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顺皇朝-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背后捅刀子。现在摆明来说,我们有了防范,还是不错的。我们之前太傻了,每年都用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贯钱去讨好一个白眼狼,白白给潜在的敌人增强了实力。朕要在这里给你们提个醒,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不仅仅是作为口号说出来的,更是要做出来。先前那般回礼赏赐,岂不等同于纳贡了?朕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这一点朕还是很清楚的。国与国之间,除了利益,不会有其他争论点。既然高丽国做出了这个决定,那它就要接受,这样做的惩罚。”
陆承启如果雷霆万丈地说出这番话来,众官还觉得陆承启很正常。哪一个要面子的皇帝遇到这种事,不是火冒三丈的?脾气差一点的,都要动刀兵了。
但陆承启这般风轻云淡说出来,反倒是让在场的官员都打了一个激灵,他们知道,这样的陆承启,绝对不正常。不正常的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就是这个道理了。
徐崇光小心翼翼地说道:“那陛下的意思是,如何惩戒高丽国?”
陆承启用平静地眼神看了看他,说道:“眼下辽国正在犯我边境,没有余力去对付高丽。暂且暗中调遣厢军,去充当边军,到高丽边境守御一阵子。再把新招募的士卒充入禁军之中,朕现在需要一支能打仗的军队,保我河山。”
众官默然了,他们也知道高丽国反叛的后果。此刻大顺周围,已经没有多少国家亲近大顺的了。因为在这个时空没有吐番大理和西夏,所以周边的回鹘回讫,包括西州回鹘,黄头回鹘于阗黑汗花剌子模天竺蒲甘交趾安南日本,多多少少都对大顺有些意见,就算没有也看大顺不爽,反正不太友好。这就好像是仇富心理一样,只是他们实力不济,不敢过来分一杯羹而已。但表面上好像也很亲热,只是辽国一说话,他们就不敢和大顺有过密接触了。
现在大顺失掉了最后一个盟国,战略上处于极度不利的地位。也难怪陆承启这般气愤,落井下石的人,通常是让人最痛恨的。
户部尚书林镇中说道:“陛下所说没错,国库现在不支持两面开战,高丽国实力也不可小视,急切间难以攻下。如果两面开战,我大顺必输无疑。眼前之计,唯有忍气吞声,效仿秦国,远交近攻,争取时间。”
………………………………
第八十七章:经济制裁
谢谢qs妖道的打赏我会继续努力的再求些收藏推荐,谢谢各位了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远交近攻这个策略说得不错,但不解燃眉之急。现在我大顺朝面子受损,怎么也得找回场子。朕今日召你们来,就是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
这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军事参谋部枢密使姜瑜突然开口说道:“陛下,这仗也不能打,兵也派不了,怎么找得回场子?”
徐崇光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不动刀兵,如何能惩罚这等小人?”
余者皆默然,认为此事颇为无力。陆承启也知道,他们这些人观念还没有到后世这般程度,不会最大化运用自己国家的优势。大顺朝在这个时空就是相当于正史上的宋朝,不敢说硬实力最强,但也不弱;软实力那是公认的最强。
且硬实力里面的经济科技水平,乃当世最高,既然如此,何不加以利用?陆承启把这个思路说出来之后,就是想诱导这些国之重臣往这方面想。
徐崇光和林镇中不愧是当过户部尚书的人,立即体会到了陆承启的意思。徐崇光对林镇中使了一个眼色,林镇中便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的意思是,从商路入手?”
陆承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林卿理解得算是比较到位。但还不止这些,朕要的效果,是全面封锁和高丽国的贸易,技术的输出。把高丽国的商人从大顺朝赶出去,抄没他们的家产。停止进口高丽国的一切商品,全面封锁住高丽国的边境。”
众官听了陆承启的经济制裁措施,不由得心中一寒,这种招式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效果如何他们不清楚,但按照大顺朝的实力来说,做到这样并不难。只是这样一来未免太狠了点,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顺朝里面有多少商人靠和高丽国的贸易生存,他们不得而知。但人数绝不会少了去。这样的制裁措施一下达,恐怕最先受伤的是这些人。要是他们闹起事来,也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吏部尚书吴显祉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之后,陆承启点了点头。他的看法其实也是众人的看法,由他提出来不过是借了他的口罢了。陆承启说道:“不错,经济制裁乃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式,但我大顺朝经济兴旺发达,又岂是一个小小高丽国能比拟的?朕这样做,不过损失了一个小小的市场罢了,可得到的收获却是削弱了敌人的实力,这样的买卖,做得。对于那些断了生计的商人,朕亦有办法补偿他们的损失。诸卿可能不清楚,海贸的利润有多丰厚吧?林卿,你是户部尚书,你且说说,船舶司上一年关税收入是几何?”
