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权争霸-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管仲看着田郸说道:“田侯爷,此言诧异!”

    “我们虽然得到了高句丽,但依然无法与帝国诸侯联合战之,你可要知道我们去与草原上与匈奴打都不一定打的过,而赵国以十五万人就赢了十万匈奴精锐!”管仲不建议兼并了宋国,直接面对帝国诸侯。

    吞并宋国后,肯定会引来诸侯联合进攻,而管仲现在的齐国还不是诸侯联合的对手。

    虽然齐国的领地现在看着是十分庞大,但是肥沃的土地,只有齐国本土与燕地,高句丽的中心腹地。

    虽然兼并了高句丽,但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虽然很快就能兼并了高句丽,但是高句丽的力量并不能立马化为齐国的力量。

    管仲看着齐小白说道:“以我之意,我们要先打的诸侯并非宋国,而是赵国!”

    “赵国?赵国岂能与宋国的土地相比?你可知宋国国富,更重要的是宋国国弱,兼并也比较容易些!”田郸看着管仲说道。


………………………………

第375章 375。内阁会议

    “宋国虽然弱,但是灭掉宋国,我们会面临天下诸侯!”管仲看着田郸说道。

    “而我们先对付了赵国,我们就少了一个强敌,到那个时候兼并宋国,我们只需要面临魏韩即可!”管仲接着说道。

    赵国虽然强大,但是土地并不好,而且还有一片草原,北方还要抗击匈奴,所以打败赵国后,不会引来各国的重视。

    但是打败了宋国是不一样的,宋国十分富有,兼并十分容易,兼并后能增强齐国的国力,本来齐国就已经强大了,得到宋国后会是在上一层楼,肯定会让诸侯惧之,到时候会引来诸侯联军伐齐。

    让三晋再次走向一起,本来三晋已经快分化了,齐国吞并了宋国,让三晋都有危机感,再次引来三晋盟约。

    管仲看重齐小白:“桓王明见!”

    田郸听了管仲话后沉默了,因为管仲说的不无道理,的确兼并了宋国后会引来三晋同盟。

    虽然兼并宋国,齐国的国力会大增,但这需要一个时间段,不可能一次性兼并后,立马就会国力大增,而是需要慢慢的消化,才会变的更强。

    而三晋不可能看着你兼并了宋国的国力一点一点的强盛,肯定是要在你还没有彻底的融和了宋国的力量下,对你进行打击。

    即使三晋同盟无法灭掉齐国,但是三晋联合能给齐国进行一次重创,让其在宋国得到了利益让出去一部分。

    这让出去一部分,这对齐国来讲等于白忙活了,而且与三晋一战,肯定会有所损失,让出宋国的一部分利益,算是变相的增强了三晋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本来快要崩溃的三晋同盟因为齐国的强大,慢慢的再次站到了一起。

    齐小白看向管仲:“以你之意,我们要对赵国用兵?”

    “也不,至少现在还不行,赵国虽然经魏国一战,国力衰弱了,但是赵军骁勇善战,夺得了楼兰,得到了一个庞大的马场,骑兵更是上了一层楼,如果我们与赵军开战,肯定是激战,到时候即使我们赢了,也是惨胜!”管仲看着齐小白说道。

    “赵国的粮草不是一直不行吗?我们与他们打消耗战不可吗?”齐小白看着管仲问道。

    齐小白知道赵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国库空虚,因为有很大的土地是草原和荒地,赵国缺乏粮草。

    一但打起来消耗战,赵国肯定不行的。

    “但是桓王啊,你觉的赵国会与我们打消耗战吗?我们是主动进攻,这赵国自知粮草不足,肯定会迎战,赵国骑兵天下无双,我们何以为战?”管仲看着齐小白说道。

    赵国有着庞大的骑兵,虽然齐国也有骑兵,真要打起来,肯定是双方在平原上,硬刚一战。

    这胜利了,也会是惨胜,这输,那就是割地赔款,赵国虽然兵强马壮,但是没有灭齐国的能力,主要是粮草不够,只要到了冀南地区,齐国就可以打持久消耗战,守城不出即可。

    所以赵国赢了齐国,也灭不了齐国,但是却能给齐国一次很大的伤害。

    “那仲君的何意?”齐小白看着管仲问道。

    现在的齐小白已经不是当年的齐小白了,对管仲也没有当年那些尊敬了,从仲父改称仲君了。

    管仲也知道齐小白已经长大了,他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接受,毕竟他只是一个丞相罢了,而齐小白才是这片领地的主宰。

    管仲看着齐小白说道:“我们现在主要目标是打败高句丽,然后屯兵赵国,观看天下局势!”

