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枭途-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与别的都的新军有冲突,董有邻的处罚方式是:
根本不问谁对谁错,直接就将新兵分成了三部分——打赢的,打输的,和没动手的。
打赢了的,罚跑三千步。
打输了的,罚跑五千步。
没动手的,负重一万步。
军官加倍。
而尤鸿斌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不抛弃,不放弃!”
“以后要常相守了,常相守是个考验,随时随地,一生。”
“……”
尤鸿斌还会教岳飞他们这些新兵识字,每天五个,然后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
训练之余,尤鸿斌还会带岳飞他们唱歌。
有先秦诗歌《秦风·无衣》。
还有岳飞他们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的怪怪的歌曲,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人道德组歌》、《为了谁》、《军中红花》(这时禁军的军服是红色的)、《中国军魂》、《将军令》(这首是蔡仍原创的军歌,核心歌词“将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在新兵营的日子,岳飞见识到了很多很多他以前别说见了就连听都没听过的事,这些事皆能引起岳飞的强烈共鸣,让岳飞深陷其中,融入其中,不可自拔。
“旧历,宋宣和二年正月,帝亲至相州招兵,元帅并授业恩师兄弟好友数十人应召入伙,帝势初显。”——《中纪》·岳飞传。
……
………………………………
第七十八章 整编
…
就在蔡仍在相州壮大自己的时候,宋江也在壮大他自己。
跟当初蔡仍预料得差不多,河北禁军真是烂到了根子。
原本,只要宋江义军一过黄河,甚至都不用等宋江义军过了黄河,就可以将宋江义军这几千人马全部剿灭。
可河北禁军,要么就是反应太过迟钝,要么就是不堪一击。
结果,竟被宋江义军生生的杀出了一条生路。
不仅如此,恰逢今年河北大旱,宋江一伙一路打、一路壮大,现在竟然有两万人马了,比之前还多,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现如今,宋江率领这两万人马盘踞在庆源府(后世河北省赵县)五马山,他们在五马山上结扎了朝天、铁壁等营寨,形成了声势极为雄壮的军事堡垒,伺机进入太行山蛟龙入海。
黄潜善、梁方平亲率大军打了好几次,结果无一例外,全都被宋江义军仗着地利的优势打退了。
目前,黄潜善、梁方平等人调动了六七万大军将宋江一伙围困在了五马山。
可即便是这样,黄潜善、梁方平等人还嫌手上军队不够——他们想凑齐十万大军,一举剿灭宋江义军。
因此,本以为可以在相州安心练三个月新兵的蔡仍,在只练了两个多月之后,就接到了黄潜善的调令——调金吾军北上一同围剿宋江义军。
接到调令之后,蔡仍也是无奈,只能将新军的训练期缩短,同时在张悫征集民夫、粮草、物资的时候整编金吾军。
整编计划是早就准备好的。
只不过,在此之前,不论是兵,还是将,都在接受训练——有不少将领是蔡仍从别的禁军中挖来的,像高师旦、翟兴、翟进、薛庆、李宝,他们并没有接受过金吾军的训练,借着这次训练新兵的机会,蔡仍组建了一个训练营,将所有即将担任整编过后金吾军军官的人集中到一起,由蔡仍亲自对他们进行特训。
因为兵将都没有准备好,所以蔡仍才一直没有颁布整编命令。
如今开拔在即,蔡仍自然不能再等了。
于是,在接到北上剿匪命令的第二天,蔡仍公布了整编结果。
简而言之:
整编过的金吾军共六营人马,分别为:前、后、左、右、中、亲卫六营。
六营的指挥分别是:前营指挥张宪,后营指挥王胜,左营指挥张哮,右营指挥高师旦,中营指挥牛皋,亲卫营(也是马营)指挥王德。
除了这六营人马以外,因为好兵实在是太多了,蔡仍一不小心又多招了点,所以蔡仍还组建了一都亲卫,由杨再兴任亲卫统领——别误会,这都亲卫并不是那六营挑剩的,而是杨再兴挑剩了的才被分到那六营,岳飞、李宝可是都在其列。
……
四月中旬,金吾军开拔。
仅七日,金吾军连同张悫和蒋兴祖带统带的六七千民夫就到了黄潜善和梁方平指定的地方——如果不是为了等民夫帮民夫一块运送粮草物资,金吾军甚至不需三日便能到达。
