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子辩-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爷递给了张仲景一个包裹,张仲景一摸,惊讶的推让回去:“父亲,这些家资是咱们家世世代代积攒下来的,儿子不能要。”
古代的汉家地主大家族都有一个通性“藏钱”。
为什么乡下老是能挖出一些坛坛罐罐装的金银珠宝,都是那些大家族省吃俭用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家资。
不少学者认为这样的行为习惯是导致古代资本主义萌芽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但是真的是那些地主老财不拿出来吗?
为了下一代过的更好,汉人能牵着骆驼横穿大漠,无视着一路上的风沙盗匪,豺狼野兽。汉人也能沿着狭窄的茶马古道打通东南亚陆路贸易线,走西口,闯关东,可以说,在绝境之中,汉人的冒险精神其实一点也不下于所谓的西方“大开拓精神”。
但是,他们一切努力拼搏大多都是为了自己的下一代。
不好意思,今天更新晚了点。
………………………………
第68章 话分两头
“拿着!”张老太爷根本不给张仲景推让的机会,将包裹塞到张仲景怀里:“洛阳不比南阳,在南阳,咱们张家也还能说的上话,可是在洛阳,家里也只能拿钱来帮你了。”
张仲景有些哭笑不得:“父亲,仲景只是去洛阳当医官,也不需要与人勾心斗角,儿子拿着这些细软才招人惦记。”
张仲景并不是一个单单只痴迷于医术的人,其后的生涯中,他担任长沙太守,治理一方也为世人所称道,并在其中留下了诸多知名的事迹。
“医官也是官啊!官场之事,爹比你看的明白。”
张老太爷年轻的时候也当过县丞、主薄一类的小官,官场的你讹我诈,张老太爷可是深有领教。
“拿着吧,好了,饶公公也等的急了,去吧,去吧……”
“记得给家里报平安。”
“再见……”
张仲景不得已,收下了细软,上了马车,望着在寒风中招手的父亲和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多少感慨和辛酸涌上心头,他大声喊道:“等我,等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另一辆马车中,杨弘的笑容如同春天百花盛开,殷勤的给饶文端上了茶:“公公请用,小心烫……”
饶文半眯着眼睛,有些奇怪道:“杨县令,就不要再送啦,咱们有缘肯定会相见的,天这么冷,怪冻人的。”
杨弘的脸色一正,拱手道:“公公,殿下救万民于水火之心着实让杨弘感动,小人已经下定决心,誓死追随殿下。想必现在杨弘辞官的公文已经摆在了郡守的桌前,小人愿为殿下,愿为公公以效犬马之劳!”
饶文不觉得为杨弘的魄力给震到了,县令之位,说不要就不要,别看县令之位似乎很小,那可是有完完整整的实权之位。但是在汉朝,有句话叫“破家县令,灭门知府。”那可不是说着开玩笑的。
在古代,因为地方官员集民政、税收、司法、教化各类大权于一身,若然父母官觉得治下那个子民不大顺眼,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够让他狼狈不堪,甚至家破人亡。
若是在西园买官,县令的价格可比京官里六百石(重要部门处长)的官职还要高。
杨弘可谓是自带干粮,毁家追随。饶文可知道刘辩求贤若渴之心,杨弘能压着自家瘟疫之事那么救,也算是有几分本事,自己又收了杨弘那么多小钱钱,更不好把人家赶下了。
“杨县令能如此果决,不得不让咱家佩服,这样吧,咱家也丑话说在前头,咱家肯定会向殿下举荐你的,可殿下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到时候殿下会不会用你,那咱家可就说不准了。”
“多谢公公,公公大恩大德,弘定当没齿难忘!”
杨弘七上八下的心终于落了地,自己等于是和老虎机在对赌头彩,要是被机器那样无声息的黑掉他的钱,他除了欲哭无泪也别无他法。
现在看来,第一步已经完美的走了出来,就看自己能不能趟出一条康庄大道,此一去,若不能富贵,那就客死他乡,把自己埋在这富贵之地……
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杨弘怀揣着西汉武帝名臣主父偃之志毅然绝然的踏上了进京的道路。
车队渐渐被淹没在寒风之中,故事还没有结束,北方的疆域却在爆发一场残酷的厮杀。
“稳住,稳住!”雁门郡外小山上,并州刺史丁原嘶哑着嗓音指挥着士兵抵抗着源源不断攻杀而上的鲜卑人。
苦涩的心情充斥在嘴间。悔不该太过大意啊!
