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明霸业-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即将赴任湖广的官员,除了原本就是湖广总督的何腾蛟以外,其余则全是通过给两宫进贡支持芊芊入主后宫来买的官。
何腾蛟则是主动请缨,毕竟湖广是大明如今治下的最大布政使司,他觉着自己必须回去主持局面。
而不需要去湖广却等在何府的,是为了给何大人送别。
何腾蛟出了府门,带着长子何文端及家人,来到了柳州城中的朝会殿阁——承运殿外。在平台之上,天浪召见了何腾蛟一家,送别首辅大人入楚。
今日没有朝会,承运殿外就只有天浪、杜衡、芳芷,以及何腾蛟夫妇还有何文端夫妇,并没有不相干的人。
何腾蛟身着常服,何文端身着朝服,何家老少两位夫人则身着各自品级封诰的命妇礼服,一行人缓缓来到平台,与等在这里的杜衡和芳芷一起对天浪施国礼,而后杜衡、芳芷又对何腾蛟夫妇施家礼。
天浪对何腾蛟勉励嘉许几句,何腾蛟也对天浪说了些劝进的嘱咐话语,天浪便对何家人笑着说,“这里都是家人,再没有外人,大家也就不必拘礼了,何况杜衡和芳芷如今是宫里的人,似乎已经与父母和兄嫂许久都没有见面了,自然该有许多话说。”
“臣谢主隆恩!”何腾蛟与何文端又要跪拜,被天浪有些不明所以,便上前虚扶起来,“阁老,何公子,为何要谢恩呢?”
“臣是感谢圣上对小女二人的照顾,此去湖广一别,唯一记挂的,便是杜衡和芳芷两个不懂事的丫头,不过有两宫和皇上对她二人的看顾,臣也就放心了。”
天浪故作没理解何腾蛟话中隐晦的意思,顺着何腾蛟话中的表面文章说:“嗯,阁老此行真的也无需挂念,杜衡和芳芷两位姑娘,朕定会照顾妥当的。
何府家中事务无论巨细,只要用的上朕的,何公子都可以来同朕说,或是由老夫人入宫传话都好,朕会把何家府中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至于何公子在家,如果有心出仕的话,朕也会在恰当的时候给公子铺条路,就先在一个从五品的官职上起步,日后再慢慢擢升吧。”
天浪说得云淡风轻,何腾蛟却并没有太过激动,而是皱着眉说,“万岁虽然举贤不避亲,但国朝取士自有章程法度,不可因私废公,让他人指摘。”
天浪摇了摇头,“阁老是朕最为信任的近臣,朝中有谁不知?若是有大臣想要指摘朕与阁老的紧密关系,想要从鸡蛋里挑骨头,那么朕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人指摘。
至于国朝取士的章程,暂时并无条件重开科举,朝廷又急需如阁老这般忠良贤佐为国效力,自然也就不拘一格了。”
“即使如此,能得万岁之厚爱,犬子敢不为国为万岁鞠躬尽瘁?”
天浪说的明白,如今不具备科举的条件,朝廷用人只能通过举荐和破格提拔,何腾蛟自然再没什么可说的,何况天浪任用何文端,是在向何家示恩,何腾蛟若是不答应,便是表明不接受皇上的拉拢,可那又是何必呢?
两个女儿都一心一意想要嫁给面前这个男人的,就连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是无法劝阻,且也不必要劝阻,那么这个在未来很可能成为自己两个女儿的女婿的男人再要提拔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好推脱的呢?
说过了这些事,天浪借口这么多官员出行,他也需要去见一见的,便先行离开了,把剩下的时间都留给杜衡、芳芷,让她们与父母兄嫂共享一刻天伦,同家人多说说话。
皇上走了,何家人显然心态要轻松很多,杜衡和芳芷拉起了母亲和嫂嫂的手,和父兄站在一起,说一些宫中生活的事情,说两宫太后一直都把她们当做自家儿媳妇对待,自然是极疼爱,对她们极好。
杜衡说得眉飞色舞的,完全像是个出嫁女的模样,话也讲的最多,芳芷平日话便不多,只是听姐姐和母亲说,偶尔问一些家里的情况。
却发现嫂嫂看她时,神色有异,嫂嫂林氏的神色渐渐也引起了全家人的注意。
芳芷便问嫂嫂怎么了?不问还好,一问倒把嫂嫂的脸问红了。
何腾蛟不知道有多牵挂女儿,见媳妇神色不对,以为穆清刚悄悄对她诉说了什么委屈,便也轻咳一声,追问儿媳到底什么事。
林氏支支吾吾半天,最后终于说出了口,“是小妹的脖子处有许多红痕,我看到了便。。。。。。”
芳芷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来时遮掩的脖颈上红痕的搭帛被秋风吹开了,芳芷连忙解释这是昨晚睡前和杜衡两人闹着玩儿弄得。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布满疑云
芳芷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家人马上就联想到这是否是芳芷已经被天浪收纳的证明呢?
