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权争霸-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张天上是主管经济和贸易的,但是因为他儿子在百济哪里,他不得不关注那个地方的事务,当听闻自己的儿子主动出击高句丽后,他立马叫来自己派系的将军们,开了一个小会,分析周宝童的军队有多大的胜率。
“战况如何?”齐小白看向众人问道。
对于百济与新罗的事情,齐小白并没有太过关注,毕竟哪里的军队齐人并没有多少,都是异族人,而且其领地与齐国不接壤,东夷岛国与百济,新罗都隔海相望。
“根据情报,周将军与张总督是抓准了时机,在匈奴入侵东胡,渤海,高句丽三国的时候出击的,所以十日内攻下高句丽二十城!”一个齐国官吏站出来对齐小白说道。
齐小白听到后点了点头:“这不错啊,连下二十城!”
张天上看着齐小白:“臣希望,王上请孟尝君,出山海关进攻高句丽,前后夹击,必可战胜高句丽,为我齐国开疆扩土!”
张天上与人分析了,一但匈奴的威胁解除了,高句丽的大军回援,这周宝童的军队就危险了。
毕竟周宝童背后是海,而且后勤是依靠新罗,百济的粮仓,在加上东夷岛国运来的物资。
这个物资帮助周宝童他们防守,是绰绰有余,但是长期进攻是不利的,除非夺得高句丽的核心城‘汉城’!
夺得了高句丽汉城,就等于控制了高句丽的整个南方,的物资,有了南方的物资,就可以与高句丽的南方对持。
即使败了也没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长期进攻,如果夺得不到汉城,一但高句丽的军队大局回援,他们坐拥汉城,以汉城为根基对周宝童军进攻,周宝童短时间还能交手,但是长期无力可战,只能退守,新罗,百济。
到那个时候,高句丽再次大局进攻,对新罗,百济来讲是有着强大的威胁。
而且根据那些将军们的分析,如果高句丽铁了心的要夺得百济与新罗,百济与新罗根本无法守得住。
当年能守得住是因为百济与新罗人民都不希望被高句丽统治,有着很深的家园精神。
但现在高句丽与百济已经是齐国的海外的殖民地了,对于他们来讲,根本不会在有当年的那种动力了,毕竟谁统治都一样。
在加上,本来两个地方的力量就比较悬殊,一但对方铁心要灭,基本上是守不住。
当然战争有着很多意外,这只能祈祷意外发生,除非有意外,高句丽退军。
所以张天上希望齐小白懵了,齐纠孟尝君出关,对付高句丽,帮助周宝童他们牵制着北方的力量,这样周宝童他们面临的威胁才小些。
因为高句丽的最大的威胁是匈奴,所以高句丽南方的驻军是十分少的,大量的军队都是在南方。
南方的军队防止着东胡与匈奴,不过现在匈奴强大了,高句丽现在是联合东胡对抗匈奴。
现在匈奴东进,高句丽的大军和东胡,渤海三国联合在马都与匈奴对峙着。
也是这个时候周宝童趁机对高句丽发动了侵略,因为高句丽的主力都在马都,还与匈奴对峙着呢,根本无法回援,而留守的高句丽南方军团兵员少。
不过高句丽为了对抗周宝童还是调遣了约十万人的队伍,不过属于杂牌军,与留守在汉城的高句丽南方军团合计达到二十万人。
高句丽的将领为金木仁,带着这二十万大军前往围攻大田,而周宝童也在大田,准备着下次进攻。
张镇并没有跟随周宝童一起征伐,而是留守在百济,为周宝童筹备着后勤事务和粮草,让周宝童的军队不能断粮。
周宝童边打边征兵,到达大田他的军队已经扩张到了四十万人,当然这四十万人的水分很大,不过周宝童打造出来了一个十万人的职业军团。
当然这也是商人们的支持,没有商人的经济支持,是无法装备上高等的装备,让周宝童打造出来一个十万人的职业军团。
“让孟尝君进攻高句丽?”齐小白看向张天上?
