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明霸业-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锅给烩了,把俩人都杀了之后,李自成便跑路了。
跑路当然不是去造反了,这时候大明的反贼还没那么猖狂,李自成也没被逼上绝路,他还有一条路,便是去做官军。
李自成投军甘肃的甘州,在明军名叫如岳的麾下帮朝廷剿匪,您看李自成这时候还满是正能量,还帮大明剿匪呢,他日后就是最大的土匪。
剿匪的时候呢,又一次李自成随着如岳攻破了土匪的山寨,并在土匪的山寨里解救了五名美妇人,如岳是个很豪气的上官,便把五个人中分了几个给自己亲信属下,其中一个便是邢氏,被他分给了李自成。
邢氏其人,相貌几乎如韩金儿一般貌美,性格呢,呵呵,居然也和韩金儿差不多。也许是李自成命不好吧,先后娶了两个媳妇,便是接连的家宅不宁。
但是邢氏找的人与盖虎儿不同,是李自成都不敢惹的,因为这位来头大得不得了,是明军的参将,叫做王国。
王国的谐音是亡国呀,也不知道那个爹给他起这么个名字,传说是破军星下凡的李自成他都敢打主意,那不是摧着让大明亡国吗?
可这时候李自成是他手下,老李不得不矮他一头,忍受腌臜气,心里却恨不得找机会便把王国给杀了。
王国还了不自知呢,以为李自成挺够朋友的,又因为邢氏的原因,他还把李自成提携了提携,让他做了明军中的把总。
把总也是有品级的,在明军的武将之中品级算低的,但也是七品,手底下满编的话,有四百四十官兵,相当于营长。
然而王国自己作死,给伺机杀他的李自成提供了良机,是时大明的军中已经非常腐败了,将军们克扣士兵的粮饷成风,原本各地军户们的屯田也都几乎全部成了将军们的私产。
王国身为参将,在大明军中算是高级将领,他也是这么做的,可是他不幸的是提携了李自成啊。李自成因为对王国的恨,又有士兵们对王国克扣粮饷怀恨在心这一契机,他便鼓动着手底下的士兵趁着王国休息的时候冲进去把王国给杀了。
他可没杀邢氏,其实李自成人不错,尤其是从来都疼老婆,且他觉着邢氏事出无奈,而且王国提携自己也是因为邢氏。
杀了这么大一个官,此后李自成走上了造反之路,不过他一直都对邢氏非常信任,只是邢氏并不愿意和他造反,虽然李自成造反是因为她,可李自成此后没法再给她安全感。
对邢氏的心思并不知情的李自成让邢氏给他的起义队伍管账,做财会,可做财会就会接触到一些李自成的属下,这其中便有一个叫做高杰的,绰号翻山鹞子。
虽然李自成这会儿还没瞎一只眼睛呢,可高杰的人也长得比健全的李自成帅了不少,邢氏和高杰接触的机会多,心思也就越发活泛了。
这回李自成还真没发现,可高杰心里清楚啊,李自成两次的杀人前科,便都是因为这档子破事儿,杀得尼玛全都是隔壁老王。
高杰害怕事情被发现,害怕李自成把他也给宰了,他就和邢氏商量,带着她一起逃跑了,杀官造反肯定没前途,他说带着邢氏去投降官军,邢氏便是立马就答应了。
且邢氏逃跑时,还把李自成的钱也都给拐跑了,高杰就带着邢氏投降了明军的洪承畴。
后来高杰有着邢氏的出谋划策,加上本人也会打仗,还一度做到了南明弘光朝的江北四镇之一,太子太傅,与刘良佐齐名,当然刘良佐也曾是李自成的手下,而刘良佐降明时,投降的是曹变蛟。
不过大多数人都还是觉着邢氏选错了人,李自成虽然没有高杰帅,可李自成贵在用情专一啊,对邢氏也好。
邢氏跟高杰在一起,高杰虽然对她也不错,但是高杰滥情,每攻下一处城池或村寨,第一件事便是抢人。
再说李自成造反之后不久便被官军打得一败涂地,受了重伤还瞎了一只眼睛,准备隐姓埋名跑路,可他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跑了,心中所信任的唯一朋友,就只有高家三姐弟了,于是他便去了高家。
在高家第二次养伤的这段期间,高桂英对他照顾的更好,李自成也没媳妇了,便在高家两兄弟的撮合下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从这天起,高桂英带着两个弟弟还有她和李自成两人的养子李过一起,随他去投靠了高迎祥,并帮他四处招兵买马,高立功和高一功则为他冲锋陷阵。
