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张家记-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体》里面,第一次避免人类灭绝是所谓的黑森林理论,个人感觉这就是美国佬的霸权主义加零和博弈思想,虽然老刘不是推崇这个理论,但大家好像都很喜欢这理论的样子。我们的地球就是一个黑暗森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吗?为什么就是没有作品是对国际宣扬我国的和平思想的呢?就是没有作品教导我们应该摆脱霸权主义这种旧式的思维呢?美国佬老是把我们当成敌人,不正是害怕我们将来会坐上他们的位置,接着就像今天一样地压迫他们吗?因为我们表现出来的思想好像就是这个样子:自己强大了,就可以随便欺负别人。
老刘的黑暗森林很深刻,但他还是没有给出破除这个魔咒的办法。
为什么会选择写书?那是因为网上太多的故事在宣扬暴力、强权主义。会上网看书的基本都是年轻人吧,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成长真的好吗?
现在暴力犯罪的成本太低了,在法律上打架伤人也就一个行政拘留的事情。而在文学上,崇尚的正正是谁的拳头大就谁说话算话……可怜、可悲!
现在已经没继续看《三体》了,不过又有了一个新的借口,那就是春节要走亲戚,估计还得断更几天。走完亲戚呢?没借口给自己了,自己要怎么办才好?
唉,订阅量要怎么样才能上来呢?压力真的好大。
(本章完)
………………………………
第294章 说曹操,曹操到
上回说到梁旭因为进宫的事情郁闷得不行,正撞上郭嘉在门外吵闹,就想拿戏忠和郭嘉出气。
梁旭他们住的院子是比较靠近前院的,所以荀彧还没出来以前,梁旭就已经来到了门前。
梁旭从门房一转出来,就闻到了一股酒臭味。
梁旭前世是四不青年,不烟不酒不嫖不赌,所以他不单讨厌二手烟的味道,同样也闻不惯酒的气味。别人都说酒香,但他却认为那种味道臭死了。
梁旭捏着鼻子,本就清悦的娃娃音变得更加尖锐了,他对着郭嘉大声嚷嚷:“郭嘉,大晚上的,你瞎嚷嚷什么呢?我在里面都能听到你的声音,你知道你这样会打搅到附近的邻居吗?”
其实现在的时间还是亥时,按照后世的时间来算还是十二点以前,很多大城市的人们估计还没睡下。但他们此刻身处汉代,是一个连灯油都要省着用的年代,没有夜生活,没有电视或者网络,娱乐消遣活动不单屈指可数,更是奢侈品,所以绝大多数的人们在这个时辰基本都睡了,周遭的环境确实十分安静。即使郭嘉并没有张飞那种大嗓门,大晚上的在那边嚷嚷,也确实让人闹心。
可醉酒的人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郭嘉撇了梁旭一眼,仰着头大叫到:“别人嚷嚷就不行,就许你自己嚷嚷?这是什么道理?”
梁旭本就不擅长和别人斗嘴,现在被郭嘉顶了一句,更是气结,涨红着小脸,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曹操为了化解大家的尴尬,连忙过来拉开梁旭,并礼貌地对梁旭说:“在下曹操曹孟德,在芳泽阁有幸认识了戏公子和郭公子。他们现在……”说到这里,曹操望了望郭嘉,继续说到,“小公子无需与他们一般见识。”
梁旭白天的时候,还想着要去拜访曹操,这下真的是说曹操曹操到了。
看着眼前这个不比自己高多少的白白的微胖的大叔,梁旭有些错愕:这个大叔就是曹魏的曹老板?他的身高和他在后世的名声真的不太相配呢,不过还是要比四娘高啊!
无须曹操解释,梁旭也明白郭嘉他们喝成了什么鬼样子。
梁旭也知道自己脑子没有郭嘉好使,于是就顺着曹操给的台阶下来,对曹操点点头,干脆闭嘴了。
曹操问到:“公子是小荀公子吧?”
梁旭轻轻摇着头说:“我是荀彧荀文若的学生,我叫梁旭,曹叔叔叫我小旭就行了。”
曹操对梁旭这种非主流的自我介绍方式不太适应,不过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主,所以他也顺坡下驴,坦然地接受眼前这个叫小旭的娃娃叫自己叔叔的事实了。
但让曹操比较难理解的是,郭嘉和戏忠明明比小旭大了不止一轮,可听他们互相之间直呼其名,看似是同辈的关系,难道郭嘉和戏忠也是小旭口中的荀彧的学生吗?
