两柄刀枪相撞,声势浩然,震耳发聩。两军士兵闻之一震,喝声震天。

    刚一交手,魏延在马背上剧烈一晃,喉咙发咸,心中惊骇。如果不是他胯下有马鞍、马镫稳固身体,恐只这一回合,魏延就被文丑拍下马来:“好重的铁枪!”

    “某家掌中铁枪六十三斤,全力一击,可撼山岳!贼将受死。”

    魏延心惊,枪不似刀,讲求招式灵活。文丑手中的铁枪居然比他的大刀还要重!

    文丑大喝一声,别头复杀。铁枪如雷动,带着万倾威风,势如巨浪,浪浪不停,将魏延覆盖在铺天盖地的枪影之中。魏延奋力抵挡,汗如雨下,他心中的危险信号剧烈跳动,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对手,武艺高超,爆发力惊人。

    只二十回合,魏延料敌不过。若是他再支撑二十回合,文丑这般打法,只需四十回合便精疲力竭,必败无疑。哪怕吕蒙在身边,魏延都会奋力再拖延十回合,等文丑力竭时,由吕蒙出面收割文丑。魏延双手颤抖如抽风,心中叹息一声,拨马便走。

    文丑按住铁枪,拈弓搭箭,正中魏延后背。箭上巨力射偏魏延,双手不能使力拽紧缰绳,魏延身体一歪,滚落下马。只能将脚掌死死的卡在马镫里,由战马拖回本阵。

    襄城士兵士气震天,文丑大驱人马突阵掩杀。士兵抢上前来,保护着魏延狼狈奔逃。

    文丑引军东冲西突,正杀之间。贾诩,张允各引大军来救。文丑施施然而回。

    文丑回城,蔡阳像接待归来的英雄,满脸黄花笑,只是心中越发忌惮,文丑大胜归来严重威胁到他主将的地位。以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风,或许不能这场大战结束,蔡阳的主将位置就会被文丑取而代之。

    魏延回到大营,将伤口包扎

    (本章未完,请翻页)一番,然后召集贾诩商议。

    贾诩本以为傲慢的魏延受此一挫,会一蹶不振,但见魏延满脸平静,毫无一丝愤怒或不甘,好像狼狈逃回来的不是他。贾诩暗暗点头,佩服吕布的识人之明,魏延宠辱不惊,是一员良将,难怪吕布会让魏延挂帅。

    “文丑悍勇三军,不可力敌。不知贾先生觉得应该以何计破之?”魏延转眼间又回到以前的自负神态,一副有人欠他钱的样子,这那里是低声下气的问计,分明就是命令。

    “此败亦全非坏事。现在可以顺理成章的改变进攻路线,调虎离山,然后攻打襄城。”

    “敌军会不会识破?”

    “今日此败,敌军只以为不能攻克襄城,故而避开。魏将军可别忘了,敌军以为我军的目标是攻打许昌。”

    “不是以为,本将的目标本来就是攻打许昌!”魏延不爽的瞪了一眼贾诩,纠正道。

    贾诩受计魏延。魏延依计行事,挂上免战牌。只令军士四散,接砍打柴草为由,奔入卧牛山中寻觅路径,对文丑的搦战置之不理。蔡阳在城中,连日不见魏延迎战,心中疑惑。魏延此来,意在速战速决,岂有拖延时间,让襄城等得援军之理?

    蔡阳着文丑与城外捉了许多入山砍柴的军士,一番拷问,方知魏延欲投山小道,偷袭叶城,绕开襄城进逼颍川。

    蔡阳既知敌军意图,心生一计,暗中派人混杂进砍柴的张允军中,将卧牛山中小道告知魏延。

    魏延一副大喜表情:“天赐良机!事不宜迟,今二更造饭,三更开拔。人衔枚马勒口,悄悄而过,进取许昌。”

    传了令便满寨告报,献路的曹兵听得这个消息,尽回城中来,报与蔡阳魏延军今夜便会偷走。

    (本章完)
………………………………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襄城

    月明偏西,凉风徐徐。

    文丑领着一彪军马,埋伏在山间密林中,拨弄着树梢上的新叶,静静的等待魏延大军到来。他们一更造饭,抢先在魏延军之前出发。文丑不知过了好久,腹中已经饥饿直叫。

    “现在几更天了?”文丑性情火爆,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漫无目的的等待。

    “禀将军,四更天了。”

