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伏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此,关内侯田单一战成名,李敢因为愧对父亲和兄长,自我放逐,去了南蛮。
刘嚣沉思了片刻,再次提问,“老成纪侯下了军令,让田单先行救援,他却去了王廷,他立了军功,就没有人反对吗?”
江丰苦笑,道:“这个军令,只有少数几个将领知道。况且,那年是汉景帝亲政第一年,骊姬娘娘生下了庶长子,现在的广陵王刘升。”
刘嚣听后,心里冷笑一声。
江丰又道,“这骊姬娘娘,还是关内侯田单亲自送到平阳公主家,当晚便的了宠幸。第二日,汉宣帝就将骊姬带进宫里。听说,田单在没有搭上平阳公主这条线时,原本要与李家结亲。”
这事值得玩味。
“还有一事,前几日,皇后娘娘在太液池按照惯例举办了春季赏花宴,李敢夫人景氏相中了中常侍家的女儿。这一次,骊姬娘娘难得没有患风寒也带着自家侄女田七小姐出席。”江丰知道骊姬出席时,也是有些讶异,这次骊姬没有按常理出牌。“李萦小姐陪同刘英公主出席宴会,与李家从前的通家之好说上了几句话,主要是周抚大将军家的闺女周益善小姐。”这才是刘嚣感兴趣的事。
“哦?”刘嚣听着李萦的事,对江丰总算有些会有,“继续。”
江丰一听,接着道:“李萦小姐身着一整套的素青色襦裙,陪着青色涤丝,手戴着羊脂白玉镯子,腰间别着五彩香囊。对于宴会上的茶水甜点,并没有多用。安国侯家的王凤小姐倒是多说个几句。”然后,江丰一字不差地把王凤的话复述一遍,他的记忆力也是非常强悍,手下的人也是能人。
刘嚣点头,表示知道了。
江丰随后又回复了其他的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汉宣帝今年身子不大爽快,昨日太医丞为他换了新药方。
待江丰走后,刘嚣暗暗地想,既然景氏相中了中常侍家的闺女,那么当举办婚礼时,李萦会穿什么样花色的衣裳呢?必定不是一身素青色。
………………………………
第七十七章 更换
李萦自从赏花宴回家就看见景氏不断地忙活,猜想着大哥的婚事有着落了,不知道是哪家的闺女!
景氏再怎么忙活,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亲闺女。这不,又在检查她的功课。景氏对李萦的要求不严,功课做得好不好不要紧,做了就行。就好像不管李萦怎么出去瞎玩,只要每天早过来请安一起用早膳就可。功课的话,景氏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萦看着景氏认真看着她“亲手”缝制的香囊,心里一阵感叹。娘亲明明知道这个香囊是丫鬟所制,她只是配个色画个图。娘亲每次都是点评配色如何,图样如何,就是不说女工如何,她心里跟明镜似的。
李萦看着景氏出神,最后再景氏的呼唤中才回过神来。
“萦儿,你这是怎么了,昨晚没睡好?”景氏关切地问道。
李萦喃喃道:“没有啊,娘亲认真的样子很美,我都看呆了!”
“你啊!就会贫嘴。”景氏开怀的笑着,对于这个时而不靠谱时时而不着调的女儿,她是纵容的。“等过些日子,我忙完你哥的婚事,再好好管教你!”
“婚事,大哥的吗?是哪家的闺女?长地俏不俏?太好了,我也有嫂子了!”李萦三问不带喘气,神情欢喜雀跃。
景氏轻轻地敲着李萦的额头,好笑道:“你啊,别瞎嚷嚷,小心你嫂子看你这样就被你吓跑了。”笑完之后,才正经道,“是中常侍家钱子彦的嫡次女钱穆小姐,今年二月刚刚及笈。”也就是说,今年刚满十五岁,比李萦年长一岁。
李萦听着然后点点头,心里宽蔚,年纪相仿,希望说得来。这媳妇定是皇后娘娘帮着选的,不会差到那里去。
景氏看着李萦还有些稚嫩的脸庞,心底顿时有些不忍,明年萦儿就十四了,看刘嚣的情况还要等三五年的。很多姑娘家十二三岁就已经开始相看娘家了,就怕萦儿会受不住世人的非议。
在这一点,景氏真是多虑了。在李萦看来十四五岁还是大小孩,婚姻这些飘渺无望的东西,随缘。又或者说,现在的李萦没有想着这些事。
“娘亲亲自相看的,哥哥肯定喜欢”,李萦随口说了一句。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景氏听到这,心底的忧愁浮了来,就如泡沫漂浮在水面一般,怎么也压不下去。她跟部儿说过这件事,部儿听后表示同意,景氏着实看不出来这个媳妇,儿子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景氏早就喜怒不形于色,当李萦和景氏相处多年,自然知道景氏现在的情绪不对,便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只得岔开话题,转移景氏的注意力,便问道,“娘亲,次我在赏花宴认识了周抚大将军家的女儿周益善小姐。看着挺爽朗的一个小姑娘,你说,我要多和她亲近吗?”
