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契丹人理解,可不代表其他人也理解。

    “大胆!什么县公?你应该称呼我家可汗为无上可汗才对!”

    “对!你崔耕称呼可汗为县公,就是说契丹仍为大周之臣,是可忍孰不可忍?还不赶快下跪请罪!”

    两声大喝响起,听起来真是义愤填膺至极。谁啊?这是哪两位对契丹忠心耿耿的好汉?

    崔耕循着人声望去,好悬鼻子都没被气歪了。原来,说话的是自己两个老熟人定州刺史孙彦高,定州录事参军范光烈!

    他上下打量了范光烈几眼,口中“啧啧”连声,道:“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诚不我欺啊!范参军,一年多不见,您就穿上浅绯官袍了,这升官的速度可真不慢啊!”

    说到这个话题,范光烈倒是颇为自得,捋着自己的两撇小黑胡,笑吟吟地道:“本官现在乃定州长史,官居五品,可是与崔著作平级了。”

    “定州长史?不对啊!”崔耕猛地一拍脑袋,阴阳怪气地道:“本官临出使突厥之前,可没见朝廷给您发升官的公文,而那时候,定州已经落入契丹之手了。现在问题来了,您这个定州长史到底是谁封的呢?”

    拉大米珠也在一旁挤兑道:“要说周人封的,那时间不对。要说契丹人封的,这官袍不对。嘻嘻,范长史,你这个官总不能是自己封给自己的吧?”

    “你……”

    范光烈直羞得满面通红,勉强解释道:“契丹人占据定州,乃是为了反周复唐。本官暂居此位,是为代唐守土。”

    “哦?代唐守土?不知这个唐,天子为谁?可给了您告身?”

    范光烈被噎得直翻白眼,道:“虽无告身,但是有定州文武的推荐……”

    “推荐就能当官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废话少说,告身拿来。”

    “我有孙刺史签发的命令。”

    “废话少说,告身拿来!”

    ……

    就这样,无论范光烈如何解释,崔耕都咬死了他没有告身,这个官就是自封的,直把这厮气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最后,范光烈恼羞成怒道:“来人啊,崔耕侮辱可汗在前,不敬本官在后,把他抓起来,打二十板子!”

    闻听此言,孙万荣不由得暗暗皱眉,他当然不希望崔耕挨打,但人家范光烈是为自己说话啊,这时候出言阻止,不大合适吧?

    再说了,从名义上讲,范光烈还是唐朝官员,自己也无权下命令啊。这虽然是块遮羞布,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是能不揭开,就不揭开的好。

    这可咋办?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崔耕挨打?
………………………………

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

    事实上,崔耕也颇为纳闷。

    孙彦高和范光烈,不是契丹人的两条狗吗?没有孙万荣的命令,他们真敢咬人?再者,就算孙万荣出于某种原因不阻拦,这不还有李楷固呢,他怎么也不出手?

    但再想不明白也没用,形势已经急转直下。

    “喏!”

    六名唐军打扮的军士上往,飞起一脚,将崔耕踹翻在地。

    两个人摁胳膊,两个人摁腿,两个人手拿大棒举过头顶,眼瞅着就要行刑。

    拉达米珠还想反抗,却被李楷固抽出的一把匕首,横在了脖子上,寒声道:“公主,得罪了,莫让末将难办啊。”

    范光烈得意道:“崔耕,你以为自己现在还是大周著作郎,而本官只是个小小的定州录事参军么?错了,完全错了!现在我为刀俎,你为鱼肉。来人啊,听本官的命令……”

    “动手!”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一个是范光烈,另外一个却是奚王苏运!

    嗖嗖嗖~~

    还不待那两名军士的棒子落下,已有数十支快箭飞至,把他们扎成了刺猬。

    另外四名军士也没讨好,各中了八箭,皆是要害部位,“噗通”一声跌倒在地,显是不活了。

    紧接着,人影一闪,苏运来到了范光烈的近前,腰刀前指,道:“姓范的,动我奚族的朋友,我看你是活腻歪了!”

    形势变化太快,范光烈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道:“你……你……你怎么敢?”

    苏运耸了耸肩,满不在乎地道:“怎么不敢?现在,人,本王已经杀了,你想怎么着?是唐人要跟我们奚族开战,还是契丹要和我们奚人开战啊?悉听尊便!”