    “秦国不会在哪里无动于衷的!”管仲接着说道。

    楚国因为国内的原因,无法在出来了,但是秦国不一样,秦国的耕战战略,秦国必须要战争,才能继续维持下去,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的观摩着天下。

    不过秦国夺得河西之地后,他东进有三个选择,要么打魏国,要么打赵国,要么打韩国。

    三晋里,韩国与魏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魏国虽然经历了赵国一战,国力下滑,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秦国贸然进攻魏国,可能会遭遇惨重的损失。

    而秦国也不敢贸然的进攻的魏国,他也知道魏国的魏武卒还在呢,虽然吴起不在了,但是他留下的魏武卒依然是独步天下。

    三晋当中最弱的,是韩国,理应秦国是要打韩国,但是韩国与魏国的关系不错,如果秦国打了韩国,这魏国怎么可能看着呢?

    而韩国肯定会向魏国求援,魏国肯定会进行帮扶,毕竟韩国被灭了,他秦国就要自己面对秦国了。

    与秦国的一战,魏国也意识到了秦国已经逐渐的强大了起来,靠魏国一个人是很有压力的。

    更何况魏国还要面临赵国与楚国,所以他不可能看着韩国被秦国打崩的。

    因为与赵国的关系不佳,赵国屯兵魏国的边境,给魏国制造了很大的压力,不过好在楚国的边境,楚军并不是很多,这让魏国南方的压力少了些。

    所以秦国最好的目标便是赵国了,因为赵国孤立无援,赵国被打,魏国并不会进行帮助,至于韩国也不会帮助赵国,因为与赵国并不接壤。

    管仲为齐小白分析起来了,现在的局势,齐小白听完后端起来身旁的茶杯,看向管仲说道:“以仲君你的意思,秦国可能会对赵国下手?”

    “桓王,秦国不是可能对赵国下手,而是一定会对赵国下手!”管仲对齐小白说道。

    “秦国的国策乃耕战,三国当中,最佳的目标便是赵国,秦国一定会对赵国下手的!”管仲对齐小白说道。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赵国与秦国相争,我们坐拥渔翁之利!”齐小白对管仲说道。

    “当然赵国也不会无动于衷的,赵雍胸有大志,他不想屈居于魏国之下,就能看出,他的野心,他如今夺得楼兰,有机会成立天下最强的骑兵,他不会无所作为的!”管仲在一旁接着说道。

    而一旁的孙膑听到管仲这句话后,突然说道:“这赵国会对我们出手吗?”


………………………………

第376章 376。高句丽王

    “赵雍会对我们出手,但会在解决完魏国之后,才会对我们出手!”管仲在一旁对齐小白说道。

    对于管仲的这句话,齐小白倒是能理解,因为赵国十分之三的军队在北方匈奴边境,十分之五的军队在魏国边境,十分之二的军队在齐国。

    齐小白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赵雍想对付的是魏国,当然也有赵雍的担忧,他知道这魏国有吞三晋之心。