“什么小姑娘,周家的益善小姐比你年长,你应该唤姐姐。”景氏纠正道。
李萦不情愿地点点头,没办法,现在她也是小屁孩。“听说,她和我们家是世交,是吗?”
景氏点点头,缓缓道,“周家和李家的先祖都是开国名将,是值得托付生死的的八拜之交。直到现在,两家关系都算亲近,你可以和她多亲近。”
李萦暗暗称奇,景氏第一次鼓励她多与侍家小姐交往。想当初在郢都,景氏的态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李萦知道,景氏不喜欢。在郢都没什么闺蜜好友,除了景氏的态度之外,也与李萦自身不喜欢和人家打交道有关。
为什么,大概是李萦不想对这个世界有所眷恋,她想回家。
“萦儿知道了”,李萦乖乖地回道。
景氏语重心长道,“萦儿,你要知道李家的根,在京城。”
李萦抬头,看着景氏坚定的神情,问道,“那我们不回郢都了吗?爹爹和陵哥哥怎么办?”李敢爹爹可是安南将军,必须要驻守南边的,李陵哥哥也在爹爹麾下,难道娘亲会不要丈夫和孩子?李萦不相信。
景氏看着李萦的神情便知道她还没有转过弯来,道:“官职这些东西,是可以升迁的。况且,你大哥成亲,你爹爹一定会回来的。”回来之后,便不会回去南边。
李萦这才明白,自己的爹爹和哥哥是要调回京城了。李萦很开心,总会一家团聚的。
景氏看着李萦喜笑颜开,不由道,“小傻瓜,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语气中是带着景氏都不曾发觉的宠溺。“来,让我看一下你腰间的香囊。”说着,把李萦腰间的香囊取了下来。
往常李萦是自己解的,今天她高兴,任由景氏亲近自己。
景氏揭开香囊,闻了闻,道:“这个已经没什么味了,我给你换一个”,说着,便叫素姑拿个一个新的香囊。
素姑递一个崭新的木槿花缠枝香囊,景氏亲自为李萦系。
李萦闻着这个新香囊的味道跟往常的不太一样,便问,“娘亲,是换了新的花料吗?”
景氏手的动作一顿,反问道,“怎么,这味道,你不喜欢?”
李萦又拿起香囊,道,“还好,可以接受。”
景氏这才解释道,“京城的气候不比郢都,气候比较干燥,所以这香囊的香料我换了一些。”
李萦点点头,不太在意的样子。她习以为常了,娘亲常常为她更换香囊,最高峰的时候一个月换了九次。
“来,我看看的镯子。”景氏又道,托着李萦白嫩如青葱的小手,翻看着羊脂白玉镯。这个镯子,李萦从出生到现在,从不离身。“这是我们景氏一族的传家宝,传女不传男,你要好生戴着,是护平安的。”景氏不放心地嘱咐道。
知道了,这句话,李萦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好好好,萦儿知道了,萦儿就算睡觉都会用帕子把它包住,好生保护!”
景氏听着,瞥了李萦一眼,李萦立刻不敢造次。
待李萦走后,素姑担忧看着景氏,景氏会意,只道,“放心,她不会发现的。”
………………………………
第七十八章 帖子
得知父亲兄长迟早要回来的消息,李萦这几日心情都十分不错,连小丫鬟不小心将她的花盆打破了她都不予追究。
翠香看着小姐兴致勃勃的样子,她也高兴。自从来到了京城,虽然小姐脸上不显,却总是闷闷的。京城自然是样样好,但比起郢都,故乡最亲切。翠香常常夜不能寐,自家的父母哥哥都在郢都,再看针钰,像个没事人一般。
“哎呀!”李萦突然惊呼一声,剧烈的疼痛在颈脖处蔓延,她用力按着自己的脖子。
翠香听着,忙抬头看,急切问道:“怎么了,小姐?”连忙上前察看。
只见李萦紧紧捂住颈脖处,神色疼苦。翠香上前来扶,屋里当值的另一丫鬟也急忙跟着进来。李萦紧紧地抓住翠香的手,就像是溺水的人,都疼得说不出话来了。
翠香见着这般神情,心里暗道,不好,连忙向那个小丫鬟唤道,“快,去把余管事叫来!”
