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耕顿时满脸愕然之色!

    怪不得他也顿觉惊愕,因为李善的儿子李邕,他是知道的,今年虚岁十七,周岁十五,乃是李善的独子,平日里出行,都要带几个孔武有力的伴当。一旦失踪的话,像他这个年纪,还有长年带着随扈,是不可能自己走丢的。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跟人为有关。

    他尽量往好了去想,问道:“老李,你仔细说说,令郎是怎么丢的?会不会是你最近又骂他揍他了?导致他自个儿离家出走了?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嘛,最是叛逆,总是自以为是。”

    “不可能,我都好久没揍过他了,而且前些日子,我还准备给他张罗一门婚事呢。他自己个儿也满意的很。我们父子关系融洽的很。”

    李善不迭摇头道:“犬子失踪是人为的。具体是这么回事儿,崔县令你别打岔,容李某细说……”
………………………………

第277章 人口失踪案(一)

    李善说,两天前有人给他儿子李邕报信,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现世了,而且就在某个道士手中。

    当时李邕第一反应是不信,因为纵所周知,太宗皇帝李世民生前最爱的一件物品便是《兰亭集序》,所以太宗皇帝龙御归天之后,这件王羲之的真迹也随之殉葬了。这个早已不是秘密。

    李善说到这儿,崔耕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也觉得这报信的人着实荒唐。后世史上也的确记载着,《兰亭集序》随太宗皇帝殉葬,后来唐末五代十国时的军阀温韬,盗掘了唐十八座皇陵,其中就有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合葬的昭陵。从那以后,《兰亭集序》真迹便自此下落不明,千年以来成了未解之谜。

    那现如今,离唐末军阀温韬出世还有两百多年呢,《兰亭集序》的真迹肯定还是乖乖躺在昭陵里呗。

    李善继续说,当李邕表示不信时,那报信的人却说,世人所知的这些不过是皮毛,事实上当年太宗皇帝下葬之时,这件稀世珍宝就被淮南公主李澄霞用伪本换了出来。

    又过了几年,淮南公主手下有个格外宠信的侍女,因为与府中的侍卫私奔,就将《兰亭集序》偷盗出以备将来不时之需。自此,《兰亭集序》流落到了民间,也多经辗转频频易主,最终落到了一个叫观尘子的道士手里。

    李邕见他说得如此有鼻子有眼,竟也信了,更是兴奋地整宿睡不着觉。

    对李邕激动的表现,崔耕也是一点都不意外。因为李善这个儿子,史上也是有记载的,跟他爹李善一样,也是史上留名之辈。别看李善现在堕落成扬州城黑社会老大,但李善当年可是当过崇贤馆直学士,还是沛王侍读。所以他儿子李邕又岂是泛泛之辈?

    李邕少时便好学问,尤其是对书法一道悟性极高,自幼研习书法便是从“二王”入手。二王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如今他虽十七八岁的年纪,但他的书法造诣在淮南道早就名声遐迩。故李善对他的期望很高。崔耕知道,如果史上记载所实的话,再过几年他的行书将会扬名长安,终成一代书法大家。后李邕入仕为官,累迁至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人称“李北海”。论将来成就,李邕可比他爹李善强了不知多少倍。

    就连两百多年后的南唐后主李煜,都对李邕的书法点评:“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

    他口中的右将军是谁?正是《兰亭集序》真迹的主人,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曾官至右军将军,世人又称其王右军,或直呼其官秩:右将军。

    简单粗~暴地说,李邕就是王羲之的脑残粉,所以一旦《兰亭集序》真迹现世,崔耕绝对相信这小子是志在必得的,不惜败光他爹李善的家业。

    果然如他猜测一般,李善说第二天天一亮,李邕便着火急火燎地要随那报信之人去拜见观尘子,意图鉴赏一番《兰亭集序》真迹。如果有可能,更希望不惜一切代价得到此物。

    很快,李邕便随报信之人见到了观尘子。这观尘子一开始,还是死活不承认真迹在他手中。后来李邕尽情挥霍着他爹的家当,观尘子最终倒在了银钱攻势下,小气吧啦地同意让李邕看一眼,就看一眼。

    不过观尘子提出来,可以让李邕看,但李邕只能一个人进道观看,与他随行而来的李家扈从必须在三十丈外等着。

    那些扈从自然不肯,万一公子爷出点啥事儿咋办?