丁原这个靠着军功一步一步从小小的军司马爬到并州刺史的人却中异族的埋伏,一万多将士被人团团围在离雁门不足三里地外的土山上。
雁门城内都能听到城外的喊杀之声,人心惶惶不安,是救是守,郡守中争执不下。
丁原那心中是千万千万盼着雁门不要来救啊,鲜卑人明显在拿着自己当诱饵,诱使雁门郡出兵救援,再各个击破,那样,整个战局就会陷入万劫不复!
自己若是败亡,并州也都会忧与……
土山之下,大批的精锐的着甲骑士拱卫着他们的王庭,高大的王帐迎风招展,络绎不绝的奴隶伺候着帐庭中的贵人。
丁原看着那顶王帐咬牙切齿,他知道,他最大的对手就安坐在那顶王帐内,他是鲜卑人的心脏,他一统了相互纷争的鲜卑各部长达十余年。
他所统领的疆域从沈阳横跨到新疆!以右北平以东(今天鸭绿江附近),直至辽东,连接夫余、濊貊(今朝鲜半岛)等二十多个城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直至上谷郡的十多个城邑,为中部;从上谷郡以西(山西),直至敦煌郡、乌孙(新疆)等二十多个城邑,为西部。每一部设置一名首领管辖。
他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枭雄!
数十位射雕者环视着附近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他们手持弓箭,若有人有什么异常的举动,他们愿意为他们的王杀死任何一个人!
“可汗,雁门的汉人还是没有出兵。”传令兵跪在地上亲吻着王帐中,坐在首位的那位老人前面的泥土。
帐内被炭火烧的温暖如春,老人睁开眼睛,此次的行程让他很疲惫,虽然他只有四十多岁,但是这在条件恶劣的草原,四十多岁已经是一个老年人了。檀石槐淡淡的吩咐道。
“和连……”
一旁伺候的年轻人也跪在了他的身旁,听候着他父亲的命令。
“你去提几个汉人奴隶,让他们穿上汉人的衣甲,拖到雁门郡的城门下,一一砍下他们的头,把他们的头铸成京观!”这平静的话语却包含了滔天的血腥。
“遵命,父亲。”和连领命而去。
“告诉浦头,再进攻一次便收手回营。”鲜卑除了强大的王庭力量其他分为了东中西三部分设一个大人统领,东部统领为素利,中部统领为其檀石槐兄弟的儿子浦头,西部统领为轲比能。
在檀石槐的纵容下,三部首领相互都有矛盾,而檀石槐靠着无上的威望和王庭的精锐部队,主宰着鲜卑部落的一切。
而之前攻九原的叱干部便为浦头手下一强力部族。檀石槐包围丁原于雁门郡外便将各处的鲜卑部落调回身边,三大部落按着批次给予汉军不间歇的攻击!汉军看到源源不断而来的敌军,再加上土山上没有水源,士气一再低落。
“哦!万胜,万胜!”土山上的汉军突然爆发出一阵一阵的欢呼声。
檀石槐和众位头领一惊,众人走出账内,在土山的南边,冒出一枝浑身浴血的汉军骑兵,他们跑到离鲜卑人一箭远的距离便停了下来,汉军从马匹后面拿出一串一串狰狞的头颅抛在了地上掀起不小的尘埃。
最后还是来求一下收藏和推荐票,哎呀,有些不好意思还是要来求。
加油
………………………………
第69章 雁门之战
为首的将士更是满手鲜血,纵马上前一步,将一个髡头穿鼻的头颅向着紧张的鲜卑人抛去。那张脸上布满了惊恐和不甘。
“连独孤廆都死了……”檀石槐的贴身侍卫认出了头颅的主人不可思议的喃喃道。
独孤廆可是素利手下的大将,在东部称霸各个部落,接连打败夫余、濊、貊等诸多部落的最强的勇士,在整个鲜卑都颇有勇名。
而今天,他却成了一滩烂肉,死在了这里。
“哼!这只能说素利手下无人了,连一枝不到千人的骑兵都杀不死,我看他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统领东部鲜卑各部了。”
“吐泥,你说什么呢!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份!”右侧的一个壮汉怒斥着左边那个矮粗罗圈腿的将领。
檀石槐看了一眼左右那两个站在前面沉默不言的东西两部的首领。
下属争斗,他们却都不发一言,他们都是鲜卑旁支推举出来的首领,皆为一时之杰可谓各有长处。
此时他们的态度却好似有了默契,檀石槐不得不警惕。x
山上的丁原也看到了那队骑士,可以看到,他们的马儿已经开始喘着粗气,他们手上刀剑有些已经折损,拿上了敌人的劣质一等的东西替代。
但是他们还是回来了!他们为了就是振起汉军已经有些绝望的士气!