林氏干脆更是推波助澜了,笑着抚掌说,“二妹,这有什么害羞的,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何况如今天家人丁单薄,二妹如能为天家开枝散叶,于国于民都是大功一件,更没有什么可害羞的了,我何家两位皇妃能同时得到皇上的宠幸,不是天大的好事是什么?”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哎呀,跟本还八字没一撇呢好么?
芳芷和杜衡羞赧,都欲解释些什么,可是看到即将与他们远隔千山的老父亲一脸放下心来的神态,为两个女儿终于如愿以偿获得圣眷,老父亲这回终于可以放心去赴任了,二人都想了想,觉着不要解释什么,徒增父亲的牵挂了。
一家人听了林氏的话后,也都非常开心,只是何腾蛟还没忘了交代杜衡和芳芷,“衡儿,芷儿,为父此前让你母亲嘱咐你们的事情,你们可曾记下?”
杜衡眨了眨眼,“啊”了一声,眼睛便往上撩了撩,感觉应该是把母亲嘱咐过什么给忘了,芳芷自然是不会忘的,便低头轻声说,“孩儿记着呢,如被万岁爷宠幸,也当服用避子汤,并提前告知万岁爷知道服用汤药的事情。”
何腾蛟捻须点了头,“嗯,我儿聪慧,自然该知道,如果你二人先皇后一步诞得龙子,长子不是嫡出,便是不妥。嗨,人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呀,可你们两个孩子偏偏要选择走这条最难走的路,日后的坎坷辛酸,将赋予谁人说?
爹真是不放心啊,本想若有机会,也等到你们都冷静了下来,不再去追逐看得见摸不到的空中楼阁,爹便与两宫说,把你们接回家来,再为你们挑两个好女婿,可是。。。可是芷儿已经。。。那么爹也只能看着你们把一条路走到黑,帮不上什么忙,嗨。”
因他们谈话的外围,还有宫人侍候着,有些话不好说的太清楚,芊芊在天浪心中的地位,显然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这一点何家人感悟最多,都再清楚不过。
何腾蛟的心思都在匡扶社稷的国事上,却也真的为两个对皇上爱的执迷不悟的女儿操了不少心。
何腾蛟此前便有有什么不放心要嘱咐的,便让何夫人入宫把话传给两个女儿。
不过今天的所见所闻,让何腾蛟很是欣慰,也真的不再担心她们在宫中会生活的不如意了,而且皇上刚刚还亲口做出了承诺说会照顾好他的两个爱女。
杜衡可爱,芳芷聪慧,何夫人从来都事事依着,宠着,何腾蛟也是自她们一小就喜欢的不得了,就连当初孔有德率清兵踏入湖广,何腾蛟都是一边摆开与敌人血战的阵势,一边立刻把杜衡和芳芷安排着撤出险地。
只是没想到所托非人,王化澄那么不值得他信任,竟然把他两个宝贝女儿当成了讨好皇上的进贡,可也正是如此,两个女儿便是芳心暗许,对皇上死心塌地起来。
一家人气氛轻松地聊了足足半个时辰,何腾蛟还要赶路,杜衡和芳芷也不好强留父亲,便半是喜悦,半是不舍的一家人相互告了别。
这次入湖广的官员们都要去各自新赴任的州县,
何腾蛟是要只身去往长沙的总督府,临别时,杜衡和芳芷自然是也嘱咐了父亲许多话,叫他保重身体,不要挂念,仅仅一句简单的‘告别’,便说了数次,可送行的和出行的却谁也没走,最后实在不能拖了,杜衡和芳芷便只能依依挥着手,一直看父母兄嫂走出宫门。
出了宫门,何腾蛟很快也出发了,而这次出行,堂堂大明首辅,湖广总督的身边,就只带着几个老仆人,十几个卫兵,还有一头看似弱不禁风的,老烈干瘦的驴子。
迎着朝阳的光辉,老大人骑着毛驴,走在北上的道路,脚踏着大明的土地。
他的须发已经斑白了,可他还是依然扛起了一面旗,为儿女、为家国,为了他心中的正义。