这时李萦像活过来一般,“慢着”,声音嘶着指挥那个吓坏的小丫鬟,“你给我倒杯水过来”。小丫鬟得令,又急急忙忙去倒水。
翠香不放心地接了一句,“要温的!”
那一瞬间的疼痛让李萦心惊,可现在她又像是没事人一般。原本紧紧捂着的手,慢慢放下,一看,什么也没有。
李萦瘫坐在临窗的塌上,对着翠香道,心有余悸道,“把镜子拿给我。”
翠香在梳妆桌上拿起青铜镜,李萦看着镜子,自己的颈脖处并无异样,喃喃道,“刚才是怎么了?”
此时,那个小丫鬟已经拿了碗温开水进来,正想伺候主子喝水时,被李萦阻止了。小丫鬟紧张地看着李萦,莫非自己做错了什么让主子不快?
李萦这才缓了一口气,解释道,“我没事,刚才只不过是扭到脖子了,你先下去。”想了想又嘱咐道,“这事,你不要声张,省得大家大惊小怪的。”
小丫鬟点点头,心想着,万一主子有个什么闪失,自己当值也逃脱不了。主子说没事,自己也就当做不知道罢了。
“翠香,你过来看看,我这里可有什么异样?”李萦着实看不出什么,便让翠香帮忙。
翠香仔细察看,如天鹅颈一般优美洁白无瑕的颈部,并无异样。她诚恳道,“小姐,这里并没有起包或者有红痕之类的,没有异样。”
李萦松一口气,她总是担心这副身体用着用着就失灵了。“那就好,可能是昨晚没睡好,有些落脖子了。现在这个时候才筋骨不适,害得我一阵担心”,李萦忍不住嘟囔。
“小姐,你刚才叫得凄惨,可把我吓坏了。”翠香也舒一口气,小姐的身子金贵,如果有一丝差错的话,只怕她们做下人的,一个也活不成。夫人,有的是法子。
李萦摸着刚才疼痛的那个地方,突然想起,那个地方曾经被刘嚣重重地啃咬,当时鲜血横留。幸亏景氏送来的药膏,才没有留下疤痕。都快十年了,那里怎么还会疼呢?难道是来到刘嚣的地盘?以后还是少惹少见那个灾星。
翠香认真伺候李萦,见她还是如平常一般,才真正安心。
刚才那个丫鬟又回来了,这次手上还拿着帖子和信件条子,说是门房那边交过来的。
李萦看着那些书信帖子,心里暗笑,这赏花宴效果显著。在这之前信件便条没少受,帖子是头一回见。这些帖子,多半是世家小姐的邀约。
李萦慢慢翻看这些物件,头一张帖子刘英公主的,里头鼓鼓的,也不知道里头装的是什么。紧接着就是一品大将军家的闺女周益善,再掀一下底下的,这些帖子是按照世家的品阶进行排序的。李萦不由感叹地想,自己什么时候成了香饽饽了,李敢爹爹充其量只是一个三品武将,还是远在南边的镇南将军。这些帖子主要是看在李青这个太尉和皇后娘娘身上。
李萦的心思不在帖子上,看了看书信,有郢都小黄楼黄掌柜的亲笔手书,也有趣儿写得狗爬式的字体,估摸着是给翠香写的。终于,看到李陵力透纸背的隶书。
看着厚厚一沓,李萦迫不及待拆开书信,只见里头一张纸,上面写着是个大字,“平安,勿念”!李萦气的一个鼻孔出气,什么玩意,自己可是写好几张纸,事无巨细地向他诉说,他却只回了四个大字,几个意思!边关里很缺纸吗?
