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登基吧,少年-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爷,金陵水师都统庞亮与扬州水师都统步健是表兄弟……”

    说到这里,老都统迟疑了一下:“那两人都是开国功勋樊国公的血脉后人,庞亮是樊国公曾孙,步健是樊国公曾外孙……”

    那位樊国公曾随太祖皇帝征战天下,打樊城时出了大力,因此得以樊城的“樊”字为封号。

    民间流传的故事中,第五帅是忠烈无双,这位庞国公就是谋害忠良的角色。

    霍五,传闻中却是第五帅的血脉后人。

    老都统想到这个,说话才是迟疑。

    霍五不以为然。

    别说他不是第五帅的血脉,就算是第五帅的后代,也没有牵扯七十年前恩怨的道理。

    更不要说,七十年前并不是个人私怨,是灭国之战,双方将帅各为其主罢了。

    这位庞都统,之前在采石矶亲自迎战巢湖水师,被安勇生擒,如今拘押在采石矶。

    “叫人接到金陵,劝降,能降就降,不能降也别逼太紧,好好关着……跟扬州水师那边要赎金……”

    霍五想起殉城的和州都尉与和州通判,有了决断。

    这种家人都在京中的将领,顾忌太多。

    就算对方真的不顾父母妻儿敢降,这种毒辣心肠,也让人不敢用。

    霍五的意思,是不必勉强。

    还是那句话,强扭的瓜不甜,强得了一时,强不了一世。

    于都统想了想,道:“降怕是难……倒是扬州那边,那位步都统生母大归,打小在外家长大,与庞都统虽是表兄弟,可情逾骨肉,若知表兄还在人世,应该会给赎金……可这给了赎金,咱们还真放人不成?”

    这次金陵水师失手被擒,是对巢湖水师估算错误的缘故。

    巢湖水师之前没有楼船,都是民船改的小型战船。

    长江之上,正是楼船纵横发威,金陵水师才敢倾巢而出,拦截巢湖水师。

    要不是巢湖水师之前得了安庆水师的两座楼船,想要过江还真不是容易事。

    要是真将善水战的庞亮放归,对滁州军不是好事。

    霍五笑道:“谁说要放人?是赎命的银子,给了银子咱们好好养着他就是,不给的话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拿他来祭旗!”

    于都统“呵呵”一笑。

    这五爷行事,还真是不拘一格,实惠为主。

    ……

    等到傍晚,在和州的马寨主、宋老大人,在太平府的林师爷、杜老八,也都到了。

    除了还在打句容、溧水两县的水进,滁州军头目齐聚金陵府。

    金陵一日到手,大家都是欢喜不已。

    之前在淮南道,就算占了三州之地,滁州军也跟乱世浮萍般不安稳,经不得风雨。

    据守金陵,却是不同。

    百年基业今日始。

    ……

    布政使衙门偏厅。

    滁州军众头目,霍五、邓健、马寨主、薛彪、林师爷、杜老八、冯和尚几人先开一小会,马驹子、霍宝旁听。

    马驹子虽独立领兵,可有马寨主在时,就没有她这个小辈说话的余地。

    至于霍宝,亦是如此。

    看到林师爷若有深意的表情,霍宝就晓得,自在日子没几天了,少不得又开始跟着林师爷读书。

    不管是霍五,还是其他头目,对于林师爷教导霍宝之事,都不会有异议。

    作为滁州军的继承人,霍宝不能只知武力。

    眼下,大家议的就是滁州、和州、庐州、太平府的执政与都尉人选。

    这四州府,地理位置都很重要。

    滁州要防备亳州、楚州的亳州军,两家如今看似亲近,大家都晓得,只是看似罢了,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翻脸。

    和州要防范扬州的淮南道守军。

    庐州是粮仓,也要防范河南道白衫军南下。

    太平府则是要防着朝廷兵马与西边的大庆军。

    如今滁州执掌是李千户,副手宋二,都尉空缺。

    和州执政宋老大人,和州都尉王千户。

    庐州执政是原庐州通判,和州都尉朱千户。

    太平府执政空缺,太平都尉张千户。

    宋老大人调到金陵,那和州执政亦出缺。

    之前没有留心,这么一起算下来,各州府留守,不是邓健的人,就是马寨主的人。

    众人心中,不免各有思量。

    邓健么?