丁原感慨道:“悔不该听文远之谏……”
当他们赶到雁门郡附近,丁原军中司马张辽张文远向他谏道:“刺史大人,我军急行军近一日,探马自我等从河内郡出发,就接连发现鲜卑小股军队踪迹,可是至今我等都未和鲜卑发生一场大战,大人,前面凶险难测,我军还是寻一险要之处驻扎休息,明日再赶到雁门吧……”
丁原却摇摇头拒绝了:“雁门郡守一日三次信使急报求援,鲜卑人连连急攻,如今我军离雁门不过还有两个时辰的路程,咬咬牙,先赶到雁门增援再说!”
张辽苦劝道:“刺史大人,鲜卑兵围雁门,疑点重重,且不说它们能不能攻下雁门,为何雁门信使大多都完好无损的奔走几十里来河内求援?最早回来的探马都已经是半个时辰前的了。”
丁原思量片刻,还是固执的选择往前走,他也没有办法,雁门泣血的求救信一封写的比一封严重,如果真的陷落了一郡之地,朝廷必定雷霆震怒。
因为虽然汉朝四方叛乱不断,但是至今都没有一郡之都被攻下,若是丁原丢了雁门,可是开了一个“好头”,等待丁原的最轻也是贬为庶人,全家流放。
唯有赶到雁门城下,他才能心安。
张辽苦劝坚持进军的丁原无果后,叹气一声,拱手道:“末将还是内心难安,既然刺史大人依然坚持进军,文远自请率一千骑兵远远的吊着后军,若鲜卑人整个有阴谋,此计或能有出其不意之效果!”
丁原其实也认为张辽的分析有几分道理,一千骑兵放在两翼也好像没什么作用,张辽此法算是为了这上万人的军队上一层保险吧。
丁原拍了拍这个入职还没三个月之前是郡中之吏被提拔上来的军司马:“老夫知道文远的考虑更为老成谋国,但是,身在江湖不得由几,去吧,但愿不会出事……”
张辽也拱手回道:“辽也不希望会出事……”
丁原看着张辽随着传令兵远去调集骑兵,默然无言一会,回头吩咐道:“告诉全军,再走一个时辰就能看到雁门了,打起精神,不要松懈,现在的鲜卑可不是从前的了……”
“诺!”
雁门郡地处今山西代县西北,一直属于抗西北风沙的前沿地带。
现在虽然不像未来风沙那么大,但是其温带大陆性气候也使得雁门夏冬温差、日夜温差大。
将士们走在愈发有些寒冷的路上,手脚冰凉,哈气起雾,之前急行军出的汗水寒冷无比,军队的速度在慢慢减缓。
风沙、寒冷、使得大家的注意力开始松懈,防御开始松动。
“放!崩……”前排的汉军眼睛紧缩,滔天蔽日的箭雨从前面的林中射向汉军。
“敌袭!”有经验的老兵赶快趴下,连滚带爬的顶着盾牌钻到了粮车下面大声示警叫喊,而没有经验的新兵都乱做一团,有些被射成了马蜂窝,有些在地上翻滚着哀嚎。
鲜卑骑兵从四面八方奔袭而来,他们边在马上欢呼边将手中的弓箭射向依旧处在混乱中的汉军。
不求造成更大的伤亡,以求延迟汉军抵抗的速度。
“别乱,别乱,结阵!把粮车推到前面!挡住他们骑兵!”
丁原在中军的发号施令是无比正确的,但是前军之地早已成了修罗地狱,即使有人愿意爬起来推粮车却又马上被当场射死!
“中军!盾兵补上,赶快合拢缺口!”
