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张家记-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1章 人生的第一次
上回说到蹇硕拿到圣旨后,但崇德殿传旨。众大臣都寂静地注视着这个新人。
蹇硕以前哪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在刘府的时候,手下也就一百多号人,后来跟着董思君来到洛阳以后,手下的人就更少了。原本以他刘府管家的地位,应该是充当太后对外施加影响的传声筒的,可那时候是帮刘宏斗倒了窦太后的王甫、曹节等上一任十常侍掌权,所以就没有蹇硕的什么事了。
蹇硕现在看着那么双眼睛在看着自己,虽然人数不是太多,但那是朝廷大佬自带威严的眼睛,蹇硕有些害怕了。
蹇硕忐忑地走到御座前,紧张地从怀中抽出其中一卷诏书,差点没拿稳就要掉到地上,手忙脚乱一阵子,还好是接住了。
蹇硕现在就更心虚了,就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下面的大臣们的紧张情绪也被这滑稽的一幕给冲散了。十常侍更是很鄙夷这个新来的后辈。只是张让和赵忠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因为他们认识蹇硕,知道之前蹇硕是没有搭上刘宏的直通车,不然以资历来说,蹇硕的地位应该比他张让、赵忠还要高才是。现在蹇硕却被刘宏推了出来,证明在刘宏心里已经没有他张让和赵忠的位置了。
蹇硕擦了擦额上不存在的汗,双手震颤着打开了拿出来的诏书,发现拿反了,偷偷瞄了瞄下面的大臣们,发现他们好像没发现自己拿反了,蹇硕的判断依据是大臣们没提醒他或者是取笑他。
蹇硕连忙重新把诏书倒了过来,又偷偷瞄了瞄大臣们,发现大臣们还是没有发现,因为他们还是沉默着,还是很认真的注视着自己。
其实蹇硕的这一举动也都被大臣们看在眼里了,原本站得比较后的大臣刚才是真没发现蹇硕竟然把诏书拿反了,因为他们站得远看不清楚。但蹇硕的这个倒转诏书的动作,大家可是都看到了。大臣们心想皇帝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一点经验都没有的人来做这么重要的事情呢?这不是贻笑大方吗?只是大家都不敢笑出来,憋着。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蹇硕偷瞄着大臣们,准备念圣旨,可一开口,就被自己那高了八度的声音吓了一跳。太紧张了,连声音都变形了。
这下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嗤”地一下笑了出来,不过立马就被自己捂住了。
这下蹇硕脸都红了,干脆那诏书把自己的脸挡住,看都不敢看下面的大臣们。
还别说,这样一挡,把朝廷大佬那压力山大的眼光给隔开了,蹇硕心里才安定了一些。于是蹇硕开口,“啊、啊、啊”地试了一下自己的音调,觉得恢复正常了,才朗声把诏书上的内容念出。
念完了一份,也没等下面的大臣们反应过来,蹇硕就掏出第二份,展开又念了起来。这次的动作是一气呵成,因为刚刚已经经历完人生的第一次了,第二次开始就不再陌生,不再恐惧,而第三次就非常熟练了。
念完了处理太平教、封谞、钟青、李涛的三份诏书,接下来蹇硕就要传口谕了。口谕不像诏书,有东西能挡在自己面前,不过已经经历了三份圣旨的传达,蹇硕已经不怯场了,传旨也就是那样,朝廷的大佬只能是听着,想反驳都不行,所以蹇硕不再害怕了。
只是口谕还要模拟皇帝说话时的神态,要七情上脸,这个还是有点麻烦。因为刘宏在颁下这两道口谕的时候,脸色很不好看。可这口谕传达的对象,却是内官之首十常侍,还有武臣之首的大将军,蹇硕又开始怯场了。他觉得自己品级太低了,尤其是要向十常侍传旨,他自己还要归十常侍管,他要是也板着个脸跟这些大佬说话,那要是被大佬们记恨上了,自己以后可怎么办呢?可不传旨的话,皇帝那边绝对交不了差,自己之前都信誓旦旦地宣誓效忠了。
