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如何是好?二郎你……”

    到了危急时刻,李显又想起了素有急智的崔耕,然后马上就意识到了,崔耕不在的事实,赶紧闭上了嘴。

    武三思这时候也麻了爪了,只知道大叫:“护驾!护驾啊!”

    “别吵吵了!”李重俊此时已经趁乱和众军士站在了一起,道:“这些人是本王安排的,孤王今日要清君侧!武三思,你今日算是恶贯满盈了!”

    李显迅速冷静下来,道:“哦?清君侧?俊儿,你恐怕是欲效玄武门故事吧?”

    “父皇您听我说!”李重俊跪倒在地,道:“韦香儿与武三思秽乱宫廷,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长此以往,必将国之不国。儿臣不顾千古骂名,欲清君侧,正乾坤,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青天。事成之后,您还是当今天子,无论如何责罚儿臣,儿臣都毫无怨言。”

    “事成之后?事成之后,你大权在握,朕性命难保,又哪敢责罚于你?”

    顿了顿,李显冷笑着继续道:“俊儿,你那点文墨底子,朕最清楚不过了,这话是别人教你的吧。告诉朕,你的同党都有谁?“

    “有我!”

    “有我!”

    “还有我!”

    ……

    眼见着胜利在望,羽林大将军呼野利、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以及李承况、独孤之、沙吒忠义等人,纷纷站了出来。

    “嗯?”

    李重俊豁然发现,自己的“军师”姚挺,站在人群里纹丝没动。

    这是怎么回事儿?

    一股不祥地预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但现在显然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李重俊再次磕了一个响头,道:“还请陛下将武三思、韦香儿、李重福交出来,儿臣要杀了他们,以正国法。”

    “嗯?”

    李显豁然而起,高声道:“就算皇后和德静王有罪,福儿何辜?李重俊啊,李重俊,你现在还敢说,自己不是要效玄武门故事,杀兄逼父,夺取帝位!”

    说到最后,已经是声色俱厉。

    若是李重俊是唐太宗李世民,李显这话当然没啥卵用。但是,李重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还真没那么厚黑。

    他嗫喏道:“哥哥目睹朝政昏暗,不能匡正,自是有罪。”

    说完了,自己也觉得这条有些牵强,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呼野利觉得他实在烂泥糊不上墙去,上前一步,微微一躬身,道:“陛下,多说无益。事到如今,末将就问您一句话,这人你是交还是不交?不交的话……让我等动手,您的面上,可不大好看。”

    李显咬着牙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古人诚不我欺!呼野利,当初二郎还劝朕让你出外,是朕固执己见,才留下你继续担任羽林大将军的,你就这么回报朕?”

    呼野利不以为然地道:“陛下,你也莫把自己说地那么无辜。虽然我还是羽林大将军,但我的族人,都被你调走了,若不然,这次起事的怎么可能仅仅三百多人?”

    “哼,莫非留下你的族人,你就不造反了不成?”

    “呃……”

    呼野利当然可以昧着良心说“是”,不过,那又何必呢?

    他嘿嘿一笑,道:“陛下何必明知故问?撕破了脸,有意思吗?哦,我明白了,你是想拖延时间吧。告诉你,莫白日做梦了。四下的路口,我已经派人以你的名义封死。至少半个时辰内,内外不通消息,你不可能得到任何援军!”

    “你……你好狠!”

    “多谢陛下夸张,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说着话,呼野利一挥手,道:“来人,先把武三思砍了,给陛下点颜色看看!”

    “喏!”

    有四个全副武装的军士上前,把武三思从人堆里拽了出来!

    武三思体如筛糠,道:“呼野利,你莫杀我啊!崔耕还在外面呢,到了最后,他定能力挽狂澜!真杀了我,有了血债,你就彻底没回旋的余地了。”

    “嘿嘿,崔耕?”

    呼野利不以为然地道:“没错,崔耕是屡屡出人意表,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我还真有点怕他。但是,你也知道,他刚才已经被你支走了!这就叫天作孽尤可为人作孽不可活!过一会儿,我把该杀的人,都杀得查不多了,他来了还有个屁用。”

    言毕,一使眼色!

    嚓嚓!

