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5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什么意思?”崔耕陡然间心中一凛。

    窦兰阴恻恻地道:“越王千岁,你别着急啊。答案马上就会揭晓!”
………………………………

第1435章 惊醒皇图梦

    窦兰并没有说谎,很快地,崔耕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了。

    还没到一个时辰呢,就有军士来报,城外发现了大队的渤海国骑兵。

    等到了天光放亮,崔耕登上城楼观瞧,但见渤海国的大军,已经把此城围了个针扎不透,水泄不通。

    粗略估计,没有二十万人,也相差不远!

    什么是渤海国的倾国之兵?这就是!很显然,人家已经征服了黑水国,回来对付偷鸡的自己了。

    所谓围魏救赵之计,已经完全失败!

    那还有啥说的?打呗!

    当天午时,大战正式开始!一开始,就直到傍晚,都没有停歇。崔耕清点伤亡,己方死伤两千左右。

    守忽汗城这种大城,如果守军兵精粮足,器械完好,首城方占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多谢渤海人精心修建了国都,崔耕估计,渤海国大军的损失当十倍于自己。

    至于攻城的大武艺,则是郁闷之极!

    他暗暗寻思,这他娘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不对啊!按说,室韦人就是一群杂胡,连房子都盖不利索,又怎么可能懂得守城之术!我派遣大军连番攻打,他们应该守不住啊!

    恩,兴许今日已经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我们困难,室韦人更困难。

    绝不能被他们吓住了!明日我们一定要全力攻城!

    结果第二天,渤海国继续猛攻战忽汗城,又伤亡了两万之众。到了这时候,大武艺已经骑虎难下了。

    不继续攻打,承认失败,损失如此之大,连都城都丢了,他的皇位也就坐不安稳了。继续攻打,以现在的局势,他们损失会更多。

    族内以力为尊,其政治稳定性,远不如中原王朝。

    就这样,大武艺一方面维持着低烈度的攻城,一面将此城围了起来。

    十日之后,崔耕固然不大好过。城外的渤海军营,更是已经士气低落之极,严密的包围圈已经四处漏风。

    破屋更遭连夜雨,有一支唐军出现在了附近,正是高仙芝那五万大军。

    高仙芝也没想到,大武艺征黑水国,能如此迅速地回转。城外还有十万左右的渤海军。

    就算这十万波海军士气极低,也不是他这五万大军,所能轻易对付的啊!

    真打个惨胜,他的王图霸业,不就全部成空了吗?

    最后,高仙芝灵机一动,派遣了两名使者,一个进了忽汗城,另外一个进了渤海国的大营。

    他对两家提的条件,大体相类。

    对渤海国就说,劝大武艺投降自己,要不然,自己就会联合室韦军,对付渤海军。

    对忽汉城则说,劝室韦军投降自己,要不然,自己就会联合渤海军,对付室韦军。

    崔耕抱着一种“我就是静静地看着你装逼”的态度,随便派了一个室韦人应对。双方语言不通,鸡同鸭讲,毫无结果。

    大武艺那面呢?

    人家大武艺连崔耕、李隆基都不放在眼里,还怕你高仙芝?也没什么成果。

    诸事不顺,高仙芝的心情非常郁闷。

    然而,这郁闷还远不止如此,又过了几日之之后,史思明带着五万契丹军,也来到了忽汗城附近。

    三方互不统属,各有异心,实力相似,局势非常微妙。高仙芝、史思明、大武艺,尽皆约束探马,免得引起误会。

    直到这时候,忽汗城的城门,才隆隆洞开。

    崔耕带着五百室韦兵,直冲而出,在高仙芝大营前站定!经过这么长时候,崔耕在室韦人中的威信已成,早已把自己的身份讲明。

    他一使眼,安思顺就催马向前,高声道:“越王千岁驾到!速叫高仙芝出来迎接啊!”

    守门的兵丁诧异道:“啊?越王千岁?哪出来了个越王千岁?”

    “哼,瞎了尔等的狗眼!”安思顺怒道:“就是这位越王千岁!越王千岁崔耕!”

    “什么?越王千岁没在泉州?而且也没病入膏肓?”

