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如初回忆录-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无敌之印度洋舰队两路齐出,全歼葡萄牙、西班牙混合舰队!全军将士上下一心,几乎完胜白夷!”他拨动马头,环顾着正看着他的路人们,用力挥动旗帜,声嘶力竭地大吼道,“现陆军以配合海军,展开对葡萄牙在东印度洋残余据点的进攻!东印度洋,即将彻底属于我大宋!”

    “万岁!!!”

    人民路就像沸腾的油中忽然被泼下一盆冷水,路过的人们几乎没有经过酝酿,就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

    无数的路人挥舞着双手,将手中一切能抛的东西掷上夜空,以此表达自己心中的激动。一时间,帽子,报纸,文件袋。。。

    传令兵小心地护着脑袋,掉转马头跑向另一条路,继续传达着胜利的消息。

    我看着被一条数十字的口信点燃激情、正在相拥庆祝的路人,看着道路两旁推开窗户发出欢呼的居民,一时忍不住笑起来,越想越开心,直到牵扯到伤处疼得吸冷气。但是等伤处平静下来后,却又开始小心翼翼地笑。

    这才是澳宋应该有的样子啊。

    之前的阴谋,设套,伪装,搏斗,以及白天全市发生的绞杀。。。无不让我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一种,我一直很厌恶的黑暗感。

    我的父亲在我的成长中,一起在教育我成为一个光明的人,我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他告诉我,我应当正面地,光明地打败我的对手,打败共和国的对手,而不是企图依靠诡计去实现目标。

    在我过去的二十几年中,我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地介入到一个阴谋中,特别是这样深邃、浑身每个缝隙都流着血和其他肮脏东西的阴谋。

    所幸,我能在心灵正陷入阴霾时,看到厉门市民们的庆祝,庆祝一场发生在印度洋,在几千公里之外,现在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胜利。

    “这才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而不是什么计谋。”我确定地想。“这样的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胜利的国民,才是我们能一直扩张,打垮所有敌人的根本。”

    “谁要是觉得,只要消灭掉现役的几百万国防军,就能让澳宋屈服,那他一定会遭受灭顶之灾。”

    市政厅下,梧华正和几个穿着军装的男人站在一起,看着欢呼着的人群。

    “恭喜几位,我们的海军英雄,又为祖国和人民带来了一场辉煌的胜利。”梧华微笑着向一个穿着海军制服的人敬酒。

    “上一次有这样等级的露布飞捷,好像还要追溯到马六甲海战中,西太平洋舰队歼灭葡萄牙和尼德兰联合舰队主力了。”(注2)

    被敬酒的海军笑着和梧华碰杯:“是的梧华先生,您记性真好。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次海战我也参与了。”

    梧华看着年近半百的海军,留意到他肩膀上挂着的海军少将军衔,笑道:“要不是您和您的战友们奋力作战,尼德兰人还不会选择退出太平洋呢。”

    注1:根据《战争法》,捷报挂金色旗帜,大捷可以采用“露布飞捷”的方式在城市中宣扬。

    注2:1606年春天,马六甲海战爆发。澳宋共和国海军方面出动了西太平洋舰队,由廖伏波海军上将指挥;陆军方面出动了三个师,灭亡了加入葡…尼(德兰)阵营的柔佛苏丹国,并消灭掉登陆的葡萄牙军队。葡…尼联合舰队方面的指挥官是葡萄牙的果阿总督阿方索·德卡斯特罗。战役于1606年3月3日开始,在3月20日,最后一批被放弃在陆地上的葡萄牙士兵投降,战役正式结束。
………………………………

澳宋:扬帆起航 第三十章  康提之战(1)

    剑鱼号邮船从贾夫纳出发,以平均十几节的航速穿越了辽阔的东印度洋,一路将胜利的消息传入共和国的腹地。

    我跟着厉门市政厅里饮宴的名流们一起,在自发上街庆祝的市民们的环绕中,向那释放出漫天热气球的军港走去。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成百上千的市民暂时忘却了南洋恐怖组织阴谋制造爆炸案的阴霾,拿着灯笼和煤油灯驱散夜晚的黑暗,将热情和喜悦用歌声与光明表达出来。

