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军师-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战过百余合,周仓渐渐体力不支。那张曼成却丝毫没有疲倦之意,慢慢的反转了局势变成了上风,再这样下去,怕几十合内周仓危已。

    策马而去,身前这些黄巾军已经不是问题。既然张曼成要寻韩明,韩明干脆直接去寻他好了。

    “贼将张曼成,可敢与我韩明一战!”再次挑开几名黄巾铁骑,韩明已驱使坐骑来到了张曼成的身前。

    张曼成长矛突刺,浑身疲倦的周仓疲于应付,一个不留神被这一矛所指,翻身倒下马去,险之又险的躲了这致命一击。

    败了周仓,张曼成提矛又战韩明。此刻的他,若是停下一刻就感觉身上的力气会把自己撑爆。

    长矛在这种状态之下的张曼成手中舞出了花来,各种进攻凌厉无比,丝毫不防备韩明的进攻。

    一般人在这种进攻之下,哪里还有能力去找张曼成暴露的弱点,疲于应付。

    韩明却不一样,张曼成有天师符丹,他有方天画戟。

    双手持戟去挡,震的那张曼成双手发麻连连后退。然而张曼成已经感受不到这些痛觉,任鲜血从包扎好的虎口溢出也不管不顾,只要取韩明的性命。

    找死!韩明怒喝一声,双腿一蹬从马上跳起,方天画戟做斧状从天而下直袭张曼成的首级。

    哼!张曼成冷哼一声,长矛用力去挑。

    奈何韩明气力太大,一杆方天画戟劈下犹如泰山压顶般沉重。

    张曼成被这一击压倒,胯下坐骑也受力双腿疲软跪下,将张曼成甩落下马。

    而张曼成丝毫不惧,翻身踢开身边一名趴在马身之上死去的部下,双腿一蹬跃上马去。提矛寻韩明,意欲再战。

    再一次十数杆长枪刺向韩明,这些杀之不尽的黄巾铁骑不断的对韩明展开了车轮攻势。张曼成见韩明持戟挡住这些部下的进攻,看准了韩明的胸口,策马前进,手中长矛寻着韩明的胸口铠甲破损处刺去。

    这一刺,必中韩明胸膛,可斩他与马下。

    韩明一死,南阳军群龙无首,必然溃败。剧本已在张曼成的心中写下,只盼着手中长矛早一点刺进韩明的胸膛。

    手中十数人的长枪压迫,身后又突刺出两三柄长枪,侧身还有两柄巨斧劈来,那张曼成又持长矛来刺胸口。

    情况危急,韩明却丝毫不惧,猛地缩了一下让长枪压下。在长枪就要贴近肩旁时,韩明突然发力反向推开长枪压制。方天画戟在手中转动,绕着身体转了一个圈猛地停下。

    方天画戟一停,恰好挡住张曼成刺向自己的长矛。而那刚刚压制韩明或劈砍韩明的人,已被韩明转动方天画戟时从腰部劈开,拦腰分尸。

    右手持戟转动,用这方天画戟的侧耳卡住长矛矛身。

    大喝一声,破!

    张曼成所持长矛被韩明如此一举,直接折段。

    没了兵刃的张曼成意欲从身边之人手中夺过兵刃再战,但韩明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方天画戟侧耳斧钺已朝着他的脖颈而来,呲的一声轻松将张曼成的头颅与身体分离。

    这力道将张曼成的头颅摔向一旁,韩明立即将方天画戟刺出,直接从被刨开的脖劲处刺入,将张曼成的首级戳在方天画戟前端。

    猛地抬手,将张曼成的脑袋指向天空。韩明重喝一声:“贼首张曼成已然伏诛,贼军还不速速受降!”

    这一声怒喝,那没了首级张曼成在马身上的身体轰然摔落在地,鲜血不断从脖颈出涌出。

    正处于交战之中的黄巾军应声纷纷朝那高空望去,指向天空的大戟之上,不是首领张曼成的首级,又是何人。

    将领已亡,谁还愿再战,岂不是做徒劳之功。

    一万余名黄巾乱党,纷纷丢掉兵刃跪拜于地,再也不做抵抗。

    韩明高坐马上,厉声喝道:“黄巾已败,将降者全部绑住双手,收缴兵刃,回城!”