曹操与郭嘉、戏忠相处了大半天,虽然没有特意考较两人的军政见解与能力,但是从天南地北的闲聊中,曹操已经可以断定郭嘉、戏忠两人的思维活跃与跳脱,换一个简单一点的说法,就是曹操认为郭嘉、戏忠是超级聪明的,估计他们的肚子里都很有料。
曹操现在猜测荀彧是郭嘉、戏忠的老师,他认为那就意味着荀彧的能耐要更强。曹操现在满心期待着与这位大智者见上一面了。
曹操有些迫不期待,于是直接开口就问梁旭:“请问令师现在在家吗?”
听到曹操问起荀彧,梁旭想起了自己这个便宜老师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上,对曹魏集团崛起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曹操起家的阶段,曹魏集团的每一次重大转折或是危机,都可以看到荀彧的身影。
可以说,没有荀彧,也就没有曹操的明天。
曹操在他的崛起之路上,和荀彧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亲密的。
有鉴于此,梁旭犹豫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曹操的这个问题才好。
一方面是因为梁旭不舍得他的老师。
虽说这些年以来,梁旭没有特意去拉拢这些历史上的牛人为自己服务,一个是因为他在扛起黄巾军的大旗之前,根本没想过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另一个是因为他反贼的身份也难以拉拢到什么牛人。
身家清白的大神们,谁会好端端地想着要上黄巾的梁山呢?
虽说什么时候都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想要窃取权力的人存在,但据梁旭所知道的历史,东汉末年有太多给这些人洗白的势力存在,就连原黄巾的将领们,也都纷纷投身到各大诸侯的阵营,给自己换了一个官方的身份。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谁又愿意继承张家三兄弟的未竟事业呢?
可现在荀彧算是自己倒贴上来的,虽然在身份上还是梁旭的老师,并不是梁旭的属下,但有这么一位大神在身边,谁又能做到忍痛割爱呢?
但换一个角度,站在曹操那边去想。缺了荀彧,曹魏很可能就要夭折了。而梁旭自己却很佩服历史上的曹操,他很不希望曹操会过早地死在了争霸的路上。
梁旭并不是说想要尝试和曹操一争长短,他更希望的是看到曹操成为治世的能臣,他觉得那样的曹操会更完美。
此刻,梁旭很纠结,他很不想让曹操接触到自己的老师,但又觉得自己这样做就太对不起自己的偶像曹操了。
曹操一脸诚挚与热切地注视着梁旭的笑脸,耐心地等待着梁旭的回答。他不明白眼前这个小娃娃为什么不说话了,他刚刚问的问题并不难回答。
其实梁旭是白纠结了,完全就是他自己想叉了。现在的曹魏集团还没有影子,曹操自己的身份也够不上招募荀彧当谋主。
曹操更多的只是想为朝廷物识人才,好举荐他们入朝为官,而最好的状况当然是这些人才将来能成为他的同道,能让他不在那么孤单。
现在曹操在朝廷中的处境实在是尴尬,他不愿意与九常侍同流合污,但大臣们又觉得他是常侍的后代,而疏远他。
(本章完)
………………………………
第295章 曹孟德的张子房?