    数公里的路程,我捂着有些轻微疼痛的伤处,一步一步慢慢走在欢腾的人群中。梧华跟在我身边,不时悄然挡开可能撞到我的市民。

    “看上去印度洋不会平静了。”他说。

    我扭头看他一眼:“从印度跑到这里,就算是飞剪船也要半个月。若我是印度洋舰队的司令的话,一打完葡萄牙舰队,就会开始清理葡萄牙人留在大陆上的据点。”

    梧华耸耸肩,忽然说:“我记得您之前是在斯里兰卡舰队上实习的。”

    我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就在厉门进入庆祝的海洋时,数千公里外的康提,这座建于14世纪的宗教名城,同样进入了被光与火所笼罩。

    城南几公里外的小山坡上,陆军印度方面军司令,霍飞宇中将正微笑着眺望那将夜空染成橙红色的古城。

    他看着远处的城市,心里却在怀念着自己的家乡。

    他来自澳洲大陆南部的一个小镇。在家乡,每年的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镇民们都会在镇子上的广场燃放大量的烟花。五彩斑斓的火焰在天空中绽放,将黑暗的天空渲染的华丽缤纷。

    “而这里,夜空却只有一种颜色。”中将有些遗憾地想。

    澳洲小镇的明亮夜空,代表着澳宋的强盛和富饶。而圣城康提的光亮,却反映了这座古城正在遭受的创伤。

    上万名挥舞着弯刀,拿着古旧的火绳枪的斯里兰卡土著士兵,正在少数澳宋军官的指挥下涌入城中,在古老的带着岁月痕迹的街道里最大限度地燃烧着生命。

    枪炮声,爆炸声,呐喊声。。。陆军少尉王紫晃了晃脑袋,将繁杂的噪声赶出头脑,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塞进嘴里,用力地咀嚼着。

    “咔嚓咔嚓”,糖果破碎的声音从嘴里传来,薄荷的刺激性气息让少尉清醒了一点。

    他挣扎地靠着墙站起来,右手拄着一把火绳枪,左臂想撑着地面,却意外地无力。

    “该死,骨头好像断了。”王紫骂了一声,丢开步枪,从腰间的急救包里抽出一把绷带。

    他环顾一下周围,踉踉跄跄地向前走了几步,从一句尸体的腰带上抽出一支插在刀鞘里的刺刀,半蹲下来将它按在左手手臂上,手嘴并用地用绷带把左臂固定住。

    等处理好伤口后,少尉又站了起来。

    他隐约记得自己在巷战中指挥着一支由斯里兰卡人组成的连队,结果那群乌合之众在追击中解体了,自己身边只剩下不到一个班的人。

    后来。。。后来自己就莫名其妙地晕过去了,好像是被人隔着墙丢过来一个炸药包,自己最后听到的声音就是斯里兰卡语的“炸弹!”。。。

    “真他妈倒霉透了。”王紫又生气起来。现在自己变成光杆司令了,手底下一个兵都没有,左手还骨折了。这要是一不小心就是阴沟里翻船的节奏,说不准就要被装在一个盒子里带回澳洲了。

    王紫忽然从抱怨中回过神来。自己正卧在小巷里一处倒墙边,这个位置进不可攻退不可守,要是被保皇党发现可就真的要凉了。

    他暗骂一声自己的愚蠢,连忙爬起来朝一处半掩着院门的庭院跑去。

    刚起身,他便听到侧面传来几句斯里兰卡土话,听上去说话者只与自己隔着一堵墙。

    王紫立刻红了眼睛,心说不会真那么倒霉吧,怕什么来什么。他立即加快动作,终于在被发现前窜进了那处庭院。

    这似乎是一处富贵人家的宅子,装修得倒是富丽堂皇。若是战胜时,王紫肯定要左右开弓中饱私囊的。但此时自己虎落平阳,威风不再,反倒要怒骂为什么这里的桌椅都是镂空的,自己这么大个人躲进去,只要保皇党不是瞎子都能发现。

    “干你娘,怎么没有稻草堆!”

    他飞快地看了一眼周围,心中的担心越来越强烈,只得朝一个衣柜扑了过去,匆匆抓起一件衣服挡在身前,期望如果有人进来,千万不要发现衣柜里有个鼓鼓囊囊的奇异之处。

    当然。。。不要有人进来,自己平平安安猥琐到天亮,那就最好了。

    王紫没有听过一个叫“墨菲”的泰西哲人的理论,其大意是,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为了更好地使读者理解,我将其表述为,

    “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只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几分钟,刚有些放下心来的王紫又恢复到了紧张中——他从衣服的间隙看到,四五个拿着枪的斯里兰卡人正从被自己撞开的院门处进来。

    “该死,我怎么忘记锁门了!”

