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就奇怪了。”慈善公主猛然间上前几步,与崔耕四目相对,呼吸相闻,娇声道:“如此一个美貌佳人,你又怎么想拱手让人呢?嗯?”

    “我”

    崔耕一阵口干舌燥,暗暗寻思,这小妮子是在撩拨我吧?是在撩拨我吧?
………………………………

第1358章 六诏三美人

    “我我”

    崔耕一阵阵目眩神移,咽了口吐沫道:“那不是因为国主的命令吗?”

    慈善公主白眼一翻,道:“哼,国主是我爹,又不是你爹。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啊?你才来浪穹诏几天啊,难不成还真对他有什么忠心不成?”

    “那公主的意思是”

    慈善公主眼波流转,伸出玉手轻触着崔耕的嘴唇,糯声道:“奴要你全力以赴,战胜米加邓和阁罗凤,迎娶奴家。到了那时候,不仅我是你的,浪穹诏也是你的,甚至三诏联盟,乃至六诏之地,都是你的这不比父王的许诺强的多?”

    “可可是”这与自己头脑中的慈善公主设定不符啊,崔耕大惑不解。

    “可是什么?”慈善公主继续循循善诱,道:“施浪诏的遗南公主你听说过没?美艳之名冠绝六诏,可惜了,被皮逻阁抢去做了小。还有那蒙崔诏诏主之女玉怜香,体有异香,早就就被定做了阁罗凤的妻子了。怎么?难道你就不想把她们都抢过来,伺候你吗?妾身可不是善妒之人,甚是乐见其成哩。”

    “这个”

    原本崔耕还真以为,自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只有几日就掳获了慈善公主的芳心呢。

    最难消受美人恩,何况这美人乃是六诏之地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奇女子?

    所以,他一方面是心中窃喜,又一方面是拿不定主意。

    但是现在,在慈善公主说出刚才的那番话后,崔耕迅速地冷静了下来。

    不对啊,按说,一个女子爱上一个男人后,不反对他纳妾也就罢了,万没有乐见其成的道理。

    嗯,看来是慈善年纪尚轻,不懂男女情爱的心理,用力过猛,弄巧成拙了。

    如同一盆凉水兜头而下,崔耕迅速冷静下来。

    他后退一步,轻笑一声,道“慈善公主、遗南公主、玉怜香公主,真堪称六诏之地的三大美人了。”

    “妾身比起那二位来,可是差远了。”见崔耕再无之前的沉迷之色,慈善公主有些慌乱,但还是努力说服道:“当初施浪诏被南诏的追兵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多亏了施浪诏向皮逻阁献上了遗南公主,皮逻阁才放开一条通路,让施浪诏退保永昌。遗南公主以自己的美色,改变了一诏的命运,妾身可没那么大魅力、”

    崔耕不以为然地道:“在中原地区,还流传着什么周幽王宠褒姒烽火戏诸侯,纣王迷妲酒池肉林的传说。遗南公主比之这二位来,可是差之甚远吧?”

    “你的意思是”

    “哼,什么美色兴国,美色亡国,我都是不信的。恐怕那皮逻阁愿意放施浪诏一条生路,是怕施浪诏做困兽犹斗吧?听说当时施浪诏还有七万之众,若拼死反抗,真够南诏喝一壶的。倒是施浪诏献出公主之后,其诏再次分裂,一部投了吐蕃,正和了南诏的意,再难对南诏构成什么威胁。”

    “你”

    慈善公主原本是想用美色勾起崔得杨的野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此时此刻,听崔耕一针见血地指出施狼诏献美的政治意味来,顿时觉得自己之前还是小看了这个男人了。

    她心中暗想,有这般见识,崔得杨即便没有自己辅佐,机缘巧合之下,也能够成就不下于皮逻阁的伟业吧?

    想到这里,慈善公主放弃了违心的色相相诱,微微一福,道:“那对蒙崔诏的玉怜香公主,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崔耕道:“蒙崔诏的历史,某也是有所了解的。几十年前,六诏的第一大诏,并非南诏而是蒙崔诏。可以说,南诏是吃蒙崔诏的尸体长大的”

    崔耕侃侃而谈,高屋建瓴地将南诏的发迹史缓缓道来。

    众多周之,六诏之中,除了南诏之外,都有吐蕃暗通款曲的黑历史,而南诏大体上却一直站在唐朝这边。

    那么,是不是南诏历代国主,就天生对大唐有好感。其他各诏之主就天生是个二五仔呢?

