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宠妻无度:绝色双面王妃-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璟目光才扫过几个姨娘,就见正厅门口出现了两个人影,苏成文一身崭新的深青色狐皮袄,后面跟着大红底牡丹纹皮袄皮裙的陈玉娇。
除了苏老太太和蹲在地下的苏致远、苏致礼兄弟,正厅里的人都站了起来给苏成文行礼。
苏成文苏成武兄弟便一起上前拜过了苏老太太,接着两个媳妇上前拜过。
再是苏致礼苏致远兄弟上前行礼,然后再轮到苏璟姐妹。
几个姨娘待苏璟姐妹拜过,再上前行礼,接着便是家中有头有脸的下人们。
待众人行礼完毕,各自归了座位,苏老太太的丫头金钗端了个盘子给众人散压岁红包。
苏璟接着手里一掂,沉甸甸的,再一摸,扁扁的,圆圆的,感情苏老太太红包里头只包了几枚铜钱,连金银锞子也舍不得给一个。
苏成文见散完了红包,便道:“开宴!”
正厅里垂手站立的丫头们,鱼贯而出。
苏老太太带着几分满意从主位上站起,坐在了圆桌上首,正对着大门的位置,苏成文这才在苏老太太左边下首坐了,苏成武则是坐在右边下首。
陈玉娇,吴氏也都依次入座。
几个小辈另开一桌,以苏瑞为首,兄弟姐妹六个坐了一桌。
刘姨娘又带着柳姨娘和周姨娘在大厅的一侧放置的一张小方桌旁坐下了。
丫头们进进出出,各种菜肴流水般端了进来。
天气太冷,三个桌上都先上了个锅子,这是京城如今流行的吃法,陈玉娇自然是要赶这个流行的。
各种羹汤,炒菜,蒸菜都端了上来,虽无什么金贵的菜式,看着也还丰盛。
待菜品上完,苏成文对着苏老太太道:“母亲请!”
苏老太太举起筷子,往桌子中间伸去,众人这才拿起筷子开吃。
因是年夜饭,众人也都没什么顾忌,一边吃饭一边随意聊天,尤其吴氏,嗓门又大,整个大厅里都回响着她的声音。
苏璟这桌,苏致远、苏致礼两兄弟,一边吃饭一边商讨着一会儿吃完饭了放烟花的事。
………………………………
第101章 除夕之夜(二)
苏环不知怎的提起了上元节,兴奋之色难以言表,一个劲地问苏璟“三妹妹,这京城的上元节据说是最最热闹好玩的节日了,你一直住在京城,往年必定也去过的吧,快说说,都有些什么好玩的?”
苏璟虽然十分不习惯吃饭的时候说话,但今天是过年,也不好扫了苏环的兴致,便放下筷子和苏环说了起来。
“上元节京城的灯会自然是热闹的,十五十六两天,全城通宵燃灯,玩的有杂耍,百戏,舞狮,舞龙,猜灯谜,吃的就更不用说了,天南地北的小吃都有,还有卖各种小玩意的,最热闹的是永兴坊,永乐坊,人多的时候,人挤人,走都走不通,上元节也没多久了,到时候你们去看看自然就知道了!”
就连苏致礼苏致远兄弟两个都被苏璟说的吸引住了,苏致礼问道,“三姐姐,真的有舞狮子的么?我最喜欢看这个了!”