    这些人都是崔耕的旧部,不少人认识他,见果真是崔耕,赶紧入内禀告!

    高仙芝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出了一声冷汗,惊呼道:“什什么?越越王来了!”

    “错不了,小的看得真真的,您赶紧出去迎接吧!”

    “好,好,好”

    没办法,现在他都说不出别的字儿来了。

    崔耕活着,那跟死了完全不同好不好?崔耕死了,他的那些手下,会忠于他,而不是崔耕的子嗣。

    但是,崔耕活着?那对不起,大部分人是绝不可能对越王兵戎相向的。

    霎时间,高仙芝意识到,自己的帝王梦,已经尽皆化为泡影!

    他更意识到,那史思明的五万契丹军,就是来钳制自己的。自己若是再踏错一步,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里,高仙芝将外衫脱下,背着一根荆条,出了辕门,跪地请罪。

    “王上对仙芝有天高地厚之恩,仙芝却一时糊涂,行止有差,请王上责罚!”

    “嗯,行,还有点良心。”崔耕来到高仙芝的近前,慢慢把他扶起,叹了口气,道:“俗话说得好,事不过三。这是第二次了,再有下一次”

    “末将必死无葬身之地!”

    “成。本王看你日后的表现。”

    “是。”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对话,崔耕举重若轻,轻松自如。高仙芝却已经汗透重衫!

    没办法,到了今时今日,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崔耕一句话,就可以定他的生死。

    高仙芝暗暗告诫自己,高仙芝啊,高仙芝,吸取教训吧,莫在越王面前耍滑头了。越王千岁已经对你仁至义尽,若再有下次生活如此美好,我又何必作死呢?

    然后,崔耕又让高仙芝带上数十军士,来到了史思明的大营前。

    “越王千岁驾到,史思明快来迎接啊!”

    “参见王上!”

    崔耕见高仙芝的时候,史思明就得到了消息。安思顺的话音刚落,他就赶紧带人出迎。

    “嗯,起来吧!”

    “谢王上。”

    史思明刚一起身,就迫不及待地拍起了马屁,道“不得不说,王上您这事儿干的漂亮啊!就这么几个月,竟能室韦收服了。当初我得到了您的调兵信,要不是杨将军在场,恐怕还得以为是假的呢”

    饶是他口舌便给,此时也有些与语无伦次。

    没办法,吓的。

    当初崔耕的那封信只是调兵,可没提室韦的事儿。他是今日才知道,这忽汉城内是崔耕自己领军。

    他一方面震惊于崔耕收服室韦的手段,一方面也是一阵阵后怕。自己当时要是对军令犹豫半点自己可没有高仙芝和王上的交情,恐怕到时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当然了,此时此刻最害怕的不是史思明,而是一个叫大武艺的人。

    这位渤海国主简直无语问苍天,暗暗寻思,崔耕啊,崔耕,你讲不讲理啊?没事儿宣布自己重病干啥?

    现在可好,高仙芝生了二心,你轻轻放过。契丹人没事儿,室韦更加强大了。哦,合着就该我们渤海国倒霉啊!

    现在可好,你十万生力军在外,三万大军在内,将我这士气接近没有的渤海国主力包围。

    除了投降,我还有别的生路吗?

    这真是,皇图霸业,一梦成空啊!

    不用崔耕催促,当天下午,大武艺肉袒出降。

    渤海国灭。

    这次灭国,是最为温情脉脉的一次灭国了。总的来说,流血很少,也没什么人寻死觅活的。

    本来么,崔耕是族的公认的神使,败在他手里,那不是理所应当吗?

    再说了,双方有这份香火情在,崔耕不会对族本身的民众怎么样。只是为了避免他们再次造反,稍微调整其内部的贵人的权势而已。

    五日后,一切安排妥当。

    崔耕带着室韦、高仙芝、渤海国、契丹,总共二十万精兵,往新罗的方向而来。
………………………………

第1436章 九州齐震动

    正在崔耕的大军向新罗进发之时,泉州,越王王宫。

    “娘亲,娘亲!”崔琼拉着卢若兰的手,摇摇晃晃地道:“我想出去玩!”