是高桂英始终如一的支持,才最终成就了那个捅破了天的被称为闯王的李自成。
高立功最后战死了,可李自成永远记得高立功在义无反顾追随他时所诉求的唯一条件,就是将来姐夫发达了,别杀把他两个小舅子和媳妇杀了就成。
也只有高家三姐弟永远信任李自成,如果李自成不能自成,他们就帮着他让他成。
高家三姐弟也和李自成的亲侄子李过一样,始终都是李自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哪怕在李自成自我膨胀之后,杀了罗汝才以及大部分十三营七十二家的那些个兄弟们,也没有对高家兄弟动手。
和过去两任相比,也只有高桂英不嫌弃李自成长得不帅,扮相不可爱,在瞎了一只眼的时候还深爱他,嫁给他。
李自成也确实眼瞎,否则也不能因为两个狐狸精被一步步逼向了造反之路。
………………………………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嫌弃他不帅
高桂英带领麾下米脂娘子军随李自成东挡西杀,李自成对她也始终专情如一,当然了,直到看到了北京紫禁城巍峨宫殿里的那个小宫女之前。
因为不好女色,在和高桂英的婚后,李自成有过一次可能做父亲的机会,却因为高桂英同他一起浪迹天涯的颠沛路途中,骑马流产。
传言破军星下凡,分有根和无根两种,无根的对这个世界破坏完了,祸乱结束也就神仙归位了,而有根的先破后立,会破军化禄,很了不起。
比之李自成,是不是许多人都联想到先破后立的破军星是谁了呢?
无论有根无根,但破军星下凡的,子嗣都多灾多难,比如李自成,就没有子嗣,唯一的子嗣也因高桂英孕期的转战长征而流产了,从此高桂英便不育了。
再多一句嘴,李自成打下北京后终于纳了一个妾,便是宫女费珍娥,或许李自成天生就和女子犯冲,这第四个女人直接成了大顺军覆灭北京城的第一只推手。
宫女费珍娥因为是被李自成强掳的,怀着对大明朝灭国的无限恨意,而李自成呢,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因要攻打吴三桂,便直接把费珍娥送给了自己麾下的威武将军罗虎。
这次在进攻吴三桂之前,李自成是打算先派罗虎从海陆先切断关宁军的粮道,于是为了激励罗虎便把费珍娥送给他了。
罗虎是大顺军的威武将军,麾下有三千骑兵,号‘震山营’,为人善战,骑兵战,火炮战都十分内行,震山营是大顺军中少有的军纪严明的精锐。
然而李自成没想到他麾下的大将,攻打关宁军的开路先锋竟然死在了被他当做礼物送出去的小妾费珍娥的手里。出师未捷,大顺军便挫了锐气,折了一员大将。
再说桃花新苑中的客堂里,高必正一直是陪聊,还提及了自己如何惧怕高桂英,高桂英此前还一直跟随自己的养子李锦一起,在湖广的宝庆一带同尚可喜和孔有德的清军打游击。
而天浪发起湖广反攻战以后,李锦便从母后走到台前,开始和李定国一起对洞庭湖以西发起大规模进攻。
这阵仗特别凶险,所以李锦不放心母亲的安全,便把她送回了柳州的娘舅家里。这可愁怀了高必正,高必正一天天被姐姐数落的都不敢着家。
盏茶的功夫,天浪和王夫之就进入了话题,王夫之一脸的悲春伤秋,“嗨,适逢我华夏衣冠南渡,宗庙蒙尘,许多读书人即使有心向学,却怎奈报国无门啊。”
天浪则回答说,半个月前去了趟桂林,那里书院里的读书人似乎也是很闲,一肚子的书生意气差不多也全都化作了摆摊算卦卖字画的,聊八卦的力气。
听天浪提起他带着芊芊上桂林的事儿,王夫之皱了皱眉说:“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浪说那次带去的人够多,桂林城不敢反叛。
说这话时,王家又来了一位客人,而且也是他们的熟人,王夫之成立天地会,主要成员便有一个,叫做方以智的和尚。
和尚法号上弘下智,天地会中有一个分舵,叫做洪门,这位大和尚便是洪门的第一任舵主。
