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顺皇朝-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慢!”
一声巨喝之下,满殿百官皆惊。扭头一看,却是兵部尚书秦怡康。好在陆承启早有心理准备,这都要把刀架在秦怡康脖子上了,他能甘心束手待毙,连反抗都不反抗一下?只是陆承启没有防备,秦怡康这个老小子,一吼之威,竟至如厮!
揉了揉被震得生疼的耳朵,皱了皱眉,假装不悦地说道:“秦卿有何要事启奏?”
秦怡康端着朝笏,猛地踏出一步。这一步,给他平添了无数气势。哪怕陆承启心中明知他乃幕后主使,可偏生还是禁不住在龙椅上往后挪了些。“陛下,仅凭监察司一面之词,便能拿人,那置《大顺律》于何顾?”
看到秦怡康振振有词的模样,陆承启不得由衷地佩服起这个老小子了,这头脑真的是太能转了,竟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想出这么一个借口来堵起陆承启的嘴。确实,自从陆承启颁布新政以来,一路来都强调《大顺律》的重要性,说白了就是要依法办事。当然,这个《大顺律》以现在修改的为准。自陆承启上任以来,通过颁布圣旨修改《大顺律》,都超过了二十回。恐怕陆承启要创造一个记录,成为亲笔书写圣旨最多的皇帝了。﹍ >;>;吧 w·w·w·。=要知道,现在大顺的翰林学士承旨,都几乎成了摆设,拟诏什么的,还得等小皇帝心情好了,才给你一展才学的机会……
当然,《大顺律》改的都是刑部尚书周延华、大理寺卿任棋燊总结出来的漏洞,不可避免的,陆承启也添了一些后世的法规上去,让这部《大顺律》变得更加完整。
现在秦怡康用这个来自救,陆承启只能说他真的很会钻营,直觉异常敏锐,牢牢把握住了一线生机。陆承启明白,秦怡康不过是想争取到一些时间,好把王府里的“私兵”遣散掉,把暗道捣毁掉……当然,弄得完全没有痕迹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不查出有“私兵”存在,那造反的罪名,也就扣不到秦怡康的头上了。至于拐卖人口,这个罪名再重,也没有性命之忧吧?
陆承启也在想着对策,许景淳却上前一步说道:“秦尚书,难道你信不过我监察司?”
秦怡康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不是老臣信不过监察司,而是依礼依法,此举都不妥当。若无真凭实据,贸然拿人,恐堕朝廷威风,折损陛下威德……”
许景淳觉得好笑:“秦尚书又如何得知,我监察司没有真凭实据?”
秦怡康丝毫不为所动,谈笑风生般说道:“既然有,许司长何不拿将出来,与百官得知?”
陆承启看到这一幕,心道:“看来这老小子,对于自己的保密工作很自信啊,真的以为监察司是吃干饭的不成?这可不是明朝的锦衣卫,这是我创建的监察司!”
许景淳上前一步,端着朝笏说道:“陛下兴建监察司前,便与臣说,监察司仅有调查之权,无拿人之权。>;_﹎8_w=ww。若要行事,需得禀报陛下,得了旨意后,方可行事。臣自掌管监察司以来,奉公职守,从无半点偏袒,半点栽赃。如今拐卖孩童一案,已致夔州路、梓州路、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福建路之百姓怨声载道。陛下怜悯百姓苦楚,着令臣率监察司彻查此案。监察司上下披星戴月,夙夜不眠,都为此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监察司从一王姓人贩子着手,逐渐掌控了这伙人贩子的踪迹。顺藤摸瓜,竟发现这伙人贩子有官府撑腰。再细细揪来,便查到了长安城,太平坊之王府。秦尚书若有疑问,何不移步监察司,看一看被捉的嫌犯,听听他的供词?”
秦怡康听了这句话,心中微微一惊。他掌管的这个人贩子团伙太大了,人数超过数千人。三流九教,无所不包,有个姓王的,也是正常的。他的自信在于这伙人贩子中,知道他的存在的,少之又少。历来他都是通过心腹去掌管这伙人贩子,他就躲在背后数钱,从来不露面。
正是因为这样,秦怡康才不慌不忙地说道:“便是去看看又何妨?”
许景淳冷笑一声:“去监察司当然可以,监察司扫榻以待。但是搜查王府,也是势在必行。陛下,这伙人贩子的幕后主使,乃是朝廷中人。若迟了片刻,这伙贼人做鸟兽散了,想要再追,便难了!”
