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清重生记-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伙儿心头一凛,顿时明白了老村长召集村民开大会的意思。
就如老太太所说的一般,这事真要是被人起头成功弄到粮了,往后谁家还能安生的得了?邻里之间,谁敢说家家都能相处的来没点龌龊啥的。如今的世道不一样,哪怕没有的事,只要说的人多了,那假的也变成真的。
带着一肚子的心思,大伙儿一块到了村头。
村头宽敞的场地里已经搭起了临时的高台,几个长凳子成长方形的摆在地上,上面铺了几块半指后的木板,这会儿村里的大人孩子、包括有些不出屋的老人们全都到齐的围在前面,议论声嗡嗡响的足有好几百口子人。
老太太带着一家人去了最前面,老村长和知青院里的所有知青都在,朱晓丽和李华被四个婶子架着站在高台旁边,就等着老村长发话好把人推到高台上去。
老村长率先上了高台,摆着手示意大家伙儿安静下来,随后严肃的把昨儿晚上发生的事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
村里有不少不知道这事的人,其他人也只听说个大概,具体因为啥倒是不清楚了。现在听老村长说出了事情原委,淳朴的村民们顿时炸了锅,纷纷喧闹起来,破口大骂着朱晓丽和李华,甚至连知青院里的其他知青们,也被毫不留情的牵连挨了不少的骂。
站在最前面的知青们压根就不敢回头看,更别提出声为自个辩解,这会儿个个低着头,脸色十分难看,又青又白,脸皮薄的,红着脸差点没哭出来。
朱晓丽和李华脸色苍白的早就抹起了泪,从昨儿晚上开始俩人基本上就没停止哭过,加上一夜没睡,眼睛都已经红肿的发亮,心里恨的咬牙切齿,却又怕的心惊胆战,除了哭,别的再也不敢多说,只低着头,一切都咬着牙往肚子里咽。
等大家伙再次安静下来,老村长严肃的道:“这两年地里的出产还是过得去的,村里大伙凡是按时上工干活的,有那家真是揭不开锅、快要饿死的?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村里账本上记得都有数,往后那些干活不积极,今儿个这病、明儿个那病的,就是真饿死了,村里也不会再出头借给他一斤粮!”
人群里,有几家心虚的心里一紧,赶忙错开眼微微低了头,尤其是张家和肖家,俩家人可谓是有上顿没下顿,要不是靠着山里的野菜和山菇、以及这两日的竹笋,早就开口朝村里借粮了。
就这也撑不了不久,肖老太太今儿早上喝野菜汤时,还念叨着要汪红霞找老村长说说借粮的事,汪红霞也有这心思,谁料想今儿个老村长会这么说,一时间,心里忐忑不安的慌了又慌。
老村长特意瞅了一眼不敢吭声的知青们,接着道:“不光村里不借,村里大伙儿谁都不准借给这样的人,就像昨儿晚上逼人借粮这种事,再有发生的,直接捆了送乡里按个‘抢粮’的罪!谁说情都没用,下场是个啥样,大家伙应该都清楚的很。”
村里大伙儿都没意见,点着头认为就该这么办,这事就得重罚,不然还真保不准会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
朱晓丽和李华一听要按个“抢粮”的罪,俩人心里一凉,直接软了腿,要不是胳膊被人架着,怕是要瘫坐在地上。
好在,老村长这回没打算这么做,道:“至于这俩知青同志,先看看她们的认罪态度再决定往不往乡里送。”话落,人便下了高台,一面又让人把朱晓丽和李华带上高台认罪。
俩人这会儿惊吓过度,上了高台,腿软的站都站不稳,还是被人架着才算是没倒下,可俩人的一张嘴哆嗦着就是说不出话来。
架着她们的四位婶子狠狠的掐了她们几下,俩人颤抖着身体才先后冒出一句:“我……我有罪……”
再往下就没声了,台下的村民见此起哄一般的骂着,俩人紧绷着的神经彻底受不住的崩溃了,瘫软了身体嚎闹大哭起来。
人再是坏,说到底还是两个没见过大阵仗的年轻姑娘,在家估摸也是没受过委屈、没受过罪,这一惊一吓的人便禁不住了。
老太太冷眼瞧着,暗骂声:该!一面又拉着林清的手悄声嘱咐着:“往后遇见了这俩混蛋玩意儿躲着点,奶瞧着这俩心黑着呢,别看现在哭的凄惨,方才奶可是瞧的明白,这俩玩意儿还是不知悔改,心里头怕是恨着咱们了。”
