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枭途-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傅察这么一问,黄潜善、梁方平的兴奋也是一滞,他们心道:“对啊,这个军卒说的是应该算成功了,而不是成功了,莫不是这其中还有什么变数?”
黄潜善立即呵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蔡统领到底招安成功了没有,你给我们说清楚。”
张俊道:“小人认为成功了,不过,我家将军还未跟叛匪达成招安共识,所以小人才说应该算成功了。”
黄潜善、梁方平等人一听,皆大怒!
脾气不好的张焕甚至直接一拍桌子,道:“你一个小小的军卒,也敢胡乱判断招安大事成功与否?耽误我等大事,你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张俊原来是隶属于信德的禁军,时任信德知府的梁扬祖对张俊很有些印象,知道张俊并不是那种不知轻重之人,所以他抢在别人前面说道:“张俊,休要信口雌黄,快快说说蔡统领上五马山后的情形,还有你怎么回来了?”
张俊也挺尊敬有能力、人又和善的梁扬祖,因此,他冲梁扬祖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道:“小人随我家将军上了五马山之后,叛匪派出头领柴进接我等上山……”
其实——
蔡仍等人上山之初的事,张俊没必要说,因为这些无关紧要。
可张俊为了彰显他自己,竟然真就按照梁扬祖所说的从一开始说起,还重点说了他与花荣比骑射那一段。
直到黄潜善、梁方平等人全都露出不耐烦之色,张俊才长话短说:“……我家将军先示敌以弱,趁叛匪大意,突然冲向叛匪大头领宋江,然后带着我们一连打翻几十叛匪,生擒活捉了叛匪大头领宋江。”
听张俊说,蔡仍生擒活捉了宋江,黄潜善、梁方平等人的下巴差点没惊掉下来!
过了好半晌,增孝蕴才结结巴巴的确认道:“蔡仍捉住了……捉住了宋江?”
张俊一脸骄傲道:“不错,现在我家将军正押解宋江下山,我家将军派小人先下山来通知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早做准备。”
黄潜善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张俊身前,道:“你是说,蔡仍已经将宋江带下山来了?”
张俊与有荣焉道:“宋江在我家将军手上,他们谁敢拦我家将军下山?现在,我家将军应该已经带着宋江来到两军中界线了吧。”
梁方平一听,立即下令道:“快去接应蔡统领!”
随着梁方平一声令下,王宗濋等不少人立即冲出了中军大帐,然后就率领亲军去接应蔡仍。
这边,张俊又对黄潜善、梁方平等人说道:“我家将军还让小人提醒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一句,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最好商量一下是继续招安这伙叛匪,还是借着叛匪群龙无首之机加大力度剿灭了这股叛匪?”
“这……”
黄潜善、梁方平突然意识到,伴随着蔡仍擒住了匪首宋江,他们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现在,他们已经不仅仅可以招安宋江义军了,还有机会剿灭宋江义军。
不过——
很快,田师中就小声对梁方平说道:“擒住宋江,并没有伤到这伙叛匪的筋骨,他们完全可以再选一个大头领率领他们继续抵抗,所以……”
后面的话,田师中没说出口,但梁方平也明白田师中想说的是:“所以还是利用捉到宋江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招安这伙叛匪为好。”
就在田师中小声给梁方平出谋划策的同时,黄潜善的幕僚也在为黄潜善分析利弊。
最后,黄潜善和梁方平互看了一眼,彼此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达成一致——还得招安。
……
下五马山的山路上。
蔡仍和宋江聊得好不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如果蔡仍和宋江身边的岳飞等人不是手握刀枪全神戒备。
如果蔡仍等人身后不是有数千宋江义军的人手拿各式武器紧紧“相送”。
只看蔡仍和宋江聊得热火朝天的。
一定会以为,蔡仍和宋江是一对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此刻二人正准备找个酒店痛饮三百杯。