这句话等于是图穷见匕了,陆承启听后点了点头,正待说话,秦怡康一看,也顾不得什么仪态了,说道:“陛下,如此做,岂不是授人以柄?”
陆承启也点了点头,假装为难状:“两位卿家所言皆有道理,这样罢,不如先围困王府,朕下旨令里面之人出来,如何?”
秦怡康听了,低着头,眼珠子滴溜溜地直转。要是这样,王府暗道中的人,定时撤出不是问题。冷笑了一声,也不说话了。
“陛下,臣先前说了,王府中有暗道。围困王府,等同给这伙人贩子逃窜之机。臣斗胆,若不是直接搜查,恐怕无法将之一网打尽!”许景淳跟秦怡康耗上了,针尖对麦芒,一步都不退让。
秦怡康开口说道:“若王府乃是良善之家,绝无暗道、私藏兵丁呢?岂不是大损朝廷威仪?陛下,许司长此言,臣不敢苟同……”
许景淳出人意料地走到秦怡康面前,扫视了他两眼,看得秦怡康心惊胆战的。“秦尚书,这满朝文武百官皆无异议,为何你这般着紧?莫非这幕后指使,是你不成?”
这句话太诛心了,秦怡康登时大怒:“许景淳,你嘴巴放干净点!”
“怎么,我说中了秦尚书的秘密不成?”许景淳丝毫不惧,“若你不是幕后主使,何必一味出头?”
“老臣一片丹心,为朝廷威仪着想,不想陛下堕了名声罢了。许景淳,你血口喷人,老臣要状告你污蔑之罪!”秦怡康厉声说道。
许景淳冷笑道:“秦尚书,你莫道满朝文武百官皆是睁眼瞎,此事你一再阻拦,形迹极为可疑。若你不是其幕后主使,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清白?”
“老臣的府邸在延寿坊,天下谁人不知?”秦怡康振振有词为自己辩解,没有丝毫局促的举动。(未完待续。)巨乳美女李雪婷性感透视装私房写真,极力推荐
………………………………
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伤人
许景淳好整以暇地说道:“据臣所知,这太平坊与延寿坊不过一街之隔。若是通条暗道,不过半年之期。秦尚书,我说得对吗?”
秦怡康冷冷地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听得两人的激辩,满朝文武都懵了。怎么好好地说着新政,又扯到拐卖人口案上来了?更神奇的是,现在许景淳有意无意地把脏水往秦怡康身上泼,这兵部尚书到底是清白的,还是本来就有污迹?一时间众臣犹如无头苍蝇,分辨不出来。
陆承启若不是事先得知了实情,恐怕也被秦怡康蒙骗了过去。这老小子的心理素质真强,面对有意无意的指证,竟能丝毫不乱,有条不紊地组织言语反击。陆承启也有苦楚,如果直接下旨搜家,恐怕会被世人所诟病。万一捉不到人,或者捉错了人,那乌龙就更大了。
“臣一向就事论事,不会针对谁。只是秦尚书形迹可疑,臣才有所疑虑罢了。既然秦尚书要力证自身清白,何不在王府中一见高下?不瞒诸位,监察司中有善于听地之人,已然明确探出王府中的暗道,乃是往西边延伸。延寿坊虽与太平坊隔着一条大街,亦不过百来丈而已,且恰巧便在太平坊西边,这难道都是巧合不成?”
许景淳盯着秦怡康的脸庞,冷冷地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这般一来,形势就对秦怡康很不利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同样的话,秦怡康说了两遍。字数相同,但语境却完全不同。先前那句,底气很足;现在的这句话,底气没有那么足了,陆承启也不过是堪堪听得清而已。
许景淳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就议论开来了,更有一个耿直的武将说了:“秦尚书,既然你是清白的,何不让监察司去搜一搜?反正坏名声的是监察司,又不是陛下……”
陆承启很想一把揽住这个武将,狠狠地锤他几下:“瞎说什么大实话,还说得这么好!”他创立监察司的目的之一,便是为了给他背黑锅的。很多皇帝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都要由监察司去完成。刚刚被秦怡康挤兑得差点忘了这茬,现在他才想起来,监察司不正是背黑锅的好人选么!
