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米勒在街上碰到了鞋匠,便拉住他说,”你在这里站着等我一会,我马上就来,让你看看我是怎么骗你的。”说完他就走了。
鞋匠在街上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看见米勒回来。正当他等得实在不耐烦的时候,他的一个伙伴走了过来。
”你在这傻站着干什么”
鞋匠把遇到米勒的事告诉了伙伴。他的伙伴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你真傻,上了圈套还不知道,米勒把你骗了,他根本就不会回来了。”
武绍程巧言保护**
武绍程是二三十年代在全国颇负盛名的著名教育家,也是**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的老师。
1917年春,武绍程任湖南一师校长。当时,**等一批积极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仇视。
一天,武绍程突然接到湖南省府的一纸密函,打开一看,竟是要校方羁押**眼看自己的得意门生处境极其危险,武绍程心急如焚。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设法使**尽快脱离险境。他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未见**踪影。这时,他急中生智,信手写了一张”开除”**学籍的告示,并特意将落款时间向前推移了10天。第二天上午,**突然出现在武绍程面前。他还没来得对**说明利害,一个学生已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校长,一伙军警已进入学校了”面对这突发的事变,他无暇思索,以命令的口吻说:”快,润芝,到我卧室躲一躲”**刚刚进入卧室,那伙军警已杀气腾腾来到了武绍程面前,武绍程扫了他们一眼,沉着镇静地问道:”诸位前来敝校,不知有何贵干”只见一个官儿模样的警察”咔嚓”一个立正行礼,”报告校长,我们是奉命前来捉拿毛润芝的。”武绍程不慌不忙地指着昨天晚上贴出的那张告示,煞有介事地连连说道:”唉,可惜、可惜你们来迟了,你们看,那上面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毛润芝不务学业,违反校规,早在十几天前就让我开除了。诸位既然来了,不妨到处找找,看他是否还在学校。”军警们在校内胡乱搜寻了一番,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袁子才撮合婚缘
清朝的名士袁子才,在江宁县做知县的时候,有一姓陈的女子,已许配了一个姓李的,但那男子家贫,女家的父亲又索礼太重,以致无法结婚。后来陈氏女被一个风流和尚设计奸污了。这个秃驴很有钱,自然有一班流氓地痞、衙吏乡绅去帮闲帮凶,为虎作伥,陈氏女在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做了这和尚的情妇,虽非停眠整宿,但披星戴月已非一日。乡中有些无赖知道了这件事,借故去勒索,不遂便耍出无赖手段,计划捉奸。一晚,见秃驴潜入女室,正在”**”之时,当场捉获,立即解赴县衙。
县太爷袁子才将奸夫淫妇分别拘押,又进行个别审问,问清了陈氏女的情形,她哭诉被迫通奸的经过,又说自己心里一直怀念未婚夫李某。
袁子才听了,心里有数,半夜把和尚秘密提到,申斥一顿之后,勒令和尚写下一张二百两银子的借据,剥下和尚袍,令他滚蛋。然后叫出家里一位留短发做粗工的女仆来,吩咐她几句话,换上了那件和尚袍,进入拘留所去。
第二天一早,袁老爷升堂了,先审问陈氏女,她不发一言,只低头哭泣。
又审奸夫,答与陈氏女做密友同居很久了。袁老爷惊堂木一拍道:”可恶秃奴出家人竟敢与黄花闺女同居,可怒与我打八十大板””喳”衙役们不由分说,当堂剥下奸夫的裤子,一看傻眼了,原来是个女的。”禀告大老爷是个尼姑,不是和尚。””啊,尼姑”袁子才假戏真做,露出惊讶神态,把眼光射向那班捉奸的无赖们,怒斥道:”你们这班人怎么搞的,胆敢拿本官开玩笑混蛋来人啊,把这帮人给我乱棒打出”