这可不是咱瞎掰呀,可是有根有据的,什么天地会呀洪门呀,都是明末清初这帮子第一流的大儒士,嗯,而已不能说都是鸿儒吧,至少傅山是道家,方以智是佛家,外加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说来有意思,后世演变为黑帮的天地会呀、三合会呀、洪门呀,都是明末清初这帮子第一流的大学问家,开宗立派建立传世朴学的儒家宗派的真正的道德完人们给鼓捣出来的,这些真是一帮华夏子孙中的精英啊。
而且蒋介石靠青帮起家,洪门的最后一任大佬司徒美堂先生则建立了致公党,参加了开国大典。
方以智这次不是参加开国大典的,来王家是顺路,他是被天浪邀请去隔壁超度念经的。
天浪把隔壁的义庄给拆了,要重新建一座和大舅哥比邻而居的院子,当然了,主要是为了避开舅哥的视线,跳墙见老婆方便。
拆掉的义庄呢,就需要有和尚给可能不愿离散的亡魂念经文超度,这便请了弘智大师这个半吊子和尚。
半吊子和尚佛法还挺无边的,毕竟人家是大学问家,无论是做黑社会还是做出家人都干什么像什么。
大师正念着经呢,耳朵一动,隔壁有佛跳墙的香味飘来,于是大师就跳墙了。
王夫之见到方以智便是调侃道:“古话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句。若当真事不可为,妹婿不如和为兄一起,步对面的这位弘智大师后尘,出家也不失司君子的好归宿啊,皇上以为呢?”
意思就是说与清军对抗失败,大不了就出嫁当和尚呗,和方秃驴一样。
可天浪一听便触电般躲开王夫之好远,谨慎道:“别让你妹妹听到,否则连我也被你牵连,出什么家呀,若是咱俩都出嫁了,你把妹妹放心托付于谁?实话说,朕可是不放心将芊芊托付给任何人,包括舅兄你。”
面对来客,一个皇帝一个鸿儒,很没形象地嘻嘻哈哈,完全无视了蹭吃蹭喝的方以智。
方以智年纪不到40岁,面容清瘦却鼻直口方,皮肤黝黑,两条剑眉更是又浓又黑,一双眼睛吐露一股正气,一席僧袍看似与世无争,却又神采奕奕。
天浪和王夫之扯会蛋,方以智依旧老僧入定,不动如山,天浪也是故意试试他,这时口中终于禁不住赞叹了一声:“好个大和尚!”
天浪向对面的弘智大师拱了拱手,一脸郑重,“佛门的清规与儒家的修身本就没什么区别,都是修己渡人,弘智大师的气派确实也令朕心生神往啊。
若不是大师被朕请动,来超度亡魂,便是该每日梵音缠绕、晨钟暮鼓的聊度余生,实乃如舅兄所说的,是君子的好归宿。”
天浪说请他念经是大师出山入尘世的理由,不过是人多眼杂,暗指是天浪请他出山坐镇洪门,是在向方以智称谢。
方以智淡笑,“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罢了。”
刚刚还在扯淡,这会儿三人又打起了机锋。
王夫之提出了夫子立身之道,僧人则对以孟子的大义之门,天浪不置可否。
几句话后,四个人一起点头,只不过高必正的点头完全是为了配合环境,还有他觉得自己能同面前的两位大学者同台对话,并获得些认可,真的是很帅。
其实呢,他啥也没说,只说了自己被高桂英欺负的事情。
不过他对博学的鸿儒一直都很向往,只可惜自己是个白丁,但是配合配合天浪三人,故作下深沉还是挺有趣儿的。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子曾经曰过
几人都未在说话,都在等待着天浪,看皇帝有没有什么下文,若不能出世在野,只能入世在朝,仅仅舍生取义怎么够呢?
天浪微微笑了,“夫子曾说过,如果当真让他选择一项职业,他会去驾车。如果让朕选择的话,朕也许会选择做一名弓箭手。”
王夫之眉毛扬起:“哦,愿闻其详。”
天浪也不扭捏,侃侃而来,这正是在未来舅哥面前展现学识的时候,与王夫之方以智这等人中龙凤相交,仅凭皇帝的身份甚至姻亲的关系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同等的学识与其平视着对话,才能真正让对方敬佩,才能真正获取天下读书人的人心。
“朕这么说是因为感叹如今我大明谋士满天下却是征夫寥无人,伯夷叔齐空有气节,而只有气节并不能救国,我大明多少所谓智者都只知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像舅兄这般肯为国家弃笔从戎的血性男儿又有几人?”