    邓健什么也没想。

    他不爱这些费心之事,听得昏昏欲睡。

    虽说如今他麾下三个千户都得到重用,他也没有什么可欣喜的。

    这三人之中,之张千户还能临战。

    剩下两个做了执政与守将,也就发展的差不多。

    不过两人资质有限,如今这样已经是霍五重用。

    林师爷想的长远,觉得回头要劝谏霍五一二,固然这般安排是出于公心,用来酬功,邓健也确实功劳显著,可这般一支独大不是好事。

    哪怕是将马寨主那边扶起来,平衡两部,也是更安稳些,也是对邓健的保全。

    马寨主……想着自己那几个老伙计,羊千户、鹿千户两个还好,脾气柔顺,熊千户却是性子烈,主意正,时日久了说不得与闺女有摩擦,是不是回头将他留守?

    可熊千户是战将,三十几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他不免有些犹豫。

    薛彪却是心惊。

    霍五看似重用邓健的手下,可实际上也是剪出了邓健羽翼,是不是故意的?

    还有马寨主那边,四个把头之中最忠心的就是朱把头,霍五却是最早调开的就是朱把头。

    就连霍宝那边,也是将朱把头的两个儿子抬起来。

    如今让朱把头在马寨主、霍五之中选一人效忠,怕是朱把头自己也不知结果如何。

    说霍五不是故意的,谁信?

    薛彪望向堂上诸将,邓健、马寨主、杜老八、冯和尚……

    按照霍五的尿性,下边所料不差,“重用”的该是冯和尚的手下。

    至于杜老八……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与其他几人相比,杜老八部太弱了。

    ……

    “李遥资历深,又能干,该挪挪了,让他去庐州执政!”霍五道。

    李遥就是李千户,确实能干,出使亳州的差事完成的又漂亮,众人自是无有不应。

    “原庐州通判高骏,可调往太平府。”

    林师爷建议。

    太平府的人口,与庐州差不多,政务繁杂,不宜新人接手。

    霍五点头,太平府亦是粮仓,重要不亚于庐州。

    马寨主这几个月留在滁州,与李千户、宋二等人接触最多,说了句公道话:“宋仲文也不错,给李遥做了几个月的副手,足以独当一面,可往和州。”

    如此一来,就剩下滁州执政的人选。

    滁州到底是滁州军发家之地,意义不同。

    滁州军的文官实在是太少了,虽说滁州、和州、庐州之前都举行了吏员考试,可榜上人选做个小吏尚可,还没有资格与能力为一州执政的人选。

    大家都望向林师爷。

    林师爷沉吟道:“太平通判、巢县知县……可为候选……”

    太平府通判,是新降的官员中品级最高之人。

    巢县知县是巢湖水师的熟人,曾配合滁州军攻打庐州兵。

    霍五沉吟了一会儿,道:“那就巢县知县为滁州代执政,太平通判刚降了,还要再看看人品行事!”

    庐州通判有能力也颇为清廉,霍五才会给了异地为官承诺,也是求贤若渴。

    却不代表,每一位降臣都能立时得到丰厚待遇。

    四地文官敲定,剩下就是滁州都尉的人选。

    众人看向霍五。

    文官人选还好,大家提议举荐。

    守将人选,却是不好插手。

    霍五想了想,道:“我之前跟冯兄弟求了银生在和州主持操练新兵之事……如今也要名正言顺为好,调王伍去镇守滁州,银生挂和州都尉,负责在和州营操练三州新兵!”说罢,望向冯和尚。

    银生就是银将军,王伍是王千户大名。

    冯和尚自是点头。

    众人也没有异议。

    只有薛彪,眼中带了几分了然。

    猜对了!