蹇硕思想挣扎了好一阵子,最终忠诚占了上风:只要有皇帝在,张让他们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于是蹇硕也板起了脸,粗声粗气地对下面的大臣传达口谕:“大将军何进带上太平教的人证,与中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宋典,到承德殿对质。其他人,该干嘛干嘛。”
虽然蹇硕用皇帝是自己靠山来鼓励自己,但心里其实还是七上八下的,所以说完了,连忙看看十常侍的反应。只见他们个个都垂头垂脑的,并没有对自己怒目相视,蹇硕的心才放了下来。
心放下了,旨也传完了,是非之地不可留,蹇硕丢下百官,连忙开溜了。等他走出了崇德殿,才发现自己的脚有些站不稳,但心里也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自己这次是在文武百官面前大大地露了一次脸了。尤其是十常侍被自己“教训了一顿”以后,是一声都不敢吭,与以前的趾高气昂是判若两人。
蹇硕的心里爽死了。渐渐地,他的步伐从刚刚的不稳,变成更不稳,因为已经飘起来了。
不说蹇硕怎么飘了,说回崇德殿中的众臣。
钟青、李涛在听完蹇硕念的诏书以后,就已经面如土色了,他们觉得自己要完了。
但还有一个人比他们更要脸色发青的,那就是大理寺的头头,九卿之一的廷尉骆磊。
此刻骆磊连死的心都有了,即使以前不知道执金吾钟青是大将军的人,司隶校尉李涛是十常侍的人,可是刚刚经历完那么一出闹剧,连傻子都能看明白。
现在皇帝让自己审,自己怎么审?自己敢审吗?
骆磊平常也会跟着外臣们喊着要打倒太监们。那不是要合群嘛,大家都这么喊,自己不喊的话,谁会跟你玩?可真要让他去打倒十常侍,给他熊心豹子胆都没这个胆量。
不要说自己只是二品官,一品官的前大将军窦武,不也被前十常侍们说杀就杀了吗?
………………………………
第82章 继续欺君
上回说到骆磊对刘宏要他审钟青、李涛左右为难,怕被十常侍报复。
而另一边厢,处理钟青的话,骆磊更是纠结,大将军何进可是和自己一个系统的,收拾自己不比十常侍收拾自己更简单?所以他决定好了,称病,让副手右监郑璞顶上。
郑璞一听,连忙说肚子痛,就先一步开溜了。大理寺的头面人物,剩下唯一的左平赵斌当即晕倒在地。现在好了,大理寺还能正常上班的只剩下那些虾兵蟹将,没有人够资格审理钟青跟李涛,虽然他们名义上已经被贬为了平民。
这荒唐的一幕,很快就传到了刘宏的耳中,把刘宏气得够呛:马丹的,现在就只有大将军和十常侍能弄死你们?朕就弄不死你们?
“查!让太医去给他们看看生的什么病!”刘宏声嘶竭力地嘶吼着。
太医们去了,可是回来禀报说大理寺的头头们确实病了,还病得不轻。
骆磊是积劳成疾,需要静养一段时间。静养多久呢?十天半个月的少不了,要看恢复的情况。
真实情况嘛,太医被威逼加利诱,最后就谎报了,反正皇帝自己也不会给别人看病不是,只要自己等人口供一致,皇帝是查不出来的。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至于郑璞那边,太医回报说郑大人吃错东西,腹泻严重,需要休息。
这是郑璞对自己够狠,借口肚子不舒服离开以后,就连忙通知家里人买来了巴豆,直接嗑了,现在是想不泻都不成了。
而赵斌呢,他更狠,竟然给自己来了一次冰桶秀,现在都发起高烧了。
