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盛唐-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大师这意思是说,这事儿还没完?”

    侯思止刚刚悬下来的小心肝,瞬间又提了起来,急着央求道:“那可怎么办?大师救我,救我啊!”

    笃~笃笃~~

    慧明用手轻敲了敲几案,面容似笑,却不肯继续说话了。

    侯思止多鸡贼啊,瞬间就秒懂了,猛地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大师恕罪,本官这是急得脑子都不好使了,竟然忘了大师是为何而来。来人呀!”

    “在!”

    “传本御史的命令,从帐房拿十万……啊,不,二十万贯钱,送到慧明大师暂住的,暂住的……对了,大师如今在何处名刹挂单呢?”

    “华林寺!”慧明小和尚毕竟是小孩儿,强忍着嘴角呼之欲出的笑意,老神在在地淡淡回道。

    “哦,那就将二十万贯钱送往华林寺,越快越好。”

    “阿弥陀佛,侯施主果然与我佛有缘,善哉,善哉!”

    当即,他嘴角微微翘起,将之前预备好的破解劫数之法,娓娓道了出来。

    本书源自看书辋
………………………………

第185章 再见曹月婵

    俗话说,如果踩了狗屎,要想消除异味儿,就要彻彻底底地将鞋子擦干净。

    那沾惹上王瑞月克夫这事儿,侯思止该如何脱劫避祸呢?

    在侯思止看来,不单单是双方断绝关系,更是要八卦绯闻彻底消失。

    所以,现在最好的法子就是将岭南的差事办完,然后回转长安城。

    到时候双方距离着几千里地,自然也就没什么绯闻了。

    此事越快越好,要不然王瑞月的克夫命太强,什么时候真把劫数引发了,可就悔之晚矣。

    侯思止越想越是深以为然,恭恭敬敬地将慧明小和尚送出了罢黜使衙门。

    既然对王瑞月没什么歪心思了,他也就不想再为难岭南道的官场新星崔二郎了。

    于是乎,他又换了一副脸皮,亲自上门肃政使衙门,和崔耕称兄道弟了一番,腆着狗脸让他帮忙再将这桩婚事推掉。

    为表心迹和诚意,他也不再撑着贾仁义这桩案子,连夜提审贾仁义。

    ……

    大堂下面,摆好了临时赶制出来的刑具。

    这可是大唐酷吏们呕心沥血研究出来的经典刑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

    不用真的动刑,侯思止刚介绍到了第四样刑具,贾仁义就乖乖地把自己和盘文迪勾结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

    数日后,朝廷关于武三忠的公文也恰逢其时地下来了。侯思止向广州刺史衙门要了两辆囚车,将贾仁义和武三忠装进去,带着自己的卫队,押解着二囚返回了长安城。

    至于梁波,不好意思,他的品秩不过是果毅都尉,还不到五品呢,就不用朝中大佬费心了。

    侯思止直接就罢了他的官,命人关进了广州刺史衙门的大牢中。

    只待行文刑部就可以秋后问斩,无非是走个程序的问题。

    至此,侯思止在岭南道一行,告一段落,折返长安。

    ……

    至于小和尚慧明走了一趟罢黜使衙门,就“化”了二十万贯钱的缘,一时间在广州城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很快,他的名声传遍了岭南,甚至有向全国蔓延之势,比崔耕这个岭南崔青天的风头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些熟知内情的人,很快就按捺不住好奇心了,纷纷要求崔耕揭破这三样法术的秘密。

    侯思止回到长安之后,再想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侍御史的本职工作乃是监察朝官,所以崔耕也就不打算再继续藏着掖着,逐一向身边的人科普起来几桩小和尚的“神迹”。

    小和尚几天绝食而不死的“辟谷”的原理很简单,既然是和尚,脖子上带着念珠是理所当然之事。

    慧明和尚脖子上的念珠是上好的人参和牛肉做的,每天偷着吃两颗,勉强撑着饿不死。撑到了第五天头上,肚子饿是肯定的,但精神上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

    所谓在侯思止面前表演的如来神掌,那是崔耕让小和尚事先在手上沾上了面粉和黄磷,双手用力一搓,黄磷自燃,又有面粉护着却不会燃伤到手。

    至于佛门三昧真火的原理也不复杂,这条绳索事先在卤水里浸泡过,火焰能烧的掉绳索本身,却烧不掉绳索从卤水中吸纳的各种盐类。所以即便烧完了,绳索也不会断。

    这都是江湖上那些装神弄鬼的小把戏,在荒唐大梦中崔耕见过科普人士逐一破解过,这些小把戏的奥秘窍门,在梦中统称为化学原理!