几天后,袁子才令人把李某找来,试探他对未婚妻的情感,李某表示可以原谅她,袁子才问:”假如有人帮你付出这笔费用,你接受吗””我会马上和她结婚,但帮助我的人钱要来得正当,不是居心叵测才行。””好”
袁子才见这青年蛮有志气,心中欢喜异常,说:”我可以帮你,我的这笔钱是帮你结婚用的,不是用什么不义之才,也不是掏我自己腰包的,但却是光明正大的,并非借给你,是送给你,你总相信本官不会坏你吧””多谢大老爷,大老爷为官清廉是尽人皆知的。””那你明天在家中等候,有人送钱来,照收可也,不要问钱的来历,更不必对人家谈起此事。”
果然,第二天,李某得到了二百两银子。李某立即向女家纳聘,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广急中出智语
汉代名将李广一生活跃于抗击匈奴的战场上。从青年时代到年过花甲,先后与匈奴进行了大小70余次战斗。由于他机智勇敢,善于骑射,被人誉为”飞将军”
一次,匈奴大举袭扰上郡,汉武帝叫一个宦官协同李广统兵抵御匈奴。
一天,这个宦官率领几十名骑兵,与3个匈奴人遭遇,双方打了起来。匈奴人箭法高强,边往回走边射箭,射伤了宦官,射死了他率领的骑兵。宦官逃回李广那里报告情况,叙说匈奴的厉害。李广立即率领100名骑兵追赶那3个匈奴人。那3个匈奴人没有骑马,步行数十里。李广追上后骑兵向左右展开,他亲自搭箭射去,射死2人,活捉了1人。当把这个匈奴人绑上马刚往回走时,远处来了几千名匈奴骑兵。匈奴看见李广只有百人,以为是汉军诱骗他们的疑兵,都很吃惊,并引起戒心,立即占领一个山头摆开了阵势。李广的骑兵见状都很恐惶,想迅速往回走。情况急迫,来不及弄清对方的虚实。
李广急中生智说:”我们离开主力有几十里地,现在就这100多人,如果慌忙逃走,匈奴一旦追击,会把我们立即全部消灭掉。现在我们留在这里,匈奴就会误认为我们是主力部队派来引诱他们的,一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命令:”前进”于是大家迎着匈奴的大队人马走去。到离匈奴只有2里地时停了下来,李广下令说:”大家都下马,并把马鞍子卸下来”大家说:”凶奴众多且距离我们很近,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呢”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要走,现在把马鞍卸下来,以表示不走了;多疑的匈奴人必然更加相信我们是引诱他们的了,一定不敢贸然攻占我们。”果然匈奴未敢攻击他们。这时,匈奴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官出来检查他的部队,李广带领10多名骑兵突然奔袭,射死了这个将官,又回到了自己的队伍中。李广卸下马鞍,命令部队把马放开,躺卧休息,直到天近黄昏,敌人始终感到奇怪,一直没敢攻击他们。半夜的时候,匈奴以为汉军埋伏在附近,害怕夜间被袭击,于是把部队撤走了,而李广也带领骑兵顺利返回了军营。
郭子仪四门洞开
唐代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以后,经肃宗、代宗、德宗几代,屡建战功,被封为汾阳王,功高盖主。但是他的王府却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他部下有个将军来看他,只见他正侍候夫人和爱女梳妆。儿子们一齐来劝谏,说:”父亲功业显赫,但自己不尊重匹吃公家草粮的马,有上千个吃公粮的仆人。现在我往前没有可追求的,往后没有什么可仗恃的。就我现在的地位,如果关门闭户,不与外人往来,有一个仇人诬陷我,全家九族将为粉末,到那时悔之不及,现在我四门洞开,一切摆在众人面前,想加罪于我也找不到借口。”
郭子仪的儿子都拜倒在地,佩服父亲的深谋远虑。”
纳妾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时,有个人因为娶的妻子没能生儿育女,想娶个小妾,可妻子死活不肯,他很烦恼,此事被他的小侄儿知道了,暗暗要帮助他。
第二天,小侄子就拿了一把尺子,正模正样地在叔叔的房子周围量了地皮。
”喂,你这是干什么啊”婶婶感到侄儿今天很反常。