黄潜善、梁方平等人根本就没想到金吾军的速度会这么快。
后来,黄潜善、梁方平他们私下里一合计,一致认为,蔡仍、张悫、蒋兴祖等人应该是早就准备好行军了,所以等到他们的命令一下,蔡仍、张悫、蒋兴祖等人立即就率大军开拔了,这才会来得这么快。
虽然蔡仍带来了两三千人马,但相对于十万大军来说,并不算什么。
更为关键的是,九成金吾军都是新兵,因此,谁都不会认为,这样的金吾军还能跟以前一样能打。
所以,蔡仍和金吾军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大的涟漪,只有中央禁军序列的一些人像增孝蕴、梁方平、王宗濋来找蔡仍聚了聚。
对此,蔡仍也乐得清闲,他一边继续引导各营磨合,一边老样子派机灵之人去各军挖掘那些有能力又不受重用的低级小校、士卒,同时一边让派人去打探宋江一伙和五马山这里的情况。
很快,金吾军的踏白就从当地人口中打听到了五马山这里的情况。
五马山属太行余脉,南隔济水与瓦龙山相望,北跨槐河和万花山对峙,东侧堆粟山和张良山为华北平原屏障,可谓群山环抱。
而五马山的西边正是巍峨的太行群峰,也应该是宋江义军的目标所在。
只不过,西边有著名的常山关挡着。
那常山关,周长约四五里,城墙底宽两丈,顶宽一丈五,高约三丈,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三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
如此险关,要想过去,自然不是一件易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江义军才被困在了五马山这一带,否则他们早就突围冲入太行山中了。
不久之后,负责打探消息的张宪,又给蔡仍带来了几个他们抓到的宋江义军的舌头。
从这些舌头的口中,蔡仍得知,宋江将其义军分成五部分,分别驻扎在五马山,瓦龙山,万花山,堆粟山和张良山,五部分互通信息,相互为援,形成了声势很雄壮的军事堡垒。
蔡仍将自己手下的一众将校和幕僚叫到一起,商量如何剿灭宋江义军。
大家充分讨论过后,一致认为,仅靠金吾军,剿灭其中任一山上的义军都难以办到,毕竟,现在攻守易势,金吾军是攻方,宋江义军是守方,而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金吾军这三千人马比哪一山的宋江义军都少,怎么可能独自去剿之?
又过了半个多月,所有参战部队陆续到齐,十万大军集结在五马山这一带,再加上二十万押运粮草辎重的民夫,整整三十万,对外宣称五十万,声势不可谓不雄壮。
黄潜善、梁方平召集高级将领来招讨司开会商量如何剿灭宋江义军。
会上,黄潜善率先道:
“鉴于这伙叛匪相互为缘,动一则会引动另外四座山上的叛匪下山夹击,我们通过商量之后,作出如下部署:乾宁军、永静军、保定军、信安军、安肃军、永宁军驻扎在白菇沟—竹林寨一带切断堆粟山和张良山上的叛匪与另外三座山上的叛匪之间的联系,广信军和顺安军负责攻打堆粟山,中央禁军负责攻打张良山,等将堆粟山上和张良山上的叛匪剿灭之后,再谋另外三座山上的叛匪。”
派乾宁军、永静军、保定军、信安军、安肃军、永宁军等五万大军切断五马山、瓦龙山、万花山和堆粟山张良山之间的联系,还算靠谱,再怎么说,五马山、瓦龙山、万花山上的宋江义军也就一万多人马,以五倍于宋江义军的兵马在平原地带阻截,这如果还截不断双方的联系,那赵佶每年在河北禁军身上花的上千万缗可就真是哭着走的了。
而负责攻打堆粟山和张良山的军队,却让蔡仍很怀疑他们能不能攻打下这两个山头。
中央禁军就不说了,他们的战斗力就是渣渣,虽然有两万多大军,但除了金吾军以外,其余军队根本就不能打什么仗,尤其还是这种攻坚硬战,因此蔡仍一点都不相信他们能攻打下张良山。
不过——
张良山这边好歹还有点希望,因为金吾军在张良山这边,他们能打啊。
最让蔡仍担心的是广信军和顺安军。
这两支军队,虽然成立已久,还各有一万多人马,装备也算齐全。
可据蔡仍所知,这两支军队其实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出战过了,上次出动,还是跟王厚和童贯收复青唐地区,并且还不是正式部队,而是预备队。
蔡仍真的很怀疑这样的军队能不能攻下堆粟山?