    那边周仓重伤在身,艰难的从地上爬了起来。看向韩明的眼色写满了不可思议,他与张曼成交手百合,知道张曼成的威武。

    而这样一人,在韩明手中战不过十合就被砍下首级,还是有无数名黄巾铁骑相助之下。

    这样的韩明,到底是神,还是人?
………………………………

025。为谁而谋

    025。为谁而谋

    黑面虬髯的周仓,身上千疮百孔。他不是不敌张曼成,相反要取张曼成的首级,也轻松。

    只是那张曼成服用了天师符丹这种神通之物后,再战起来,周仓便难讨便宜。

    如今对韩明战张曼成之中,忽然有所顿悟一般。只觉自己所学武艺有了些精进。

    能在自己交战或者他人之战中,悟出门道,可谓大将之才。

    周仓是有了顿悟,然而往后他能发展成什么样,还得看如何将所顿悟的这些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收编了黄巾降军,韩明立于高头骏马之上。环顾四周,漫天的灰烬与满目的血水残刃,或挣扎在地的未死者,或艰难挺立的将士。

    战争的残酷,不可谓不让人触目惊心。

    也许这一站之后,韩明再也不想亲临战场,也许会爱上这种感觉从此与金戈铁马相伴,谁又可知。

    本月韩明得到的系统任务是育将,而刚刚周仓的顿悟,让系统给了韩明提示。育将的第一名,已经被定为周仓,目前完成度已达五成。

    再有五成,周仓便可谓之将才,如今尚且之是个武夫。

    五千铁骑出战,回城时只剩下3000余人。面对两万余黄巾军,这种结果已经是很理想的。

    有这种结果,全靠韩明。说的彻底一点,全靠他手中那杆已被鲜血染得通体血锈色的方天画戟。

    带着一万余名群龙无首的黄巾降军,回程的速度慢了许多。

    当韩明驰骋归来之时,潘凤仍在与张燕所部血战。显然这一战没有韩明那边轻松,几乎是在做着人命之间的不公平交易。

    神上使张曼成的首级被悬于方天画戟之上,为了起到震慑黄巾军的目的,韩明还特意将方天画戟侧耳斧钺处绑了根火把。

    夜空之中星星之火独自闪烁,披头散发的张曼成首级满目不甘的望着眼前这些还在做殊死搏战的张燕所部。

    潘凤英勇无比,此刻也有些疲倦。百余斤大斧在手中没有了先前那么灵活,好在是对面黄巾军也是如此,这才不至于吃亏。

    张燕所部仍然弥战,向来未遇敌手的他们此刻早就没有了信心能夺下南阳。

    也不知是哪位兵士首先看到了韩明率军归来,见到了张曼成的首级在那星火之中诉说着不甘,扯着嗓子喊了一声:“韩大人斩了贼首张曼成,黄巾败已!”

    这一嗓子原本应被兵器相交的声音掩盖,此刻却在这不平静的夜空中如呼啸的夜风一般,掠过还在交战之中每一人的耳中。

    也不驱马再战,韩明知道。黄巾已为穷寇,必自败。

    接纳降军收拾战场等任务韩明交给了蒯良来处理,潘凤佐之。

    吕布的战斗力虽勇,但是此刻已经消失了。韩明感觉浑身都如同散架一般,铁打的筋骨怕是也难以承受这种高强度战斗之后的酸痛。

    命周仓亲自护送,韩明回了府邸。

    韩黄氏从爱女口中得知韩明亲自率军出征,许久未见归来。又听得城外交战之声许久未停歇,内心焦急无比。

    担忧儿子的安危,又无能为力,这是做母亲最难受的时刻。

    好在韩灵灵此时却是很懂事,一直陪着母亲寸步不离。二人一同守候在府邸之前,怵目远眺,在这漆黑的夜空中找寻着韩明归来的身影。

    韩灵灵踮着脚想要看的远一些,可这朔月之光下,可见度微乎其微。心里想着去那城墙之上看看,却不忍丢下母亲独自一人。

    站了许久,眼睛都开始发红,一直踮起的脚尖也早已发麻,可这些她都不在意。只盼着,那出战的兄长能平安归来。

    年纪轻轻,耳朵自然灵敏。韩灵灵听到城外的交战声似乎停止了,但相隔甚远,无法从那模糊的声音之中分辨出到底是哪一方胜了。

    紧紧依在母亲怀里,韩灵灵握着母亲攥紧的双手轻声安慰道:“母亲,兄长他才能无人能比,定然会大胜而归,莫要担心。”

    这样的话,这一晚韩灵灵也不知说了几次。她是信任自己兄长,可黄巾贼众。万一有个意外,又当如何?