李萦想了想,算了,不和他置气。又发现李陵哥哥的另一封书信,这次,李萦慢条斯理地拆开。这个信封里是厚厚的一沓,一看日期,只比前一封书信晚了一天。门房都是按日期排序,这一封厚的,自然靠后。李陵,是算计好的。
开头第一句,“气坏了吧……”,李萦看着,翻了一个白眼。李陵人都不在眼前,还要这般戏弄自己,等他回来,她一定要好好收拾他。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里头厚厚的书信全写的是李陵在军营里的趣事,看得李萦一笑一乍的。李陵还在书信之后附了一本游记,是关于百越南蛮之地的风俗趣闻。
连今日脖子突然疼痛的小插曲,李萦都抛之脑海。
李萦在塌上的小案几上嘻嘻哈哈得看着李陵的书信,一不小心,把向前的帖子都推到了。翠香连忙收拾,“铿当”一声,一枚小铜铃从帖子里头掉了出来。
李萦的目光从书信中收回,看着这枚小小的铜铃。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她很喜欢做陶玲玩。她会在里头塞上泥丸,那些泥丸的芯是用纸条做的。那些纸条是用泥糊得严严实实,纸条上写着一些话。她把一个个陶玲摔碎,又把那些碎片连同泥丸埋在她院子里的那颗高大的香樟树下。
翠香把铜铃和那个帖子一起放在李萦跟前,是刘英的帖子。李萦打开帖子,里头大意是,刘英想和李萦玩五子棋,让她进宫来玩。
………………………………
第七十九章 应邀
李萦拾起那枚铃铛,只是普通的小铜玲,为什么刘英的帖子里会有一枚铜铃?是刘英放进去的吗?不是刘英哪又会是谁?也有可能门房保管不善,不小心把铜铃掉落在里头。正在此时,素姑进来了。
李萦看着来人是素姑,连忙让丫鬟看座,素姑向李萦肃身回礼。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素姑看着李萦小姐脸色笑意未泯,再看看小案几上的帖子书信,再想到夫人今日也收到将军和公子的来信,便问道:“萦姐儿可是收到将军和公子的来信了?”
李萦听着一笑,“是啊,我才刚刚打开。”一边说着,一边把书信收好,这素姑为什么会来,八成是景氏让她送东西过来。
“夫人的小厨房里今日做了新鲜的杏酪,让我给你送来”,说着,跟在素姑身后的小丫鬟将三层食盒递上。方才,她们从大公子处回来。
一旁的翠香接了过来。
李萦很喜欢杏酪,杏酪就是杏仁茶。将新鲜的杏仁捶汁成浆,滤除残渣,把米粉拌进汁里,加糖熬制。
景氏喜欢制作杏酪,李萦还记得景氏曾经跟自己说过的故事。
春秋时郑穆公之女夏姬喜食杏仁,据说杏仁有养颜不老的功效。夏姬服之,寿年七百,乃仙去也。杏仁,是驻颜延年的好东西。
素姑看着李萦在出神,忍不住道,“今日早上,夫人也接到了不少帖子,其中就有皇后娘娘的。”素姑不紧不慢地说,眼神却紧看着李萦神情,生怕错过一丝一毫。
李萦回神,重复念道:“帖子?”
素姑温婉地回道,“是的,是皇后娘娘的帖子。娘娘让夫人后日进宫,可能要说的是大公子的事”。这一次,皇后不仅邀了夫人,她还给中常侍家的钱夫人下了帖子。
这时,李萦才想起刚刚刘英的帖子,也是后日,道:“我这里有刘英公主的帖子,也是后日的。到时,我于母亲一块去。”
素姑点头,说会转告夫人。
李萦打开食盒,食盒里的杏酪还是温热,散发着杏仁独特的香气。
在中常侍钱子彦的府里,中常侍钱夫人有些不安,在屋里来来回回踱步。她接到皇后娘娘的帖子,让她带着次女钱穆进宫。除了日常宫廷宴会,皇后娘娘可重来没有单独昭她。她给小黄门红包,只见小黄门脸上带笑,让她只管放心。
可见,皇后娘娘的召见,必定不是坏事,哪里面又是做什么文章?
钱夫人想起了前几日的赏花宴。在赏花宴上,皇后娘娘嫡亲的妹妹景氏出席了,还带着女儿,貌似是叫李萦的。
之前就有风声,皇后的亲侄子李部今年及冠要成家,难不成是为了李部的婚事?