为了避开这次审理,大家都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刘宏怎么会没想到这其中的猫腻呢?三个人同一时间一起生病,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刘宏现在是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但一点办法都没有,很想拿眼前的太医们出气,但太医们互相作证,刘宏即使心知肚明那是做假证,但他自己拿不出让能堵住悠悠之口的证据来,所以也只能徒呼奈何。
就在大理寺跟刘宏扯淡的时候,何进已经回到了府里,第一时间就跑去看看唐周的情形。可是看着唐周“睡得很香”的样子,何进的心是掉落到了谷底了。
何进在崇德殿一听到要带证人对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坐不住了,等蹇硕一离开,就假装镇定地往外走。但作为第一个离开崇德殿的大臣,还是暴露了他心里没底。荀攸很想跟何进说一下之前在殿上建议拿下钟青的事情的,但是等他追出去,何进已经没影了。
十常侍也注意到了,只是他们不知道何进那匆匆的背影背后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目前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等人失宠了,皇帝那边靠不住了,现在只能自救。内臣的权力来源自宫中,所以只能是从宫中去找。那宫里谁跟皇帝不是穿一条裤子而且还有投资价值的呢?那就只有何婉婷何皇后了。
要跟何皇后打关系,那就得跟何进缓和缓和了,也方便借助大将军的势,向皇帝施压,以便保住自己等人。于是十常侍没有第一时间去承德殿,相反的,他们第一时间派夏恽作为代表,去大将军府释放善意去了。
就在夏恽赶去大将军府的时候,何进已经开始动手唤醒唐周了,先是动手摇晃唐周,见没反应,就赏了唐周几巴掌,还是没有任何反应。这时候,何进已经顾不得唐周是个病号,让人拿来了水桶,直接就浇了唐周一身。可惜唐周也仍是双目紧闭着。
何进颓然地坐到了地上,他想:这下子,自己要完了,人证拿不出来,死太监们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虽然今天看刘宏的样子,死太监在他那里已经是失宠了,但刘宏对自己这边原本就没什么好感,估计现在就更差了,要是给刘宏提供一个机会,他更不会放过自己,连带着自己的妹妹还有小外甥,都会跟着一起遭殃。
何进现在是万念俱灰了。
就在此时,管家来通报,夏恽求见。
何进第一反应就是:“不见。”他认为夏恽绝壁是来看他笑话的。
管家领命,转身离开,正要去告诉外面门子赶人,迎面就撞上了何咸,连忙给何咸福了一礼。
何咸向管家点了点头,就转向了何进,兴奋地说:“爹爹,我刚刚在外面见到了你说的那个死太监夏恽,他竟然带着一车的礼物过来,说要向你赔罪。你说今天的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升起的?”
何进一听,觉得事情有蹊跷,夏恽来看笑话的话,还带什么礼物呢?而且说要赔罪?难道死太监们知道他们自己失了宠,以为我真能扳倒他们,所以他们服软了?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这就是自己将计就计的机会了。
何进及时喊住了管家,让管家把夏恽带到会客厅。
会客厅上,夏恽终于见到了何进,他想都不想,连忙跪下,膝行到何进身前,哭着说到:“大将军救我!”
何进心里鄙夷着:用不用这么夸张?我又不是那死鬼刘宏,不用动不动都流马尿吧?心里是这样想,但为了拉拢太监们帮忙掩盖人证的事情,何进行动上却又是另一套。
何进连忙起身,亲手扶起了夏恽,嘴里却很和气地说到:“夏常侍折杀何某人了。”
虽然没听到何进表态,但从何进对自己的亲切程度,夏恽知道有戏,所以他给何进打了眼色,示意何进清场。