    幽暗冗长的街道,些许的星光之下紧紧有几处屋檐可见,零星的灯火是家有子嗣在外交战的人家。

    此刻,都在盼望着子嗣早归。

    许久,韩黄氏感觉外面交战的声音似乎没了。这才问道:“灵灵,可是打完了?”

    韩灵灵早就听到战争结束,可是她不敢告诉母亲。她不知道到底这场战争到底是以哪一方的获胜而结束,她怕这幽暗的街头突然出现无数的火把照耀着在夜空中飘逸的土黄方巾出现。

    “是结束了,想来兄长就快归来。”韩灵灵是在安慰母亲,也是在安慰自己。

    嗒嗒嗒的声音自远处传来。

    随之而现的是一骑高头骏马,那马上之人雪银亮铠在火光之下泛着些许光芒。

    马上之人正是韩明,此刻他的心里也是焦急万分。虽亲自嘱托过部下不许告知母亲妹妹自己率军出征,但这场恶战之大,难免会被母亲妹妹知晓。

    他担忧母亲急坏了身子,若是有个闪失,做儿子的他该如何面对?

    “母亲,孩儿得胜归来!母亲,孩儿……”

    一遍遍的高喊着,韩明虽已精疲力竭,但还是用尽气力去喊,盼望着母亲妹妹早一点得知自己无恙。

    “母亲,兄长他回来了,兄长得胜归来了。”韩灵灵高兴的从母亲怀中脱出,那麻木的双脚蹦的老高。

    “胜了?你兄长胜……”话没说完,韩黄氏晕厥过去。

    倒不是年纪大,只是之前韩明还未有如今能耐之时,一个人养着两个孩子压力太大,膳食不佳导致了身体难免虚弱。

    高度紧张之下,紧绷的神经支持韩黄氏许久,此刻突然放松,也就支撑不住了。

    韩灵灵连忙扶住母亲,高喊着:“兄长……母亲……”

    这一刻她都有些分不清到底二人谁更重要了,这边母亲晕厥,那边兄长虽然归来,却不知这战事之下可曾无恙。

    老远的,韩明就听到了妹妹的高喊,又听到妹妹喊母亲的语气焦急,心下更是按捺不住。

    驱使马匹的皮鞭甩的更是猛烈,马儿也就狂奔不止。

    马儿还未到府前,韩明就按捺不住担忧母亲安危的心,强行止住马步纵然跃下马去。

    巨大的力道将他甩出几丈,翻滚在地上几圈韩明立马撑着自己爬了起来。也不管周身的疼痛,冲着母亲狂奔而去。

    身后,灯火开始逐渐亮起,许是百姓知晓战事结束,黄巾败北纷纷亮起烛火盼望。

    这一切韩明都不在意了,紧紧抱住晕厥的母亲冲入府内,命人传来医师,直到被告知母亲无恙,韩明也撑不住身上的疼痛,寻了个被褥就近睡在母亲塌旁。

    几日来韩黄氏都躺在卧榻之上休息,多日之前她就醒来。只是奈何韩明担忧,这才让他多休息。

    一口一口的喂着韩黄氏喝药,这种感觉才真正是韩明想要的,这是家。

    是一个穿越之后无依无靠之人,难以拥有的家。

    母亲,妹妹,就是他韩明的全部。谁若胆敢对母亲妹妹不利,他韩明可以豁出这条命,也不会让人得逞。

    “兄长,让我来吧。”韩灵灵从韩明手中接过药碗,兄长几日来也不曾休息好,多在照顾母亲。韩灵灵对兄长的身体,也有些担忧。

    韩黄氏喝完药,安静的看了儿子许久。心头憋着话,许久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韩明看出了母亲的意图,宽慰道:“母亲,有话就吩咐吧,孩儿定然照做。”

    那韩黄氏心里骤暖,这孩子虽不是亲生,但却比亲生的还亲。不过作为一个妇人,她还是知道些事理的,只说道:“不说无妨,我虽妇人,却还是知晓妇道。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今没了夫家,我自然随儿子的意愿,就算你并非我亲生,也断然没有有干涉之理。”

    帮母亲提了提被褥,折好被角,韩明笑道:“母亲此言倒疏远了孩儿,若不是母亲,哪有孩儿今日。孩儿就是母亲亲生子,自当听取母亲意见。”

    有儿如此,韩黄氏此生还有何求。只道:“孩儿你今后作何打算?”