    ……

    ……

    众人听完,纷纷大赞神奇。

    倒是宋根海忍不住挠了挠头,龇牙笑道:“俺看这侯思止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草包,这么简单的窍门都发现不了,嘿嘿,活该被大人您耍得团团转!”

    崔耕笑而不语。

    “哼哼。简单?”

    陈三和忍不住发出了一阵冷笑,啐道:“这么简单的事儿,若没崔御史讲解,估摸着你到现在都没整明白过来吧?还有在场的陈县令,周先生,封侍卫,他们哪个事先便能看透其中窍门与原理?莫不是大家伙都是一群草包?宋队正,告诉你,这些事儿虽然看起来是一层窗户纸,但是没人指点,你一辈子都戳不破。”

    这次倒不是陈三和有意在巴结崔耕,大肆拍马屁,他的确陈述的就是一个事实。

    这种骗术,直到千年后的清朝还大行其道,不知骗了多少人。现在拿来骗骗大文盲侯思止,简直有些“大才小用”了。

    宋根海也就这么一胡咧咧,却没有和陈三和较真的意思,赶紧顺着他的话拍起崔耕的马屁,道:“俺家大人有大才,这个俺早就知道,还用你这老神棍提醒啊?你跟着大人时间长,还是俺跟着我家大人时间长?嘁……”

    狠狠地拍了一顿马屁后,宋根海下意识地往四下里瞅了一眼,神神秘秘地说道:“如今侯思止这一走,对咱们可算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哩!”

    封常清嗤笑一声,大大咧咧道:“这不是屁话吗?这个狗都嫌的玩意儿走了,整个岭南道谁不高兴?”

    “封侍卫,你没整明白俺的意思!”

    宋根海龇牙乐道:“你想啊,原来岭南道有两个朝廷钦使,一个是武三忠这个岭南道安抚使,一个是咱们大人这个岭南道肃政使,后来又来了侯思止这个岭南道罢黜使。可现在呢,一个成了阶下囚徒,一个回长安述职,现在整个岭南道权势最大的可不就是咱们大人么吗?”

    “咦……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啊!”封常清看向崔耕。

    “喂喂喂,你们说话注意点场合,子昂兄这个南海县令,论品秩当属正六品,可在我这个岭南道肃政使的七品之上啊!”崔耕没好气地瞪了眼宋根海。

    陈子昂耸耸肩,笑而不语,对于宋根海这种大嘴巴,他早已见怪不怪。

    宋根海咧嘴道:“陈县令是咱们自己人嘛,不然俺这话就避着他的面儿说了。”

    的确,陈子昂现在跟崔耕的关系,先是一个县衙的同僚老伙计,经过此次在广州城的一番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两人的交情和关系与日俱增。即便说这些话,也不需要背着他说了。

    不过崔耕还是摇头道:“你太想当然了,本官这个岭南道肃政使也干不了多久了,再过俩月便是一年期满,到时就得卸任。”

    “俩月也成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宋根海劝道:“依卑职看,大人不如就利用这俩月的时间,把想办的事儿都办妥了。”

    duan~

    崔耕当头就给了宋根海一个暴栗,气骂道:“原来你丫在这儿等着本官呢?哼哼,恐怕是你宋根海心里的小九九打得太多,急了吧?今天我再跟你说一遍,我崔家不差那三瓜俩枣儿的,所以本官一不贪污,二不受贿,也没什么要办的事儿……咦?你这么说,妈的,还真有!”

    突然,崔耕想到了自己的聚丰隆银号,怎么把天顺钱庄吴公礼那茬儿给忘了?

    想当初武良驹要用假钱票坑聚丰隆,结果天顺钱庄的掌柜吴公礼主动倒戈做了自己的卧底。

    为了感激他,自己答应让天顺钱庄以加盟的方式,并入聚丰隆银号。

    后来,自己甚至打算把这种加盟方式扩大。

    可好不容易等到武良驹死了之后,又不得不和武三忠对上了,斗完了武三忠又有侯思止,这个计划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如今好不容易有空闲了,是不是赶紧把这件事操办起来?不然也太对不起吴公礼了,毕竟人家当初可是真心实意的倒戈相向帮了自己一把!