如果广信军和顺安军攻打不下堆粟山,对蔡仍没有影响,蔡仍也懒得去管这事,跟着瞎混也就是了。
可问题是,堆粟山上的宋江义军和张良山上的宋江义军是相互为援的关系,一旦广信军和顺安军剿堆粟山失败,再往严重点说,万一广信军和顺安军被堆粟山上的宋江义军击败,那攻打张良山的中央禁军就会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进而吃败仗。
所以,蔡仍沉吟了一会,问道:“请问黄招讨、梁都监,此乃最后的作战计划,还是有可以再商量的余地?”
黄潜善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沉声道:“蔡统领有何高见?”——这份剿匪计划可是黄潜善煞费苦心拟定的,他哪愿意让别人质疑?
梁方平刚刚立过大功,而黄潜善剿匪四五个月,不仅没能剿灭宋江义军,反而又让宋江义军壮大了起来,因此梁方平根本就不将黄潜善放在眼里。
另外,梁方平知道蔡仍是真能打。
所以,梁方平仿佛没看见黄潜善的脸色一般,和颜悦色的对蔡仍说道:“蔡统领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这个计划还没有最后定。”
这时候可不是谦让的时候,蔡仍还指望着再立新功继续壮大呐,哪能不把握机会说话?
基于此,蔡仍稍稍沉吟了一下,便道:“小将认为,这是个平均分配兵力地计划,我军在堆粟山和张良山两个战场都不能获得绝对优势,按照这个计划,即便我军取胜,也有可能是惨胜,因此小将认为这个计划不妥。”
蔡仍的话音一落,梁方平的爱将田师中就在梁方平耳边耳语了几句。
梁方平听罢,神色一动!
黄潜善见状,问梁方平:“梁都监有什么见地?”
梁方平道:“这伙叛匪的战力,大家都清楚,咱们自身有多大本事,咱们也都清楚,而事实正像蔡统领所说的那样,这么平均分配兵力,恐怕难以剿灭堆粟山和张良山上的叛匪,甚至有可能连其中之一都剿灭不了。”
黄潜善没好气的说道:“梁监军有什么高见,不妨直接说出来。”
梁方平听言,看向蔡仍,道:“蔡统领,你来替咱家说好了。”
众人都暗骂:“滑头!”
只有蔡仍一本正经的应道:“诺!”,然后侃侃而谈:“小将认为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堆粟山、张良山中的任一座山,如果让小将选择的话,小将就选择集中攻打更好打的堆粟山。”
黄潜善道:“打堆粟山,张良山上的叛匪难道不会来援堆粟山吗?”
蔡仍道:“所以要派一军牵制住张良山上的叛匪,嗯……我们可以派出一军,大张旗鼓的向张良山前进,诱使张良山上的叛匪前来交战或固守张良山,主力却潜行堆粟山,一举歼灭堆粟山上叛匪。”
听了蔡仍的计划,众人交头接耳的讨论一番,最后都觉得以五万绝对优势的兵力去歼灭堆粟山上的宋江义军把握更大一些。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谁去诱敌牵制张良山上的宋江义军?