何进很配合地让下人们出去了,因为夏恽在进来之前,是被搜过身的,身上没有武器,而自己有,所以他不怕夏恽会对自己不利。而且除非夏恽失心疯了,才会刺杀自己,而不怕事后被自己的兵丁干掉。地位越高的人越怕死,何进自己是深有体会。
夏恽等无关的人都离开了,就代表十常侍,把想要投靠何婉婷何皇后的决定告诉了何进。
………………………………
第83章 继续打脸
上回说到夏恽把想要投靠何皇后的决定告诉了何进。
何进听完,很吃惊地看着夏恽,他觉得幸福实在来的太快了,刚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何进刚刚还想着怎么逃过这一劫,没想到十常侍就先妥协了。
不过何进当然不会笨到告诉夏恽自己的证人还在昏睡中,而是很大度地答应了夏恽的建议,让夏恽回去告诉其他中常侍,他何进很欢迎十常侍的投诚,然后就送走了忐忑不安的夏恽。
既然何进打算跟十常侍联合了,当然就不需要带唐周去对质了,但何进也没打算现在就放开唐周,这是他目前能用来控制十常侍的砝码,在太平教的事情没有完全解决以前,都可以把唐周拽在手上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毫无根基的政治联合是很脆弱的,随时说翻脸就翻脸。
既然不带唐周去对质,就需要另行找个替死鬼来替代唐周了,用以敷衍刘宏。
何进回到了后院,就找来了何猛,让何猛去找人冒充唐周。何猛砍了替死鬼的头,把头发弄乱了,脸也弄得辨认不出,包裹好了,就交给了何进。何进就拎着这个包裹着首级的布包大摇大摆地进宫了。宫里的禁卫看见是大将军,手里拎着滴血的布包,他们连上前盘问的胆子都没有,就当自己时运高没看到。
何进在承德殿门外见到了十常侍,用自以为善意的笑容对他们笑了笑,只是配着他那粗犷的五官和一脸肥肉的脸庞,这个笑容看起来充满了威胁的味道,让惴惴不安的十常侍遍体生寒。
不过十常侍见到何进并没有带着人来,他们的心终于是放下了。
何进没有理会十常侍是怎么想的,自顾自地让殿门口的小太监进去通报。
承德殿上,刘宏很稀罕地在努力批改着奏章。只是对着一堆整篇都是之乎者也,旁征博引,但只有最后一小部分才说正事的奏章,刘宏感觉眼都看花了,头还很痛,正诽腹着大臣们怎么就不能好好说事,就喜欢拽文弄字。
见小太监进来,问清楚了情由,刘宏就让小太监叫何进他们进来。
看着小太监向门口方向退出去,刘宏的思绪也跟着飘到了门口的张让和赵忠身上。刘宏心里很矛盾,他回想起了刚才崇德殿发生的事情。
在他刚醒来的时候,朝中很明显地分成了两派。原本朝廷上分党派是很平常的事情,这种现象在他登基到现在一直都存在,他觉得在他之前祖宗们的朝廷上,应该也是这样子的。而做为皇帝的他只要做好平衡就行了。只是他没想到他的大臣们竟然分裂得那么彻底,竟然没有人敢对自己说真话,自己就真的成为了自己口中的孤家寡人。
所以当时气昏了头的刘宏就百分之一百地相信了何进的话,觉得连张让、赵忠都背叛了自己,恨不得立刻处死张让跟赵忠。但现在冷静下来以后,他又希望何进说的十常侍参与了谋反是假的,他很渴望张让、赵忠还是一直以来陪伴着自己的阿父、阿母。只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跟阿父、阿母是回不去了,阿父、阿母已经和大臣们一起把自己架空了,就连大理寺的人都敢当众打自己的脸,竟敢公然抗旨,可自己却没法收拾他们。
就在刘宏胡思乱想的时候,大将军何进领着十常侍进来了。他们进来的先后顺序已经能说明问题了,十常侍已经向大将军服软了。但是刘宏还在发愣,所以没注意到。直到何进领着众人参拜刘宏,刘宏听到他们说话,思绪才从天外神游了回来。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刘宏用眼睛冷冷地扫过了下面站着的众人,发现没有见到何进说的人证,就威严地问到:“大将军,你说的人证呢?”