    当然不是。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原来吐蕃通往六诏之地的通路,并非一条而是两条。一条是安戎城,一条则是漾濞渡口。

    漾濞渡口的开辟,还是安戎城之前。此地的水势极为险恶,稍一不慎,就是船毁人亡之局。民间有谚云:到了漾濞渡,上了阎王簿。过了龙尾关,才算到人间。

    然而,就这么险恶,却是六诏和吐蕃之间最好走的地方。

    为了加强对六诏之地,吐蕃人甚至用了几百万斤铁,在漾濞渡修了一座铁索桥。

    铁索桥一成,吐蕃人就可以用大兵攻打六诏之地,甚至于以此为跳板,攻打大唐。

    六诏之人当然抵挡不住吐蕃大军,五诏自此和吐蕃的关系不清不楚的,甚至蒙崔诏直接投靠了吐蕃人。

    南诏呢?他们位于诸诏之南,吐蕃可以降服其余诸诏,却够不上南诏。南诏乐得保持独立,联合大唐以对抗吐蕃。

    就在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征六诏病死之后,吐蕃几十万大军回军,只留下了几万兵力协助蒙崔诏镇守。

    这时候,大唐有名将唐九征从剑南道出兵,千里攻杀,将蒙崔诏和吐蕃的联军杀的大败。

    最后,吐蕃的残兵败将,经漾濞渡铁索桥,退回了吐蕃境内。唐九征将那用铁几百万斤的铁索桥拆毁。因为铁料太重,难以运回剑南道,就以此为原料,融铸了两座巨大的铁柱,立于漾濞渡旁。

    现在问题来了,唐九征再厉害,也得回国啊。这漾濞渡怎么办?人家吐蕃人要是再建铁索桥呢?

    留人驻守?几千人恐怕不管用。若留下一两万唐军,千里馈粮,交通不便,成年累月的驻扎下来,大唐的财政可受不了。

    于是乎,唐九征大笔一挥,命南诏取蒙崔诏旧地,镇守此地,防止吐蕃再建铁索桥。

    那蒙崔诏呢?就非常苦逼了,现在只剩下两三万人苟延残喘。

    南诏吞并了蒙崔诏的地盘和大部分人口,才成为六诏之地的第一势力。

    因为其治下之民是原来蒙崔诏之人,皮逻阁对蒙崔诏太过苛刻,就难免引起诏内的动荡了。

    所以,他表面上一直宣称两诏友好,南诏之所以占了蒙崔诏的地,夺了蒙崔诏的人,实非自愿,乃是大唐唐九征的命令所致。蒙崔诏但凡有什么为难之处,尽管开口,要粮给粮,要人给人,实在是把“得了便宜和卖乖”发挥到了极致。

    而阁罗凤和玉怜香的定婚之事,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达成的。

    所以,这事儿实在和玉怜香的美貌关系不大,哪怕她丑如无盐,阁罗凤也得捏着鼻子娶了。

    阁罗凤有了玉怜香为正妻之后,还向慈善提亲,要以之为妾。更不能说明,慈善就不如玉怜香漂亮。

    最后,崔耕甚至直接挑明,道:“所以,实际上,真论起军国大事来,美色只是附庸或者搭头,而不是什么决定因素。公主您以己身诱惑我为浪穹诏效力,实在大可不必。”

    不错,慈善公主是六诏之地几千年一出的奇女子,甚至于,南诏崛起的过程,她都耳闻目睹。

    但是,听崔耕这么一番讲解,她还真是有种拨云见日之感。

    没办法,论起政治来,慈善公主年纪尚轻,又只在六诏之地的小池塘里摸爬滚打,又怎敌得过崔耕这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官场老油子呢?

    更何况,崔耕脑海中还有无数的后世的记载和论文可以参考。

    慈善心中暗想,原来,南诏崛起,跟天命所归无关,跟历代诏主的远见卓识也关系不大。最根本的还是其地理位置好,才得以天上掉馅饼,被唐人看中,最终发扬光大。

    既如此,那皮逻阁也远算不上多么不可战胜了。

    原来我对崔得杨所说的话,有些故意夸大。实际上我想的是,把他留在浪穹诏,保我浪穹诏不失独立。不过,现在看来,以崔先生的远见卓识,我浪穹诏励精图治,找准机会,打败南诏,似乎真不是一句空话呢。

    慈善啊,慈善,难道,你日夜祈祷之事,终于被神灵听到了吗?