………………………………
第一百九十三章:避重就轻
林清自是知道朱晓丽和李华是个啥样的人,这俩人上辈子就没落得什么好下场,得罪了不少人不说,干不了农活,又忍受不了饥饿,最后被邻村的两个单身汉、花言巧语的哄骗着嫁了过去。
嫁人后也不安生,心里不甘又惦记着回城的事,结婚几年一直不肯生孩子,前后怀了两胎都被俩人狠心的暗里打了胎。直到怀第三胎故技重施时,被人识破的闹了出来,那两家人把她们打了个半死,一气之下离婚把人赶了出去。
等到动乱结束,知青大批回城时,那时候村里暂时只有一个名额,俩人暗里陷害了不少知青院里的人,之后又内斗起来,互相揭发各自做下的龌龊事。闹到最后,谁都没捞到回城的机会,而因为做下的那些事,在村里也彻底没了容身之地,只好偷跑了之。
大伙还等着上工干活,朱晓丽和李华一直哭着也不是办法,最后还是老村长做主让大伙先散了、各自下地干活去。朱晓丽和李华则被带到牲口棚里关着,让俩人写一份“认罪”书,什么时候真正认识到错误了,什么时候再放俩人出来,不然就直接送往乡里。
朱晓丽和李华瘫软着被关了起来,到底会不会改谁也不知道,但知青院里的知青们这回可真是大变样。
一场大会后,再也没有敢偷懒耍滑的,虽说地里的活依旧做的马马虎虎,但好在做事的态度认真了不少,也知道干了,有啥不懂的也开始慢慢的请教学习,老村长吩咐做什么事,更是不再磨嘴皮子的拖延不当回事,总之是听话安分了不少。
村里几家干活滑头的也是同样,这会儿谁都不敢在老虎嘴上拔毛,让干啥就干啥,让咋干就咋干,平时的唠叨磨叽全都没了踪影,就怕被老村长拉出来做一次出头鸟,再来回“杀鸡给猴看”。
到了晌午时,老村长从地里回来,喊了老太太一起去了趟牲口棚。
林清跟着一起,一到牲口棚,只见汪红霞和张桃正争执着,俩人吵的脸红耳赤,为的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牲口的粪便有人占便宜少铲了点、有人吃亏多铲了点。就为了这么点事,要不是老村长过来,俩人说不准这会儿就要动起手来。
老村长气得瞪眼,指着她们狠狠的训斥了一顿,随后便不耐的挥挥手,让她们赶紧到一边继续干活去,他眼不见心不烦,省得气得心肝疼。
朱晓丽和李华被关在牲口棚的一间木屋里,一见老村长和老太太过来,俩人木着脸赶紧低下头,眼中的恨意隐藏了下去,手里紧紧的攥着一张写满字的“认罪”书,一声不吭的递了过去。
老村长见此不由得叹了口气,就俩人这幅态度那还有不明白的。
一旁的老太太撇撇嘴,她就知道,这俩人就是死不悔改,“认罪”书是写了,可写了也是白写,人家就是觉得自个没错,这一副“屈打成招”的样儿,真心膈应人!
林清瞧了朱晓丽和李华一眼,只觉得这俩人浑身阴沉沉的,没有一点知道错的意思,让人见了一点都不喜,想了想,小手率先伸出,抢着接过俩人的“认罪”书。
“认罪”书上写的内容果然如林清所想的一般,明面上,字里行间里虽然都是在认错,可实际上多读几遍便能发现里头的猫腻,俩人的“认罪”书都是在避重就轻,看起来很是不舒服,这绝对是在敷衍,一张不大的信纸都没有写满,匆匆算了一下,不超过一千个字。
被林清抢走了“认罪”书,朱晓丽抬头看了一眼,眼神幽深,又迅速低下了头。倒是李华,竟是暗中瞪了林清一眼,眼底的恶意毫不遮掩。
林清淡淡的回了一眼,眼神里透出的冷意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和她对视的李华顿时就愣住了。
“看得懂吗?”老村长摸了摸林清的头,轻笑一声。
“看得懂,奶和太叔公一直在教认字。”林清收起眼底的冷意,面上腼腆的回着话,一面把“认罪”书递过去,接着道:“上面的字不多,还没我前儿个默写的词语多。”
老村长接过看了一眼,顿时没了笑容。
林清都能看出里头的猫腻,何况是老村长。
认错态度不行,写的“认罪”书更不行,这俩人当真是个拎不清的,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在耍心眼。林清觉得,自个不用再加把火了,她们自个就能把自个作死。
老太太也上前瞅了一眼“认罪”书,随即便冷笑一声,对着老村长就道:“就这样的你给她们多少回机会都没用,直接送乡里得了!按个‘抢粮’的罪,往牢里一送,比写一百份的‘认罪’书都有用!”