大明锦衣卫的情报工作能力,恢复的很快,这其中少不了邓凯的做出的大量努力,还有天浪的强力支持,一大批如同锦衣卫百户严通天那样的精英得到了提拔。
这让锦衣卫在战场上的作用似乎又回到了万历援朝抗倭时期的辉煌,那时的锦衣卫,在朝鲜战场上真的很牛掰。那时锦衣卫的谍报工作不但有效,而且完全是按照进攻日本列岛在做着一切准备。
只不过休兵期间,名将李如松在回军之后,意外中了蒙古人的埋伏,意外战死辽东,而万历皇帝和朝廷也没想过花银子去占领一个年年闹地震的岛国。
诚如天浪所说,战场上能够搜集敌人大量情报的锦衣卫,才是大明朝真正需要的锦衣卫。
而这一次,济尔哈朗在北京刚刚出发,锦衣卫便先一步将这一情报传递回柳州。
接到红翎急使八百里加急传递回来的情报时,天浪是皱起眉头,可是他情绪上的细微变化又怎会逃得过芊芊的眼睛?
芊芊便是问他怎么了,天浪见不好隐瞒,于是自嘲一笑,“也没什么,前些日子我在湖广的时候,孙可望便开始进攻四川,结果没多久便失败了,带着残兵又逃回了云南。
然而也正是因为应对孙可望,暴露了豪格在四川的军力,锦衣卫当时便传回情报说,吴三桂的关宁军并不在四川。
而那时我们才刚刚占领荆州,那么不用猜也可以肯定,豪格一定是派吴三桂来到了湖广。于是咱们的西路军才没有贸然进兵武昌,而是在荆州修整,等待这份情报被进一步确认。
最后果然如此,吴三桂率八万关宁军沿长江水路进驻武昌,以逸待劳,等待我军前往。
长江上行军的吴三桂虽然周密布置,行踪很是隐蔽,不过饶是这样也未能逃过我大明锦衣卫的法眼。”
芊芊蹙了蹙眉,芊芊的眼中布满疑云地思忖道:“可照理说,孙可望对清廷的威胁远不如我们带来的威胁大,可我猜不准为什么看到你和上柱国亲率精锐突袭洞庭湖以西地区,豪格却仍稳坐钓鱼台,在四川一动不动,而是仅仅派了一个吴三桂来到湖广呢?”
………………………………
第三百七十九章 黑云压城
天浪勾唇一笑,潇洒打了个响指,“问得好,这便是这份情报里要说的内容,豪格不来湖广,是因为清有一支南征大军浩浩荡荡杀来了。”
芊芊目色一沉,“这次南下的敌军主帅,既然不是豪格,也不会是多铎,毕竟多铎要镇守南京,而阿济格也要镇守大同,那么同级别的可以挂帅的亲王,除了还需要坐镇京师的多尔衮自己,似乎就只有济尔哈朗了。”
天浪赞许的点了点头,脸上却并没有笑意,而是不免有一丝担忧神色,“没错,就是传说中的辅政叔王济尔哈朗同学。”
芊芊继续说,“你刚刚说来到湖广的关宁军有八万之众,可吴三桂和他的八万关宁军都是打酱油的一般为济尔哈朗开路,天浪,我们这次恐怕遇到麻烦了。”
“是啊,我们遇到麻烦了,可我们的麻烦,什么时候断过呢?”天浪将锦衣卫所得情报如数讲给芊芊听,而这封情报的沉重,足以将大明许多不久前还因收复了湖广大半土地而意气风发起来,并纷纷意图回复南都的大臣们的头上泼上一盆冷水,将他们东进南京,北进中原的豪情壮志浇灭。
红翎急使在赶路的时候,济尔哈朗也在赶路,收到情报后没多久,清军随后便到来了。
大清和硕郑亲王,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敬谨郡王尼堪还有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所率领的第三次南征的清军,已于永历二年十一月集合完毕。
他们渡过黄河,进入河南,而后又抵达汉口,与江西九江的谭泰六固山之兵一起,摆出了对大明整个江南疆域的钳形攻势,真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呀。