    这魏国想吞三晋,肯定会先拿他赵国开刀,打败了赵国,韩国不再是问题,魏国就完成了他的心愿,统三晋,坐拥中原,统一天下,取周代之。

    而对于赵雍来讲,等他出手的时候,肯定是先解决魏国这个隐患,至少让魏国没有在入侵他赵国的力量后,才会对别的国家出手。

    赵雍防着魏国,而魏国同样也防着赵国,魏惠王担心赵雍报复他魏国,所以他在与赵国的边境驻扎着大军。

    可以说两军算是两军对垒,只要有一个命令,三日之内,便可以爆发大战。

    “现在天下的局势,就看是秦国先对赵国出手,还是赵国对魏国先出手!”管仲对齐小白讲解道。

    魏国经此一战,短时间内,不会在开战了,他们肯定会需要休整,当然赵国也会进行休整,急着开战的只有秦国。

    齐小白思考着,现在看天下局势,最想战争的就是秦国,现在看的是秦国先打的是魏国还是赵国了。

    如果是打魏国,对齐国来讲并不是有利的,但是齐小白觉的赵国也会卷入其中。

    毕竟秦国打魏国,这对于赵国来讲是打击自己劲敌的一次机会,赵国不会白白放弃的。

    而经此内阁会议,齐小白也得出来了齐国该做什么,那就是保守观察局势,不主动出击。

    在现在帝国的局势当中,国与国之间,都在争霸,都想兼并对方,国家也就哪一点,对于齐国来讲,齐国还没有到主动的时机。

    齐小白看着众人:“那么诸位就休整兵马,张天上你去扩充战备,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进入战争!”

    一直沉默的张天上说道:“臣,领旨!”

    齐小白点了点头:“还有时刻,要给我汇报着高句丽的情况!”

    高句丽平壤城。

    高句丽王‘高藏’他慌了,他没有想到庞大的高句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灭亡的气象了。

    一个高句丽的臣子看着高藏:“王上,跑吧,过不了多久,帝国军队就要到平壤城了!”

    高藏看着这个臣子:“拉出去,给我砍了!”

    这个臣子一愣,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劝说会引来高藏的愤怒,高藏身为一个君主,一个王者,他有着王的自尊,他怎么可能听闻有大军兵临自己这里,他连战都不战就跑呢?这成何体统?

    以后流传后世的时候,世人会怎么看他?

    所以高藏对于这名臣子的劝说是十分的愤怒,当然他也知道现在的平壤城很难抵挡得住帝国军,当帝国军兵临平壤城时,可能就是高句丽灭亡之时。

    高藏坐在王座上:“我死国灭,我在,国不会倒下!”

    高句丽的臣子纷纷都跪在高藏的面前,高藏也是一位雄主,他继位后高句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本想兼并百济与新罗。

    只是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的那么突然,在他远征匈奴的时候,后方突然遭遇了百济与新罗的袭击。

    而更没有想到的是帝国军竟然从山海关里出来,直接攻打……

    高句丽的国土虽然比较大,但是人口却很少,不然也不会经齐纠一战,就毫无再战之力。

    像帝国诸侯,一战失败后,都不会立马亡国,还能接着在战,这是帝国诸侯们人口庞大的原因。

    而高句丽经此一败,人口稀少,很难能在组织起来反抗的队伍。

    高藏看向另一个臣子:“金木仁那边解决了吗?”

    被问的臣子,支支吾吾的不敢说话,高藏看到这个场景后,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看臣子没有立马回答,他愤怒的吼道:“快说!”

    “金木仁将军,他听闻李高照将军兵败被杀后,直接投降给了敌军!”臣子对高藏说完,高藏顿时慌了神,他没有想到金木仁会投降。

    金木仁本来与周宝童对峙,但是听闻李高照兵败被杀,帝国军即将兵临平壤城的时候,他知道高句丽亡矣,为了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前程,金木仁向周宝童递交了降书。

    这主要有周宝童劝降的做用,当齐纠胜利的时候,周宝童便派遣使者到金木仁大营里劝说。

    当得知周宝童也是帝国的军队后,金木仁顿时没有在战的意思了,毕竟李高照的主力军已经灭了,对方的大军即将兵临平壤城了。

    平壤城一破,对方继续推进与周宝童合围,自己根本无力为战,只有死路一条。

    金木仁左右一想,果断的投降了,因为战必败,只有投降一条路,而且现在投降能活下来,更重要的还能谋一个不错的职位。

    金木仁直接投降给了周宝童。

    “金木仁将军投降给敌军后,立马调头攻打汉城,汉城守将并不知道金木仁投降了,汉城一日便被攻破!”这个臣子对高藏说道。

    汉城的防御工事还是不错的,如果没有金木仁的帮助,周宝童根本不可能一日之内拿下汉城,攻打汉城至少得需要一点时间。

    高藏听到臣子的话后,大骂道:“混蛋,真是混蛋,亏我对他是十分的器重与信任!”

    臣子低着头,立马跪下来:“大王臣有罪!”

