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张家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月儿看到,笑得更欢了。

    梁晟狠狠地瞪了梁三一眼,再给梁旭一个白眼,不理他们了。

    这时候,梁旭插话:“赵风哥哥,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是洛阳没错。但去洛阳之前,我想先四处去看看。有人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你很着急要赶去洛阳吗?”

    赵风虽然不知道那话是谁说的,在不在理,

    但是也不敢否定梁旭,连忙否认:“也不是着急,就是怕二弟要是先过去了,没找到我们,他会着急。”

    梁旭心想,自己确实忽略这个问题了,但是也舍不得自己的追星计划。还有就是去洛阳早了,风险很大,时机还没到呢。

    赵风看到梁旭左右为难的样子,也不忍心太过逼迫,毕竟是他们救下了自己和妹妹。

    而自己身上也没值钱的东西,不要说报答了,连凑路费去洛阳也成问题。逃出来的时候,太匆忙了,完全没有下一步的打算,

    接下来的日子还得靠梁家帮忙。只是希望自己能为梁家做牛做马,报答恩情。

    赵风抱歉到:“小梁公子,是在下唐突了。”

    梁旭摆摆手,说:“赵风哥哥,你也别放在心上,大家都自己人。说话也不用这么拘谨。”

    听到“拘谨”,梁晟想起了刚才的糗事,瞪着梁三,说:“梁三,你刚不是睡了吗?”

    梁三摸摸后脑勺,说:“睡不着呢。你们继续,不用管我的哈。继续继续。”

    被梁三这么一打岔,现场的气氛又冷下来了。

    最终,还是梁旭打破了沉默:“赵风哥哥,你不需要太担心了,赵云哥哥一定会和你们团聚的。”

    其实在赵风心里,他自己也不确定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弟弟。赵云在4年前,离开了家,之后就音信全无。赵风自己都不敢想下去了。

    梁晟看到赵风情绪不高,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赵贤弟,我看你也是累了,要不,你先去休息吧?”

    赵风摇摇头,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就是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离开住了十几年的家吧,未来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很茫然,从来没有感觉这么无助。

    梁晟看到赵风苦恼的样子,安慰道:“赵贤弟,你有什么烦恼,就说出来吧。”

    赵风毕竟也才18岁的年轻人,看到大家都关心着他,就跟大家说起了他的过去。

    原来赵风家和常山的赵太守家还是亲戚关系。

    赵风的父亲在赵月儿出生前的半年前,跟随族兄——那时还不是太守的赵太守,去镇压暴动。那时的赵太守是常山前一任太守下面的一个将官。

    请书友们支持正版,请到创世中文网或阅文旗下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赵风父亲在那次行动中为救族兄受了伤,最后不幸离世。

    赵风的母亲也在赵月儿3岁的时候,因为积劳成疾去世了。

    那时候,赵风才9岁,就要担起整个家的重担。

    虽然赵太守也有提供帮助,但那时候还不是太守的赵太守,自己的生活也不算太好(镇压暴动立功,获升迁机会,但是需要买通上官才能真的获得升迁,所以被榨干了),只能是把自己家已经所剩无几的口粮分赵风他们一些。

    所以赵风只能选择辍学,靠着瘦弱的身板,养起自己7岁的弟弟,和3岁的妹妹。

    那时候,赵风那么小,肯定很多事情都干不好,所以家里原有的一点积蓄,都慢慢耗光了。

    等赵风13岁时,赵太守终于坐上太守的位置了,家里环境也在变好,就开始资助赵云进家里的私塾读书。

    有了赵太守的资助,赵风肩上的担子也变轻了。而且赵太守一直很喜欢赵云,说他很像他的父亲。赵云也是争气,所以赵太守很满意赵云的表现,平时见到赵云比见到自己儿子还要亲热。

    在赵风14岁的时候,赵太守把他们领到一位老者面前,说是老者相中了赵云,让赵云拜老者为师。

    赵风、赵云看到赵太守这么重视,当然也很乐意。

    之后不久,赵云就跟着老者离开了。

    原本故事到了这里,好像还挺温馨的,赵风家苦尽甘来嘛。

    可是赵太守家出了个好儿子赵拓,经常来骚扰赵风一家。

    赵拓好像特别讨厌赵云,但是他自己又不能把赵云怎么样,最重要是因为打不过赵云。

    而且他还认为父亲总是偏心赵云。

    所以看到赵云,总是觉得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赵云每次见到赵拓,也不给他好脸色看。

