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张家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知道这唐周的手干不干净呢,而且牢房还是很牢固很安全的,把唐周关在里面,大家都能安心。
翌日,何进带着郑武去上朝,进了宫,让人把郑武看紧了,自己就进了崇德殿准备参加早朝。
何进一整个早朝都心不在焉的,时刻准备着应付司隶校尉的发难。但直到朝会结束了,也没见对方出来诘问自己,他很疑惑,但既然对方不出招,自己也省了事。
司隶校尉是没发现司隶衙门昨夜被冲撞的事情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司隶衙门值夜的人,也就是昨晚那个倒霉蛋,在何猛撤走了以后,就连忙给校尉大人送信去了。
司隶校尉听完了事情的经过,暗道了一声幸运,还好早一步把人转移走了,还是张侍中神机妙算。
而另一方面,他也很气愤,觉得大将军的做法太霸道,欺人太甚了。所以他就准备在今天的朝会上参何进一本,连弹劾的奏章都已经写好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只是他在朝会之前,找了个机会向张让抱怨了这件事情,准备让张让帮忙向何进发难,谁知道自己竟然被张让训了一顿,还被严厉警告了不要多事。司隶校尉心里很委屈,感觉很受伤。
张让在听了司隶校尉的打算以后,他是很郁闷的,觉得自己是摊上一个猪队友了。他想:现在大家都想瞒着皇帝这个事情,都在忙着把自己的势力从太平教里面撤出来,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这猪队友可好,竟然还敢拿这个事情参何进。要是皇帝追根溯源,打破沙盆问到底,那这事情不就提前让皇帝知道了?
到时候自己等人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虽然以自己的苦劳也未必就会被皇帝赐死,但从此失去圣宠是肯定的。自己手上没有了权力,自己的仇家又那么多,兴许那时候自己解决自己还要来得痛快一点。
所以拿冲撞司隶衙门的事情弹劾何进,张让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即使太平教的事情解决完了,也不会让司隶校尉上这折子的。这里面牵涉到自己等人背着皇帝做事情,这种欺君的行为还是让它烂在自己肚子里就好了。
曹操在朝会上也在关注这个事情,但一直不见司隶校尉动手,自己就想了一下,也大概明白十常侍那边的想法了,也就为郑武暗暗松了一口气。
只是何进不是曹操,而且他是当事人,他认为这事情一天没解决,郑武这个替罪羊暂时还必须拽在自己手里。于是他就带着郑武又回到了大将军府。
曹操在后面看到郑武又被何进带走了,心里还是有点担心郑武,不是怕郑武被拿来做挡箭牌,他想到这个危险应该已经解除了,他担心的是郑武在大将军府会失去自由,会过得不如意,怕郑武会冲撞了大将军。毕竟何进是当朝大将军,他家的规矩太多太繁琐了,而郑武只是一个过惯了自由生活的小百姓。希望他不会触犯什么规矩才好。
何进回到府中,就叫人找来了荀攸,把昨天到现在的所发生的事情都跟荀攸说了,让荀攸帮忙分析分析。
荀攸一边听着,一边暗叹何进昨夜错失良机,要不是因为扰攘了那么一大轮才去抢人,那个人证很可能就已经到手了。但以他对何进的了解,他知道当时何进对袁绍和曹操都是有所保留的,毕竟何进跟他们没怎么直接接触过,不像自己,和他们两人的私交都不错,都清楚他们的为人。袁绍那人有点好大喜功,他说出来的事情打个对折就行。曹操比较实在,他说出来的事情,基本是不需要怀疑的。
不过现在这事情不发生都发生了,荀攸再说何进的不是也于事无补,而且还会得罪了何进。荀攸知道何进这人非常小肚鸡肠,眦睚必报,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荀攸给何进分析了张让那边的想法,猜测人证已经被张让保护起来了,是轻易接触不到的。但何进也不需要担心会被司隶校尉拿昨晚冲撞司隶衙门的事情为难,因为他也猜到张让并不希望皇帝知道这个事情,怕牵出整个事件,导致十常侍失宠。
何进听完,半信半疑,但自己少了一件麻烦事儿总是好的,他也乐得如此。只是这个郑武还是要继续扣在自己手上,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哪天司隶校尉抽风了,自己还能扔出这个郑武挡一挡。只是可惜了这次这么好的机会要白白溜走了。
在何进感叹着自己运气不佳的时候,有人却没打算放弃,那就是曹操,他准备夜探张让府,找出唐周,把他弄出来。而且时间已经定好了,就在今晚。因为张让他们已经在撤出,要抢在他们之前把人证抢到手,才能一次性把这些个祸国殃民的十常侍整个打垮。