    “敌军是不是不来了??”文丑的耐心全被磨灭,就准备提枪杀向魏延大营。话音刚落,远处一群跌跌撞撞,衣甲斜挂,一手提着一截折断长矛,浑身污血的襄城守军奔来:

    “文将军不好了……襄城破了……”

    文丑等待的主角,在一更时分就带着人马藏到了襄城城外,文丑引着大军就是从他们眼皮底下走过的。文丑刚离开,魏延抓住几名逃兵,拷问出蔡阳今夜暗号。

    魏延派出五百穿戴曹兵服饰的士兵大张旗鼓的来到城下叫门。

    “报,文将军发现魏延异常,有调虎离山的意图,特遣我等回城协防。”

    “暗号。”

    “蠢驴。”

    这声暗号,令魏延非常不爽,这是蔡阳对他的侮辱。等逮住蔡阳,一定要让他学鹿叫!

    守军不疑有诈,文丑刚刚才出城不久,总不可能魏延军就来了吧!还没完全关闭的城门咯嘣咯嘣的打开。

    这支回城士兵刚过护城河,城外火把冲天,密密麻麻不下两万。刚返身下城,准备回府中等待文丑消息的蔡阳定住身形,城门处,喊杀声暴起,兵器互撞交鸣。

    “敌袭!放箭。”

    先头部队死死拦在城门处,四下伏兵尽起,顶着乱箭往内冲杀,抢夺吊桥,城门。

    大军涌入城内,蔡阳惊魂不定。他不是设计埋伏魏延军了吗?他专门给魏延军指引小道,就是为了派出文丑半路埋伏,怎么魏延不走小道,反来攻城?文丑带走了多半守军,让蔡阳手足无措,无奈挺刀迎敌。魏延从后冲上前来,一刀将蔡阳斩成两截。南门失守,众军士俱无斗志

    (本章未完,请翻页),开启城门纷纷逃窜。

    魏延本想麾兵将城内势力全部杀尽,被贾诩赶来阻止:“襄城对我军来说可有可无,不如就在城内派人紧密锣鼓,止扼乱军街上行走。将军速去反埋伏准备复夺城池的文丑一军。”

    “文丑,莽夫耳。某让他有来无回!”魏延将大刀一杵,冷声说道。

    “如果文丑麾兵攻打宛城,何解?难不成我军退兵回去迎敌?”

    宛城关乎魏延大军的粮草路线,不容有失。魏延不是吕布,没几万军队,单靠打家劫舍是没法活的,况且吕布还能“祭天获粮”。

    魏延依照贾诩安排,只在城中派了近千名士兵敲锣打鼓巡城。派出几名士兵乔装成败兵,前往文丑埋伏处报信去了。

    文丑听闻襄城告急,急忙问道:“蔡阳将军可突围而走?”

    “蔡阳将军死与城门处。”

    闻言,文丑心中大骇。他是降将,现在蔡阳死了,担受责罚的便是他,回到许昌必受责罚。当下暗骂蔡阳无用,忙带上军马往回杀去,想趁魏延还未未定襄城时,将之夺回。

    文丑引兵刚出卧牛山下。山前,最后一丝残余月光下,一排排黑压压的魏延士兵羽甲深深,一双双满是杀气的眼睛。

    “文将军,敌军以逸待劳,阵容深严,严阵以待。我军奔袭几十里山路,队不成队,列不成列,绵延上十里,不如退而整军,列好战阵再来迎敌!”一小校尉见己方忙着赶路,队伍拉得老长,担心无力破阵,向文丑建议道。

    “列阵列阵……再言半字,某家先让你阵亡!再拖片刻,天色已亮,魏延岂不是在襄城从容布阵!他派出这一军出来,就是为了拖延我大军回援时间!”文丑恼怒的看着一副胆小的校尉:“怕死就回家抱娃去!某视魏延如鼠辈犬人!”

    “谁怕死了!”校尉随曹操东征西讨,悍勇无前,第一次被人讥讽成贪生怕死之辈,手中刀片将盾牌拍得哐哐作响:“兄弟们,休让某人将我等青州勇士看扁,不怕死的随某杀!”

    “真勇士也!”文丑看着校尉身边,瞬间便聚集了一群气踹嘘

    (本章未完,请翻页)嘘的士兵,围着校尉往前冲去。

    “某也不是怕死之辈,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眼看,杀!”