    可怜武三思一颗大好的头颅,被斩落于地。

    然后,呼野利又道:“下一个……李重福!是你自己出来,还是我派人动手?”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914章 夫妻齐平叛

    紧接着,就有几个军士向前,向李重福身旁走去。

    李显痛骂道:“逆子!你杀兄弑母,逼父夺权。青史斑斑,我看你如何向后世交代!”

    “”李重俊脖子一缩,没敢接茬。

    呼野利安慰却道:“这有什么?青史斑斑,当然是太宗皇帝如何向后世交代的,咱们就如何交代!殿下,李重福已经带到,还请下令将其正法吧!”

    呼野利不傻,对于武三思,杀了也就杀了。但对于李重福,没有李重俊的直接命令,可不能直接动手。

    要不然,事情过后,李重俊脸一耷拉,说我哥哥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当时我正犹豫呢,你咋就动手了?这不是有伤朕的仁德之名吗?得了,杀了你给哥哥祭陵吧,朕会给你死后哀荣的。

    那样的话,呼野利上哪说理去啊?

    所以,他得让李重俊给出明确的命令。

    然而,李重俊只是四肢发达而已,心肠根本就没那么硬。

    事到临头,他犹豫了。

    在历史上也是这样,李重俊先杀武三思,然后把李显一行一百多人围在了玄武楼。

    按说,你们三百多人俱是精锐,直接冲上去杀人不就得了?但是,这位卫王殿下非要在楼下跟李显讲道理。

    李显是皇帝,口含天宪。讲起道理来,李重俊哪是他的对手?结果被李显趁机策反了叛军,功亏一篑。

    现在的情形比历史上稍好一些,李重俊等人已经登上了朱雀城楼。仅仅是讲道理失败,是不会造成整个政变失败了。

    但是,比历史上不利的是,现在多了崔耕。

    当此之时,泼寒胡戏早已停息,羽林军受了呼野利的命令,封锁了附近的各个路口。围观的百姓们鸦雀无声,静观事态的发展。

    当然了,这些羽林军只是略微倾向李重俊而已,要说铁了心帮李重俊造反,那也不对。

    待会李重俊赢了,这些人就都是有功之臣,加官进爵。李显赢了呢?我们是奉命行事,你李显也没旨意下达让我们平叛,总不好拿我们怎么样吧?

    这是呼野利尽最大努力,所能做到的最有利的形势。按说这也够了,外面的人得不到消息,自然也就不会有人领军平叛。等他们发现不对的时候,大事已定。

    可是,现在,忽然!

    朱雀大街的东边,陡然传来一阵急促地马挂銮铃声响,有人高声道:“闪开!快闪开啊!扶阳王崔耕领军平叛啊!”

    紧接着,五百羽林军在崔耕的带领下,直冲到了朱雀门下。

    李重俊见状,顿时心中一凛。

    崔耕带的五百人倒没什么,自己这边虽然人数略少,但有朱雀门据守,崔耕冲不上来。

    不过,崔耕身为当朝宰相、户部尚书、扶阳王,真的写一支手令,调动羽林军平叛,不知多少人要跟着他搏这一场大富贵!刚才崔耕到来之时,毫无阻拦,就是明证!

    奇怪了,这崔二郎是如何得知消息的呢?

    李重俊打点精神,朗声道:“韦后与武三思勾结,沆瀣一气,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扶阳王,以你的眼光,绝不会看不出来。本王一向待你不薄。当此之时,你何不作壁上观,安享一世富贵呢?”

    这事儿根本就没法讲道理。

    韦后和武三思的确不是东西,但是,李重俊就那么伟光正了?纯属扯淡。

    崔耕右手一划,沉声道:“多说无益。卫王千岁,你若愿意悬崖勒马,我可以为你向陛下求情。多了不敢说,保你一条命还是没问题的。否则的话,大军一至,玉石俱焚!”

    呼野利插话道:“哈哈,大军一至玉石俱焚?有大军一至的功夫,我们早就把该杀的人都杀光了!”

    “哦?是吗?那可不尽然!你看”说着话,崔耕伸手往朱雀大街的西边一指。

    啊?

