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子辩-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百五十金,九原城也没有几家能拿得出三百五十金这样的巨款。
吕布却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将三百金分发给来随着他冲锋陷阵战死的兄弟们的家属。
钱虽然买不来一个人活过来,但是能让他们的亲人好好活下去。
然后转头把剩下的五十金交给了严氏。吕布捧着严氏鱼梨花带雨的脸庞,微微一笑,狠狠的亲了一口上前,直视严氏的眼睛说道:“等我,如果我回来我便娶你,如果我回不来,你便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吕布毅然翻身上马,严氏却跑上前死死拽着吕布的衣角,不肯让他走。
严老汉上前哀声劝说:“这便是北地人的命啊!孩子,让他去吧、让他去吧……”
吕布横下心来,调转马头。衣角瞬间被撕开。
“吕郎、吕郎!”严氏撕心裂肺,还想扑上去。却被家人拦住,眼睁睁的看着吕布汇合到了段颎的军中。
只能相望,却无法相见……
加油!
祈祷……
………………………………
第62章 新年新气象
段熲摸了摸胡须,出言道:“嗯!奉先小子,待你回来,老夫亲自做你的媒妁,让你取你的小娘子过门!”
吕布一听,拱手谢道:“吕布多谢将军。”
大汉地位最高的县侯之一,亲自为一个白身证婚,不可不为隆重。
“你们还有谁要随军出征,自备马匹,一起吧!”段颎对着九原父老带着期许道。
“我!我要去。”
曹性,成廉,宋宪,侯成一一站了出来。他们拿过赏金同样分给家人和那些战死的兄弟,不顾家人反对,骑上马便和吕布汇合。
“让他去!”侯老太爷呵斥族人道。
“他有此心,谁便也不能阻拦,若我能再年轻个几十岁,我也定当随军!难道侯家没人死在鲜卑人手中?难道你们就不想着报仇雪恨!”
旁边的人都诺诺不语,无声的掉着眼泪。
魏续本来也想站出,却被自家老母亲拽住,他面带忧色:“吾儿,鲜卑王庭出动,南下之境,鲜卑人必定已有数万人!此时南下必然危险万分,老魏家就你一根独苗,吾儿,还是不要去了吧!”
魏续一听也是心惊,昨日回去,其实他也对自己的冒险后怕不已,他一晚上都做噩梦,想的都是白天的刀光剑影。
自己的朋友几十人出门,回来的不过十来个,大丈夫要取这样的功名可谓凶险万分,一不小心,头就可能掉到了地上。
他往前的脚步不由得往后缩了缩,身旁的族弟魏越却走了出来。
“你们上次去,不叫我,已经忒不仗义了,这次说什么我也要跟你们去!我要为我娘报仇!”
侯成爽快道:“哈哈哈!兄弟同心,当然都要去!”
魏续感觉所有目光似乎都看向了自己,他是那么一个好面子的人,不由得迈出了一步,
“续儿……”
“娘亲,好好保重,鲜卑人和九原血海深仇,孩儿必须去!”魏续大义凛然的下拜嘭嘭嘭的磕了几个响头,转头喊道:“还有我魏续,我也要去!”
“儿……要回来啊!要回来啊!”
妻送郞,母送子,段熲一下子便多了六百多骑兵!边郡人,塞外的异族连年入侵“打草谷”,谁没有和异族有一笔要算的血海深仇!
段熲点点头,也不等依依惜别的家人,扬手道:“时不待我,全军开拔!”
“诺!”传令兵收到命令,扬旗高声呼喊:“主帅有令,开拔,开拔!”
“风!喝!”前锋将士喊着号子沿着斥候的标记冲向了南方。
“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不知道是谁,出言回头对着徐芝和九原百姓们叫喊道。
一定要回来啊!
一定要回来啊……
亲人的叮嘱万分重托,却挡不住年轻人向外闯荡的热血之心
“回去吧,回去吧!”