前情提要:曹操热切地期盼着结实荀彧,想着试试荀彧是否优秀的人才,进而举荐给朝廷。而梁旭却怕荀彧会和曹操一见如故,会被曹操从身边拐走,很纠结要不要向曹操隐瞒荀彧的行踪。
就在梁旭犹豫的时候,荀彧终于在门子的引领下姗姗出来了。
荀彧从门房转出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自己的学生梁旭正在和一个白面男子大眼瞪小眼,白面男子身后跟着一位下人打扮的跟班,而郭嘉却站在门口的台阶下发酒疯,郭嘉身边就停着一辆牛车。
荀彧正纳闷自己的学生怎么和曹议郎“对上眼”了,也正因为看到自己这个学生,才想起自己这个学生白天说要去拜访一下这个曹议郎。
难道这个曹议郎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难道是自己想错了?旭儿又是怎么知道这位曹议郎的?现在看他们的样子,好像也才刚认识。这一系列的问题,荀彧还没来得及想清楚,荀家的门子已经上前去和曹操打招呼,给他介绍自家的主人了。
曹操顺着荀家门子的指示,看到了他想认识的正主。
曹操见到荀彧的第一反应是自惭形秽。只见荀彧将近一米八的身高,人还长得帅。而曹操自己呢?对外宣称超过一米六,可实际上是穿上厚底的鞋子才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曹操也早已习惯了,不习惯不行啊,身高是硬伤。
就在曹操看到荀彧俊朗的外表觉得自惭形秽的时候,梁旭也同样很受伤。
梁旭悲观地想着: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看来我和三国的大神们还真的没有什么缘分,估计今晚以后,自己就要和荀彧渐行渐远了。
尤其是荀彧还是超一流的智力大神,他精准的战略眼光,就算把刘关张赵再加上太史慈绑一块,也不可能达到的。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能当谋主的大神,是可遇不可求。
曹操并没有自惭太久,就把这种惭愧的情绪丢到了垃圾堆里了。这也是他多年面对现实以后,练习来的心理素质使然。
曹操向荀彧恭敬地行了一礼,再次自报家门:“在下曹操曹孟德,在芳泽阁有幸认识了戏公子和郭公子。因为宵禁的缘故,所以在下顺便把他们送回来。”
荀彧礼貌地回了一礼,诚挚地向曹操道了谢:“在下荀彧荀文若,在此要感谢曹议郎把在下的两位朋友送了回来。”荀彧想到自己的学生想要拜访眼前这位曹议郎的心愿,为了制造机会给自己的学生和曹议郎交流的机会,于是多加了一句,“不知议郎大人是否有空,进屋喝杯茶再回府?”
梁旭一听到自己的老师竟然主动邀请曹操进屋,心中更是悲哀,更加觉得荀彧和曹操是一见如故,自己再也无法把荀彧骗上贼船了。
而因为梁旭此时正背对着荀彧,所以荀彧没看到自己学生脸上那失落的表情。
而曹操虽然正对梁旭,但一个是因为梁旭还是小孩子,个子比曹操还要矮,而曹操现在的注意力正在高个的荀彧身上,所以曹操也没有留意到梁旭那种怅然若失的神情。
曹操此刻正想着:郭嘉和戏志才跟荀彧的关系原来不是师生,但能跟郭嘉和戏志才当上好朋友的,应该也是身怀大才的高人。再说荀彧出身颍川荀家这种大家族,家族底蕴深厚,也容易培养出人才。
曹操一边想着事情,一边回答到:“固所愿,不敢请耳。”
荀彧叫来仆人去把郭嘉还有戏忠送回房间。
由于戏忠睡着了,还怎么叫都叫不醒,所以只能找来担架把他抬进去。
而郭嘉虽然没睡着,但因为心情不好,借着酒兴,也是很不配合。他一把甩开了想要搀扶他的仆人,大叫道:“我自己会走!”
嘴里虽说着会走,但郭嘉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就是不挪动身子。
仆人很无助地看着荀彧,想要荀彧拿个主意,毕竟郭嘉是他们的主人家荀彧的朋友,地位比他们要高。
荀彧看到郭嘉的做派,皱了皱眉,先是对曹操说了声抱歉,然后命令仆人把郭嘉架起来,硬拉回屋。
郭嘉还在死命反抗,但仆人们得到了主人家的命令,也就不需要跟郭嘉客气了,上去两人,一人架着郭嘉一边的肩膀,把郭嘉硬拉回去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看得曹操是目瞪口呆。
曹操可没想过荀家这样的大家族,也会出来这么一个不按规矩来的子弟。不过荀彧这样的做派,也正对曹操的胃口,这就更加剧了曹操想要认识荀彧的念想。
另一方面,曹操也意识到荀彧和郭嘉他们的感情真的十分要好,不然也不能这么不拘小节。
安排妥当了戏忠和郭嘉,荀彧这才有空理会自己的学生。他向梁旭伸出手,温声说到:“旭儿,我们也回去吧。”