    如今自己好歹是岭南道唯一的道级官员了,尽管在品秩上连个上县县令都不如,但好歹肃政使的权力在那儿,不是?整个岭南道的地方官员,若不想被自己记个小黑本,打个小报告,谁会博了自己的面子?如果能在两个月内,把聚丰隆银号的分号开遍岭南,也算是完成了关键的一跃!

    以后聚丰隆即便不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钱庄,起码能排的进前十之列。

    这么好的机会怎能错过?

    崔耕越想越兴奋,既然广州事了,也是该离去的时候了。

    事不宜迟,他连仪仗都没带,便让人备马备人,快马加鞭,准备启程返回清源。

    数日后,崔耕一行抵达清源,他第一时间来到了聚丰隆银号。

    今天很是难得啊,便宜岳父曹天焦竟然没去找狐朋狗友们鬼混,而是在柜台上招呼着客人。

    “老曹,忙着呢?”崔耕一进银号便打起了招呼,“月婵小姐呢?可是在楼上?”

    曹天焦闻言转身,一见崔耕突然现身,先是微微一愣,旋即鼻孔里冷哼一声,拉起一张臭脸好像欠了他几百贯钱似的,怪声怪气道:“哎哟喂,这不是名震岭南,威风赫赫的崔御史吗?草民见过崔御史!”

    说着,真的就要行大礼跪下参拜!

    我擦,这老曹作妖啊?怪怪的!

    崔耕见状赶紧上前将他搀住,轻轻斥道:“老曹,你这是干什么?咱们之间还兴这个?”

    曹天焦还是怪声怪气:“原来是不兴这个,但现在是兴了。您是谁啊?岭南道肃政使崔青天呐!虽然你人品不咋的,但我们曹家是平头百姓家,无权无势的,怎能见崔大人而不拜呢? ”

    什么叫人品不咋地啊?

    崔耕听得出来这老东西话里有话,道:“咱们之间说话也别藏着掖着的。有话你直说,我哪儿就人品不好了?”

    “你……”曹天焦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口来,闷哼了一声:“你自己心里清楚!”

    “我不清楚,今天你要不给我说个……”

    咣当~~

    正在这时,二楼的门开了,曹月婵俏生生地小脸上满面寒霜,冷冷说道:“崔二郎,你若是来找我的,那就别跟我爹斗气了,上楼来吧!”

    咦,这小娘皮也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啊!

    崔耕发现这父女俩的态度是一个比一个不对头,这是出了什么幺蛾子?

    他满腹狐疑,迈步上楼。

    刚刚一坐下,曹月婵就开门见山道:“不知崔御史今日前来,是为了公事呢?还是为了私事?”

    “嘿……你们父女俩能不要这么阴阳怪气的吗?”崔耕终于忍不住发飙了,“公事怎么说?私事又怎么说?”

    “若是公事,二郎你请讲当面。若是私事么……嘿嘿,崔御史,咱们两个没什么好聊的?”

    这话就更奇怪了。

    公事,就称崔二郎。私事,倒是称起崔御史了,这不是反着来的吗?

    曹小娘皮完全是拒人于千里外的节奏啊!

    不过霜冷之下,曹小娘皮倒是别样的俏美啊!

    崔耕不由莞尔,口花花道:“月婵,咱能不能不要这么说话,怪累的,先不说别的……咱俩可是有婚约的,我这么长日子在外头风吹雨打,奔波劳累的,好不容易大老远回来一趟,你就不能对我多笑着点,多说点软乎乎的话啊?”

    “婚约?”

    曹月婵眉角轻轻扬起,娇哼一声,道:“崔御史跟妾身有婚约?你没记错吧?我怎么听说你跟潮州司马家的卢小娘子有婚约呢?你崔御史莫不是要身背两道婚约,占尽两家便宜吧?”

    唔,这话有股子醋味儿~~

    崔耕回过味儿来,对这爷俩突然态度大变有些恍然大悟过来,忙不迭地解释道:“月婵你误会哩,我和潮州司马的女儿那事儿,八字没一撇呢,就是有人乱传。你秀外慧中,总不会相信这种谣言吧?”

