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正是某和手下弟兄们的担心所在。我们兄弟跟着张文休杀死客商,劫掠过明州港。不夸张地说,每个人的手上都沾满了大唐无辜子民的鲜血。现在您是用得着我们,准许我们投降,那要是有朝一日,用不着了呢?您准备怎么样?会不会卸磨杀驴,以平民愤呢?”

    “呃这个么”

    崔耕还真被问住了,或者说,他之前都在下意识地逃避这个问题。现在王大刀既然提出来了,他就必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

    试想一下,崔耕准许这帮海盗当了官兵。某日,苦主来告,自己的儿子,死于王大刀或者某个海盗之手。请越王千岁主持公道。

    崔耕该如何应对?

    把海盗宰了以平民愤?那今日的招安之举,对海盗们来说,又有何意义?

    包庇这些海盗?他崔青天的名号,还要不要了?再者,这本身也与崔耕的道德观念不符。

    所以,王大刀刚才说得那句话有理:正是因为崔耕人称“崔青天”,他才不怎么放心。

    崔耕沉吟良久,最终一嘬牙花子,道:“扶桑狼子野心,接连布局于新罗和渤海国。不除渤海国,岭南道迟早会有不测之祸。另外,王将军手下这些人,的确也依法当斩,不杀不足以正法纪。事到如今,我也只有两全相害取其轻了。”

    “您的意思是”

    崔耕慨然道:“若日后有苦主找上门来,要本王追究王将军及手下之前的案子,本王定当以财帛代你们赎罪,绝不会让你们落个没下场。”

    “此言当真?”

    宋根海插话道:“当然是真的。越王千岁一言九鼎,何时食言而肥过?你一个小小的王大刀,值得他老人家破例?”

    “那那”王大刀似乎还有些犹豫,道:“不是末将不相信越王,您发个誓来!”

    “好吧。苍天在上,厚土在下,今有弟子崔耕”

    崔耕没想着毁约,当即按照王大刀的要求,发了重誓。

    王大刀再次躬身拜倒,道:“末将参见越王千岁,愿为越王千岁效死。”

    “王将军请起。呃你现在到底能动员多少人来投降本王?”

    “越王千岁放心,某已经和手下兄弟们商量好了,只要越王足见诚意,我们三日内就带船出海。多了不敢说,两千人总是有的,而且个个都是好手。”

    “那本王就对王将军的手段拭目以待了,事成之后,定当不吝封赏。”

    “多谢王上!”

    “事不宜迟,那你现在就动身?”

    “遵命。”

    王大刀微微一躬身,带着众手下,领命而去。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吴令光叹道:“还是王上您的面子大,三言两语,就把这王大刀劝降了。要是换个其他的人来,那可不一定了。”

    “借你吉言。”崔耕轻笑一声,意味深长地道:“不是本王面子大,而是这王大刀配合。说起来,本王还是第一次办事如此顺利呢。”

    然后,一挥手道:“满帆,回泉州!”

    “是!”

    五条船扬帆,满速前进。等到天将晚的时候,已经跑出了近百里。

    可正在这时

    有一名小校慌慌张张地跑到了船舱内,道:“王王上,不不好了,咱们被被包围了!”

    “被包围了?快带本王去看看。”

    “是。”

    在那小校的带领下,崔耕带领众人上了甲板。但见可不是吗?四面八方,帆影点点,将自己这一大四小条船团团包围,一看就来者不善。

    稍顷,这些船只已经离着崔耕等人不远。

    有一条海船打着白旗,在崔耕座船下不远下了锚。甲板上两人迎风而站。

    左边正是上午刚分别的王大刀,他右边那人崔耕不认识,乃是一个头发花白,面冷厉的老者。

    吴令光当时眼珠子都红了,厉声道:“张文休,是你!”

    “不错,是我。”张文休哈哈大笑,道:“吴老哥,别来无恙乎?想不到吧?你逃了这么多年,还是要死在我的手中。”

    说着话,又看向崔耕道:“越王千岁为了尽快拿下渤海国,甘冒奇险,来沙弥岛劝降,老夫佩服。只是没想到吧,这王大刀对老夫忠心耿耿,早就把你卖了!”

