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明霸业-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一首绝美而孤寂的乐曲,一首孤寂的《广陵散》也总会唱罢,渐渐飘向无尽的虚空。

    这一日早朝,因为有何文端、袁彭年、杨钟、吴贞毓、王夫之等人履新。

    群臣在殿外等候上朝时,就已经纷纷向他们祝贺了一番。

    天浪没有看到瞿式耜的影子,朝堂上却又多了一位大西军的重量级人物——蜀王刘文秀。

    只是朝中的这些文武百官中,刘文秀只和大顺军的老将以及自己大西军的旧部相识。

    此时那些与他相熟的武将们大多领兵在外,只有高必正这几天一直陪着他,还帮他解答着大明如今出现的种种新气象。

    上朝前也陪着刘文秀站在一起,群臣中除了沐天波和堵胤锡,再也没有第四个人与刘文秀搭讪了。

    明明是大明的蜀王,到更像是空气,刘文秀显得很是孤单,哪怕他对此表现的不以为然,高必正对此也无可奈何,两人一直到了上朝时都默默不语。

    文武分左右两班,按品级顺序入殿,刘文秀自然是武臣中的第一位,即使黔国公沐天波在,也只能屈居第二位,毕竟刘文秀是郡王,沐天波虽然资格最老,却还只是国公。

    地位的显赫竟换不来文臣的尊重,就连天浪也是奇奇怪怪地,虽然此前刘文秀领兵来到桂林归附时,天浪也是亲自去问候过的,二人还在一起喝了顿酒,那次酒宴的时间虽不长,两人聊得却很投机,让人搞不懂的是,朝堂上的天浪也并没有对刘文秀表示出过于亲近的样子,好似从没有和他勾肩搭背过。

    朝会和以往一样无趣的进行着,等大部分的官员都已奏过事了,庞天寿才凑到天浪耳边说:“万岁爷,瞿阁老昨日散朝后偶感风寒,谁知今日的病情又加重了,这几日怕是要告假休沐了。”

    天浪心中暗骂瞿式耜竟敢要挟自己,表情却非常凝重地关心道:“哦,怎么会这样,瞿老大人的身体无大碍吧?”

    庞天寿叹了口气道:“天知道,瞿阁老身子骨一向很弱的,不然万岁爷散朝后去看望一下他?如果阁老身体无甚大碍,还得请他尽快上朝啊,毕竟大明朝现在离不开他呀。”

    天知道白毛恶雕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

    天浪看着庞天寿那副忧国忧民的表情,很是无奈,在老家伙的心里,恨不得把瞿式耜捏圆搓扁吧?

    对于睚眦必报的恶雕,天浪也着实生不起气来,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恶人,唯有天浪和芊芊觉着他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经过柳州守城之战,重伤初愈后,芊芊还赐他在宫中坐轿行走呢,不知不觉的,整个后宫都开始把老人家当佛一样供着,天浪最最信任的这波人中自然包括庞天寿,瞿式耜虽然清廉,却是被排除在外的。

    听庞天寿把瞿式耜说得如此重要,天浪没有丝毫不满的违心说道:“是啊,大伴儿说得对,散朝后如果有时间,朕是应该去。。。。。。还是不去呢?不去了吧,今日朕还要晋升两位御林军的武将,改日便是,改日朕一定去瞿府拜访。”

    看向庞天寿,天浪一脸遗憾,“那么便有劳大伴儿代替朕去走一遭吧,你便跟瞿卿家说,大明朝真的离不开他呀,让他身体无大碍后尽快上朝。”

    请天浪去瞿府这件事,庞天寿真的不是作假,何腾蛟战死后,于大局考虑,庞天寿似乎放弃了继续和瞿式耜采取敌对态度,很是希望天浪能和瞿式耜君臣言和。

    瞿式耜称病不朝,在庞天寿看来正好是一个契机,可以弥合君臣之间的嫌隙,他是不要脸的,面子更是从来不会比里子重要。

    只不过天浪比他还倔,并没有屈服于瞿式耜的要挟,还回头给了文官集团一顿闷棍,庞天寿的循循善诱被天浪当做耳旁风一样,两人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了。

    停下了悄悄话,早朝继续,王夫之出班对科举重开之事的草拟计划做了一番陈述,天浪没有任何意见,大手一挥便采纳了。

    福建道御史易世佳向皇上进言重建大明水师,天浪也深有同感的说:“善,广西总兵侯性已经先行一步,以皇家名义去沿海实行开放通商了,日后大明与海外的商道必也需要大明的水师保护。”

