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道问鼎-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没有真的说出这一句话。

    “‘神灵禁区’?”陆启明不由莞尔;如此形容倒也贴切。

    这四个字正是令韩秉坤陷入绝境的最终原因。无生剑中蕴含的规则绝不是普通的规则,而是真实意义上的“无中生有”――这赫然是触犯了神灵“创物”的权柄。谢云渡仅仅是以剑意对神明不敬,根本不曾有实质上的侵犯,便招来了足以威胁其性命的雷霆天罚;那么韩秉坤的情况,更无需多言。

    不过韩秉坤说要杀他的是“天道”,可就不怎么准确了。天道与神灵从不是一个概念

    (本章未完,请翻页),但这个世界的人们却尚未学会区分这二者的不同。

    陆启明没有多言,只道:“或许因为韩先生才是真正的创造者,而我不过是将先生的剑法依原样复现吧。”

    韩秉坤淡淡道:“这些我已无心关注。既然来了,想必你心中有不少问题。趁我残存的力量尚未散尽,尽快问吧。”

    陆启明却摇头道:“我不是为此而来。”

    韩秉坤笑道:“哦?难不成你还是来帮我的?”

    “是。”陆启明直接问道:“先生虽舍肉身得以自救,但魂魄似已有离散之势。如此以往并非长久之计。不知先生现在有没有应对之策?”

    韩秉坤沉默,道:“你果然不是普通人。”说着,他似欲言又止,最终只道:“你应该对我隐宗韩氏有所了解吧?”

    陆启明略一蹙眉,道:“先生的意思是,由我前往隐宗求助?”

    “也只好如此。”韩秉坤笑容有些苦涩,承认道:“如你所见,我现在也不过是一个藏匿于此的游魂罢了,现身与你交流已是极限。我若有能力离开,便不会等到今日。”

    陆启明点头道:“既然如此,我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韩秉坤望向他,未语。

    陆启明取出幽泉镜,平缓道:“诸如幽泉镜这等法器,本身就是最合适温养魂魄的器皿。我看这幽泉镜虽已生灵性,但尚未孕育出灵识,正好对先生大有脾益。不妨让我以引魂之术请先生暂居此镜修养,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引魂之术……“韩秉坤低低念着这四个字,冷声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陆启明道:“先生所留之物曾助我良多,我只是想要报答先生的恩情而已。”

    “恩情?”韩秉坤摇头而笑,淡声道:“对于你这样的人,我留下的那点儿东西恐怕连帮助都算不上吧?更远远比不上幽泉镜的价值。你到底有什么目的,还是直接在这里说明白吧。”

    “如果先生一定想听的话……我有两个不情之请。”

    陆启明思忖片刻,微笑道:“我可以帮助先生完全掌控幽泉镜。但在先生返回隐宗之前,如果我遇到危险,还请先生助我。”

    韩秉坤挑眉,道:“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那我理应帮你,这根本算不得条件。第二个是什么?”他隐约有些预感,陆启明尚未说出口的那一条才是他最想要得到的。

    而这次陷入长久沉默的却是陆启明。韩秉坤耐心地等着。

    “我听说,先生在少年时一直跟随韩乾山前辈修行。”

    韩秉坤没有再问陆启明怎会知道这个,只点头道:“不错,我有十年都在老祖身边侍奉。”

    陆启明淡淡一笑,却无人能看穿他的真正想法。

    “那就请先生随意讲一些有关韩前辈的事吧。”

    ……

    (本章完)

    。。。
………………………………

第九十一章 世间之理(二)

    听到这句愈加不像条件的条件,韩秉坤心中却倏然有一道明光闪过。他定定地望着陆启明,开口道:“你也是渡世者。”

    他说这句话语气沉凝,竟无一丝犹疑。只要有了这个条件,一切便都能够解释清楚――

    为什么以陆启明在初入小周天的境界,就能够领悟蕴含至高规则的剑法?因为他有前世身为高深修行者的记忆。

    为什么陆启明也一样触及了神灵禁区,却不被天道追究、甚至连雷霆都未降临?因为他本身就是它召唤而来的。

    为什么陆启明根本不好奇与“天道”有关的信息?是因为他原本就懂得更多。

    以及为何不看重幽泉镜的价值、为何懂得引魂之术又为何想了解身为“八代”的韩乾山……这些问题,统统只有这一个答案。

    唯一令韩秉坤暂时未想通透的是,八代韩乾山的来历、事迹等等根本不是秘密,而陆启明连韩乾山曾经教导过他的这等小事都能够知晓,本应该问无可问才对。

    除非陆启明看重的东西根本与这些外物无关。

    “难道……”

    想到这里,韩秉坤心中渐渐升起一个异想天开的猜测;这一刻,纵然是他也难掩脸上的震惊,“难道你前世与老祖是故人?”