    那几人似乎没有发现屋子里已经被人占据,自己便搬来靠近院门的各种杂物封堵门口,看上去是要在这里长期坚守了。

    王紫正要松一口气,其中一人忽然大叫起来,指着地上一长串带着血的脚印大喊。

    其余几人马上警戒起来,将枪口顺着血脚印缓缓移动,最终指向了王紫躲藏着的衣柜。

    王紫慢慢张开嘴,轻轻吐出一句国骂。

    用脚轻轻推开柜门,王紫高举着双手慢慢钻出来,用他不怎么熟练地斯里兰卡土话说:“不要开枪,我投降,我的祖国会支付让你们满意的赎金的。”

    那几人见衣柜里钻出来一个澳宋人,竟立即把枪丢在地上,连连鞠躬作揖,脸上露出求饶的可怜表情。

    “呃。。。”

    好吧,都怪他们身上灰尘太多,都怪此时天色太暗,都怪王紫受了伤状态不好,他居然没有发现,进来的斯里兰卡人都是归属澳宋指挥的。

    王紫有气无力地放下手,骂了一声:“都他妈给老子站起来,把枪拿好!”

    五个斯里兰卡士兵连忙将地上的枪捡起来,一边手忙脚乱地装弹,一边露出讨好的笑容,有些谄媚地将身上带着的食物放到王紫面前的桌子上。

    王紫低下眼睛,看着桌子上放着的各种不明物体。嗯,包括一块疑似已经发臭的肉干,几坨黑乎乎的饭团,一把炒面,还有一小袋实在看不出原材料的、发干发硬的年糕?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克制着自己,不把今晚由于一系列厄运所积攒的怒火发泄出来。

    “你们吃吧。”他咬着牙,有些艰难地说,“我不饿。”

    五人讪笑几下,心知自己的食物不能达到尊贵的澳宋老爷的标准,只好双手齐出,抓着桌子上的饭团往嘴里塞。

    王紫不忍地转过脑袋,实在无法忍受看这群蛮子吃东西带来的痛苦。

    他站起身来,挥手让那几人继续,自己抽出腰间的手枪,朝客厅旁的楼梯走去。

    顺着木梯,王紫来到了这间房子的三楼。他看了看被截断的楼梯,心知恐怕自己脚下的房子在战前还有四楼,只是已经在战争中被摧毁了。

    站在高处,他轻易地将小半个城区收入眼里。

    这场战役在傍晚就已经开始。炮兵们用了一个小时进行炮火准备,数百名口径不一的大炮在极近的距离上连续轰击,撕碎了这座被斯国国王紧急加固过的古城城墙。

    在过往岁月里可以抵抗数十万敌人包围,在孤立环境下坚持数年之久的古典城市,却在近代军队面前不堪一击。说实话,就王紫看来,高达十几米的城墙对他们的影响,还比不上一路上破旧不堪的道路。

    “至少那些破路会让我们走的很辛苦,而这些墙壁不会。炮兵兄弟们干活的时候,我们一直坐在地上吃晚饭。”——王紫的战后回忆

    在夕阳距离天际还有一点距离的时候,高耸的城墙终于被工兵们抵近安装的炸药摧毁。

    只听见一声巨响,王紫和战友们就看着城墙根部翻涌起漫天的尘埃。破碎的石子四处飞舞,轰鸣的倒塌声将城墙后面那些被压死的倒霉鬼的惨叫遮盖。一些在猛烈炮击中依然坚守在城墙上的斯里兰卡士兵被剧烈的爆炸掀飞,像农民们在晒小麦时扬起的麦粒一样,在天上划过一道抛物线。

    王紫和战友们习惯性地欢呼几声,却连手中的烙饼都舍不得放下。见中层军官没有指示,他们又继续低下头,细嚼慢咽着今天的晚饭。

    远处,一批提早吃完饭的同袍已经分散到斯里兰卡军队中去,接收了军队的指挥权。

    随着城墙倒塌,为首的连队便在军官的怒吼下,大喊着冲向缺口处。

    他们两侧的火绳枪连队(由斯里兰卡人组成,他们没有装备燧发枪)朝着烟尘弥漫的缺口盲射一次,后方的炮兵们也往城墙内抛射了一轮炸药包,作为对他们的掩护。

    一开始的进攻非常轻松。就像澳宋及其附庸军打过的其他战役一样,一旦城墙被攻破,城内的守军就会陷入半疯狂的状态。要么是疯狂地反击,要么是疯狂的逃跑。

    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王紫接到命令,让他即刻回到队伍里,准备进攻为止。
………………………………

