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权争霸-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虎听到后一颤:“韩国没有了父王,这怎么可以?”

    “太子即将继承大统,未来韩国是由公子领衔,王上今天已经把这一切交给你了!”申不害看着韩虎说道。

    虽然韩烈王还没有死,但今天在朝堂上这么一说,基本上放权给韩虎了,让其大刀阔斧,带领韩人走向更好的未来,带着韩国更加强盛。

    “这得多谢相国在父王面前美言,如果没有相国在父王身边美言,这韩国君主的位置岂能是我韩虎坐得?”韩虎抱拳对申不害,表示十分的感谢。

    而申不害只是平淡的一笑说道:“太子乃嫡长子,嫡长子不能继承君位,谁还能继承呢?公子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乃嫡长子!”

    申不害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而韩虎依然目送着申不害离开,而申不害回到自己的相国府内。

    看向自己的仆人询问道:“申家有下落了吗?”

    自从齐小白入洛阳后,申不害便让人前往洛阳,打听自己家人的消息,他知道齐小白入洛阳城,虽然没有大开杀戒,进行屠城,但是申家为帝国的贵族,齐小白断然不会轻易放过。

    “回相国,齐小白把相国的家人都囚禁在了洛阳申府内!”

    “不过相国不用担心申家人,齐小白只是单纯的囚禁,但并没有伤害他们,水和食物都依然在供应着,只是单纯的限制了自由!”申不害的仆人看着申不害说道。

    “他们是我的家人,我怎么可能不担心,他们一日不来到我的身边,我就一日无法不担忧!”

    申不害说完,深深的吸了口气,想着该如何拯救自己的家人,从军事的角度来讲是根本不可能,齐强,韩弱,以逼迫齐国交出人质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能的,硬的不行只能去来软的。

    “今年真是一个多事之年啊!”申不害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这一年事情发生的太多了,韩烈王突然身体不佳,齐国突破了合纵,独霸东方。

    而他的家人又被困在洛阳城,而他申不害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那里唉声叹气。

    韩烈王一但暴毙,对于自己新的主子韩虎,申不害也是充满了疑问,虽然他支持韩虎当王,但是韩虎正如韩烈王所说的一样,为人刚毅,太过硬朗,而且还很刚愎自用。

    如果不是实在没人可选,他是真不愿意推举韩虎的,当然轮才识,申不害也知道韩然是比韩虎要强上很多,但是韩虎的势力在韩国过于庞大。

    毕竟他是太子,当了太子那么多年,身边自己培植的势力怎么可能会少了呢?

    如果韩然当王,这韩虎必然不服气与韩然发生冲突,到时候,怕是秦国趁人之危,韩国危矣。

    韩国的强盛是申不害一手造就的,申不害怎么能看着自己所缔造的韩国,就这样轻易的毁掉呢?

    虽然韩虎为王,对于申不害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申不害觉的自己可以辅导韩虎,让韩国不会在他手中毁掉,甚至他依然可以施展自己的那大才。

    韩国朝会的第三天,韩国的内宫,传来了一个噩耗,韩烈王病逝了。

    而韩虎也按照韩烈王遗嘱成为了新的韩王,号‘韩武王’韩国历代君主来,韩虎是第一个以武为号的君主。

    此时在新郑的韩宫内,韩虎开始任命自己的亲信为官,韩然与韩成两个人被剥夺了官位。

    对此韩成只是能摇了摇头,但没有说什么,毕竟他知道他儿子曾经与韩虎竞争过王位,如今失败了,他这个做父亲的就该受到牵连。

    然而韩然却不以为然,虽然他与韩虎竞争过王位,但那公平竞争,他自认没有用什么非君子手段来击败韩虎。

    更重要的韩然自认自己没有犯过什么过错,这直接夺取自己的官位,这韩然怎能愿意?

    他一身才华,虽然当不上君主,但当个大臣,照样可以施展自己的那抱负。

    韩然看向韩虎:“王上,我何罪之有?为何夺取我的官位?”

    韩虎听到韩然的话后一愣,心里嘀咕道,我剥夺自己的官位难道你自己不清楚吗?

    当然韩然其实心中也是明白的,毕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种简单的道理,身为一代大才的韩然岂能不知?