“是的,高句丽主力在马都,只要出了山海关,以骑兵部队冲入长白山,直取高句丽都城‘平壤城’灭亡高句丽!”张天上对齐小白说道。
张天上和将军们分析过,只要孟尝君出兵,派遣冀北军团,从长白山连夜奔袭平壤城,夺走平壤城,与周宝童南北夹击最多一个月,就能灭掉高句丽,等那个时候马都的高句丽回来也已经晚了。
张天上并不知道,因为国内的危机,高句丽的王‘高藏‘让马都的主力回来着,预计也就一个月可以抵达平壤。
等到达了平壤,休整一下,直接前往大田,高藏觉的可以灭掉周宝童的军队。
这个时候田郸站了出来:“如果我们夺得了高句丽,我们的北方就再也没有威胁了!”
齐小白看着田郸问道:“此话怎么讲?灭掉高句丽,还有东胡与渤海不是?”
“王上,现在渤海,东胡,最大的威胁乃匈奴,只要我们灭掉高句丽,他们肯定会找我们联合对峙匈奴!”田郸看着齐小白说道。
田郸觉的现在齐国兼并了高句丽,他们也不会对齐小白动武的,反而会拉拢齐小白对峙匈奴,在他们的严重威胁来自西方的匈奴。
毕竟他们不可能在得罪齐国,一边打齐国,一边打匈奴,一但这两个势力联合了,他们还怎么存在呢?
齐小白听了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传我命令,让孟尝君齐纠出征高句丽!”
作为一个君主,齐小白也是有着开疆拓土的精神,夺得高句丽后,齐国的领地扩大了一倍,其国力也是大大的加强,而且还不用担心,引起中原诸侯们的敌视。
而且吞并高句丽后,齐国也是解决了北方一个隐患,正如田郸所说的,解决了高句丽,东胡和渤海不会难为齐小白的。,
………………………………
第369章 369。齐纠领命
齐国,燕京城。
“孟尝君接旨!”一个太监走进了燕京的孟尝君府。
这是传达齐小白命令的太监,他们带着齐小白的王旨来到了燕京。
齐纠走了出来,看着太监:“公公,桓王让你来这里有何有何旨意呢?”
“孟尝君跪下吧,听旨!”传旨太监对齐纠说道。
齐纠跪在了地上。
“孟尝君齐纠,本王命你统领青州军团,冀北军团,出山海关迎战高句丽,与周宝童南北会师,兼并高句丽,当使命完成之时,赐爵位‘公’!”太监对孟尝君说道。
现在齐小白已经是王了,可以封爵位为公了,所以他对齐纠保证道,只要齐纠完成了他交代的任务,他就封齐纠为公爵。
“孟尝,齐纠,领旨!”太监把齐小白的旨给了齐纠,齐纠站了出来,看着手中的旨,然后看向身旁的谋士冯谖:“冯谖你觉的我们如何进军?”
“禀孟尝君,我们应该先探探高句丽此时国内的情况!”冯谖对齐纠说道。
他是不建议齐纠直接贸然进攻,而是建议齐纠先探探高句丽的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果贸然进攻了高句丽,遭遇了高句丽的主力,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当然他们进攻高句丽,就要做好有损失的准备,但是如果得知了对方的情报,这样能更好的部署,可以让损失降低到最低化。
损失不是不可以有,但是损失如果可以降低,当然是降低到最低。
齐纠点了点头:“军师你说的言之有理!”
齐纠虽然得知了齐小白的命令,并没有贸然进攻,而是派遣人去侦查情况。
两个星期后,齐纠得知了高句丽的整体情况,如果现在进入高句丽,将会迎战高句丽的主力军队,不过能阻挡了高句丽的主力军队,就可以让周宝童的进入顺利北上,直逼平壤城。
现在周宝童在大田与高句丽的上将金木仁对峙着,至于金木仁能不能解决,就看他周宝童的能力了,他齐纠可以帮助周宝童拖住高句丽的主力,让周宝童不用担心高句丽的主力。
当然即使周宝童赢不了金木仁,只要能托到齐纠解决了高句丽的主力,他就可以靠着齐纠的帮助,赢得这场战争。
但是这样的话,他就得到不了很好的赏赐,毕竟他是靠齐纠才赢得胜利的。
如果想拿下最高的赏赐,他必须自己解决了金木仁,攻破汉城然后直逼平壤。
可以说这场战争的首功是破平壤城者,谁攻破平壤谁是首功。
齐纠坐在椅子上看着冯谖:“这周宝童求援,就是想让我们牵制住高句丽的主力,而他们能一路平坦的顺利的进入平壤城!”