慢慢的,众人不约而同的看向蔡仍——他们的意思很明确:既然这个计划是你蔡子因提出来的,那么就由你蔡子因来完成这最艰巨的任务吧……
……
………………………………
第七十九章 言传身教
…
蔡仍就知道,只要自己提出这个作战计划,牵制张良山上宋江义军的任务就得落到自己头上。
这其实也是蔡仍所期望的。
一直以来蔡仍都深信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因此,蔡仍根本就不愿意跟大帮哄,而是更愿意自己独走一路。
至于这个在别人眼中最艰巨的任务,在蔡仍眼中真不算什么。
宋江义军总共也就两万人马,往多里说,张良山上的宋江义军也就五千。
如果这五千宋江义军据山寨而守,让蔡仍带三千金吾军去攻打,那蔡仍做不到。
可如果只是牵制住这五千宋江义军,不让他们救援堆粟山上的宋江义军,那蔡仍还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所以,见众人都在看自己,蔡仍当仁不让道:“如果诸位大人、将军信任小将,那小将愿意接下这个任务。”
梁方平笑道:“好!不愧我中央禁军的骁将,就是有别人没有的胆气!”
借着蔡仍打下的箕山寨大功,梁方平已经升迁,现在正式进入中央禁军序列,成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目前职务则是河北招讨司都监)。
屁股决定脑袋,梁方平当然得向着中央禁军的人说话了。
黄潜善也不是善茬,他虽然不敢怼现在正得皇帝赵佶宠的梁方平,却不可能跟从七品的蔡仍客气,他看着蔡仍咄咄逼人道:“你真能拖住张良山上的叛匪?你能保证吗?你敢立军令状吗?”
蔡仍连犹豫都没犹豫,就道:“战场上一切都是未知数,谁敢说一定,按照黄大人的计划就能稳胜吗?黄大人敢立军令状吗?”
黄潜善睁着眼睛说瞎话道:“至少要比你的计划可靠。”
蔡仍耸耸肩道:“黄大人是此战的最高长官(河北招讨使),我服从您的命令,不过我保留自己的意见。”
见蔡仍要撂挑子,梁方平不干了。
开什么玩笑,此战打胜了,大家都有好处,打败了,谁不得跟着吃挂落。
所以,梁方平开口道:“依咱家看,还是蔡统领的计划更靠谱一些,攻城略地只是其次,剿灭叛匪的有生力量才是主要目的,就算张良山上的叛匪发现上当,全军救援堆粟山上的叛匪又如何,只要咱们打得快点,等他们到堆粟山时,堆粟山上的叛匪恐怕也只剩下一口气了,而且,金吾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有两千多人马,以蔡统领的骁勇、金吾军的精锐,怎么也能拖住他们一两天,有这么充裕的时间,咱们愿打就打,不愿打就走,大不了再找别的机会也就是了,总比孤注一掷要安全得多。”
不用自己担风险,风险全都由金吾军担了,而他们想打就打,不想打就撤,这种好事哪找去,因此,梁方平这话一出,顿时就引了一片附和声。
梁方平见此,道:“依咱家看,此事也不用再商量了,就按照蔡统领的计划行事吧。”
最困难的任务已经有人抗了,而他们仅需要跟着四五万大军去混、去攻打四五千人,谁会不同意?
所以,众人纷纷站边梁方平。
黄潜善一看大势已失,便闭口不言了,只将这个仇默默的记在心中,它日再找机会跟梁方平和蔡仍报这个仇。
……
张良山上的统兵负责人是霹雳火秦明、一直撞董平、没遮拦穆横以及浪子燕青。
秦明、董平、穆横皆是宋江手下少有的悍将,而燕青很是机灵又有几分急智,他们四人组合屡败宋军,尤其是在他们驻守张良山这段时间,更是屡屡将前来围剿他们的宋军打得屁滚尿流。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秦明等人看来,宋军人马虽多,却不堪一击,对于宋军的围剿更是毫无畏惧。
这一天,秦明与董平、穆横、燕青正在闲话。
董平道:“官军越来越弱,这大宋怕是离灭亡也没多久了。”
穆横道:“不错,很快这天下就是咱们的了,到那时,哥哥当皇帝,咱们全都当大将军,坐享天下。”
燕青很冷静的说道:“也不能说官军全都不堪一击,那金吾军就很厉害,如果不是他们奔袭阻截,咱们又怎么会背井离乡来到河北?”
秦明“哼”了一声,道:“那是杨志、呼延绰无能,哥哥如果让咱们去攻打那箕山寨,又怎么会损兵折将叫天下人小觑了咱们!”