“……你们这种起,嗯……民变,看似是很有力量,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弊端和局限性,底层民众生活在分散、孤立、封闭的封建环境中,所以他们在维护自己利益时,很难实现普遍性的、大规模的合作,通常都是因为社会上有无数生存底线受到威胁的民众,才能导致民变……”
“……陈胜已经算是一个很成功的民变了,但他和他所建立的政权却只持续了六个月。在这短短的六个月,是一个开端,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开创了民变的先河、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但无奈,这似乎给历代的民变下了一个诅咒:王朝的失序,皆由民变所肇始。但民变却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每个乱世原因各不相同,但乱世以后,人们的期待却是一样的——秩序。普通民众在经历了乱世之后希望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生活,各路英雄豪杰都指望能在乱世里分一杯羹,然后过太平舒坦的日子。大家在摈弃旧制度上的诉求其实是一样的,同时,在追求新世界的理想上也是共通的。可这些却是你们这些当初有野心、有魄力、一拍脑袋就发动民变的人根本无法给予的,因为你们当初发动民变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你们自己过上好生活,并不是建立一个所有人都期待的新世界,这就使得你们所引导的民变有非常严重的局限性,是绝不可能长久的,你们这些发动民变的人中,运气好的,最终跟对了人的,也许也能谋个封妻荫子,但绝大多数,最终都会沦为别人的垫脚石……”
聊着聊着,蔡仍就跟宋江说起了农民起义的弊端和局限性。
宋江虽然有一定的能力,又有见识不错的吴学究辅佐,但他也包括吴学究毕竟因为身份和出身等原因见识有限,哪里听过对农民起义这么透彻的分析?
再结合他自己这一年多的艰苦起义经历。
宋江越发的觉得,蔡仍高深莫测,见识渊博。
宋江忍不住去想:“此人才识远在吴学究之上,此人若是能为我所用……”
想到这,宋江马上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他心道:“此人是什么身份,什么见识,什么能耐,哪能为我所用?”
不过——
宋江转念又一想:“此人懂得如此之多,那若是由此人来推翻这个腐朽无能的赵宋,是不是会有一些希望?”
……
………………………………
第一百零二章 班师还朝(上)
…
随着蔡仍越说越多、越说越深,宋江渐渐听出了一个问题——蔡仍只说农民起义的弊端和局限性,却绝口不提解决之法。
宋江忍不住问道:“蔡将军如此了解民变的弊端和局限性,想必有解决之法吧?”
蔡仍笑道:“宋大头领想问的是如何防止民变吗?这太简单了,民众只要能活得下去,只要没有人触犯他们的生存底线,他们是绝不会起来反叛的。”
宋江哪里会关心如何防止农民起义,他想问的是农民起义怎么才能成事?
可这话,宋江又不太好问出口,尤其是在这个场合。
而蔡仍又开始跟宋江谈如何治理天下。
如此一来,宋江就更跟不上蔡仍的思路了。
慢慢的,宋江终于意识到,仅仅靠他自己,是不可能推翻赵宋的,就算能推翻赵宋,他也没有机会取赵宋而代之。
终于,一行人来到了两军的边界线。
蔡仍这才回过头看着跟了自己一路的吴学究等人,笑道:“诸位不必再送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还会再见的。”
宋江沉吟了一会,也发话了:“你们不必担心,只要你们守住五马山,我就不会有事,我走以后,山上之事皆由吴学究和卢俊义商量决定……”
蔡仍也没阻止宋江安排后事,而是大大方方的等宋江全都安排好了,才一伸手,道:“宋大头领请吧。”
宋江笑道:“蔡将军请。”
尔后,蔡仍和宋江就像好友一块去踏青一般,并辔而行,一块走向官军一方。
守卫边界的董谊,如临大敌一般,率领上万人马将蔡仍一行接应了回来,再然后目送吴学究和卢俊义率领宋江义军回山,根本就没理之前蔡仍让张俊转达的可以趁机掩杀宋江义军这一茬。
说实话,宋军和宋江义军谁胜谁负,蔡仍一点都不关心。
因此,对于董谊的选择,蔡仍也没说什么,还谢他接应自己回来。
彻底离开了宋江义军的势力范围,蔡仍也是暗松了一口气,然后更加自如的跟宋江大谈治国之道。
在此之前,蔡仍从未跟岳飞等金吾军将士谈过治国之道,因此,在岳飞等金吾军将士看来,蔡仍与寻常的武官没什么区别。
直至今时今日,岳飞等人才知道,蔡仍为什么会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下马定乾坤。”之名。
这也让岳飞等人更加佩服蔡仍,甚至是崇拜蔡仍。
宋江倒没有崇拜蔡仍,但通过蔡仍露出的冰山一角,让宋江彻彻底底的看出来了,当初他发动起义有多冲动,进而开始迷惘……
突然!
