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盛唐-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契丹大军来的时候,你为何不拼死反抗,反而做了契丹的顺民?这难道不是背叛朝廷吗?本官岂能容你!来人,把他拉下去,剖腹取胆,开胸挖心!”
短短十天内,因此惨死的百姓竟有数千人之多。
最关键的,武懿宗挑选的对象毫无规律,有地方富户,也有贫民百姓,甚至有街上的乞索儿乃至青楼女子。
这既不像求财,也不像为武则天清除隐患,完全是以杀人为乐啊!
人们因为他这个举动,想到了当初契丹之乱中的伏部酋长何阿小,纷纷传言道:“唯有两何,杀人最多。”(武懿宗爵封河内王,取其谐音也算一“何”)
如此多的无辜百姓惨死,崔耕当然愤怒异常,但是当初那份文契已经签了,总不能反悔吧?
再者,就算自己真的不要脸了要反悔,人家武懿宗照样能反悔啊。真把人逼反了,死的百姓可未必就比武懿宗杀得少!
这可咋办?
就在崔耕为难之际,形势又有变化。
“崔青天,救救我儿子吧!”
“奴家的夫君被河内王捉去了,马上就要被剖腹取胆了,您可不能见死不救了啊!”
“爹爹,我要爹爹!崔青天,雨儿求你了!”
……
原来崔耕府邸的周围就是车水马龙,今天更不得了了,无数百姓,男女老幼皆有,把他的宅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人们不仅大声呼喊,拼命哀求,甚至有人燃纸烧香,状若疯狂!
崔府,正堂屋内。
“这不是欺负人吗?”宋根海气急败坏地道:“檀州这么多官儿,怎么单麻烦大人一人?”
“宋大哥这么想就完全错了。”帘栊一挑,高仙芝走了进来,叹了口气,道:“现在檀州城所有官员门前,都是这么一出,只不过崔青天门前的人多些罢了。”
“这样啊……那还差不多。唉,要说这些百姓们也真够可怜的。”
顿了顿,宋根海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道:“诶,按说高将军你的官职也不低啊,宅子外面应该也有百姓相求吧?人多事杂,难免出什么意外,你怎么不在家中坐镇?”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人的行踪。”
“谁?”
“丘奉云!”
当初崔秀芳之所以到营州附近来,可不是为了和崔耕重逢,而是听说丘奉云曾经出现在附近。
现在崔耕的安全没问题了,她就想告辞离开,甚至拿莫小星来当挡箭牌。后来崔耕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来挽留你崔秀芳纵是浑身是铁又能撵几根钉?不如由本官撒下人手,替你查找邱奉云的下落。把他找着了,你再继续追杀?
崔秀芳想想也对,暂时接受了他这个建议。
所以,高仙芝手上的丘有邱奉云的画影图形,他能发现丘奉云的行踪,并不奇怪。
崔耕眼前一亮,道:“真是丘奉云那厮?你究竟是怎么发现的?”
高仙芝回道:“末将今天见百姓们聚集,就感到不对没有有心人的组织,百姓们怎么可能如此有条不紊?最后,末将仔细观察,还真发现了混在百姓中的挑事之人。然后,我跟踪那个挑事儿的人,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们的据点,最终发现了丘奉云的踪影。”
“你知道他功夫极高,把握不大,才特来给本官送信?好,真是太好了!”
崔耕赶紧派宋根海给崔秀芳送信,然后命封常清、高仙芝和黄有为带着两百府兵辅助,务必把邱风云一网成擒。
崔耕自己也想去凑凑热闹,不过没走成,因为他的宅子外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狄仁杰、张九节乃至清边道的各路官员。
别人也就罢了,狄仁杰、张九节位高权重,有事儿直接派人相召才是正理,主动前来拜访也太不合规矩了。
崔耕不敢怠慢,赶紧出门相迎,道:“两位大人亲自前来,真是折杀下官了。呃……此地并非讲话之所,还请入内奉茶。”
狄仁杰摆了摆手,道:“不必了,老夫今日前来,可不是要喝崔著作的茶汤的。莫多礼了,崔著作快随我来。”
“您带我去哪?”