苏璟笑笑,“有的,到时候让二叔带你去看就是了。”
苏环却是心思飘得老远了,当年她还在江南的时候,结识了一位从京城来的小姐,那小姐说起上元节,直言是女孩家结识少年公子的大好时机呢,听说,每年上元节过后,京城不知要成就多少对有情人。
苏环过年就要及笄了,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听到这种事情自然是心生向往,她暗暗压抑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到了上元节那天,一定要装扮得美艳动人,说不定真的可以邂逅一名年轻英俊的贵公子呢。
苏瑞虽然没有出声,低头吃着碗里的菜,一双耳朵也早就竖了起来,京城的灯会她也向往很久了,她早已及笄,父亲却迟迟不提她的亲事,最近她娘为了这事正在发愁,若是能够在灯会上结识个不错的少年,想必父亲也不会反对的。
苏璟不知道两个姐姐已经打定主意要在灯会上寻找如意郎君,她自己倒是冲着一些特色小吃,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去的。
桌上气氛还算融洽,热热闹闹吃完了年夜饭,苏致礼苏致远两兄弟迫不及待地放下筷子就往外面跑,苏成武倒是一片慈父心肠,赶紧跟了出去,唯恐他们放烟花不小心,伤到自己。
除夕夜要守岁,吴氏和陈玉娇两个当着苏成文苏成武兄弟的面,自是有意讨好苏老太太,叫了刘姨娘一起,陪老太太打马吊。
苏瑞叫丫头回房拿了副围棋过来,要和苏璟下棋。
坐着无聊,苏璟也就和苏瑞在棋盘上厮杀了起来。
苏璟的棋艺是林府里专门的先生教过的,苏瑞往日和苏环苏玥下,她两个不是对手,深以为自己棋艺高超,哪知没多大一会,就被苏璟杀得溃不成军。
苏瑞连着输了三盘,顿时就没了兴致,放下棋子,又叫苏环苏玥两个一起来抹骨牌。
苏玥年纪最小,手气却好,把把点子大,没多久就赢了一堆的碎银子,虽说苏老太太吝啬,苏成文也不大方,几个姑娘倒不是小气的,一点碎银子倒也没谁放在眼里。
几人打着呵欠玩到交了子时,苏环把骨牌一扔,掩嘴打了个呵欠,“唉呀,我困了。”
众人也都困了,苏老太太也熬不住了,两个丫头扶着往后院去了。
各人便也都散了,各自回院子去了。
………………………………
第102章 诰命夫人
初二那天,一大早苏成文就打点了礼品和陈玉娇去了陈太师府,苏璟给苏老太太报备了一声,也往林府去了,一直盘亘到申时才回了苏府。
秋水见苏璟回来,脸色古怪地贴在她耳边说了一句,“听说老爷回来的时候脸色不怎么好看。”
苏成文何止是脸色不好看,简直都要憋出内伤了,陈太师十五个女儿,出嫁的女儿有十二个,其中有五个送了人做妾,三个嫁进了豪商巨贾家,其余四个倒是都嫁入了做官的人家。
做妾的女儿自然没资格回娘家,七个女婿有三个商贾,苏成文是科举出身,士人的身份可以说是他最看重的东西,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如今他竟然和这些低贱的商人做了连襟,坐在一桌吃饭,还被人叫着妹夫,真是令人恼火。
除了这几个商人连襟,剩下的三个又都是几个毛头小子,苏成文打听之下方才得知,不过是二三品官员家的庶子罢了,一个个畏畏缩缩,半点气度也没有,看情形,将来也不是什么有出息的。
苏成文满心指望着结识几个有权有势的连襟,哪知被泼了一瓢冷水,再看陈太师,待他也不比那几个商贾亲热多少,心下越发不快,用了午饭,便借口苏母身体有恙,匆匆告辞了。
与苏成文不同的是陈玉娇今日回陈府倒是大大出了风头的,前不久苏成文为她请的诰命已经批了下来,她如今是正经的四品恭人了,家里姐妹中她还是第一个有诰命的,今日她也特地穿着一身诰命服饰回的陈府,为的就是在姐妹们中间露露脸。
果然,几个嫁了高官庶子的,衣着总是透着那么一股子寒酸劲儿,比起在陈府也强不了多少。而几个嫁了商贾的,富倒是富了,金的玉的插了满头,身上穿的也是绸缎衣服,可惜,跟陈玉娇端庄大气的诰命服饰一比,顿时就像是暴发户一般,透着一股子俗气。
陈家的姐妹们自小是见风使舵长大的,如今陈玉娇嫁了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也算是实权官职了,在京城这地头上混,说不得哪天就要求到头上去的,因此几个姐妹都可着劲儿地巴结讨好陈玉娇。
从前在姐妹中最是吃香的兵部尚书家的庶子媳妇,陈家排行第七的姑娘,这时也没人巴结了,陈家姐妹也不是傻的,看着她头上戴的还是去年戴了的一支旧金簪,就知道这庶子在家定是个不受宠的,将来分家了出来,还不知能捞着多少家产,说不定连商贾之家也不如。
几个姐妹围着陈玉娇,对她身上的诰命服饰是毫不掩饰的艳羡,摸的摸料子,看的看头饰,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陈七姑娘十分不忿,却也忍着心里的不满,围在陈玉娇身边,往日她还可以凭着嫁入了高门,在几个姐妹面前摆摆架子,如今在诰命夫人面前,她是半点架子也拿不起来了。
她的相公,文不成武不就,二十多岁了,还天天闲在家里,两口子就靠着府里的一点月例银子过活,平日里连人情往来都捉襟见肘,说到底,这门亲事也就听着好听罢了,亏得她当年和姨娘花了一千多两银子才将这门亲事抢到手,如今看来,真是血本无归了!