    但是韩然不希望自己就这样退出舞台,他从小拜张平,又拜申不害为师,就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如今抱负没有施展呢,就被踢出去,这怎么能行呢?

    身为韩国的宗室,他韩然能施展抱负的平台,基本上也只有韩国,如果韩国不让他施展,他难道去与敌国为谋?

    这韩然是做不到,即使他韩然能做到,他的父亲断然不可能做到,毕竟韩成为了韩国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了一生。

    与韩烈王为兄弟,从未行过王臣之礼,朝会,韩成直接上座,在加上自身来自韩国,他韩成绝对不可能背叛韩国。

    如果韩然离开韩国与敌国想谋,韩然相信自己的老父亲定然会站出来,来大义灭亲,解决了自己。

    与自己的父亲对抗,他韩然也不可能做到,毕竟养育之恩,大于天,他的父亲把他养大,他怎么可能去害死自己的父亲呢?

    在加上他是韩国宗室,对韩国有着很深的感情,背叛韩国,他韩然是做不到。
………………………………

728。申不害的请求

    韩然站出来与韩虎争论,这让韩国朝中的大臣都是一愣,申不害好奇的看向自己的这个学生。

    如果是别人,恐怕都在庆幸自己不被杀掉,只是被剥夺官位,毕竟储君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王上如果不给臣一个合理的解释,臣不服,恐怕朝中的大臣们也不会服气!”韩然看着韩虎说道。

    韩虎只是单纯的剥夺了韩然的官位,至于理由,也很粗略,无非就是他们办事不理,能力不适合在那个位置上。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韩然竟然站出来与他相争论,韩然看着韩虎说道:“臣在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没有半点差错,反而比以往的人做的更好,王上不奖励,却罚王上,这岂不是说不过去呢?”

    韩虎被韩然的话堵住了,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而韩成看向自己的儿子,悄悄的竖起了一个大拇指,但心中又有些担心,韩虎的性格他是了解的。

    年轻骑士,自己的儿子这样顶撞韩虎,他担忧韩虎会直接杀了韩然,韩成站出来,跪在地上:“王上,小儿不懂礼数,希望王上莫怪!”

    一朝天子一朝臣,曾经位高权重与韩烈公兄弟相称的韩成,此时也不得不迫于形势,跪在韩虎的面前,向自己的这个侄子俯首称臣。

    对于韩成的跪拜,韩虎还是十分享受的,他本来还担心如何让自己这个王叔服气,但身上他这么一跪,韩成的威望也就这样了。

    韩虎看向韩成:“你身为平阳郡守,平阳的收成的确比以往要高,但是你压榨平阳的韩人!”

    “何出此言?”韩然看着韩虎说道。

    “寡人曾经是平阳过一次,对平阳的事情略知一二,也问过平阳的韩人,他们说你压榨他们!”

    “难道我的话,还不可信吗?”韩虎瞪着韩然说道。

    韩然听到后便知道,欲加之罪而已,他韩然又能说什么呢?虽然他韩然据理力争,但是韩虎欲加之罪,话都说到这里了,如果他反驳,那便是不相信韩虎,到时候罪过更大。

    藐视王威,这罪可大可小,大了可以灭韩然满门,小了那就是提现韩虎宅心仁厚。

    韩然看着韩虎,深深的吸了口气,跪在地上,他不能连累自己的家人:“臣,知错了!”

    韩虎嘴角一笑,申不害看向韩虎说道:“王上,韩然虽然有过失,但其才华还是可以肯定的,他跟在臣的身边,学习术法,略有小成!”

    “如果因为一时的小错,不录用,那么我韩国可能会少了一位大才!”申不害站了出来,韩然毕竟是他的学生,作为老师的他,怎么可以看着自己的学生,就这样收到埋没呢?

    韩然看向申不害,眼神当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竟然会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

    所谓树倒猢狲散,这个时候是他韩然失意之意,能站出来一个人为他说话,这是十分不意的,没有人痛打落水狗,他就很感激了,能有人站出来为他求情说话,他的心中那感激之情无以叙述。

    如果韩然知道自己的王位是因为申不害一言而断送的,不知道他韩然又有何感想呢。

    韩虎也是一愣,他没有想到申不害会站出来,申不害对他有恩,他韩虎是一个有恩报恩之人,更何况申不害说的也不是无理之事。

    自己的这个堂弟,的确是一个大才,如果不用的确是可惜,申不害站出来,韩虎觉的那是申不害心系韩国,希望韩国能任用人才,来强韩。

    申不害再次作辑,给韩虎一拜:“希望王上,再给韩然一次机会!”