弘智大师也缓缓开口了,“阿弥陀佛,所谓空谈误国,皇上是和贫纳一样,倡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么?见皇上一身杀伐之气颇重,贫衲却也知道舍生容易,取义则甚是难为呀!
修身容易,渡人救世则必有天助。诚如刚刚而农所说,若当真事不可为,舍生又有何益呢?如果舍生而不能取义,总该先渡一个便是一个吧,先渡了自己又有何不可?”
天浪面不改色,回问弘智大师,“朕有一问,愿闻大师高见,曲肱茅屋鸡同宿,举火荒村鬼作邻。请问大师,与鸡同宿,与鬼作邻,你救得了谁?
你救了一只鸡,年底鸡被主人杀了,你救了一只鬼,清明时节,这鬼又被阎王给抓了,大师所做的,岂不是无用功吗?”
“这。。。”弘智大师一时语塞饿。
天浪再次向弘智大师拱了拱手说道:“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诚然若要渡人必先渡己,然则己不起心动念,发愿成佛,又如何度人?
可若只执念一句佛号而不去正心,当真就可以渡己成佛吗?这大概便是儒家与佛家的区别之所在,禅宗讲究无住之心,儒家却是需要有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王夫之手抚摸着自己脸上的伤疤点头,伤疤并没有让他显得有多狰狞,却更显现了一个大孝,大义,大智,大勇之人的风骨。
可他的眼神中仍带有对天浪言语莽撞的一些抵触,他面无表情的幽幽问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却是好的,那么如何能够不执一念而正心修身呢?”
天浪看来今天非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博学鸿儒的心里狠狠打下自己的烙印,倒也不怕王夫之认为自己言语莽撞,毕竟来日方长,有芊芊这个小辣椒的妹妹在,又怎会让天浪受亲哥哥的欺负呢?
日后王夫之自然知他到底是不是莽撞,可是天浪的才学是必须要展露的,毕竟他与芊芊之间,自己始终难以把握任何主动权,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滋味也不好受,他需要王夫之做自己的内援。
于是天浪又对王夫之说:“是否有心中所执,也要看所执为何。朕在广州拜祭过一个女子的坟墓,这女子便是李成栋的宠妾赵氏,‘先死君前,已成君志’便是她生前对李成栋说过的最后一句话。
朕认为,以身饲虎,而使得猛虎回头,更是真正的佛心。所以朕去拜祭了她,更有朕的好友李元胤向朕念唱了赵氏生前的遗作的一句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朕其实很惭愧这句话竟然只能出自我汉家的一位女子之口,却为何没有好男儿来吟唱呢?眼看着亲朋好友尽死在敌人刀下,自己一句佛号,一个蒲团就可以得渡吗?
良心不安的人难道都可以得渡吗?如果真的可以,那么朕宁可堕入阿鼻地狱!不要这样的极乐!”
“好!”“好!”一同喊出了两声好,一个是弘智大师的赞叹,而另一个声音则出自窗外的一位女子,天浪一听声音便知正是他的芊芊啊。
“妹妹不得胡闹!”王夫之显然是挂不住面子了,自己未出闺阁的妹妹,竟然在窗外偷听男人的说话,传出去岂不是笑话?
而正在这时,窗外走进来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却不是芊芊而是王夫之的未婚妻,襄阳郑氏,郑氏边走边说道:“相公发得什么火啊?高将军和弘智大师哪一个又是外人?