    想到这里,慈善公主微微一躬身,道:“是,妾身受教了。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妾身以为,有件事情,崔得杨先生您失算了呢”

    崔耕微微一愣,道:“什么事?”

    佳人低下头去,嗫喏道:“其实,妾身要您打败阁罗凤和米加邓,不光是为了浪穹诏考虑呢。”

    “啊?”

    “啊什么啊?”慈善公主终究还只是一个少女,这一卸下了伪装,脸皮甚薄,迅速跑开了去,道:“崔得杨,努力哦,千万莫让奴失望呢。”
………………………………

第1359章 比试终开始

    望着佳人远去的背影,崔耕还真有些傻眼。

    他暗暗琢磨,怎么自己和慈善公主摊牌之举,促成了慈善的表白呢?

    这与预想不符啊!

    在历史记载中,她的夫君不是米加邓吗?其赠以铁镯,肉手挖夫之事,更是千古流传啊!

    不过,崔耕转念又一想,这也并不奇怪。

    在历史记载中,没有自己的出现,面对阁罗凤和米加邓的同时提亲,最终慈善公主选择了米加邓。

    她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关于爱情的考量恐怕不多。甚至于,哪怕她真正的意中人是阁罗凤,为了浪穹诏也得选择米加邓。

    至于后来,慈善公主和米加邓伉俪情深也非常容易解释。慈善公主虽然是出于政治方向的考虑,嫁给了米加邓,但她绝不是一只政治动物。不管婚前有多少考量,既然嫁了米加邓,她就会把米加邓当作今生唯一的爱人的看待,相夫教子,辅佐他将邓赕诏发扬光大。

    这不仅是慈善公主的性格,更是六诏之地女子的相同性格。

    按照六诏之地的风俗,女子在婚前可以有多个爱人,被称为“私夫”,不以为耻,父母不禁。当她临出嫁的前夜,所有私夫都会前来道别。但是,婚后,却绝不会再与这些“私夫”来往,对夫君忠贞不二,誓死不渝。

    既然如此,慈善公主的所为也就容易理解了。

    现在自己的横空出世,让慈善公主多了一个选择。

    慈善公主的本心,当然是希望保持浪穹诏的独立,若能够发扬光大浪穹诏就再好不过了。作为浪穹诏之主的独女,她认为自己有这个义务。在历史上,慈善嫁米加邓,那不过是退而求其次,没有办法的办法。

    现在,自己让慈善看到了浪穹诏中兴的希望,她当然要选择嫁给自己,让自己入赘浪穹诏了。

    这就是她反对铎罗望的计划,对自己以身相诱的原因。

    至于现在?呃,好吧,看来这小妮子的确是对自己有好感了。

    当然了,尽管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崔耕非但没有丝毫放松,而且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奈。

    还是那句话,最难消受美人恩。六诏之地千年一出的奇女子有意,其人智慧与美貌并存,还有无双的勇气和忠贞的品格,嫁给谁都是那人几辈子修好的服气。

    若说自己全不动心,那当然是假的。

    但是,这慈善公主的要求,可没那么容易实现。如今南诏已经占据了六诏之地的绝大部分土地,一统六诏的大势已成。

    即便自己,当初想的也只是让于诚节取代阁罗凤,使南诏不为大唐的祸害而已。

    若想重新扶立浪穹诏,真是谈何容易?

    再说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若自己动用岭南道的大军,帮助她实现此愿,致使生灵涂炭,似乎,也不大合适。

    到底要不要在比试中尽力出手呢?崔耕还真是有些犹豫不决。

    时光似箭,眨眼间,铎罗望约定的日期已到。六诏的众多贵人,齐聚于此。

    与中原的争霸天下不同,六诏之主认同一个祖宗,在争斗中遵守某些规则,不会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阁罗凤以南诏王子之尊,可以大大方方地来到浪穹诏提亲,毫不担心浪穹诏把自己扣下,对南诏提某些条件。

    也正是因为如此,皮逻阁日后设宴松明楼,召集其余五诏之主相聚,五诏之主才会毫不犹豫的参加。他们都认为,皮逻阁会遵守这战争规则,不会对自己不利。

    然而,只有慈善看出来了。那时候五诏的势力奇小无比,只要杀了五诏之主,阁罗凤就可以真正的全取六诏之地了。

    到了那时候,阁罗凤就是一统六诏的大英雄,就是这片土地的王。谁又会说他的不是?他就是开国太祖,又何必遵从祖上千百年后的规矩?