正待表态的时候,一个胡子花白的大臣端着朝笏出列,说道:“启奏陛下!”
陆承启的话被噎了回去,认得此人乃是参知政事文彦博,可这一个专门钻牛角尖的臣子,此刻能说出什么好话来?很想说不准,但毕竟要顾及君臣之礼,才皱眉说道:“准奏!”
文彦博乃是三朝元老,天圣九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数路转运副使等职。元绶年间,曾任枢密副使、同平章事。因其性子耿直,多为直谏,为权臣所不喜,官职也只能升到参知政事而已。大顺的参知政事,一般都有好几个人,如曾公亮曾明仲便是参知政事,不分主次。地位呢,等同副相。只不过陆承启废除宰辅后,设立内阁,这参知政事的副相地位一跌再跌,几乎等同六部主官了。
“臣以为,许司长为陛下分忧,乃是好事。”
陆承启听了半句,知道文彦博还有下半句的。“不过……”果不其然!陆承启早有预料,文彦博话锋一转,说道:“既无实证,仅凭一条暗道,一份供词,便下旨抄家,非明君所为。臣有一计,可两全其美!”
陆承启可不知道文彦博在正史上也是文武双全的好手,曾经平定过叛乱的。此刻听得他说得好像军师一般,有些好笑,当即准奏道:“文卿有何妙计,说来与朕听听?”
文彦博端着朝笏,笑道:“陛下何不下旨征用王府?”
“征用?”
陆承启还没明白过来,底下大臣就议论开了。这确实是条妙计,征用王府,给予市场价的补偿。一来这是皇帝的旨意,借口是用来赏赐大臣,天下有谁能反抗?二来又补偿市场价,做到了不落话柄;三呢,自然是可以光明正大地查案了,就算一无所获,也有一间宅邸的收入。此乃一石三鸟之计,直接让反应过来的陆承启对文彦博刮目相看了:“这文老头,脑筋转得还还挺快的嘛!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奸臣奸诈,那么忠臣就要比奸臣更加奸诈,才能制得住他们!”
秦怡康还以为文彦博要帮自己说话,正满心期待呢!没想到文彦博却是帮小皇帝出谋划策,气得他瞋目切齿,恨不得把文彦博撕了。
陆承启故意不看秦怡康,朗声说道:“文卿此计妙极!翰林学士承旨何在?拟旨监察司照办,将王府内外搜查一遍,不放过任何可疑人等!此事宜早不宜迟,朕要在此例朝期间,听到结果!”
翰林学士承旨倪刚连忙端着朝笏出列道:“臣遵旨!”说罢,便躬身而退,打算去偏殿取文房四宝,代拟圣旨。
倪刚还没来得及退出大庆殿,便听到一声大喝:“贼子,敢尔!”
倪刚还没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便被人一把推了出去,跌倒在地。可怜倪刚已然五十多岁,一把老骨头了,怎么受得了这个罪?幸好殿中铺着厚厚的蜀锦,倪刚才没跌得很伤,但也呼痛不已。
此际大庆殿中,已然乱作一团。陆承启瞧得真切,那兵部尚书秦怡康,居然想给倪刚一掌!
好在许景淳一直注意着秦怡康的动静,他一出手,许景淳便上前架住了。不过现在看来,许景淳不是秦怡康的对手,陆承启就想不明白了,一个本来是文职的兵部尚书,怎么有一身好武艺?想到许景淳曾说此人是武职出身,陆承启也就明了于心了。
一个念头还没转好,突然龙椅前飞来一个黑影,“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溅起了丝丝血花。陆承启只感到脸上微微一热,伸手一摸,居然是鲜红的血!
惊魂未定,陆承启再定睛一看,摔在龙椅前的人,不是许景淳是谁?
嘶……”
陆承启倒吸一口凉气,怎么秦怡康的武功这么高?(未完待续。)u
………………………………
第五百四十九章:谁都没想到
这一幕兔起鹘落,不过眨眼间的事。±,
“护驾!!!”
反应过来的高镐,第一时间喊出了这句话。文武百官也反应了过来,都乱作一团,逃也似的远离了秦怡康。文官逃跑,那是因为知道自己还不够人家一拳一脚的;武将逃跑,那是因为自知不敌,为了保命才勉强后退。再说了,进入皇宫,都要经过搜身的,严防带兵器进来。若是手中有兵器,还能与秦怡康周旋一番,毕竟人数众多。可手无寸铁之下,如何打得过这“武功极高”的秦怡康?