林镇中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回陛下,船舶司在开通三月以来,已经入税达两千七百万贯。”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这仅仅的对倭国的贸易,便能有如此丰厚的利润。若朕的商人船队,去到大食,天竺,注辇国,大秦拜占庭帝国,吕宋,塞尔柱突厥,高棉,蒲甘……,岂不比一个小小的高丽国所获利润高几百倍?”
众官对陆承启所说的国家除了天竺大秦之外,其余的都不认识,不由得面面相觑。徐崇光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陛下,这大食注辇国吕宋塞什么突厥,都在什么地方?”
陆承启也知道他们尚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早已经把一副不完整的世界地图给提前绘好了。只是他的画功不行,整幅地图显得似是而非。陆承启把地图传给众官查看,众官实实在在被震惊了一番,他们没想到大顺的疆域是这般小,也不在世界的中心。他们虽然看不懂一般的军事地图,因为那些地图没有东西南北的概念。但这副世界地图,他们却是看得很明白。因为陆承启把方向都标注了出来,把每个国家的疆域都标画了出来。制作这幅地图,可废了陆承启不少心思。这些国之重臣都沉默了,没人敢说话。
良久,徐崇光才说道:“陛下,这副地图是……是真的?”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大顺辽国高丽国倭国天竺等都是比较精确的,由监察司收集的情报绘制而成。剩余的都是朕根据出海商人提供的海图,臆测出来的。”陆承启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怕他们把自己当成怪物。
徐崇光确信了这一点之后,叹道:“臣本以为我大顺乃是最大之国,居天地之中,却不知道天地这般广袤。现在看来,与古时夜郎之国,又有何区别?”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世界之大,远非你我想象。希望有生之年,朕能看到一副完整的世界地图。以诸卿看来,这般远洋贸易,能否比得上高丽一国?”
众官皆不敢保证,但海贸之利甚巨,却是大家的共识。见没有人反对,陆承启就拍板了这个方案,要用经济制裁来对付不讲道义的高丽国。陆承启坚信,一个出产不丰,消费不强,土地贫瘠的高丽国,根本没有本事在经济方面,和大顺掰手腕。两者的差距,好似大象和蚂蚁,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大顺一旦开启了对高丽国的经济制裁,那便是高丽国的末日到来。
翌日,接到陆承启亲手写的手谕,监察士从全国出动,四处捕拿高丽国商人,抄没他们的家产,然后遣送回国。
《大顺民报》上面,也刊登了一则震惊全国的消息,原先的铁杆盟友,高丽,居然叛投大顺的死对头辽国了。这则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其余诸报,皆疯狂开始讨伐高丽国,一时间高丽国人在大顺国境内,好似过街老鼠,连三岁孩子都知道他们的斑斑劣迹了。
更狠的招数还在后面,大顺已经公开和高丽国撕破脸了,牢牢把控着幽云边境,完全封锁了对高丽国的贸易。如此一来,很多商人就慌了,他们置办的货物没法运往高丽销售,恐怕要倾家荡产。
好在商人也算注重消息,注意到《大顺民报》呼吁同高丽国贸易的商人转投海贸,若能开发出一条新航线,利润将是同高丽贸易的百倍,甚至千倍。船舶司还免费提供一些出海船只,数量不多,先到先得。
商人逐利,眼看前往高丽贸易是不可能的了,被监察士捉到就要抄家收没,如此高的风险,换做谁都不会做。既然走投无路了,还不如搏上一搏。于是,在幽州边境的商人纷纷前往辰州或莱州,通过船舶司,雇佣水手驾船前往日本贸易去了。
………………………………
第八十八章:隔阂初生
求收藏推荐,作为写手都不敢求收藏推荐,就不用写作了,该争的还是要争的。
经济制裁的狠毒之处,就像七伤拳一样,先伤己再伤人。且它的效果不会一时间显现出来,等到别人发现的时候,或许国内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