    “苏贤侄说笑了!”

    此时孙万荣的心里面是别提多高兴了,脸上却现出了不偏不倚地表情,道:“契丹和奚族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怎么会兵戎相向呢。至于唐军……呃,也是咱们的盟友,亲近还来不及呢,就更不会动手了。”

    苏运斜向瞥向范光烈,道:“哦?唐军也是奚族的盟友?那这位范长史,为何要对本王的朋友动手呢?”

    范光烈心里这个气啊,我哪知道这么两天崔耕就跟你交上朋友了?再说了,就算你们真是朋友,也不至于未卜先知到,调奚军来给他成撑腰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哪知道,孙叔雯的身份有些尴尬,苏运这是调军队提防着孙万荣呢。结果阴差阳错,没用到契丹人的身上,却用来招待他范光烈了。

    但不管怎么说吧,形势比人强,范光烈得罪不起奚王,只得深施一礼,道:“是下官鲁莽了,还请奚王海涵。”

    苏运鼻子里哼了一声,道:“这还差不多。”

    随即,又指着崔耕道:“崔著作虽为你们契丹人的俘虏,却也是本王的朋友。谁要是伤了他半根汗毛,我就让他抵偿兑命!告辞了!”

    言毕,招呼一声,带着孙叔雯和奚军就走。

    孙万荣当然知道苏运心里边的小九九,也不相拦,再次笑吟吟地招呼崔耕等人入城。

    听说是大名鼎鼎地“崔青天”来了,契丹百姓们扶老携幼,在路旁相迎,甚至有人摆出了瓜果梨桃,珍馐佳肴等物,焚香祷告。

    李楷固趁机大肆宣扬,是崔耕杀了秦勇。这里面尽管有知道秦勇的,有不知道秦勇的,但是坠斤部的人嘛,那能是什么好东西了?百姓们又是一阵欢声雷动,“崔青天”之声不绝于耳。

    孙万荣见此状况,越发暗中把范光烈这瘪犊子骂了千万遍。要是没他在城外搞的那一出,自己现在就能趁机劝崔耕投降了。现在可好,因为刚才自己的表现,人家崔耕能信契丹的诚意吗?

    而且,非但现在不能提让崔耕投降的事儿,今天的接风宴上也不能提。要不然,范光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此事可就真的毫无希望了。

    所以,在当天给崔耕和拉达米珠的接风宴上,孙万荣非但绝口不谈国事,还命两名美姬将孙彦高和范光烈稳住,勉强对付了过去。

    ……

    ……

    当天晚上,崔耕被软禁的房间内。

    李楷固面色尴尬地深施一礼,道:“崔著作,今天白天的事儿,末将实在是对不住了!”

    “坐吧。”

    崔耕知道这里边有事,也没埋怨他,疑惑道:“本官就不明白了,按说孙彦高和范光烈,在你们可汗面前,连个屁都算不上啊!怎么看今天这意思,是你们契丹人怕了他们俩呢?”

    “呃,倒是不是怕,只是现在吧,我们契丹还真的有求于人家……”

    反正也不怕崔耕泄露消息,李楷固将契丹人的窘境直言相告。

    事实上,自从李尽忠死后,契丹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契丹分为八部,实力最强的,就是李尽忠的芬问部。往下依次为,孙万荣的突部以及何永常的坠斤部。

