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宝玉瞳-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易阳欣慰道:“那就好了。”
“这么说,这批定窑瓷有问题,不是真品?”老吴忙又问道。
易阳扫了刚老吴请他们鉴定的那批白瓷一眼,郑重地点头道:“是的,很遗憾,依我看,那批瓷器确实有问题,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件瓷器应该是现代人新仿的,不过不是一般的仿品,能做出这么精美的瓷器的人一定不简单啊,算是制瓷界的能人了!”
“原来只是一批赝品,哎”
老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脸失望的表情。
听到易阳说出来的这个结果时,站在一旁的付师傅和白文超他们脸上也现出了遗憾之色,这同样不是他们想看到的,但事实如此,他们也没有办法改变。
易阳安慰道:“吴老师,你不要太难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能代表最终的鉴定结果,我建议你保留自己的看法,后面再看看,说不定是我看走眼了,没有认准。”
老吴摇头晃脑地说道:“我不相信你还相信谁?小易,你就不要安慰我了,其实我也没你们想的那么难过,这批瓷器我收的时候也没花多少钱,如果是真品那才怪了。呵呵,得到这个结果,我心里反倒释然了,不会再抱什么奢想了。所以,小易,我得感谢你啊。”
“不客气,举手之劳而已。”易阳摇头道。
“小易,我也觉得这批定窑瓷不大对劲,但看不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时,付师傅忍不住开口说道。
白文超也不由问道:“是啊,这批定窑瓷器型端正,釉色也细腻润泽,很符合宋代定窑瓷的特征,怎么就有问题了?易阳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易阳微微一笑道:“小超,你陷入误区了啊。”
“什么误区?”白文超惊讶道。
易阳回答道:“什么是仿品?仿品重在一个‘仿’字,它更重视瓷器的造型、釉色等外观表现,所以鉴定一件瓷器真不真,可不能光看这些方面,如果着重看这个方面,那往往会打眼,因为现在的瓷器造假技术很高,高仿层出不穷啊。”
白文超尴尬地笑了笑,点头道:“易阳哥,你说得对,我鉴定上陷入误区了,难怪以前经常打眼,幸好现在有你帮忙掌眼,一点都不怕了。”
“是啊。”付师傅也郑重其事地说道,“现在很多高仿做得比真品还要精美,简直无可挑剔,不知道有多少人栽在了高仿上,有些藏友甚至因此倾家荡产,很是遗憾!”
一直静静站在旁边倾听他们说话的竹叶青好奇地问道:“既然不能那样做鉴定,那要怎么鉴定?”
易阳说道:“我不是说鉴定的时候不看那个方面,那当然也很重要,是鉴定中不可忽略的方面,我的意思是说,不能光看那些方面,而应该结合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指的是哪些方面?”竹叶青接着问道,颇有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易阳一五一十地回答道:“上面的包浆,它的来历,所包含的历史信息,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神韵’了。古董其形易分其神难辨啊,很多鉴定师就败在‘神韵’这两个字上,而这个东西往往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难以言喻,只能靠自己用心去领悟了。
“那是一种感觉,真正厉害的鉴定师,他一看到某件古董就会生出一种直觉,指引他做出贴近真实的想法,当然,不是所有的时候,那种直觉都是对的。”
“你就是真正厉害的鉴定师!”竹叶青称赞道,“而且你的直接从来都不会错!”
易阳苦笑道:“那可不一定,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付老师,吴老师,我们还是回到那批瓷器上吧。你们说得没错,那批定窑瓷很完美,表面上看来丝毫没有瑕疵,包浆也做得很好,但仿品就是仿品,总能在上面找到破绽的。”
“破绽在哪里?能具体指出来吗?”老吴问道。
尽管他很相信易阳的鉴定,但他心里还有诸多疑问,自然想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易阳说道:“造型和釉色不好指出不同来,但包浆上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吴老师,你们仔细看下这个碗。”
说着他俯下身去轻轻地拿起了一件碗,并从包里掏出专业的鉴定手电筒,往上面照去。
“是不是看出来了?”易阳问道,“这包浆和真正沉淀下来的历史陈迹认真看的话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有些呆板,不自然,缺乏那股灵动的气息,用手电仔细看,有一股比较刺眼的光,那闪耀的光就是所谓的‘贼光’,只不过隐藏得比较深,不像一般的仿品。总而言之,古韵气息差了点啊!”