这次的行动,曹操没打算叫上他的好朋友——袁氏兄弟参加。虽然曹操年轻的时候总是和袁术、袁绍两兄弟形影不离地玩在一起,一起到田里去偷菜,一起去别人家里偷新娘子,好不快活。可是每次都是因为他们俩笨手笨脚的,害自己被主人家人发现,可幸自己身手敏捷逃得快,每次都是他们俩之间的一个被人抓住。被抓次数最多的是更笨一点的袁术。所以今晚这种绝对不能出差错的、无比重要的行动,还是别找他们俩参加的好。
就在曹操计划着夜闯张让府的时候,这个大事件的另一个重量级主角——封谞,他正在自家的书房里转着圈圈。
………………………………
第61章 潜逃
上回说到封谞在自家书房走来走去。
他这是因为无聊吗?当然不是了,他是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了,下面的人已经向他汇报了他那些好兄弟们在太平教中的异常动向,他们竟然集体撤出太平教,这也太诡异了。之前还死皮赖脸的威胁自己让他们把手插进来,现在怎么不通知自己一声就集体撤出了?
不会是被他们发现了些什么吧?封谞如此想到。封谞怕自己谋反的意图已经被那些好兄弟给知道了。只是让他现在就潜逃,他又有些舍不得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所以他想要再确认清楚,再做下一步决定。
为此,他已经把他机灵的手下都发散出去打听消息了,去宫中打听的有,去太平教中打听的有,去坊间市集打听的也有。而且也没等太长的时间,就有手下回来回报了。
封谞见到来人,发现他并不是太平教中人,而是去坊间打听的人,心里更感觉不妙,看来这消息都已经传到民间了。封谞第一时间制止了那个手下向自己行礼的打算,直接就问到:“舟子,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
舟子公瑾地答道:“我在茶馆听到有人提到太平教想要谋反。”
封谞一听到这话,心里知道自己完了,只是他故作镇定地说到:“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等那个叫舟子的手下离开了书房以后,封谞就匆忙地打包他的行李了,他要在案发前逃跑,跑去哪里呢?当然是去找张角了。
其实他很舍不得家里的财富,都想打包带走,可也知道这不现实,他只能是收拾了几样值钱的,又方便携带的东西。
封谞觉得自己能轻易的跑掉吗?当然不会了,老狐狸如他,当然要给自己在逃跑之前伪装一下。
首先是要给他自己易个容,粘个胡子,别让太监的特征太明显了。还要换身普通一点的衣服,自己平时穿的衣服太华贵了,普通的有钱人家都穿不起。反正就是想尽办法装扮自己,不让别人一眼就认出他来。
其次呢,自己要偷偷地出逃,完全不通知自己的家人和手下,让他们都不知道自己逃了,让他们继续照常生活,好误导那些盯着他家的人以为他还在家里。而等所有人发现自己已经不见了的时候,自己早就跑远了。那么,自己的家人和手下们会有什么下场?这就不是封谞值得关心的问题了,他现在首要的任务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十常侍和大将军那边都没派人盯着封谞吗?就让封谞这么轻易的逃脱了?他们还真的就没派人盯着封谞。
十常侍那边都忙着擦干净自己,而且他们也没有一定要置封谞于死地的理由,他们和封谞之间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死结,他们只是想少一个人来分享他们手中的权利。封谞究竟是死了,还是逃了,对于他们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
而大将军那边呢?他还忙着懊恼不能把十常侍一勺烩了,他也没空去分别关心他们之中的哪个人怎么样了。而且他之所以那么恨太监,也是觉得太监们阻挡了他登上权利巅峰的路,要是太监们愿意让开一些,他也是可以大发慈悲,饶过太监们小命的。
所以最终,封谞在双方的有意无意的放水下,真的就有惊无险地离开了洛阳,而且还没有人知道他跑了,除了那个叫舟子的手下。
舟子在离开封谞的书房以后,他也回去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了,因为他才说了一句话,其它什么都还没说,封谞就已经急忙打发他出来了。虽然封谞的面色如常,但舟子知道那是封谞装的。舟子还知道封谞和太平教的关系可是非同一般,其实这在封府中不是什么秘密。
舟子估计他的老爷要完蛋了。现在封府这艘大船要沉了,他当然不可能继续留在上面跟着一起去喂鱼。他猜他的老爷现在很可能已经跑了,动作肯定比他自己要快。
舟子不是封谞,他不需要弄虚作假,为了秘密潜逃而把封府的人当成弃子。但他现在只顾着自己一个人跑,他就没有要好的朋友需要通知他们一块儿跑吗?