    今日之事,同样是如此。

    铎罗望派出使者相邀,各部贵人毫无戒心的前来,粗略高搭,能来了三四百号。

    就在铁桥,彩台高高搭起,众贵人坐于彩台之下。

    彩台之上,铎罗望端坐在正中间,慈善公主在她身后侍立。两侧坐着的,则是其余五诏的代表人物。

    这些人分别为:施浪诏之主施望欠、邓赕诏之主咩罗米,越析诏诏主于赠之子赠大千,以及蒙崔诏诏主怯阳照以及南诏国相牟袈巡。

    皮逻阁没来,借口是正在接待大唐使者。崔耕不无恶意得猜想,其人恐怕是害怕其余五诏之人狗急跳墙,以自己为质。

    于赠之所以没来,是因为正在与南诏开兵见仗,实在脱不开身。

    没办法,如今太平公主失陷在南诏境内,越王震怒,要求皮逻阁速速交人。

    越析诏全靠崔耕才得以复国乃至自保,现在正是表忠心得时候,他岂敢怠慢?

    所以,崔耕本部得军队还没怎么着呢,于赠已经调集兵马,侵入了南诏地界。南诏怕崔耕震怒,还不敢全力反击,只是死守而已。

    崔耕对于赠没来,当然非常满意于赠是认识自己的,若是露了马脚就不好了。

    简短截说,崔耕、阁罗凤、米加邓,快步走上了高台,在铎罗望的面前站定。

    铎罗望轻咳一声,简要地将三龙夺凤的内情介绍了一遍,然后正色道:“诸位贵人对此有什么意见或者看法没有?现在尽管提出来。”

    “没有。”

    “那好,既然大家都无异议,那本王宣布,比试夺妻正式开始。第一题就是”
………………………………

第1360章 拜圣各不同

    随着铎罗望拉了个尾音儿,有两名浪穹诏的人,抬着一个雕像,走上了高台。

    铎罗望这才继续道:“来,你们三人,先拜见圣人。”

    “是。”

    阁罗凤、米加邓、崔耕跪倒在地,连磕了三个响头。

    既然是拜见圣人,那第一题的题目也就呼之欲出了比书法。

    没错,就是比书法。

    六诏之地全体官民百姓参拜的大圣人,并非孔丘孔仲尼,而是书圣王羲之。

    其实,现在六诏之地的绝大多数人,连孔子的名号都没听说过,倒是王右军的名号家喻户晓。

    为什么呢?这还真是大唐朝廷的锅。

    六诏之人既臣服大唐,当然得派贵族子弟去长安学习。那么,学什么呢?

    大唐自认为的核心科技四书五经,当然是不教的,取而代之的是书法乃至于诗词歌赋。

    所以,这些南诏贵族子弟回来之后,言必称书圣王右军。至于孔子?他的字儿咋样?没见过啊!凭什么他就是圣人?

    事实上,直到元朝之后,孔子才被六诏之地的人视为圣人。

    简短截说,铎罗望说了规矩,笔墨纸砚摆好,三人笔走龙蛇,各写下了一首诗。

    阁罗凤写的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米加邓写的是: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崔耕写的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场之人看来,这里面有两首诗是闻名天下的“崔飞将”写的,还有两首,却是新进声名鹊起的大诗人王之涣所作。

    阁罗凤、米加邓、崔得杨这三人,是各自写了一首别人的诗,来比拼书法。

    随着三人的书法作品高高挂起,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米加邓这字儿可以啊,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造诣,实在难得。”

    “别谈米加邓了,快看阁罗凤的字儿!龙飞凤舞,有大家气象,绝不在米加邓之下啊!”

    “想不到阁罗凤除了武略甚强外,字儿还写的这么好,真是文武全才!”