其实呢,高丽国国王王徽也算是一代明君,他弃顺亲辽的策略,可以说判断得非常准确。因为此时大顺真正的敌人是大辽,而且也正在交战之中。大顺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高丽国,而进行双面作战。如果大顺这么做的话,就会把自己拖死在战争的泥塘里。到那时候,高丽国或许能趁机分一杯羹,名正言顺地踏上垂涎已久的辽东。站稳了脚跟之后,再运作一番,就可以把辽东纳入高丽国国土了。退一万步讲,哪怕辽国不接受他们转换宗主国的建议,也能用这五车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讨好那些契丹人,让他们不再骚扰高丽国边境。
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很响,乃是一箭双雕之计。如果没有陆承启的话,就算看得破他们的诡计,也破解不了。可惜他们遇到了陆承启,一个原本不属于这个时空的灵魂,注定他们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了。
陆承启祭出了舆论加经济制裁两个法宝,狠狠地扇回高丽国两个耳光,告诉他们这些低劣的棒子们,大顺是绝不好惹的
只是这个办法不是一时半会能显现出来的,倒也算是一种遗憾。没有了即时报复的快感,陆承启也还是觉得有一口气咽不下去,他暗中发誓,如果有一天把契丹人灭掉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种卑劣的民族给灭掉,实在太恶心了。就算灭不掉,也要隔离同化,让朝鲜半岛成为大顺朝的一个州府
而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幽州城下,耶律重元率领的契丹大军仍然没有撤退。经历过一场严重内讧的契丹大军,士气已经跌落到了谷底。耶律重元再不知兵,也知道现在绝不能鲁莽进攻了。不然的话,很容易弄巧成拙的。
只是这般兴师动众来攻打大顺,却虎头蛇尾地收场,班师回去之后,怎么面对他的政敌?岂不是要被北府宰相萧虚烈北院同知枢密副使耶律乙辛给笑掉大牙?
于是乎,耶律重元退又不能退,攻又没法攻,陷入了骑虎难下的窘境。
踌躇无措的耶律重元,终于想起了他军中还算得上是人才的萧峰来。虽然他是耶律洪基那小子的人,但无人可用的情况下,还是听听他的意见罢,只要不给他领兵,那就行了。
“如今之计,唯有这样了……”无计可施的耶律重元让亲兵把萧峰找来,奉为上座之后,开始问计道:“萧将军,先前多有得罪。现在大敌当前,你我皆是契丹人,就不要内斗了。我今日请你过来,便是想与你商讨一下,如何攻下幽州城。”
萧峰虽然忠心与耶律洪基,但他也是一个契丹人,不想契丹士卒就这么消耗在无休止的攻城战中。他缓缓地开口道:“以末将之见,幽州城城高墙厚,急切间难以攻下。末将曾听闻攻城士卒说过,幽州城的瓮城城门,都用沙石堵死了。想必他们是决心死守城池了,这样的话,哪怕再有二十万大军,一时间也攻不下这幽州城……”
耶律重元听到这,脸上怒气一现,但突然又泄了气,他知道萧峰说的是实情。现在大顺已经把幽云十六州经营得如同铁桶一样,哪怕再来多二十万大军,不擅长攻城的契丹人,也不一定能打得下来。
耶律重元压住自己的怒气之后,继续萧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在这里耗费时间了。幽州城的边军不敢出来和我们在野战决战,那我们就主动寻找战机。幽云十六州这么大,又不止幽州城一个地方。哪怕其余十五州,每一个城池都那么难打,我们也可以进行偷袭战术。只是长城环绕之下,想要越过长城,很难。如果不是大顺之前财政不济,没法修缮长城,崩塌了多处,我们大军也不会直下幽州城下来。末将的计策很简单,我们把骑兵分散派出去,给其余十五州施加压力,逼迫他们出来决战。同时在幽云各处打打草谷,维持一下军粮消耗……”
萧峰的计谋,说白了就是化整为零,骚扰幽云十六州。契丹人的骑兵打草谷是极为擅长的,哪怕只有十余骑也敢面对千人步兵,打不过就跑呗。这样一来,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反而可能收获颇丰。
耶律重元闻言之后,稍有疑虑,说道:“如果幽州城里面的边军出来和我们决战,我们又没有了骑兵,那该怎么办?”