    母亲这是担忧自己的安危,怕今后自己还会如同前些日一般,投身战场之中。这是母爱,是最伟大最真挚的爱。

    走一步,看一步,这是韩明在这东汉末年正常之后所做的。倒不是他没有志向在三国拼出一番天地,只是他先前一直把黄巾之乱看在眼前,若不处理好,一家人如何在这场祸乱之中生存。

    计划,韩明有。到此刻,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免得母亲多过担忧。

    “母亲,南阳黄巾已平,几日来各地也多有捷报。想来这场祸乱也不久矣,宛城文将军如今对抗黄巾也没先前吃力,思虑再三,我决心若有机会便带着母亲去荆州。凭孩儿在这南阳立下汗马功劳,谋个官职安稳度日。”话,韩明没有说完,但只需说到这里,母亲也就知晓了自己的意图。

    荆州刘表,治理有方。投奔荆州,定然可以过上安稳的之日。至于官职到底多大,韩明没有去考虑。有如今作为在,刘表定然不会亏待与他。

    韩黄氏为人也算聪慧,能看出韩明的心底意图。只问道:“孩儿胸中还有抱负,何不为之?莫要让为母拖累,那我岂不是遭世人唾弃。”

    宽慰了一番母亲,韩明笑道:“无妨,刘荆州治下,也能有大作为。眼下乱世,大汉根基动摇,我不为将厮杀,也可为谋臣大展宏图。”

    刘表年事已高,虽还健在,但多病灾。他日这荆州之首不是大公子刘琦,就是次子刘琮。二人,辅其一便可。

    只是到底替谁为谋,韩明还没有明确定夺,倒是心里他更欣赏大公子刘琦一些。
………………………………

026。有所顿悟

    (新人冲榜,满地打滚求推荐收藏打赏,谢了!)——————今日已是九月初九重阳佳节,踏秋之日。

    照顾母亲多日,如今韩黄氏已是下了床榻。韩明刚起床梳洗完毕,打算带着母亲出去走走。

    这时,熟悉的声音响起来,又是那机械的喉咙。

    【重阳佳节,奖励物品随机出现。物品:1、传国玉玺;2、身份卡;3、金丝软甲;4、防狼喷雾;技能:1、乾坤大挪移;2、百步穿杨;3、慧眼识人;4、诗赋达人。】

    这一次的奖励显而易见的出现了不少好东西,但也出现了比较多的逗比奖励。

    多次面对抽奖,如今韩明已经能完全坦然处之。总之似乎系统想给他什么,那就是什么了。

    除非是有善心点去兑换,那还能自己作主一点。想起善心点,韩明的手中还欠系统一笔巨资。

    “开始吧!”安静的坐在床边,韩明毫不犹豫。

    依旧是跑马灯开始转动,两个分开的跑马灯的动作让韩明目不转睛。虽说能坦然处之,但还是有一点不希望出现根本没用的奖励项,就好比那个防狼喷雾。

    转动开始缓慢,第一个停下来的是蓝色的跑马灯,而这跑马灯停在的地方则是技能类的第二个——百步穿杨。

    这无疑是个好技能,起码在这动乱的年代是个可堪大用的本事。

    另一个跑马灯仍在转动,不过这一次倒是让韩明很好奇这跑马灯是不是出了问题。在那防狼喷雾、身份卡与金丝软甲三项之上来回跳动,也不碰其他选项。

    这番情景,结果自然会是获得这三样之一。好在,传国玉玺这一项韩明是不想要的。哪怕系统赠予的物品总是有些特殊之处,对韩明的**也不大。

    传国玉玺,若是这个时候在他手。那这天下,当真是乱的更快了。就算拿到这个,做了皇帝又如何?

    群雄并起的年代,手持传国玉玺称帝只会让自己成为群雄的活靶子。最后落得个袁术的下场,是祸不是福。

    不过此时,袁术还没死。

    一念之间,跑马灯再转动的地方只有了两项,那在这三项之中看似最好的金丝软甲似乎是被系统遗弃了一般。

    身份卡,防狼喷雾。这两项好似都有些奇怪,但是明眼人谁不明白,这时候还是身份卡比较好。

    许久以来韩明都没有像此时这般紧张了,眼珠子随着跑马灯来回跳动不断转移。心里念叨着,不要防狼喷雾,不要!