说完,老太太又朝着俩人呸了一声,心里火气旺旺的,骂了句:“下作的玩意儿!”话落,牵着林清走了。
老村长把两张“认罪”书叠好放进兜里,只淡淡的道:“晚饭后我再来一趟,真要写不好,那也不勉强,明儿一早就送你们去乡里,是死是活,村里一概不再管。”
朱晓丽和李华脸色一白,见老村长转身走了,俩人只觉得浑身发冷透心凉。
回到家,老太太还气呼呼的骂着。
太叔公正在厨房做饭,老太太让林清回堂屋玩去,自个进了厨房就是一阵唠叨,跟太叔公说了好一会儿话,心里的火气才算是消了大半。
这会儿,坐在堂屋门口剥竹笋的肖朗朝林清招招手,问她谁又气着老太太了。
“牲口棚关着的那两个呗!”说着,林清进屋搬了自个的小板凳坐到肖朗身边,也拿了竹笋剥,一面道:“那俩人脑子有问题,到了这会儿还在耍心眼,朗哥你是没看到她们写的‘认罪’书,奶和二爷看了气得不行。”
林清重生以来记忆变得极好,完全是过目不忘,说到这,她把俩人写的“认罪”书全都背了一遍,又道:“二爷看了直接黑了脸,奶让二爷送她们去乡里,我估摸二爷指定还会再给她们一个机会,要是再不行,肯定会同意奶的意见。”
………………………………
第一百九十四章:终于出现
肖朗顿了顿,问道:“开大会时,她俩吓成那样,后果二爷也都说清楚了,应该不会耍心眼才是,村里都已经定了她俩的‘罪’,‘认罪’书不过就是个程序,怎么这才一晌午的功夫就变了?”就是要变,也不可能是现在。
林清一愣,听肖朗这么一说,细想一下,还真觉得有些不对劲。
肖朗沉默片刻,想起同在牲口棚里的汪红霞和张桃,心里有了猜测:“估摸是在牲口棚里听别人说了些什么吧。随她们去,真要非得自个作死,谁也管不了她们。”
听到这,林清也明白了点,汪红霞和张桃就在牲口棚,晌午时大家都去下地干活,牲口棚里除了这俩就是被关起来的朱晓丽和李华,俩人要是背着人胡乱说点什么,谁都不会知道。
况且,就依着朱晓丽和李华那俩不正常的脑回路来说,不管汪红霞和张桃说了什么,她俩十有**会的都会信以为真。这俩人真的是非常好糊弄,听风就是雨,不说心计手段都有的汪红霞,就是如今还稚嫩的张桃都能唬住她们。
想着,林清干脆跑去厨房和老太太通通气,往后防着点汪红霞和张桃,这俩一个比一个狠。
吃过晌午饭,肖朗去上工干活,老太太收拾好锅碗坐在堂屋门口缝着林清的小布兜。林清和张文和则主动揽下喂鸡的活,一个去拿破了一角的瓦罐、一个进屋盛了一瓢的麦麸,俩人合着水和了半瓦罐的麦麸。
老太太瞟了一眼,兑的水太多,稀稀拉拉的,喂猪还差不多!张嘴想说说,最后却什么也没说,任由俩人随意的胡闹。
太叔公倒是没注意林清和张文和做的“好事”,这会儿他端着搪瓷茶缸站在那,有些魂不守舍。失神的盯着远方望了好一会儿,最后似是下了决定一般,把老太太喊进了西里间说话。
林清还在和张文和想办法救场,好在那一瓢的麦麸没倒完,把剩余的倒进去搅了几遍,总算是能看的过去,赶紧抬着去后院喂鸡。
老太太和太叔公在里间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许久才出了屋,只是二老的表情很是严肃,尤其是老太太,脸上一股心事重重的样子,一面夸了篮子,又拿了锄头,一见林清从后院出来,赶忙朝她招招手,道:“跟奶去你太叔公那院里挖些菠菜回来。”
林清一时没反应过来,呆呆的问:“太叔公院里啥时候种菠菜了?”那院里都好久没住人了,她怎么不知道里面种了菠菜?