    。搜狗


………………………………

第一百九十八章 酬功与番号

    霍五对望江楼的美味记忆犹新,晚宴就叫人请了望江楼的大师傅来主持,就按照九九席的菜谱准备席面。

    今晚给马寨主等人接风,也是滁州军上下共贺得金陵之喜。

    除了打下溧水又去打句容县的水进之外,滁州军的上层都齐聚。

    今日在座的滁州军头目,分了几部分。

    元老级人物,马寨主、邓健、薛彪、林师爷、杜老八。

    后投的将领,冯和尚,于都统父子、安勇。

    滁州官绅之首,宋林。

    金陵内应,贾氏兄弟,史今。

    这十三人,坐了今日正席。

    滁州军小一辈,霍宝、马驹子、林瑾、薛孝、牛清、虎豹兄弟、林太平,外加上侯晓明、仇威,坐了次席。

    滁州军与巢湖水师在金陵的千户,又坐了三席。

    另有曲长以上人物,坐了十席。

    整个布政使大堂,灯火通明。

    ……

    正席之上,贾氏兄弟与史今都带了几分拘谨。

    他们越是知晓滁州军详情,越是心里没底。

    之前还只听说几位将军各另一部,麾下几千人马,没想到得了庐州后,滁州军扩了一倍,这些将军麾下都是一万左右人马。

    万人之将。

    再看他们三个,如本史今手下人马多些,满额三千,实际上两千三百多人,可大半陷在采石矶一战中,如今更是只有八百出头。

    倒是贾家兄弟,因收拢了其他三个千户所的缘故,如今手下总人马有三千多人。

    何德何能?

    他们居于正席?

    他们心中明白,能与诸将军同席而坐的机会,或许只有这一次。

    就是在座的众头目,望向三人也大都带了诧异,显然不解霍五为何抬举这三人。

    就算是内应,也抬举的过了。

    霍五看出三人拘谨,笑着对众人道:“我与大家介绍介绍这几位兄弟……这是贾演、贾源兄弟,这是史今兄弟……我与他们两家颇有渊源,尤其是贾二弟,与我还是患难之交!”说着,讲了三月间与贾源相伴南下之事。

    反倒是史家之事,涉及长辈人命在里头,太过惨烈,霍五略过。

    贾源连忙道:“五哥抬举,小弟却不敢托大……当初全靠五哥庇护,我们叔侄父子才能平安从滁州回来……”

    霍五不提恩情,史今却不能不记得,亦跟在贾源后头道的:“若是没有五爷与小宝爷援手,我那双弟妹就难以保全,五爷与小宝爷是我史家恩人!”

    霍五摆摆手,道:“都是顺手的事情,不必挂在嘴上,反倒是这半年来,你们帮我霍五甚多,先是帮我看顾亲族,后又送我军械……当时我只有滨江一县之地,正穷的叮当响,那两车军械,雪中送炭,却是帮了大忙了!”

    众人才知,还有这个渊源的。

    别人还好,薛彪之前听着“同路”、“恩情”脸色就有些僵硬,听到送军械,则是脸色儿发绿了。

    真是气炸了肺!

    他早知霍五与贾氏兄弟认识,要不然金姐也到不了霍家。

    却是不知这其中渊源,更不知贾史等人已经暗中资助霍五。

    想想前日拉拢贾氏兄弟的话,薛彪直觉得面皮滚烫。

    他先是愤愤望向霍五,眼中满是埋怨。

    霍五只轻飘飘的瞥了一眼。

    当初涉及到杀官,有涉及造反,谁不埋在心中,谁还敞开了说?

    薛彪转过头,不敢再埋怨霍五,却是将贾氏兄弟给怪上。

    霍五对大家介绍完三人,又对三人一一介绍众人。

    别人还好,宋林却是与贾家有渊源的。

    三月里贾氏叔侄父子三人,就是往滁州给他贺寿。

    宋老爷子抚摸着胡子赞道:“再没想到你们兄弟会弃文从武,甚好,甚好!”

    贾氏兄弟都口称“世叔”,重新见礼。

    不得不说,霍五对贾氏兄弟与史今的态度,使得在座诸人都有感触。

    都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可能做到的有几人?

    滁州军地盘一天比一天大,霍五行事还是如此厚道。

    只有马寨主眼神在贾史三人身上定了定,他最知五哥德行,最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这几人肯定有可用之处。

    还有冯和尚,望向三人也带了几分莫测。

    其他人,倒是只觉得这几人运气好,能与微末时的霍五相交。

    霍五笑着对大家道:“从八月十六出滁州,咱们这些人就没闲着,一路和州、庐州、太平打下来……如今到了金陵城,咱们先歇一歇……剩下高淳、溧阳两县,就让他们几个去练练手!”