    赵风私下说过自己弟弟无数次,赵拓是赵太守的儿子,要赵云让着他。

    可是赵云性格比哥哥要冲动,所以,虽然知道哥哥说的在理,但是总会忍不住就和赵拓针锋相对。

    赵风对此也是毫无办法。

    后来赵云跟随老者离开了,赵拓也不再来找赵风家麻烦了。

    可是赵拓不知道怎么就看上了自己妹妹,又来纠缠了。

    赵风当然不希望自己妹妹嫁给赵拓那种人。

    都是在一起长大的,赵拓那德行赵风能不清楚吗?

    把妹妹交给他,和把妹妹推火坑里有什么区别?
………………………………

第20章 旅行团

    上回说到赵拓看上了赵月儿,赵风不同意。

    但是赵风也不想得罪赵拓,所以一再忍让,为了避免赵拓对妹妹的纠缠,都把自己妹妹给禁足了。可是赵拓却得寸进尺,逼得更紧了。

    最后赵风忍无可忍,决定向赵太守告状,但是他不知道赵拓一直派人盯着自己家。

    赵拓趁着赵风离开,只有赵月儿一个在家,就强闯进去,想要强奸赵月儿。

    还好邻居及时通知了赵风,赵风回来得快,赵拓并没有得逞。

    赵风当然很生气了,打了赵拓一拳,把赵拓打倒在地,转身拉着妹妹就离开了,想到太守家去告状。

    谁知赵拓叫了一班打手,追上了赵风,拦住了他们。在最紧急的关头,遇到了梁旭他们。

    梁旭听到这里,感觉很羞愧,觉得自己好像好心办坏事了。事情原本可能还有转弯的余地的,或者赵太守会主持公道呢?

    可是现在已经把赵风兄妹带出来了,也只能安慰自己赵太守会偏帮自己儿子吧,或许赵太守会这么选择亲上加亲,谁说得准呢?梁旭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其实赵风也想过这个问题的,他记得赵太守曾经说过:“我很喜欢月儿这丫头,要是能做我的儿媳就好了。可惜我那孽子不争气,配不上她。”

    所以赵风在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也不敢冒这个险。要是赵太守让自己把妹妹嫁给赵拓,那自己能拒绝吗?

    赵月儿在旁边听着哥哥说起过去的伤心事,“嘤嘤”地哭了起来。

    赵风痛爱地把妹妹搂进了怀里,安慰着她。但看样子也离哭不远了,要不是因为身为男子的话。

    屋里的其他三人就很尴尬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还好,季楚儿的到来,打破了尴尬的局面,他是来找儿子回去睡觉的。

    是夜一夜无话。翌日继续上路。

    到了晚上,赵风又找到了梁晟,这次谈的还是赵家兄妹出路问题。

    这次屋里依然坐满了人,连季楚儿也来了,看来古人和后世的吃瓜群众一样,都是怀有一颗八卦的玲珑心啊。

    赵风对梁晟说:“梁公子,很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帮助。只是我们身无详物,不知该如何报答梁家对我们的大恩大德。”

    梁旭在一边想:你只要把你弟弟介绍给我就行了,其他的都好说,呵呵呵。

    梁晟说:“些许小事,赵兄不必介怀。”

    赵风说:“梁公子,我心甚不安。”

    梁三插嘴:“别总拽文嚼字的,俺听不懂!”

    梁晟瞪了梁三一眼。

    梁三对着梁晟傻笑了两下,说:“你们继续,你们继续,不用管我。”

    但是赵风分明看到身为大小梁公子母亲的季楚儿,竟然只是在一旁偷笑。心想:这家人对下人真好啊,都让人感觉不到身份的差别。

    其实梁旭、赵月儿也和梁三一般的想法的,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梁晟和赵风的对话,听着累人。

    赵风继续说到:“不知道梁公子是否可以让在下为梁家做事?”