梁旭依旧沉浸在沮丧中,所以什么都没说,就很听话地把小手放到老师的手里面,让老师牵着他。
曹操看到荀彧和梁旭之间的这番举动,也想到了眼前这对师徒的关系也是亲如父子一般,很是羡慕。
因为曹操自己和父亲的关系不太好,虽然心里都会想念对方,但因为价值观大相径庭,一见面就很容易吵架。
此时,荀彧终于发现自己学生的情绪不太对劲,但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关系,荀彧是不可能知道梁旭在沮丧的事情,竟然跟他和曹操有直接的关系。
但现在有外人在场,荀彧也不好当面过问自己的学生在沮丧什么。
荀彧抬头对曹操说:“曹大人请。”
曹操连忙谦虚道:“荀公子叫我孟德就好了。”
荀彧也礼貌地对曹操说道:“既然曹大人不介意,在下就僭越了。孟德兄也不好荀公子荀公子这样称呼在下了,叫我文若就行。”
说完,荀彧牵着梁旭,领着曹操进了荀府。
一行人来到会客厅,分宾主落座。
荀彧刚安排了仆人上茶,就被梁旭叫住了。
(本章完)
………………………………
第296章 讲多错多
前情提要:荀彧把曹操领进了会客厅,正要安排上茶,却被梁旭开口阻止。
荀彧很诧异地看着自己的这个让自己得意的学生,不明白他今晚是发生什么状况了。
没等荀彧开口问,梁旭自己就先说出了原因:“茶叶里面还有咖啡因,人体吸入会让人觉得兴奋,晚上喝茶容易导致失眠。”
“什么是咖啡因?”荀彧问出了曹操不好意思开口问出来的疑问。
梁旭听到老师的问话就后悔自己多嘴了,他心想:三国时期别说化学专业了,连物理都不成系统,我能怎么解释给他们听呢?
梁旭憋红着小脸,一时无语。
荀彧见自己学生这般作态,他也明白过来,估计梁旭最终给出的答案也会是从一本没有名字的书上看到的。
荀彧也不是第一次从梁旭那里听到一些不知所云的名词了,虽说不完全相信,但早就习惯了,加上现在的时间确实很晚了,要是真让梁旭说中了,会连累别人失眠就不好了。
于是,荀彧改口让仆人倒几杯水过来。
曹操见荀彧没有细究的意思,他也不好意思开口问。
这时候梁旭又抢在仆人离开之前喊住了仆人:“麻烦你,要煮沸过的水,谢谢。”
荀彧这下被自己的学生给气笑了,笑着问梁旭:“这又是为何?”
虽然这次梁旭还是自己多嘴给自己找麻烦,但鉴于事关自己以及身边人的健康着想,梁旭并不后悔,只是还是不知该如何解释。
梁旭又愣住了,而负责茶水的仆人则看着家主,等家主拿主意。
荀彧没等自己的学生说出答案,就先对仆人说:“就按旭儿说的办吧。”
仆人得到家主的命令,就答应了一声,先退出去了。
关于喝水要喝煮沸过的水,梁旭他们老张家的人都是早在梁旭能说话的时候开始,就按照这种规矩在做的。
这种事关卫生的问题,梁旭一直不敢疏忽,因为汉时的医疗水平是在是太差劲了,就连感冒也会死人。
只是此前梁旭并不和荀彧一起住,而荀彧平常也是喝茶,没怎么喝水,所以梁旭并没有想到这方面的事情。
而现在要解释不要喝生水的事情,就牵涉到病菌,没有显微镜是完全看不到的微生物,这也无法解释清楚。
梁旭只能含糊地说到:“喝煮沸过的水,比较不那么容易得病。”
“这又是为什么呢?”荀彧继续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地问到。
曹操只坐在一旁,不吱声。他对这个问题也很好奇,不过他更好奇眼前的这对师徒,他发现授业解惑的人竟然不是身为老师的荀彧,反倒作为学生的梁旭要懂的多一些,感觉很是奇怪。
梁旭被逼无奈,只能照实说了:“因为生水里面有很多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有一些可以使人生病。但只要经过高温,就能杀死大多数的微生物了。”
荀彧听完了,只是笑了一笑,并没有再说些什么。
曹操虽然觉得梁旭的说法难以理解,但看到荀彧没有继续深究,好像认可了梁旭的样子,他怀疑只是自己太孤陋寡闻,所以才不知道“微生物”又是什么东西而已。
梁旭经过这么一出,心情已经平复下来了。
因为梁旭在认识荀彧以前,是完全没想过能跟荀彧拉上关系,更别说现在这种在汉时算是很重要的师生关系了。
那时候的梁旭,也只是追星的心理作祟,想要一睹历史风流人物的风采而已。
就算将来荀彧真的被老曹给拐跑了,梁旭能跟着荀彧学习这么长时间,其实也已经是赚到了。
再说了,荀彧要真如他原有历史一般进入了曹魏集团,以荀彧的影响力,梁旭未来想要和曹魏集团合作也方便了许多,起码有一个有分量的人能帮着说说话不是。
既然想开了,梁旭的追星情节又开始活跃起来了,而这次针对的当然是他的偶像曹操了。
梁旭兴致勃勃地劈头盖脸就问了曹操一个很让人尴尬的问题:“曹叔叔,听说你父亲,也就是令尊,是过继给已故曹侍中的。你父亲在认曹侍中做父亲以前,是姓曹,还是姓夏侯的呢?”