”我量量地皮。”
”量地皮,什么意思”
”婶婶,我可是提前做准备。你和叔叔年纪都大了,又没有儿女,这些房地将来还不是归我吗因为我是你们唯一的亲人。现在我先量起来”
小孩这一番神气十足的答话,可把他婶婶给气坏了,一言不发地回屋拉起丈夫,说:”赶快去纳妾,越快越好。”
翠儿巧脱险
村妇翠儿的丈夫是猎人,常常早上进山打猎深夜才归。一天来了一个中年人,不怀好意地要求留宿。当他发现家中只有翠儿一人时,更是肆无忌惮,往堂前竹椅上一坐,眼睛不住地向翠儿的卧房里瞧。
翠儿知道来者不善,但一时无主意。突然看到了丈夫的鞋,计上心来。
她装着十分热情的样子,给他沏茶,并拿出鞋来让他换,并同时又拿出几双鞋来。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嫂,我只要一双就够了。”翠几沉着回答:”我知道。那是我丈夫和三位亲戚的,他们马上就回来了。这几天,我姐夫他们来帮忙种果树的。你先歇着,我去做晚饭,一会儿,你与他们一起喝一杯。”
说着煞有介事地生火做饭。
那个中年人见状,信以为真,悄悄地溜走了。
马比任何人都高贵
楚庄公有一匹心爱的马,它穿着绣花的衣服,住着漂亮的房子,吃的是枣脯,但这匹马还是死了。楚王要群臣为这匹马办丧事,准备以大夫的礼遇来安葬它。这种荒唐的举动引起了群臣的反对,他们竭力进谏,楚庄玉恼羞成怒:”谁再敢劝,我就杀了谁。”
一个叫优孟的演员知道后,便闯进王宫,一见楚王,便放声痛哭,十分悲伤,以致连楚庄王也莫明其妙。
楚王问:”您为何这般悲伤”
优孟说:”大王心爱的马死了,我想仅用大夫的礼遇来安葬是不够的,应该用国君之礼安葬,用玉雕成棺,梓木做椁,用梗、枫、樟之类的木料做椁套,派全副武装的武士挖墓道,让老百姓背土,再请齐赵两地的来宾陪祭于前,韩魏两地的来宾随于后,然后像祭太庙一样摆上牛羊猪,再让有万户人家的县邑负责拜祭祀。”
优孟见楚王还疑惑不解,接着说:”这样,人们都知道,大王你把马看得比任何人都高贵。”
楚庄王听了,叹息说:”难道我的过错有这么严重,我该怎么办呢”
优孟笑着说:”依我看,用铜锡做棺椁,使炉灶做棺套,用葱姜上供,给它穿上大麻做的袍子,埋入土里,这是最好的葬礼。”
楚庄王听了低头沉吟,点头应允,而且不让人们再传这件事。
温人妙辩
有一个温州人要到周国去,但是周国有一条不近情理的规定:不准外邦人入境。温人十分为难,急中生智。当周国看城门的问他:”看你不像是本地人,敢情是在此作客的喽”温人答:”您老错了,我哪是客人,我和您一样,都是周天下的百姓呢”看门的不信,说了些街道名要考考温人,温人哪晓得这些地名的东南西北,支吾了半天答不上腔,看门人不由分说,一把抓往温人就送往官厅,主审官问:”你明明不是我周人,何以要撒谎说是周人,不自称客人呢”温人回答:”老爷明鉴,我小时候诵读圣贤,从书上学习做人道理,书上有句话说,普天之下没有不是君王的领土,就算是远方滨海之地,也都是臣属君王的。这样说来,现今周天子君临天下,那么飞温地虽偏处一方,但仍是周天子的臣属之国啊既然有君臣关系,那还分什么主人,客人呢还不都是一家人,那么小人自许为周人,又何错之有”
主审一听,颇觉有理,只得放了温人,让他进城。
转移视线
曹操率领军队去攻打张绣。行军路上,兵士三天没有喝到水,口渴烦躁,颇有怨言。曹操十分担忧。突然,曹操在马上指着前观说:”我以前在这里走过,记得前面有一片梅林,我们快点走,到那里,即使找不到水,梅也可以止渴。”士兵听到这番话,口里不免生出津液,烦渴顿消。到了前面,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水源,由于曹操计议得当,转移了兵士的视线,使烦渴的士兵没有发生溃变。
詹姆士。艾伯森
有一位美国人名字叫詹姆士。艾伯森,他是银行的出纳员。一天,银行来一位年轻人,要求办储蓄业务。可当艾伯森要他填写存款表格时,他竟然对有些栏目拒绝填写。
艾伯森灵机一动,说道:”您不愿填的那些栏目也不是非写不可。”然后,话锋一转。
”但是,假定您发生了意外,是不是愿意银行把钱转给您所指定的亲人”
年轻人说:”是。”
”那么,您是不是愿意把这亲人的名字告诉我们,以便我们届时可以及时处理”
”当然愿意。”年轻人又答道。
这时,年轻人已经忘了刚才的态度,高兴地填满了所有栏目。