    陆启明面色如常,轻声笑道:“韩先生突兀做如此猜测,难道不担心我索性顺着意思欺骗先生吗?”

    韩秉坤眯了眯眼,神情很快恢复常态,也跟着笑道:“你越是这样说,我越是多了几分肯定。”

    他随意一指地下,淡淡道:“空间越稳定,时间流速就越快。连‘对面‘黄金树秘境的时间流速都与现在相差两倍,更可况连世界都完全不同?以老祖的通天之能,前世也必定是站在巅峰的修行者,存在数万年本是常理。”

    他继续微笑道:“纵然你前世恰好与老祖他是旧识,也无非是更巧合了一点。只不过若真如此,我是不是应该倒过来称呼你一声前辈?”韩秉坤时刻注意着陆启明的神情,可惜却看不出丝毫。

    陆启明只摇头笑了笑,叹道:“旧识

    (本章未完,请翻页)吗?这话说出来连我自己都不信……无论先生愿意相信哪个原因吧;如果先生不反对,那我现在就开始了,毕竟我也不适合在此久留。”

    韩秉坤沉默片刻,颔首道:“多谢。”

    陆启明微微一笑,垂眸望向手中的幽泉镜。

    ……

    幽泉镜是绝对顶尖的法器,威力无穷,变幻万千。

    类似于这一等级的宝物,除了炼制材料极为珍贵以外,更要求炼器者对阵法一道、五行规则都有着超凡的理解,因为法器核心大部分重要构造皆是直接以阵法结合规则的形式加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越是高明纯粹的规则,陆启明越是能够轻松更改、操控;反倒是念慈刀这一类等级低得多的灵器,陆启明要想要改造,就只能通过回炉重炼这种常规方式了。所以对于现在的陆启明,改变幽泉镜反而是最容易的。

    但韩秉坤却无法预先知道这一点;他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幕完全违背常理的场景――

    原本内敛古朴的幽泉镜在陆启明手中绽放出五彩琉璃般的莹润光泽――

    只看那镜面时而显现出泉水般流动的圈圈波纹,时而又清晰倒映出世间万景,倏而空明如隔绝有一片小天地,倏而又转为虚虚幻幻的模样,仿佛要再分化出一面新的幽泉镜……

    韩秉坤实在难以想象,就在这弹指之间,陆启明竟就轮转试过了幽泉镜的全部六重变化!而这却是韩秉坤纵使在修为全盛之时亦力不能及的。

    韩秉坤知道渡世者他们前世的修为可能有无限大,可是转世重修之后的境界却必然要受到修炼时间的限制。

    但陆启明。

    韩秉坤初次见到这个少年时,他分明才堪堪跨过小周天的门槛。如今也不过一年有余,虽然他确实已感知不到陆启明的境界,但料想也不可能高过多少,又怎可能做到?莫非他隐身在此,竟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出了什么偏差?而既然陆启明自己就可以掌控幽泉镜到如此地步,又何须他来相助?

    陆启明余光注意到了他的神情,便抬头微笑着解释道:“先生高估我了。如果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我用它来御敌,至多只能发挥前两重的效用。我只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检验一遍。”

    韩秉坤微怔,道:“检验什么?”

    “自然是要先检验一遍幽泉镜的特点,才能推演接下来的步骤。”陆启明不假思索道。

    韩秉坤不由沉默了片刻,道:“你……你难道不是事先准备好的?”