    呼野利顺着崔耕手指的方向望去,但见旗幡招展号带飘扬,又有五百余骑向着朱雀门飞驰而至!

    为首的是一个的美少妇,脸若二八少女,身材无比妖娆,正是闻名天下的安乐公主李裹儿!

    在她身后的,自然就是公主府的侍卫,尽是精锐中的精锐。

    当初李显令太平、安乐、长宁等几位公主开府,允许她们自辟僚属,拥有侍卫,被大臣们广为诟病。今日安乐公主凭府中的侍卫平叛,不知他们该做何感想。

    李重俊见状,不由得暗暗琢磨:崔耕手下的五百人,再加上李裹儿手下的五百人,这就是一千大军,可以试着攻打一下朱雀门了。

    父皇这边虽然护卫损失殆尽,但是朝中大臣乃至孔武有力的太监还是很有一些的。

    里应外合起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他面色骤变,讶然道:“你你怎么来了?”

    李裹儿道:“当然是我家夫君事先安排的!他为了防止有人趁着泼寒胡节作乱,让我提前集结人马准备应变。没想到,这作乱的人,竟然是你!”

    好吧,事实上,崔耕受思维惯性的影响,没料到李重俊会在今天起事。这是他为了哄李裹儿回家,让曹月婵和自己一起看泼寒胡戏,找的一个借口。

    没想到,歪打正着,这个准备真用上了。

    李裹儿一直派人观察朱雀门附近的动向。一出现异常,就带着兵马来援!

    至于说,可能搞错了,其实朱雀门附近没人作乱?错了就错了呗,当今天下,谁能把李裹儿怎么样?

    李重俊简直有种要崩溃的感觉,恶狠狠地道:“崔耕、李裹儿,你们莫逼我,真把我逼急了,我我跟你们玉石俱焚!”

    呼野利哈哈大笑,道:“王爷,就是要这样做!现在皇亲国戚俱在此地,咱们先把李重福、李重茂杀了,再杀了相王父子,除了您,陛下还能把这江山传给谁呢?”

    “好啊,好啊!”

    李裹儿在下面拍着手道:“把他们都杀了,就只有我有资格继承皇位了!二郎带领羽林军平叛,我就是第二任女帝!”

    “我擦!”

    呼野利还真没想起来这茬,顿时目瞪口呆。

    李重俊对李裹儿的了解却比他深得多,道:“李裹儿,少来这一套!你不在乎别人的死活,还能不在乎韦香儿的死活吗?现在我命令你,立刻带兵离开此地,否则,我就要她的命!”

    “裹儿别走!”韦后高声叫道:“你这一走,咱们母女就都得死无葬身之地!事到如今,莫管我的死活,全力攻打朱雀门!”

    然后,又对李显道:“陛下,你赶快下旨,立裹儿为皇太女吧。”

    李重俊手持利刃,大喝道:“父皇,你莫逼我!现在,还请父皇下旨,立我皇太子!要不然儿臣恐怕有不忍言之事!”

    “你你敢弑父么?”

    “”李重俊没有回答,不过,却是强打精神,丝毫未退,局面就此僵持起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再这么僵持下去,吃亏的一定是李重俊这边。

    崔耕高声叫道:“羽林军的将士们,本官知道你们是受了李重俊的蛊惑,才参与了这场叛乱。现在,我以自己的列祖列宗发誓,只要你们弃暗投明,朝廷绝对既往不咎。”

    李显也道:“崔相的话,就是朕的话。你们都是朕爪牙,为何跟随那逆子作乱?若能反戈一击,朕定当与尔等富贵。”

    呼野利急眼了,道:“殿下,迟则生变,还请早作决断啊!”

    “好!”

    李重俊一咬牙一跺脚,道:“动手!”
………………………………

第915章 皇图成泡影

    “动手!”与此同时响起的,还有崔耕的声音。

    李重俊的优势在于:一,占着地利二,距离李显等人非常近。他的劣势在于,人数过少。

    崔耕这边人数虽多,却有远水解不了近渴之嫌。

    表面上看,双方是势均力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然而实际打起来,却远非如此!

    噗通!

    噗通!

    顷刻间,就有两颗人头落地。一个是呼野利,另外一个却是右羽林将军李思冲!