    “没错,当初咱们还是真小瞧了阁罗凤了!怪不得皮逻阁非要以此子为嫡子呢,于诚节跟人家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听着这些议论声,高台上的铎罗望,面色真是无比难看,就是慈善公主也是满脸的失望之色。

    本来,在所有人的想法里,阁罗凤是猛将一般的人物,每每在南诏与其他诏的战争中,代表皮逻阁出征,指挥若定,屡战屡胜,让大家吃了不少苦头。

    正是因为这个固有印象,大家都猜测他的水平,可能差了点儿。毕竟,这天下的好事儿,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占了吧?

    铎罗望也是如此想法,更何况他还有证据呢!就在那次崔得杨审黑狗的时候,慈善公主还逼着阁罗凤写过一个碑文,那上面的字只能算中规中矩而已,简直跟今日之字大相径庭!

    最恶意的猜想,那就是阁罗凤写那碑文的时候,没安着什么好心,准备日后反悔。

    就算乐观一点想,也是阁罗凤城府甚深,给自己留着底牌。

    但不管怎么说吧,这比试书法一局,已经不是米加邓的必胜之局了。

    无奈之下,铎罗望只得站起来,冲着四下里拱了拱手,轻咳一声,道:“诸位,本王曾经说过,这次的输赢,要交与公论,我并不参与。那么这次,大伙认为,谁是胜利者呢?”

    “阁罗凤!”

    “米加邓!”

    “米加邓!”

    “阁罗凤!”

    人们莫衷一是。粗略算起来,大概两边的支持者,各占一半。

    铎罗望见状,更是心中暗叫了一声苦也。

    南诏基本控制了蒙崔诏,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应该是这两诏支持阁罗凤。三浪联盟共同进退,越析诏是南诏的死敌,这四诏应该支持米加邓。

    所以,按道理说,现在应该是三分之一的人支持阁罗凤,三分之二的人支持米加邓。

    而事实却是,一半一半!施浪诏的人,大多选择了支持阁罗凤!

    铎罗望稍微一想就是明白了,说施浪诏是叛徒可能过分了点儿,但他们胆子太绝不敢给南诏以翻脸的口实。竟然是在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评判阁罗凤是胜利者!

    想想也不奇怪,施浪诏经过了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裂出了邓赕诏,第二次因为献遗南公主一事有分歧,分出三万多人投降了吐蕃。有骨气的都走了,可不最后剩下的就是一群软骨头吗?就是不知这次是他们是主动跪了,还是阁罗凤事先派人威胁过。

    “胆小如鼠!”

    铎罗望暗骂一声,站起身来,道:“看来这场比试难分上下,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投票吧。且看阁罗凤和米加邓,哪个更高一筹?”

    “理应如此!”

    人们纷纷同意。

    现场三四百号人,总不能精确的票数相同吧?无论哪方都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但也觉得自己这方并不算吃亏,非常公平。

    然而,正在这时,阁罗凤的声音忽然响起,道:“且慢!某认为,不必投票了,这局理应我赢!”

    铎罗望好悬没气乐了,道:“阁罗凤贤侄,你这话可是太不着边了点儿。怎么就理应你赢?凭什么啊?就凭你们南诏兵力强大?”

    “当然不是凭我们南诏兵力强大。而是,在这场比试中,我阁罗凤技高一筹。”

    “嗯?此言怎讲?”

    “老伯父要考校我和米加邓的书法,无非是考校我们俩的之能如何,是不是和慈善公主相配。不错,我承认,我和米加邓的书法难分高下。但是我的诗写对了,他的诗写错了啊,这还不能说明我的水平高,理应得配公主吗?”

    “什什么写错了?你莫信口雌黄,血口喷人!”米加邓气的满面通红。

    “说你错了你还不认?”阁罗凤起身来到米加邓的书法作品面前,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请问米加邓王子,你那个“间”字在哪呢?被你吃了么?抄诗都抄不好,不判你输,那还有天理吗?”

    “对啊!米加邓少写了一个间字儿”

    “嗨,这话怎么说的?如此关键的场合,他怎么少写了一个字儿呢?”

    “肯定是当时太紧张了呗,真是赖泥糊不上墙去去。”

    “这次判他输还真不算冤枉了他!”

    “阁罗凤的运气真是好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