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下秘藏-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现不了”

    “而且,山洞传音,而海绵隔音,里面无论发生了什么,外面都是听不到的。”冬爷搓了搓山羊胡子,这么补充了一句,“那看来,高平在昆仑山的巢穴,就是这里面了”

    “老子也明白了,小六一,咱们哥俩刚才戳到的那个铁皮层,是他妈的一扇网格门”

    “你们俩先等一下,既然找到了地方,咱们得让留守组跟过来在这儿等着才行”

    小王爷站起来,扭头记了一下地形,跟着冬爷赶紧的就去接人,而耗子的性格我是太了解了,他抬手比划了一下,便平移了一段距离,爬到这面山崖的中间去,用刀子又掏出来一个洞

    “喏,果然原先是一扇门,不过这式样还真是老,哎呦喂,可找到一把锁了,老子的手都要痒死了”

    耗子一脸的喜色身手从里面拉出来一根长长的、生锈非常严重的链条,它的末端挂着一把超大的长满了绿色锈迹的黄铜锁。

    我刚想劝耗子哥别轻举妄动,等冬爷他们来了再做打算呢,也就是五秒钟的时间,我就听到:

    “咔嚓”

    “我操,这这这这也太没有水平了,开这锁毫无难度,转个两圈就结束了老子还说想过把瘾这锁芯的设计还停留在旧社会水平呐”

    。。
………………………………

第九十一章 分组行动

    那把黄铜大锁一旦被打开,我立马就紧张了起来,难道就这样毫无阻拦的,虽然费了点功夫,可我们立刻就能够进去黄雀的巢穴了

    “我说,这也太没有防备心了,连个守卫都没得啊”耗子嘀嘀咕咕着,看看那把拦不住人的锁,看看我,倒是没有急脾气往里面闯,“看来他们也似穷的很,经费折腾不起往这么的地方砸了”

    我觉得怪怪的,如果是黄雀建立了这个地方,网格大门外头多加一层保护的确很严谨,可是那把锁相比之下就显得极不协调了,耗子刚才不是还说,那里面的锁芯技术,还停留在旧社会水平吗

    我腾出一只手来算了一下时间,白公山宾馆的幕后老板是高平,那个地方是二十年前才开始建造开放的,那么黄雀在昆仑里面驻扎下来,肯定得在白公山宾馆建成之后。,。

    高平是个在杭州蛮有声望的大院长,他女儿高小雅比林哲宇只小一两岁而已,那么算算年龄,他现在应该是五十多岁接近六十的年纪。退到二十年前,高平正值壮年,他那时候恐怕才刚当上院长吧,显然不可能那时就三天两头的往昆仑里跑的。

    虽然是耗子的戏谑,可二十年前,怎么也不能说是那把锁的“旧社会”时期。所以雪山研究所还算个“新”建筑,而新建筑怎么会装上一把旧社会的黄铜锁

    “嘎吱”

    我心头一惊,慌忙的俯下身子抓紧了大叶子,我们俩脚下踩着的这扇门,由于失去了那把大锁的束缚,高密度海绵原本塞满的空隙也被我们左挖一块右挖一块的松动了不少,再加上我俩的体重在这儿摆着,两页门扉晃晃悠悠的就摆动了起来

    而且这扇大门不是朝外拉开,而是像内推进的。耗子再怎么沉不住气,也不会不等冬爷他们回来,自己就朝门内闯,我更是有点怕怕的,哪知道这么一折腾,我们连爬回地面上的机会都没有,直接一边一个,跟着打开的门扉就滑进了洞穴的内部去了

    一股潮湿阴冷又带点霉味的空气一瞬间充斥到鼻腔里,我感觉这儿被那些海绵堵着,空气流通性很差,外面的光线照射不进来,恍恍惚惚之间,我还以为自己又回去了那个禹山神陵。

    “小六一你没事儿吧吓了老子一跳”耗子哥很快反应过来,敏捷地朝下爬了几步,跳到地上去,“里头还真的没人看门儿啊来,手给我,往下跳”

    我顺着耗子的接应站在了山洞内部的地面上,这儿比外面的气温霎时间就低下来将近七八度,我打了个冷颤朝更深处看了一眼黑洞洞的不知何处是尽头,我反正是丝毫感觉不到里面有人气儿,耗子支着耳朵认真听了听,也没有察觉到其他的声响。