    崔耕的面上看不出什么喜怒,道:“哦?如此说来,今日之事,都是一个局?其目的,就是引本王入彀?”

    “正是如此。”张文休得意道:“越王千岁,咱们虽未见过面,老夫却对你研究得甚是通彻。你数次为了少动军兵,轻身犯险。所以,我就让那王大刀,对你提出了要在沙弥岛见上一面的要求,想来你必会上当。”

    崔耕道:“沙弥岛的确没有埋伏,王大刀也只是为了安我的心,才稍微难为了我一下。不过,你却早就派遣船只,在本王必经的海路上,安排好了一切?”

    “不错,正是如此。”张文休道:“某的手下说是有一万海贼,但这些人良莠不齐。真正能战者,不过三千之数。如今我把这些人都带来了,越王千岁你凭着手下这四五百人,插翅难逃。所以不妨想想后路?”

    “后路?什么后路?”

    张文休道:“越王名声甚好,我国主大武艺也不想沾了你的血。不如你主动归降,也好保全性命。”

    崔耕冷笑道:“然后,你准备用我来威胁岭南道?或者,和李隆基做个交易?抓个活崔耕比抓个死崔耕有用多了,张文休你的如意算盘,打的够响的啊!”

    张文休有恃无恐,道:“越王千岁不必考虑那么长远,还是先顾眼前吧。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

    顿了顿,又大手一划,道:“怎么样?越王千岁你到底降还是不降?给个准话吧。我数三声,你若是不应的话,我可就当您拒绝老夫的好意了,悔之晚矣!”

    “哈哈哈!”

    忽地,崔耕仰天长笑,道:“不必数了。执迷不悟?恐怕执迷不悟的是你吧?你看看那是什么?”

    “啊?”

    张文休顺着崔耕手指的方向望去,顿时面骤变,惊呼道:“这这怎么可能?”
………………………………

第1421章 术业有专攻

    原来,如同他们围攻崔耕的座船一样,四面八方不断有唐军的座船开来。

    眼瞅着,就形成了一场反包围!

    “怎么不可能?”崔耕反问道:“王大刀多少年没和吴令光接触,这一接触,马上就想投降,还想邀本王见面。我就是再不爱惜自身,也得听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吧?再者,大海茫茫,海路却就那么几条,你能选在此地劫杀本王,本王就不能想到派人在附近接应吗?真是岂有此理!”

    “我说的不是那个!”

    张文休见崔耕故意扯开话题说其他,顿时就气急败坏地道:“我问的是,你从哪里调来的水军?你岭南道水军这么大规模的调动,我能得不到消息难不成,这些人都是大唐朝廷的?”

    “当然不是。”崔耕稍微望了下张文休,然后转移目光望向别处,叹了口气,道:“事到如今,就让你做个明白鬼。高仙芝五万大军屯于邶谁水之畔这么多年,能老老实实,毫无动作?你也太小瞧本王重用的大将了吧?”

    “即便如此,也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船吧?”

    “多乎哉?不多也!”崔耕睁眼说瞎话,道:“不过是三十艘战船而已,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这他娘的是三十艘普通大船吗?

    每船能装的甲士绝对在三百人以上好不好?这么大的船,高仙芝能藏得住?李隆基能发现不了?

    你崔耕是在耍我的吧?

    闻听此言,张文休简直无语问苍天。

    至于问崔耕?抱歉,张文休此时已经没时间再唠嗑了。高仙芝麾下三十大船,一百多艘小船已经到了。

    霎时间,船只穿梭,火箭飞空,杀声震天,双方战在了一处!

    事实上,崔耕真不想对张文休敷衍,但着实是没办法。没错,高仙芝这么多年,全赖大唐水军给养。出于危机感,他手上训练了不少水军。但是,船只却着实没法造那么多,一是钱不够,二是李隆基不能准许。

    不过,高仙芝在转投崔耕以后,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扬州李邕有个好朋友,叫裴敦复,受封为河南尹,掌管登州水军。在历史记载中,就是此人屡出奇谋,平定了吴令光这伙海贼。

    裴敦复因为李邕的关系,早就和崔耕眉来眼去的。

    李隆基三番五次陷害崔耕,崔耕为了不挑起内战,没什么大动作。但是,多次被陷害,岂能没点报复心?所以,他命令裴敦复和自己的心腹,开着登州水军的战船,会和高仙芝,来此接应。从今天开始,裴敦复就算正式加入岭南道了。