澳宋:扬帆起航 第三十一章  康提之战(2)

    在我见到王紫,亲耳听他述说康提战役时的故事时,这位已经晋升为中尉的连长依然能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的老上司来通知自己进入连队指挥战斗时的神情。

    “长官,你不知道,上尉那时脸都绿了。”他绘声绘色地说,双手有些兴奋地指划着,似乎在勾勒上司的脸色。“他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低吼着让我们结束休息,跑步回到斯里兰卡人的军队中。”

    “当时我们觉得是不是进攻出了岔子,需要我们去救火。后来发现,原来真的是这样。”

    (我“哦”了一声,表示自己被这个转折逗笑了。王紫有些失望地摇摇头,看上去应该对我没有幽默细胞感到遗憾。)

    太阳落山后不久,王紫和同袍们便赶回了部署在缺口外的斯里兰卡军队中,取代了斯国原有的军官。

    通过城内传来的越来越清晰的交火声,尚在城外的王紫已经意识到进攻队伍被逼退回来。

    来不及打听消息,队伍最前方的营长挥动旗帜,号手鼓起腮帮子吹响号角,整队完毕的第二批军队开始从被工兵加紧扩大的城墙缺口处进城。

    王紫所在的连队第一批增援入城。

    刚踏入城中,倒毙在地上的尸体就让不少没见过世面的斯里兰卡士兵呕吐起来。

    王紫皱着眉头看着佝偻着腰的部下,脸色逐渐变差:“都他妈给老子起来!”他挥手招来宪兵,对着士兵们大叫:“给老子好好打!宪兵会盯着你们!”

    看到戴着白帽子的宪兵不怀好意地走过来,斯国士兵们马上脸色大变,顶着恶心站直身子,大喊着跟随他们的宋国连长朝城区赶去。

    前来接应的士兵告诉王紫,第一批入城的军队轻敌妄进,被守军引诱进去,已经被精锐敌人切割包围在城里。他在靠后的队伍里,没有被守军的包围网困住。

    “张团长组织了两次突击,都没有穿透守军的包围圈!”士兵大喊道。

    “其他部队呢?你们可有一个团又两个营进来了!”王紫回应。

    “不行!进来的都是斯里兰卡人组成的军队,他们不听指挥!”士兵焦急地喊叫,“我们的人控制不住他们,他们都陷在巷战中了!”

    王紫跺了跺脚,让那士兵带着自己去城内指挥处。

    指挥处设立在城墙边的一个高台上,看上去是之前守军建立来存放守城器具的,一些木头和弓箭被随意丢弃成一堆。

    自己的上司朱汉成上尉正在那里和第一批入城的军官们讨论,见王紫过来便大步迎来,拖着王紫走到一张大桌子前。

    “少尉,你看好,我们的人在这里。”他伸手指着桌子上的地图,在一处画满了红色线条的城区处拍了拍。“现在那里大概有一个营,人数在500人左右,这是之前反馈的数字,现在应该死了不少了。”

    他叫了一声,一个参谋接替了他的讲解,对王紫说:“你看,在这里,这里,和这里,守军布置了三条防线,其中第一条已经被我们攻破,现在还在争夺中。第二条防线是一处街垒,被石头和倒塌的房屋堵住,应该是临时设立的。第三条防线是用砖块和壕沟堆砌的,很坚固,还留出了反击的通道,我们怀疑有欧洲人参与其中。”

    王紫一边听着参谋的介绍,一边睁大眼睛扫视着地图,尽力将这张图上的一切印在脑子里。

    朱汉成接着指着图上一条蓝色的路线,看着王紫的眼睛说:“我需要你们从这条路线进去,占据第二条防线侧面的这栋酒楼,就地部署防御。”