    啊?

    这个变化实在太惊人了,双方顿时一滞。

    杀呼野利的,乃是一个身形高大,形容丑陋的太监。

    他举起呼野利的头颅,高叫道:“羽林大将军呼野利已然伏诛,尔等还不快快投降,更待何时?”

    李显当然认得,这个人是自己身边的一个太监叫杨思勖,官封宫闱令。

    万没想到,他竟然有此勇力,一击建功!

    李显高兴地道:“好,杨思勖你平叛有功,朕加封你为银青光禄大夫,内常侍。”

    “射射谢陛下!”

    别看杨思勖刚才杀呼野利的时候,面色丝毫未变,但是,听了李显的封赏之后,话都说不利索了。

    无它,李显是真大方啊!

    银青光禄大夫,那是三品散官之职。换言之,现在杨思勖就算正式进入了大唐高官的序列。

    内常侍同样不简单。

    太监的主管机构,就是内侍省,负责内侍省常务工作的,就是六名内常侍,算是标准的实权派。

    什么叫一步登天?杨思勖从八品的宫闱令,一跃而为银青光禄大夫,内常侍,这就叫一步登天!

    顿时,有个人的眼珠子都红了,高声道:“陛下,我杀了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你有何赏赐?”

    此人是原来跟着李重俊谋乱的羽林军士卒,趁着李思冲不备,在他身后突然动手,砍了他的脑袋。

    李显道:“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名叫王欢喜。”

    “你杀李思冲有功,朕封你为五品游击将军。”

    这个官职可比杨思勖的官职差得远了,但是,考虑到他刚才还是叛军,也算相当不错的结局。

    众多随着李重俊造反的羽林军将士,目光顿时开始诡异起来。

    说到底,就算李重俊造反成功,他们这些大头兵也不过是得个五品散官而已。

    而现在,政变成功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

    “不好,卫王您快走!”右羽林将军李承况用力把李重俊往旁边一推,自己却身中数刀,倒伏余地。

    李重俊已然明白,自己这场政变彻底失败了,道:“随我来!咱们杀出长安,以图后举!”

    然后,紧跑下了城楼。

    到了朱雀门下一看,仅仅有四十来人跟了下来。与此同时,城门上响起了无数凄厉地惨叫声。

    看来独孤之、沙吒忠义等人,俱皆遭了毒手。

    李崇俊顾不得悲伤,和自己的心腹抢了几十匹马,冲出朱雀门。

    “拦住他!”

    崔耕一挥手,众羽林军一拥而上。

    多亏了李重俊武艺高强,硬生生地杀出重围,往长安城外疾驰而去。

    当然了,这也与他的身份有关,毕竟是李显的亲儿子,众羽林军士真有些束手束脚的。

    崔耕也不想干这个脏活儿,没有让封常清等心腹出马,而是随便点了一支人马去追。然后,他迈步上了朱雀门。

    朱雀门上的叛军内部分裂,继续效忠李重俊之人,绝大部分被砍死,唯有成王李千里被五花大绑,站在李显的面前。

    只听李显道:“李千里,朕甚是奇怪啊。别人跟随那逆子谋反可以加官进爵,你李千里官封成王,已经位极人臣,究竟是图啥呢?”

    顿了顿,又道:“千万莫说什么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你干的那些破事儿朕都知道,可有一点是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的?”

    “呵呵呵”

    李千里发出了一阵诡异的笑声,道:“半刻钟前,我还琢磨着,是不是继续委屈求全,让你饶我不死呢。不过我儿子都死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这就直说了吧。”

    李千里的儿子就是天水王李禧,刚才和独孤之、沙吒忠义等人一起,被乱刀砍死了。

    李显道:“你讲!”

    李千里冷哼一声,道:“你李显凭什么认为,位极人臣,我就应该满足?你想想,自从这大唐江山,交到李治一系手中以来,可有过一天消停日子?先是一个被太宗皇帝宠信过的女人,要当皇后。没过多久,她竟然成了女皇了。天下沉沦近二十年,好不容易,李治的儿子当了皇帝了吧,那绿帽子还戴的天下皆知。你奇怪,我还奇怪呢,帝位乃有德者居之,你怎么就那么大脸,还坐在这皇位上,而不把它让给我吴王一系!”