    我们是不是,找错了地方

    耗子也摸不清头脑,他把那只白公山宾馆里没收的老年机拿出来信号已经三格了,基站的确就建立在山洞里没错啊不然在这断冰崖底下,哪里还能有藏身的地方

    “这黑灯瞎火的,是不是前头还有内门来着”耗子把探路灯取了出来,试探着朝里面走了一小段,“嗬,也有够曲折的嘛”

    眯眼一看,探照灯的光束是打在一面石墙上的,我们要想看清山洞的内部是什么,还得继续朝前走,至少绕过了前面那个弯儿才行呢

    “耗子哥,咱们是不是先别轻举妄动了,等等大部队过来呢”

    “也是,不然冬爷肯定又跟老子吹胡子瞪眼了,小六一这你得帮哥哥作证,真不是老子自己想”

    “嘎吱”

    “我操”

    耗子一句话还没说完,骂了一声赶紧的就往回跑我扭头一看,那扇被我们俩推开的门这会儿又忽然自动的回退了过去,我们俩就没来得及赶回去呢,“咣”的一声,它又自动闭合了

    “他奶奶的,别看这门朴素的很,居然背后还装了拉力簧和反向卡槽好了小六一你别费劲儿了,有了这个装置,从里面不好拉开的,只能等冬爷他们回来,从外头打开了。”

    我松了手,外面的光线只能斑斑点点的从我们掏出了海绵的空隙间照过来一丝了,我看着未知的洞穴深处,觉得格外的压抑。

    如果这扇门只能从外面打开,那把它设置在这儿是做什么只进不出

    不对,这地方应该跟之前见过的隧道一样,还存在有另一个出口的。

    我坐在门前耐心的等待着大部队的到来,耗子哥只蹲在旁边一小会儿就耐不住性子了,他举着探照灯往里面走了走,走过了那个遮挡住视线的弯道。

    “哦吼,有点意思。”

    本来他一从我身边走开,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我就安全感全无了,冬爷他们迟迟不过来,再听到耗子这么一说,我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只好爬起来从那个转弯跑过去跟着,伸头一看

    “嘶”

    我赶紧的停下脚步来捂住眼睛,耗子哥手中的灯光正照射着一块反光的东西,刺眼的白光让人很难去直视它。我心里想着怪人平日里会不会也如同我此刻一样难受,缓和了一会儿才跟上,我发现耗子是站在了一大块玻璃的跟前

    哦不,不是“一大块”,是很长一片啊

    他把探照灯提高一些,照射到远处,白花花的光芒接二连三的在洞穴深处回应着,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我觉得蹊跷的很,凑到耗子哥的身边去,那玻璃不是干巴巴就竖在地上的,它是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罩子的形状

    这罩子像是个透明的大钟一般,可里面并没有存放着什么东西。

    “为什么就连这里,也没有遇着黄雀的人呢,咱们进都进来了,明明这些东西是被谁给储存在这儿的啊”

    耗子没法回答我的问题。他走到了更深处的地方,忍不住又骂了起来。看到我跟在后面,他赶紧退回来,朝我摆了摆手。

    “又怎么了”

    “前面有几个玻璃罩子就不是空的了。”

    “里面是什么”

    “你还是先别看咱们等一会儿冬爷回来吧”

    他越是这样,我越是好奇的不行,以他的脾气,怎么突然就要等人了呢,而且不让我看,是因为知道我胆子小,里面贮存这什么吓人的东西吗

    “走走走,咱们先回大门那边去吧”

    耗子哥拉着我从弯道里往回走,没了光线,我转头也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是听他那样一说,我隐约觉得里面肯定是没好事。

    冬爷和小王爷他们,也不知道究竟在干吗,我们靠在那扇打不开的门前,左等右等,他们还是迟迟不出现,他俩可从来就不是磨磨唧唧的人啊而且就算我们的队伍里有伤员,小王爷把他扛起来,行囊又不多,按照来路返回到这里也不算是难事的吧,到底外面是怎么了

    我努力的把头从掏出了海绵的缝隙中朝外面看过去,那些大片大片的叶子还在摇摇晃晃个不停,只一小会儿我又有点眼睛发花、头脑发晕了,而耗子更是不能朝外瞅,绿叶就像海浪一样此起彼伏的,他本来就晕船呢