至于为何秦怡康有这般身手,满朝文武都有些想不通。
陆承启白了一眼还在大喊大叫着“护驾”的高镐,沉声说道:“闭嘴!”他就纳闷了,后世天、朝宫廷神剧里,遇到刺客,都是皇帝大喊护驾的,怎么他抢了自己的台词?不过这样也好,显得自己很镇定,让秦怡康都有些捉摸不定了。
高镐可不知道陆承启身后还有一个武林高手,哪里有他的底气?被这么一喝止,捂住嘴巴,身体却很诚实地在打颤。
陆承启背后站着韩凤儿,心中一点都不虚他,一脸叹息状地说道:“秦卿,你这又是何必呢?”
秦怡康反倒是一脸平静了:“这都是你逼我的,陛下……”
“这么说来,你就是这幕后主使了?”陆承启一点都不震惊,也没有了演戏的**。他早就知道,秦怡康的嫌疑达到了九成九,现在终于证实了,他也轻松了下来。
“没错!”
秦怡康也懒得装了,莫说贩卖人口,私藏兵丁,就是在大庆殿上出手,已然犯了死罪。现在他唯一的倚仗,便是挟天子,才能逃得脱了。以他的武功,想要逃出皇宫不难;但要逃出长安城,那就难了。秦怡康这才想起,为何小皇帝前几日要调派禁军把守皇宫,想来今日是早就算计好的了。想到禁军的强弓硬弩,秦怡康就头疼。哪怕他武功再好,在箭雨之中,安能全身而退?
“那蓄意破坏新政的,也是你了?”
“没错!”
反正都撕破脸了,秦怡康索性爽快地应承了下来。
“看到没有,朕说了吧?若是没有人蓄意挑事,新政怎么会被这么多人围而攻之?以后莫要言及此事,朕坚信,为百姓着想的政策,绝不会被这般诋毁的!”陆承启好像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小孩,一脸认真地说道。
秦怡康满脸不可思议,忍不住开口说道:“我说,你现在要担心一下自己的处境吧?”
陆承启一愣:“你在和朕说话?”
秦怡康哈哈大笑道:“不是和你说话,又是和谁说话?你真的以为自己是皇帝了?你若不是出身好,运道好,这天下哪里轮得到你来坐?”
“放肆!”
“奸贼住口!”
“好个贼子!”
……
此话一出,满朝文官忍不住出声痛骂秦怡康了。在他们心目中,大顺就是正统,陆家就是正统,哪里轮得到秦怡康来诋毁?哪怕小皇帝做的事情再不得人心,可天下若换了,他们的地位能不能保住都两说!
秦怡康冷眼环顾了一下四周,那些文官对上了他的眼光,都忍不住退了一步。莫当出头鸟,这是文官们的处世哲学。陆承启看了一下四周,满朝文武两百来号官员,仅有文彦博、徐崇光、周延华林镇中、吴显祉、曾公亮等正直的大臣,敢于直面秦怡康而已。
就在这时,御前侍卫们才冲进了大庆殿中,御前侍卫长王彦宸喝道:“奸贼,快快束手就擒!”
早在前些时日,御前侍卫们就装备上了洪祥式步枪。可现在大庆殿中的情况复杂,谁敢开枪?万一伤了皇上,伤了某个大臣,那罪过就大发了。
秦怡康见他们都没有强弓硬弩,只拿着一杆奇形怪状的兵刃,唯有前端开锋而已。这样的兵刃,秦怡康有什么可惧的?要是那卢胖子在,秦怡康还忌惮两分,南御苑那一箭,便是秦怡康都有些佩服。
陆承启示意众人安静,才缓缓说道:“秦卿,你伏法吧。今日之事,朕念你是一时冲动,就不追究了。先前做的恶,依《大顺律》论处便是。”
秦怡康缓缓上前,走到九龙金漆宝座下方,看样子就要登上台阶了。高镐吓得护在了陆承启面前,颤声说道:“你……你站住……”
秦怡康置若罔闻,陆承启也嫌他碍事,用手把他拨开。没想到高镐铁了心要护驾,义无反顾地继续挡在陆承启面前。陆承启也有点感动,出声道:“朕都不慌,你慌些什么?”