    陆启明笑道:“我之前连幽泉镜都只试过第一重,更不知道韩先生是不是真的在这里,当然没有什么好准备的。”

    这会儿韩秉坤也不知该说什么了。也难怪,韩秉坤见陆启明如此气定神闲胸有成竹,便以为他定然是早已计算好了一切,要来一出步步为营。哪能想到他其实是临场发挥、两袖空空便来了?

    陆启明大概能猜到他正在想什么,便笑:“放心,我一般还是很靠谱的。”

    韩秉坤思忖着“一般”这个词,不语,只在旁边看着。

    陆启明悄然一笑,看来这次他遇见了一位不很擅长开玩笑的。着实是他身边的诸如楚少秋、盛玉成、秦悦风等等都是异常活泼的性子,也连带得他说话时偶尔也打个岔。不过看来这韩秉坤却是习惯严肃的人了。

    简单几句话间,幽泉镜已很快恢复了平时的素朴模样。而令韩秉坤暗暗惊异的是,此时的幽泉镜,气息却已与以往截然不同。

    幽泉镜本是神域有名的以金、水二属为主的防御类法器,但现在的气息却明显偏近于火系,偏偏仍还能够维持原先的稳定与能力。韩秉坤理解陆启明的用意,毕竟幽泉镜原本的气息太具有标志性,神域稍有些见识的修行者都听说过;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透陆启明究竟是如何轻易做到的。

    而陆启明飞快改造完幽泉镜之后,已一刻不停地自纳戒中取出十数支白玉瓷瓶。他忽然望向韩秉坤,开口问道:“先生对阵法一道研究如何?”

    韩秉坤颔首道:“尚可。”

    “如此便好。”陆启明微笑道:“既然先生也兼修阵道,也无虞那些不必要的误会了。我现在就开始布阵。”

    (本章完)

    。。。
………………………………

第九十二章 世间之理(三)

    陆启明离开武院之前,曾根据事先设想的不同场景,提前炼制了各种特地用来绘制阵法的灵液,也就是阵道上常说的灵墨。

    现在这些灵墨,正被精心储放在出自梅花殿的这十数支白玉瓶中。

    陆启明心念一动,白玉瓶中的五支纷纷浮于半空,轻微倾斜,不同质地的灵墨便如丝缎般自瓶口倾撒而出、疾速在地面上蜿蜒出秘密的复杂纹样。

    陆启明抬手指向其中一支——那是一种呈现幽蓝色泽的晶莹泉水。他轻声道:“九离之水,是同类条件下与精神力亲和度最高的材料,在灵墨中不算罕见——先生过去应该也曾用过吧?”

    韩秉坤颔首,若有所指道:“在神域,这种灵墨通常被称为‘引魂水’。不过九离之水这个名字,我确实也听过。”

    陆启明没有接话,而是望向临近的另一支玉瓶,继续道:“至于这种淡青色的灵墨,则是我前段时间以须臾草、骨竹和照叶花为主新调制的一种,被我师兄命名为‘萩露’,可以与九离之水的效用相互增益。另外三种之中……”

    “云鹤封华、宿烙、寒冰。”

    韩秉坤罕见地打断了陆启明的话,微笑道:“我说的名字没有错吧?余下三种我确实都很熟悉——这个答案,不知道你是否满意。”

    陆启明不疾不徐,也笑道:“彼此彼此。”

    交谈并不耽误阵图的绘制;正在陆启明话音落时,阵法已然成型。

    与普通阵法常见的方正线条不同,灵魂相关的阵法之因缘常常与古字符有关,抑或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神秘图腾,于是阵图大都诡妙繁复,令人望之心神摇曳。

    而韩秉坤身为八代传人,加之陆启明有意使阵图细节明朗,看懂整个阵法自然毫无问题。他知陆启明已经安置妥当,便干脆道:“开始吧。”