    就这样,我们俩被关在自己打开的门扉之内,心越来越凉。考虑到昆仑山的未知性和多变性,该不会在这两三个小时的短暂时间里,队伍中的留守组那边,又生变故了

    “奶奶个腿的,咱们是不是落单了”耗子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怎么都忍不住的站起来爆发了,“给个话儿啊到底干啥去了,等还是不等,等不来老子可要走了啊”

    “耗子哥,你能不能把这门的机关给拆了咱们不出去看看吗万一他们遇到了什么需要帮手来着”

    “拆不动啊,你自己估量估量这门的重量,我虽然说知道后面加了俩设计,但是这毕竟不是家用防盗门,动真格的拆起来,起码得三四个出力的活计把这门整个儿给提起来一回的再说,外头真遇着什么事情的话,如果连冬爷他们那么多人都搞不定,你觉得咱俩能做些什么吗”

    耗子叹了一口气,多翻出来一支手电递给了我:“咱们姐妹俩接下来大概要相依为命喽”

    我放心不下留守组那边,可想想,耗子说的对,冬爷他们一方面不会抛下我们,另一方面就算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想让我们俩一起淌过去,本来在队里设置敢死队和留守组的目的就是分散伤害啊。

    那接下来,我和耗子就真的得相依为命了。

    “那你先跟我说说,刚才在玻璃罩子里面看到了什么吧,好让我多少有个心理准备”

    耗子重新检查了一遍我们俩穷到不行的背包,拍了拍我的肩膀:“诶,和小六一单独行动本来老子还是蛮开心的,不过这条路有点可怕刚才老子见着,里面有个烂了的骨头架子啊”

    。。
………………………………

第九十二章 刑场

    我心里有点打怵,可还是得硬着头皮往前走。 现在这个敢死队中,只有我和耗子两个人了,双人组的照应是相互的,他关照着我的同时,我也得让他看看,当年在图书馆打工的小丫头,现在也不是吃素的啊

    我们打着探照灯和手电,站起身重新走过了那个弯道,玻璃罩子反射的光芒一如既往的刺眼。我自我安慰着,“尸体”这种东西这些年已经不知道见到过多少了,耗子所说的“烂了的骨头架子”应当在我看来也见怪不怪才对。

    我就不信还有什么骨头架子,能比我们从南海的莲藕里挖出的东西更恐怖

    “小六一,前面的路稳住哦。”

    他回过头来,给我提了个醒。

    我往前跟上几步,深吸一口气才去看那玻璃罩子里面东西,可还是忍不住打了个明显的颤:

    那的确是骨头架子、的确是已经烂了,可是耗子的形容太过于粗略,在我的眼睛里,玻璃罩之中存放的东西,分明是被搅开来的一锅汤粥

    我咬着牙强咽下胃里的翻涌,缓和了好大一会儿才敢看第二眼。

    以前重感冒的时候,我老爹刘建国给我煮过一次鸡汤粥,就是用高压锅把母鸡煮熟、煮到散架,然后加点米、加点姜,接着上小火炖到鸡肉和骨架自然分离,白米松软儒烂的参杂在鸡肉之间。

    鸡汤粥味道很香,治疗重感冒也确实有用。可是现在,看着眼前的景象再回忆起那锅粥的滋味,我实在是低头就要吐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

    玻璃罩子显然不是当做锅子用的,这儿如此的阴暗潮湿,炉子都不好烧着。其实走到了这一步,我觉得昆仑山哪里藏着一具尸骨都不会奇怪了,可为什么这一具偏偏呈现出了如此的模样

    “需要细看吗还是咱们再往前走走”

    耗子看着玻璃罩里的东西,脸上的表情也是十分的扭曲,他把探照灯往前面伸了伸:“这还没完呢”

    我当然不愿意停留在这么个怪东西旁边,再去细看我是百分之百会吐出来的,再多走几步,又是一个有内容的玻璃罩我还以为我肯定要忍不住了,但光线打过来,好在这一个比上一个看起来要完整一些,至少,那些骨头还没有那么的“散”。而经由这一个玻璃罩我们也得以看出,这骨架是属于人类的,虽然它的去干四肢都病态的弯曲着。

    “这玻璃裂开了一条缝,洞穴里太潮湿了,该是产生了腐烂吧。”

    顺着耗子的指点我才注意到,玻璃罩子的顶部的确是闪开了一条细缝的,而手电往回照向刚才差点让我俩吐出来的那个罩子,受损更是严重,它接近于底部的位置,有一块带皮的骨头都能从破口处伸出来了