甘茂定盟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向中原扩展,决定进攻宜阳。秦王很重视此事。但是,受命攻宜阳的甘茂,估计到自己在主客观方面的不利条件,担心会因为反对派的谗毁而失败。为此,他决定争取与秦王定盟,以取得秦王的全力支侍。怎么说服秦王呢他给秦王讲了个故事:”过去,孔子的弟子曾参住在鲁国的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姓同名,杀了人。消息传来,有人告诉曾参之母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说:我的儿子不可能杀人。坦然自若地织布,毫不怀疑。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人告诉她:”曾参杀人了。曾母仍然照常织布。过了一会又有人告诉说:”曾参杀人了。这时曾母害怕了,停止织机,越墙逃走了。”甘茂又说:”曾参这样贤明,他母亲那样信任他,可有三个人说他杀了人,他的母亲就相信了。而甘茂我的人格没有曾参高尚,大王对我的信任也没有达到曾母对曾参信任的程度,怀疑我的也远在三个人以上,我担心大王会失去对我的信任。”
听到这里,秦王说:”我绝不听闲言碎语,我可以与你订立盟约。”
县官与理发师
从前,有一个县官,喜欢射箭。他经常把县衙里关着的犯人当作试箭的靶子。一天早晨,县官叫公差把一个犯人绑在五十步开外的门板上,说:”我要射中离他右耳一粒米的地方。”说完,就”唰”地一箭。果然,中偏不倚,命中目标。吓得那个犯人”簌簌”发抖,县官却哈哈大笑,得意洋洋。
县官天天用犯人试箭,监狱里的犯人天天提心吊胆,怕被县官万一射中丧命。其中有一个犯人原是剃头师傅,他的剃头功夫是数一数二的。前几天,因路见不平打伤了一个地痞,被关进监狱。他听了县宫试箭的事以后,引起了极大的愤怒,打算找机会教训教训狗官。他对前来送饭的狱卒说:”我是个剃头的,愿意为县老爷剃头。”县官也知这个犯人的剃刀功夫数一数二,再说犯人剃头不要花费分文铜钿,这种好事,何乐不为。
第二天,剃头师傅被县官传去剃头,剃头师傅叫县官对着镜子坐好。他刚剃了几刀,突然把雪亮的剃刀向空中高高抛起。县官在镜子里看到剃刀从空中落下,吓得大叫一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那剃头师傅却把剃刀稳稳地接住。县官气势汹汹地质问剃头师傅:”你为什么要把剃刀向上抛起,如果伤了本官,该当何罪”剃头师傅镇静他说:”我学艺十三年,经常把剃刀抛上抛下,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真功夫,请老爷尽管放心。”说着,又要把剃刀抛向空中。吓得县官头也不剃了,还害了一场大病。
县官病好以后,立即叫差役把剃头师傅带到公堂。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说:”大胆犯人,竟敢戏弄本官,来,把他拖下去重打五十大板。”
这时,剃头师傅却不慌不忙地喊了声:”且慢”然后对县官说:”老爷在上,你说我在剃头时戏弄老爷有罪,请问,老爷经常用犯人试箭,难道就没有罪吗”县官说:”我的箭法决不会伤人一根毫毛。”剃头师傅马上接口说:”那我的抛刀技术也决不会伤你一根毫毛。”县官被剃头师傅驳得无言可对,只好退堂。从此,他再也不敢把犯人当活靶子了。
相士机智辨王妻
唐朝,镇守江西的赵王李德诚的妻子滕国君美貌绝伦,倾国倾城。
当地有个相士,此人颇通三教九流,两片嘴唇翻来翻去能把活人说成死人,死人又说成活人。察颜观色,见风使舵,混得不错。
一天,李德诚邀相士喝酒,酒酣耳热,相士红着酒眼说:”千岁大人,我看出你是个有福之人,明贤之主,日后定能创立大业”
李德诚问:”何以见得”
相士夸口说:”胖瘦高矮,富贵贫贱,小人到眼就能分得清清楚楚。”
李德诚记住了,不去反驳,相士继续神吹。
过了几天,李德诚又把相士请来。他指着庭前的五个穿戴一模一样的年轻女子说:”你不是说富贵贫贱到眼便能分清楚吗你看这五个女子中哪一个是我的夫人”
