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可惜了,最后因为韦凑传的一句话,这厮竟然幸免于难。非但如此,李隆基还借此反客为主,逼着崔耕去救李持盈。

    崔耕万没想到,今儿他竟然被杨思勖押了过来、

    呜呜呜

    崔嘴里被堵了块破布,眼睛瞪得溜圆,想要说话,却只能发出阵阵呜咽。

    崔耕刚要命人将他的破布拿下,却见杨思勖微微摇头。

    杨思勖道:“岭南王莫忘了,崔早就因为行刺陛下,被殿前武士当场打死。这个人虽然长得像崔,也认为自己是崔。但实际上,他却不是崔哩……您让他在这胡喊乱喊,对大家的面上都不好看。”

    “这样啊……”

    崔耕暗暗琢磨,当初李隆基为了给自己致命一击,让崔诈死,后来一直没让他恢复身份。

    堂堂的当朝宰相,总不能说死就死,说活就活吧?必须把事说清楚,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但是,李隆基和崔耕都做了幕后交易了,这事儿根本就没办法说清楚。因此,崔一直没恢复身份。

    所以,李隆基出卖崔毫无压力。现在杨思勖说那番话,是让自己闷声发大财,莫让崔破口大骂,给李隆基留点面子。

    不过,崔耕还是有些奇怪,道“杨公公,本王可是真糊涂了。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这份补偿,也太……重了吧?”

    “重吗?一点也不重。岭南王看看,这是什么?”

    说话间,杨思勖拿出来一份圣旨。他知道崔耕对李隆基的圣旨不感冒,干脆也不宣读,直接递给崔耕了。

    这是什么?

    崔耕接过来一看,顿时脸色巨变。

    如果说李隆基把崔交给他,是送了两斤猪肉的话。那么这份圣旨,就相当于送了十头大肥猪了李隆基要把安南都护府,划归岭南道管辖!

    虽然从表面上看,崔耕为岭南王,又通过上官婉儿实际控制了剑南道。这安南都护府,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块飞地,丢了也就丢了。

    但是,有安南都护府的存在,朝廷和岭南道翻脸之后,就可以对其两面夹击。

    还有,安南都护府南面就是林邑国,把此地交给崔耕,崔耕的势力就连成了一片,其意义如何形容也不为过。

    说直白点儿,哪怕李隆基封梅玄成为安南王,也比现在这副局面对朝廷有利。

    李隆基怎么就这么善解人意呢?

    然而,崔耕的惊讶还没完呢。

    说话间,杨思勖又拿出一份公文给崔耕,朝廷宣布,加封上官婉儿为剑南道安抚使,益州大都督。

    虽然之前剑南道已经被上官婉儿实际控制了,但是,她那个益州副都督兼剑南道巡阅使是崔耕封的,名不正言不顺。

    现在李隆基下了这道圣旨,同样是搔到了崔耕的痒处。

    不过,这么接二连三的巨大好处砸下来,崔耕可是越发清醒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李隆基下了这么大本钱,恐怕所图非小啊!

    “杨公公……”

    崔耕缓慢而坚定地将那份圣旨推了回去,道:“您还是先把话说清楚吧,陛下……到底想从本王这得到什么?如果代价太大,本王可是付不起。”

    杨思勖微微一笑,道:“岭南王放心,陛下的确对您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过,这个要求对您来说,绝对是小事一件啊。”

    “杨公公说来听听。”

    “为了庆祝我大唐对吐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以及岭南王您平定了黑水教之乱。陛下准备改元为开元,到时候,希望岭南王您派使者参加。”

    “还有呢?”

    “没有了。”

    “啥?没……没有了?”崔耕满脸地不可置信,道:“我说杨公公,您这么一说,本王还真不信。到时候,出了什么乱子,可莫怪本王不肯履约。”

    杨思勖苦笑道:“确实没有。不过……京城出了一件大事,陛下希望岭南王安分守己,不要大做文章。”

    敢情是李隆基后院起火了哈!

    崔耕这才明白过来,道:“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杨思勖轻叹一声,道:“奴才只能告诉您两个事实。您到底怎么想,我可就管不了了。其一,当初陛下不是把曹野那姬送给宁王了吗?他颇念旧情,想把曹野那姬要回来。宁王没给,兄弟俩不欢而散。其二,三日后,宁王、岐王、薛王和申王在隆庆池游船,不幸落水遇难。”

    “啊……啊?”崔耕陡然心中一惊,道:“这岂不是说,太上皇五子,现在只剩下了陛下一人了?”