    易世佳刚以为事情有门,却听天浪话锋一转,“然建立水师,并非一日之功,不能等银子够了,时机成熟了再做,首先要提前数年培养人才。故而朝中此时应选专人开始逐步设计海上战略的计划草案。重建水师,便先从寻找精通航海,历游过海洋的人才开始吧。日后再把这些人聚拢起来,先开办个海事学堂,多搜集些各海域的海图,提前掌握各大洋的水文状况。”

    “至于学堂的学生呢,便先从商人子弟中优选入学,将来再依靠这些人建成一个海事衙门。这件事,便由户部的唐绍尧承去办好了,均田的事他做的不错,此事再能办好,便升他做户部尚书。”

    易世佳思量一番后,也觉着天浪的想法更为稳妥,唯有王夫之脸色略有变化,天浪这些话初听似乎是说同意重建大明水师,可在王夫之的分析中,天浪其实是在做一件震惊的大事,而且是趁着次辅瞿式耜抱恙的时候。

    大多数文臣肯定都没有发现这一点,王夫之猜到了,却极为赞同,这件事也立刻通过了,几乎没任何人反对。

    天浪只是瞥一眼便在王夫之脸色搜掠到了他的变化,会心的同王夫之一笑,王夫之苦笑着摇了摇头,心想自己这个妹夫是真贼呀,这么一件大事,竟然又是玩儿着暗度陈仓的套路便通过了。

    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朝政的纷纷扰扰,在这小子手里就真的像是喝酒吃菜一样,谈笑风生,便不知不觉把人灌醉。

    几个和王夫之同为礼部的官员却和皇上争论起由谁来负责这件事,他们觉着负责此事的本应该是礼部,而非户部。

    造出来的船能不能下海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一个新建的衙门该归哪个派系掌管。

    (本章完)


………………………………

674 新官上任

    国库现在没银子,银子都给皇上扩军备战了,现在就要建水师和海事学堂,不用问,用的一准儿是皇上自己的内帑,大臣们乐得如此,谁去反对?

    “建立学堂不是应该由礼部来主管吗?”礼部的一个主事是这么问的。

    天浪则说:“特殊事宜,便该从权处理嘛,暂时先这样,对于海事方面,我们现在还无法统计到底大明能有多少相关的人才。故而一开始,这件事只相当于一个民间的人才普查摸底,如此先交由户部来做当然更为合适了,此后方案成型了,再交给礼部接手也不迟嘛。”

    觉着皇上说的有道理,主要是花自己的银子最有道理,礼部官员自然也不再追着不放,天浪又问了问周围人有何看法,除了吴贞毓发表了些意见外,其他人都没有发言。

    “王卿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既然是火,当然要烧的旺一些,可否争取明年春天开科?细节的事情可以逐步的更改,毕竟还要先从乡试开始,其他的考试还没有这么急。”

    王夫之正琢磨这件事呢,天浪提起了他,他便诺了一声,随即又退入人群了。

    其他大臣都发现了瞿式耜没来上朝,而天浪一个人到也把各类本章处理的井井有条。

    快散朝的时候,天浪才对右手第一位的朝堂新人说了一句:“蜀王千里劳顿,本该多将养几日的,却不辞劳苦的这么早便上朝了,朕心甚慰呀。如若诸位臣公都能以蜀王为表率,大明的江山无忧矣。”

    刘文秀出班,赧然回复道:“陛下谬赞了,臣的家务事早在云贵时便已经打理完了,今日上朝,便是臣为大明、为陛下的江山鞠躬尽瘁的开始。”

    刘文秀的话外音,朝堂上的人都听得明白,他已经和大西军的过往一刀两断了,日后一定会尽心做大明的臣子。

    不管真假吧,这句话天浪还是很爱听的,只是不代表别人也爱听。

    李用楫、毛毓祥在刘文秀回话时,甚至将脸扭到了一边,拂袖表示不屑。

    天浪能看得见他们的不屑,刘文秀因为背对着这些人,是看不见别人鄙夷神色的。

    不屑便不屑吧,不喜欢听趁早滚蛋,天浪点着头应承道:“蜀王说得好啊,既然没什么事了,那便散朝,朕还有话想单独和蜀王谈一谈。”