    所以,实际上这场大战,是高仙芝和裴敦复联手打的。只是挖大唐朝廷墙角的事儿不能张扬,所以崔耕也只能把这事情全部推到高仙芝的身上。

    战斗的结果,当然是官军这边获胜。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官军研究的就是正面对抗,而海贼们研究的则是如何劫掠。

    在同等条件下,如果海贼落到和官军需要正面对抗的地步,海贼肯定必败无疑。

    现在官军不仅有船只、人数上的优势,还有水战专家裴敦复的指挥,这胜负还有什么悬念?

    更何况,还有吴令光时不时的在一旁鼓动呢:“兄弟们,都认识我吧?我是吴令光啊!”

    “张文休这畜生,竟然借着喝酒的机会刺杀我,实在是丧尽天良!你们为他卖命干啥?说不定荣华富贵没享受到,反而可能丧命于此。”

    “如今我已经投靠到越王的手下,你们也都过来吧!”

    “咱们是做海贼的,难道还要为渤海国尽忠吗?”

    “过来吧,跟着越王吃香的喝辣的,难道不比做那无头之鬼强?”

    吴令光这么一喊,本来就处于严重下风的海贼们都心动了,顿时士气崩溃。

    “我投降,我投降啊!”

    “我对老当家的忠心耿耿,身在曹营心在汉!”

    “快,放下武器!放下武器!别让官军误会。”

    功夫不大,除了少数漏网之鱼,以及战死之人外,所有海盗选择了投降。

    不过,海上的战斗,是相当残酷的。现在张文休的船队已经损失了一半,海贼也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人。

    崔耕命吴令光甄别,把能够信得过的,收拢在几只船上。不大确定能信得过的,就捆绑起来,安排在另外一处。

    至于海贼头子张文休,也没跑得了,被五花大绑,推推搡搡,押到了崔耕的面前。

    这老小子怒目圆睁,立而不跪。

    杨玄琰可不惯着他,飞起一脚踹在了他的膝窝上,道:“老实点儿!真特么的有骨气,你提前就跳海自尽啊!现在充什么大瓣蒜?”

    噗通!

    张文休跪倒在地,努力昂着头,冷笑道:“你以为,老夫是在苟且偷生?”

    “不然哩?”

    “我就是想看看”

    “看什么?”

    张文休仔细盯着崔耕,道:“刚才在甲板上,也看不大分明。我就是想看看,越王崔耕,是怎样一般模样?老夫千算万算,还是落入了他的设计之中!”

    崔耕并没有因为张文休的打量而生气,而是直视着他的眼睛,不紧不慢的道:“人已经见了,然后呢?”

    “我以为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原来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不过如此!黄泉路上,我我等着你!哈哈!哈哈!”

    猛然间,张文休狂笑不止,双眼瞪着崔耕,嘴角上流出了乌黑的血迹,仰天栽倒。

    “啊?服毒了?”

    杨玄琰弯下腰去,一探他的鼻息,然后站起来,用脚踢了他几下,才嘟嘟囔囔地道:“等我干爹死?你即使转世投胎了也等不到!再说了,等我干爹上路的人多着呢,怎么轮也轮不到你啊!”

    “呃”

    崔耕摸了摸鼻子,一阵苦笑。

    杨玄琰这话,还真是话糙理不糙。想整死自己的人确实很多,相对而言,这张文休在里面还真是一个小人物,排都排不上号。

    但不管怎么说吧,张文休这伙海贼的主力已灭,算是去了崔耕的一大心病,值得大肆庆祝。

    离此不远就是一处小岛,眼看着天已晚,众人在岛边下了锚。在岛上扎了帐篷,将带的酒肉拿出来,开怀畅饮,庆贺胜利。

    崔耕身份最高,和诸将喝了几杯酒后,就主动离席。要不然,他在现场,大家即使想玩,也会都放不开。

    中军帐内。

    崔耕心里痛快,命人整治了一桌好酒好菜,在那自斟自饮。

    “王爷,您在吗?”帐外有个声音响起。

    “哦,是思顺啊,进来吧。”