    冰崖底下虽然寒冷,但至少是凹在群山的庇护之中,免去了高处风雪的侵袭,下面的气温比雪山上高出来不少,加上这儿还有绿色植物和如此潮湿的环境,玻璃罩子一旦失去了密封性,尸体上滋生细菌也是正常的。

    看来那一锅鸡汤粥,便是昆仑比较特殊的细菌分解了肌肉的杰作,如果这儿的温度再提高一些,恐怕我们现在连骨头都难以看得到了,鸡汤粥该变成了一锅米糊。

    但是,我不觉得哪个人愿意赤身的跑到玻璃罩子之中去,这些尸骨应该是被谁强制着密封在罩子里面的吧,他们在进去以前,是活着还是死了

    耗子的步伐比较快,我小跑了几步继续跟着,发现但凡密封完整没有破损的罩子,里面全是空的,留下了骨骸的,基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裂痕。也就是说,没腐烂的,都被运出去了吧运去了哪里

    想着这儿极有可能是高平的研究所,我忽然觉得这些玻璃罩,就像是以前在学校的生物实验室里,所见过的放大版培养器皿。

    可是我们预想之中那些黄雀的成员,一个都没有出现。从腐烂的程度来看,这些东西搁置在此,肯定不会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了,难道它们的作用就是进行某个实验,后来实验结束了,这儿就变成了废弃材料存放站吗

    “轰”

    耗子在前头猛一停驻,害得我一个踉跄顶到了他的后背上,我耳边听得十分沉闷的一个声响,好像是有个什么重物,缓慢地滚动了出去

    “唉,老子的脚指头真是历经磨难啊”

    我赶忙扶着捂住了鞋的耗子哥坐在地上缓解一下疼痛,手电光束追过去,方才被他踢开的东西,乍一看毫不起眼,就像是一块比较突出的地面,等它慢吞吞的又滚回来一小段,我伸手将它揽到面前,才发现那是一个打磨并不细致的扁圆形石头。

    “那边还有不少呢”

    耗子哥的探照灯所指之处,我看到了更多类似的石块,不过形状大小各异,让人很难分辨得出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有圆环状的,有球形哎呀好重根本拖不起来,还有比较长的石条,还有这是什么植物的纤维”

    我蹲在那片石堆里翻弄了半天,越来越搞不懂这个地方的意义何在了,很显然,石头不会是山洞内自然掉路和形成的,这是从那儿简单处理过以后,特意的搬运进来的,而我所说的“植物的纤维”,现在摸起来有些粘滑,表面上附着了一层霉菌之类的东西,存在于此肯定有些年头,内部都已经腐朽了。

    这些植物大部分都是缠绕在石块上的,我忍着那股子粘滑的触感,把手指头插进去摸了摸,从中还能再分开,它有点像是三股绳

    耗子听我那么一说,也顾不得脚趾头的疼痛了,挪过来跟我一起打探着如此之大的一片石头地。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都是不同的,我只注意研究手头的东西,而没注意耗子走向的那面墙壁上,居然也横插着一些长石棍

    虽然暂时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可我倒是见过类似的技艺:在死亡谷那个大坑底下,也有一个山洞,那儿从石壁上也伸出来过一个石头做成的架子,我见过女鬼们用它里搁置砍下来的人头。

    “啧啧,这还死过人呢”

    他的脚边踢出来稀里哗啦一小堆骨头,这是完全暴露在空气当中,早就已经被细菌吃光了皮肉的可怜之人。

    这些骨头没有合成一个整体,我看到耗子踢了了半天,有个头骨晃晃悠悠的随后从墙边的石堆里滚了出来,这倒是蛮符合昆仑山的尸体大卸八块的风俗。我想着不管它生前是什么人,还是应该尊重人家的尸骨,便站起来去追那颗头骨回来,哪知道那颗骷髅头滚着滚着,便忽然不见了踪迹

    我愣了一愣,突然警惕起来,赶忙刹住了脚,结果惯性还是往前冲了两步,左脚一下子踩了半个空,惊得我慌忙朝一边倾斜身体,这才栽在地上,没有跟随着骷髅头掉去下面

    “还带有陷阱的”