    “不错,正是。”

    “也就是说,日后这大唐江山,必在陛下这一脉手中?”

    “呃……那也未必,宁王、岐王、薛王和申王皆有子嗣在。若陛下的后嗣出什么意外,他们的子嗣就有希望问鼎皇位。”

    我信你个大头鬼哦!

    崔耕心中暗想,宁王、岐王、薛王和申王都死了,他们的子嗣还能继续活着?那怎么可能?肯定在这几年内,相继“暴病而亡”。

    说李隆基不是杀这四人的凶手,谁信啊?

    不用问,在经历了渭州大捷之后,自己给李隆基的压力太大,再经过宁王这么一刺激,李隆基出了大招。

    李旦总不能再生了,现在整个大唐皇室就是李隆基一系,李隆基一系就是整个当皇室。肉烂在锅里,只要自己不冒天下之大不韪,要登基为帝,李隆基就绝对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了,他也怕自己狗急跳墙。

    现在四王已死,天下哗然,自己若是奉太上皇讨逆,诛除“弑兄杀弟”的无道昏君,还真够李隆基喝一壶的。

    所以,李隆基拿出了这三个沉甸甸的条件来稳住自己。

    当然了,就是李隆基不出任何代价,自己也绝不忍把大唐江山打个稀巴烂。关于这点,李隆基肯定就猜不到了。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崔耕将那份圣旨收了起来,道:“杨公公请转告陛下,岭南道绝不会借题发挥,兴兵作乱。就是太上皇他老人家,也认为四王之死是一个意外。稍后,太上皇会下一道旨意,请陛下以国事为重,节哀顺便。千万莫因为兄弟情深,伤了龙体。”

    “哎呦,那敢情好。”杨思勖的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道:“岭南王您真敞亮,奴才这次可沾了您的光了,回去之后定受封赏啊。”

    ……

    ……

    三日后,杨思勖迎奉玉真公主李持盈,正式还朝。

    崔耕带着广州文武百官在码头上相送,当然了,此刻崔耕身边还站着一个无品无级,翩然若仙的女子,正是俞铃儿。

    崔耕要是到了广州还不和俞铃见面那也太没良心了,也太欺负人了。

    这些日子二女相处的还算不错,但女人之间哪有真正的友谊?眼见着李持盈上了大船,俞铃真是眼角眉梢都透着笑意。

    然而,李持盈却忽然驻足,对着崔耕招了招手,道:“岭南王你过来,本宫有话,要单独跟你说。”说完对着俞铃轻轻一笑,至于表达的内容,相信只有他们两个人懂得。

    “呃……是。”

    崔耕并不知道两个女人之间的暗斗,而是暗暗腹诽,咱们有话在家说不成吗?昨儿你干什么了?前天你干什么去了?这两天都不说,现在要走了,却当着众人面说。

    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他还真不好不给李持盈这个面子。

    崔耕随着李持盈来到一个僻静无人之处,低声道:“你干什么?当着众人面要同我私聊,若是让李隆基知道了咱们之间的关系,对你还有什么好处不成?”

    李持盈白了他一眼,道:“你以为人家想啊,这不是之前没想到吗?”

    “到底什么事?”

    “我问你,本宫要是怀有身孕了怎么办?”

    “啊?”崔耕心中一惊,惊呼出声。
………………………………

第1260章 嫂嫂要出家

    李持盈马上就不高兴起来,道:“啊什么啊?你还想不认账啊?”

    “当然不是了。”崔耕咽了口吐沫,道:“我的意思是说……呃,就这么几次……你以前是怎么做的?”

    李持盈也不避讳,撅着嘴道:“以前本公主都是吃皇家秘制的药物,万安城又没有。你不想要,我就打下来。”

    “别,千万别。”崔耕一咬牙一狠心,道:“真的有了,那就生下来!”

    李持盈马上就笑的如同春花一般灿烂,道:“奴没看错你,我就知道二郎你最好了!”

    崔耕提醒,道:“我这儿没问题,但你想想你那怎么办。万一有了孩子……你让他姓啥啊?”