在舟子的心里,自己的命才是最要紧的,所以他决定,等自己先跑完了,再说其它的。别人的命?别人自求多福吧。
其实舟子在封谞的手下中,已经算是很笨的了,因为他还懂得很忠诚地回去向封谞禀报。而更多的封谞手下们,他们选择的是听到了太平教要反的消息,就直接回自己家里收拾行李,准备跑路了。他们是想把封谞当成弃子,他们觉得封谞这个弃子的分量才够重。只要封谞被捉了,谁还会管他们这些小鱼小虾呢?
而跑的人多了,封府中剩下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他们也终于发现异常了。机灵点的,也马上收拾行装跑了。笨一些的,当然是要找人问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府里没人可问了,就去找宫里相熟的人问,要不就是去找太平教的教友问,还有的去市井里打听打听。
就这样,他们问着问着,封府人不见了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了。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十常侍和大将军的耳中,不过这已经是封谞潜逃后的第二天发生的事情了,这里暂时按下不表。
虽然子弹体积很小,速度也是非一般的快,但小吉早就准确地捕捉到它了。但他并不慌张,也没有从容赴死的觉悟,他依然是那么温柔地看着佳琳,脸上挂着微笑。微笑中所蕴含的不是对佳琳的安慰,而是自信,是强大的自信。佳琳,我会保护你的!小吉是这样想的,而且他确实也拥有支持他这样想的资本。只看他随手在虚空中一抓,一把小刀就诡异地被握在了手中。他手腕一转,一甩,小刀随之脱手而出。会变魔术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更大得了的事情就是,飞刀的速度能比上子弹吗?小吉给出的答案是难以让人相信的,因为他说:“能!”,而且还比变魔术更诡异!飞刀的速度在外人看来很正常(目测,只能看到小刀,因为子弹是看不到的,这里可不是黑客帝国),正常情况应该是小吉和佳琳被一弹两尸、血溅当场了,正常人都是这么看的,狙击手也是这么看的(他这时候开始兴奋了)。但是,悲剧发生了(对于那位狙击手仁兄来说),在子弹到达目的地前,小刀把它拦截了下了,而且是无声地拦截了下来。最最难以置信的是,小刀把子弹击碎了。这是一种多么恐怖的实力啊!小刀刀尖击中弹头最脆弱的地方,把弹头解体了。然后小刀顺着子弹破碎的反作用力,又回到了小吉的手中。其实正确的说也不能说是回到小吉的手中,因为小刀一接触到小吉的手,就不见了,大家都觉得它是已经被小吉回收了吧。
………………………………
第62章 夜探张府
上回说到曹操准备夜探张让府邸,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帮他隐藏身形,只是连那空气都怪怪的,看样子是要下雨了,而且还是很大的雨。
曹操好容易潜行到了张让府中,天空终于起风了,还是超大的风,把走廊、屋檐下的灯笼刮得摇摇晃晃的,不少灯笼都熄灭了。除了黑暗,还有因为光源变得不稳定,黑夜中所有的事物都变得灵动起来,就更方便曹操隐匿身影了。只是同时也增加了他搜索的难度,因为他被那些灯笼晃花眼了。
曹操心里很鄙夷张让:这个死太监不知道从国库里亏空了多少钱,家里竟然点满了灯笼。看着那些在风中飘摇的灯笼,他估计里面点的是昂贵的黄蜡烛,而不是有点沉的油灯。
这个黄蜡烛是用蜂蜡做的,无烟无味,名义上是贡品,只不过并没有被明令禁止普通人不能用,所以但其实势力比较大的家族家里都有在用。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家族的人用上了皇帝用的东西,也能让他们自己感受感受这当皇帝的感觉。