    高藏本想让金木仁回援,他知道南方的军队,想打到平壤城,得需要攻破汉城,而汉城的防御工事是不错,要攻破汉城是需要一段时间。

    而金木仁回到平壤城后,他还可以与齐纠一战,但是金木仁投降了,整个平壤城的带甲军士不足三万人,两万人多点。

    而且平壤城也没有很坚固的防御工事,很难能守得住齐纠的大军。

    “话说出使东胡与渤海的特使呢?”高藏看着众人再次问道。

    当得知帝国军打败李高照后,他派遣了使者前往东胡与渤海,希望能得到这两个国家的支援。


………………………………

第377章 377。兵临平壤城

    高藏的问话让这个大臣低下了头,高藏看到大臣这个表现,顿时意识到不妙。

    “东胡与渤海他们与帝国诸侯的齐国达成了协议,放任着齐国兼并我们,作为回报,齐国帮助他们抵御匈奴!”大臣回答道高藏。

    高藏听到后,顿时愤怒的咆哮起来:“这东胡与渤海国竟然如此忘恩负义!”

    高藏没有想到东胡与渤海,竟然与齐国达成了协议,其实他们也是深思过的。

    毕竟匈奴在他们的面前,他们要抵御匈奴,不可能有多余的兵力救援高句丽,本来兵员就少,其次牺牲一个高句丽,得到一个更强的盟友对付匈奴,这何乐而不为呢?

    高藏看着门前,望去,他走了出去,诸臣都跪在地上,他没有想到一切来的那么突然。

    高藏再次问道:“我高藏愿死战,欲随我者就抛弃生命的跟随我!”

    “我等,愿跟王上死战!”诸臣纷纷喊道。

    虽然此时高句丽已经快灭亡了,没有一线的生机,但是身为一个王,他有着王该有的尊严,他不愿意苟活。

    “人生在世很短,与其苟活几年,不如风风光光的战死!”高藏对身旁的人说道。

    “传我口谕,愿意跟随我死战的将士,留在平壤城内,不愿意死战的,给他们一些钱财,让他们离开!”

    “至于城中的百姓,让他们也离开吧,留在这里,等城破的时候,这齐国的军队定然会屠城来彰显他们的胜利!”高藏对众人说道。

    高藏知道这战,胜利的几率几乎没有,他不愿意城中的百姓跟着他一起送死。

    平壤城作为高句丽的国都,这平壤城一破,齐军肯定会彰显自己的胜利,和激励士兵,对平壤城进行屠杀。

    “诺!”

    高藏的口谕传达下去了,有些城民选择了离开,但有些城民选择留守在平壤城,跟随高藏一起与敌军作战。

    至于带甲的将士们,他们没有一个人要离开的,身为士兵,在国家危难的时候逃跑,这算是什么的士兵?

    至于城民离开,这是说的过去的,毕竟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都陪着你一起送死,毕竟有的人拖家带口的。

    不过当消息传达到高藏哪里,高藏还是很开心的,因为离开平壤城的百姓只有十分之二,其余的人,愿意跟随高藏一起死守平壤城。

    十日过后,齐纠的军队休整完毕,带着大军兵临平壤城。

    整个平壤城被齐纠团团围住,此时齐纠身穿黑色长袍,坐在战车上,看着前方的平壤城。

    “告诉高藏,只要他肯开城投降,我可以向桓王上书,封他为侯,让他享受俸禄,平安的度过这一生!”齐纠对身旁的人说道。

    刘言握起来手中的长弓,长弓上驾着齐纠的信,他拉弓,射箭,直接到了平壤城的城楼上。

    “将军好箭法啊!”一旁的齐纠拍着手对刘言说道。

    刘言平淡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齐纠也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刘言沉默寡言,这是他的性格。

    此时在高句丽的王宫内。

    高藏身穿金色的铠甲,腰间佩着一把长剑,一位美妇人,整理着高藏身上的铠甲。

    “我在这里,等待着你凯旋归来!”美妇人微笑的看着高藏说道。

    高藏点了点头,看着美妇人:“谢谢你这个时候还陪伴着我……”

    在齐纠兵临平壤城之前,高藏让人护送自己的老婆们离开,还有他的孩子,但唯独这个美妇人拒绝了离开,打算一起陪伴着高藏守着这座平壤城。

    这让高藏是十分的感动,感觉他娶了这个美妇人是他一生当中最幸福的事情。

    “春姬,如果我死了,我感觉我也值得了,有你这么好的女人,陪着我!”高藏看着美妇人说道。

    美妇人姓李,名春,是高藏的妻子中最得宠爱的一位。

    “王上你在说什么啊,说死了,这么不吉利的话,你吉人自有天相,你不会死的!”李春看着高藏说道。

    高藏只是微微一笑,活着,他也想,只是活过今天,过明天,但能活过后天,大后天吗?