有些不忍心看着亲人泪流满面的脸旁直接策马向前,有些一边挡着亲人送来的东西,一边殷殷叮嘱劝导着家人回去。
几千人的军队骑兵军队轰隆隆的飞驰而去,
没过几下便找不到一点踪影。
新年,也就这样悄然来了。
天刚亮,刘辩便起来,昨日一整年即升级为同福商行的收入报表刚刚算完就呈给刘辩查看。
加上造纸、客栈等各种进项,刘辩的收入已经突破万金。
但是赚的也多,花的越多,但没有权利的前提下,刘辩想做更多的事情,就不得不花更多钱。
收入与支出相互一差,一年存下了仅仅不到千金。
刘辩又要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想着其他赚钱的法子。
等到刘辩主政之时,汉朝的财政肯定更加恶化,而那些引鸠止渴的法子,也必须停止,如此相加,在节流的基础上,一定要开源才行
不然等自己雄心勃勃要进行改革之时,却发现自家的财政状况已经崩溃,那到时候还玩个蛋啊。
没钱的皇帝有多惨,参考一下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刘辩自然不想吊在那棵老歪脖子树上。
“臣恭候,殿下金安!”门外的荀攸跪拜了下来。
“先生免礼……”刘辩把荀攸扶起,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先生新年吉利!”
刘便走出门去,宫内的宦官宫女都在为新年而忙碌着。
门口立着一个崭新的桃木做的人偶,门上的的桃符也换成了新的。
说到桃符,就不得不提起,王安石的《元日》诗歌,可谓脍炙人口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而桃木做的人偶也是为了辟邪祈福,《后汉书·礼仪志》注,《山海经》载在度朔山,立于以大桃树枝为鬼门之上的神荼、郁垒,以苇索执鬼并喂虎。“黄帝法而象之,殴除毕,因立桃梗于门户上”。
这里的桃梗便是桃木人偶。
刘辩坐着马车带着荀攸朝着北宫宣明殿的方向缓缓而去。
今日,各地还尚存的能走得动的诸侯王,各封侯子侄,质任的大臣,以及各州郡上计的官员都会来这恭贺刘宏新年。
北宫宣明殿内此刻已经是人潮攒动。
刘辩自从上次被准许听政之后,虽然刘宏十分带证,刘辩参与的朝会不超过四次,但是越来多人开始接触刘辩,明着暗着示意结好刘辩。
毕竟只是示好,而不是站队,万一两人都看对眼了呢,留下个好印象都没错。
刘辩这次来也就是为了来从亲近他的大臣中,筛出愿意和他站在一边的人,拜山头过后该发挥点作用了。
不少世家大族人的目光也都盯着刘辩的一举一动,有人心动,有人冷笑一旁。
左侧柱子旁有一人优雅的蓄着短须,名贵的玉带,巍峨的高冠,显示的这个人的身份堂堂不凡。
他嫌弃的看着哥哥热情的结交着如同淳于导等低级官员。
而他即使是太守这样两千石的官员,也只是浅谈几句,眼神中透露的狂傲和不屑。
自己是什么人,吾乃四世三公袁家嫡子袁术袁公路是也!自己已经贵为南阳太守,虎贲中郎将。
这些不入流的杂鱼怎么能入自己的眼睛!
要玩就玩大的,比如殿中那个如同众星捧月,长袖善舞的皇子殿下,刘辩!
刘辩却不知道已经有人把目标对准了他,他的身边恭维的对象正是太尉刘宽。
贵为皇子的刘辩,几句殷勤的奉承把刘宽这个老好人讨的哈哈大笑,刘宽正吃这一套。
皇族内宗正一职尚为空缺,刘宽作为朝中刘氏最高的官职,便兼着此事。
刘宽一高兴,便带着刘辩把他介绍给各地来的诸侯王。
………………………………
第63章 朝会
“这是甘陵王刘忠。”
“这是常山王刘续……”
“济南王刘康。”三位华服的男子和刘辩见礼,刘辩也笑容满满的向三人回礼。
东汉末年的诸侯王和明末的诸侯王,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在推恩令下,他们既没有自己的官员任免权,也不能控制武装军队。地方治理长官名为国相,实际受中央指派。
曹操凭借着平定黄巾之乱的战功,就当过刘康的济南相。其地位相当于一个实权太守。
刘康出于河间王室,也是刘宏为了酬劳河间王室的功劳,特意分封刘康为济南王。
所以刘宏待刘康河间王一脉并不薄,刘康为了不受刘郃造反之事的牵连,这段时间可真是大肆送礼。
凡是在刘红身边能说得上话的亲信,都收到了刘康的一份厚礼。
实在是这些诸侯王都怕了。
之前的大宦官曹节王甫,为何权倾朝野?