    “是。”

    帘栊一挑,安思顺走入了大帐。

    在历史记载中,安思顺也算大唐数得着的名将之一了。最关键的是,安思顺算个老实人,此人无论是用兵还是做人,都中规中矩,不犯大错。崔耕对他用着非常放心。

    从某种角度,崔耕对安思顺的信任,甚至比对高仙芝、郭子仪、封常清都要高。封常清的忠心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让他带兵打仗,获胜是很可能的,不过出现一时大意的情况,大败也不是不可能。

    安思顺就不同了,就算胜不了,也吃不了大亏。

    自从上次安思顺保着崔耕去长安,顺利归来之后。崔耕就封他为侍卫统领,负责自己的安全。

    崔耕放下酒杯,起身相迎,微微一笑道:“思顺,坐吧。你怎么不在外面和大家一起吃肉喝酒?是饭菜不合口味儿吗?”

    “不敢!”安思顺微微一躬身,道:“今日大家都在放浪形骸,虽说四周没什么敌军,但末将身负王爷安危,不敢大意。另外”说到这里,安思顺停顿了下来。

    “怎么了?”等着下文的崔耕见安思顺没有下文了,忍不住问道。要知道他同安思顺接触这么长时间,一般是有话就直接说了,几乎是没看到这样说一半没有下文的情况。

    安思顺犹豫了一会,才吞吞吐吐地道:“末末将想求您一件事儿。”

    “安将军可是难得开一次口。”崔耕饶有兴致地道:“到底是什么事让安将军这般为难?难道是看上哪家的小娘子了?诶,对了,说起来,你这个年纪早就该成亲了哈,倒是本王疏忽了,你现在有合适的对象没,有的话本王定当一力成全。”

    “不不是”安思顺虽为一代豪杰,但面对男女之事却羞得满面通红,手足无措。

    “不是什么?是没成亲,还是不想成亲?”崔耕难得见到安思顺这样的表情,不由得打趣道。

    “都都不是。”安思顺继续吞吞吐吐地道:“之之前,倒是有人给卑职说过亲。但但是没合眼缘的,末末将又不想凑合,所以”

    崔耕正道:“那还是本王的不是了。安将军放心,本王回去之后,定当发动大伙,给你找一个门当户对,贤良淑德的好女子。”

    “其其实,也不用多么贤良淑德。我我就是想找个会武艺,懂兵法,和我能说到一块去的女子。”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安思顺终于把自己的心理想法说了出来,说完后也就不再那么手足无措了,而是站在一旁静静的等着崔耕回话。

    “这样啊”

    崔耕一嘬牙花子,心说,你这是找部下还是找老婆啊?这口味儿可真够独特的。会琴棋书画的女子我倒是见多了,但会武艺,懂兵法,这样的女子我都没见过,上哪给你找去?

    见崔耕面露为难之,安思顺赶紧转移话题,道:“末将其实今日来找您,跟成亲之事没什么关系,那个事情我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劳王爷您操心!”

    崔耕寻问道:“那安将军到底想干什么呢?”
………………………………

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

    噗通!

    安思顺跪倒在地,正道:“思顺想外放!”

    “外放?”

    “正是。思顺不是不想护卫王爷的安全,只是只是这个,好男儿志在四方。眼瞅着安禄山他们扬名天下,思顺自问不落人后,就想,就想王爷身边人才济济,也不缺思顺一人,还请王爷成全。”

    “原来如此。”

    崔耕已经明白过来了,自己觉得安思顺可靠,就把他留着在身边做侍卫头子,保护自己以及家人。

    但是,安思顺擅长干什么,和他想干什么,是两码子事儿。老实人怎么了?只要是男人,有点本事,都想出去建功立业。

    这种情况自己也不应阻拦。

    想到这里,他笑着点了点头,道:“安将军既然有如此志向,本王定当成全。只是不知安将军擅长些什么呢?本王也好给你安排个好去处。”

    “只要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哪都行啊!”安思顺迫不及待地道:“岭南道、剑南道、安南都护府,哪怕是高仙芝的安东军,我都愿意。不是我自夸,攻杀战守,逗引埋伏,我都有所涉猎。就是番邦话,什么突厥语、奚族语,语、室韦语、新罗语我都擅长,就是带一队骑兵深入敌后,末将都没问题。”

    崔耕明白,安思顺说自己会几国语言,这话真不是吹牛。要不是有这本事,安思顺当初一个少年郎,也不能带着安禄山等几个孩子,千里迢迢从突厥跑出来。

    要没有这本事,他也不能把安禄山培养成一个出的牙人。没错,就是牙人。历史记载中,安禄山在从军之前,就是大唐边关数得着的牙人。他要是不精通各种语言,怎么做生意?