    不过两县之地,霍五要给新人机会,大家自是不会不知趣反对。

    贾氏兄弟与史今已经惊住。

    贾源反应最快,带了欢喜道:“谢谢五哥!”

    史今也是道谢,神色却带了不安。

    霍五见了,略一思索,明白缘故,笑道:“史兄弟手下的兵卒,还在采石矶,明日请水师将他们带回来就是!”

    “谢五爷!”

    史今这是真心感激。

    这批兵卒,是他精心操练了数月,其中头目也不乏他心腹。

    就算霍五不提,他也会硬着头皮为他们求情。

    “西门俘虏那两千人,也分给你们,一家一千,差不多都有三、四千人马,攻打一县城应是差不多,至于你们谁打高淳、谁打溧阳,自己商量着办!”霍五笑道的。

    按照儿子所说,这三人是未来的两国公一侯。

    如今还是没有经过正经战事,那两个县城与他们练手正好。

    ……

    众将领不会计较两县之地,次席的霍豹、仇威等人听到,已经是酸了。

    大仗没轮到,他们这两日都惦记溧阳、高淳。

    荡平这两县,才算拿下金陵府全境。

    两处县城,正好适合他们童兵练兵。

    只是霍五爷发了话,尘埃落定,他们再不乐意也没用

    “宝叔,这暂时不打仗了,下边小的,就让他们闲着?”

    霍豹小声嘀咕道。

    霍宝道:“放心,闲不住!轮班修城墙!”

    这是霍宝对霍五的提议。

    休养生息,可兵卒不能都闲着,滁州军上下加起来快十万人。

    金陵城正好要修缮城墙,与其征丁役,还不如兵卒轮番出工。

    还有金陵到太平府之间的官道,也是年久失修,可以乘机修整。

    霍豹诧异道:“不是有辅兵?战兵也修城墙?”

    霍宝道:“轮不上几日,三五日,旬日到头,剩下还是要操练……”说到这里,想了想道:“可以调石三回来了……之前没经过新兵营操练的,都进去操练三个月……”

    现在已经是九月底,要是没有意外,年底之前不会有大动了。

    之前兵卒成兵仓促,有些就算经了新兵操练,也是十天半月的。

    仇威道:“宝爷,青蛇军那边之前的规矩与咱们童兵不同,是不是也进新兵营操练操练?”

    霍宝点头道:“理应如此!”

    说到这里,他想起番号的问题,对侯晓明、霍豹道:“你们也给各部想个番号,回头做你们自己的战旗!战兵右翼是青蛇军,那左翼、中军是什么?”

    例如仇威的战旗,除了一个“仇”字,到时候应该还有青蛇图案。

    侯晓明立时道:“黑狼!黑狼为番号!”

    霍豹迟了一步,只能讪讪道:“那我叫白狼行不行?”

    霍宝笑而不答。

    总共战兵三部,两部以狼为番号,到时将青蛇军比成了外人,肯定不行。

    霍豹自己也想到此处,只能退一步,道:“那叫白鹰?白枭?白隼?”

    其他两步一个爬的,一个是跑的,那来个飞的?

    “就白隼吧!”

    霍宝一锤定音。

    几人说的热闹,同席诸人都看着。

    马驹子凑趣道:“小宝,帮姐也想个番号……”

    霍宝摇头道:“姐你的番号不能同我们混了,得看着表叔、冯爷他们……”

    马驹子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她辈分低,却是代父掌军,凡事是要比着邓健、冯和尚他们才对。

    林瑾听了,也开始寻思番号。

    他如今是杜老八军中副手。

    薛孝心中微酸,却也不以为然。

    打地盘重要,别的也重要,要不然养父与林师爷、宋老大人也不会有资格上正席。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人心思动

    金陵士绅找了贾家兄弟与史今一天,都没找到人。

    等到布政使衙门设宴,这三人才出现。

    滁州军不走寻常路,并没有宴请地方士绅耆老,是军中将领酒席,金陵这边参加的竟只有贾家兄弟与史今三人。

    “贾家那边怎么回事?还不将两个儿子请回去,等什么?”

