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王爷,你不信任崔著作,还不信任贫道吗?”正在这时,帘栊一挑,老骗子韦什方走了进来。

    李显微微皱眉,道:“你是何人?”

    “庐陵王别着急,贫道的身份,您马上就明白了。说实话,咱们可是老熟人呢。”

    随后,韦什方又对崔耕道:“还请崔著作暂且出去一下。贫道有些私房话,要对庐陵王一言。”

    对我还保密?这老骗子的真实身份究竟是啥?

    尽管崔耕心中好奇无比,还是依言照做。

    约摸过了一刻钟内,屋内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紧跟着,韦什方和庐陵王联袂而出,庐陵王冲着崔耕微微一抱拳,道:“方才本王对崔著作多有失礼之处,万望恕罪!”

    虽然不知老骗子韦什方究竟用了什么手段,但只要庐陵王相信了就好,崔耕明白自己寻根究底也问不出什么来,索性十分光棍地道:“哪里,有道是君不密则使其臣,臣不秘则失其身,王爷的所作所为,大有明君之风,又何错之有?”

    “难为崔著作如此深明大义,若孤王有朝一日重归大宝,定与崔著作……富贵共享之!”

    这就是封官许愿了。

    崔耕明白,别的皇帝,大都是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在他上位之前,解衣推食,口甜如蜜,但上位之后,功臣稍有小错,恐怕就有性命之忧。

    但李显这个人不同。也许是当初从云端跌落地狱的经历,他分外珍视落难时候的友情。

    登基之后,凡是给过他帮助的恩人,都给予高~官厚禄。哪怕当事人死了,也要重赏此人的子女。

    虽然说这对国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对跟随李显的臣子来说,简直再好不过了。

    可以说,李显此言一出,至少在他当政的五年内,崔耕就可以横着走了。

    崔耕赶紧跪倒在地,道:“愿为王爷效死!”

    ……

    ……

    当天晚上,庐陵王李显、王后韦氏、老骗子韦什方和崔耕团团围坐,开了一个小会。

    崔耕明白,因为当初共患难的经历,韦后可以当李显一半的家,

    所以,他刚一落座,就道歉道:“当初九公子之事,实在是各种阴差阳错,事急从权,还望王后见谅。”

    韦后小聪明有余,大智慧不足,哼了一声道:“崔著作是不是以为,有了迎回庐陵王的大功,你害死韦昭的事儿,就可以揭过去了?”

    “呃……微臣以为,我不只有迎回庐陵王的大功。害死九公子的事儿嘛……我足以用其他的事儿弥补。”

    韦后不以为然地道:“哦?这可奇了,你崔耕除了平了契丹之乱,坏了庐陵王的大事之外,还有什么功劳?

    “微臣的功劳,不是在现在,而是在未来!”

    “未来?”

    “不错?王后,您可忘了父兄之仇?微臣无论杀九公子还是迎庐陵王回洛阳,都是为了有朝一日,他能重登大宝!到了那时候,微臣固然高~官得坐骏马得骑,而您……不是也有机会报那深仇大恨了吗?”

    “父兄之仇……”

    韦后口中缓缓吐出这四个字,眼角一阵湿润,脑海中,泛起几年听过的一个消息。

    当初,李显被贬为庐陵王,自己的父亲韦玄贞,以及四个哥哥,两个妹妹妹,都吃了挂落儿,贬到容州。

    当时,容州当地的蛮人统领宁承兄弟,看上了自己的两个妹妹。父亲坚决不从,被活活气死。

    母亲不从,被宁承兄弟所杀,四个哥哥也被砍了脑袋!唯有两个妹妹委屈求全,嫁给了宁承兄弟。结果,却被他们活活折磨死!

    每每想到此事,自己都真恨不得生食宁承兄弟之肉,渴饮这俩畜生之血!

    崔耕察言观色,趁机建言道:“现在庐陵王仅仅是一个闲散王爷,地方官当然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若庐陵王身登大宝,不用他老人家下旨,就有的是人殚精竭虑,想尽办法,将二贼的首级,献到您的面前。难道为您的父兄之仇,还及不上九公子的一条命吗?”

    “这……”韦后迟疑道:“你崔耕敢肯定,陛下让夫君回京,是有意立他为太子?甚至……庐陵王有机会重登大宝?”