萧峰说道:“既然西北诸部都对我们契丹族不满了,就把他们给派出去吧。我们的契丹骑兵,还是驻扎在这里,等候大顺军队被骚扰得受不了了,就会自己出来决战了。”
耶律重元仔细思虑了一番,觉得此计可行。萧峰毕竟是懂军事的人才,所出的计谋就是不同,一针见血。只是他没有料到,还有一支大顺禁军,隐藏在他们不远处。
而上一年北府宰相萧虚烈前来幽云边境大肆掳掠,已经把汉民掳掠得差不多了。有长城庇护的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还好,长城多处崩塌的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就倒了大霉,边民几乎被掳掠一空,大片良田被抛荒,边军抢收了剩余的粮食之后,至今都还有绝大部分的良田长满了野草。
萧峰此计若是在那次盛大打草谷前,或许很奏效,可现在大顺边民十室九空的情况下,恐怕收不到什么效果了。要怪就怪耶律重元,不等大顺边民恢复元气,就急匆匆地挥军南下,想出一番风头,结果撞到了铁板之上……
侥幸逃过上次契丹犯境的边民,此刻也不敢呆在城外了。听说契丹人又要大举入侵,他们宁愿丢弃田地,进入城池去寻求庇护。毕竟陆承启舍不得这些边民,早就派户部把粮食衣裳都备足了。就算城池被围上三个月,他们也不怕断粮。
………………………………
第八十九章:拔营
求收藏推荐,你的一个点击,会拯救一个写手
一支军队经过哗变之后,士气受打击不说,就连气氛都变得极其诡异。契丹大军里面的情况便是这样。契丹骑兵看不起那些苦哈哈的西北诸族士兵,双方从明斗进入了暗斗之中,不时有契丹骑兵被西北诸族暗算一番,打得鼻青脸肿;也有契丹骑兵找借口闹事,直接把西北诸族士卒拖出军营狂殴一顿……
耶律重元这才后悔了,后悔听了自己草包儿子的话,才弄得现在这个局面。接受了萧峰的计策之后,他立即下令,除了契丹骑兵之外,所有骑兵皆派出到幽云地区之中,对大顺边民进行打草谷。
西北诸族得了军令,正中下怀。他们经过长途跋涉,从部族里面出兵,不就是为了掠劫一番,好换取生活物资吗?
西北诸族,女真族,都是一般苦寒之地,单单靠放牧打猎为生,基本填不饱肚子。苦寒之地让他们的体魄锻炼得极为精练,性情也很是凶残。如果不是他们人口太少,恐怕早就反了契丹了。即便是现在,西北诸族和女真诸部,也是反了又反,弄得辽国很大一部分军力都放置在防守他们这些部族身上。
其实辽国也是有能力征服这些部落的,毕竟他们人数很少。但征服了下来也没用。拿白山黑水来说,没有多少适宜放牧的草原,反倒是大山众多,契丹人十分不习惯。耶律洪基也知道,白山黑水就算打下来也没有多少利益,自然也不会做这等无用功了。
打又不能打,只能收拢人心。耶律洪基把愿意听话的部落,让他们出兵,承诺他们自己掠劫到的物品归自己所有,这才让很多部落归了心,愿意出兵帮契丹。
耶律洪基对耶律重元还算信任,把最重要的防守,就是防住最为强悍的女真族的任务交给了耶律重元。但耶律重元不这么认为啊,女真族一些部落反复无常,弄得他的部族兵力衰减很快,他是颇有怨言的。
这一次他主动要求出兵,其实也是为了向耶律洪基证明,他不逊色于任何人,别把他丢在一处水草又不丰美,又没有汉人高丽人可以打草谷的苦寒之地。更不想他的政敌,北府宰相萧虚烈北院同知枢密副使耶律乙辛小看自己的实力。
现在耶律重元骑虎难下,唯有把这些部族的骑兵都派出去,让他们自生自灭。能起到效果是最好的,起不到效果那也能削减一下这些少不更事的部族,让他们青壮人口减少一些,别再那么嚣张。
这些室韦女真奚族等骑兵不知道有多兴奋,这几日来一直都是他们在冲锋攻城,伤亡巨大却没捞到一丝好处,他们早就不满了。此刻能出去打草谷,他们当然乐得前行。