梁旭问的这个问题涉及了曹操的**,相传夏侯兄弟和曹操的关系那么好,是因为曹操本来应该是夏侯家的人。
而无论是在后世还是东汉,这样问别人是一种冒犯。尤其是这直接揭开了曹操的伤疤,曹操正是因为祖父曹腾是宦官的关系,导致他在朝廷上面两面不是人。
只有梁旭这个家伙仗着自己是熊孩子,才敢当着别人的面问这种问题。
荀彧一听到自己的学生竟然问出这样的问题,立马出声训斥:“旭儿!你怎么说话呢?快跟孟德兄道歉。”
荀彧虽然像是在教训自己的学生,确实也真是在教训自己的学生,但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学生向曹操请求原谅:你曹操和我是同辈,小孩子说错了话,我们大人有大量,就别太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了。
可是梁旭竟然对着荀彧很委屈的补了一句:“学生真的很想知道。”说完了,大眼睛一眨不眨地、很天真地看着曹操,等待着曹操的回答。
原先曹操听了荀彧刚才的求情,他也想着梁旭是小孩子,不懂事,就算了,谁知道梁旭竟然还蹬鼻子上脸的,白脸立马就黑了。
梁旭见情势不对,就自己开口辩解了:“曹叔叔,小侄可没有歧视你是宦官之后的意思,你可别误解了。我只是真的很想知道你原先是曹家的人,还是夏侯家的人而已。”
听了梁旭的解释,曹操的脸色才恢复了一些,但被梁旭戳中了他的伤心处,原本挺好的心情也就变得低沉了。
曹操有气无力地回答到:“曹某祖上也是姓曹,和夏侯家没有任何关系。倒是曹某和谯县夏侯兄弟相交莫逆。不知小弟弟是从何听说曹某祖上是夏侯家的人呢?”
………………………………
第297章 有缘来相会
前情提要:梁旭八卦问了曹操的出身,勾起了曹操在朝廷中被孤立的痛苦回忆。曹操说出自己原本就是曹家人,并问起了梁旭从哪里道听途说他是夏侯家的人。
听到曹操的问题,梁旭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
关于曹操是曹家人还是夏侯家的人的问题,当然是后世的吃瓜群众想出来的。可这让梁旭怎么说呢?
于是梁旭灵机一动,打算岔开话题,就老成在在地开始安慰起曹操:“曹叔叔,你无需如此在意你的出身。说心里话,现在朝廷上,我最最佩服的人就是你了。”
曹操疑惑地问到:“小弟弟听说过曹某?”
曹操的这个问题,又难倒梁旭了。
梁旭比较熟悉的是《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个曹操,所以他对曹操的前半生几乎完全不了解,他佩服的曹操的后半生。现在问题正是曹操现阶段还处于他的前半生,梁旭根本无法把曹操后半生的辉煌当成曹操现在的成就给说出来。
看到梁旭在那边苦思冥想的,曹操心想:我就知道这个小娃娃刚刚是哄我的,他才多大,听口音,也不是中原地区的人,如何会听说过我呢?
想着想着,曹操的情绪又开始低落了。
此时,梁旭突然抬起头,兴奋地说:“曹叔叔当年当北部尉的时候,秉公执法,不畏强权,杖杀违法的大宦官的亲戚。”
曹操一听,面露尴尬,他心想:也不知道眼前这个熊孩子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这事情,那事情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