远处传来了战马奔腾的声音。
蔡仍等人停了下来。
不多时,蔡仍等人就看见王宗濋等人打马飞奔而来。
见此,蔡仍笑着跟宋江道别:“我只负责建立招安的对话通道,具体的招安事宜,自有人与你谈,咱们后会有期。”
……
蔡仍说到做到,将宋江移交给了河北招讨司之后,他就回张良山了,对于如何招安宋江一伙,他是只字不问。
在这期间,蔡仍亲自去赵县招募了一千五百多名新兵,将金吾军补充完整,顺便还又私自扩充了一个指挥的人马,使得金吾军的总人数达到了三千五百人马。
再加上之前蔡仍从黄潜善、梁方平等人能勒索的人员、战马、战略物资。
金吾军的整体实力,不仅没有后退,反而又增强了不少,甚至蔡仍如果愿意,可以将金吾军直接变成马军。
这样的实力,就是在素以能征善战著称的大宋西军当中,其实都不多见。
从蔡仍的种种举动上,也不难看出,蔡仍是真心不想管招安宋江义军的事。
可有时候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蔡仍越不想管招安宋江义军的事,招安宋江义军的事就越是找到了蔡仍的头上。
七月末,朝廷突然给蔡仍下了一道圣旨。
“敕曰:忠孝之家,庭训早膺乎节义绳武之胤堂谕切凛乎纲常,光前无洝笥蟹剑忌晔杈糁伲谜率焦戎ā6匝裕讼壬俦V樱⒆士∷ㄊ冻耍来澄迓砬茏椒耸紫蕴骞遥纫择鳎釉椅浯蠓蚣弥莨鄄焓梗访谙罚胫撼海嗨靡宸街担嘁禄啦桑襄繁碛嗲熘狻
无疑,这是一道升蔡仍官职的圣旨。
只不过——
有两点是蔡仍万万没想到的:
首先、蔡仍万万没想到,升自己官的圣旨会下来得这么快,要知道,七品以上的武官升职可不是那么容易下来的——右武大夫以上属于“横行”,它的授予,必须颁布特旨才行。属于皇帝亲自掌控的、中央管理的高级武官。武官由武功大夫升迁横班是一道最大的坎,对应着身份与地位的巨变。因此,武官升这一步,要经过更多的考核,甚至有可能会得到皇帝的召见,然后才被授予。
而到了蔡仍这里,仅仅过了半个来月,升官的圣旨就下来了,关键是蔡仍还没有任何运作,这也太奇怪了。
再有,蔡仍万万没想到,赵佶和北宋朝廷这次会这么大方,不仅给自己升到了武官第十四阶让自己进入横行正使行列,竟然还给自己封了一个济州观察使的正任官。
记住,这是正任官,不是遥郡官。
遥郡官品只是武阶官的荣誉加衔,不用去上任,但按虚衔遥郡官品发放俸禄。
而正任官虽然也都作为虚衔,但是指武官已除去武阶官品阶,依据正任官品级领取俸禄,并取得担任相应的武官实职差遣,实际上类同武阶官品级。
因此,蔡仍的这个观察使含金量还是非常足的,甚至,蔡仍能从北宋朝廷给自己定的济州观察使上看出,北宋朝廷有可能让自己去济州驻扎,以镇压刚刚发生起义的济州,防止宋江起义军死灰复燃。
这么说吧,赵佶和北宋朝廷很可能会将济州一州之兵全都交给蔡仍统制。
到那时,蔡仍就可以统制一厢上万人马了。
这样一来,蔡仍虽然不能成为一方诸侯,但却有机会经营一州兵马——并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属于枢密院,并且调动时通常是由文人调管,由太监监军,实际上只有训练和统制权。
可这在极力限制武官权力的宋朝,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权力了。
这也是蔡仍一直以来追求的权力。
蔡仍是真没想到,这个权力会下得这么快、这么突然、这么蹊跷。
后来,通过贿赂传旨太监,蔡仍才知道,自己的职位升得这么顺利,竟然跟招安宋江义军有很大的关系。
蔡仍将燕青派出去一打听,才知道,敢情河北招讨司招安宋江义军并不顺利。
倒也不是说,宋江义军不接受招安——五马山上已经快断粮了,又有宋江当人质,因此,五马山上的人对于招安还是很积极的,他们甚至派柴进来回奔走,与河北招讨司商量招安事宜。
不过——
虽然这样,但招安谈得仍不顺利。