王彦宸已然从皇家军校回转,御前侍卫长这个位置,陆承启一直留着给他。士为知己者死,见皇上有难,王彦宸拔出腰间朴刀,上前喝道:“奸贼,有本事来跟我打!”只是他投鼠忌器,不敢过分靠近。
秦怡康权当做了耳边风,缓缓地踏上台阶,来到了陆承启面前。陆承启还是四平八稳地坐在龙椅上,不为所动。秦怡康有点佩服,虽然不知道小皇帝的底气在哪,但这种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涵养,真的比很多帝王强了。
“你放我一条生路,我保证日后归隐山林。”秦怡康居高临下看着眼前这个他一直看不起的小皇帝,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不可能,除非你甘愿伏法!”
陆承启连思考都没思考,直接拒绝了他的条件。
秦怡康愕然,愣了一下才说道:“你要明白,你现在的小命,在我手上!”
陆承启脸上露出了微笑:“朕的安危,岂是你能左右的?”
秦怡康也笑了:“是吗?”
“不信,秦卿大可试试看?”陆承启同样露出了高深莫测的微笑。
秦怡康还真的不信了,蓦地一出手,想要扼住陆承启的脖子。没想到陆承启背后的一个侍儿突然出手,竟直奔他的胸口而来。秦怡康吓了一跳,顾不上去抓住陆承启,立时变招,隔开了袭来的一招。
秦怡康也明白了过来,怪不得小皇帝有恃无恐,原来背后是有高手在的!他万万没想到,小皇帝为了保命,居然隐藏得这么深!(未完待续。)u
………………………………
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争
高手间的决战,只差毫厘。韩凤儿这一出手,攻其不备,让秦怡康处在了下风,久久都逆转不了形势。韩凤儿又十分聪明,拳脚上施压,把秦怡康渐渐地逼退下去。
陆承启见他们缠斗在一起,心中的大石才算放下。别看他表面轻松,其实内心紧张到不行。他不知道韩凤儿到底是要帮他,还是要杀他。要是后者的话,根本不用出手就是了。有时候借刀杀人,就这么简单。
直到韩凤儿出手的那一刻,陆承启才算真正的放心。看来这女侠总算是解开了心结,不再搞什么刺杀了。此刻看到殿中来去如电,拳风四射的两人,陆承启也明白了,若那日韩凤儿的杀心再重一点的话,他恐怕是活不到今日的。没办法,武林高手的出手速度太快了,快到陆承启都分不清缠斗的两人谁是谁。
文武百官也紧张地看着缠斗的两人,他们都是见多识广的之辈,看到此幕,哪里还不知道皇上就是冲着秦怡康来的呢?不然的话,怎么解释许景淳发难得这么巧,侍儿都是武功高强之辈,连御前侍卫都来得这么快?要知道,御前侍卫只是负责守卫皇宫而已,一般都在宫门巡逻,最多就只能在大庆门前逗留一下。可大庆门离着大庆殿,还有一里地,怎么就来得这么快?除了事先安排,没有第二种解释了。
这就是所谓的阴谋论,在这些文官眼里,只要对得上号的,都是算计好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王彦宸刚刚从皇家军校毕业,憋着劲要整顿御前侍卫。他把皇家军校那一套搬到御前侍卫中来,训了个把月后,御前侍卫的精神面貌才为之一变。
这不,隐隐听到“护驾”二字,就猛地冲过来了。如果是以往,留你们在大庆殿中弄出再大的响声,御前侍卫都充耳不闻。无他,都是文官惯出来的,他们说御前侍卫乃是武人,要是泄漏了国家机密大事,该如何是好?于是乎,御前侍卫从元绶年间起,就不能靠近大庆门了。
经历了这一幕,这些文官们才觉得,没有御前侍卫的保护,他们就像任人宰割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之时,陆承启调来的禁军,也赶到了大庆殿中。禁军手中,一半握着强弓硬弩,一半拿着洪祥式步枪,齐刷刷地对准了打斗的两人。没有得到命令,这些禁军都不敢张弓,不敢装填火药,唯恐误伤。要知道,大庆殿中都是当朝权贵,误伤了一个都吃不了兜着走。
秦怡康虽然身处劣势,可还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看到”禁军围过来后,心中暗道不好。文武百官中,有人瞅准了这个时机,悄悄地溜出了大庆殿,远离了这是非之地。
有样学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