都是世家通好的,更何况弘智大师还是方外之人,妹妹是想听一听弘智大师的教诲,却不料自己未来的夫君竟然也在,岂不是巧了,刚刚妹妹还念叨着心上人呢,皇上便如听见一般的来了。”
郑氏走到天浪面前福了一福,她和王夫之两人即将完婚,王夫之已经去襄阳郑家送去了聘礼,只差出了孝期以后便完婚,若不是天浪急急派人催促王夫之赶紧回来,两人兴许正走在浓情蜜意的回家路上。
不过郑氏的一席话很是打王夫之的老脸,他刚斥责妹妹,自己的媳妇却是比自己妹妹还要大方,不但径直走了进来,还说芊芊刚刚如何如何念叨心上人,大方得很啊,卖自己的小姑也是丝毫没有负罪感。
听到了郑氏的埋怨,王夫之摇着头无奈的道:“皇上莫要见怪她们,都是而农治家不严。”
天浪飒然一笑,说了句,彼此彼此。
有芊芊在,天浪预想显现风采的大话势必就要成为笑话了,于是表情有些不自然,连忙就要收回刚刚所说的那些话,不敢再嘚瑟,“哈哈,朕方才狂妄的紧,还望夫人莫怪!也望姑奶奶莫怪!”
弘智大师也很尴尬,一个出家人,竟然没什么定力的为天浪刚刚的一句‘谤佛’叫了声好,这让弘智大师暂时沉寂了。
王夫之看到弘智大师表情不太自然,便想到了为他解释一下,于是笑盈盈缓缓开口说:“呵呵,无妨,无妨,方才皇上的话,似乎内中自有乾坤啊,弘智大师虽然佛法精湛,却也是释门的新弟子,却因为大师俗身曾是崇祯十三年的庶吉士,倒是对孔孟之道更能唤起共鸣。
众人都知道,只有新科二甲里的青年才俊,方可有机会成为庶吉士,大师的学问,足以令屡试不第的王夫之仰瞻了。”
………………………………
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的脊梁
芊芊这时站在屏风后面接过王夫之的话头,“今日有大师同我家皇上对召桃花苑,我便是十分感兴趣,也久闻弘智大师当年还与先皇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令先皇抚几称善,先皇后以大师为翰林院检讨、还做了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老师,而我家皇上敢于同弘智大师辩论机锋,是否也有志聘请一位未来太子的授业恩师呢?”
天浪温言笑道:“给咱儿子请老师,那还不都是你这位皇后说了算么?”
芊芊哽了哽,天浪的没羞没臊让她的话也接不下去了,她只是打个比喻好么顺便夸一夸自己引以为傲的男人好么,而且人家方以智真正的崇祯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老师啊,怎么这男人就三言两语扯到和她生孩子的问题上去了?
弘智大师则是退回一步合十双掌,道了句佛号说:“阿弥陀佛,未来太子可是有个当世三大儒之一的亲娘舅呢,船山先生的学问岂是贫纳这等半桶水可比的?好比挟太山以超北海,贫纳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方以智巧妙用了《孟子·梁惠王》中的一句,让王夫之还有天浪芊芊一对儿都非常受用。
王夫之的夫人郑氏虽然还没有和王夫之成婚,可婚礼也只在月余,况且这里是王家,她已经是堂堂正正的女主人,有贵客来访理当出来迎接。
而芊芊还未出阁,饶是来人有天浪,她也需避嫌,反正古代人就是直娘贼的矫情,说是虚伪做作也不为过,别管是什么武道宗师,佛家高僧,还是一代大儒,都不能免俗。
高必正这位估计也只有在几人间冒充下武道宗师了,他从前也听说过天浪天下第一惧内的雅号,却没真见过,听未来皇后的意思是想请方以智做自己未出生的儿子的老师,婉言提了那么一句他在崇祯朝的帝师身份,天浪便顺杆爬起来,给自己媳妇捧臭脚,高必正这才算亲眼见识了天浪的家教。
而方以智竟然好不顾忌皇上颜面的婉言拒绝了,高必正觉着老秃驴忒不通世故,你能给崇祯和他的皇子当老师,怎地就不能给当今圣天子和未来太子做老师呢?
便是拍着自己的大肚皮揶揄道:“皇上,娘娘,这位弘智大师啊,俗名方以智,字鹿起,二位贵人想必是知道的,可不知道的呢,就是他这厮学究一个,行为古板,嗨,就是挺没意思的一个人。
为臣后悔当初从王化澄手里边救了他,您二位看看,如今他的仇人王化澄被您二位折腾得死去活来,退了一层皮还名誉扫地,就差被清流们的唾沫给淹死了,可方秃驴他非但不感恩,还在咱们三位恩人面前硬装什么出世的佛陀高僧,直娘贼的令人牙根痒痒,不如娘娘发话,让臣给他一顿拳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