    语罢,他已化作一道白光冲入幽泉镜之中。

    幽泉镜正镶嵌于中央阵眼,在韩秉坤的魂魄没入的刹那骤然亮起,催动整个阵法忽明忽暗,隐约有蓄势的鸣音。

    陆启明手诀一引,阵法瞬时而动,与整座洞府一并联通;天地灵气汇聚而来,看不到穷尽。

    在这个无月之夜,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灵魂,归来了。

    ……

    一切安静之后,陆启明拂袖消除阵法的所有痕迹,将幽泉镜收入纳戒之中。

    他选择的是那枚自梅花殿交易而来的纳戒,而非品质更胜一筹的青玉坠,是因为那个神秘的女孩,宇文暄。

    陆启明无法确定青玉坠有没有被宇文暄动了手脚。虽然他目前对于规则的判断力告诉他“没有”,但宇文暄毕竟有与他相似的能力,又显然比他高深,谨慎点总不会出错。

    至于韩秉坤,他若想稳定魂魄、再进一步地全方位掌控幽泉镜,仍有很多内容需要他自己去完成。在那之前,他是没有余力感知幽泉镜之外的空间的。

    ——至此,今日之事看似进展得出乎意料的轻易。实则不然。

    陆启明近一年来有意收集有关他的信息,很清楚韩秉坤绝非莽撞之辈;相反,他是一个极为杰出的人,以至于即使是神域成名已久的高手,都不会再将韩秉坤视为“天才”,而是必须平等视之的高深修行者。

    可以说,如若韩秉坤未受天诛,那么当今神域放眼同代人,恐怕也只有武宗华释与凤族元昭方能与之一较高低。

    故而理所应当地,在今日情境之下,韩秉坤从未有一刻真正信任过陆启明;且陆启明亦如是。

    陆启明一早就知道他尚留存有自保之力;而韩秉坤却不清楚,他隐作底牌的“那种力量”反而是陆启明最容易解决的。

    与之前改造幽泉镜与念慈刀的例子相同——若是用修行者最常规的武诀对抗,陆启明其实并没有太多超乎常人的能力;但韩秉坤肉身已毁,便不存在第二种可能。

    若非有此把握,同样的道理,陆启明也不会贸然孤身再入洞府。

    只能说,好在两人都对对方没有恶意。

    至于现在。

    陆启明最后扫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眼这空荡的第一层洞府,独自步入第三层乱刻——那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所在。

    ……

    在这一点陆启明并没有隐瞒韩秉坤。

    再次到来以前,根据当时对洞府的记忆,陆启明根本无法判断韩秉坤是否还存在。他之所以回到这里,实际上只是想要再次亲临第三层,看清楚这些东西——

    蕴含着“创物”规则的剑痕乱刻。

    陆启明缓步踏上最后一阶石梯,引入眼帘的果然是那代表着规则的奥秘金色。

    在他预想之中,存在在石壁上的每一道剑痕,都应该附加有无数密集交错的金色丝线。只不过虽然金线确实存在,却是断裂的——

    原本这里应是一副完美、至理、艺术般的杰作,而留存此处被陆启明看到的却仅剩下散乱、崩碎的断线,仿佛一张被顽童一手抓破的蛛网。

    而这些残存的规则,正是无生剑“创物”的真正核心——即已被这个世界的神明彻底摧毁的核心。

    陆启明围绕第三层的空旷山壁走了一周,仔细将所有规则的金色都看过一遍,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种摧毁的程度,即便是他也无法依此复原。也就是说,如果当时陆启明就拥有这种神奇的规则视野,他很可能反而无法推演出无生剑剑意——这便给陆启明了一个提醒,不可过度依赖这种看似高深的能力。

    而话又说回来,彼时陆启明并不具有看透规则的能力,连修为亦刚过小周天,甚至连前世的记忆都尚未完全恢复——那么当初的他更不可能推演出才对。

    这已经不能用“奇迹”来潦草概括。

    不是奇迹,便是必然。

    也就是——他本身就拥有这种能力。

    陆启明无声叹了口气,扫去浮尘席地而坐,抬头仰望满壁乱刻。

    与从前对这种特殊力量半知半解的懵懂理解不同,自从那夜吸收了石人聚集的信仰之力后醒来,陆启明便发现自己能够影响的范围比原先提高了十倍不止,更注重要的是——对于曾经的有些疑问,不再需要他人解惑,自己便能够解答了。

    陆启明随手在虚空一点,周围同时有无数规则的金色网线浮现而出——天地间最深刻的道理即在眼前。

    这也是规则,却是更高等的存在。

    它们与修行者平常战斗拿作御敌时使用的的五行奥义作用不同。它们代表的是世界运转的规则,即“理”。

    陆启明目前对自己能力的理解便是——看到“世间之理”并能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但是这种影响的程度十分微弱。