    但观尘子坚持己见,说你们家老爷李善可是出了名的坐地分赃大贼头,万一你们黑吃黑咋办?

    李邕想想也是,《兰亭集序》真迹乃旷世奇珍,这道士如此小心谨慎的确是应该的。而且对于这份王羲之真迹,他已经神往已久,哪怕看上一眼他也满足,最后架不住扈从们劝阻,依言与观尘子进了道观。

    李家扈从们在道观外左等右等,足足等四五个时辰,太阳都快下山了,还是不见自家公子不出来。

    他们预感不妙,冲进了道观。一进去大家伙傻眼了,因为公子李邕不见了!

    在道观里仔细搜索查探,才发现这道观里竟然有处密道,径直通向外面。

    显然,李邕被人劫持了!

    他们哪敢耽误啊,第一时间赶回扬州城,将此事回禀了李善。

    李善一听当场懵圈,这才着急忙慌地跑来找崔耕求救!

    ……

    ……

    崔耕了解完整件案子的来龙去脉之后,问道:“老李,那些人处心积虑地劫持了令郎,总得有个目的吧?你就没有收到什么敲诈勒索的书信?”

    “没有,完全没有。”李善道。

    “唔,难道不是绑入勒索钱财?那你有没有什么仇家?”崔耕又问。

    李善一听这个,当即苦笑道:“崔县令,干我这行的,仇家还能少得了吗?我随随便便一举就能有几十个。造孽啊,我这仇家估摸着排成队,能将整个扬州城绕上一圈!”

    崔耕:“……”

    看来,像样一点的线索都没有啊。

    崔耕眼下能做的,也只有将江都县衙的精干人手全网撒出去,由刑曹吏周兴来主抓此案。

    接着安慰了李善几句之后,先将他劝说回了家中,让他且静等消息。

    谁知连着几天过去,周兴非但没将李邕失踪案给告破,江都县境内反而多了几桩新案子。这些案子还是清一色,统统都是人口失踪案。

    在周兴汇总的报案记录里,崔耕发现这些失踪的人口里,既有十二三岁的少年郎,也有三五岁的小男孩。

    相比较起来,李善的儿子李邕,他的年纪倒算是大的。

    这下事情就大条了,普通人口失踪案,变成了连环人口失踪案。崔耕也不得不亲自上马,自己来主抓此案。

    他不禁纳闷,到底是什么人在幕后操纵这连环失踪案?目的又是什么?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老冤家丽竞门。但他委实想不出丽竞门抓走这些人的理由。

    或者说是黑道团伙,绿林土匪?但如果真是这些人,应该就是为了钱财啊。但这么久,也没见一家事主收到敲诈勒索送银子赎肉票的书信啊!

    崔耕甚至想到了人口贩卖?呃……年纪小的倒是可以,像李邕这都十七八岁了,卖给谁?谁要啊!

    ……

    这还没完,接下来的日子,扬州城中每天都有人口失踪案在不断发生,俨然搞得全城上下人心惶惶。

    身为江都县令,更是兼管扬州城治安的父母官,崔耕亚历山大啊。

    就连刺史张潜都坐不住了,一天至少差人过来三趟,询问破案的进展。

    幕后操纵者天天犯案,明明知道江都县衙已经开始彻查此案,对方还没收手的意思。崔耕都觉得这孙子尼玛是不是在故意挑衅江都县衙,挑战他这个江都父母官啊!

    最后,还是周兴老成持国,提了一个建议,说既然幕后贼人不断犯案,看对方这架势暂时是不会收手,那不如我们设下一个诱饵,待其自投落网。

    县尉雍光也是点头称道:“大人,下官也赞成周刑曹的提议。”

    说完,他不忘补充了一句:“而且通过我们对之前所有失踪少年的了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宋根海问:“什么特点?”

    雍光道:“他们的特点就是,天资聪颖,不是扬州城中有名的才子,便是各个私塾和我们县学中拔尖儿的童生。所以,我们下得这个诱饵,最好也找一个有神童之称的人。”

    宋根海经他这么一点醒,连连点头道:“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

    崔耕摇头道:“雍县尉与我推测得一致,但既然是神通,这么好的孩子,你觉得哪家的大人会愿意?哪里舍得让他给我们做诱饵?”