“河内王府。”狄仁杰道:“今天百姓们聚集请愿,老夫心中不忍,就和诸位同僚一起去求见河内王,请放过那些无辜的百姓。可是,河内王提了一个条件,必须二郎你亲自求恳,他才会加以考虑。”
“本官亲自求恳?”
崔耕一听这话就是满腹狐疑,原来武懿宗绕了那么大的圈子,要我签下那张文契,不就是不想让我对他进行掣肘吗?怎么现在又点名道姓地要我去了?再者,“加以考虑”可不是答应下来,他究竟是想干什么呢?
狄仁杰继续劝道:“崔著作,还是莫多想了。现在一天就有成百上千的百姓惨死,老夫多次上表请陛下约束河内王,都有如石沉大海。事到如今,咱们还能有别的法子不成?”
狄仁杰一生清正,不畏强暴,但凡有一点法子,怎么可能低声下气得去求武懿宗?说到最后,无奈之意溢于言表。
“崔著作,现在就全看你的了。”
“也只有崔青天能阻止河内王了是,莫让大伙失望啊!”
“崔青天大慈大悲,还请快快出手,救万民于水火啊!”
……
百姓们可不管“加以考虑”和“答应下来”的区别,也纷纷鼓噪起来。
崔耕没法子,也只得道:“那本官就豁出这张脸不要,去求河内王。但我位卑言轻,河内王不给面子,你们可别赖我!”
“崔著作过谦了。”
……
……
崔耕预感的没错,武懿宗果然没安着什么好心。
他临时的河内王府之前,原来是一大片空地,现在竟然搭起了高台一座。
高台北面,武懿宗居中而坐,几十名甲士环绕,把老丑鬼倒也衬托的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高台南面有几十名百姓被绑在了一根根大柱子上,每人旁边都站了一个手持牛耳尖刀的壮汉,看那架势,只待武懿宗一声令下,就可剖腹取胆。
这高台当然是不能谁都有资格上来的,最后是狄仁杰、张九节和崔耕以及清边道十余名官员上了高台,其余官员乃至百姓们在高台下等候。
崔耕也是豁出去了,上了高台,微微一躬身,道:“下官已经按照河内王的吩咐来了,不知您怎样才肯放过那些可怜的百姓呢?”
武懿宗道:“二郎说这话,是在求本王?”
“当然,下官恳请河内王开恩。”
武懿宗点了点头,道“嗯,按说既然二郎已经开口,本王就应该给你这个面子。不过,有道是人无信而不立,二郎你不会忘记那份文契吧?”
崔耕不卑不亢地道:“下官当然记得那份文契。但河内王既然叫下官过来,总不会是想借着这份文契羞辱下官吧?”
“放心,本王没那么无聊。我提这份文契是想说,二郎你现在已经没什么面子可卖,想要本王办事,得拿东西来换。”
“但不知河内王看上下官什么东西了?”
武懿宗微微一笑,道:“你的名声!”
说着话,他从几案上又拿出一张纸,道:“二郎你签了它吧!明白告诉你,要想本官改弦更张,这个东西,不仅你要签,在场之人都得签!”
“到底是什么东西?”
崔耕接过来一看,可是傻眼了,这是一份荐书,大意是:崔耕觉得武懿宗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当这个清边道按察使太屈才了,所以特意上书武则天,请封武懿宗为清边道大总管。至于原来的清边道大总管庐陵王李显,当然是哪凉快上哪待着去!
原来如此!
如同一道闪电在崔耕的脑海中划过,顿时明白了武懿宗的心思。
当初他为什么要让自己签那份文契?就是为了让自己无法阻挠他滥杀百姓范光烈总不可能去挨个指认百姓,那也太荒唐了。
而武懿宗杀这些百姓,也不单单是杀人为乐,而是要找回武氏的面子。
当初契丹乱起,武则天谁也不信任,把清边道和神兵道,交给了武懿宗和武攸宜。结果这二位是草包一对,不但大败亏输,而且输的窝囊之极,都灰溜溜地返回了洛阳。
最后,还是李显遥领了清边道大总管之职,才把契丹之乱平定下去。
这么一比较,到底是武家厉害,,还是李家厉害,那还不是高下立判吗?