    文丑喊完,铁枪高举,勇往直前。他身后的士兵来到战场,亦不欠歇,嗷叫着挥舞武器冲入敌阵。

    山口列阵御敌的士兵,片刻便被冒死陷阵的文丑军冲溃。领头将领见抵挡不住,丢下武器锦旗,招呼起还在奋力抵挡的士兵,就往襄城方向跑。

    “鼠辈留下命来!”

    文丑尽起大军追赶,曹军争先恐后,生怕功劳被同伴夺走,人人汗流夹背亦不停顿片刻,不愿前方的功勋给跑了。败兵奔至前方土丘,或趴或坐,尽解衣甲少歇。这场面太熟读了,文丑被曹操擒获,场景如出一辙。文丑心知前方有埋伏,怒声喝止。文丑军队伍不齐,自相杂乱,无人止步。

    少时,两山炮声连天,钟鼓齐震。山顶上,等候多时的魏延率军齐下。文丑军狂奔几十里,气踹嘘嘘。文丑挺身迎上,四周兵将挟来,刀枪齐下,文丑抵挡不住,且战且退,将士自相践踏。许多拖在远方赶来的将士闻声,转身就跑,径投卧牛山落草为蔻去了。

    文丑在乱军中左右冲突。魏延抵挡不住一心突围的文丑,铁枪过处,军马齐退。文丑杀出一条血路,投小路奔许昌请罪去了。

    一缕阳光驱散黑暗,土丘下,横七竖八躺满一地曹兵尸首。魏延顶着朝阳往襄城赶回。他在襄城只留了少量军卒充当疑兵,担心襄城有失,不敢派出士兵追击夺路逃走的文丑一军。

    魏延攻下襄城,不做停留,第二日五更十分,再次点齐军马杀往颍川方向。许昌高官听闻南面门户襄城失守,满朝震荡,他们期待袁绍平定天下,而不愿吕布入主许昌。

    (本章完)
………………………………

第三百四十九章 诱敌深入

    文丑奔回许昌,在颖中水碰见有大队曹兵渡河,遂知曹操引兵亲来御敌,直奔曹操中军,跪伏在地,痛哭不止。

    曹操听闻失了襄城,心中震怒。就要将文丑问斩,河北降将张颌、高览眼观鼻鼻观心,不为所动,反而是曹操麾下一般谋士武将出面求情,方才得免。

    襄城位于中原腹地,东倚卧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缘,为许昌门户。襄城一失,许昌好比门户大开,彻底暴露在魏延兵锋之下。曹操思及至此,心烦意乱。

    “蔡阳误我!好在临阵阵亡,搏了个烈士美名,若是逃回许都,本相定斩不饶!”

    曹操本以为击败了袁绍大军,缴获不少粮草辎重,更主要的是不少观望的世家纷纷拥护许昌,曹操的实力大涨。对击败吕布军队充满了信心,现在襄城失守,许昌恐慌。他虽实力大涨,但军心不稳,就好比吃进肚子里的补品还未消化,没被吸收一般,他还需要时间来整个这股新投的力量。

    “丞相,吕布军来势汹汹,实则后方不稳。又异地作战,粮草补给路线就能活活拖垮不善僵持作战的吕布军,长安利在速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丞相不如用当初沮授献袁绍之计。”谋士董昭说道。

    “吕布军利在速战速决,我军亦是。诸位可别忘了,袁本初虽损兵折将,只要振臂高呼,从者依然云集,卷土重来亦未可知。不如以十面埋伏之计速决魏延大军。”程昱说道。

    “德谋所言,正合吾意。”曹操点头同意程昱的观点,不平定袁绍,曹操时刻面临腹背受敌之害,即使袁绍败了,这次大战其实未伤及袁绍根本,袁绍还有一拼之力。即使伤及了袁绍根本,曹操也不敢大意,万一是第二个人吕布呢?死而后生,再成心腹之患。不见到袁绍尸体,曹操是不会安心,尽快收拾掉魏延,曹操好腾出手来针对袁绍。

    “传令正在颍川储备粮草的颜良,驱兵拦截魏延大军,只许败不许胜。”

    “不!丞相应该先召回正在河北佯装追击袁绍的疑兵。”荀攸提醒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荀攸一点便透,曹操暗抹一把汗水,差点就在细枝末节上露馅了。襄城告急,他还不招回追击袁绍的“大军”。他不惊慌失措的招回大军,不就是告诉魏延,他早有准备吗?魏延一定会小心翼翼的行军,又如何会中埋伏!