    “这种时候,玩什么玩?给我在宫里啊,不,仅限娘亲这里,老实待着!”卢若兰心情郁郁,很是不耐烦地道。

    “可是”崔琼今年才十岁,正是喜欢玩闹的年龄,听了卢若兰的话,瘪了瘪嘴,道:“我听说,飞花殿那,新冒出了一口神井,里面的水是热的,雾气蒸腾,太阳一照,可好看了。”

    “什么?神井!”卢若兰闻听此言,顿时面骤变。

    飞花殿那,正是李裹儿的寝宫。怎么早不出现神井,晚不出现神井,偏偏这几日出现了神井呢?

    俗话说得好,一人莫进庙,二人莫观井,三人莫抬树,独自莫凭阑。

    若是琼儿观井之时,被人一推,说他是失足落水,自己上哪里找人说理去啊!

    难道说这兄弟相争,已经到了这地步了么?

    当然,也有可能,这神井的出现,只是一个意外而已。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李裹儿的君子之腹了。

    不过,为了儿子的安全,无论如何小心都不为过。

    想到这里,卢若兰正,一字一顿地道:“琼儿,你给娘亲听好了,不许去看神井,绝对不准去看!”

    崔琼长这么大,完全没见过娘亲如此说话,显然有些被吓到,结结巴巴地道:“记记住了,琼儿不去看神井!”

    顿了顿,又觉得有些不甘心,自我安慰道“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破井吗?瑜哥哥也不准我去看。”

    所谓瑜哥哥,自然就是崔耕的长子,王美芳所生的崔瑜了。

    “什么?他也不准你去看?”卢若兰若有所思地道:“这瑜儿倒是个好人,你以后可以和他算了,算了,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就留在我这,哪都不准去。”

    卢若兰望着空荡荡的大殿,望着熟悉的宫女,忽感到一阵阵的寒意袭来,似乎分外孤单。

    “娘娘大喜!大喜啊!”

    正在这时,忽然,一个宫女极速跑入了大殿,上气不接下气儿地道:“王王上找着了!”

    “啥?找找着了?”卢若兰豁然而起,抓住了小宫女的胳膊,露出一脸不大确定的表情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奴婢是说有王上的消息了!王上好威风啊,这些日子敢情是去了韦室了,这回一出手,就灭了渤海国”

    小宫女虽然手臂被抓的有些疼,但怎么也止不住兴奋的心情,絮絮叨叨,手舞足蹈,似乎颇为与有容焉。

    然而,现在的卢若兰,却对后面的话,再也听不下去了。

    她心里不断念叨着,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啊,二郎,你知不知道,你不在的这些日子里,我撑的实在好辛苦,好辛苦!

    “娘娘,娘娘,您您想啥呢?在没在听婢子的话。”小宫女说了半天,并没有听到卢若兰的回话,这才注意到了她的异状。

    卢若兰赶紧擦了擦眼角,道:“没没什么哦,对了,你报信有功,看赏,赏万钱!”

    赏万钱当然不是上赏赐一万贯钱,而是一万个铜钱,也就是十贯钱,只是名目上好听而已。

    这个赏格不高不低,宫女得了赏钱,高高兴兴得走了。

    崔琼细心,抱住卢若兰,有些不知所措道:“娘亲,你哭了?”

    “哪有,娘亲是得了你爹的消息,高兴的,高兴的。”

    崔琼眨了眨眼,再次确定道:“那就是说,娘亲现在非常高兴喽?”

    “呃可以这么说。”卢若兰收拢心思回复到,不过现在的语气明显的同前面说话的语气不同。

    “那我想去看神井!”听到卢若兰的回复,再看了下她现在的表情,崔琼继续试探的说道。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别人越是不让看的东西越是好奇,崔琼前面虽然因为怕卢若兰伤心,放弃了这个念头,但现在卢若兰心情明显转好,原先打消的念头再次浮上了心头。

    “你这孩子,光想着玩儿!”卢若兰摆了摆手,稍微想了下,道:“去!去吧!春玉,带他去!”