相士傻眼了,说实在的,他根本就没有这本事。只是酒后夸口,顺便说说的,可李德诚却当真了。如果兜底,今后李德诚就会瞧不起自己。赶鸭子上架暂时这样吧。都说李德诚的妻子漂亮,最漂亮的就是了。相士走到五个女子面前,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把她们瞧个够,反而急出了汗。妈呀,这五个女子莫不是一个胎里出来的,一样的灵秀,一样的迷人,五对眼睛就像十颗寒星在闪烁,闪得相士眼花缭乱,没了主见,悔不该夸海口,弄得现在蛤蟆打呵欠难张口。他偷偷朝李德诚瞥去,李德诚露出了可怕的微笑。相士打了个愣,这一愣便蹦出了歪点子。只见他笑嘻嘻地对赵王打躬作揖道:”千岁大人,头上有黄云的便是您夫人。”
话毕,另外四个女子好奇地向左边第一个女
………………………………
第57节
子头上仰望。而这女子则不好意思抬头,脸上泛起红云。于是相士指着她说:”这是您夫人。”
赵王惊奇不已,从此更加看重相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营邱子曾在一所私塾当先生。他对元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可又无法摆脱。
于是常借酒浇愁,聊以苟生,对那些拜读于自己门下的纨绔子弟毫无栽培之意,渐渐地养成了懒散的习性。他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一些无心习文的富家子弟自然乐不可支。可学生中有一个小朋友却大有意见,他就是后来扬名于天下的元朝著名学者岳柱。岳柱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遇事总爱动脑筋。
他打听到营邱子过去博学多才,为人师表,可现在为什么老爱打瞌睡,对学生不负责任呢他决心解开这个谜。
有一天,上习字课,营邱子叫学生按字贴写字,自己伏案便睡,这下课堂里就乱了套。这些富家子弟自由惯了,有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蟋蟀,进行逗玩;有的嬉笑追骂;有的在习字本上画些乌龟王八什么的。岳柱趁学生闹得起劲时,悄悄走到讲台旁,摇醒正在打瞌睡的营邱子,低声问道:”先生,你为啥老是打瞌睡”
营邱子正在做白日梦,朦胧中被岳柱摇醒,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迷迷糊糊地看了一下四周,又习惯地摸摸自己的脑壳,故作神秘地回答道:”我是到梦乡去见古圣先贤去了,就像孔子梦见周公那样,然后将古圣先贤的教训传授于你们。”说完便摇头晃脑地吟起:”采菊西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对呀,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岳柱纠正道。
营邱子叹息道:”茫茫人世,芸芸众生,人妖不分,何分东南西北。”
岳柱知道营邱子所谓的梦中托言纯属谎词,至于营邱子故作糊涂的缘由他也能领悟一二,他想让营邱子改掉打瞌睡的坏毛病,左思右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上课时,当营邱子正摇头晃脑地读着:”世间行乐亦如此,古为万事东流水”忽然发现岳柱也在打瞌睡,但大声呵斥道:”懒惰成性,真是朽木不可雕啊”可岳柱却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先生,您冤枉人了,我是在学习呀”
营邱子更怒了:”明明是打瞌睡,还敢诡辩”
”真的,我到梦乡去拜见古圣先贤了,就像您梦见古圣先贤一样。”
营邱子有意刁难岳柱,问道:”古圣先贤给了你一些什么教训”
岳柱从容答道:”我呀,见到了古圣先贤就问他们:”我们的先生几乎每天都来拜望你们,你们给了他些什么教训但他们回答:”从未见过这样一位先生。”
营邱子听了,顿时瞠目结舌,继而满脸羞愧。没想到一个身高齐腹的孺子,竟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揭穿了自己的谎言。从此,他改掉了打瞌睡的坏毛病,对岳柱更是悉心栽培。
谁是主考
知识测验主持人问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