    宋根海第一时间想到了慧明小和尚,提议了这个人选。

    崔耕却否决道:“他倒是挺合适的,以本县与他的关系,他也应该不会推辞。但恰恰就是本县与他的关系人尽皆知,恐怕贼人不会上当啊。”

    几人听罢也觉得是这个理儿,贼人如果那么傻,就不会犯下如此累累连环案子,让整个县衙干着急了。

    一时间,大家伙都面露可惜,白瞎了慧明小和尚这么好的诱饵了。

    “呃,有了!”

    周兴忽然抚额说道:“卑职倒是想到了一个极为合适的诱饵人选!”
………………………………

第277章 人口失踪案(二)

    “谁?”众人急问。

    周兴道:“淳于良的儿子淳于真,自小便有神童之名,今年才七岁。既有神童之称,年龄上也极为合适!”

    崔耕拍了一下大腿,对啊,淳于真这小子,虎头虎脑透着一股灵气,是个好人选啊!

    但他也犹豫,毕竟事关重大,还不知他父亲淳于良愿不愿意。

    如今的淳于真还是不肯还俗回家,继续在智满和尚的寺里当小和尚。崔耕便派了县尉雍光去征询征询淳于真的意见。

    不到两个时辰,雍光去而复返,说淳于真这孩子年纪虽小却识大体顾大局,不但满口答应,还跟雍光讲了一番什么佛祖割肉饲鹰的大道理。

    众人一听之下顿时大喜,这事儿算是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在他爹淳于良身上了。

    为表重视,崔耕并未传淳于良来县衙,而是亲自去了淳于府。

    不过这事儿在淳于良那儿,却碰了钉子了。

    淳于良一听崔耕的意思,不假思索当即连连摇头,拒绝道:“不行不行,万万不行!崔县令,您帮小人报了杀妻之仇,哪怕让我以性命相报,在下也毫无二话!但是我儿不行,小小年纪怎能涉险?要是他遇着什么三长两短的,我将来又有何面目,在九泉之下见他的娘亲?”

    崔耕也知道这事儿不能勉强,毕竟不是要淳于良献出几吊子的钱来,而是要他膝下唯一的独子来做诱饵。

    但没了淳于真,这案子一天就无法告破。

    他不得不厚着脸皮,继续劝道:“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淳于良你想想,贼人再厉害,能有官兵厉害?本县届时派县衙精兵设伏在你家四周守着,我们有心算无心,还能出什么意外?”

    淳于良摇头道:“如果县衙里那些捕快是精兵强将的话,那这案子还能拖到现在?城里还天天有孩子失踪?”

    “……”

    崔耕被淳于良这话给呛得差点没一口气噎死,你妹的,这不是当着哥们的面打脸吗?他只得稍稍板了一下脸,道:“你淳于良信不过他们,难道还信不过崔某?”

    “小人岂能信不过大人您?若非你,小人怎能报了亡妻之仇?若非大人你,小人又怎能重整家业,告慰淳于家列祖列宗?”淳于良连连解释起来。

    不过说到要他儿子拿来做诱饵,他又一阵后怕,犹豫道:“可是让犬子一介顽童涉如此大之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没什么万一。”

    崔耕拍胸保证道:“你竟然信得过本县,那就更要信得过本县的能力嘛。真出了什么岔子,你唯我是问!”

    ……

    脸皮薄的就怕碰上不要脸的。

    在崔耕软磨硬泡下,淳于良终究碍不过情面,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下来。

    如今诱饵人选解决了,抓捕人口失踪案的幕后贼人之事,自然要排上日程,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保险起见,为了避免贼人察觉,崔耕行文临近的**县,借来二十名精明强干的捕快。

    接着他安排淳于真暂时从大云寺回家,没事就独自出门玩耍遛遛弯,好引起贼人对他的留意。

    既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又没有任何防备,按说淳于真就是贼人最适合的下手对象。

    果然,第二天,宋根海就匆匆忙忙地前来报捷,说是他们通过尾随盯梢淳于真,终将贼人一把擒获。

    “卧槽,这么效率这么快?”