    颜良接到曹操的令箭,气得说不出话来。虽然明知曹操是要诱敌深入,心中还是十万个不愿意。为什么不另外一人来?为什么非得是他,让主将张喜出战诱敌也好过他!即便是诱敌深入,先是文丑大败丢失襄城,颜良再佯装败走,谁又知道他是诱敌呢?只知道他败了。河北上将颜良文丑便成为一句笑话。

    颜良没得选择,只能遵从曹操的安排,引兵前去假意抵挡魏延。

    ……

    两军对阵处,颜良分开旗门,目光凛冽的看着远处席卷而来,雄壮威武的魏延士兵,一挥手中大刀:“列阵,待战!”

    魏延也打马出阵,在阵前喝止士兵前进的步伐,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骤然停顿。无数方形小阵,瞬间接成一个庞大的战阵。魏延也不迎战颜良斗将,麾兵冲杀。

    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如山岳般不可撼动的大阵,同时甩开大步,往前杀去,势如山洪暴发。

    “许昌百战之兵,骁勇善战,已是天下少有的劲卒。长安百胜之兵,士气如虹,装备虽不及许昌,士气更甚一筹!”颜良心中暗道。两军对比,一目了然。想从正面战场击溃长安这支骁卒,难!

    顷刻间,两军相撞。魏延士兵倒卷曹兵。泾渭分明的两支军队,装备精良的许昌士兵被摧古拉朽,反冲回阵。魏延士兵如决堤的洪水,撞入敌阵。

    大阵分成无数股小溪,杀入颜良阵中。如小溪后的士兵身后,似洪流的大军,一片片刀浪在空中翻飞,带起一蓬蓬血气。

    张允看得心惊肉跳,长安士兵装备不及许昌士兵,单靠一股士气,便能以一换一,单靠这股死战的决心,毫无退意。魏延军人数又多出数倍,以命换命,颜良大军也迟早完蛋。

    贾诩见张允对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安士兵充满敬畏,笑着说道:“安丰侯休要疑惑。长安百废待兴,辅国将军推崇民生,心中装的是百姓安慰,将士们是为自己而战,为家人而战。许昌之兵,是为世家利益而战,为公侯贵胄而战,为他人而战。两厢比较,谁更愿死战?”

    在贾诩的谈笑中,五千颜良士兵转眼间开始溃败,后阵变成前阵开始溃逃,颜良只是象征性的斩杀几名逃兵,最终无奈的跟随溃兵败走。

    “鸣金。”

    观战的贾诩非常小心,担心中了埋伏。身后鸣金声响起,士兵们慢慢停下追击的脚步,转身往大营回走。魏延怒气冲冲的提刀返回,双眼喷出火焰:“贾文和!破许昌就在眼下,本将即将立不世之功,你鸣金收兵是何意?难道是想争功不成?”

    “吾受辅国将军所托,前来督军,须为三军将士性命负责。颜良来得蹊跷,明知我大军压境,为何不坚守城池待援,反而做出螳臂当车的举动?吾怀疑此来曹操诈降之计!”

    “一派胡言!你数次阻拦本将计划,先是派走吕子明,现在又阻拦本将乘胜追击,莫非是有投降曹操之心?某曾听闻,去岁你就有降曹之心,立主张绣将军降曹。本将已探明曹操率领大军,几日前才慌慌张张的从冀州撤军回救,此时怕是还没渡过黄河。莫非你是在拖延时间,好为曹操回援争取时间?”

    贾诩被魏延的口不择言气得怒火攻心。在贾诩出发前,吕布就曾开导过贾诩,让他多多包容魏延的臭脾气,吕布的话音虽还在脑中回荡,贾诩依然受不了这样的污蔑。

    魏延并不是有歹意,只是真情流露,将心中的推测说出来,他不是一个城府极深的政客,装不了糊涂,性格决定了历史上他悲惨的结局。他更愿相信他的推测和打探出来的消息,他相信此刻的曹操正在全速行军回救。以魏延敢于冒险的性格,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争个头破血流。

    (本章完)
………………………………

第三百五十章 败走嵩山

    吕布弃了弃关,带领连弩营和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