现在,武懿宗就是要扭转人们的这个观点:瞧见没有,平定契丹之乱的两个大功臣崔耕和狄仁杰都拥护我武懿宗。所以,李显完全是因人成事,武氏才是天命所归。
换言之,自己明着是签这份荐书,实际上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武李之间选边站、
签了荐书,李显上位,自己就得被秋后算账。
不签荐书,马上就是几十名无辜百姓被剖腹取胆,以后还有更多百姓惨死,自己又于心何忍?
崔耕犹豫不决,看向身边的狄仁杰道:“狄相爷,您以为呢?”
………………………………
第449章 狄相套路深
如果说崔耕是大周官场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狄仁杰就是朝廷的定海神针。到底能不能逼得此老就范,武懿宗也没什么把握。
“预备!”
随着他一声大喝,刽子手们齐齐出手,将牛耳尖刀逼到了那些无辜几十名百姓的小腹上。
武懿宗阴恻恻地道:“狄总管,有什么话可要考虑清楚了再说。这些人犯的性命,就在您老的一念之间!”
随后,又看向台下的百姓道:“尔等的性命,也在狄总管的一念之间。到底该怎么办,就不用本王教了吧?”
“狄相爷开恩啊!”
“还请狄相爷大发慈悲!”
“您就答应了河内王吧,小的给您磕头了!”
……
百姓们可不知这里面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齐齐跪倒在地,求恳之声此起彼伏!
狄仁杰面色平静,看不出什么喜怒。
直到人们的声音渐低,他才双手下压,深吸了一口气,道:“诸位檀州父老快快请起。当初,曾经有人用一件两难的事情为难老夫,老夫委屈求全,事后后悔不已。今日,又岂能一错再错?”
崔耕明白,狄仁杰这话指的是,当初曾经被李多祚逼着对自己见死不救,劝道:“狄大人,您可要想清楚,签了这份荐书,您的一世清名可就毁之一旦,另外还有……”
还有就是李氏登基后会秋后算账,这话可就说不出口了。
狄仁杰马上会意,傲然道:“圣人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崔著作不必多言。另外……”
老人家眼中精光一闪,道:“老夫命令你崔耕,今天也必须把这份荐书签了,救百姓于水火之间。否则……你我就恩断义绝!”
这话可是相当狠了。
要知道,当初若不是狄仁杰让崔耕做“岭南道肃政使”,他如今坟头上的小树恐怕都长成参天巨木了!既有救命之恩,又有提拔之恩。说得直白一点,崔耕哪怕造反都会有人同情,但若是背叛了狄仁杰……恐怕就会遭到千夫所指,天下人人皆曰可杀!
当然了,崔耕明白,这不是狄老头在对自己挟恩以报,而是帮自己摘除责任。自己若是再矫情的话,老人家的忍辱负重可就白废了。
他微微一躬身,道:“狄公有令,小子敢不遵从?”
“好!”
事情进行得如此顺利,武懿宗乐得差点得北都找不着了,忙不迭地道:“小王为二位磨墨,不知谁先来?”
狄仁杰道:“当然是老夫!”
当即,老爷子接过武懿宗递过来的狼毫笔,往上一提,做势欲签。武懿宗的小心肝“扑腾扑腾”直跳,注视着此老一步步的动作。
不怪武懿宗如此激动,他虽然不可能当皇帝,但武家人还是李家人继位为帝,对他的差别太大了。武三思为帝,武懿宗就还是皇亲国戚,与国同休。李显或者李旦为帝,别说富贵了,恐怕性命都不能保全!
还好,一切顺利,狄仁杰这么大名望,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
呃……此老似乎的确是说话不算话了。
狄仁杰眉头微皱,忽地又把刚拿起来的狼毫笔放下了,道:“不妥,不妥啊!”
“我……”
武懿宗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怒道:“狄总管,莫非你是在消遣本王?”
“哪里,还请河内王稍安勿躁。”狄仁杰不慌不忙地道:“让老夫推荐河内王为清边道大总管当然没问题,不过呢,这份荐书有些问题,得改一改。”
武懿宗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道:“但不知狄总管觉得怎么改才好?万事好商量啊!”