此时齐纠有些不爽,他觉的受苦受累的是他,然而这最大的功劳要让给周宝童,齐纠并不觉的金木仁的那点军队可以阻挡住周宝童。
但是也知道齐小白想兼并了高句丽,如果他要想争取功劳,消耗周宝童,这战后追究是小事,这浪费了绝佳的兼并高句丽的机会,那他齐纠可就是大罪人了。
齐纠看着冯谖:“等战争结束后,我一定前往营丘,与周宝童争论争论这战争的首功!”
齐纠不甘心这个白白让去首功的机会,毕竟他要解决的是高句丽的主力,无论从哪里说,解决了主力,这应该是最大的功劳,没有他解决主力,这周宝童不可能赢得进入平壤城的机会。
冯谖看着齐纠说道:“公子,现在不是说这个的事情,我们要说的是进军路线,如何与李高照统帅的高句丽主力交战!”
冯谖知道兵家最大的忌讳,就是战争还没有开始呢,就为争功,而内斗的不停,让本来胜利的机会,变成失败。
齐纠看着冯谖说道:“我明白了!”
冯谖一句简单的话,让齐纠知道了自己想法的问题,他看着冯谖说道:“我明白了!”
齐纠来到了燕京的点将台,他开始点将,随后他用三天的时间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前往山海关。
在山海关还驻守着三十万大军的冀北军团,三日内他与山海关的三十万冀北军团回合,带着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走出了山海关。
这是帝国立国以来,第一次走出山海关,主动进攻北方的势力。
“李高照现在驻守在建安城!”冯谖对齐纠说道。
“以军师之意,我们该如何迎战呢?”齐纠看着冯谖问道。
“桓公的武士军团最擅长的乃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冯谖对齐纠说道。
“李高照的军队居住在建安城外,我们对其突然袭击,对其造成一次致命的打击,在后面在迎战的时候,会十分的容易!”冯谖对齐纠说道。
李高照本来是打算前往平壤城进行休整军队,然后再去大田支援金木仁,消灭周宝童,但是因为金木仁的求援十分紧急,他便没有前往平壤,而是来到了建安城,在这里休整,然后直接前往大田。
而山海关外是一片平原,山海关外边是高句丽的领地,不过这里是平原,没有高句丽的驻兵,也没有城池,主要是因为三国经常联合进攻帝国。
理论这里是高句丽的领地,不过渤海国与东胡都觉这里也有他们的一份,所以这里没有驻兵。
出了山海关到新安城可以说没有一个高句丽的城,而且还都是平原,这也是为什么冯谖建议突袭的原因。
因为齐军这浩浩荡荡的进入了高句丽的领地,高句丽还浑然不知呢。
如果拖延几天,缓慢进攻,等李高照知道了,他在与高句丽交战,对方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仗就不好打了。
“我明白了,那么我亲自带兵征战李高照!”齐纠对冯谖说道。
齐纠从小就接受过齐国宗室的正规系统教育,毕竟他曾经是有机会继位的公子,所以齐纠从小习武,而且武力值还是十分可观,虽然不比他大哥齐诸和楚怀王,但是在诸多将军当中,他齐纠自认还是十分出色的。
冯谖点了点头:“那老身,祝公子旗开得胜!”
………………………………
第370章 370。少将军刘言
出了山海关之后,齐纠直接带着三十万大军冀北军团的铁骑冲向建安城。
两日后,夜晚,建安城外。
李高照在外面看着月亮,他感觉到了地在晃动,然后他听到了马蹄的声音,他顿时意识到不好,立马拿起来号角吹了起来。
高句丽人对马特别敏感,虽然他们不在草原,但是他们长期与游牧民族的东胡,渤海打交道,在加上他们重视骑兵,所以他们对马特别敏感。
当听到军事号角的声音后,高句丽的士兵立马从帐篷里里好出来,李高照喊道:“上马,迎敌,有敌袭!”