“勃海王刘悝谋反案”是其气焰滔天重要标志。
熹平元年(172年)十月,曹节与王甫等人诬告汉桓帝的弟弟勃海王刘悝谋反。十月初六日,刘悝和妻子一同“自杀”。
先皇的亲弟弟被几个大太监诬告,二话不说就被粗暴的“被自杀”。
诸侯王们两股战战,对刘宏是又敬又怕。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刘宏在警告那些有心人休要耍那些小算计。
渤海王刘悝的死其实正是因为他的身份。
按法理来讲,恒帝无子,他的亲弟弟渤海王刘悝是法统上继承皇位的最好人选。
可是,窦太后为了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渤海王刘悝已经成年,并且为王多年,自己的亲信肯定还是有一些的,窦太后力排众议之下,就这样,幸运的只是小小的亭侯之子刘宏便成了皇帝。
但是就算是刘宏当了皇帝,一些人喊着要渤海王为帝的声音却一直都没有消失。
尤其在第二次党锢之祸后,一些士人对皇帝的失望之意,便想起另立一个能让他们满意的新帝!
当皇帝能有进有退吗?参考一下海昏侯刘贺同学。
自己原本带到长安的国内亲信大臣被霍光杀了个干净,自己则被放逐到豫章,要知道就算到了晋朝,这里也是水网密布,沼泽丛生的荒蛮之地。
士人的回应这么彪悍,刘宏的回应自然也那么彪悍。
曹节和王甫知道刘宏的心思,便诬告刘悝,刘宏干脆利落的杀掉了渤海王。
你想谋划别人称帝篡我的位置,那我直接把他杀掉,我看你还能谋划谁!
“殿下的仁德之名,孤在济南,也颇有耳闻,啊哈哈!”刘康吹捧着刘辩,让刘辩莞尔一笑。
刘康绝对和刘颌来往亲密,不然,他不必花这么大的代价去讨好诸位常侍和自己。
所以他才是最好拿捏的一位。
“对啊,孤知殿下赈济灾民更是不甚感动,来时更是在宗庙前焚香祷告,孤愿拿出千金支援殿下!”
甘陵王刘忠讨好之意更是露骨,让附近几人不由得一诧。
想想刘忠的家况也不由得明白几分。
甘陵国只有一个小小的县,而刘忠生儿子又猛了点,有三四个儿子。
若是再分封下去干,甘陵国就将国除,他的儿子都将只为乡侯,再分封下去,就泯然众人矣了。
除非君王下令,给予荫封,才能保住甘陵国。
甘陵虽小,但也好歹能关起门来,坐北朝南,称王道孤。
刘忠却和刘宏没有多大的交情,甘陵一脉,在朝堂上也犹如小透明一般。
汉代就藩的诸侯王,无诏不能不得出疆域。明代的更惨了,当养猪一样,连城都不得出。
刘忠窝在小小的甘霖当他的土皇帝,也不能结交权臣。自汉景帝的七国之后,国相有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监视并按时上报各诸侯王的动向,并确定其有没有反意。
“那老夫也捐五百金!”刘宽大手一挥,伸手就是五百金,刘辩能主动释放示好之意,刘宽这只老狐狸怎么会不接。
而且捐来赈灾只有好名声,一点都不会被抓到把柄。刘宽拍了拍刘辩亲近道:“辩儿年幼就能做成让大人汗颜之事,赈灾赈灾,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做的,更是为了整个刘氏而做的啊!”
刘辩眼睛咕噜一转,就坡下驴拜道,“多谢叔父提点。”
“哈哈哈!”刘宽扶起刘辩,摸着胡须,欣慰的看着刘辩上道的哈哈大笑。
他明白自己这个太尉当不了多久,刘宽只是被抓来顶班的,哪个皇帝会放心的让宗亲掌握着全国的最高的军权之位。
刘宽快六十了,这个年代就是高寿之人,他早晚要换位子下去养老,认下了这个皇子侄子,也算为自己的后代铺路。
刘辩却微微侧头微笑着对着伫立在一旁的荀攸小幅度点头赞赏。
有荀攸这样的名士之家出身的人,最起码,对着朝廷中的错综复杂关系,就能理得很清,这就是泥腿子读再多的书也难以比拟的!