    “万岁,臣也有关于开科一事想再和您确定一下,”王夫之见人天浪都要起身了,这才不紧不慢地说。

    “嗯,好,朕和蜀王也只是闲来叙话,还是开科的事要紧,那么蜀王便先等一下,会有人传你的。”

    王夫之承运殿正殿,便听身后有人阴阳怪气地说:“到底是皇亲国戚,绿妖的嫡亲三哥呀,可以密奏啊,是我等比不了的。”

    又有人说:“是啊,区区一个五品官,说声有密奏,陛下便连与亲王的会谈都得给他让路。。。。。。啧啧啧。”

    王夫之也只做听不见,天浪和王夫之一个后门,一个前面,先后来到东偏殿,四下再无别人,天浪当头便问他,“三哥看出什么来了?”

    王夫之‘噗通’一声便跪下来,紧张地说:“万岁这是又要娇宠皇后,冒天下之大不违呀!”

    天浪呵呵笑搀他,“三哥起来说话,如果你猜到的正是朕要做的,那么朕也告诉你说,你妹妹想要做的,便都是朕必须为她完成的,而且相信她的许多想法虽好,朕却总是担心她毛手毛脚,把好事办砸,是以有些事由朕为她做,会少了许多波折。”

    “只是这件事若是朝臣都回过味儿来,怕是会对万岁群起而攻之!到时万岁将如何自处?”

    “他们为什么要攻击朕?朕只是开办海事学堂,又没说真让商人子弟参加科举?”

    王夫之冷笑,“果然被臣猜中了,万岁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招,用了何止一两次,群臣愚笨,偏偏一次次的上当。您说是没有让商人子弟参加科举的打算,可在臣看来,以及臣对小妹的了解,圣上夫妻二人,必定是要让商人子弟参加科举不可!或者二位的真实目的便是抬高商人的地位与民户齐平,让商人子弟也可以做官。”

    “那又如何呢?”天浪也不抵赖。

    “那又如何?商人子弟不能参加科举,是自隋唐年间科举初兴之时便有的旧例,至今无人更改,万岁当然要三思啊,这会造成国基的动摇,甚至是对先圣学说的背叛啊!”

    “在朕眼里,这件事谈不上背叛先圣,朕的朝堂也不会是哪一家学说的道场,朕的心里,只有大明的富强。哦,这么讲似乎太高调了哈!”

    天浪讪笑着抓了抓脸,感觉挺不知羞的,而后一本正色起来,“要说真话呢,其实朕心里还有两件最重要的事,第一便是我老婆说的,永远都是对的;第二呢,是如果我老婆说的不对,那便参考第一条。”

    王夫之被这样一句烂俗的现代汉语俏皮话给绕蒙了,巴拉着手指头算了半天,皱着眉心中恨恨道,“闹了半天你老婆说的不还都是对的吗?”

    两个人又打了半天的口水仗,王夫之一直拿理论依据说事儿,他是真害怕天浪捅出天大的娄子,质疑先圣学说,就算身为皇帝,如此做法也会被人认为你是在谋反自己的天下,和天下为敌。

    可天浪最后却说,“没有理论依据,那便创造出个理论依据出来嘛,兄长才是这方面的行家,孔孟朱王,你捻熟的很,拿去几张草纸,朕送你好笔好砚,麻烦你写写画画的解释一下,一定要用孔孟朱王的口吻哦!孔孟朱王说的都对,如果不对请参照第一条。”

    王夫之恨得咬牙,心话说,“你都把自己老婆宠成什么样了,竟然拿她来和圣人比较。”

    “万岁胡闹,你让臣写什么?臣真是不知说您什么好?就算让臣动笔,落到纸上也是一团墨呀!”

    王夫之就差气得大骂,我写个锤子!若真写了,刚到街上还不就被巡城御史拿砖头给拍死?重农抑商古之俗礼,《论语》《孟子》说的都是农桑的好处,虽没明言抑制商人,圣人们却也全都不乐意做买卖,这官司怎么打还不是输给那群老夫子们?

    (本章完)


………………………………

675 革新

    是啊,确实不太好写,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嘛。”天浪的态度也挺配合,却又说,“可朕没有打破俗礼,经商的也是侯性那孙子,不是朕,海事学堂不过是小儿科,跟科举没什么关系。

    最重要的,等到所有人都能从海上贸易中获利以后,你再拿出你今天写的小日记本儿给大家看,人家都会说兄长,哎呀,王大人啊,看来您才是最有先见之明的嘛。”

    “万岁的意思是,先要将生米煮成熟饭?”