    李尽忠无子,死后把汗位传给了孙万荣。

    这芬问部实力最大,可汗却不是出自己部族,心里那口气能顺得了吗?所以,尽管有李尽忠的遗命,他们对孙万荣这个可汗绝谈不上多么拥护,只是不反对而已。

    突便部与坠斤部一向不和,双方的实力也差不多,再加上何永常自认为自己是汗位的竞争者,对孙万荣的命令更是阴奉阳违。

    有了他这个例子,其他五部有样学样,也不怎么把孙万荣放在眼里了。

    所以,现在孙万荣虽然名为“可汗”,其实权却跟以前的“八部联盟长”差不多,根本无力约束诸部。

    周军和契丹的第二场大战,要不是李多祚放水,契丹军当时就得玩儿完。

    按说这种情况下,契丹最好的战略就是赶紧和大周何谈,求得喘息之机。可李显那边等不了,五州的官员等不了,要求孙万荣立刻南下,在他们的配合下,五州定可传檄而定。

    双方打算的倒是挺好,但是契丹军的军纪实在太坏了,弄得百姓们苦不堪言,起义此起彼伏,契丹人的军需供应成了大问题。

    这时候,就该孙彦高等原来的地方官出力了,他们知道地方上哪家大户有存粮,以“大义相责”,勉强保证了契丹的军需供应。

    另外,契丹人口不多,占据这么大的地盘捉襟见肘,又不得不以那些投降的唐朝官员为基础,成立了傀儡政权,收拢士卒,镇抚地方。

    渐渐地,唐军竟然有了不小的势力。

    虽然从总体上讲,契丹军肯定比唐军战力强得多。但孙万荣的掣肘太多了,此消彼长之下,面对范光烈等人,他还真的硬气不起来。连带着,李楷固怕影响契丹人和唐人之间的关系,也只能忍气吞声。

    至于奚王苏运?奚族出兵不多,进可攻退可守,完全不用看唐军的眼色。相反地,若范光烈把苏运得罪死了,奚族退出,在政治上,对联军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崔耕听了完了,忍不住戏谑道:“可怜啊,可怜,连范光烈都能欺到头上,孙万荣这还是闻名天的契丹可汗吗?完全是受气包一名啊。我说你们契丹人谋反个什么劲,这还不如在大周治下时候呢。”

    李楷固老脸一红,解释道:“话不能这么说,范光烈虽然现在名义上只是个定州长史,实际上却是唐军和我们契丹军的联络人,其地位比孙彦高要高出不少呢。”

    这个说法崔耕倒是并不奇怪,当初在卧虎山,范光烈还曾经忽悠过黄有为杀孙彦高呢。可见此人在唐军的地位相当不低,恐怕当初打的主意,就是能招揽孙彦高就招揽,招揽不成就直接干掉。

    崔耕眼中精光一闪,道:“哦?是吗?范光烈在唐军中竟有如此地位?那不知现在唐军主事之人谁呢?”
………………………………

第424章 山穷似无路

    “此人叫韦诏。”

    崔耕心思电转,疑惑道:“韦诏?没听说过啊。”

    李楷固继续解释道:“庐陵王李显的王后韦氏您听说过没有?韦诏就是韦氏的堂弟。当然了,他对外只是自称九公子,以掩人耳目。而范光烈就是搭上了韦诏的路子,才得以飞黄腾达。”

    “这样啊……”

    崔耕语气稍缓,诚恳道:“多谢李将军直言相告。知道九公子真正身份的人,现在恐怕不多吧?”

    李楷固苦笑道:“何止是不多,契丹人中除了末将和大汗知道外,恐怕没人知晓。末将之所以现在告诉崔著作此事,是想……”

    “怎样?”

    “坠斤部是远忧,九公子和范光烈才是近虑,还请崔著作和我契丹联手,共同对付他们。”

    崔耕眉毛一挑,轻笑道:“联合?本官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拿什么和你们契丹联合?说白了,你这还是诬陷本官杀秦勇的故智,好处是你们契丹得了,这恶人却是让本官来做啊。”

    尽管被戳穿了自己的小心思,李楷固却全无赧然之色,赔笑道:“末将这么说,不是好听点吗?崔著作想要什么条件的话,尽管提,只要我契丹能做到的,无不应允。”

    崔耕沉吟了一下,道:“本官不想提什么条件,只想问李将军一件事,定州何明远,到底是怎么死的?”

    李楷固道:“崔著作是想为何明远报仇血恨?那可巧了,杀他的不是我们契丹人,而是孙彦高和范光烈。当初我契丹兵临城下,孙彦高在献城之前,就以通敌之名,将何明远家抄家灭族了。”

    “果真如此?”

    “崔著作不信的话,在定州随便找个百姓一问便知。”

    “好!”

    崔耕拍案而起,道:“不用什么条件,这个黑锅本官接了,我定要让孙彦高和范光烈死无葬身之地!”

    还有句话他没说来,那所谓的九公子,勾结契丹残害汉人,自己也要让他们俩难逃公道!