眼界,关系,层次。
荀攸也做了一夜的功课,把今日哪些人和哪些人世代交好,哪些人和哪些人有了许久的矛盾,梳理的清清楚楚的。
这对刘辩的攻略帮助不可谓之不大。尤其今天朝中来的诸侯王不少,刘辩想攀关系,最好的方法也就是攀亲戚,但是若是叫错了辈分那可就是十分严重的后果。
刘宽是汉高祖刘邦,十五世孙,而自己算起来则是十六世孙。喊句叔父绝对是没有吃亏的。
而不像刘备,若按《三国演义》刘备的说法,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二十一世孙。
而作为和少帝刘辩同辈的献帝刘协,怎么算也不可能是刘备是刘协的皇叔。
其中的原因也真让人玩味。
“那孤也捐五百金!”常山王可是一个大大的守财奴,但在这么多亲戚面前,也不好落了面子,忍痛割肉出血出了五百金。
刘辩没想到,来拉次山头还有这么多收获。
刘辩第一个想到常山便是自己童年时候的偶像,喊出的那句:“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
赵云应该已经出生了,刘辩不想打扰到这位匡扶汉室的猛将初始路程,若是不小心,吧唧,就没赵云这个人了,自己找哪哭去?
刘辩算是看明白了,刘忠要投效,刘康能够趁现在争取,刘续能接触。
而刘辩不知道的是,黄巾之乱后,常山王、甘陵王都掉了脑袋,而刘康倒是病死的,但是继承自己位子的儿子刘赟却被其后也青州黄巾给弄死。
乱世之中,原本人人羡慕的宗室身份,往往却是一道催命符。
其后,姓李的,姓赵的,姓朱的,哪个后人在国家灭亡之后不是苟且偷生呢?
姓艾的结果很不错了,想想穿单衣环柱而逃还是被杀的唐昭宗,北掠而去的徽恒二帝和赵氏宗亲,为了躲藏偷生,又当和尚又当道士的“八大山人”。还有已经年已七十多岁的朱三太子还被“千古一帝”搜拿出来,全家凌迟处死。
呵呵。
加油
………………………………
第64章 四世三公之家的袁术
“臣,愿意向殿下纳千金。”
一个声音打断了他们的交流,袁术端了一尊酒杯,走了过来。嘴上挂着让人捉摸不定的笑容,上前对着刘辩一拜。
“袁家袁公路见过刘辩殿下。”
刘辩背着手有些了然:“原来是南阳太守大人啊,父皇还特意下诏廖赞太守治理有方,了不起啊。”
“岂敢岂敢……”袁术一脸微笑的恭敬。
“哦?还有这事,公路回来为何没有来拜见老夫啊。”刘宽笑呵呵的招呼着这个举手投足之间都满是贵族气质的年轻人。
出四世三公名门之后的袁术,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布大汉十三州,就算是皇帝也不得不给这个大门阀几分面子。
“小子失礼,小子失礼!”袁术赔罪的拜道。
刘宽也只是要袁术一个态度,袁家的面子可大了去了,袁术,这个几乎是铁定的如日中天的袁家继承人,谁也不好因为这点小事死咬。
这时,袁术旁的谋士阎象却凑了过来道:“小人失礼,我家主公昨日深夜才处理好公事,疾驰到了洛阳,连近日早饭都没有吃,怎么有时间来拜见太尉大人呢!”
气氛有些尴尬,袁术的谋士竟然当面打当今太尉的脸可谓是嚣张至极,这些事情就算私底下讲清楚谁也不会怪罪,而大庭广众之下要宣讲出来,可就一点都不给面子了。
“放肆,哪里有你说话的地方!”袁术倒是显得气恼至极。
阎象大义凛然的拜道:“主公息怒,主忧臣辱,臣不得不说出来。”
“哼!不管你有什么理由,滚出去!”
“诺……”阎象拜退而去。
刘辩全程冷眼的看着袁术表演,对啊,这才是我知道的袁公路啊!容不得任何人拿捏他,就像他得了玉玺之后,仅凭淮南一偶之地便,就敢称问一下九鼎,自称皇帝,号“仲氏”。
全然不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还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让欣喜若狂的孙策跳下了这艘破船,就算是同宗同族的袁绍也不得不和他划清界限,宣布断绝来往。
但是,他就有这么大的胆子做了!