    崔耕大喜,感觉肩膀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他告破连环大案,他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升堂问案。

    ……

    江都县衙,公堂。

    贼人就跪在台下,是个三十岁的中年人,身形瘦小,头发枯黄,唯有两只贼眼咕噜噜乱转,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啪!

    崔耕循例一拍惊堂木,喝问道:“下跪何人?报上名来。”

    “小的孙立刚。”贼人倒是配合。

    “扬州城内发生了这么多桩的人口失踪案,以你一人之力,不可能干得下来吧?说吧,你到底是受了何人的指使,同伙是谁,他们现藏身何处?被你们掳走的人口如今又被关在哪了,速度麻溜儿地交代出来!”

    “冤枉啊!”

    孙立刚一听之下慌了神,连连叩头,喊道:“小的承认,抓淳于家小孩的案子,是我干的。但是,别人家孩童失踪的案子,可跟小的一点都没关系啊!”

    “呵呵,跟本县玩泼皮无赖那套是吧?”

    崔耕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顺利,看着堂下一侧陪审着的周兴,努努嘴问道:“周刑曹,给你一刻钟的时间,够不够撬开他这张嘴?”

    “嘿嘿,对付这种小人物,又何须一刻钟?”

    周兴那张丑陋的鬼脸上咧嘴一笑,二话不说便让人将孙立刚拎起来,然后领进了公堂外的一个小房间之内。

    很快,里面就传来了阵阵哭爹喊娘的鬼哭狼嚎之声。

    惨叫鬼嚎之声越来越大,渐渐地,又变得越来越小,化为一阵若有若无的痛苦呻~吟。

    随后,周兴出了小房间,跨脚进了公堂。

    他走至崔耕案桌前,面色凝重道:“大人,恐怕这个孙立刚,真的就是个小贼,其他案子与他毫不相干。如果再来两下,估计他能认下来,但却是……”

    “却是屈打成招,是吧?这不是我想要的!”

    崔耕知道天底下还少有人能在周兴手底下走过十八般刑具,即便是硬汉,也能将他膝盖骨头敲碎,更别提像孙立刚这种小贼。

    宋根海离得不远,恰巧听了崔耕与周兴的对话,不以为然地哼哼道:“让我们抓了个正着的案子,就恰巧是他孙立刚做的。我们没抓个正着的案子,却说与他完全无关。呵呵,天下哪有这么巧之事?周刑曹,别是你的手艺不行,从他嘴里撬不出大人想要的东西来吧?”

    “你给我闭嘴,二货!”崔耕不悦地瞪了宋根海一眼,道:“这天底下就算铁打的硬汉,都很难在周刑曹手底下熬过半个时辰。你觉得孙立刚是铜筋铁骨的硬汉吗?既然周刑曹说其他案子并非他做的,那九成九就跟那小子无关。不过,也是巧得有些奇怪,我们布局设了淳于真这个诱饵,他孙立刚便误打误撞撞了上来!这其中是不是……哎呀,不好,中计了!”

    说着说着,崔耕陡然心中一惊,唰地一下猛然站起,对着公堂上诸人挥臂大呼:“快!快调集人手,去保护淳于真!”
………………………………

第277章 人口失踪案(三)

    就在公堂上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之时,淳于良跌跌撞撞地跑进了大堂,上气不接下气,哭喊着叫道:“真儿丢了!我家真儿丢了,崔县令,你当初跟我保证过,万无一失的!”

    崔耕仿佛被人狠狠一拳砸在脑门上,瞬间蒙了!

    咣当~~

    手心一松,惊堂木脱手跌落到地,只见崔耕呆若木鸡地杵在那儿,久久无语。

    这下堂下众人也都明白了,为何崔县令会突然站起来,下令调集人手赶紧去保护淳于真。很显然,这伙贼子狡猾至极,刚才不过是利用孙立刚来扰乱麻痹他们,让他们放松了警惕,然后再趁机掳走淳于真。

    淳于良哭归哭,伤心归伤心,但没有寻死觅活,更没大闹公堂怪责崔耕。他只是要求崔耕尽快破案,好让他们父子团聚。

    可他越是这样,崔耕心里越是难受,越是内疚羞愧。

    原来自己是怎么答应人家的,是怎么赌咒发誓的?现在真出了事儿了,怎么跟人家交代?