钱夫人有些感叹,自己的次女今年及笄,按照惯例,今年便可出嫁。去年,宗正家夫人为她的次子说亲。两家人都很满意,只等女儿及笈就开始定亲。没想到今年年初,那家公子便不幸病故。钱穆还伤心了好一阵子。
这事,两家都没有声张,知道内情的人就更少了。
中常侍夫人对此很是忧心,现在再物色其他家的男子,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次女又是适龄,只怕现在会耽误。
现在皇后娘娘的请帖,就好像是给打瞌睡的人递枕头,正是时候。
中常侍夫人决定与丈夫商量。眼下,中常侍钱子彦钱大人还在宫里当值,钱夫人只能勉强按压住自己焦躁的心,去了女儿的闺房。
一进女儿的闺房,就看见钱穆把针线架子什么的收起来。钱夫人有些讶异,问道,“穆儿,你这是在做什么?”
钱夫人的声音使钱穆吓了一跳,知道是娘亲来了,连忙用手帕擦了几下眼睛,回过头道,“娘亲,你怎么来了?”刚才有丫鬟通报,钱穆沉溺在悲伤中并未发觉。这个时候,娘亲怎么会过来?就算是有事情,也会迁下人过来,钱穆充满了疑惑。
女儿的神情慌乱钱夫人看着眼里,再一看那些针线帕子什么的,就知道那是她从前为婚事做的准备。叹道,“没事,我就是想来看看你。”
丫鬟将热茶水点心呈上来,钱夫人看了一眼点心芙蓉酥,再看看女儿亭亭玉立的身姿,开口道,“以后,这芙蓉酥还是少做。”这芙蓉酥是那家公子爱吃的点心。两家都是开明的人家,所以钱穆是见过那家公子的。
钱穆闻言,道,“是”,可是眼里的热泪再也忍不住,肃地流下来。
钱夫人不忍,别过头来。
好一会儿,钱穆的情绪才好起来,娘俩在聊家常,一会儿说今年的田庄的收成是有多少,一会儿说说杏酪要怎么做才能好吃。钱夫人看着女儿的情绪好多了,才提了一句,如平常一般的语气说道,“今日里,娘亲我收到一张帖子,你后日和我一块去。你要好生准备,这次用上我给你新打的石榴花头面。”
钱穆回道,“好的,娘亲。这次我们是和哪家夫人会面?”自从发生那件事之后,娘亲经常带她出席各种宴会。
钱夫人定了定,才道,“我们是要进宫,那是皇后娘娘的帖子。”
钱穆听着一愣,什么,皇后娘娘?她用充满疑惑的眼眸看着娘亲,咱们家是发生什么事了吗?她一下子便想到自己的婚事。这些日子,父亲和母亲最操心的是自己的婚事。她忧虑喊了一声,“娘”。
钱夫人只好道,“你只管把它当成是普通的会面,剩下的我和你爹会解决。”想了想,劝慰道,“你也知道,皇后娘娘嫡亲的妹妹初来乍到,皇后可能想让她多熟悉世家,便让我过去作陪呢!你现在只管把礼仪做到位就好,其他的不用多想。”
钱夫人在功勋世家还是挺能吃的开的,钱穆想到这一点,有些苦笑,笑自己如惊弓之鸟一般。
钱夫人看劝住了女儿,也就不再多说。
自从太子的地位确认,长沙王刘嚣的敕封,皇后娘娘也是水涨船高,现在是更有底气了。
………………………………
第八十章 不安
待晚上中常侍钱子彦大人回来时,钱夫人早已望穿秋水。
钱大人与夫人恩爱多年,一回来便知道自己夫人情绪不对,便问,“夫人,今天是怎么了?”
“彦郎”,钱夫人听见丈夫的声音,心里的不安在这一刻得到释放。
夫妻两人嘀咕了许久,钱大人总算明白今日发生了什么事,劝慰道,“夫人,你只管去,有什么事我担着。”底气十足,他可是天子近臣。
钱夫人有些破涕为笑,道,“皇后我并不是十分担心,我是想着我们家囡囡的婚事。”
钱大人沉思了片刻,道,“我见过李部,算是个聪明人。”自小就待在太子身边,由皇后亲自抚养长大。现在的太子地位稳固,以后少不了李部的好。“夫人,不要多虑。如果皇后有意给我们家做媒,这是件好事。你在担心什么呢?”
钱夫人有些惊愕,李部就这么好?她还没有见过李部,是不是缺胳膊少腿的,还是品行不端,都不知道啊!她便说出自己的忧虑,“李部,我还真不知道他的底细,不知道他的为人如何?如果皇后娘娘突然提起要我们家囡囡做侄媳妇,我总不能糊糊涂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