刘宽的脸色好不难看,他还从来没被小辈这样的为难过,旁边的几个诸侯王也都敢怒不敢言。他们只能乖乖的在家做做土皇帝,袁家的气焰嚣天,谁又敢轻易的出头得罪呢?
刘辩挺身走了出来,笑道:“吾还要多谢太守的千金呢,南阳这样天下巨富之地,人所皆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太守的治下却是盗贼横行似有和官府串通呢?”
“哦?”袁术呵呵一笑:“臣怎么不知道,好好的官府之人怎么会有人下贱和盗贼串通,殿下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贻笑大方么?”
“喔!吾的同福商行在南阳伏牛山上可是亲自抓到了雷薄雷緒两兄弟,经招供,两人承认自己是南阳太守和南阳驻军的司吏和骑尉。”刘辩摊开手无辜道:“证据确凿,公达先生,那份供状带在身上了么?”
荀攸上前掏出状词双手恭敬的递给刘辩:“殿下,昨日遵从了殿下的吩咐,上面还有两人的画押。”
刘辩笑容玩味的把状词塞给袁术,袁术看着状词虽然脸上波澜不惊,心里却气炸了火。
袁术第一个想把举荐给自己两兄弟的谋士给千刀万剐,说什么勇冠三军,说什么以一能敌数十。
直接被人生擒活捉,还望自己那么看重和提拔,简直就是废物!
第二想把出主意的人给弄死!南阳人口那么多,旱灾一来,灾民也是其它郡县的好几倍,如果要赈灾,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袁术当了南阳太守,自然就认为南阳的钱是他自己的了。要自己出钱,简直妄想。
那既不想出钱赈灾,又想捞功绩,咋办?
有个谋士就给出了馊主意了。
咱们旁边不是有粮食天天几车队几车队的路过南阳运么?往这上面打主意啊。
袁术虽然知道这些是刘辩的产业,却全然不在乎,命人潜伏到灾民之中,把刘辩的运粮路线实时报给灾民,若是刘辩赈灾,则袁术自己得以捞功绩。
若是刘辩选择杀光灾民,那更好,自己没了负担,还可以捏到刘辩一个致命的把柄。
简直是一举多得啊!
而袁术此时,觉得自己像被人拔下皮来,里外看来个通透,恨不得钻到地缝中。
这时,袁绍走来过来,急急忙忙给刘辩请罪道:“公路年轻,冒犯了殿下,还望殿下息怒。”
袁绍走了过来,拉着袁术要过来请罪,袁术却狠狠的甩开袁绍的手,藐视了袁绍一眼。
他重来不觉得袁绍是他哥哥。“吾才是袁家嫡子,你有什么资格站在我的前面,代我请罪!”
袁术突然洒然一笑:“就凭此断定我太守府与盗贼勾结也太过武断了吧,下吏叛逃是在下失职,这样的小吏在太守府都有数十人,他们是谁术可能见都没见过。算了,此等大罪,还需要什么审判,就交给殿下处理了。”
直接把这两兄弟视为弃子了,啧啧啧,心好狠啊。
不过想想也对,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孙坚责问袁术这个督粮官为什么不放粮,袁术为了挽回孙坚之心,直接亲自拔剑杀了进谗言的谋士,心怎么会不狠。
袁术走后,望着其后不停告罪的袁绍,刘辩的眼睛眯起,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如同这般,现在名为汉臣,其后实为逆贼的这些巨门阀,高世家手握实权的子弟。
他们才是心腹大患。
“多谢辩儿帮我,不然老夫真的不知道该怎么下台了……”刘宽有些恼怒又有些叹气。
刘辩笑着拍了拍刘宽的手:“叔父大人,这不是侄儿应该做的么。”
“哈哈哈……”
“术弟,你怎么能这样呢?”袁绍气恼道。
打劫皇子的商队,怼当朝太尉。平白为自家树一个可能为下一代储君的大敌,袁绍不明白袁术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袁术回头冷笑:“一个年幼皇子,一个糟老头子,又能耐我袁家如何!”
袁术拿着指头把袁绍支开一点:“还有,你算什么东西,你现在只是一介白身,而我是两千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