“奶自个过去种,没跟你说起过。文和,你在家别乱跑,帮着你太叔公腌竹笋,晚上奶给你们做菠菜汤喝。”老太太一面牵着林清朝外走,一面嘱咐着张文和,面上一点心虚都没有,说的跟真的一样。
林清不吭声了,眼珠子转了几转,心里有些明白。老太太把张文和特意支开,唯独带着她,怕是太叔公院里藏了什么东西吧?
林清猜的不错,太叔公的院里还真藏有东西。
藏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林家以往积攒下来的那些个家底。
朱晓丽和李华闹出来事后,虽说太叔公不放在眼里,但心里总归是惦记着那些个东西,以前是找不到更好的地儿藏,所有一直都没动,如今有了林清的宝贝空间,太叔公想了想,再也没有比空间更安全、更放心的地儿了,早点弄出来,他也早点心安。
站在太叔公院中的柴房里,林清看着老太太清理掉地面上的柴火,刨着还算松软的地面,不由得感叹一声,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藏东西的地儿还真是如出一辙,都是挖坑埋起来,一个埋在屋里,一个埋在柴房里。
太叔公这边的柴房四周墙壁都是土坯砖建的,房顶用的是茅草,面积很是宽敞,老太太从中间开始朝四周延伸着挖,动作利索的不得了,约莫一个小时左右便挖出一个四四方方、不深不浅的大坑来。
林清见老太太还在朝四周延伸着挖,微微咋舌:“奶,太叔公到底藏了多少东西?这么一个大坑,下面全都是?”
“奶也不清楚,你太叔公就是这么嘱咐的。给奶弄杯茶来。”老太太停下歇了口气,嘴里觉得干干的。
林清赶紧从空间倒出一杯清茶递了过去。
喝了茶,老太太这回一口气的挖了下去,好在太叔公藏的不深,没多久,挥下去的锄头碰到一块硬硬的东西,老太太眼睛一亮,可算是挖出来了!
“挖到了?!”林清惊喜的问道,从兜里掏出帕子让老太太擦擦额头冒出来的细汗。
“应该是。”老太太又费了点功夫把上面的一层土彻底清理开,只见并排六个大瓦罐和一个大水缸紧密的埋在下面。
林清愣了愣,咋还有一个大水缸?
“先把东西收进你那宝贝里,等奶填了这个坑,回去之后咱再进去看。”
老太太刚说完,林清便操控着空间把东西收进了空间里。随后帮着老太太一起填坑。
等祖孙俩弄好这一切,太阳渐渐西斜,出了柴房,老太太心里猛的一松,压在心头的重担终于放了下来,日后不必再为了这些个东西整日惦记着,心里舒坦的很。
回去时,老太太为了做戏做全,让林清弄出一篮子的菠菜来,就说菠菜全挖了。
一路上碰见几位在家收拾家务的大娘,老太太也不抠门小气,一人给抓了一把。到了家门时,村里已经传遍老太太种菜种的好,那菠菜颗颗都水灵灵的,算是坐实了去太叔公院里挖菠菜的事。
太叔公在家里也没腌多少竹笋,心里藏着事,那还有心情腌竹笋。倒是张文和对腌竹笋很是感兴趣,他以前从来没见过,便缠着太叔公教他,打算等自个腌好后,托人送到县里去。
这会儿老太太回来,正指点着张文和的太叔公急忙站起身,只见老太太朝他微微点了下头,心里猛的一阵松快,知道事情办成了。
傍晚肖朗下工回来,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胡秀娟和张家的人都回来了,被那个姓卫的带回来的,现在就在村办公室里……”肖朗沉着脸说完这话,老太太直接黑了脸。
………………………………
第一百九十五章:图谋什么
老太太这会儿正洗着菠菜,猛的听到这膈应人的消息,心里顿时一股气不上不下的,憋的人难受,忍不住就骂道:“恶人就是命长!那姓卫的本事可真不小,昨儿才进去的人,今儿个他就给弄了出来,人家爹娘都没他这么上劲的!还敢说里头没猫腻?我呸!什么东西!”