    叮!【恭喜您获得技能百步穿杨,物品身份卡。】

    技能类的奖励向来都是没有实物出现的,不过之前出现的技能大多有次数限制,这一次好在是没有。

    系统播报完奖励项目之后,韩明能明显的感觉到两只手臂被充入一阵精气,肌肉开始逐渐变得结实,块头慢慢变大。

    这一幕并没有持续太久,片刻之后韩明就在这百步穿杨的技能滋润下完成了‘进化’。

    感受着手臂上充足的气力,一点都不比提着方天画戟时拥有吕布那般能耐时的气力小。

    这一次的能力,可是永远存在的。

    身份卡悬浮在韩明的面前,没有任何介绍,不过韩明的脑海里倒是自然的出现了这块身份卡的说明。

    只要在这身份卡之上写下你先辈的名字,那么这张身份卡便会直接消失。自此以后,你就真的是这个人的后辈。

    这种是被强制性灌输的,就好比你写下了汉高祖刘邦的名字,将你与他的关系写成父子。那么,在这三国之中,你便是刘邦之子。

    任何人见到你时都会知道,你就是刘邦之子,并且不会对这一点有丝毫的质疑,哪怕刘邦已经死了百年。

    强大!这是一个不可估量价值的物品,韩明有些为之前对他的看轻感到惭愧。

    写下谁的名字,又要与他什么关系。韩明考虑良久,没有打定主意,还是决定先去带着母亲踏秋为好。

    寻了韩黄氏的房屋而去,韩明走了几步就见着妹妹韩灵灵。

    小妮子见着兄长,乖顺的和只猫咪一般贴了过来。钻到韩明的臂膀之下,笑眯眯的看着韩明。

    “走,去寻母亲,咱们踏秋去。”韩明不多说,直接道出了此行目的。

    韩黄氏打扮精致,休养了数日又得到好生调养。如今竟是一位美妇人,姿色撩人还有如同出自名门大户般的气质。

    那副农家妇人的气息,消失不见。

    果真是人靠衣装,美靠亮妆!啊呸!韩明轻甩脑袋,来了东汉多年,脑子里偶尔还是会蹦出一些后世的东西,就好比刚刚无意之中想到的这句广告语。

    “母亲。”韩明与妹妹一同弯身行礼。

    韩黄氏气色变好,又见一双儿女如此,当真开心无比。点了点头,言道:“可是找为娘踏青而去?”

    闲情雅致多出现在名门大户,韩黄氏这种过足了农家日子的妇人,却也有这番兴致。不是羡慕大户人家的生活,实则这个时代一年四季也无休闲活动,偶尔散散心还是能让人心情愉悦不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一首秋词,道出了他对秋日的喜爱。也道出了此刻韩明的心境。

    举家和睦,饶是生活在这战火蔓延的东汉末年,饶是落叶凄凉,枫叶如血又如何?

    “母亲,您慢点。”韩明跨过一条窄溪,回身去扶母亲韩黄氏。

    韩灵灵活泼好动,跟着兄长蹦跶了过来。回身看母亲,又跳了回去扶着母亲。

    一家三人散了许久,也有些乏了。韩明便提议回程,韩黄氏未作考虑轻轻颔首。

    回城之时到时没来时那么安静,韩黄氏似是有些心思。

    韩明很快的发现了这一点,按捺不住心中疑惑问道:“母亲为何闷闷不乐?可是方才踏秋累了身子。若如此我唤人去赶马车来。”

    摆了摆手,韩黄氏那慈爱的眼睛看着韩明许久这才不忍开口道:“孩儿你好糊涂啊!”

    只一句,韩明就知道了母亲的意思。

    昨日,宛城文聘差人送书信过来,那边文聘与马元义交战半月,双方均已疲惫。南阳黄巾新败又让马元义那边士气消散无几,文聘有心要乘机斩杀贼首马元义。但是奈何黄巾虽无士气,但强在人多。

    没有十分的把握,文聘不敢轻举妄动,这是要请韩明前去相助。

    韩明看了书信,有意相助。只是想起前些日子自己出战,将母亲急的卧病许久,这才放心不下。又觉文聘既然能挡黄巾多日,如今面对这些强弩之末,怕也不成问题,便暂且将这事搁置下来。

    想来韩黄氏通过什么途径得知了这一点,觉得韩明作法有些欠妥。当然,韩黄氏知道韩明这么做都是怕自己大病初愈,再有闪失。

    “母亲,孩儿自有打算。”韩明理亏,退了几步。

    韩黄氏摇了摇头叹道:“如何打算,莫非是等文大人自退了黄巾,你再去相助?你可知若如此,宛城要多损多少儿郎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