    “是。”

    望着儿子走远的背影,卢若兰的嘴角泛起了一丝浅笑。忽然间,她觉得,这大殿里,其实也挺温暖的,外面的阳光也甚是和煦。

    与此同时,桂州城外三十里,南诏大军的中军帐内。

    宋根海拍着桌子,怒气冲冲地道:“阁罗凤,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已经算是侵入了我岭南道的地界之内。越王千岁还没死呢,他老人家一怒,你承担地起吗?”

    阁罗凤面带微笑和煦如春风,脸上殊无惊慌之,道:“宋将军还请稍安勿躁嘛。不错,小王是侵入了岭南道境内,但是小王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而来,对越王绝无不敬之意啊!这样吧,只要您把于诚节交给小王,小王马上退兵,绝不食言,您看如何?”

    “那是不可能的!”宋根海连连摇头,道:“于诚节受越王千岁庇佑,把他交给你,越王的面子往哪搁?”

    阁罗凤面一沉,道:“但是,不把于诚节交给本王。越王千岁的面子倒是有了,本王的面子,却是往哪搁呢?”

    “你”宋根海道:“你也配和越王千岁,相提并论!”

    “那自然是不敢。”阁罗凤笑吟吟地道:“这样吧,不交出于诚节来也成,只要越王千岁来桂州,亲口让小王退兵。我绝无二话,马上退走!”

    “你这不是强人所难么?越王千岁重病在身,凭什么见你?”

    “哦?是重病在身么?”阁罗凤盯着宋根海的眼睛,道:“那小王,要不要派人,去探望一番呢?”

    “不不必了。”

    “为什么不必呢?难不成,越王千岁已经死了。”

    “没有的事儿,没有的事儿!”一丝慌乱之,从宋根海的眼角闪过。

    阁罗凤越发笃定,道:“既然宋将军不愿意直言相告,小王也只能”

    “你想怎样?”

    “我亲自带兵”

    噔噔登!

    正在这时,一阵极速地脚步声传来,有一名南诏小校闯入了帐内。

    “王王上,紧急军情!”

    “快,拿来我看!”

    “是。”

    阁罗凤将信奉稍微扫了一眼,就面骤然一变!紧接着,就是额头上冷汗淋漓,喃喃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可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

    宋根海察言观,暗忖道,能惊动阁罗凤这孙子的,不过是吐蕃、岭南道和南诏本身而已。

    他这么变颜变的,肯定是出现了不利于他的变化。

    哈哈,想不到峰回路转,俺姓宋的手里,又多了一把好牌!

    想到这里,他问道:“你说什么?”

    “哦,没什么,没什么。”阁罗凤道:“那什么,刚才咱们说到哪了?”

    “就是说到,你想带着兵,到泉州”

    “我说了吗?我说了吗?”阁罗凤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道:“宋将军,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小王刚才明明说得是,带兵回宽州,对,就是我们南诏境内的宽州。宽州好啊,那地方的鱼特别好吃!小王稍微一想,就已经流口水了。不行,我再也等不了,这就带兵去宽州吃鱼!”

    然后,匆匆忙忙地往外走。

    功夫不大,外面阵阵人喊马嘶声响起。

    “喂喂!阁罗凤!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把客人留在个空房间里不管?你懂不懂规矩啊?”宋根海破口大骂道。

    然而,人家南诏人只是不理,也不允许他出中军帐。

    等宋根海重新得到自由的时候,南诏人已经全部撤走,地上一片狼藉。

    不过,宋根海的心情相当不错。

    他自言自语道,能让阁罗凤跑得如同火烧屁股,不用问啊,越王有消息啦,哈哈!我就说嘛,越王吉人自有天相,必将遇难成祥,逢凶化吉!

    新罗首都,庆州城。

    扶桑军十万,将这座新罗首都围了个针扎不透,水泄不通。

    就在三日前,新罗军和扶桑军打了场大会战,新罗军打败,庆州被围。

    城中仅有守军一万,危在旦夕。

    如今新罗掌权的是兵部令金宪英,新罗诸大臣也就在他的府中议事。

    在崔耕和扶桑人的宣扬下,金宪英的真实身份,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新罗人现在也不计较这个了。毫无疑问,城破之后,别人或许可以幸免,但是,金宪英这个扶桑大叛徒,定然死无葬身之地、。