都怪姨娘没眼光!一心只想她嫁入高门,自己也好扬眉吐气,如今看来,几个嫁入商贾家的姊妹过得都比她强多了,看那满头的首饰,那几两重一个的金镯子,唉!就那旁边的丫头头上腕上戴的,都比她强,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哪天才是个头!
反观被姐妹们围在中间的陈玉娇,从前一张尖脸如今也养得圆润了些,手腕子上金的玉的带了好几个镯子,一双手伸出来,宝石戒指都带了三个,这才叫,里子面子都有了!
………………………………
第103章 私房银子
唉!都是命!陈七姑娘一眼瞟到陈玉娇的手腕子,长叹了一声。
而陈玉娇脸上的笑容是收都收不住,长到十八岁,第一次被家里姐妹如此重视,心里的得意和骄傲难以言表。
待姐妹几个一起用过了饭,陈玉娇又往后头院子里去见自己生母,打发了丫头在门口守着,偷偷塞给了生母二百两银子的银票,这是用来还欠舅舅的债的,陈玉娇嫁入苏府不过三四个月,就攒下了二百两银子,也算是有手段有心计了。
陈玉娇的生母好一阵激动,合手念了一声佛,“还是我儿有主见,花银子买了这么一桩好亲事,咱们娘儿两可算是熬出头了。”
陈玉娇矜持地一笑,“这算得了什么,过两个月,我再给母亲拿二百两银子来,先把欠舅舅的银子还了,如今,我手里也有了个铺子,月月都有出息,虽说不多,将来补贴姨娘总是够的,再有,”说到这里陈玉娇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贴在她娘耳边道“我估摸着老爷的家产只怕有几十万银子!我家小叔帮老爷管着产业,十来年就贪了三四万银子,这么一算,老爷的产业可不是小数!”
陈玉娇生母徐氏双眼瞪得溜圆,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这,这么多?”
陈玉娇又是一笑,“老爷到如今只有四个姑娘,将来我要是生下儿子,这金山银山可就都是我和儿子的了,到时候,我求求老爷,将娘也接到府里享福去,只是娘现在千万不要漏了口风。”
徐氏和陈玉娇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陈府多年来相依为命,两母女齐心协力,全力筹划才有了今日,陈玉娇对生母徐氏的这份孝心倒是千真万确的。
听得这话,徐氏眼眶都红了,这十多年来,她只盼着能从这陈府出去,如今,总算是有望了!
陈玉娇见娘亲一时激动不已,又拿出一锭二十两的银子塞在徐氏手里,并劝慰道:“娘亲如今只管养好身体,想吃什么只管吃,银子花完了叫人带个信儿给我就是,待我生了儿子,求一求老爷,再给大夫人塞点银子,就将娘亲接进苏府,到时候才是我们母女的好日子呢!”
徐氏连连点头,她紧紧地抓住陈玉娇的手,“我的儿,你也谨慎些,拿了这么些银子,可别叫你们老爷发现了。”
“娘亲放心,老爷不管内院的事,如今是我当家,谁还能管到我的头上来!”陈玉娇下巴微抬,当家太太的气势展露无遗。
母女两还在闲谈,陈玉娇带来的小丫鬟匆匆找了来,“太太,老爷现在就要回府,叫太太赶紧过去。”
陈玉娇这才辞了亲娘跟着丫头出来了。
待上了车,陈玉娇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苏成文脸色并不是太好,陈玉娇心下一阵打鼓,该不会是父亲给老爷气受了吧!
一路上陈玉娇大气也不敢出,战战兢兢回了府,苏成文下了车就直奔书房,陈玉娇找来跟着苏成文的小厮,细细问了一通,什么也没问出来,只得压下心里的疑惑,夜里伺候苏成文越发地上心。
………………………………
第104章 两个杯子(一)
转眼就到了初六,苏璟的假也放完了,该去齐王府上班了。
秋叶将苏璟的披风紧了又紧,好在这几天雪也化了,天气也比之前稍微暖和了些,不然小姐这一路上又要受罪了。
冬日里天黑得早,待苏璟到了齐王府,天都已经黑透了,齐王府主院已是灯火通明,苏璟意外地发现,齐王背对着他,正在院子里散步。
“王爷!”苏璟进了院子,低头行了一礼。
萧远猛地回过头来,一双眼睛亮的吓人,眼里射出惊喜的光,灼灼地盯着苏璟。
苏璟抬起头,被萧远的眼神吓了一跳,怎么几天不见,王爷的眼神变得跟饿狼似的,看着像是要吃人。
萧远迅速就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轻咳一声,道:“你来了,这一向可还好?”