    梁旭还没等梁晟开口,就抢着说:“那感情好啊!欢迎赵风哥哥!”小手拉着赵月儿就开心的跳了起来,还想亲赵月儿一下了。只是因为个儿小,跳起来也才到人家脖子,差点没把人家下颚给撞坏了。

    赵月儿被吓了一条,连忙拽起梁旭小辫,把他拎开。

    梁旭刚才也不是有意要揩油的,只是一时高兴过了头,没控制住。现在小辫子被抓住,就生气了,说:“快放开!疼!”

    赵月儿也生气了,气鼓鼓地说:“刚才你差点撞到我了!”

    “我不是有意的,你先放开!”

    “你先道歉!”

    请书友们支持正版,请到创世中文网或阅文旗下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都说了不是故意的了!”

    “先道歉!”

    大家都被这对活宝给逗乐了。

    梁晟看到少主好像很喜欢赵风,而且也同意了,所以说:“就听我弟说的。”

    季楚儿也很欢喜,以前自己儿子身边都没有同龄人能陪他玩耍,赵月儿虽然是比较大的小姑娘了,可是儿子现在也算多了个玩伴了,也是极好的。

    会议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进行。各方就赵风待遇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自此,梁氏旅行团多了两名新团员,就是比较行事说话都比较拘谨的赵风,和活泼可爱、美丽动人的小萝莉赵月儿。

    团友们之间没大没小的,经常打打闹闹。

    赵风虽然还很不习惯,但是也很喜欢这种被平等对待的感觉。

    赵月儿突然没了约束,就玩得更疯了。

    次日一大早,旅行团就在梁晟的带领下,继续出发了。

    在第四天的中午前,梁氏旅行团终于抵达了他们的第二站——涿县。

    涿县要比巨鹿、常山要大一些,人也多一些,其中还有一些发型古怪的人在做买卖。

    那些应该就是北方的胡人吧?梁旭投去了厌恶的目光。

    梁旭想起了后世那些穿越小说,把胡人形容得十恶不赦,所以他也恨上了胡人。

    但是看了很久,也没发现他们和别的商旅有什么两样,除了发型和衣着打扮以外。

    梁旭也就发扬他的优良传统,弄不明白的事情就算了,不纠结,低下头继续和面前的粥做你死我活的斗争。

    在梁氏旅行团进城没多久,赵拓派出的人也找到这里了。

    追来的是一壮一瘦的两个年轻人,来到城门前,都下了马。壮硕汉对瘦子说:“都6天了,也没看到赵风的人影,可能不是往这个方向逃吧。”

    瘦子说:“要不我们回去吧?”

    壮汉说:“现在回去,怎么跟少爷交代呢?”

    瘦子弱弱地说:“就实说找不到吧。”

    壮汉说:“你爱说你去说!”

    瘦子想到赵拓下命令时那凶狠的样子,缩了缩脖子,不敢说话了。

    壮汉领着瘦子,找了家看上去挺豪华的酒楼,坐下,就直接让店小二把店里的招牌菜都拿来,还要温上一壶好酒,看都没看菜单一眼,还给了打赏。

    小二觉得他今天的运气挺好的,又碰到了一位土豪大爷。

    酒足饭饱以后,一结账,壮汉心里却拨凉拨凉的,钱袋子快见底了,连回去的路费都不够,这可如何是好?
………………………………

第21章 买草鞋

    上回说到赵拓的家丁追到了涿县,豪吃一顿后,发现自己剩下的钱不多了。

    其实赵拓是给足了他们经费的,每队人给了他们整整1个月的花销。

    但是这壮汉是赵拓的贴身跟班,叫赵二狗,平时帮着自己少爷在外面物色美女,跟着少爷吃喝玩乐惯了,就把这次差事当成了公费旅游,依然大手大脚。

    去到哪里都是吃好的喝好的,把正事放到一边去了。

    不然以他们骑马的速度,追赶梁旭那龟速的牛车,认真对待的话,早就应该追上了。

    这下可好,公费就快花光了,可是时间却还没过一半,这可怎么回去交差呢?赵二狗可是很清楚他们那寡恩薄义的少爷的脾性的。

    赵二狗一边烦心着,一边与同伴走出了酒家。当他看到门前拴马桩拴着的马时,就有主意了。

    赵二狗对瘦子说:“李茂,我们的钱用得差不多了。”

    李茂一听,急了,怕赵二狗向自己要钱,连忙说:“二狗哥,钱都是你拿着的,我可是一文钱都没有啊。”

    赵二狗也急了,怒吼吼地说:“你想什么呢?我问你要钱了吗?我是那样的人吗?”