丁原的精锐本部部曲二话不说,顶着箭雨冲上前去。前赴后继的推着粮车。
车下的老兵也一摇牙,冲出车外,举着盾牌为那些推车力士抵挡着箭雨。
有些人一声不吭的被一箭射穿了脖子,扑通一声倒下,后面的人默然的又接过他手上的差事,继续倒下……继续有人接替……
血染红了这片坚硬的黄土地。
鲜卑的骑兵几个呼吸就冲到前来,他在汉军将士的惊恐的眼神中狠狠的冲撞过来。
人力在奔驰的畜力面前是那么的渺小,车子被撞开,士兵全部都被撞飞。
马儿也哀鸣的被撞断了腿骨,跪翻在地,马上的骑士直接摔断了脖子。
其后的铁蹄又疾驰而过,受伤的马直接被踩的没了生息。
突进,突进!鲜卑人踩过了前军,直插中军结着薄落的阵型,手无寸铁的还在组装弓弩的弓兵,还有那脸色铁青的帅旗下的丁原。
“杀!”一支骑兵突然从右翻过山坡出现,直接冲杀而来,为首的大将连挑几名鲜卑之将,竟无一人有一合之敌,像一滴冷水从侧面直插这锅沸腾的油锅之中,拦截住鲜卑人的攻势!
………………………………
第70章 谁人可敌
“吾乃北人童渊,谁敢一战!”
童渊调转马头,一手持铁枪,一手持长剑,血淋淋的指向紧追其后的鲜卑人,竟然让准从弱肉强食的鲜卑人驻马不干上前。
众鲜卑将对视一眼,一胡将纵马上前,手持几十斤的熟铜锤。
他边纵马冲锋,边大喊:“我乃慕容……”
“啊!”童渊的马却比胡将想象的要快的多!还未等其通报姓名,便已经冲到身前。
胡将慌忙举锤迎击,却感觉右臂剧烈一疼,一条胳膊已经掉落在地。
童渊一个漂亮的回马枪直刺其后颈脖,只知姓慕容的胡将身体一僵,瞬间就报销了账。
“再来啊!”童渊举枪呼喝着其他胡将过来挑战。
早已胆寒的胡将想退又不能,童渊却直接杀了过来,趁敌不备,直接先挑杀一将,又举手中利剑乱砍。
刀光剑影之下,人仰马翻,头臂翻滚,胡将的惨叫连连,残余的幸存者连忙四散奔逃。
汉军皆振奋欢呼,枪兵趁其冲锋的军势一滞,挺枪上前,把漏过来的鲜卑人捅成了筛子。
现在不是高兴的时候,丁原趁势拔剑下命:“所有弓弩兵散射,前中军冲向土山!冲上山,就地防御!”
说完,丁原直接纵马冲向前,丁原的帅旗也向前移动,他要在敌军一颓之势,为自己挽救一线生机!
天空一波稀稀落落的箭雨射向鲜卑人,虽然没有照成很大的杀伤,却也打乱了鲜卑人。
“杀!”
全军以童渊的骑兵为掩护,拼命的冲向面前不远的土山。一寸土地一寸血。
“顶!”刀盾兵在这一块狭窄的地方伤亡最为惨重。
汉军虽然遭受了埋伏,但是其高强的军事素养是东汉的军队能以极少于西汉的军队平定层出不穷的叛乱的不二法宝。
前排的刀盾兵和枪兵在遭受了巨大的伤亡的情况下依旧死死的咬住鲜卑人的骑兵。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退下,不但中军的弓弩兵又有被鲜卑骑兵突击到的危险。
自己也要遭受更大的危险!
又一批刀盾兵倒下,丁原捡起一块破损的还不是很严重的盾牌顶了上去。
左右的亲军也上前团团拥镞着丁原。
“前军的刀盾手,回撤去保护弓弩兵,亲军和我一起冲上山!”
“诺!”
东汉军队的大将往往在战斗不利时会选择亲自带队冲锋,段颎会这样,公孙瓒会这样,丁原也会这样,他在赎罪!
童渊的骑兵冲到了山下便两边散开,丁原踏上了湿滑的山路,他却不敢露头。
流失不停的在头顶飞过,还要提防脚下的尸体中是否会窜出未死的鲜卑人。
万幸的是,鲜卑人的步兵并没有多少,山上除了少数居高临下射箭的鲜卑人。
指挥鲜卑人的首领也发现了这一缺陷,他连忙呼和部落的勇士让他们驱赶奴隶上山,以阻止汉军上山的步伐。
………………………………
第71章 奴隶的悲歌
但是他不知道,哪里呀?和故事哪里就会有反抗,。
何况是跟着,鲜卑人有血海深仇的奴隶呢?