北宋朝廷那边最初的意思是: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直接加爵,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现今,叛匪还有上万数之众,不得不防。可将宋江等所部军马拆开,分作五路,山东,河北,分调开去。
这其实也是北宋朝廷必然的想法和思路,人招安了,可是心不一定招安了,所以北宋朝廷的戒备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宋江义军人的想法就不是这样了: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如果非要这样,那我们还不如死守到底。
如此一来,双方的谈判就陷入了僵局。
后来,河北招讨司将这些情况上报给了北宋朝廷。
王黼和童贯一商量,认为:宋江义军之所以敢漫天要价,是因为河北招讨司的人威望不够,震慑不住宋江义军,此事还需消灭了一半宋江义军、深入虎穴擒住宋江的蔡仍出马,才能彻底解决。
而河北招讨司的一众人等,在跟宋江义军交手了数个回合一点进展都没有了之后,也怕跟宋江义军谈不拢,促使宋江义军复反,进而前功尽弃,而且,河北招讨司的人也实在没想到,北宋朝廷打的主意不是全部招安宋江义军,而是要将宋江义军打散了,变得没有威胁,如此一来,招安宋江义军的难度无限变大,大到河北招讨司的人都不敢接这个任务了。
所以,北宋朝廷和河北招讨司一番商量和推诿之后,招安宋江义军的事就又推到了蔡仍这里。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宋江义军竟也同意由蔡仍来跟他们谈招安的条件。
北宋朝廷的意思是给宋江一个安抚使的虚职、武德大夫的级别。
因此,负责招安和震慑宋江义军的蔡仍,级别怎么也不能比宋江低。
在这个基础上,北宋朝廷就给蔡仍升了一个右武大夫济州观察使,可以压宋江一头。
另外,也正跟蔡仍猜测得一样,北宋朝廷已经想好了,如果蔡仍真能招安了宋江义军,就将宋江义军划到蔡仍名下,由蔡仍统制……
……
………………………………
第一百零三章 班师还朝(中)
…
北宋朝廷给蔡仍的诱惑太大了,以至于蔡仍实在是忍不下这个诱惑,而改变了之前不掺和招安宋江义军的初衷。
不久之后,蔡仍亲自带着前营和亲卫营将宋江接到了张良山。
一路之上,宋江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
作陪的穆横和燕青就不说了,不少原本隶属于秦明、董平、穆横、燕青甚至是隶属于杨志、呼延绰等人的部属,此刻都在金吾军中。
而最让宋江诧异的是,他竟然在宴厅中看到了花宝燕和程婉儿,而且,花宝燕和程婉儿似乎都有孕在身。
宋江并没有隐瞒他自己的诧异,他直言不讳的问道:“他们……”
蔡仍大大方方的说道:“你们中不少人都是迫不得已才跟着暴起的,这些人中又有一些人本身有一定的才能或是潜力,我将这些人甄选出来,让他们加入了我金吾军。”
蔡仍又看向帮忙安排筵席的花宝燕和程婉儿,说道:“她们是我新收的侍妾。”
宋江听了,神色一动,但却没有说什么。
蔡仍也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直接宴请宋江。
席间,蔡仍又跟宋江以及作陪的张宪等人说起了很多治国之道,不过这次蔡仍说得主要是国际上的治国之道,像辽国、宋国、西夏、高丽、日本、大理、李朝、占城、天竺、大食甚至是遥远的塞尔柱帝国、更远的拜占庭帝国的治国之道和民土民情。
这让宋江感觉他自己就像一只井底之蛙一样可笑。
不仅宋江,就连张宪等人,也感觉到了他们自己见识的浅薄,震惊和崇拜蔡仍的见识渊博。
……
宴后。
蔡仍请宋江去自己的临时书房一叙。
双方分宾主落座了之后,蔡仍开门见山道:“我这个人做事,讨厌拐弯抹角浪费时间,所以,在我跟你谈招安之前,我先说明,招安你等,我只跟你谈这一次,这次如果你我能谈的拢,我就招安你等,谈不拢,我就放弃招安你等,全力剿灭你等。”
宋江听言,忍不住道:“将军未免太过自信了吧?”