    ……

    ……

    人算虎虎亦算人。

    这边崔耕还没想出什么法子对付范光烈呢,人家却再次找上门来。

    这一日,孙万荣主动相邀。

    崔耕进了大厅一看,除了孙万荣、李楷固之外,孙彦高和范光烈也赫然在座。

    在他们旁边还有两个生面孔。

    一个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的青年男子,另外一个,却是个五短身材的契丹贵人。

    孙万荣主动介绍道:“这位是来自中原的九公子,另外一位,就是我契丹坠斤部的酋长何永常。”

    崔耕微微一抱拳,道:“九公子和何酋长的大名,崔某人已经是如雷贯耳了。”

    何永常皮笑肉不笑地道:“哪里,何某人的贱名,怎堪辱崔著作的圣耳?倒是崔著作的大名,何某人要一天听上个十七八次呢。”

    九公子接话道:“何将军这话可过了,崔著作就算再有名,也不会有人整天在您耳边念叨吧?”

    “一点都不过,因为那念叨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和某人的贤妻。崔著作杀了她的弟弟秦勇,她能不念叨着,让本官为她报仇雪恨吗?”

    九公子故作惊讶道:“真的假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走遍天下都是这个理。怎么崔著作还没给秦将军抵偿兑命呢?”

    何永常看向孙万荣道:“那就要问孙可汗了!”

    奶奶的,这是要逼宫啊!

    尽管心中有所预感,但当这二人图穷匕见之时,孙万荣还是不由得一阵心惊。

    首先,坠斤部和唐军联合起来,契丹各部只会袖手旁观,绝不是自己的突便部能够抗衡的。

    其次,抛开崔耕的特殊地位不谈,他们能逼着自己杀了崔耕,难道就不敢逼着自己做别的事?长此以往,契丹到底是以自己为主,还是何永常为主?不行!绝不能开这个口子!

    “这……”

    孙万荣心思电转,打了个哈哈,道:“秦勇冒犯公主,罪无可赦,崔著作把他杀了,不过是为民除害而已,谈不上什么罪过吧?”

    何永常不以为然地道:“冒犯公主?怎么冒犯了?若是他真的对公主动强,那没得说,人人得而诛之。但要只是口花花几句,认个错也就罢了,怎么能让他以死赎罪呢?”

    九公子也道:“退一万步说,就算秦将军真的罪无可赦,那也得契丹人动手吧?崔著作一个俘虏如此行事,岂不是堕了契丹的威风?无论怎么说,崔著作也是按律当斩。”

    李楷固不耐烦了,道:“哼,那依二位之见呢?真的要杀了崔著作?不知我契丹百姓答应不答应?突厥默咄可汗答应不答应?奚王苏运答应不答应?”

    九公子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反正拉达米珠在咱们手里边,默咄就算不答应又能如何?至于奚王苏运么……你以为这几天本公子是干什么来着?不怕告诉你们,奚族内部已然生变,苏运已经自身难保了。”

    “那还有我契丹百姓呢?”

    “关于这点,李将军更不用担心。”

    啪!啪!啪!

    九公子轻拍了两下手,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正是秦勇的兄弟秦猛。

    “秦猛为兄报仇,想必我契丹人想必也能够理解。”

    孙万荣当然明白,由秦猛动手,只是自己面子上好看了一点而已,此事的本质却丝毫未改!

    他沉声道:“本汗就想不明白了,何永常死了小舅子,非杀崔著作不可。但你九公子与崔著作何仇何怨,为什么非要置他于死地呢?”

    “不,孙可汗你完全想错了。假如崔著作能答应本公子一个条件,我也不是非杀他不可。就是何将军那边,本公子也可代为说项。”

    何永常微微一躬身,道:“何某人唯九公子马首是瞻。”

    很显然,这个条件,人家两家早就商量好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崔耕索性直接开口,道:“但不知是什么条件?”

    “崔著作只要在营州城内,当众宣布,愿意投靠契丹就行。怎么样?这个条件,够优厚吧?”

    优厚?优厚个蛋啊!