    这他不敢想,而且他必须冲在最前面,以振军心,如果他在后面,齐军会更容易的攻破平城。

    不过李春拒绝离开平壤城,可以证明李春是十分爱高藏的,她没有辜负高藏对她的爱,而高藏也是十分的欣慰。

    在自己危难的时刻,还有着自己最喜欢的女人,陪伴着自己。

    这个时候跑进来士兵,十分慌张,高藏看到士兵后:“慌慌张张的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士兵把刘言射上来的箭矢递给了高藏,高藏摘下来箭矢上的信看了看,然后撕掉了说道:“劝我投降?这不可能,国可破,家可亡,但我绝对不会投降!”

    高藏看向李春:“我去前线去,你在这里好好的等我就可以了!”

    李春点了点头:“我等着王上凯旋归来,到时候你唱歌,我跳舞!”

    高藏点了点头,离开了,他他来到了城楼,看向城外的齐纠:“敢问阁下,就是齐国孟尝君,齐纠阁下吧!”

    齐纠看到了城楼上的高藏,他站了起来,走向了前方,看向高藏:“没错我就是齐纠!”

    “我与贵国向来相处比较和平,贵国为什么兵临我平壤城呢?”高藏看着齐纠询问道。

    “我桓王有着开疆扩土之雄心,而高句丽屡次侵犯我边境,桓王便派遣我来平定高句丽!”齐纠看着高藏说道。

    “阁下应该也看了我的信了吧,只要你愿意归降,我愿意请书桓王,封你为侯,让你安稳的度过一生!”齐纠看着高藏说道。

    高藏摇了摇头:“你们桓王是王,我也是王,我们有着王的尊严,你是不懂的!”

    “高句丽是我祖上留给我的基业,你们桓王想兼并我祖上的基业,身为后代的我,必须要守护住这份基业!”高藏看着齐纠说道。

    “据我所知,整个平壤城只有两三万人,阁下觉的那俩三万人可以抵挡得住我齐国的虎狼之师吗?”齐纠看向高藏问道。

    “对于我而言,即使挡不住,我也要去挡!,高藏看着齐纠说道。”


………………………………

第378章 378。高藏死守

    齐纠听到了高藏的回答后,齐纠直视着高藏一分钟左右后,没有说一句话,就转身离开了。

    只见齐军响起了战鼓,攻城开始了。

    高藏看着身旁的士兵喊道:“大家不要慌,准备好抵御齐军!”

    齐纠坐在站着上,看着身旁的冯谖问道:“先生觉的我多久能破城?”

    冯谖沉默了一会说道:“快的话一星期,慢的话一年都有可能!”

    齐纠听到后哈哈大笑起来:“我齐军数十万大军,这平壤城只有几万人的守军,需要一年吗?不可能的,最多一年,便可破城!”

    “高藏深的民心,上下官民一心,破城难矣!”冯谖对齐纠说道。

    “先生就看着我三日内破城吧!”齐纠对冯谖说道,齐纠并不觉的他需要那么长的时间破城,最多三天,他觉的就可以攻破平壤城了,到时候他就可以请封‘公’位,在齐国位极人臣。

    冯谖没有说话,因为他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快速攻破平壤城,毕竟他冯谖只是个谋臣,虽然懂一些军事,但是懂的并不多。

    这破城,还是得交给将军们才可以,齐纠的军队缺乏的便是统帅之人,毕竟齐纠就是帅。

    但齐纠的统帅能力其实并不高,在齐国名将里,齐纠最多是末尾之将。

    不过齐纠的威望在哪里,在加上自身门客数千人,有很多能人,能为他出谋,里面将帅之人还是有着不少。

    而冯谖是他门客里,齐纠发现最有才之人,所以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