    这时候不表忠心,什么时候表忠心?

    崔耕跪倒在地,道:“微臣敢以性命担保!”

    韦后道:“假如你猜错了,就给九公子抵偿兑命?”

    “不!假如微臣猜错了,就……”崔耕坚定地道:“就让微臣用这条命,让臣的这个猜测变正确!”

    “好,崔著作说得好!”韦什方看向李显,道:“有崔著作这等忠臣辅佐,王爷何愁大事不成?”

    李显也打圆场道:“崔著作当时也一片忠心,莲儿,你莫多作苛责了。”

    “好吧,那本宫就对你崔耕听其言观其行了。”

    “多谢王后娘娘海涵!”

    其实崔耕也不是怕韦后,毕竟李显的人品还是相当好过硬的。现在把话挑明,只要她在回京的路途中,顾全大局,不出什么幺蛾子就好。

    见说服了韦后,崔耕轻咳了一声,开启了正题,道:“外面有房州刺史衙门大军围困,不知王爷,可有什么脱困的预案没有?”

    李显苦笑道:“袁立诚颇有手段,本王的一些小手段早已失效。对了……崔著作你甘冒奇险,进入王府,应该有什么后招吧?”

    崔耕和韦什方对视一眼,微微一笑,道:“当然。如果王爷没有什么意见的话,且听微臣说说自己的一个浅见……”
………………………………

第495章 后车可为鉴

    在历史的正常发展中,没这么麻烦。当时武三思并未举荐二张入宫,因为太平公主的关系,二张实际上是站在庐陵王一边。

    结果,武则天随便下了一道圣旨,以为李显治病之名,命员外郎瑕丘人、徐彦伯接庐陵王入洛阳,太子之位的更迭就算是完成了。

    但是现在不行,武三思和二张拧成了一股绳,连一州刺史都可以随意更换,最后竟兵围了庐陵王府,想把他救出来真是难比登天。

    幸好崔耕有后世的记忆,想到了一个“前车之鉴”八百年后,大明建立,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建文帝登基,开始削藩,派兵围了燕王朱棣的府邸。

    朱棣不甘就戮,先是装疯卖傻,后又故意示弱,终于诱杀了前来捉拿他的官员,攻占北京城,开始了靖难之役。

    待听崔耕以说故事的方式,将燕王朱棣起兵的经过讲完之后,庐陵王沉吟半晌,苦笑道:“崔著作有所不知,本王和那燕王不同,我这庐陵王府内非但颇多武三思的眼线,而且府内侍卫也称不上精锐。真冲突起来,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啊!”

    韦后一直看崔耕不怎么顺眼,轻哼了一声,道:“我家王爷当初要不是对那些细作一直装聋作哑,又怎么可能过这么多年太平日子?崔著作也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崔耕道:“哪里,王爷和王后娘娘都误会了,微臣不是想让您照方抓药,只是提供点启发而已。燕王的目的是起兵谋反,庐陵王只是要出房州城,就不用搞那么大阵仗了,咱们只用学燕王朱棣的第一步就行装疯卖傻?”

    韦后道:“哼,你刚才还说王爷日后要身登大宝呢,现在装疯卖傻,有朝一日人们谈论起来,岂不大失体统?”

    崔耕微微一笑,道:“谁告诉您……装疯卖傻的是庐陵王呢?”

    ……

    ……

    三日后。

    “不好啦,不好啦,高阳郡王疯啦……”一声凄厉的惨叫,在庐陵王府里响起。

    紧跟着,一个赤身裸~体之人,手持宝剑,冲向庐陵王府大门外,大叫道:“哈哈!父王当皇帝啦,我就是当朝太子,尔等还不下跪,更在何时?”

    其人正是高阳郡王武崇训。

    这厮也是倒霉,光顾着住进庐陵王府追求李裹儿,为家族加一道保险了。万没想到,当日之举,竟成了自投罗网!

    老骗子韦什方连武则天都能耍得团团转,更何况是他?一粒特殊的丹药下去,武崇训就产生了幻觉,自以为成了当朝太子。

    倏忽间,他的幻觉又是一变,道:“哈哈,父皇也死啦,我要当皇帝了。呃……我要选妃,快,快,快去把庐陵王家的那个那个谁……”

    李显等人正在王府的门楼上,关注事态的发展。

    闻听此言,李显不由得心中暗想,嗯,武崇训这厮还是挺有良心的嘛,直到现在还惦记着裹儿。待朕登基之后,认下这个女婿倒也不是不行。

    李裹儿也娇羞的低下头去,暗想,崇训哥哥真是对我一往情深,当初我真是错怪他了!