    李茂诽腹:你是怎么样的人,你自己知道。平常仗着是少爷的人,对我们可是欺压惯了。借钱赖账的事情还少做了?

    赵二狗也不想知道李茂是怎么想的,继续说:“我打算把马卖了。”

    李茂又急了,说:“这怎么行?把马卖了,回去更是无法交差了!不行不行!”

    赵二狗被气笑了,给了李茂一爆栗,说:“不卖马,就能交差了?只要回去以后,说是让山贼给劫了,就行了。就这么决定了。”

    赵二狗说完,牵上自己的马,直接找客栈去了。

    请书友们支持正版,请到创世中文网或阅文旗下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李茂不知道赵二狗说让山贼劫了的说法行不行得通,但是以他李茂在赵家的身份,那是肯定玩完。

    原本二狗不姓赵,是没有姓氏的穷苦人家的孩子,被父母卖到了赵太守家做奴仆。

    而李茂是赵家的长工的孩子,在赵家的地位是比二狗高的。

    但是二狗这孩子从小就精灵,能说会道会哄人,把赵拓哄得可高兴了。

    所以赵拓就让二狗就做了自己的跟班,还赐他姓赵。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现在的李茂无法对现在的赵二狗说不。

    李茂无奈,也只能是牵上自己的马,默默地跟上了赵二狗。

    说回梁旭一行人,他们吃过了中饭,找了客栈安顿了下来。

    梁旭并没有急着去找刘备或者张飞,因为这汉朝时代的长途旅行实在是太累人了。

    四天下来,现在一躺床上。梁旭就完全不想动了,所以他选择先休息一天再说。

    梁旭侧躺着,手里捧着《太平清领道》在看。

    一方面因为知道上面的内容是看不明白的,一方面自己也没有精神去理解,只是躺着无聊,又还睡不着,就拿来看看而已。所以很纯粹的就是看上面的文字和标点符号。

    梁旭已经看了竹简好多次了,发现身体出现暖流并不是错觉。

    而这次完全不去尝试理解上面的内容,这种感觉好像更强烈了。

    梁旭愣了一下,刚想确认清楚,可是那种感觉却随着他的清醒,完全消失了。

    或许是因为太累的关系,所以感官有所偏差吧。梁旭这样跟自己解释。

    然后,他又重新去看竹简上面的文字。

    很快地,梁旭感觉身上暖暖地,很舒服。昏昏欲睡,于是就睡着了。

    季楚儿帮梁旭把竹简收好,虽然她很疑惑儿子为什么总喜欢看这个空白的竹简,但是看着儿子平时的表现都很正常,所以也没有深究这个问题。

    次日,梁旭睡到巳时(早上9点)才起来。梳洗过了,就让梁晟带着自己去找刘备。

    但这次不是直接去刘备家,而是到集市上去找。

    在梁旭的记忆中,刘备是卖草鞋的,他想看看大明星在成名以前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决定直接去找卖草鞋的。

    听说刘备耳朵比较大,所以又叫刘大耳。梁旭一边想,一边跟着梁晟在集市中穿梭,留意着有没有卖草鞋的,店主的耳朵大不大。

    走着走着,梁旭突然发现路边有一个卖草鞋的小年轻,还是长着一对招风耳,心想:莫非他就是刘备?长这个样子,耳朵确实挺大的。

    于是他就拉了拉梁晟的手,拉着梁晟往大耳的草鞋摊走去。

    梁旭装模作样的在摊前挑草鞋。

    摊主很无奈地看着这个小娃娃,看着小娃娃小脚上所穿的锦鞋。

    摊主心想:我打的草鞋这么大,这富贵人家的小公子是要干嘛呢?

    梁晟就在一旁看着,因为他也不知道梁旭是要干嘛。

    梁旭自己是很想装成顾客搭讪大耳的。

    可是挑着挑着,他身为穿越者的职业病又犯了。

    他摸着草鞋那粗糙的纹路,心里在想着:这是人穿的吗?不会硌脚?估计脚皮都会被磨破吧。有些地方还感觉刺刺的呢。

    梁旭看看自己的鞋子,心里想:自己穿的鞋子是母亲亲自做的,好像是叫舄,鞋头是翘起来的,方方的。鞋底是木头做的,鞋面用的是丝帛。

    看样子是高级货吧,可是第一次穿的时候也会感觉很不舒服。何况这些草鞋?