    “行了,行了!”想到这里,崔耕打断安思顺的话语,笑道:“也不用给本王介绍的这么详细,这样回泉州之后,咱们还是先把你的婚事解决,然后本王再安排你去高仙芝军中历练。你看如何?”

    “谢王爷。”安思顺磕了一个响头,随之起身道:“那末将就先去帐外看看?不管怎么说,即使取得了胜利,必要的警戒还是要有的。”

    “嗯,有道理,去吧。”

    安思顺领命,就要出门。可他刚一挑帘栊,就见吴令光,像一个大肉球一般,晃晃悠悠走了过来。

    “吴令光,你有什么事?”安思顺停下出去的脚步,寻问道。

    “我我想找王爷求个恩典。”没想到会遇到安思顺,吴令光似乎有些紧张。

    崔耕已经听见了声音,道:“是吴令光吗?让他进来吧。”

    “是。”

    安思顺和吴令光一起,走进了大帐。

    见礼已毕,吴令光吞吞吐吐地道“小的,小的有个不情之请,不知王上能否答应?我我这实在也是没法子了。”

    “什么事儿?”

    “王爷能否去小人那,和大家喝几杯酒,稳一稳军心。要不然这人心惶惶的,小的有点弹压不住。”吴令光露出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

    “这是什么话?”不等崔耕回话,安思顺就皱眉道:“你那些手下尽皆恶贯满盈之徒,王爷留着他们的命,已经是法外开恩了,你怎么还敢挑三捡四的?再说了,王爷是何等身份,他们是何等身份,就他们那样的人也配和王爷喝酒?”

    顿了顿,又手按刀鞘,阴恻恻地道“你回去告诉他们,若有借酒闹事者,我认得他们,我的刀却不认得”

    “诶,慢来,慢来!”崔耕赶紧开口阻止。

    崔耕比安思顺考虑的不同,在安思顺的眼里,这些海贼杀害良民无数,就是人间渣滓,死了也就死了,没什么值得惋惜的。

    但在崔耕眼里,这里海贼虽然是渣滓,却是有用的渣滓。

    还是那句话,术业有专攻。

    让这些海贼去正面作战,他们还不如同等数量的正规军呢,这点力量崔耕不放在眼中。但是,让这些人袭扰敌人,却比正规军好使得多。

    崔耕所谋甚大,攻新罗、扶桑,乃至和大食、林邑等国发生冲突的时候,都需要这些渣滓出力。

    至于正义性?经过多次大战,大浪淘沙,这些人还能剩下几个?也算他们为之前的所为赎罪了。

    剩下的那些人,崔耕也能够网开一面,护持他们周全。

    至于战死的人,他们也不亏,至少多活了几天不是?

    总的来说,这些海贼对崔耕来说,还是有用的。前去安慰安慰他们,也是应该的。

    至于危险?放心,崔耕没那么胆小。

    当初汉光武帝收伏河北群豪,对方刚投降,他就单人独骑,宿于对方营地中,以示绝无猜忌之意。

    就是大唐文官张说,李隆基命他招降胡人部族时,他也是毫不顾忌地,宿于对方营中。

    总的里说,这是快速收服降人的一种手段,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更何况,现在岛上驻扎着崔耕的上万大军,崔耕只是去喝几杯酒而已。

    当即,崔耕站起身来,道“好,本王就依你所请。”

    “谢王爷。”

    在吴令光的引领下,崔耕迈步往外走,安思顺作为他的侍卫统领,紧随其后。

    他不放心,临走前又招呼上了杨玄琰。杨玄琰对危险有着敏锐的直觉,有他在,安思顺放心不少。

    简短截说,一行人到了吴令光的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