何进拱拱手,淡淡地说道:“启禀陛下,臣有罪。”说完,何进并没有下跪认罪,还是直挺挺地站在原地,继续说:“臣回去通知证人前来对质,谁知道他却万般抵赖,抵死不从。臣觉有异,亲自审理,才发现原来此贼包藏祸心,污蔑朝廷大臣,挑拨离间,罪大恶极,气愤之下,臣已经将其斩首。贼人首级在此。”说完,何进举起了手上染血的布包,示意蹇硕接过去呈给刘宏看。
蹇硕正要过去接,刘宏就制止了他。刘宏不想看到那个不知道是谁的恶心的人头,因为他知道除了恶心,那人头上面不会有任何的线索。而且他觉得更恶心的是一副大义凌然样子站在自己面前的大将军何进。
虽然刘宏现在是恨死了何进,很想以欺君的罪名把何进夷三族,可是他还是忍住了,无他,自己手下要人没人,要兵没兵。口说无凭就想拿下朝廷重臣,自己还真的没有那个资格。换了祖宗刘邦、刘彻、刘秀或许才有那个威望。自己现在最多就能给何进一条识人不明的罪过,以何进大将军的身份,最多也就罚个俸而已。
但刘宏不死心,他半眯着眼,静静地瞄着何进,他在等,在等十常侍出来咬死何进。可是他并没有等来狗咬狗的场面,相反的,他的阿父、阿母领着中常侍们,静静地垂首站在一旁。
十常侍虽然已经口头上跟何进结盟了,但是他们也没有要为何进求情的意思,他们还奢望着刘宏知道他们是清白的,可以回心转意,重新信任他们。只可惜刘宏的不信任并不是因为太平教的事情。
何进猜到了十常侍首鼠两端的打算,但他也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十常侍现在能投靠的只剩他何进了,正所谓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刘宏跟十常侍之间的裂痕已经显现了,以皇帝的尿性来说,那裂痕是永远不会愈合的,对此他很有自信。
何进认为现在宫里宫外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了,只要他不犯致命的错误,例如谋反之类的大罪,刘宏就是想对付他也是毫无办法。所以他现在就是公然打刘宏的脸,“啪啪啪”的,心里爽极了。
………………………………
第84章 与虎谋皮
上回说到大将军何进仗势公然打脸皇帝刘宏。
最终,刘宏妥协了,只能色厉内荏地训斥了何进两句,罚了何进3个月的俸禄,就草草地结束了对质。
从承德殿出来后,何进并没有急着离开皇宫,相反,他去了后宫求见何皇后。汉朝由于对后宫与外戚之间的沟通管制几乎等于零,所以才导致了外戚专权不断上演。
何进跟妹妹何婉婷说了十常侍投效的事情,让妹妹与十常侍取得联系,让十常侍尽快配合施压刘宏,确立刘辩的太子之位。只要刘辩当上了太子,自己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何婉婷听说十常侍已经投靠了何家,她也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虽然现在自己不受刘宏待见,但是皇后的位置在作为大王子的儿子,与大将军何进联合外臣们的护佑下,原本就不会轻易动摇了,现在再加上十常侍的加持,何婉婷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自己的儿子快点登基,以便自己也过一下垂帘听政的瘾了。
何进听了妹妹的话,也觉得自己刚才是目光短浅了,让刘辩登上太子之位,还不如直接弄死刘宏。于是何家的下一个发展计划就这样定下了,先扶刘辩当上太子,再令十常侍暗中除掉刘宏。
和妹妹商量完军国大事,何进问候了一下妹妹在宫中的生活,就匆匆离开了。剿灭太平教,以及串联大臣们拥立刘辩当太子,都需要他这个大将军来主持,所以接下来的日子会超级忙的。
何婉婷送走了何进,就叫人通知十常侍过来,对外的说法是听说了今天崇德殿的混乱,很担心刘宏的身体,想要为刘宏分忧,就叫十常侍过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内宫的人都是知道何婉婷和刘宏之间闹不和,但何婉婷还那么挂念刘宏的健康,想要为刘宏分忧什么的,叫十常侍去了解一下情况,外界还真的跳不出什么毛病来,也就避免了外人的过多关注了。
再加上十常侍现在也不受刘宏待见了。刘宏有事情都吩咐蹇硕去做,把十常侍当成了透明人。十常侍发现皇帝没有重新信任自己等人,也就更是认定了必须要找一个新主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就只留下段珪看住蹇硕,其他8个人就先行告退,去了皇后的永宁宫了。
在中常侍们离开的时候,刘宏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他恨不得段珪也跟着一起出去,看到十常侍,刘宏的心里就想到自己被打脸的事情,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眼中都要冒出火来。
张让他们去到永宁宫中,何婉婷跟他们说了何家的打算,要他们做好配合。张让他们嘴上答应着,但心里却很是不情愿。把刘辩扶上太子之位,他们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的,一致同意,但要让他们谋害刘宏,他们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这样做完了,并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原因在于刘辩现在实在是太小了,才4岁,也就是说刘辩当皇帝的话,绝对是后族一家独大,而作为这件事情的最大功劳者的他们,到时候还可能会被外戚排挤,连一点话语权都不剩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