    韩虎点了点头:“既然相国为之求情,那么寡人不剥夺你的官位韩成,希望你不要愧对寡人对你恩情!”

    韩然跪在地上说道:“臣绝不会辜负王上之意,一定会好好的治理平阳!”

    韩虎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如果你有背叛韩国之意,我必把你五马分尸!”

    “相国为何还不退下?”韩虎看向申不害问道,他看到自己释放了韩成,申不害还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便疑惑的看向申不害。

    “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申不害看着韩虎说道。

    “相国请讲!”韩虎伸手说道。

    “这是臣的私人之事!”申不害低声说道,而韩虎一笑:“相国直说便好,相国的事情,便是寡人的事情,没有什么私人不私人的!”

    “谢,王上!”申不害抱拳说道。

    “臣乃洛阳人,而洛阳被齐国攻下,臣的家人被齐国所囚禁,臣希望陛下能以韩国的名义,来与齐国谈判,求齐国放过臣的家人!”

    “齐国所要之物,如果是钱财,臣愿意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奉上,只想保家人平安!”申不害看着韩虎说道。

    韩虎听到后,只是一笑:“这有何不可呢?”

    “齐国困相国的家人,这是不道义之事,他齐国乃东方霸主,号称齐帝国,岂能做如此不道义之事,胁迫别人的家人呢?”韩虎看着申不害说道。

    韩虎认为你一个堂堂东方霸主,而且打败了帝国,取周代之了,你胁迫一个人的家人,这是何意?这岂不是有辱你的身份吗?

    他觉的与齐国一谈,齐国必然会放过申不害的家人,而申不害看着韩虎,他知道韩虎想的过于简单了。

    他申不害得知,齐国之所以困住他的家人,其实就是想谋取他申不害的价值。

    齐国能从一个偏远的东夷小国,变成一个帝国,取周代之,靠的不是道义,而是那些阴谋诡计,还有那些下三滥,令人不齿的手段。

    他知道此次与齐国谈判绝不是易事,但自己的家人在人家的手中,自己岂能不妥协呢?

    这是申不害的无奈,不过申不害庆幸的是齐国无法谋取韩国的领土,毕竟齐国不与韩国接壤,更重要的是齐国也知道申不害的家人虽然有用处,有价值,但还没有价值到可以索取韩国土地的地步。

    申不害听到韩虎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他立马跪在地上:“谢谢王上!”
………………………………

729。西有大秦,如日中天

    秦国咸阳,此时热闹非凡,虽然秦国在东方经历了惨败,但是在西边与异族的战斗中,秦国是捷报连传。

    而今天秦国的君主嬴稷今日要再次称帝,当初因为要合纵伐齐,他放弃了自己的帝号,如今合纵已破,而且帝国也已经亡国了。

    如今齐国号称帝国的正统,代周为齐,他秦国坐拥西方,刚刚连破异族,灭了西方狄戎,国威大震,而且坐拥着天下重要的粮食储存的巴蜀之地。

    虽然秦国偏离中原地区,但是其在西部是处于重要的位置,如今灭掉了异族,秦国的四边的居民,都涌入秦国四关之内。

    可以说秦国的关中人口可谓十分庞大,咸阳乃西部最庞大的城市,虽然无法比拟营丘的繁华与洛阳的人口,但在西部也是一个庞大的人口基地。

    有着人口作为基础,在加上秦人乃不怕死,民风彪悍,秦帝在关中打造了一个庞大的虎狼军团。

    而且吸取了大量的异族人才,在西部的人们都说着这么一句话:“西方大秦,如日中天,虽东方霸齐威震一方,但与齐秦相战,霸齐必终!”