    天浪把嘴一撇,哼哼道:“连做饭的都不是咱俩,咱们就负责永远都躲在后面打别人的黑枪!可千万别被人给打着喽,和兄长说实话吧,古今中外,只有这样悄摸摸的改革,才是改革成功的唯一途径!”

    天浪的话不禁让王夫之深思,改革不是推翻一切改朝换代,是需要最大的勇气,能平衡一切既得利益,故而在利益没有达成一致之前,如天浪说的悄摸摸去做,似乎真是唯一的途径。

    “挡在咱们前面做盾牌的,是见利忘义的侯性之流,海事学堂建立的也只是大明水师的小课堂而已,跟军队的校场不是一样吗?等真到了该把有些事摆在台面儿说的时候,会有一大批利益攸关的人替咱们往前冲的,咱们可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咱们只做裁判。”

    天浪就差说,自己要做的其实是黑哨了。

    王夫之默然点着头,“对对,横竖您把名字都给改了,炮灰也都早就准备好了,确实再没什么能威胁到您和小妹的了,只要解除了这个顾虑,臣也不担心了什么了。”

    “至于最后您是不是连科举都给改了,届时还是否会受到文臣百官的大力颂扬,臣也真的很期待呀,从打击贪官到提拔亲信,再到开科举兴学堂,这些事看起来都和您一文钱关系没有,实则却都是你的精心布置。算了,臣算是替古人担忧了,也算是领教了万岁的把权谋二字用到极致的手段了。”

    最后王夫之说,“臣心里想要革新的急迫,并不比万岁要少一分,大明乃至华夏王朝几千年的痼疾,如鲠在喉,皇明要再次振兴,许多事情必须要改。”

    “只是国朝的历代帝王,为革新而牺牲者大有人在,臣最担心的是亲人为了国家鼎革而沦为历史的悲剧,便犹如孝庙弘治皇爷,那是多么好的一位圣君仁主,竟然也被利益集团下黑手倒在了革新的路上,嗨!”

    “呵呵呵,兄长也真是谋划周详,为天下千年计呀,我皇明算上逊帝允炆,至烈庙崇祯,经历十六代帝王,死因不明的便至少有四位。

    这其中孝庙弘治皇爷想抑制土地兼并,武庙正德想要重武轻文,穆宗同孝宗一般,也是一代英明贤主,在位六年,也曾抑止土地兼并,限田,制定勋戚宗室土地依世次递减,大力清田,划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

    可是穆宗先皇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人说服食丹药,被人笑着说他死于女色。秦皇汉武唐总都服食丹药,怎么没见他们而立壮年便死于女色呢?还有光宗,在位数月,死于红丸。”

    天浪顿了顿,一脸讽笑着说:“兄长此等揣测并非阴谋论,故而朕以为嘉靖皇祖和万历皇爷一直在宫中深居简出,连大臣们都很少能看到他们的踪影是有道理的,只有把自己保护的更好,才能活得更久,哪怕你是皇帝,也依然是这个道理。”

    少倾,天浪又半开玩笑地问道:“哎,兄长,你说咱大明国朝中期以后,是否所有想要励精图治清除弊政,动勋贵们手里的大煎饼的仁王圣主都不会善终啊?”

    “是否只有你那个天真的妹妹,朕的傻丫头还傻傻地说什么‘虽千万人吾往矣,’可朕又怎会让她成为悲剧呢?”

    王夫之凝神看他,他夫妻二人的感情至深,世间皆知,天浪说的这些话,在他看来并不奇怪。

    而且在他看来,有明一代的帝王,大多都是情种,尤其是宪宗皇帝,万贵妃病逝后,他竟然也预言自己活不长,而后不出一年,忧伤而逝。

    天浪则谈及生死非常随便,他是经历战火洗礼,战场上见惯了死亡的人,又怎会忌惮死亡呢,他只是接着笑说,“别以为朕这是在危言耸听,就比如嘉靖皇祖,他每每预立太子,也只是宣入宫中与所立太子见一面而已,回头太子便不明不白地死掉了,而且还不是死了一个,是一连死了两个。”

    “你来告诉朕是怎么回事?聪明如嘉靖皇祖,难道会猜不出这里面的蹊跷吗?真以为他会相信道士占卜的什么‘两龙不得相见,相见必死一条,’的鬼话?是以他当然会深居简出了,要是换了朕,朕也会这么做。”