狄仁杰指着那份荐书,道:“就是这里,把你河内王说得文武双全,好像天下无对似的,老夫就认为很不妥。”
武懿宗赔笑道:“呃……小王也就是那么一说,要不咱们改几个字?”
“啊,不!”狄仁杰大手一挥,道:“不是改几个字,而是要加几个字!”
“加什么?”
咳咳~~
狄仁杰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要说河内王德才兼备当然是有的,不过天下无对就有些过了,你得说只有一个人才能与你想提并论。”
武懿宗心思电转,道:“莫非是崔著作?”
“哼,崔耕算什么?不过是有些小聪明罢。?”
“那就是您老?”
“老夫都半截身子如土的人了,跟你争这个虚名干啥?”
……
简短截说,武懿宗连说了娄师德、苏味道、张九节、杨玄基……等等,几个人名,狄仁杰都不屑一顾。
但是,与此同时,武懿宗问了几次,狄仁杰都不肯主动说出那个人名。
最后武懿宗实在没办法了,道:“狄总管您到底想提谁,就直接说出来吧。无论何人,只要您说出口,小王一定照办。”
“呃……这…………≈”狄仁杰说得含糊不清!
武懿宗好悬没急死,道:“到底是谁?”
狄仁杰低声道:“那啥……光嗣。”
“什么?光嗣?”
这边武懿宗还摸不着头脑呢,范光烈已经轻拉了一下他的袖子,道:“光嗣,狄光嗣,狄总管的大儿子,现在还做七品的司府丞呢”
擦!
这老家伙是想给自己捞好处啊,早说啊,谁能想到你刚直不阿的狄仁杰有这个心思啊!我要是早知道,今天至于费这么大的力气吗?
武懿宗哭笑不得地道:“嗯,狄光嗣狄大人,的确德才兼备,当这个司府丞太屈才了。不如小王保举他为六品……啊,不,五品的定州长史!”
狄老头似乎是破罐子破摔了,道:“河内王,你莫觉得老夫推荐自己的儿子是有私心,这叫“内举不避亲”,有古名臣祈奚之风,懂吗?”
“小王明白,小王明白。”武懿宗暗暗翻了几个白眼,心说什么内举不避亲啊,你的言外之意,还不是嫌官小?
他想了一下,道:“那要不选一中州,让狄光嗣兄弟为四品刺史,历练历练?”
“中州大多地处偏远,犬子体弱多病,还是不妥。”
“我……”
有那么一瞬间,武懿宗都怀疑这狄仁杰是不是不想签名,故意找的借口了。不过,他一迎上狄仁杰的眼神,又发现此老的目光中充满了真诚,似乎不像是作伪。
武懿宗道:“令郎德才兼备,理应赋予重任,但什么重任,小王一时间还真没想出来。要不……狄相提点一下?”
“哼,那老夫就提醒提醒你。光嗣之前是七品官,现在提拔为五品、四品的,那叫“佞幸”,没得污了老夫的一世英名。所以,最好提拔他为六品官。比如说……地官员外郎?”
“啥?地官员外郎?”
武承嗣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六部之中,以天官(吏部)地官(户部)为贵,而这二部里边,尚书只是管大略,各员外郎才是实权派,身份既敏感又贵重,当真是给个中州刺史都不换!
好么,你狄老头这次是面子里子都占全了。
武懿宗咽了口吐沫,干笑一声,道:“这个……狄总管……不是小王不答应你,但各部员外郎都是陛下亲封,我也插不上手啊!”
狄仁杰双拳抱拢,老神在在地道:“那老夫不管,河内王你就说自己同意不同意吧?实在不行,咱们一拍两散!”
“同意,怎么能不同意呢,就按照您说得来。范光烈,重写一份荐书!”
“且慢!”
范光烈偷偷指了指崔耕,低声道:“您先问问他,要不待会再改,也太麻烦了不是?”
说得也是啊,狄仁杰都毫无节操地为自己的儿子求官了,这崔耕又能好到哪去?