燕青道:“我曾特意去跟参加过那几战的兄弟打听过,他们说,那几战,杨志哥哥、呼延绰哥哥他们是尽了力的,尤其是杨志哥哥指挥的那场夜袭,最后杨志哥哥甚至亲自蹬上过寨墙,结果还是被他们打退了,戴宗兄弟和杨雄兄弟也折了,李应兄弟被生擒,所以千万不能小觑蔡仍、小觑金吾军。”
秦明因武艺高强而有些刚愎自用,他道:“杨志,胆小鬼罢了,他什么时候舍得过性命与人厮杀,战场上哪是他那种奸猾之人建功立业的地方,那日我若上了寨墙,绝不会活着下来。”
燕青刚想再辩驳,突然有人进来禀报道:“禀报几位头领,官军来攻打咱们山寨了!”
秦明听言,道:“哦?又来送死了吗?那正好让我教教杨志、呼延绰怎么打仗,来人啊,点将出兵。”
燕青连忙阻止,道:“哥哥且慢。”
秦明一听,眉头就是一皱,道:“为何要拦我?”
燕青道:“哥哥休要着急,待我先打探一下他们来了多少人马,有无接应,然后咱们再议是否出战,如何?”
秦明虽然莽撞,但不傻,官军来三五千,他能率兵出战,要是来三五万,他怎么可能率兵出战?所以他道:“确该如此,兄弟快去快回。”
燕青出去后,秦明、董平、穆横立即开始备战。
过了一个多时辰,燕青回来了,然后沉声道:“来了三个厢,分别是乾宁军、永静军、保定军,他们可能有三万人马。”
董平听了,皱眉道:“咱们张良山是官军的主攻方向?”
穆横道:“三万又如何,我等只要据山寨而守,官军纵然有三万,也未必能奈我等咱们,而且,只要点燃狼烟,定会有人来救援咱们,届时,咱们前后夹击,说不准能一举打退官军,然后咱们就去攻打常山关,只要打通了常山关,咱们就进可以攻城略地,退可以进入太行山中积蓄反攻的力量。”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喊道:“快看,狼烟!”
秦明等人听言,全都抬头看去,就见堆粟山方向狼烟滚滚。
董平眼睛一眯,道:“看来,官军这是准备同时攻打咱们张良山和张清他们堆粟山了。”
……
领命之后,蔡仍竟然将金吾军一分为三:
前营和左营,包括蔡仍及蔡仍的亲卫队,沿大道出发,直奔张良山挺进,这一路由蔡仍亲自统带。
亲卫营,从左面迂回,这一路由王德统带。
中营、右营和后营,从右面迂回,这一路由牛皋统带。
蔡仍的作战计划一出,不少人都冷汗直流,一共才三千人马,还要分兵,而且不是分成两路,而是分成三路,这开什么玩笑?
高师旦仗着资格老,劝了一句:“将军,这么分兵是不是有些太危险了?”
蔡仍道:“听我说完,我们的目的是迷惑敌人,让敌人作出错误判断,所以,分兵以后,你们全都升官了,张宪,你是乾宁军统制,王德,你是永静军统制,牛皋,你是保定军统制,而我是招讨使黄大人,都头一律升为统领,军名自己去想,什长一律升为指挥,军名也自己去想,遇上敌人,超过营规模的,都不许强攻,记住,不战则不已,一战必胜,绝对不许打败仗,沿途的岗哨要全部拔掉,所有俘虏要尽量放回去,但又不能让他们发现你们的真实编制,我说的,你们都明白?”
有反应快的,一下子就明白了蔡仍的意思,他们七嘴八舌道:“对啊,我们来张良山这里,并不是跟张良山上的叛匪硬碰硬的,而是来牵制张良山上的叛匪不让他们去救援堆粟山上的叛匪的,而我们只要按照将军所说的做,敌人必定会认为,来围剿张良山的是乾宁军、永静军、保定军的三万大军,而且是由黄招讨亲自统带,只不过因为我们纪律差,战线拉得有点长罢了,而面对我们这来势汹汹的三万大军,他们必然不敢轻举妄动,进而咱们轻易就可以完成牵制张良山上叛匪的任务。”
经这些人这么一分析,众人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