    天浪负手而立,逆光看向殿外天空上愈加密集起来的乌云,王夫之看到他的背影,是闪耀着幽暗的金光的。

    王夫之也是第一个戳破他心中最大的顾虑的大臣,而他刚刚的那些话,甚至连和芊芊都未曾讲过。

    他一直在担心芊芊的莽撞,就像蛮牛闯进了瓷器店,而且这段期间,均田令日渐深入实施,也愈加增添了他对芊芊安全上的担忧,他把天下精兵都交给了自己老婆,其实不只是在娇惯她,更是希望能保护她。

    改革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怎会是仅凭一腔热血就可以完成?可以说,天底下的所有最难办的事情之中,和历史的经验告诉了他,国家的内部革新从来都是最最难以办到的事情,比改朝换代还要困难得多。

    可芊芊偏偏非要这么做,天浪能怎么办?而且他也好,例如王夫之也好,也并非不想革新弊政,只是千百年来的政治一直如此,革新的雷区一旦触碰到支持你们上台的那些人的利益,那些人绝对不惜将你再悄悄杀掉,从新换一个人来当政。

    是以历史上执政者从来想要革新时,向内部既得利益开刀都是一个最最危险的雷区,几乎是谁碰谁死。

    管你中国外国,是商鞅还是王莽,林肯还是肯尼迪?

    (本章完)


………………………………

676 山川地域图

    对于天浪和芊芊来说,现在还不是暴风雨最猛烈的时候,因为田地侵占最严重,勋贵豪族世家最多利益最广的省份大都还在北方和南直隶,等天浪收复了那里的土地后,才会与那些人发生你死我活的较量,王夫之甚至怀疑他能不能带领大明收复那些土地,而不收当地豪族世家的阻止。

    和王夫之的谈话结束后,天浪又命人引着刘文秀来到了西偏殿,首先映入刘文秀眼帘的是偏殿里的一个巨大的沙盘,这让他为之一震。

    “陛下,这是否便是大明的山川地域图?”

    “没错,正是,”天浪答道:“不久后恐怕就会有一场很大的战事,到时候朕还要仰仗蜀王的奇谋决断。眼下李如靖坐镇湖广、马进忠坐镇江西、秦老将军带领着校练卫又执掌工部、堵胤锡领军御营又执掌兵部。

    这些朕所仪仗的重臣都已经忙的焦头烂额了,呵呵。还有郝永忠不久后恐怕也要去坐镇长江下游,指挥我军在那里的一系列反攻。

    可大明现在却有一件比巩固湖广、江西和收复南直隶都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朕正苦于朝中无将,上天却将蜀王赐给了大明,你让朕怎么能不高兴呢?”

    湖广和江西的事情刘文秀很清楚,他却从没有想过天浪在收复南直隶的同时真的还要干些别的,难道真的是那件事?

    看向这座将大明疆土缩地成寸的山川地域图的一处盆地,刘文秀豁然。

    “陛下莫非是让臣去收复四川?难道陛下真的下了决心要帮助晋陕的百姓渡过灾荒?臣当时真的以为陛下只是唱高调而已。”

    天浪毫不犹豫的回答:“那是自然,晋陕的百姓也是我大明的子民,或许在十年以前,大明很对不起那里的百姓,可当大明已将那里的土地丢失了以后,才让朕感觉到失去了的珍贵。”

    天浪知道刘文秀不敢相信这些话,任谁都不会想到天浪打算在四川、河南、南直隶三个方向同时向清军发起反攻。也许这真的是一个疯狂的决定,天浪解释道:

    “朕决心已定,对于四川的情况,朝中又没有人比蜀王更熟悉的了,朕这些日子一直没有动作,就是在等蜀王你呀,哈哈。有了蜀王出马,朕再调拨出其他部队由你指挥,不只是四川一地,连晋陕两省的收复事宜,都将由蜀王全权负责。”

    刘文秀有些不安的问:“可是陛下,如今明军已经在河南及浙江展开了反攻,如果再进攻四川,不但进攻兵力捉襟见肘,大本营更是会防御空虚呀。何况我军刚刚经历了江西、湖广两场大规模的血战,虽然最后胜利了,却也是惨胜,损兵数十万,此时更应该休养生息才对呀?”

    天浪答道:“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守,明军的反攻看似势大,而河南与浙江两省却都是佯攻,朕就是要将多尔衮的注意力吸引到长江的中游和下游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