    不过,武崇训接下来的话,直把这父女俩的脸都气绿了。

    只见他猛地一拍脑袋,道:“对了!就是庐陵王的老婆韦莲儿,那小娘们是真勾人啊,快把她叫过来,给朕侍寝!诶……莲儿,你来了……别走啊,让朕好好得地疼疼你!”

    说着话,武崇训往前走,冲着一个士兵抱去。与此同时,胯~下之物昂然耸立!

    那军士浑身一阵恶寒,赶紧往旁边跑去,大叫道:“王爷,您看清楚,是我,是我啊!”

    “嘿嘿,本王要的就是你!”

    ……

    双方追来追去,场面混乱不堪。

    这回庐陵王府门前围困的士兵们可为难了袁立诚有严令,不准军士们和从庐陵王府出来的人有所接触,但这武崇训明显疯了,难道真的置之不理?

    好在,庐陵王李显及时给他们解了燃眉之急,道:“高阳郡王病了!快,快把他制住,请名医诊治!”

    “喏!”

    李显一声令下,自有心腹一拥而上,把武崇训捆了起来,并在他的嘴里塞了一块麻布,抬进庐陵王府内。

    军士们的麻烦解决了,但房州刺史袁立诚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呢!

    武崇训可是武三思的嫡子,他在房州出了岔子,自己总不能不管吧!

    但问题是……怎么管呢?

    找大夫进庐陵王府,谁知道那大夫有没有被庐陵王的人做手脚?隔绝庐陵王府内外消息的计划,不就完全失败了吗?但任由武崇训疯下去,那武三思能饶得了自己?

    袁立诚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先到王府内看看武崇训的病情,再做定夺。

    ……

    ……

    “高阳郡王就在里面,袁刺史请!”

    庐陵王府的长史韦笑,乃是韦后的族人,李显的心腹,笑吟吟地将袁立诚引起一个颇为淡雅地房间内。

    袁立诚凝神望去,但见武崇训躺在一张胡床上,身上盖着一床薄棉被,面色红润,睡的香甜。

    他这才心里一松,道:“高阳郡王的病,可是好一些了?”

    “那倒是没有,只是给他喂下了安眠的药物而已。”

    “嗯?”袁立诚微微一愣,道:“庐陵王府的医官不是告老还乡了吗?新任的医官尚未上任,到底是谁给高阳王开的药?出了岔子,你们担待得起吗?”

    他的面色越来越严肃,说到最后,已经是声色俱厉!

    但韦笑却毫不慌张,道:“袁刺史莫着急嘛,我找的这个人,可是天下有名的名医,专治……”

    韦笑的声音越来越低,袁立城为了听清楚,不由自主的凑上前去,只听到了两个字儿:“不臣!”

    “什么?什么不沉?”

    呜~~

    就在他一愣神的功夫,猛听得脑后恶风不善!

    “这是庐陵王要算计本刺史啊!嘿嘿,那你可错打了如意算盘,我姓袁的可不是吃素的!”

    袁立诚武功甚高,这才艺高人胆大,要独自刺杀两个波斯人,以及今天毫无防备跟着韦笑进来。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庐陵王安排的这个刺客,同样不凡!

    “你给我在这吧!”

    在电光火石之间,那刺客的一双肉掌已经击到了袁立诚的后脖颈上。

    他眼前一黑,就跌倒在地,人事不醒了,

    待袁立诚再次恢复意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被五花大绑,旁边还有一人和自己同样遭遇,正是高阳王武崇训。

    此时武崇训似乎已经恢复了神志,低下头去,垂头丧气,不发一言。

    在袁立诚面前坐着的,正是庐陵王李显和他的王后韦氏,另外还有崔耕、韦笑、韦什方以及李显的众多子女,李裹儿也在其列。

    韦什方已经恢复了那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轻拍了两下手,赞叹道:“袁刺史好俊的功夫啊,要不是贫道出手,还真拾掇不下来。”

    袁立诚认出他就是当初那个老胡人,恨声道:“想不到本刺史百密一疏,竟被你钻了空子,你到底想怎么样?”