    “原来俊儿造反,是你在使坏!狼子野心,实在是狼子野心!”李显勃然大怒,道:“来人,给朕把他拉下去算了,不用拉下去了,就在这,杀了他!”

    “喏!”

    杨思勖刚刚升官,急于表现,毫无顾忌地手起刀落,将李千里斩首。

    李显尤不解恨,道:“传朕的旨意,李千里不配以“李”为姓,从今日起,改为“蝮”氏!”

    看来李显遗传了武则天喜欢给人改名姓的爱好,众大臣对此无可无不可,道:“臣遵旨!”

    直到这时候,李显才注意到崔耕的到来。

    他叹了口气,道:“这次要不是崔爱卿,朕与皇后,乃至谯王和温王,都得遭了那逆子的毒手。你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啊,你说,朕该如何封赏你呢?”

    崔耕现在官封户部尚书,爵封扶阳王,自己都觉得自己没啥进步的空间了。

    他说道:“陛下把安乐公主赐婚给微臣,就是对微臣最大的赏赐。若再求其他,那就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李显不以为然地道:“赐婚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儿了,咱们一码归一码,该赏赐的,还是要赏赐的。不如呃朕刚把李千里,啊,不,蝮千里的爵位夺了,就转封你为成王吧。”

    崔耕这个扶阳王,全称是扶阳郡王。李隆基的临淄王也是一样,全称为临淄郡王。

    这个爵位还可以再进一步为国王。

    国王就是最高的爵位了,还能不能再升呢?可以。由双字王升级为单字王,也算一个小进步。升为单字王之后,也还可以再升,从小国国王升到大国国王。

    当初李显将武三思的梁王改为德静王,由单字王降为了双字王,是为贬谪,就是这种制度的体现。

    从理论上讲,李显今天办的事极其敞亮,给崔耕连升了两级。

    但是,全国封王的才有几个?这种级别的提升,对崔耕也就是有点象征意义,实质上没啥好处。另外,成王李千里刚被砍了脑袋,自己这个新成王多晦气啊。

    所以,崔耕还真不想接这个爵位。

    他不想接,有个人更不想让他接,那就是宰相魏元忠。

    刚才危急时刻,李裹儿说要继承皇位,言者无心,魏元忠听者有意。

    他心中暗想,崔耕受封一字王,这是不是李显在为封李裹儿为皇太女而铺路呢?

    魏元忠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嗯?为什么?”

    “异姓为王,大为不祥。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您封的五王中已有四王身故,德静王武三思尸骨未寒!微臣以为,不但不应升崔相的王位,还应降其爵位,以使其福泽绵长。”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说起来可就太刺耳了。

    李显有些不悦道:“那依魏相之见,崔爱卿立下了大功,朕不但不该赏,还该罚喽?”
………………………………

第916章 乐极要生悲

    魏元忠道:“呃,不能封爵,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

    “怎么补偿?崔爱卿富可敌国,朕就是赏他上千户食邑,人家也不稀罕啊。”

    “可加封崔相之父的为国公,加封崔相之母为国夫人。崔相以自己的功劳和爵位,换取父母的的荣耀,说起来也是一桩美谈。”

    当初武则天为了酬崔耕解决漕运之功,追封其父为五品朝散大夫。现在魏元忠提出来追封其父为国公,可谓故技重施。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说之前是等价交换的话,现在就有些强买强卖的意思了。

    道理很简单,崔耕为他爹挣一个“五品朝散大夫”的头衔,已经完全足够了,再追封为国公,没什么现实意义。更何况,这个追封还要崔耕用自己的“扶阳王”和这次所立的大功来换。不过,既然魏元忠拿出“孝道”的大帽子扣下来,无论崔耕和李显都不好拒绝,

    李显看向崔耕道:“崔爱卿,你以为呢?”

    “臣无异议。”

    “好,那朕就追封令尊为谷国公,令堂为谷国夫人!至于你么就为楚国公吧。”

    崔耕道:“谢陛下!”

    魏元忠趁机道:“既然崔相都降为国公了,那武姓诸王,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