怪叫着冲出军营之后,这些近两万的异族士兵,一溜烟跑得没影了。唯有剩下六万多契丹大军留守军营,还有不到两千的汉军。
很快,朱大光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在瞭望塔上面瞭望的边军,已把这一切尽收眼底。朱大光疑惑地自言自语道:“契丹人在搞什么鬼,没理由分兵啊,这些兵力又不足以攻击其他州府?幽云十六州少说每一州府都有两三万边军,皆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岂会怕他们这些骑兵。那契丹人派出这么多骑兵,是什么意思?难道……”
朱大光怀疑契丹人有撤退的心思,但契丹大营一直没动,他又不敢确定。虽然瞭望塔上面的边军说有两万多骑兵出了契丹军营,不知去向。算一算,契丹军营里面还有六万多人,幽州城里面的边军,满打满算也就五万人,野外交战是绝对打不过的。
朱大光犹豫了很久,觉得还是坚守比较好。按照他的经验,契丹人一般不会带够两个月的军粮,从他们出兵到现在,起码过去了二十多天,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牢牢守住幽州城,那就万事大吉了。
王韶也通过斥候得到了消息,心中一喜:“如此说来,契丹大军实力又一次削减,倒是我禁军的机会啊是时候打一仗了,不然下面那些兵,可就坐不住了”
他也明白,敌人派出了这么多骑兵,早晚会发现他们的行踪。既然现在还没有发现,那就要主动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王韶仔细研究了一番监察士们最新绘制的精确地图之后,确定了行军路线。他决定把军队拉到顺州与幽州交界之处,埋伏下来,等待天黑,夜袭契丹军营
两万多禁军一听这样的命令,登时兴奋起来了。他们出征之时就憋着一口气,想要大战一番。经过漫长的跋涉和等待,终于要作战了,所有的士卒和军官脸上都露出了一种渴望。
禁军的装备是所有军队里面最精良的,不论骑兵步兵,都有甲胄。按照陆承启的规定,这些甲胄都是比较轻便,防御弓箭毕竟好的锁子甲。
不论禁军。边军还是厢军,都是以百余人为一都,马兵是军使和副兵马使,步兵是都头和副都头,在副兵马使和副都头之下,尚有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马军每一都枪手旗头共十三人,其八十余人并是弓箭手马弓,是一种软弓,射程不远,大约在百步左右;步军每一都刀手八人,枪手一十六人,其七十余人并是弩手。步兵的弩兵也是要肉搏的,也配了朴刀。为了行军方便,并不携带沉重的盾牌。轻便结实的木盾倒是有很多,毕竟陆承启要求的鸳鸯阵必须有刀盾手。还有的步兵使用宣花斧或者麻扎刀。弩兵所使的是制作精良的神臂弩,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射程可达三四百步,三百步内穿甲妥妥的,是冷兵器时期单兵作战最具威胁的武器,没有之一。本来神臂弩还要过段时间才被发明出来,可在陆承启大力支持科技发展之下,神臂弩被弓匠李宏提前发明出来了。神臂弩制作精度高,军器监日夜赶制,也不过制造了三千把,只好最先供应给最为精锐的禁军使用。
除了作战武器之外,辅兵身上还带有布幕铁马盂铲子凿子箩筐斧头钳子甲床等各两件,锅子火钻盐袋碓等各一件,马缰绳三件。另外还有磨刀石毡帽毡装行李箱各一件。当然,还有吃的:人均携麦饭九斗米二斗,还有陆承启让户部专门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