    “父为子纲啊,老族长落不下脸吧?”

    “贾家父母反目,史家可没反目,史老爷半点口风没露出来,不厚道!”

    “造反的买卖,谁傻了往后露?”

    各家议论纷纷,却是多有顾忌,不敢到布政使衙门门口堵人。

    可是总有无需顾忌的人家。

    等到酒席散了,三人从布政使衙门出来,外头已经有人挑着灯笼等着。

    史今这边不用说,被史家人接走了。

    他就要率兵出征,也要告知父母妻儿。

    贾演、贾源兄弟这边,则是两家人来接,一家是贾家人,来的是贾家老管家;一家是甄家人,贾演的岳家,来的就是甄家家主,曹演的舅兄。

    这老管家是贾太爷生前长随,对贾演、贾源兄弟两个也亲近,贾族长派了他出来,也是费了苦心。

    可是贾演、贾源兄弟两个看到老管家只是平平,老管家是卸了差事不假,可接班的也不是旁人,是他的女婿。

    将兄弟两人连夜驱逐出城的,就是此人。

    要是老管家真的真心护主,早干什么去了?

    兄弟两个能不理会贾家人,却不能不理会甄家。

    三月里兄弟两个被家族除名,甄家可是出了大力,抓住甄氏被害流产这一条,咬着“黑心继母”不放,虽说没有让贾家兄弟重归贾氏族谱,却是为兄弟两个讨要回生母与妻子嫁妆。

    之前甄家人“雪中送炭”,如今兄弟两个也想着“投桃报李”。

    至于贾家,管他去死。

    贾家兄弟两个已经决心效仿霍五,清理家族败枝。

    贾家老管家眼泪都出来,却是无用,只能跺脚看着贾家兄弟离去。

    ……

    贾族长与贾太太这两日揪心的难熬,很是怕两个孽子落井下石。

    谁会想到白衫军来的这么快,官兵如此不堪一击?

    他们俩的长子,可还挂着知府衙门吏员的差事,只因是本地人氏,回家安置,才逃过一劫。

    如今城门紧闭,就是他们想要让儿子出去避一避也不能。

    “爹,娘,儿不想死……”

    贾三已经及冠之年,都是当爹的人,却是哭的跟个孩子似的。

    谁不怕死呢?

    想着高高在上的知府大人,圆滑事故的同知,还有知府衙门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被屠杀干净,贾三就忍不住打冷颤。

    “呜呜,大哥、二哥恨死我了……他们不会让我活着……”

    贾三哭的鼻涕泡都出来了。

    贾太太既是脸色发白。

    她之所以容不下前头两个继子,也是因这嫡长子名头。

    按照规矩,她们这族长一脉,嫡长子要分七成家产,剩下诸子分剩下三成。

    当初贾太太不忿这个,才与贾三一道,趁着薛家被抄家,蛊惑贾族长将两个儿子除名。

    贾演、贾源兄弟要是报复,确实会拿贾三开刀。

    贾族长怒道:“两个小畜生敢?我还没死,他们敢手刃手足不成?”

    “可爹不是将他们除名了?连贾家人都不是,还有甚做不得?”

    十几岁的贾四说道。

    他是读书郎,年岁与大侄儿贾代化相仿,叔侄两人相伴读书,感情不浅,早就看不过生母与兄长作为。

    好男不吃分家饭,贪了家产,坏了名声,到底孰轻孰重?

    当时还不仅仅是贪家产之事,还是断送了贾代化前程,还有长嫂腹内婴儿。

    这般仇怨,还不能报了?

    谁是圣人?

    贾小妹见家人狼狈,不满父母的战战兢兢,道:“就算他们不报仇,难道咱们就要躲一辈子?不就是早投了几日白衫军?爹,咱们也投就是了!没门路又如何?用银子砸出个门路就是!”

    贾族长闻言,不由摇头。

    城中士绅想要攀上白衫军的多了,可都不得其门而入。

    贾太太却是心动,看着碧玉年华的女儿。

    贾小妹花容玉貌,却是命运多舛,之前定了同城大户赵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