    崔耕只要敢说,武则天就敢杀他的全家。

    何永常通过此事,一打击了孙万荣的威信,二,杀了崔耕的全家,对老婆有个交代。

    九公子也是稳赚不赔,抬何贬孙,契丹人内部越乱越好,越乱自己说话越有分量。

    另外,武则天杀了崔耕的全家,可就与崔耕有了不共戴天之仇。首先,突厥的援军,大周是别想了。其次,崔耕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效忠庐陵王了。

    不怕孙万荣不答应,毕竟秦勇一道手,对孙万荣的打击并不大,远不到鱼死网破的程度。

    不怕崔耕不答应,家眷能有自己的小命重要?更何况,崔耕还有拉达木珠呢?

    不怕默咄不答应,自己帮他的女儿除掉了若干情敌,说不定他还会感激自己呢。

    甚至不怕崔耕说出真相,将锅重新甩给苏运。在自己的压力下,秦勇不是崔耕杀的,何永常也得认定是他杀的!

    九公子越想越美,自以为算无遗策,道:“崔著作,怎么样?你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给句痛快话吧?”

    崔耕道:“本官当然想活。”

    “那你现在就在营州城内,当众宣布,投降契丹!”

    崔耕云淡风轻地道:“不,本官不准备这么做。实际上,对于秦将军之死,本官有另外的解决之道,就不劳九公子操心了。”
………………………………

第425章 策反在敌营

    九公子出身于世家大族,受到过最正统的儒家教育,可不会被崔耕身上那层神秘光环所吓倒,更不会认为崔耕能比自己高明到哪去。

    他轻笑一声,不屑道:“哼,死鸭子嘴硬!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除了以命偿命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解决之道?”

    崔耕没理他,而是冲着何永常招了招手,道:“何将军,你过来,本官这个条件只能偷偷地告诉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可就不怎么灵了。”

    何永常颇感兴趣,附耳过来道:“到底是什么法子?”

    “咱们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崔耕的声音极低,只有他们两个人听得见。

    然后,何永常的脸色就精彩异常了。

    他先是眉头紧锁,然后面色稍缓,紧跟着又是横眉立目、眼中放光……到了最后,竟然又喜笑颜开起来。

    九公子都看傻了,难不成崔耕真的凭三寸不烂之舌,把何永常说服了?他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更让他傻眼的还在后边呢。

    何永常微微一躬身,冲着崔耕赔笑道:“崔著作这个法子好,那咱们就一言为定。”

    顿了顿,又道:“末将这倒是没什么问题了,但是秦家那边,这个……这个……”

    崔耕大手一挥,道:“也依此办理。”

    “那敢情好,这样末将也能对老妻的娘家人有个交代了。”何永常激动得双手连挫。

    随后,他又把秦猛招呼过来,耳语了几句,人们只是模模糊糊地听了一句“人死不能复生”,其他的就听不甚清了。

    至于秦猛呢?他虽然没有何永常那么激动,但看向崔耕的目光顿时和缓下来,道:“但凭姐夫做主。”

    商议已定,何永常抱拳拱手,道:“今天打扰崔著作了,末将先行告退,改日再拜望崔著作。”

    “何将军请便!”

    眼瞅着形势直转而下,九公子可稳不住了,这不单单是今天计划失败的问题,而是何永常脱离了自己掌控的问题!什么啊,就“末将”来“末将”去的,好像何永常成了崔耕下属似的,怎么没见他对自己或者对孙万荣这么尊重啊?

    九公子起身相拦着道:“何将军慢走!咱们不是说好了,要让崔著作要当众宣布投降契丹的吗?你怎么改主意了?”

    何永常自从得了崔耕的条件之后,底气十足,道:“没错,何某人就是改主意了。而且,不怕告诉你,谁要是敢让崔著作当众投降,就是与我姓何的为敌,就是与坠斤部为敌!”

    “我……”

    九公子被他噎得直翻白眼,深吸了一口气,道:“为什么?”

    “嘿嘿,天机不可泄露!”

    言毕,何永常施施然招呼了秦猛,如同骄傲地大公鸡一般,扬长而去。

    行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三言两语就把问题解决了,不愧是名满天下的崔青天!

    孙万荣虽然不知崔耕是怎么办到的,但能让九公子吃瘪就好。他高兴地道:“秦勇之事已经圆满解决,不知九公子还有别的事儿吗?要不……在本汗这吃个便饭?”

    “不……不用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