当即,武懿宗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问崔耕条件。
崔耕见狄仁杰不断对自己挤眉弄眼的,当然也就毫不客气了。
比如说崔秀芳,这次立了大功一件,朝廷是不是该给一个女官的职司?也不用太高了,七品就成。
他之所以提及崔秀芳,是怕佳人哪天失手被官府抓了,给她准备一张护身符。
这可不达好办,大周不是没女官,但按说只有宫里才有,比如上官婉儿就官封“内舍人”。崔秀芳这个皇宫外的野丫头怎么成?
但是……反正狄光嗣的职司就不好办,怎么也得求武则天一回。一个羊也是赶着俩养也是牵着,武懿宗也就同意了。
接下来,崔耕更是狮子大张口。
高仙芝立下大功,官升一级,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升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不过分吧?
封常清原来是文散官,这次给咱来个文转武,六品的朝武校尉,也不过分吧?
宋根海、黄有为虽然没立什么功,但也算参加了檀州守城战啊,都从从七品转为正七品,应该……也不过分吧?
既然他们都升了,这几十万边军中的有功将士武则天还没赏呢,不好厚此薄彼,要不……也都给予封赏?
好么,本来是一份荐书,这回变成请赏大名单了。
武懿宗为了自己乃至武家的荣华富贵,一咬牙一跺脚,竟然全部答应了。
可把范光烈累坏了,一天写秃了三支笔,才把这份奏章写完,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还别说,武则天真给这丑侄子面子,全部允准。
消息传来,檀州上下一片欢腾,赞颂女皇陛下英明,赞颂狄仁杰和崔耕为大家着想,甚至大部分人对武懿宗都不那么厌恶了……起码人家是得了好处真办事啊。
不过,崔耕的心情可怎么样。
此时武懿宗已经搬进了清边道总管府,狄仁杰另选了一处宅子办公。
狄仁杰的府邸,正堂屋。
伺候的丫鬟仆役皆已退走,屋内只剩下了狄仁杰和崔耕二人。
崔耕叹了口气,道:“狄相爷,如今看起来你我二人风光无比,实际上咱们可是输了一局啊。”
狄仁杰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道:“哦?何以见得呢?”
“这事儿不是明摆着的吗?清边道的官军虽然感激咱们,但对武懿宗也有好感,咱们算是一边得了一半军心。至于您的儿子和下官的心腹,那只能算是个搭头,改变不了大局。从今以后,咱们算是彻底绑在武家大战车上了,武长李消,这岂不是大败亏输?”
“哪里?崔著作你完全想错了。”狄老头奸笑如狐,道:“说实话,武懿宗那些小手段,老夫之前的确是没料到,有些惊慌失措了。不过,事到临头,老夫忽然临时灵机一动,咱们事实上已经反败为胜了!”
………………………………
第450章 光烈有阴谋
嗯?
闻听此言,崔耕不由得眼前大亮。
对啊,眼前这位老爷子不仅是大周名臣,更是上下五千年里,数得着的聪明人。
这等人物,怎么可能如此轻易被武懿宗算计了?自己实在是小看了天下英雄!
他迫不及待得地问道:“您老究竟有什么阴谋……啊,不,是算计?”
狄仁杰循循善诱,道:“崔著作的一首诗写得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只要咱们最终能反周复唐,现在一时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崔耕模模糊糊地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东西,道:“您老的意思是?”
狄仁杰道:“崔著作,老夫问你,要想反周复唐,最重要的是什么?”
崔耕回想后世的记载,道:“兵权?”
“孺子可教也!”狄仁杰老怀大慰,高兴地道:“其实也不单是兵权,还有政~权、财权。咱们要是能把这些权力抓到手,何愁大事不成?所以,现在你我这些忠臣孽子最重要的,不是公开站在哪一边而是要抓权!”
“抓权?”崔耕心中豁然开朗,道:“比如说……让您老复相?”
“正是如此。”狄仁杰悠然一叹,道:“其实陛下对老夫还是不放心啊,要不然,为何这场大胜之后,不把老夫招回朝中?为了释陛下的疑心,老夫一直苦思良策,今天终于将计就计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