    “想不到,。我新罗竟然败的这么惨!”金宪英满面地颓唐之,道:“如今我们外无粮草,内无援军,到底该如何应对,请大家畅所欲言。”

    有个新罗贵人叹了口气,道:“外无必救之兵,则内无必守之城。现在我军主力丧失殆尽,还有啥好法子?大家还是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想喝点什么就喝点什么吧。”

    另外一个新罗贵人也颓废的接着说道:“趁现在敌人还没攻进来,咱们再最后的好好享受下吧,再不享受”

    “呃”

    这也太泄气了,人们的面无比难看。

    但是,仔细想来,这似乎是目前唯一的可行之策,大家又无法反驳。

    一时间,大厅内的气氛无比沉凝。

    可正在这时,“扑簌簌”,一只信鸽从窗外直飞而入,落在了一个叫金三历的新罗贵人肩膀上。

    金宪英兴致不高地道:“看看吧,到底是什么坏消息?反正形势已经不可能更坏了。”

    金三历将信鸽腿上的书信拿下来打开,顿时,一行行娟秀的字迹,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不是坏消息,不是坏消息,是好消息,好消息啊!”金三历眉飞舞地道:“大家仔细听,越王崔耕已灭渤海国,率二十万大军极速来援!诸位仅需坚持五日即可。”

    “啊?真的假的?”众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再次确认道。

    “错不了,我认得,这是国主的笔迹!”

    “那可太好了,五日算什么啊,有老子在,五十日那帮龟孙子也别想破城!”

    “谢天谢地,越王千岁安然无恙,要不然,咱们新罗这次可就完蛋了。”

    “这可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大厅内的气氛顿时欢快起来,人们尽情分享着死中得活的喜悦。

    就是金宪英,也瘫软在椅子上,露出了安心的笑意尽管不可能当新罗王,但他的母亲乃新罗圣骨,保住性命还是没问题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事实上,大家也没守五天。

    崔耕二十万大军,那么大的动静,根本就不可能瞒得过扶桑人的斥候。

    在第三天头上,扶桑人的大军就撤了个干干净净。

    五日后,崔耕的大军来到庆州城,金重庆、金承庆、尹紫依、金小蕊等人尽皆跟随。

    金重庆现在还是正儿八经的新罗王呢,搞了个禅让仪式,王位就到顺理成章地到了金承庆的手里,整个过程波澜不惊。

    金承庆从被追杀,到登上王位,全赖崔耕的支持。当即,赌咒发誓,新罗一定要唯越王的马首是瞻,并且邀请越王派一部分兵马,驻军庆州。

    不邀请也不行,在和扶桑人的惨烈战争中,新罗军队主力丧失殆尽,民间残破不堪,根本就无力自保。要是崔耕走了,扶桑军卷土重来怎么办?

    最后,崔耕从各部中抽调了总共两万军,驻扎庆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原来新罗侵略大唐的土地,尽数还给了大唐。换言之,包括平壤在内,平壤已北的土地,再次归大唐所有了。

    崔耕也算了了一块心病。

    长安城,大明宫内。

    “废物!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李隆基疯狂地将几案上的奏章扫到地上,不断大声咆哮。

    不知道的见了,恐怕还会以为,这位大唐天子已经疯了呢。

    事实上,他也的确离着疯魔不远了。

    没办法,如今渤海国灭了黑水国,崔耕又灭了渤海国,尽得其土地人口。

    再加上半控制的契丹、新罗,完全控制的室韦,崔耕的实力已经迅速膨胀到极其可怕的地步。

    如今大唐对崔耕,在经济上可能略占优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军事上已经占了大大的下风。

    李隆基仔细盘算过,崔耕若是现在扯旗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当在八成以上。就是那两成失败的可能,最后的胜利者,也不大可能是如今身为大唐天子的自己。

    然而,着急有什么用?

    提议给崔耕充分放权的宰相魏知古,已经被自己骂死了啊!

    李隆基心中的郁闷之气无可发泄,可不越来越有些精神不正常了吗?

    “陛下!陛下!”

    牛仙童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奏章整理好,道:“陛下莫生气了,纵然百官全然无用,这不是还有李林甫李相爷吗?”

    “对啊,李林甫。”

    李隆基现在对李林甫的印象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