“还真是!”照着易阳所说的,细致入微地察看了一会儿后,老吴往额头上抹了一把冷汗,恍然大悟地说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啊!我们年老眼花了,看不大清楚了,再也比不上你们年轻人了!”
易阳忙摇头谦逊道:“哪会?你眼光可不比年轻人的差,只是当时没看仔细,有所疏忽而已。”
“小易,我真是心服口服了,你果真名不虚传啊,眼力惊人!”老吴赞叹道。
一会儿后他仰天长叹道:“罢了,那批瓷器不用看了,再看也没什么用了。”
“吴老师,顺便问一下,那个残件你怎么得来的?”易阳突然指着他刚刚有所注意的那件残损的定窑“婴儿枕”问道。
………………………………
第422章 身边的珍宝(中)
“你说的是那个瓷枕?”老吴问道。
易阳点头道:“是的,就是那件瓷器。那件瓷器怎么损坏了?是怎么打碎的?”
“哎,别说了,说起这件事就让人遗憾。”老吴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易阳疑惑道,“难道那瓷器是你不小心打碎的?”
“不是的,不是我打碎的,而是一个人摔碎的。”老吴摇头道,“我一看到这个瓷枕残件就感觉对不起那个人啊。”
“为什么这么说?”易阳继续问道,他甚是好奇,那件瓷器的来头肯定不简单,背后有故事。
只听老吴原原本本地说道:“那是好年前的事了啊,有个老汉来我们博物馆献宝,但他拿来的东西遭到了馆里其他文物鉴定人员的质疑,只有我一个人比较看好,但我一个人的意见不顶用啊,所以博物馆最终拒绝了那位老大爷所献出的宝贝,当时他非常伤心,当着我们的面砸碎了那件瓷器,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个残损的定窑瓷枕了。
“献宝被拒后,那老汉当时就气出了病来,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后来他儿子将碎片送给我,说这是他父亲的遗愿,我接过瓷片的时候心里很受触动,觉得很对不起他,没能力为他辩白,要不然可能这样的悲剧就不会上演了!”
“原来是这样!”听后,易阳心中也微有震动,感叹道,“那位老汉还真是位固执的人啊!吴老师,感觉你们的鉴定有点武断,怎么不拿去做碳十四等科学检测呢?有了这结果,东西不对的话,也好让献宝者死心了啊!”
老吴苦笑着摇摇头道:“哪有那么简单?以前可不比现在,现在检测技术高明太多了,以前我们博物馆鉴定东西一般是靠眼力,你说的那种方法很少用的,其实所谓的碳十四检测等科学鉴定方法也没那么准确。”
“那倒也是了,有些东西科学检测方法反而检查不出来,只能靠鉴定师的眼光和经验。”易阳点头赞同道。
尽管老吴没有详细说明那位献宝老人的举动以及他们博物馆人员的态度,但易阳想得到,那位老汉一定是非常失望,他满怀希望地向国家献宝却得不到重视,便气得将东西砸碎,并因此一病不起。
“那后来你也没再做鉴定了么?”顿了顿,易阳又问道。
老吴点头道:“嗯,没再追究了,因为依个人而言我是比较看好那件瓷器的,而博物馆里的其他人员自始至终一致否定,哎,我也没办法啊,就算想为那老汉平反也拿不出十足的证据来!呵呵,我要是像你这样的大鉴定师,那估计别人也就相信了。
“哦,对了,小易,依你看呢?这件瓷器虽然遭到损坏了,但以你眼光还是能看出一点名堂来的吧?”
易阳淡淡一笑道:“现在已经晚了。”
他没有直接回答老吴的问话,而是很简短地说了一句,但那句话明显意味深长,含有很大的信息。
“已经晚了?”老吴神色一凝,沉声问道,“小易,你的意思是说……这件瓷器是真品?!”