虽是骂了个痛快,可老太太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想起送到镇里的那封信,估摸着明儿个应该就会来人,于是便对太叔公道:“只要那姓卫的今晚不闹出事来,等明儿个镇上来人了,不扒下他一层皮也得让他伤筋动骨,要是他真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事,咱能让人直接送他去劳改!”
这话也不知道是在安慰太叔公,还是在安慰老太太她自个。
太叔公倒是看得清,悄声道:“他还能闹什么?也就是在咱们这他拿自个当个人物,实际上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说到底不过是借着人起来的小喽啰,真要拿住他较起真来,他上面那些个不露头的,头一个舍弃的就是他。”
老太太点点头,觉得这话在理,不过那姓卫的一直对自家乖孙不安好心,老太太心里多少都有些不安,迟疑的道:“你说那姓卫的为啥那么想把咱孙女带走?难道费这么大的劲就为了带出去卖了?真要这样,他那脑子准是被驴踢了!”
太叔公一愣,心里也觉得怪怪的,张张嘴,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越想越乱,这姓卫的做事还真是让人猜不出他的目的来。
老太太摇摇头,既然猜不出,那就多防着点,等明儿个镇上来人了,连他同胡秀娟一块解决,但在此之前,自家乖孙还是躲着点为好。
想着,老太太赶紧让肖朗关了院门,一面又把院里的林清弄进了屋,就这还不放心的嘱咐她:“打今儿起你就甭出屋了,等那姓卫的走了,奶再让你出去玩。那姓卫的不是个好东西,谁知道他心里是咋个想的,现在他在村里待着,万一要是狗急了跳墙把你弄走了,奶可咋整?!”
林清眨巴着眼,很是慎重的点着头,安抚着老太太道:“奶放心,我这两天哪都不去,就搁家里待着,等他走了我再出屋。”
老太太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明面上,姓卫的一直在帮着胡秀娟要回林清,可实际上,是姓卫的想带走林清。这点林清自个也清楚的很,就是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她一个孩子能有什么让他图谋的。
揣着一肚子的心思,老太太心情不大好的到厨房做饭,太叔公坐在灶前帮着烧锅,二老有一下没一下的唠着。
最后也不知怎么了,老太太咬了咬牙,打定主意明儿个一早亲自去趟镇上,只要把姓卫的给弄下来,胡秀娟和张家就啥也不是,就是把他们搓揉捏扁的踩在脚底,他们也都不敢吱一声!
肖朗在厨房门口站了一会儿,听到老太太的决定后,心里越发担心起来,事情肯定不想太叔公说的那么乐观,要不然老太太也不会打算亲自上门去。
回到堂屋,看见林清正和张文和一起挑竹签玩,肖朗上前一把将她抱起来,对着小丫头的脑袋揉了又揉,心里爱的不行,一面语气又很是无奈的道:“也不知那姓卫的到底是咋想的?整天的算计你做什么?估摸着都是胡秀娟在背后挑唆的。”
林清被他揉的发起了小脾气,两只小脚蹬了他几脚,挣扎着非得要下地,肖朗拗不过她,赶紧把人放了。
一落地,林清没好气的朝他瞪了一眼:“头发都被你揉成鸡窝了!”
肖朗噗呲的笑了出来,小丫头头发被他揉的乱糟糟的,老太太一早给扎的羊角辫半散不散的耷拉着,猛一看,还真和鸡窝差不离。
林清不搭理他,想起他方才说的话,便道:“姓卫的算计我的事指定不是胡秀娟挑唆的,你没看到胡秀娟瞅我的眼神,她恨不得吃了我!每回她来嘴上说想我、要我跟她回去,可她一瞅我,眼里面就跟看到脏东西一样,嫌弃的不得了!明明就是不想要我,偏偏还装成想我的模样,奶说她是心里有鬼,不安好心,指不定想把我怎么样呢!”
肖朗一怔,林清这么一说,他怎么感觉怪怪的?像是胡秀娟被人逼着要孩子似得。
正愣怔的想着,院门此时突然被人敲的“砰砰”响,急切的像是催命鬼似得,堂屋里的三人心里咯噔一下,顿觉不好。
厨房里,老太太的饭刚做了一半,猛的就被这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唬了一跳,准备下锅的菠菜差点没扔出去。
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