就当,他要扬起马鞭,鞭打下一个奴隶时,那奴隶却突然暴起,犹如猛虎捕食般毅然决然的将那个鲜卑部落头人撞下马来。
那名鲜卑头人被撞的头晕眼花,但是也很快的反应过来,手望着一旁的刀鞘摸去,七八只肮脏的大手,却缚住了他的双手双脚让他动弹不得。
他只能惊恐的看着那名隆力奇在他的身上,这是一块大石头,对着他的脸,狠狠的砸了下去。
一下、两下……
那名奴隶抽出了他的刀,不过擦着脸上的血迹,一刀砍下了他血肉模糊的头颅。
他一手举着头颅,一边跨身上马,熟悉的汉话喊着:“为了死去的爹娘家人,向鲜卑狗贼复仇!”
老人没有价值当奴隶的,被侵略、被掠走的人往往看着自己的父母死在了鲜卑人的刀剑下而无能为力,他们却只能把这份仇恨深深的埋藏在心里。
“复仇!”
,
在鲜卑人奴隶中占第一人数的汉人纷纷响应,他们跟在,骑马的那人后面,疯了似的的杀向了惊怒不已的鲜卑人。
草原并不是只生活着鲜卑人一支,他们也并没有一统北方辽阔的草原。
乌恒人也对视了一眼,跟上了汉人,他们也要复仇!
还有匈奴人、羌人、丁零人、西域人……
虽然他们之前也有仇恨,鲜卑人也乐于挑起奴隶中各族人的冲突,他们也并不会发恩的去治疗在冲突中受伤的奴隶。
一个工具,若是不能工作了,最好的方法是扔掉他,换一个新的完好的,毕竟“工具”也并不是很难得。
南下,北上,北方的天气越来越冷了,不少的部落不得不南下迁移,成为了鲜卑人的盘中餐,南方“柔弱”的汉人也是再好不过的温顺的工具。
受伤、残废的奴隶通常被他们拿去献祭给了鲜卑人所供奉的神灵。
越来越多的奴隶响应,汉人的士气不由得更提高一层,连跑步都加快了速度。
而有些人眼睛一转,对着人少的地方拼命的钻去,所有人做出来了他们的选择,没有人选择永远顺从鲜卑人……
鲜卑人崛起的时间太短了,在短短的崛起时间内,多数靠的是血腥野蛮的对待奴隶恐怖的连坐法下,他们只有一死,他们宁愿选着对着有血海深仇的鲜卑人挥动他们手上简陋可怜的武器,他们要用血肉之躯给于鲜卑人一个教训!
骑马的奴隶刚刚连杀两人,便被更多的鲜卑骑兵淹没。奴隶们捡起前人的武器,继续顽强作战,阵前起义的奴隶犹如昙花一现,但是却每有一个人求饶,他们都毫无后悔的接踵而上的赴死,只为给鲜卑人照成更多一点伤亡。
这样他们就能瞑目的去九泉之下,和家人,在那一夜中被火海吞噬的家园、部落中相见。
我给你们报仇了……
这起动乱虽然短暂,但是作为历经沙场的将军,丁原怎么不会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
丁原拼了命的挨上了一箭,第一个登到了山顶,鲜卑人的弓箭兵看着丁原冲来,也纷纷拔刀准备接战。
丁原用着满是箭羽的盾牌挡住了一个人劈来的攻击,一箭砍断了那名鲜卑弓箭兵的脚掌,让他哀嚎的滚下了山顶,其后而来的汉军刀戟加身。
丁原直接用盾牌顶着上前,稳住了身形,被挨了刀,反手把偷袭的人刺死。一众人正要围攻丁原。
更多手持长兵器的汉军也纷纷爬了上来,源源不断的增兵之下,只有几百人的鲜卑人很快的被赶下了山头。
身边赶来的亲军上前搀扶住身形有些摇晃的丁原,他突然感觉手上温热湿润的血却还是在源源不断的向外流着。
亲军大惊,赶忙想叫医者却被丁原强行打住。
“别叫,你想动摇军心吗?”丁原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喘了几口粗气,用手中的利剑把自己左臂肩膀上的箭,裸露的部分削断。
“让本郡的郡兵清理山背残余的敌人!其他各郡清理人数、伤亡、粮草,弓弩兵都上山防守!”
………………………………
第72章 和大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