    一句“秀外慧中”,好歹是让曹月婵的心里舒坦了一些。不过她嘴里却是依旧不饶人,“哼,秀外慧中?小女子可当不起。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本姑娘就是个傻丫头,要不然你怎么敢睁着眼骗我呢,是么?崔飞将?”

    “崔飞将?”崔耕愕然,“你给我新起的诨号?怎么个出处啊?”

    曹月婵语含讥讽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单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不是你的定亲诗吗?外面都传你是崔飞将哩,怎么?男子汉大丈夫,还敢做不敢当了?”

    好家伙,原来是这么个出处啊!

    “月婵,这事儿你可真是冤枉我了!”

    崔耕赶紧把当初去卢雄府邸上的经过解释了一遍,而且再三强调,那日卢丽华的丫鬟来邀一首情诗,他偏偏做了这首行军诗,正是想堵住悠悠众口,让那些嚼舌头传谣的人不往儿女情长那方面浮想联翩。

    这倒好,还是有人拿着这首军旅诗,将他和卢家小娘子大做文章!

    一通掰扯下来,他最后说道:“月婵,你本地宿儒佟老爷子的关门弟子,那绝对是有大学问的,你这清源城出了名的才女,会品不出来这就是一首简单的军旅诗?这世上哪有用行军诗来做定亲诗的?你且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ps:大家可以关注我的薇信宫众号,搜索:nd0621 或者 牛凳 ,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更新动态和读者福利!

    本书首发于看书王
………………………………

第186章 难解女儿心

    曹月婵嘴角微翘,眼中飞快闪过了一丝笑意,犟道:“那可说不好,谁知是不是你崔大御史别出心裁呢?”

    呼~好险!

    崔耕察言观色下,心知这关算是过了,遂嬉皮笑脸道:“就算要别出心裁,也得对着月婵你啊,咱们才是正儿八经的有婚约哩。(品@书¥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咱们可是至少占了一半了。”

    “行了!”

    曹月婵骤然俏脸一板,道:“你崔御史公务繁忙,这大老远地跑来,总不会是专门为了说这些不着调的话吧?说吧,到底有什么正事儿?”

    擦!这事儿不是你先提的吗?咋还反咬一口了涅?

    崔耕白眼一翻,有点小不爽,道:“什么叫不着调的话?这婚姻大事还不是正事儿?”

    “对对对,是正事儿,二郎说得对!”

    嗯?

    谁在搭腔?

    崔耕飞快起身,把房门一拉!

    噗通~

    曹天焦本来趴在房门上,一个收势不急,侧摔倒地。

    “爹!”曹月婵霞飞双颊,娇嗔道:“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听墙角呢?”

    “哎呦呦~~”

    这下子可真把曹天焦的老胳膊老腿摔了个不轻,好不容易才爬起来。

    他脸上毫无愧色,理直气壮道:“什么叫听墙根儿啊?说得那么难听。这聚丰隆上下都是咱们自家的产业,你爹我随便走走,走累了靠一会儿还不行吗?只是恰逢其会地听到你们俩在说话而已。”

    曹月婵:“……”

    崔耕也对老曹的臭不要脸,再次狠狠点了一个赞!

    既然已经来了,曹天焦索性直接拉了把竹椅坐下,继续起刚才的话题,“俗话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婚姻大事,可是一等一的正事。贤婿既然来了,咱们今天就好好唠唠。”

    今天曹月婵小娘皮难得的吃醋了,崔耕忽然觉得俩人这桩婚事还是很有希望滴,毕竟相比于素未谋面,有点儿戏的卢家小娘子,曹月婵无论是容貌气质,还是长时间接触下来的印象,崔耕心里都对曹月婵都有几分惦念。

    现在听老曹这么一说,他当即就有些意动,点头道:“唠唠?唠唠就唠唠!”

    “好,你们唠吧。”

    曹天焦和崔耕一拍即合,曹月婵却是霍然起身,道:“你们唠,我走!”

    眼见她真要出屋下楼,崔耕赶紧起身相拦, 道:“月婵你别走,我今天来是真有一件正事儿。关于咱们聚丰隆银号的未来前途。”

    一提到聚丰隆,曹月婵顿时恢复了商场女强人应有的本色,驻足回望,眼神熠熠地问道:“关乎银号的未来?到底什么事,你说,我听着!”