“谢王爷关心,挺好的。”苏璟边说边往屋里走,身上的黑狐皮披风又厚又重,她得赶紧脱下来。
萧远见她往屋里走,不由自主地就跟在后面,声音十分轻柔地问道:“用了晚膳没有,我让老王做了你喜欢的碧玉羹,在茶水间热着,现在要不要吃?”
守在门口的秦千,不动声色地看着这怪异的情景,他家王爷怎么跟在小厮后面?还有那轻柔的语气是怎么回事?他跟了王爷十年了,可是破天荒头一回听见王爷用这种语气和人说话!
还有王爷最近是怎么了?过年见了皇上也不见又多少喜色,现在见了个小厮心情倒是不错。
“一会儿再吃,才吃了晚饭。”苏璟进了屋,顺手脱下披风挂在了衣架子上,接着就掀开帘子进了茶水间。
萧远愣愣地看着茶水间新换的天青色云锦帘子,怎么才说了一句话就跑了!连她的脸他都还没看清楚!
算了,反正是戴着人皮面具,那也不是她的脸。
“小成子!过年可吃了什么好吃的没?”苏璟拍了拍坐在火炉边的小成子的肩,笑眯眯地问道。
小成子本来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苏璟一拍,他回过神来,望着苏璟笑道:“原来是苏公子来了,新年好!”
苏璟点点头,伸手提起炉子上的小铜壶便往外走。
萧远还直愣愣地站在屋子中间,见苏璟出来便有些不自在地踱到一边去了。
苏璟扫了一眼桌上,从前摆在上面的一套青瓷茶具已经不见了,桌上摆着一白一绿两个玉杯,皆雕成五瓣梅花形状,外以梅枝缠绕,梅枝上又点缀着朵朵梅花,并巧妙地绕出一个圈儿,方便手握,白玉杯底下配的是五瓣梅花形的碧玉托盘,碧玉杯底下配的是五瓣梅花形的白玉托盘,两个杯子玉质温润细腻,雕工十分精美,颜色搭配又赏心悦目,实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苏璟放下手中的小铜壶,欣喜地上前拿着两个杯子细细地把玩了一番,“这两个杯子真是漂亮,王爷今后要用这个喝茶么?”
“嗯,正好两个,你我二人就一人一个好了,你喜欢哪个就选哪个。”萧远见苏璟欣喜,心内也暗暗开心,不枉他找皇兄讨了这两个杯子来。
“真的让我用?”苏璟爱不释手地将两个茶杯拿在手里,这两个杯子玉质一样,应该是从一整块玉上面分割出来的,这样的两个杯子,只怕要价值连城了。
………………………………
第105章 两个杯子(二)
苏璟尤爱那碧色的玉杯,碧色的梅枝上面点缀着朵朵白梅,再用白玉的托盘托着,简直美得要人命!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喜欢这个绿的,我就用它了!”苏璟小心翼翼地将两个杯子在桌上放好,先拿滚水冲了两个杯子,待杯子触手温热,才小心地戳了些茶叶放在里面,然后再拿滚水冲泡。
萧远见她泡茶比以往都要用心,可见她对这两个杯子的喜爱了,嘴角微翘,慢慢走到小方桌旁坐下了。
苏璟小心翼翼端了白玉杯放到萧远跟前,自己也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了,将碧玉杯捧到手中,一边慢慢地欣赏,一边细细地品茶。
“过年可还玩的高兴?”萧远稍稍将头往苏璟这边偏了偏,温柔地问道。
说起来他心里还有些委屈,这个年他过得可不怎么好,天天扳着指头数日子,就盼着早点到初六,好早点见到她。初三那天,想她想得狠了,骑马奔到苏府外面转了一圈,差点就不顾一切地进去见她了。
“还好,也没多大趣味。”苏璟懒懒地答道,虽说家里人多,可一个个貌合心不合,这年过起来也就没什么趣味了,不比从前在林府的时候,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包饺子,吃团年饭,表兄弟姐妹几个一起出去放花炮,那才是过年的味道。如今苏府里没人拿苏璟当亲人,苏璟自然也不拿苏府的人当亲人,过年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见苏璟对这个话题没有多大兴致,萧远赶紧转了话题,“前几日有人送了我一副玛瑙棋子,不如我们来手谈一局。”