士兵们听到李高照的话,一愣,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时间会有敌袭。
毕竟白天的时候,哨兵并没有给他们说周围有敌兵,李高照看着士兵们,还在懵逼状态,他很着急的喊道:“都别傻愣着,赶紧上马,准备迎战!
李高照带的主力军队一共三十万,其中二十万的骑兵,十万的步兵。
其实在帝国的北方三国当中只有高句丽有步兵,这主要他们不是游牧民族,他们也农耕什么的。
不过长期和游牧民族混起来,他们的骑战,并不比游牧民族弱。
这三十万人是高句丽最强的精锐,各个都是高句丽的勇士。
齐纠此时拔出来刀:“杀!”
只听齐国的士兵也喊起来杀的声音,当齐纠到达的时候,高句丽的骑兵们也已经骑上了马,当然还有一些没有骑上的,不过骑上马的已经冲上去准备迎敌了。
“大将军,对方是帝国的齐兵!”一个身穿铠甲的高句丽士兵跑到李高照的面前汇报道。
“齐国士兵?他们趁这我们高句丽后方有难,来侵略我们吗?”李高照皱着眉头说道。
他没有想到帝国的士兵竟然出山海关了,而且还进入他高句丽的腹地。
自从帝国建国以来还从未进入北方腹地,怎么这次他们进入北方腹地呢?
“看来帝国人,不准备一直防守了,而是主动进攻,消灭威胁!”李高照的副将说道。
“看来是这样啊!”李高照皱着眉头,看着前方,齐纠已经与高句丽的骑兵对阵上了。
虽然高句丽是突然迎战,没有摆好阵型什么的,但他们长期和游牧民众打交道,反应能力是很快,上马立马就可以开战。
李高照看着战场:“给我备马,我要亲自迎战!”
副将点了点头,不一会,一个白色雄壮的马被牵到了李高照的面前,李高照上了马,跑了出来喊道:“勇士们,对方是我们一直打压的帝国军,不足为惧!”
听了李高照的话后,很多士兵才意识到他们交战的士兵是什么,他们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在他们的眼中帝国士兵是一群缩头乌龟。
这主要和帝国以前的战略有关,以前士兵们死守山海关,从不主动出击,靠着强大的城墙工事与北方三国交手。
因为一直窝在城墙背后,所以崇尚厮杀的三国,都是十分轻视帝国。
李高照冲到前方:“帝国士兵不过是一群鼠辈,勇士们杀,杀敌多者,有赏赐!”
李高照亲自上战场,士气大振,高句丽的士兵们也吼起来,齐纠想打的攻其不备的效果根本没有打出来他想要的样子。
“骑射部队!”李高照喊道。
只见一批握着弓箭的骑兵,跑了出来,他们在马上,握着箭矢,看到这个样子后,齐纠连忙喊道:“小心!”
当齐纠说完,对方的骑射部队已经已经拉开了弓,放出了箭矢,很多士兵直接破甲,倒在地上。
因为齐纠的重骑兵,而对方是轻骑兵,对方的骑兵十分轻巧,所以人家一边跑,一边射箭,而齐纠却无可奈何。
此时一个小将领看向齐纠:“将军,在打下去,对我们是十分不利啊!”
这个情况,齐纠也看出来了,但是他想不到很好的办法,如果这个时候撤退的话,等对方彻底的组织起来,更难战。
“将军,末将有一个想法,我带领一批军队,冲入对方的侧翼骑兵里,这样能阻挡这些游射部队,到时候我们的主力部队冲入地方的军队内腹,与对方进行一次彻底的厮杀!”这个小将领对齐纠说道。
“你叫什么?”齐纠看着这个小将领问道。
“少将军,刘言!”小将领对齐纠说道。
“刘言?如果你能成功,我封你为中将军!”齐纠对刘言说道。
虽然刘言的办法不是什么很好的办法,但是这是唯一的一个不错的办法,至少可以解决了对方的游射部队。
解决了游射部队后,两军交战,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了。
刘言得到了齐纠的委托,齐纠给了他一批骑兵,大约有三千人左右,让他前往高句丽军的侧翼,从哪里开一个口子,让高句丽的军队无法掩护游射的骑兵。
而且现在时间紧迫,一但对方的游射部队一直给齐纠消耗,这样打下去,后方的高句丽军队就部署完了,那个时候他们在一冲上来,齐纠胜利渺茫。
刘言握着长矛,驾着白马喊道:“冲啊!”