蔡仍悠悠地说道:“我不是河北招讨司的那些人,他们不知道你们已经断粮的根底,所以才会对你们投鼠忌器,如果他们知道你们已经断粮了,一定会围剿你们到底的。”
宋江沉默了一会,问:“将军为何不将我们已经断粮了一事说与河北招讨司的人?”
蔡仍道:“我自有我的用意,你无需多问,你只需知道,我若想灭掉你等,轻而易举。”
宋江哪是那么容易被吓住的,他言之决绝道:“小可虽然不如将军博学多才,但睢阳之战小可还是知道的,如果你们执意攻打五马山,五马山就会成为第二个睢阳。”
宋江的意思是:“是,我们粮草见底了,可我们还有战马,战马吃光了,我们还可以吃人,总之,你们别想轻易攻打下我们五马山。”
不想,蔡仍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直言不讳道:“相信我,我若想攻下你们五马山,你们连三天都守不住。”
宋江不信道:“不可能!虽然将军懂兵善战,将军的金吾军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但你们绝不可能轻易攻下我们严防死守的五马山!”
蔡仍摆摆手,道:“回头我会找个机会向你证明我所说的,现在,你只需知道,我若想攻下你们五马山不需三天时间就行了。”
宋江还是不相信蔡仍能在三天之内攻下五马山。
可想到蔡仍不是那种夸夸其谈之人,宋江犹豫了一下子之后选择暂时相信蔡仍的大话。
在这个基础上,宋江心中一动:“他有能力打下五马山而不打,那是不是说……他跟赵宋不是一条心?”
这个猜测,让宋江对蔡仍有了一些期待,他直言不讳的问道:“将军既然能攻打下我们五马山,为何不打?”
蔡仍敷衍道:“我不愿意打。”
宋江追问道:“将军不愿意为赵氏卖命?”
蔡仍看了宋江一眼,道:“别试探了,你的所有猜测,我都不会承认的。”
“你没有否认,就已经足够了。”宋江暗道。
宋江立即大倒苦水道:“国家内部关系和家庭内部关系,同是一个道理。儿子、弟弟耕田打渔,一年到头劳累辛苦,略微有点盈余,父亲、哥哥全部拿去挥霍浪费了;稍不如意,还要拿鞭子竹板抽打,残酷虐待,折磨到死也毫不怜悯。这公平吗?”
蔡仍一听,就知道,宋江这是在抱怨赵佶他们奢侈无度,过度压榨他们。
宋江又道:“挥霍浪费剩下的,又全部把它拿去奉献给仇人。仇人依靠我们的钱帛变得越来越富足,反而侵夺欺侮我们。然而每年奉献给仇人的钱帛从来不会因为受了仇人的侵侮而免去。”
这是在抱怨赵宋给辽国和西夏年年纳岁币,而且哪怕辽国和西夏年年找赵宋的麻烦,赵宋对于给辽国和西夏的岁币也从未免去过。
宋江干脆直说:“赋税和劳役这样繁重,官吏又掠夺勒索,农业所得已不够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这些人所赖以活命的只是打渔罢了,又被官府用各种名目的赋税科条全部征取去了,不留一点儿。上天生下民众,给他们设置官吏,本是用来养育百姓的,官府竟凶恶残暴到这种地步!天意和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