    王紫点点头,没问为什么,只是看着上尉,冷静地听着进一步的要求。

    数分钟后,上尉拍拍他的肩膀,和他互相敬礼,王紫便转身小跑着离去。

    在下楼梯时,其他入城的基层指挥官也在往这边赶来。对方经过时,面色都很严肃,想必已经意识到了这次进攻遭到了挫折。

    “所有人注意!”王紫的喊声让斯国士兵们面色一凛,下意识地抬高脑袋,看着正飘着浓烟的城市。

    王紫大步走到连队面前,命令连队解散成三个排,在排长的带领下分散开,跟随自己进入充满杀机的街巷。

    按照上尉的命令,王紫带领连队踏入一条没有被选为主攻方向的街道。如果这是一支由纯粹的澳宋军人组成的军队的话,此时应该是分解成十个班,以自己为中心散开成一个扇面,按照大致一样的速度朝城市中渗入,就像在沙子里倒了一杯水一样。

    可惜这是一支水平拙劣的斯国军队。他们浑身每个毛孔都散发出一种属于封建军队的腐朽气息,那大概是“我很菜”“我没有什么训练”“千万不要打我”这种信息的味道。

    理论上,战术水平最高的班排长应该作为队伍的核心,时刻对属下的行动作出微调,也要警戒可能的敌人。而在王紫指挥下的队伍里,只有在王紫能亲眼看到的时候,斯国土著担任的基层军官才能表现得有那么一点像军人。其他时候嘛,根据王紫的经验,只要自己一把眼睛挪开,之前还挺胸抬头大步流星的斯国军官立刻就会放慢脚步,将身子猥琐地隐藏在士兵的后面,看上去恨不得被士兵团团围住。

    刚进入街巷的几分钟,王紫和他的属下们还处于被之前的军队扫荡过的区域,并没有受到守军的攻击。

    等到他们越过一条倒塌的墙壁,原先还隔着有些距离的枪炮声忽然就清晰起来。

    身边的士兵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似乎有转身跑路的想法。王紫冷哼着看了他一眼,冰冷的眸子唤起了那士兵在长期的体罚中积累的记忆。对鞭子的恐惧立刻压到了可能的被枪击,令他颤抖着朝前走去。

    “分散开!排长控制住部队,在前方那处商铺附近集合!”再继续保持一百人的连队形式走已经不合适了,这样庞大的队伍会像大白天的裸奔女郎一样吸引敌人的目光。

    王紫只能无奈地下达这个指令。顺便一提的是,他在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对自己那时的决定感到非常懊悔。

    “我真他妈应该带着这群猪猡一起走,就算被那些该死的保皇党集火,也好过走着走着就只剩一个排了。”

    不过刚下命令时的王紫还没有预料到自己未来的窘境。在他看来,自己下达的命令是非常合适的。

    “这样的队伍怎么来打巷战?他娘的打野战都不一定行啊,巷战这种东西是随便谁都可以来的吗?”

    “我们本来应该走大路进城的啊,在街道里清理残渣的工作应该交给精锐力量啊!”

    好吧好吧,由于敌人还有能力实施分割包围这一点大大地超过了参谋们的估计,原先准备派去正面进攻的普通军队只能承担起巷战的任务。

    让我们暂时把王紫的抱怨放在一边,将视线集中在这支在黑夜中艰难挺近的队伍上。

    现在王紫亲自带着的一个排走到了一条死胡同里。

    亲爱的王少尉有些愤怒地瞪了侦察兵一眼,示意他看看墙对面是什么情况。

    侦察兵有些委屈地在地上蹬了一下,借力跳上墙头。

    根据王紫的猜测,我们大概地还原一下侦察兵看到的情景。

    墙那边啊,是人,人,和人。

    “是王军!”

    王紫有些惊讶地看着撑在墙头忘记动弹,只是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的侦察兵。随即,墙对面传来的乱七八糟的叫喊。一声枪响,还在尖叫的侦察兵脖子上炸出一朵血花,尖锐的叫喊被瞬间打断,无力的尸体摔落下来。

    在那个时刻,饱经锻炼的意识救了王紫一命。他几乎立刻反应过来,大吼了一声“撞墙”,便拉着身边几人朝墙壁撞去。

    越来越多的士兵反应过来,纷纷大叫着跟上连长的行动。这里的墙壁堆砌得很简陋,基本是由居民自己修建的,并不坚实。

    在攻城之前,给王紫们做动员的军官便介绍了这一点,告诉他们,如果有需要,可以用工兵铲轻易地挖开街巷里的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