“嗯!”易阳用力点点头,郑重地回答道,“东西确实是真品,你当时没有看错,看走眼的是你那些同事。这可是国宝级别的古董啊,价值连城!”
他毫不隐瞒,如实诉说。
听到这话,不单老吴,站在一旁听他们两人谈论那件残瓷的付师傅和白文超他们,也都禁不住瞪大了眼睛,一个个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那堆瓷片竟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宋代定窑瓷?!”付师傅忍不住开口道。
“对,真正的宋代定窑瓷器,非常开门的婴儿枕!”易阳正色道。
“我就说嘛,明显不像是赝品!”老吴唉声叹气地说道,“哎,太可惜了啊,要不然那老汉不但不会被气坏,而且会赢来一个美名,同时我们博物馆也增添了一件足以成为镇馆之宝的国宝!小易,你要是早生年就好了,那样的话我就可以请你来帮忙鉴定,堵住那些质疑者的嘴!”
易阳说道:“那老汉献宝可不只是为了得一个好名声,那主要是他的一个愿望,现在像这样的人可不多啊!谁要是家里有好宝贝,不捂紧才怪,怎么会想到捐献给博物馆?”
“是的,我知道!”老吴重重地点头道,“那老汉一片赤血,他是诚心诚意献宝的!小易,那现在这件瓷器价值还大不大?”
“晚了!”易阳叹道,“都碎成那样了,成为了一堆碎片。你们是这行的大师傅,应该比我更清楚,一件古董的完整性那可是极其重要的,稍有破损,那价值就大大大折扣了啊,更不用说变成一堆含有碎末的碎片了!不过,这堆瓷片到了我手上或许还有点用处。吴老师,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你能不能考虑。”
“你说。”老吴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道,“你的请求,我当然会考虑了。”
易阳欣慰道:“那我就不拐弯抹角直说了。你可能不知道,我这个人有个很大的喜好,那就是收藏古瓷碎片,我现在已经收藏了很多,将来准备开一家跟瓷片有关的博物馆。所以,你可不可以将这堆瓷片让给我?”
“这个……”闻言,老吴愣了愣神,像是陷入了犹豫之中。
见他迟疑不答,易阳连忙补充道:“当然了,吴老师,我不会白要这批瓷片,一切按市场价值来,只会更多。”
“我不是那个意思。”老吴尴尬地一笑道,“只是这批瓷片非常特殊,本来不是我的,是那位老汉送给我的。”
易阳点头道:“我知道。那位老汉的意愿显而易明,他无非是希望自己的东西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来,现在我能帮他做到,我想到了那一天的时候,那老汉在九泉之下也会瞑目了。”
“是啊。”老吴郑重地点了点头。
易阳说道:“希望你能好好考虑一下,至于价钱,我给五十万。”
“五十万?!”老吴大惊,连连摇头道,“哪要那么多钱?!”
他是做文物鉴定员出身的,现在也是收藏界的一员,对瓷片的价钱自然有所了解了,就算是汝窑等天价瓷器的瓷片也值不了多少钱,五十万显然是一个很高的价钱了。
易阳却道:“要的!这五十万,从中拿出二十万来给那位老汉的儿子或者其他后代吧。”
“小易,你真是善良的孩子!”老吴赞叹道,“其实就算你不给钱,这些瓷片我也很愿意交给你的,因为你是这行公认的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啊,东西到了你手上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光芒!”
“你过奖了。”易阳微笑道,“这么说,吴老师,你是愿意考虑了?你放心,东西到了我手上,一定会善待它的。”
“嗯,没有理由拒绝你。”老吴不假思索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那就谢谢你了。”易阳欢喜道,说完之后他就从包里取出了一张现金支票,并好生递给老吴。
老吴颤抖着双手接了过来,五十万对于一般人来说无疑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要不是易阳发现,那那堆瓷片摆在那里就是一堆废品,体现不出丝毫价值来。
拿到支票后,老吴连忙给易阳装好那批瓷片。
稍后,他们从收藏室走了出来。
再和老吴聊了一会儿之后,易阳准备道别,他们还急着赶去逛这边的古玩市场。
可就在这时,门外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了个人。
像是有什么急事!