曹操在他父亲家里也是见到过这黄蜡烛的,只是他自己就不舍得用这么昂贵的东西了。曹操家里是很有钱,他父亲的太尉之位就是买回来的,但曹操很不喜欢他父亲敛财的手法,所以对父亲所拥有的财富有着一股抗拒的情绪,他一直坚持着靠自己那份死工资过日子。
虽然曹嵩和自己的大儿子曹操相处的不怎么愉快,但是他还是很喜欢自己这个大儿子的,觉得大儿子很有自己养父曹腾的风范。可能是因为曹操小时候和曹腾一起的时间多于和自己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所以曹操与祖父的感情要好于与父亲的感情,而且在性格和价值取向上也更像他的祖父。
所以在曹操两次被奸人权奸陷害而丢官的时候,曹嵩都及时地伸出援手拉他一把。曹嵩是觉得自己这个大儿子肯定能像他的养父那样,闯出一片天地,带领曹家再创辉煌。
其实何进家中也是挂满了这种点黄蜡烛的灯笼的,只不过虽然他也有倒行逆施的行为,但因为他还没站上权利的巅峰,所以还不算扎眼。而且曹操已经摒弃了通过十常侍来上位,他只能是通过何进来进入朝廷核心了,所以何进府上也点蜡烛灯笼的问题就被曹操给选择性忽略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曹操眼里闪烁着那些灯笼的烛光,心里感觉很凄凉,也很气愤。这张府是真的在烧钱啊。他觉得自己的月薪,绝对不够给张让点一个晚上的灯笼。
这种想法更是刺激了曹操迫切想要整垮十常侍的心情,也就督促着他更努力地去寻找那个人证。可是张府那么大,这个人证会在什么地方呢?
以曹操对张让这种人的猜度,他觉得张让这种人应该都很小气的,估计那个人证即使是被安排在客房,可很可能会派人守着,轻易不会让人证随意行动,为免他家里的东西失窃。
曹操借着夜色的掩护,在张府绕了一圈,在这过程中,倾盆大雨也下过了,而且已经变小了,曹操一直没发现有防卫森严的厢房,现在就剩主人所住的院子没去看了。可主人的院子怎么会轻易让一个陌生人住进去呢?
那个人证难道不是被藏在张让府中?曹操想起了经过大宅私牢的时候,那边是有几个人在外面守着。
这私牢在大家族的宅子里都很常见的,是用来关押和处罚那些签了卖身契的不听话的仆人的,通常就建在宅子的西北方。因为这些仆人都算是户主的私人财产,所以户主对这些仆人动用私刑,官府也是不会干预的。只是在现实中,即使不是签了卖身契的长工,也常常会被关到私牢里动用私刑。
难道人证被关在了那里?曹操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他觉得那个人证也太可怜了,关在那种狭小的地方,不见天日的,即使不受刑,但长时间地关下去,人也会疯掉的。
曹操小心翼翼地潜到张府私牢前,小幅度地运动了由于被雨淋湿了身体而变得有些坚硬的四肢,静静地等待着坐在门口那两个侍卫落单的机会,好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掉他们。可等了好久,等到自己的四肢又开始僵硬了,那两个侍卫也还是一动不动的,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此时,从牢房大门走出来一人,拍了拍坐着的那两个人的肩膀,说到:“你们别睡了,到时间换班了,想睡就进去睡吧。”
那两个坐着的侍卫原本那看着是睁开的眼睛竟然又睁开了,原来曹操之前看到那眨都不用眨一下的眼睛是假的。因为晚上光线不足,曹操离他们比较远,所以之前就没发现。此时曹操心里别提多懊恼了。
那两个玩忽职守的侍卫看了看来人,让后弯腰捡起掉到了地上的假眼。其中一个人问到:“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小猪呢?”