    耗子哥也吓了一跳,过来帮我揉了揉乌青的胳膊肘,我忍着疼痛举起手电来,前面果然露出了一个井口大小的豁洞,底下是什么

    我爬起来把脸凑到跟前,手电光的所指之处,又是一片白色

    可这种白色并不像玻璃罩子一般反光,却比那要触目惊心:豁洞的下方,也许才是那颗头颅的应归之所,底下存着满地的森森白骨啊

    “怎么这么多该不是咱们找着了个陪葬墓”

    耗子愣了半响,用他的老本行推测道。

    我仔细的想了想,还是有些奇怪,如果真的是一个墓穴,那么那些玻璃罩子又是怎么回事,网格大门和封住洞口的高密度海绵又是怎么回事陪葬这种事情,可比那把黄铜大锁所在的“旧社会”,还要旧社会的多吧

    我稳了稳心神,又把脸伸进了豁洞口,比起那锅鸡汤粥,这些白骨堆真是显得清淡了好多。底下的这个空间没有多大,把脖子伸长一点,就能够看到四周的墙壁了。我发现底下的墙壁上也镶嵌着不少伸出来的石具,只不过和上面的比起来,下面更加完整,而且紧靠着墙壁和墙壁上的石具之间,也耷拉着好几局枯骨

    我们俩相视一眼,赫然发现,那些石头的作用,居然是枷锁和镣铐

    我以前在村里小卖部看过一个古代的宫廷剧,当时有个片段播到一个大坏蛋在大牢里虐待囚犯,而那些囚犯们是被铁链锁住了手脚,固定在墙上一动不能动的

    这里没有铁链,但是有那些拧成了三股的植物啊,我们身边这些奇怪的石块,原本就是把人固定在墙上,或者是拴在人腿上的

    那么这里这些洒落满地的白骨,应当属于昆仑山脉之中的犯人或者奴隶,这个山洞是一座大牢,豁洞之下便是个行刑场。昆仑有着萨满信仰,巫女说过,在他们的眼里,把人的尸体大卸八块以后,灵魂便散去了,永远得不到法加库的庇护,这是一种绝对的酷刑

    想起冬爷和小王爷不久前还说过,堵在门口的高密度海绵还有着隔音的作用,我觉得浑身有点起鸡皮疙瘩,所以无论这山洞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执行了什么样的酷刑,犯人和奴隶们的哀嚎声都传递不出去吗
………………………………

第九十三章 落空

    我举着手电,目光在刑具与另一边的玻璃罩之间来回转换着。

    还是不对。

    如果刚才没有走到山洞的这半边来,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在时间上倒也说得过去,可是看到了行刑场的这些朴素的设施,我便直觉的认为,这一个山洞,存在于两个不同时代了。

    我在想,如果当时已经有了玻璃罩、网格门、以及堵在外层的那些海绵的工艺,那这边这些枷锁镣铐,至少也得是铁做的吧

    石质的刑具,虽然要更加沉重一些,会更大的阻碍犯人们的行动,可是要论牢固的程度,当然是不如铁具,你看,这上面一层用来困住犯人的石料,都是碎裂开来以后才散落在地上的,而铁具的话,不用工具是砸不碎的。

    和石头比起来,铁质的刑具还要方便的多吧,而且那些植物纤维用来困住犯人的手脚,的确不保险他们连玻璃和网格门这样的大件儿都能带进来,我不信几件铁链子却运不进来。

    所以刑场,应当是个古老的刑场,它存在于萨满教盛行的昆仑文明初期,很多很多年以后,另一拨人才重又出现在此,把这儿当做了一个废弃品储藏室。

    现在,这个山洞继早期萨满时期、“旧社会”时期之后,又迎来了新世纪的一群杭州医生,不然,那个基站是不可能在山洞里出现的。

    “这个玩意,老子用的还真不熟练,小六一你找找看春生的电话是多少,直接打过去问好了。”耗子皱着眉头,把那只老年机递了过来,“又不是捉迷藏,妈的都到了这地方还见不着人,反正冲突是肯定会起的,直接来吧”

    “可是这样会不会太鲁莽了毕竟冬爷他们都不在啊,就凭咱们俩直接找黄雀吗”

    我接过手机心里有点打怵,低头一看,即使是超长待机,那么长的时间过去、而且气温还如此之低的,电量到底还是低电警告了,随便翻弄了几下,我忽然发现“春生”这个联系人不仅仅是打过来几条没接到的电话,甚至还有短信记录的符号标记在后面,只是夹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