刘言年纪不大,他从十五岁就加入了冀北军团,十八岁就成为了少将军,这和他的勇猛有着十分大的关系,因为勇猛,被乐毅赏识,封其为少将军。
而齐纠接手了冀北军团,并没有对冀北军团进行人员调整,这刘言依然是少将军。
当刘言说自己是少将军的时候,齐纠还是很震惊的,他没有想到这么小,就当上了少将军。
一般当将军,一般都将近三十多岁了,要么是家族有关系的。
不过即使有关系,不到二十岁当上将军的可以说这刘言是第一人。
由此可见这刘言是有多么的勇猛,能乐毅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提拔刘言为少将军。
刘言能这么勇猛,这和他的胡人血统有着很大的关系,刘言是异族与帝国人结合。
他继承了异族的善战与勇猛,也继承了帝国人的指挥与灵活。
刘言跳到了马上,手握着长枪,后方骑兵跟随着他,月光照耀着刘言的白色战甲。
………………………………
第371章 371。李高照
李高照看到刘言冲向自己这边,他顿时一懵,他没有想到敌方军队里,还有如此勇猛之人。
刘言站在战马上,一瞬间,就刺向一个高句丽将领的脖子,脖子直接被贯穿,刘言身后的骑兵顿时吼叫起来。
因为刘言瞬间秒杀了一个敌方将领,所以齐纠这边的士气顿时大增。
齐纠看着刘言:“这又是一位拥有着万人敌之姿的猛将啊!”
齐纠没有想到自己的军团里,也有着一个这样的万人敌,刘言是一个万人敌,但因为在冀北军团,一直打着防守战,从未主动进攻过。
所以刘言从来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万人敌之姿,不然刘言早已经提拔到了中将军,与上将军只有一步之遥。
刘言很快完成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冲进了地方军队的核心地区,斩杀对方的游射部队,让其无法完整的部署出阵型。
没有了游射部队的狙击,齐纠的军队很快冲入敌方的阵型内部,双方开始发起刀与刀对砍,马与马的对撞,彻彻底底的厮杀。
李高照骑着马吼了一下:“勇士们,不要辜负了你们的名号,你们是高句丽的猛虎,是这片土地的霸主!”
双方激战了大约一夜,最终齐纠退兵,李高照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虽然李高照逼退了齐纠,但是李高照的军队损失惨重,只剩下八万铁骑了,无法在去救援大田,而且还要守着齐纠的下次进攻。
如果不去阻挡齐纠,这高句丽必亡之……
齐纠也没有想到李高照在他偷袭的情况下,还赢得了战争,他不得开始在距离李高照三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与李高照对峙。
在李高照的大营中。
“高藏王上希望将军赶紧去支援金木仁将军,不然金木仁将军就要撑不住了!”一个来自平壤城的传信官看着李高照说道。
“告诉王上,我不能去大田支援金木仁将军,在我们这里,有着强大的齐军,如果我一但撤离,这齐军便会兵临平壤城,到时候高句丽将亡矣!”李高照对这个传信官说道。
传信官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如果李高照不在这里,那么齐国大军便会兵临平壤城,凭借着平壤城如何能抵挡得住兵强马壮的齐军呢?
“将军辛苦了啊!”传信官看着李高照说道,他知道李高照现在也是面临着强大的压力。
“让王上告诉金木仁将军,让他一定要坚守住,不能有一丝的松懈!”李高照对传信官说道。
“我会的!”传信官点头说道,对于现在的情况,传信官也是十分着急。
高句丽这是他们的国家,现在却在亡国的边缘,他不知道当国破家亡后,他们会面临怎么处境,会成为对方的奴隶吗?
李高照抱拳,传信官点了点头,离开了……
齐纠看着地图,然后看向身旁的冯谖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