    自己的鞋子,最后是按照自己的强烈要求,用柔软的填充物加厚鞋垫,还根据脚型,在脚窝处做了特别增厚,才终于穿出了一点后世的舒服感。

    梁旭也不想想自己那孩子的身体,长得快,鞋子很快就不能穿的了,又要重新做,既费钱又耗功夫。

    这就是生在富贵人家的命啊,和普通百姓就是不一样,要穿硌脚的草鞋。

    梁旭想着想着,也终于发现问题了,找了一个超级蹩脚的借口,红着脸对大耳摊主说:“这是我给仆人挑的。”

    大耳摊主也不跟他计较,一个因为摊位现在没什么客人,二个他也不敢开罪这个穿华服的公子,吃罪不起。

    这第三嘛,他希望这个富贵公子能给他的仆人们都买一双草鞋。
………………………………

第22章 原来刘备是网红

    上回说到梁旭在一个大耳青年的摊位前挑草鞋。

    梁旭不好意思继续挑下去了,就随便找了一双自觉赵风应该能穿下的草鞋,问了价,让梁晟帮忙掏钱,就买下了。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梁旭想:既然帮大耳发了市,是时候进入戏玉了。

    可是他却不知道大耳正觉得这个富家公子是在寻他开心呢,弄了半天,就只买一双鞋?

    梁旭问:“请问你是刘备吗?”

    大耳没好气的回答:“不是。”

    梁旭心里不爽:搞了半天,弄错了啊?不是就不是嘛,态度还这么差,要不是现在还没有315消费者协会,我铁定去投诉你。

    但是集市好像就这一家卖草鞋的。难道是自己哪里得罪了人家,所以对方才不承认?

    梁旭又问:“那你听说过刘备吗?也是卖草鞋的。”

    大耳更生气了,嚷道:“别在我面前提那个什么刘备!”

    梁旭被这一嚷,也来火了,大声说道:“不是就不是,你对我发什么火?”

    大耳被小娃娃这一唬,也觉得自己过分了。对方才多大的年纪,自己怎么能跟个娃娃置气呢?

    大耳对梁旭抱歉说:“这位公子,刚才是小的不对。你说的刘备我认识,就住在我隔壁。那家伙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听到他的名字,就来气。这火不是冲着公子发的。抱歉了。”

    梁旭一听,八卦玲珑心就被勾引出来了,继续打听:“那家伙都干了些什么呢?让你这么讨厌他。”

    大耳看到有听众愿意听自己发牢骚,也正好无事可做,可以说道说道,说出来了,心里舒畅,所以就一五一十跟梁旭说起了刘备和自己的恩怨情仇。

    原来大耳是刘备的族人,叫刘鑫,而且是刘备小时候的邻居。那时候,两人还经常玩到一起的。

    请书友们支持正版,请到创世中文网或阅文旗下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刘备的父亲在刘备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刘备母亲靠着编制贩卖草席草鞋,一个人带大了刘备。

    所以刘备小时候,家里很穷,没什么能玩的。

    刘备就喜欢在自家门前的大树下,假扮皇帝出巡,让刘鑫装成他的侍从。

    刘鑫觉得隔壁家那穷小子都能扮皇帝,为什么自己不能呢?看着“皇帝”威风的样子,自己也很想过过瘾,但是刘备就是不肯配合。

    于是刘鑫就偷偷把这事情告诉了刘备那个死脑筋的书呆子叔叔——刘珖。

    刘珖一听,这还得了?要是假扮皇帝的事情传出去了,那整个家族都会玩完。

    就找来了刘备,训了一顿。

    刘备后来不知从哪里知道是刘鑫告的密,就不再跟刘鑫玩了。

    在二人长到上学的年纪,就被族里安排进了族里的私塾进行启蒙教育。

    刘备不怎么喜欢学习,刘鑫没见过他怎么努力,可是成绩一直不错,很讨私塾先生们的喜欢。

    但是刘鑫自己确是怎么努力,成绩都上不去。所以更不爽刘备了。

    到了青少年时期,族长觉得刘备有前途,就资助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