    倒不是崔耕不认账,而是李隆基知道二人之间的关系之后,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呢,对李持盈和孩子都不是什么好事。

    李持盈会意,道:“那有什么,就让他姓张。”

    “姓张?张?这个好,反正这厮已经死在万安城了,死无对证。”

    李持盈轻昂着头,得意道:“那当然,这些本宫早就想好了的,本宫叫你来,只是想看看你对本宫的态度。”

    “不知公主是否满意?”既然事情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崔耕也就不再担心,笑着陪话道。

    “这个嘛……目前表现还……”李持盈并没有说出下文,而是朝着崔耕脸上一吻,然后转身离开。

    ……

    ……

    半年后,泉州岭南王府。

    崔耕望着眼前的一封信,不禁嘬起了牙花子。

    这封信是李持盈写来的,除了诉说相思之苦外,还告诉崔耕,自己已经身怀有孕,两个月后将要临盆。

    本来这也没什么,以她公主之尊,还能缺的了人?另外,孩子的身份,也已经想好了说辞。

    但是,李持盈在书信的最后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自己临盆的时候,崔耕能陪在她身边。

    按说这个要求有些过分,现在的长安,对于崔耕来说,就是龙潭虎穴。为了这点理由,冒这么大的风险,殊为不智。

    但是,话说回来,现在长安危险,以后就不危险了?你崔耕都把人家的肚子搞大了,难不成以后就永不见面?

    这时侯不去看李持盈,什么时候去看?

    所以,他赞同也不是,反对也不是。

    正在崔耕为难之际,一阵小丫鬟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说大夫人有请。

    所谓大夫人,当然不是崔耕的正妻卢若兰,那得称王妃。小丫鬟口中大夫人,就是崔耕的嫂嫂苏绣绣,

    崔耕赶紧起身,来见苏绣绣。

    按规矩,有身份的人家会客是在客厅,见家人就都是偏房了。

    在小丫鬟的引领下,崔耕来到一间偏房内。但见嫂嫂把这里改造成了一个佛堂,金身鲜艳,烟雾缭绕。

    苏绣绣正跪在地上,对佛祖在祈求着什么。

    自从苏礼和苏有田死了之后,嫂嫂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崔耕心中有些不喜,但也不好说什么,微微一躬身,道:“拜见嫂嫂!”

    苏绣绣这才起身,道:“二郎你来了,坐吧。”

    有个小丫鬟将一蒲团递了过来,叔嫂二人相对而坐。

    崔耕仔细望去,但见嫂嫂瘦了许多,脸上甚至有些不正常的惨白,双目也不似以前有神。

    他有些心疼,轻咳一声,道“嫂嫂这里真够冷清的啊,您没事儿也莫光烧香拜佛,出去走走也挺有好的。”

    苏绣绣微微摇头,道:“没什么兴致。”

    “不愿意动弹的话,找几个人玩玩双陆什么的,也挺好的。”

    “没意思。”

    “呃……”

    崔耕也没啥好法子了,转移话题道:“诶,琏儿去哪了?”

    琏儿就是崔耕和王美芳生的孩子崔琏,今年九岁了,过继给了他大哥崔皓,现在从礼法上讲,苏绣绣才是崔琏的亲妈。当然了,实际上崔琏现在是两边跑,相当于得到了两份儿亲妈的宠爱。

    提到崔琏,苏绣绣的脸上才泛起一丝笑模样,道:“琏儿在那翠鸣楼内,随着先生读书,我让他没事儿少到我这儿来。”

    “为什么?是不是美芳她……”

    “不光美芳的事儿。”苏绣绣道:“是我不让琏儿过来的。”

    “为什么?琏儿惹嫂嫂生气了。”

    “那就更不是了,我是怕自己克着他。”

    “啥……克着他?”

    苏绣绣面色一肃,道:“二郎,嫂嫂今日把你找来,就是想和你商量个事儿:我是个不祥之人,再待在王府内,迟早会给你招灾惹祸。所以……我想出家。”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崔耕这才明白,为何嫂嫂表现地如此古怪。

    他当时就急了,怒道:“什么克孩子?什么不祥之人?这是哪个长舌妇说得?您告诉我,我撕烂了他的嘴。好啊,装神弄鬼,竟然装到我岭南王崔耕的身上了!”