    唉,真是后悔啊,破案是大人的事儿,就不该让一个七岁的孩子牵扯进来。

    这孩子要是真的身遭不测,自己就难逃其咎!

    崔耕越想越内疚,最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公堂,回到了内宅将自己关进了书房。

    连着两天,米粒未进,只是喝了点清水。

    封常清等人在书房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惊动了淳于良这个苦主,跑来县衙出言相劝崔耕。

    堂堂一个县令父母官,苦主丢了孩子,自己破不了案,却还让苦主来开解自己,这更让崔耕情何以堪?

    他不得不从书房走出来,面对众人。

    大家一见崔耕的状态,更是急得不行,米粒而进不说,估摸着连着两天都没睡觉,不然不会熬得连眼睛都凹进去了。

    最近一直在江都县辖下各乡寨巡视的县丞陈三和也回来。他看着崔耕这样,不由开解一番,案子再怎么难,也不能这么自虐啊。

    众人也是你一言我一语。

    崔耕苦笑道:“大家都别说了,本官真非绝食自虐,只是案子一日不破贼人一天不抓,实在是没心情吃得下去。真想让我吃饭啊,也成,赶紧把贼人给我找出来。实在找不来敌人,有点线索也成。”

    “那个…大人…”宋根海吞吞吐吐,低声道,“其实线索,还是有一点的。”

    “闭嘴!”几人齐声呼喝,示意他不要说。

    封常清更是气得上前轻轻踹了他一脚,凶道:“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老神棍陈三和更是挥挥手,冲宋根海示意道:“宋捕头,这里没你事儿了,你先带人到城里的客栈茶肆什么的转转,找点有用的线索回来。”

    宋根海这时也后悔自己大嘴巴,哦了一声,急忙忙地转身离去。

    “滚回来!”

    崔耕又不是瞎子,怎么会看不出来他们有事儿瞒着自己?他喊住宋根海,喝问道:“怎么回事?说!”

    宋根海左右为难,看看众人又看看崔耕,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还是封常清见瞒无可瞒,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大人,不是我们要瞒着您,委实是这根本称不上什么线索。”

    “是不是线索,本官自会判断,快点说!”崔耕催促道。

    “好吧。”

    封常清执拗不过,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道:“大人还是自己看吧。”

    崔耕接过来一看,上面只有聊聊几行字,大意是说,崔县令若真想救些那些孩童的话,就请单人独骑,带黄金千两,往城外六十里小辛庄一行。若是到了四月十二,崔县令仍然未至,被抓的那些孩子就一个都活不了。

    崔耕看罢,全然懂了!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懂了!

    呵呵,这已经连阴谋都算不上了,完全就是个阳谋。

    道理很简单,黄金千两,不过价值一万贯钱。那贼人要是真的图财的话,抓了李邕之后,直接勒索李善不就行了?至于绕那么大的圈子吗?

    很明显,他们真正的目标不是孩童,也不是孩童的家里,而是这些失踪的孩童少年郎的父母官崔耕!

    封常清见崔耕突然面色不对劲,惊道:“大人,你别乱来!这小辛庄现如今明摆着就是龙潭虎穴,可千万去不得啊。这样不就遂了他们的心思?”

    崔耕摇摇头,道:“你说的,我会不明白?但是那些落入他们手里的孩子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白白丧了性命吧?现在既然明确了他们的目标就是我,那这些案子的幕后操纵者也呼之欲出了,就是丽竞门这帮畜生干的。也怪难为他们了,为了对付我,居然想出这么复杂的办法来。以他们丽竞门向来的做事狠辣绝情,我若不去,这些落入他们手中的孩童少年,你敢说丽竞门不会撕破?”

    封常清可不管那些孩童是死是活,他的职责是保护崔耕的安全。

    他一听崔耕的话,显然已经做好了去单刀赴会的打算,更是急了,“大人,去不得啊!就算你真去了,万一丽竞门还是不肯放那些孩子走呢?最后不仅失踪的孩子们找不回来,大人也白白枉送了性命啊!卑职不同意大人冒这个险!”

    其他人也是众口一词,强烈反对崔耕涉险,明显就是有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