苏璟点点头,“好啊,王爷可要手下留情,我可是个臭棋篓子。”
“小庄子,去书房里将棋具取来!”萧远略略提高声音对着门口说了一声。
“是,王爷!”在门外闲的要打瞌睡的小庄子,赶紧往书房里去了。
不多时,小庄子捧着一个紫檀木的棋盘来了,上面放着紫檀木的圆形棋盒两个。
将棋盘在桌上安置好,小庄子便默不作声地退了出去。
苏璟随手揭开一个盖子,里面是磨得十分光滑的黑色玛瑙棋子,她掂了一颗在手上,狡黠地一笑,“执黑先行,我就不客气了。”
萧远笑着点点头,她这幅小狐狸的模样,格外让人心痒。
苏璟学过多年围棋,往常在林府的时候,又常和外祖父对弈,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萧远是行军打仗的人,比较注重排兵布局,两人算是棋逢对手,一局棋下到亥时,终是萧远以微弱优势取胜。
苏璟不服,还要再来一局,萧远见时候不早,唯恐她休息不好,便道:“明日再下就是,今日晚了,早些睡吧。”
待到苏璟摸上了自己往日睡的那张榻,才发现铺盖换了一套新的,里布用的是白色的松江细棉布,外面是浅紫色绣玉兰花的软缎,枕头用的是素面的浅紫色软缎,里面不知道填充的什么,摸起来柔软又有弹性。
看来,齐王府小厮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每年都有一套新铺盖换!苏璟满意地摸了摸光滑柔软的被子,美滋滋地躺下了。
………………………………
第106章 上元佳节(一)
在苏家几个姐妹的翘首期盼中,上元节终于到了。
一大早,苏璟姐妹几个往苏老太太房里请安,今日人到得很齐全,苏成武一家子,苏成文和陈玉娇早都到了。
陈玉娇正一个劲儿地劝说苏老太太,“母亲如今既住在京城,这灯会还是要看一看的,那个热闹,在江南那边可是看不到的!”
并非陈玉娇多么有孝心,而是苏成文早就说了他不去看灯,想想也是,他都一把年纪了,还是朝廷命官,怎么好跟些年轻人一样在灯会里挤来挤去。
因此陈玉娇便一个劲儿地怂恿苏老太太,不然,她怎么好意思独自出府看灯呢!
苏老太太却是性子古怪,这天下的事,除了银子一样,再也不能引起她半点兴致,她不耐烦地瞟了陈玉娇一眼,“我老了,不比你们年轻人,灯会我就不去了,你想去就去,不必拉着我!”
苏老太太本就是贫女出身,大字不识一个,说话也是直来直往,将陈玉娇的一点小心思毫不留情地抖露了出来。
才进门的苏璟姐妹几个,听了这话心里都是一阵闷笑。
吴氏更是“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陈玉娇不料苏老太太直白至此,更是恼恨吴氏看她的笑话,脸上一时有些挂不住,垂下头,拿帕子掩着嘴,轻咳了两声。
几个姐妹上前给苏老太太请了安,又给苏成文和陈玉娇问好。
苏环行过了礼,赶紧抓住机会对着苏成文道:“父亲,往年在江南的时候,就听人说起京城的灯会何等热闹,我们姐妹几个也想去见识一番,还请父亲应允。”
苏成文面无表情端起旁边小几上的青花盖碗啜了一口茶,才慢慢地道:“你们想去就去,这样佳节,为父也不会拘着你们,只是要多带些下人,外面人多,可别磕着碰着了。”
苏环一听苏成文答应了,面上就露出喜色,又对着苏成文行了一礼,“父亲放心,我们姐妹都不是小孩子了,这点分寸还是有的。”
苏瑞苏玥也都笑意盈盈,就连苏璟也是高兴。
陈玉娇坐在一旁心里像猫爪在挠,她今年才十八,虽说做了几个姑娘的继母,到底还是女孩儿心性,一心向往那热闹繁华的场所,此时见苏成文轻易就应了苏环,再也按捺不住,对着苏成文一笑,“老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