后来的那个侍卫很无奈地说:“有名字你给叫了,他就是一头猪,睡得像个死猪似的,怎么叫都叫不起来。”
问话的侍卫也不多说什么,和同伴站了起来,拍拍后来者的肩膀,说到:“那辛苦你了。”
后来者摊开手掌对之前问话的那个侍卫说:“把你的眼睛借我用用。”
问话的侍卫问:“你不怕被发现?”
后来者没有动摇,继续说到:“你们都不怕,我怕什么?”
问话的侍卫提醒到:“刚才是因为下大雨,那么大的雨,是没人会过来检查的。”
后来者依然坚持着要借“眼睛”,就说到:“现在都后半夜了,他们也早都睡了,谁会过来!”
问话的侍卫见他那么坚持,也不跟他扯了,他自己还要赶着进屋继续和周公的女儿继续约会呢,也就很爽快地把“眼睛”塞到了后来者的手中。
曹操在远处听着他们的对话,在心里默默地给他们补了一句:“你们就不怕外面的人会闯进来?”
………………………………
第63章 杀人,救人
上回说到曹操对张让府中看守牢房的侍卫装睡很有意见。
曹操在远处嘀咕,侍卫们离得远,并没有听到。
接班的侍卫依然坚持着要借“眼睛”,就说到:“现在都后半夜了,他们也早都睡了,不会有人过来的了。”
之前问话的侍卫见同伴那么坚持,也不跟他扯了,因为他自己还要赶着回到暖洋洋的屋里,继续和周公的女儿进行下半场的约会呢,也就很爽快地把“眼睛”塞到了接班侍卫手中。
曹操在远处听着他们的对话,继续发泄着心中的不满,默默地给他们补了一句:“你们就不怕外面的人会闯进来?”
只是这个问题,他们明显没有考虑过。这里可是被圣上称作“阿父”的张让张侍中的府邸,哪个毛贼有那胆子闯进来?
可惜,上天很快就给了他们答案,还真有。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曹操等原来的那两个摆了他一道的侍卫进去了以后,就慢慢地靠近了接班的侍卫。那个接班的侍卫也活该他倒霉,一接班,就坐到了地上,懒懒地倚着墙,把“眼睛”装上,就开始继续睡觉了。所以曹操很容易就来到了他面前,捂上了他的嘴,四指并拢,狠狠地一拳啄在了他的咽喉上,等对方身体因为疼痛而痉挛的时候,迅速绕到对方身后,双手从后面紧紧扣住他的头部,使劲一扭,就把他终结了。
曹操拉着第一个倒霉蛋的尸体,藏到了暗处的角落里,脱了他的衣服给自己换上,还搜到了一把钥匙,估计是大门的钥匙。然后他回到了牢门前,轻手轻脚地用钥匙打开了私牢的大门,回头看看没有人发现,就闪身进了私牢,轻轻地重新关上了大门。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很顺利。曹操摸出了匕首,小心翼翼地往私牢深处走去。
等他来到了看守休息的房间,发现就3个侍卫在那里呼呼大睡,其中两个就是那耍了自己的家伙,看来是人齐了。
曹操一不做二不休,统统把他们做了。对耍他的家伙,是先捂嘴,再手起刀落,用匕首插进了他们的咽喉。为了避免鲜血喷到其他人,会弄醒别人,在杀他们的时候,曹操都用自己的身体压着,把喷溅的鲜血用自己的身体挡住。
而最后那个叫小猪的侍卫呢,曹操决定杀猪还是不能用刀,要用手,因为他要弄一套干净的衣服来换,刚才换的那一套已经全被血染红了,不方便他待会儿伪装,以张府侍卫的身份带着人证逃跑。而且小猪的五短身材,和他自己也更贴近,小猪身上的衣服会更合适。所以他又重复了牢外的那一套,解决了小猪。
等曹操忙完了这一切,换好了衣服,又继续往大牢深处摸去。可是曹操不认识唐周啊,这牢里也不是只有唐周一个人,他怎么知道哪个是他要找的证人呢?
这是因为唐周的身份决定了他很容易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