    但是,苏绣绣的脸上,却是无悲无喜,淡淡地道:“没人告诉,是我,是我自己想的。怎么?二郎你要撕了我的嘴?”

    “不……不是……”

    崔耕当时就有点傻眼,深吸一口气,道:“嫂嫂,您听我说,克人这种事儿,都是无稽之谈……”

    “哼,无稽之谈?”苏绣绣有些不耐烦的打断道:“我嫁了你哥之后,没两年他就死了。后来,贺旭想纳我为妾,亲事还没成,就被武良驹杀了。再以后,我爹死了,我弟弟也死了……难道都是巧合?恐怕这些人,都是我克死的吧?”

    “这都哪跟哪啊!”崔耕简直哭笑不得,道:“你若真的克人的话,那我也和你甚是亲近,怎么就没见我被克死?”

    苏绣绣叹了口气,道:“那是因为你命硬。但尽管如此,你想想,你多少次面临九死一生之局?恐怕我再留在府中,终有一日,你也会……二郎莫劝了,还是让我出家吧,我不想再害人了。”

    “……”

    苏绣绣的逻辑非常通畅,饶是以崔耕的机智,此时也感到一阵阵无话无语。

    苏绣绣道:“二郎可是不再阻我了?”

    “哪啊。”崔耕摇头道:“您这个道理不对哈,虽然我不知怎么说服您……诶,有了!”

    忽地,崔耕眼前一亮,道:“南禅宗的慧明大师德行高深,万民称颂,要不……我找他给您念叨念叨?

    苏绣绣摇头,淡淡道:“我不信他。”

    “不信慧明没关系,还有扬州的鉴真大师。不光咱们大唐人对他甚是敬仰,就是扶桑人都来请他去扶桑弘法呢。”

    “我也不信他。”

    “那还有新罗来的金乔觉大师,相传他乃地藏王菩萨转世,也甚是厉害啊!”

    “行了,二郎你莫白费力气了。”苏绣绣不以为然地道:“这些人都和你甚又瓜葛,还不是你让他们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

    崔耕无奈道:“嫂子,这就是您不讲理了。以我的身份,天下著名的和尚道士,哪个……诶!”

    话说到这,崔耕忽的眼前一亮,道:“有位高僧,德行高深,绝对和小弟我没半分瓜葛。要不……咱们让他评评理。”

    “谁?”

    崔耕眼珠一转,道:“您难道忘了……咱们泉州即将到来的那场大热闹了吗?”
………………………………

第1261章 番僧好念经

    苏绣绣还真没听说过,道:“这些日子我吃斋念佛,还真没打听过外面的事儿,有什么大热闹?”

    崔耕道:“有天竺的高僧,来大唐来弘法,三日后就到。到时候不但有众多佛门信徒会到刺桐港上去迎接,就是太上皇和小弟我都会亲临现场。”

    “真的假的?”苏绣绣满脸的不可置信之色,道:“二郎你莫哄我,再高的高僧,能值得如此礼遇?”

    崔耕道:“我骗您干啥?不信的话,您现在就派人去街上打听打听。泉州不知道这事儿的人还真不多。至于这位高僧为什么会受如此礼遇,那当然是有原因的。没办法,人家太有来历了……”

    然后,崔耕将这位高僧的来历,娓娓道来。

    其人法号金刚智,原来乃是中天竺国王伊舍那摩的第三子,十岁就能背诵婆罗门经典。后来大彻大悟,到烂陀寺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三十一岁到南天竺就龙智修学密教,并得受金刚界的密法灌顶。

    密法修成时,正值南天竺久旱不雨,国王请金刚智到宫中求雨。果然不到数日,天降大雨。

    从此,他云游四方,化导众生。今朝取海路到大唐弘法,途中多次被暴民所袭。同行的商船皆受到迫害,独有他所乘的船舶得免其难。

    岭南道早就收到了中天竺国王和南天竺国王的亲笔书信,再加上这位高僧的确在天竺得享大名,这才决定,由太上皇李旦和岭南王崔耕亲自迎接。

    最后,崔耕道:“这金刚智大师从未来过大唐,嫂嫂总不会担心我和他有所勾连吧?不如到时候,您也去迎接这位大师,请他说道说道?”