    陆启明能感受到,“世间之理”具有稳定不变的性质,极难被个体的意志撼动。就算是陆启明能够影响的微弱部分,也是“世间之理”中最次要的——就像短暂瞬间的风的流动、枝叶的摇摆等等,并不曾对世界本质造成影响。如果让陆启明将一株松木直接从规则层面更改为一柄剑,那就是万万不能的了;至少现在还不能。

    如今,陆启明已对曾经宇文暄的说法有了更深的亲身体会。即,寻常修行者参照的修行体系,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

    参照这个世界的常规修行体系,除了必要的能量积累之外,高层次修行者想要晋级,依靠的就是对五行奥义的理解程度。

    悟透五行其一,得小奥义圆满。五行全部,则是大奥义。

    对于陆启明而言,红莲业火的规则就足以支撑他无瓶颈地跨越小奥义,更不用说他此刻连“理”都能直接看到,常规意义上的修行晋级已是再无阻滞。

    然而,无论是谁,只要在感受过那种高层次的力量之后,都绝不会再因普通意义上的修为进展而沾沾自喜。陆启明亦然。就如当初宇文暄的提醒一样,这种他过去闻所未闻的力量,才是属于他们的修行根本。

    想到这里,陆启明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一部分疑问确实得到了解答,但事实却又再次催生出了更多疑问——

    所谓的“他们”,又究竟有多少个呢?

    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除陆启明自己以外,宇文暄肯定要算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而石人口中那位已经逝去的主人显然也是相同的存在,至于那个自称“承渊”的另一个九代……无论是陆启明的直觉,或是从宇文暄态度的推理,“承渊”多半也是如此。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能力未必是只有天生才能拥有。就刚刚,在陆启明眼前,就有一个最典型不过的例子——韩秉坤。

    韩秉坤刻下的具有创物之力的无生剑,就是超越普通规则、触碰到“理”的高度的创造。而韩秉坤能从神灵手下保得魂魄不散,亦已经超越了普通修行者的极限。至于韩秉坤自认为足以自保的“那种力量”——在陆启明的感知中,也是同一层次的力量。

    既然已证实这种能力也能够通过后天的感悟获得,那么真正拥有这种力量的修行者数量更是不可知的了。

    至于这种力量意味着什么,陆启明倒能从前世的知识中得到解答——

    它本质上就是更高层次的规则。悟到并渐渐掌握它——这就是凡人想要登上神位,所必须完成的第一步。

    ……

    陆启明从石壁上收回目光,垂眸望着自己的双手。

    这一刻,他的思绪忽然回到了数月之前——在神域野凉城那座茶楼,徐朝客给他看手相的那一幕。而当时徐朝客说得或许没错。

    一切都是他熟悉的自己,前世今生竟没有丝毫差别;然而这种熟悉,却时刻透露出一种诡异来。再联系到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陆启明心中隐有不安。

    前世修行近五百年,而今生却连二十年都没有。既然他原本就有这种能力,为何前世始终没有发现?若说是这个世界特殊,那么石人的那位神秘主人便无从解释。而前世那个世界既然已对这种力量有所研究,那就显然存在。

    再想前世除他以外、承渊宗的那些师兄师妹,还有更多天资纵横的人物——他们个个都不比韩秉坤差,又怎么可能无一人出现更高层次的突破?

    同时,在时间线上,也有极大可能有严重的悖论存在。

    陆启明很早就知道,一万年前到来的第八位渡世者名为韩乾山——正与前世承渊宗时他的大师兄同名同姓,甚至连传说的性格处事都几乎完全一样。

    这未免太过巧合,但陆启明只能用巧合解释。

    一则,前世今生未必用同一个名字。更重要的是,在陆启明记忆中,大师兄是百年前离世的;再根据空间稳定程度与时间流速的对应,也应是前世那个世界的时间消逝更快。

    但陆启明不能不承认,他心中总持有一丝期待——或许,大师兄真的没有死去,与他一样在这个世界里继续活着。

    于是,尽管清楚并非最佳时机,陆启明此前也忍不住要以有关八代的信息作为条件,也利用“宿烙”、“寒冰”两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