    “月婵你且坐下来听,此事可说来话长……”

    很快,崔耕就将聚丰隆银号大开加盟店的构思,详细讲述了一遍,对其中的弊端也毫不隐瞒。

    一番铺陈下来,老曹第一个大腿大呼:“这么好的主意,你咋不早说呢?现在你岭南道肃政使的任期还不到两个月了,还来得及不?”

    “爹,你这话不对!”

    不待崔耕回答,曹月婵便道:“他之前说了有什么用?那时候武三忠还是岭南道安抚使呢,出了泉州府,咱们聚丰隆开分号就是给人家送菜。”

    崔耕点头道:“还是月婵想得周全看得透,老曹你可差远了啊!”

    不等老曹争嘴,崔耕又问曹月婵,“那月婵你是同意这件事了?”

    “这个……”曹月婵黛眉微蹙,缓缓道:“此事关系重大,我还要仔细考虑。”

    “嗨!眼瞅着二郎任期将满,本来就时间不够用,你还犹豫什么啊?”曹天焦忍不住抱怨道:“开分号是这样,婚姻大事也是这样,你这闺女咋那么让人不省心啊,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不过在银号经营这等专业问题上,崔耕还是相信曹月婵的判断的,他冲老曹说道:“小心驶得万年船,事关十几万贯的家财,当然要好好考虑。”

    “家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倒是不急。”曹天焦记吃不记打,眼珠一转,提醒道:“但是婚姻大事可拖延不得,咱们还是得早点商量好。”

    崔耕忍不住偷瞄了曹月婵一眼,但见佳人浅黛娥眉明眸皓齿,不由得心中一荡。不过貌似人家现在满脑子想得都是银号的事儿,压根儿就没听着老曹的话。

    崔耕有心接曹天焦的话吧,又怕佳人发飙,连聚丰隆的事儿都不谈作罢了。

    咚咚咚~~

    正在这时,忽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曹天焦应了一声,房门打开,两个青衣小厮走了进来。

    这俩人崔耕都见过,一个是聚丰隆的伙计曹大福。至于另外一个――

    他惊讶道:“小九儿,你怎么来了?”

    聚丰隆这摊子事儿,崔耕是全权交给曹月婵打理的。按说家里那些人应该跟曹家没有什么交集。所以,小厮初九突然到访,他有些惊讶。

    小九儿草草行了个礼,道:“家里来客人了,夫人让小的叫二郎您快些回家,招待贵客哩。”

    崔耕听了这话就更惊讶了,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回了清源?听你这话,二娘也知道我回来了?”

    “那个客人自己说的。小的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二郎你来了聚丰隆。”

    说到这里,小九儿脸上忍不住露出了古怪的笑意,露齿笑道:“二郎快些回府吧,人家千里迢迢的追来,有诚意的很呢。”

    一旁的曹天焦在风月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察言观色地能力很强,当即就觉得很不对劲,道:“小九儿,你跟曹老爷说说,你家那个贵客,不会是个女的吧?”

    小九儿讶然,脱口而出道:“曹老爷咋知道的哩?”

    崔耕一听这话可着急了,这边好不容易把曹月婵安抚住,咋又闹出个没边儿的绯闻了呢?

    他赶紧搪塞道:“女的?什么女的?我怎么会有女客人?小九儿,你雌雄不辨,莫要搞糊涂了!”

    曹月婵轻笑一声,揶揄道:“你急什么?紧张什么?以你崔御史的风流,有女客追访到清源不也正常?这次又是哪家司马的女儿,还是什么刺史家的孙女呢?你还是快回去看看吧,别冷了佳人的一片芳心呢!”

    “曹小娘子,你还真猜错了。”小九儿很快就帮崔耕解了围,据实报道:“寻访我家公子的不是什么司马大人家的闺女,而是一个寡~妇。”

    曹月婵听完一愣。

    倒是曹天焦听说是个寡~妇,可就来劲了,“臭不要脸的!这寡~妇还来勾~引我们家二郎!”

    崔耕很快就明白过劲来了,解释道:“应该是泉州别驾张子瑞的未亡人。本来说好的,她送张子瑞灵柩回魏州之前,来拜望我一下。结果我心忧咱们聚丰隆银号的事儿,就把这事儿给忘了,没想到她追到这来了。”

    “对,就是那个五姓七望女!”小九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