    苏绣绣当时心动,道:“王子出身,遁入空门。名扬天竺,四海传教。那这位金刚智大师,岂不是跟佛祖释迦牟尼的身份差不多?到时候,我一定要拜一拜他,聆听大师教诲。”

    见暂时打消了苏绣绣遁入空门的想法,崔耕顿时松了一口气,至于后面的事情,到时再说吧。

    ……

    ……

    三日后,刺桐港。

    爆竹声声,锣鼓喧天,鲜花着锦,彩旗飘飘,太上皇李旦和岭南王崔耕,带领岭南道文武百官,迎接天竺来的高僧金刚智一行。

    其实崔耕心里还是有点小疑惑的,按照历史的记载,金刚智应该三年后才到岭南道,如今怎么提前了呢?自己这个小蝴蝶的翅膀,难道还能扇到天竺?

    在阵阵胡思乱想声中,金刚智在一群天竺商人以及佛门弟子的簇拥下,从一艘大船上走了下来。

    其人看起来在四十多岁,身量颇高,体形瘦削,相貌……怎么说呢?把他的五官任何一处拿出来,都挺难看的。但奇怪的是,这五官竟然非常和谐的长在了一起,任谁都说不上一个“丑”字。

    真是奇人必有奇像,仿佛高僧大德,就该是这个模样。

    先是金刚智对李旦和崔耕回礼,然后是李旦和崔耕对大和尚微微躬身,表示尊敬。

    紧接着,金刚智走上高台,为大家讲大日总持陀罗尼经一卷,并为大家抚顶祈福。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全场百姓纷纷表示经过大师的赐福后,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走路更有劲儿了。

    眼看着这场法会就要顺利结束,忽然,崔耕轻咳一声,走上了高台。

    他微微躬身,道:“大师法力高深,本王佩服。今日有一事不明,当面请教。”

    “岭南王有话请讲。”

    “大师稍待。”

    然后,崔耕一挥手,在四名丫鬟,四名婆子地簇拥下,苏绣绣走上了高台。

    崔耕道:“此乃本王的寡嫂,迭遭大变,丧夫丧父丧弟。有人说她命不好,所有亲人尽皆克伤,理应出家为尼。不知大师何以教我?”

    苏绣绣也微微一福,道:“还请大师为奴解惑。”

    “简直是一派胡言!”当即,老和尚直气的慈悲眉倒竖,方便眼圆睁,道:“若这位夫人的命不好,世间还有命好之人么?谁再说这话,请岭南王为我佛门打杀了他!以免影响我佛门清誉。”

    莫看苏绣绣面对崔耕,敢直接承认,就是自己想的。但在这位高僧面前,却不敢造次。

    她怯怯地道:“可是……奴家的父亲、夫君和弟弟……”

    金刚智将僧袍一甩,道:“如此浅显的问题,本座根本就不屑回答。这样吧,今日就由本座的徒儿,为女施主解惑。不空,你来说。”

    “是。”

    随着一声答应,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和尚,从他身后走出。

    事实上,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注意到这个和尚了。无它,此人长得太英俊了,在众和尚群里,简直如同鹤立鸡群一般。

    他对着苏绣绣微微一躬身,道:“贫僧参见贵人。”

    “大师免礼。”苏绣绣恭谨道:“刚才弟子已经说过自己的遭遇了,还请大师为弟子解惑。”

    “其实贵人只是一叶障目而已,小僧稍微一解释您就明白了。”不空和尚道:“小僧问您,岭南王可是一般人否?”

    从一届商人之子,到割据岭南道,仅仅用了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青天之名响彻天下,点金圣手惠及千万百姓。

    苏绣绣就是再昧着良心也得摇头啊,道:“当然不是。”

    “那您以为,岭南王是什么跟脚呢?”

    “这……弟子不知。”

    “不知道没关系,贫僧知道。天机不可泄露,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岭南王乃是某位大菩萨转世,特意下凡,救助天下众生。”

    苏绣绣听这类传言都不知道听了多少回了,道:“然后呢。这跟奴家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了。”不空和尚阵阵有词,道:“既然岭南王不是一般人,他的家人能是一般人吗?菩萨下降,必定有神人随同辅佐。这些神人各有因。结完缘法,自然离开世间,回归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岭南王父母早亡,其兄先去,乃是贵人的父弟俱丧,只是回归本来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