………………………………
第423章 身边的珍宝(下)
“老吴。”
门口站着三个人,走在前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而跟随在后面的是一中年男子和一年轻男子。
那三人易阳都不认识,很是陌生。
“老罗,你们怎么来了?”老吴吃惊地看着他们,问道,“有什么事吗?”
他们三人脸上明显都带着急切之色,肯定是有事情。
老吴点点头道:“是的,有事情找你们。”
“什么事?”老吴说道,“你们先进来说话吧。”
在他热情招呼下,老罗三人走了进来。
“说吧,有什么事呢?”等他们走近后,老吴复又问道。
老罗用一种热切的目光看了站在一旁的易阳等人一眼,笑盈盈地说道:“听说你请来了位鉴定大师,他们眼光很好,什么样的古董都能看好,所以我想烦请他们也帮我看看家里的那些东西,你知道我家里的情况,现在很需要一笔钱,如果那批东西能确定是好的,那就能送去拍卖公司筹拍了。”
“是的,我请来了位大师傅。”老吴郑重地点头道,“就是他们四位。呵呵,他们可是这一行一等一的专家啊!”
说着他指向易阳和付师傅四人,眉飞色舞地介绍了一番,老罗三人当即用一种仰慕的眼神向他们打量过去。
“我知道就是他们!”老罗笑呵呵地说道,“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一般人。”
“那是的,他们都是身份不凡的能人。”老吴点头道。
“吴老师,你们过奖了。”易阳开口谦虚道。
老吴忙摇摇头道:“没有,我说的是实话而已。老罗,不瞒你们说,这位年轻人更不是一般人啊,他眼力非凡,是我们这一行最年轻最有实力的鉴定专家,在收藏方面也是数一数二的!”
“是吗?看不出来啊!”听他那么一说,老罗三人面面相觑,眼神均有惊诧之色,他们想不到眼前这个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竟有那等身份,厉害之极。
“吴老师过奖而已。”易阳依然摇头道。
“老吴说的话我们当然相信了,他不会乱说的,说的只会是实话,而不会是虚言。”老罗连忙郑重其辞地说道。
易阳淡淡地笑了笑,没再辩解。
“年轻人,你们能不能帮我一个忙?顺便帮我看件东西。”老罗随即请求道,语气十分恳切。
听他提出请求,易阳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付师傅一眼,并没有立马做出回答。
见他似有犹豫,老罗急急地说道:“你们放心,该给的鉴定费我们不会少你们的,回头一定会给你们,就是借钱也会给你们!”
他有些激动,好像这场鉴定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似的,非鉴定不可,要不然求人之心也不会这么强烈了。
易阳摇了摇头,微笑道:“这位老大爷,我们没那么想,鉴定费是小事,我们可并不是靠鉴定为生的。”
说着他似有深意地瞧了老吴一眼,继续说道:“吴老师,这位老大爷手上那批古董你之前应该见过吧?”
“见过了。”老吴点头道。
易阳疑惑道:“那以你的眼力,鉴定应该没问题了吧?”
老吴苦笑道:“小易,那是你高估我了,我的鉴定可没人信服的。”
“你谦虚了。”易阳说道,“你是经验丰富的大师傅,怎么会没人相信?”
他说的是实话,不说其他的,单说那件被本市博物馆拒绝的定窑“婴儿枕”,其他文物人员都不看好,唯独老吴慧眼识宝,这说明他眼光比那些文物鉴定员好多了,只是才能被埋没,不受重视而已。
“哪有?”老吴摇了摇头,很尴尬地笑了笑。
易阳说道:“那是毋庸置疑的事了。吴老师,那是什么样的一批古董?”