    这是西部人们对秦国的评价,秦国也许不如齐国富有,不如齐国的人口众多,但是秦人民风彪悍,一但上了战场,血不留干,便死战不休,这是远远超越齐国的。

    齐国人贪财,虽然军功制度大大的提升了齐人的战斗力,但是齐人有着贪财的本性,如果没有过多的奖励,他们都不愿意上战。

    而秦国在西方经历了各种磨难,民风彪悍,而齐国商业繁华,富有,除了军队,人们有着一定的惰性,厌战十分高。

    如今齐国能维持着这么庞大的军备,那是齐小白用金钱砸的,同时齐小白大量的吸取异族人才来提升齐国的战斗力。

    如北方的冀州军团,南方的徐州军团,都非齐人所组成的军团,而兖州军团覆灭后,齐国只有一个武士军团有着大量的齐人,不过武士军团一直在更新换代,后人接替新人。

    虽然武士军团中依然有着大量的齐人,但是非齐人者的数量也不少了。

    不过齐国不能没有齐人组成的军团,齐小白重建兖州军团与齐国卫戎军这个军团与这个独立的军队依然以齐人为主。

    虽然齐小白的构想十分好,但基本上都是靠强制招来的,没有一个资源招来的。

    当初徐州军团被称齐国最弱的军团,但徐州军团与联军一战,威震天下,而兖州军团洛阳一战全军覆没,这徐州军团的威名是超越了兖州军团。

    虽然齐小白想重新建兖州军团,给一笔很庞大的军费,但是徐州军团也要增强,人家立下了功劳,军费必须有所涨。

    齐国的军费开支并没有提升,这要给徐州军团涨军费,必然要给他其他军团削减军费。

    武士军团齐国的顶梁柱,断然不能削,而北方军团是与异族交战,防范赵国,但如今与赵国交好,齐小白是想削减北方的冀州军团的军费,但是内阁的人却都不同意,他们觉的北方军团需要大量的战马,削减军费,岂不是削减骑兵?

    没了骑兵,异族南下怎么办?所以最后内阁们都指向了要重建的兖州军团,觉的军团重建,用不了太多的军费。

    齐小白虽然在内阁与内阁的大臣们相争,但无奈理由不充分。

    齐国的朝堂即使如此开明,在别的事情尊敬齐小白,但是涉及到国家利益的时候,大臣们会与齐小白相互争执。

    对此齐小白也没有过多的干预,毕竟朝堂开明,能有很多意见,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有很多的办法,对此齐小白还是很满意的。

    秦宫内,秦国的大臣们都跪在地上,而嬴稷身穿黑袍,佩戴着黑色金龙袍,他走上了皇位的面前,看向重臣,重臣们跪在地上:“秦有秦昭帝,秦之幸事……”

    “万岁,万岁……”

    嬴稷摆了摆手:“诸位,平身!”

    而白起此时也回到了秦国,他跪在地上:“罪臣,白起叩见秦昭帝!”

    嬴稷摆了摆手说道:“上将军请起,胜败乃兵家常事,不用太过自责!”

    “秦军东出,只有我一人回来,如果不是臣不希望他们这样白白死亡,臣愿意死战泉城,以报秦国,以报陛下的恩情!”白起双手作辑,再次跪在地上说道。

    “如今齐国已经取周代之,威震东方,三晋臣服于齐!”

    “本帝有着雄图霸业,必然会西出与齐争霸!”嬴稷看着众人说道。

    张仪站出来说道:“赵,魏,楚成为齐国的仆从,成为了齐国的一个壁垒,我秦国东出与之战斗的是赵,魏,楚,并无法与齐国直接相战!”

    “齐国胁迫三国之意,便是我秦国,他想让三国成为他的壁垒,挡住我秦国西进的步伐,让我们与三国相争,自损国力,他齐国以逸待劳,击溃我秦国!”

    秦昭帝听到张仪的话后,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齐国胁迫赵,魏与楚,虽然号称他的保护国,保三国无战事,缔造九州和平,实则是想图谋我秦国,想让我秦国与三晋的赵,魏和楚互损,可谓其心卑劣。”

    齐小白胁迫赵,魏和楚,对外宣称,九州战事百年,连绵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如今他号东帝,要来结束这连绵不断的战事,所以以强之国力保护赵,魏与楚和平,终结九州战事。

    但是那些战略家,谋略家们都知道,九州大陆,有着西方强秦,还有着坐拥多个战略要地的劲韩,齐国雄霸东方,他们必然会担忧,灭他们,赵,魏,楚的君主们心中都有着一定的雄心,九州不一统,天下不会和平。

    而身为齐国的君主,这个简单的事情,不然不可能不知道,齐小白之所以这么喊,无非就是当婊子也要立个牌坊。

    秦昭帝看向张仪询问道:“以先生之意,我秦国该如何做呢?”