    “不怎么样,只是想请袁刺史依旨办事而已!”

    “旨意?谁的旨意?拿来我看!”

    “当然是当今陛下的旨意!至于圣旨吗?待会你会看到的……”

    韦什方一挥手,就有庐陵王的亲信过来,将袁立诚和武崇训推推搡搡,推出了门外。

    此时武三思的人当然已经发觉,但袁立诚和武崇训都做了人质,他们能怎么办?也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出了庐陵王府的大门。

    围困庐陵王府的兵丁们见势头不对,赶紧弓上弦、刀出鞘围拢过来。

    这时候就该崔耕出马了。

    他将一份类似圣旨模样的东西一抖,高声道:“吾乃著作郎崔耕是也,奉了陛下之命,接庐陵王回京,尔等还不速速闪开!”

    袁立诚扯着脖子喊道:“大家别听他的,他那个圣旨是假的!众将士,赶紧动手,将这些乱臣贼子拿下!”

    “我看谁敢动手!”

    韦笑和韦什方各持钢刀,逼到了袁立诚和武崇训的脖子上,道:“袁刺史和高阳王若是出了个三长两短的,你们担待得起吗?”

    “这……”

    袁立诚死就死了,但武崇训可是武三思的儿子,那些军士们还真担待不起。更最关键的是,现在他们群龙无首啊,谁肯担责任?

    所以,那些军士们既不敢听袁立诚的命令上前,也不敢放庐陵王离去,局面一时僵持起来。

    韦后心中焦急,埋怨道:“姓崔的,你的人行不行啊?莫不是贪生怕死,不敢来了吧?告诉你,庐陵王出了半点差池,就都是你的罪过!”

    “王后娘娘放心,这些人都是大唐的孤臣孽子,微臣对他们有绝对有信心!”说着话,崔耕伸手往远方一指,道:“您看,他们这不是来了吗?”
………………………………

第496章 板荡显忠良

    “护驾!护驾!”

    随着一声声吆喝,大约两三千人,男女老幼皆有,僧道俗俱在,有的手持兵刃,有的手持农具,甚至有的拿着菜刀、擀面杖,从四面八方赶来。

    为首一人,乃是一个和尚,看年纪在六十岁上下,满脸儒雅之气,激动地大叫道:“朝廷养士百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兄弟们,冲啊!”

    说着话,老和尚眼圈一红,竟挤出了几滴热泪!

    韦后目瞪口呆,道:“这……这些都是崔著作你的人?怎么……怎么如此……”

    毕竟人家是来救自己的,难听的话,韦后还真不好意思说出来人倒是不少,但这就是一帮老百姓啊,能有什么战斗力?

    但她哪想得到,人家崔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没错,这些人都是共济会的人以及他们的家眷。

    之所以男女老幼齐上阵,一个是共济会虽然人不少,但负责战斗的也就几百人,声势不够。

    另外,就是崔耕的一点小心思了不如此,怎能体现共济会对庐陵王的忠心,为大家谋一场富贵呢?不如此,怎能让庐陵王心甘情愿的为徐敬业平反呢?

    他理直气壮地道:“微臣刚才不是说了吗?这些人都是大唐的孤臣孽子。您看他们男女老幼都有,服饰各异,这才说明庐陵王甚得天下民心啊!”

    韦后没好气地道:“民心有什么用?可能解得了重围?”

    “光凭民心当然不行。但是……咱们不是还有圣旨吗?”

    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不错,崔耕手里是没圣旨,但那不代表武则天没给他下过圣旨。事实上,他只是没随身携带而已!

    “制曰:朕闻,父子天性母子连心,人之本也。庐陵王乃朕之亲子,虽有小过,发配房州……”

    随着骆宾王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那些围困庐陵王府的军士们,顿时有些意动,开始慢慢往后退。

    道理很简单,袁立诚是武三思的心腹,但他们可不是!难道大家要豁出身家性命,帮着袁立诚抗旨不遵?

    袁立诚见状,赶紧高呼,道:“大家别信这和尚的,那份圣旨,同样是假的!”