紧接着,天浪便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大殿中,与会的都是天浪最为信任的人,有堵胤锡、秦翼明、秦拱明、秦佐明、秦祚明四兄弟,马万年,邓茹还有秦子佩也在,另外还有高必正、陈友龙和邓凯。
可以说这是一场战前的军事会议,但是会议很快便有了分歧,无非是济尔哈朗摆出了二路夹攻的阵仗,而天浪及麾下的将军们却不信济尔哈朗真的要对湖广和江西同时发起进攻。
所有人都相信这是济尔哈朗的疑兵之计,但是对于他究竟是想进攻江西还是进攻湖广,与会诸将便有了分歧,因为这涉及到明军接下来对防御重点地域的布置,是以分歧颇为言辞激烈。
秦拱明和马万年两人认为,既然谭泰一直留在九江等待济尔哈朗的到来,那么就表明这一次清军进攻的发起点一定会是江西的九江、南昌一线,而且这也是清军能一雪前耻的最好方式。
而秦翼明和堵胤锡认为,九江的谭泰只是疑兵,济尔哈朗既然到达了汉口,推测时间现在已经渡江抵达武昌了,那么进攻发起点一定会是济尔哈朗的湖广这一路,而届时谭泰一定会在济尔哈朗发起进攻之前延着长江水道与济尔哈朗合兵一处,否则清军的兵力就会过于分散,形不成拳头。
连亲兄弟秦翼明和秦拱明的判断都已经是相反的了,吵了一阵过后,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天浪。
“都吵够了?与会的一共才十三个人,竟然分成了四派!”说完这句义正言辞的话后,天浪看向了芊芊问道:“是不是啊未来皇后,你是不是和朕是一伙儿的?”
芊芊温温笑着,点了点头,这些天浪的亲信武将大多都和芊芊很熟了,除了处理朝政,天浪几乎都会和芊芊在一起。
芊芊又对武将们说:“看到了没,你们还想找裁判?怕是找错人了,原来皇上也是有自己立场的,不过皇上的立场,我这个局外人是一定支持的。”
两个中间派不爱听了,高必正吹胡子瞪眼的面带不忿之色,“皇后娘娘啊,即便是夫唱妇随,也没这么个随法而,万岁爷说什么了,您就支持啊?”
“不是都说了,我只是个局外人,所以可惜哪怕我支持他,也是没用的啊。”
高必正一张肥脸都鼓了起来,“您还局外人你呃,为臣的忠贞营和五城兵马司,还有陈友龙的京卫军,还有堵胤锡的御营新军,这些大军的兵符可都是在您手上啊。”
“我此前不是都还给他了吗?”
天浪趁机又拿出那几枚兵符,重新交到芊芊手里说:“兵符你是必须要拿着的,何况就算你不接兵符,他们也都会听从你的指挥。”
“真的假的?”芊芊一脸的不相信,高必正、陈友龙、堵胤锡纷纷点头,答案是没错的。
芊芊抿了抿唇,说:“既然如此,也罢,我便加入这场讨论吧,可还用我说什么吗?既然皇上都说是八个人分成了四派,而你和邓凯还有秦佐明和秦佐明将军是看热闹的,二位女将军呢,同样略微有些腼腆。
而堵大人和秦老将军判断清军的主攻方向在湖广;秦二将军和万年判断清军的主攻是江西,这便是正反和中立三方的不同意见了。
可皇上明明刚刚说十三个人中分成了四派,所以我便支持皇上了,因为皇上作为判断清军主攻方向及不是湖广也不是江西的第四派,一定会是折中的想法了,而且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众人听过芊芊的剖析之后,才了然人家根本不是对皇上意见的盲从,而是有着自己的敏锐判断力。
“其实要我说呀,你们都太过在意清军的主攻方向了不是么?而清军虽然是连败了两次,却未必会拿咱们当盘儿菜。”
芊芊说话时,天浪一直宠溺地看着她,听她这么说,天浪无奈笑道:“让你发表意见,也不要这么语不惊人死不休吧?”
“既然你们都让我说,那我当然要说真话喽,济尔哈朗有近三十万大军在手,他们难道就不可能两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么?