    “齐国有赵国,魏国与楚国,任由其驱使,但韩国坐拥战略要地,雄兵数十万,有着精锐之兵器,他们断然不会臣服于齐,我们可以与之结盟共同面对齐国!”张仪看着秦昭帝说道。
………………………………

730。赵雍回国

    “韩国与我们是世敌,我们与韩国结盟,恐怕绝非易事!”嬴稷看着张仪说道。

    在伐齐之前,秦国和韩国就要爆发全面战争,要不是周旦出面,游说二国,也许这场大战已经爆发,如今伐齐结束了,韩国与秦国再次变成了伐齐之前的局面。

    只是韩国对魏,赵也有了防范,对秦国的防范更重,韩国在西边强筑工事,为的就是抵御秦国的铁骑。

    “陛下,臣愿意出使韩国,游说韩王与我们签订盟约,共同抗齐!”张仪对秦昭帝说道。

    张仪觉的仅靠秦国一国之力去对抗齐国,那是很艰难的,秦国一旦驱使楚,赵,魏三国共同攻秦,秦国三面受敌,如果齐国在拉拢了韩国,五国伐齐局面,立马就变成了五国伐秦。

    齐攻秦必然全力以赴,齐国不向秦国,秦国不敢灭秦,是因为担心中原诸侯们,灭了齐国后强盛,但是齐国已经威震楚,赵,魏三国,只要灭了秦,这几个诸侯有几个能与齐相抗衡呢?

    当初秦国要大力伐齐,灭了齐国,这诸侯们占领了齐国的领土,必然强盛起来,到时候国力大增。

    齐国伐秦,秦国灭了,把这些土地给这些诸侯,齐国可以靠着强大的粮草存储,与国力逐一消灭。

    而秦国不能,秦国比起来齐国还是有些差距,毕竟齐国掌握着是帝国最富裕的地方,秦国没有齐国富裕,国力一战后,必须休养,而齐国,国力战之后,无需休养。

    张仪看出了天下诸侯,只有秦国可以消耗齐国的国力,而且是正面对抗,但是齐国挟持赵国,魏国,楚国,要的就是不想秦国正面相抗衡。

    他索要的是靠着三国消耗秦国之力,等秦国没有了如今的国力了,齐国在西出,天下便可一统。

    张仪也知道天下诸侯也知道这个事情,但是他们只能臣服于齐,静观其变,毕竟国弱,如果不臣服齐国,那么等待的是齐国的大军。

    而张仪也知道身为身秦国的相邦,未来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首先他必须要破解了齐国的这套联盟,不然秦国永远撼动不了齐国。

    如果不直接面对齐国,秦国如何击败齐国呢?如何与齐国相争呢?

    当然秦国面对这三国,秦国是补虚的,但是这三国一但背后有了齐国的支持,那么就不一样了。

    齐国本身国力富裕,只要他们大量的资金,粮草援助这三国,在重要的战事,对其兵力支援,只要秦国正面进军,三战,便可以废秦。

    可以说齐国的战略谋划是十分的精明,而且是阳谋,如果破解不了这场齐国所主导的盟约,秦国是必死的局面。

    这是张仪的压力所在,齐国以国力威胁三国投靠齐国,成为齐国的仆从,虽然赵国与齐国签订的是盟约,但是任谁都知道,这个盟约并不平等,只是对外宣称是平等的条约罢了。

    想到了赵国,张仪突然看向嬴稷:“陛下,臣想到了一件事情!”

    “何事?”嬴稷看向张仪问道。

    “齐国与赵国的盟约并没有彻底的缔结,赵雍如果掌握不了赵国,这代表着赵国不会与齐国结盟!”

    “齐国光明正大的支持赵雍,我们可以支持赵何与赵章,只要他二人击败了赵雍,那么我们就可以与赵结盟,到时候联合韩国,可与齐国一争!”张仪看向嬴稷说道。

    嬴稷点了点头:“那么是支持赵章呢,还是赵何呢?”

    而顿时秦国的大臣们相互争吵起来,有的支持赵章,有的支持赵何,都有自己的理由。

    “臣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