对于老罗急切求鉴定的那批古董,他略感兴趣,想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批宝贝。
老吴回答道:“也是一批瓷器,他们家祖上传下来的,明代的青花瓷,碗、盘、瓶、罐,是一套的。”
“明代的青花瓷?”易阳沉吟道,“若是官窑精品,那价值不菲啊。”
“是的。”老吴用力点头道,“以前有不少拍卖行的人来看过,但都不是很看好,所以直到现在都没有人愿意收,哎,关键还是没人给老罗掌眼吧,如果有专家给看了,那结果肯定不同了,就算是仿官的民窑,拍卖公司的人也乐意收上去拍卖的。”
老罗哭丧着皱纹满布的脸道:“主要是我没钱请那些有名的专家鉴定,得不到那些专家的认可,拍卖公司就不收,就算勉强收了,我们还得添钱进去筹备拍卖,可我们家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来啊?”
易阳点头道:“我知道。”
拍卖一行的内幕他自然有所听闻,很多买家,东西没拍出去,反倒赔进去了很多钱,因为不少拍卖公司收取图录费、广告费等诸多高昂的费用。
除非你手上的东西非常开门,一眼就看得出是收藏价值不菲的大宝贝,这样拍卖公司的人才争相收购。
“老罗啊,小易他们可是顶尖的鉴定专家,有了他们的鉴定,谁都会信服了。”老吴笑容满面地说道,“因为他们相当有名,尤其是小易,试问这一行现在有谁不认识他?如果你那批东西当真好,得到了他的认可,那我相信,很快就会有很多人来收购,只会出让你满意的高价。”
“是吗?!”听他那么一说,老罗愁眉顿时舒展了开来,高高兴兴地说道,“那就太好了!各位师傅,请你们帮我这个大忙,回头鉴定费不会少你们的!”
“是啊,拜托了!”随同而来的那两个人同样恳求道。
易阳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道:“没问题的,小事情而已。至于鉴定费,那就算了,你们和吴老师认识,顺便给你们看一下没关系的。东西在哪里?先带我们去先看看吧。”
“那谢谢你了!谢谢!”老罗忙不迭地表示感谢,急忙说道,“古董在我家里,我家就在下面一楼,很近的,一下就到了。”
“就在楼下?!”闻言,易阳暗自一惊,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令他内心震动的事情。
………………………………
第424章 极品旧版纸币(上)
说好后,易阳和付师傅他们便跟着老罗走出了老吴的家,并很快来到了楼下的老罗家中。
事情就是那么地巧,老罗家正是易阳之前经过的时候感应到的灵气所在。
因此,当得知老罗家就在楼下的时候,易阳精神不由一振,兴趣陡增。
其实就算老罗不来找他们鉴定古董,易阳也会询问老吴,问明有关情况,看能不能捡到好东西。
没想到那户人家主动来求教了,那就正好遂了易阳的心意,不管怎样,去看看也不错的。
走进罗家时,易阳眉头不由得深深地皱了一下,中十分简陋,除了两张凳子和一张桌子,乎没有其他任何家具了,房间就好像搬空了一般,正所谓是家徒四壁了。
与此同时,还闻到一股股浓烈的中药气味,不难判断,老罗家有人常年得病,一直在吃药治疗。
“家里太简陋了,不好意思,各位师傅将就着坐一下吧。”走进来后,老罗热情地招呼道,然后急忙从一内室搬出来张椅子,擦干净请易阳他们坐。
“坐吧。茶都没有准备。”老罗很难为情地说道。
“不客气。”易阳摇头微笑道。
此刻,他在暗暗感应那股灵气的波动,罗家的这股灵气虽然没有老吴家中的强烈,但也非常明显,以易阳的经验判断,里面一定隐藏着一两件宝贝。
“老大爷,你把要鉴定的那些古董拿出来吧,让我们好好看一下。”稍后,易阳直接说道。
他心里早就来了一股兴趣,想看看那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宝贝。
不过刚才他们已经听老罗说了,那也是一批古瓷,可能里面有能和定窑“婴儿枕”媲美的精品。
“嗯,好的,我这就去拿。”老罗连忙答应着,随即他和另外那两个人走进了一内室。
不一会儿,就只见他们小心翼翼地捧出来件瓷器,那一共有十件之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