如果济尔哈朗在湖广碰壁,则谭泰便会在江西袭击我湖广大军的侧翼。如果谭泰进展顺利,济尔哈朗也可能与他联兵,一路杀向广东。”
………………………………
第三百八十章 为何不渡江
众人瞬间便开始议论起芊芊的话来,而天浪对芊芊的言论颇为自豪,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他便是接过了话题说道:“依朕看来,皇后的话虽然也只说了一半儿,但是有一句话是非常对的,我们不应该过于在意清军的主攻方向,而是应该想办法操纵他们的主攻方向。”
对皇后说的话的议论刚刚开始,便又停止了,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个年轻的皇帝身上,天浪则继续说道:
“事情也许并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复杂,济尔哈朗没有在九江,而是选择汉口和武昌作为驻军基地,应该有三点考虑,可这三点应该都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天浪说着,一边还要身边侍奉着的全卫国在地图上根据他的话往上面插起一面面小旗子,红色棋子是明军,蓝色的棋子是清军。
“首先是武昌距离济尔哈朗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从川陕调拨过来的吴三桂的突然出现迫使我们终止了进攻武昌的计划,而我军虽然撤退了,他却并不敢撤退,毕竟孔有德等三顺王经过与我们一年多的交战,手中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以把守住武昌城了。
而吴三桂的军中拥有数万步兵,据情报显示和济尔哈朗的行军速度计算,他从北京带来的都是骑兵,所以他们需要与吴三桂的步兵做配合,而九江的谭泰及六固山则因为常年在江淮地区作战所以是以步兵为主力的,便没有这方面顾虑。
所以现实的关宁军所在位置以及谭泰所在位置,因我遭受我军牵制无法随意调动,便促成济尔哈朗的进攻发起点最可能是武昌和九江齐头并进。”
堵胤锡听后感慨道:“有济尔哈朗亲自挂帅,看来这场仗是场苦战了。”
“没错,这肯定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苦战,”天浪说:“济尔哈朗虽然贵为信义辅政叔王,却与多尔衮面和心不和。有四川的锦衣卫传来的情报显示,豪格在四川痛打了孙可望之后,便立刻被调回了北京,而多尔衮让济尔哈朗出兵南征,名义上是为清军雪耻,实则应该是被多尔衮骗出来的,也就是说多尔衮选择派济尔哈朗南征,是剑指豪格。”
显然对天浪的这一崭新的视觉和说法,诸将都从没有想过,眼中顿时都露出不解之色,天浪继续说着:
“怎么,你们不信?诸位想一想,清军南下之后,济尔哈朗不在朝中,豪格又回到了朝中,多尔衮不是正好可以趁机对豪格下黑手吗?
相比于被清廷称为伪明的我们,豪格才是多尔衮最大的威胁,我们明军饶是赢了一两场小战役,也根本还不被他放在眼里。
大家都以为我们现在兵强马壮,甚至前些日子还有人建议朕去恢复南都,北进中原,可是和清军相比,我们还是太弱了。”
天浪环视了一下众人,“在朕看来,济尔哈朗祭出双拳,还有另一个极为可信的理由能很好的解释他为什么一定会这么做。
诸位都知道,多尔衮的亲信谭泰,这回成了济尔哈朗军中的大将,然而济尔哈朗与多尔衮面和心不和,他又怎么会在自己的南下大军之中让多尔衮的亲信——谭泰去建功立业呢?
毕竟此次出征,济尔哈朗的身边还有尼堪等众多爱新觉罗家族的王爷做副手,胜利后的立功授勋,怎么着也轮不到区区一个谭泰吧?”
看到人们恍然大悟的神色,皇上竟然在对敌分析的时候把敌人的心理剖析到如此细腻的程度,简直精心的让人咂舌呀。
天浪则是轻轻笑了笑,“综合朕刚刚给出的以上的诸多条件,我们便一起来重新再分析一下。
济尔哈朗在汉口修整,却迟迟没有渡江,这是为什么?想通了这一点,他的主攻方向也便可以判断的出了。”
“对呀,”高必正一拍脑门,“济尔哈朗为什么不渡江呢?红翎急使从湖广把讯息带到柳州,这期间起码要数日,就算是要对长途行军做出修整,数日的时间也该休整完毕了,可我们却再没有情报证明他已经渡江,这到底是为什么?”
芊芊也蹙起了好看的眉毛,侧头看向天浪说,“你已经猜到了这是为什么?那便说说吧,我也很想知道。”
“好,既然皇后想听,朕便说说自己的看法吧,首先朕会把自己想象成济尔哈朗,在对付明军时,朕会采取什么策略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