    “哼,假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请大家随便验看。”骆宾王随手就将武则天的圣旨递了过去。

    这些围困庐陵王的兵丁们,身份有高有低,当然也有识得圣旨的。人们一阵交头接耳,目光渐渐柔和起来。

    崔耕见状,趁势道:“冲啊!保护庐陵王出房州城!”

    “喏!”

    人们齐齐应了一声,双方很快会师,保护着庐陵王等人,往城外冲去。

    围困庐陵王府的兵丁也并不相拦,只是干跺脚,鼓噪道:“冲啊,杀啊!别让他们跑了啊!”

    武崇训见状,恶狠狠地瞪了袁立诚一眼,道:“你带的好兵!”

    袁立诚也委屈啊,心中暗想,我才来房州一个月,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事儿能怪我吗?

    他也不争辩,低下头去,不发一言。

    ……

    ……

    崔耕带着这么多共济会的人,让自己的利益达到了最大化。但奈何马匹不够,男女老幼皆有,行动的速度就快不了了。

    刚刚离开房州城四十里,他就不得下令,扎下临时营寨暂且休息。

    李显十余年来,终于离开了房州城,往四下里望去,顿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感。

    他高兴地道:“崔著作,这次孤王能逃出生天,可是全亏了你啊。”

    “哪里,微臣的功劳不值一提。主要是王爷您洪福齐天,还有将士们用命!”

    “对,还有将士用命!”李显往四下里望了一眼,道:“这些人的名字,崔著作你都帮孤王记录下来,待我回到洛阳,定当重赏!”

    崔耕忙活了半天,可不就是等的这句话吗?赶紧道:“谢王爷隆恩!”

    “哎呦呵,这么快就要论功行赏了?我说二位,你们是不是高兴得早了一点?”正在这时,袁立诚的声音响起。

    崔耕冷笑道:“本官这里有两千多人,稍后,还有大军接应。我就不信了,你还有什么手段翻盘?”

    “稍后有大军接应?得多久?”

    “呃……算算时间,差不多一个时辰吧。”

    “一个时辰,晚了!”袁立诚哈哈大笑,得意道:“还是梁王千岁棋高一着,在房山上安排了三千大军。这支军队的统领叫吕武,受了梁王千岁的恩惠,愿意为他效死。吕武是个死心眼,可不会管什么人质的死活,更不会管什么庐陵王尊贵的身份!现在……你们死定了!”

    啊?房山?

    崔耕陡然心里一惊,举目望去,房山的巍峨山影,离着自己等人不到三里,仿若就在眼前!

    他心中暗想,现在是拼命逃走?还是就地待援?唉,后悔啊,真不该贪小便宜,把共济会的家眷都带来了。有了这些累赘,真是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走!

    “冲啊,杀啊,莫让庐陵王跑了啊!”

    正在崔耕为难之际,忽然远方阵阵喊杀之声传来,紧跟着两千骑兵结成阵势,向着营寨逼近!

    为首一人,身形魁梧,面如重枣,高声道:“哪位是著作郎崔耕?哪位是庐陵王?还请阵前答话!”

    “本官来也!”崔耕应了一声,翻身上马。

    李显道:“那人叫的是孤王和崔著作的名字,咱们还是一块去吧?”

    崔耕为难道:“这……王爷一身系天下安危,怎可轻身涉险?”

    李显苦笑道:“唉,莫非崔著作以为,你和那人谈崩了话,本王还能逃出生天?”

    崔耕想想也是,自己这两千多乌合之众,还不够人家一通划拉的,李显在前方和后方差别着实不大!

    他也只得道:“封常清!”

    “在!”

    “保护好庐陵王!”

    “喏!”

    当即,崔耕和李显催马出了营寨,黄有为在左,封常清在右,各举一个巨盾保护。

    崔耕问道:“对面可是吕武吕将军吗?今日你拦住本官和庐陵王,但不知意欲何为?”

    “嘿嘿,崔著作又何必明知故问?一句话,放下庐陵王和他的家眷,吕某就当今日之事从未发生过。否则的话,。我就将你们当乱匪剿了!”

    “看来吕将军是要死心塌地的为武三思卖命了?”崔耕眉毛一挑,道:“你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自己的家人想想吧?”

    “吕某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并没有什么家人?”

    “呃……”崔耕被堵了个缩鸡大窝脖,只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