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登基吧,少年-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有什么?比武比武,胜了为先,论起亲戚里道来还打个屁!”
“哈哈,兄弟内斗,老朱是不是脑壳疼啊!”
有朱二这次“合纵连横”,使得接下来的对战变成了混战。
寨子子弟因是相熟的缘故,自动结队;剩下同伍的流民少年,为了不被逐一淘汰,也自动结队。
第七伍,寨子子弟胜。
第八伍,流民少年胜。
第九伍,寨子子弟胜。
第十伍,寨子子弟败,流民少年败,霍豹胜。
十个上任的伍长站在队伍前列。
“伍长,一日一餐肉,其他人三日一顿肉。每日敲钟集合,上午练体,下午练招,晚上习字!十日比武选什长!现在,全员都有,绕场跑五圈!”霍宝看着众人,朗声道。
“是!”
“遵命!”
“哦!”
五花八门的应答,都是刚上任的伍长。
方才的“生死不论”的规矩,打了大人的脸,也让少年们对霍宝生出畏惧。
眼前这个队长大力气不说,心肠也硬,谁敢招惹啊。
不管有伤没伤的,一干童军老实跑圈去了。
之前围观的众人,这才凑到霍宝身边。
“不愧是五哥的儿子啊,好,好!”马寨主笑得合不拢嘴。
“大侄子好样的!”杜老八也憨声道。
薛彪也笑呵呵的跟着夸,心里怎么想的就只有他自己晓得了。
“哈哈!老子的儿子,自然也是好的!我家小宝,又孝顺又能干,心肠又好,又有决断,谁家孩子也比不得!”霍五又开始夸儿子。
“呵呵……”
“嚯嚯……”
国人的习惯,不管心中怎么想,面上都是夸别人孩子,骂自己家崽子,霍五这样吹儿子的还是罕有。
开始时,大家还不习惯,心中腹诽一二,可霍五一日三吹下来,这不习惯也习惯了。
大部分人散去,可暗中留心童军操练的不乏其人。
一上午,童军跑圈,压腿,互摔,背人百步走,看似玩闹,仔细想想,确实有“练体”的意思。
等到中午,负责后勤的大娘抬了食桶过来。
霍宝指令第一伍伍长为大家分饭。
一人一饭一菜,伍长多一勺烧肉。
那伍长之前在打擂前就鼻青脸肿模样,与众人格格不入;如今十场比试下来,脸上挂彩的人多了,倒衬着他也寻常了。
他眼中的狠厉也褪却,多了几分光彩,大声接令,为大家分饭,颇为公允,并无可挑剔处。
霍宝看在眼中,心中惊叹这巧合。
这些被骗上山的人,竟然是金陵那粮庄来的“短工”。
那岂不是说,要不是当初霍五识破,阻拦了牛家兄弟几个,那牛家兄弟也在被骗上山诸人中?
那样的话,大家就能在这里汇合了。
不管薛彪到底什么算计,这些后上山的人还真是便宜他们父子了。
同两个寨子早有派别的老人来说,这些经过灾年颠簸流离、没有家眷拖累的单丁,更容易操练成兵。
不过上山的人数,与之前在金陵打听到的好像不符啊?
常州那边的矿?会不会真与薛彪有关系?
这薛彪,说不定还真是“狡兔三窟”!
………………………………
第二十一章 战狼下山
童军也是军,既成军,自有营地与番号。
营地是寨子西北角两排空屋,总共十六间屋子,连带霍宝在内,五十童军入住营地。
除霍宝独占一间之外,其他每伍一间屋子。
番号,“战狼”。
童军营,此后亦为“战狼营”。
小狼崽子们先是干了一架,又练了一上午体力,下午又见识了半套“虎威拳”,都筋疲力尽,早早睡去。
霍宝吃饱喝足,精力充沛,就拿起《第五军略》,看了起来。
他晓得自己分量,不过是军训时学的那点皮毛,那些东西,可以蒙别人,骗不了自己。
训练还罢,真要对敌,就要翻车了。
他也不想用铁血做教训来学兵法。
“吱呀!”门被推开,霍五走了进来。
“爹!”
“小宝在看书!”霍五的视线落在那军书上,十分欣慰:“小宝聪明,看书好,看书好!”
霍宝讪笑,没有接话。
这兵书不像《锏九式》那样带图注释也简单,这书本就是文言文记录,又有不少史料中摘下的战争事例,行文更晦涩难懂。
霍宝看了半晌,才弄明白几行。
霍五面上露出几分怀念之色:“第五帅名不虚传,这兵书只吃懂三两成,就够用了!”
“爹看过?”霍宝露出几分意外。
老爹先前是不认字的,起码对外表现是不认。可老爹都不是杀猪的老爹了,万事皆有可能啊。
“字儿都认不全,看过有什么用?这兵书同那紫金锏都是老头子给的,当年我同你这般大时,老头子费劲巴力教过。不单我一个儿,马老六、杜老八都跟着学过。就是那两个货偷懒,不肯上心,就我学了个皮毛。”霍五说着,似有怀念之色。
“薛七叔呢?”
薛彪说话行事,明显是读过书的。可同样是叙排行的几个人,霍老爹待他与其他两人态度截然不同。
“哼,那老小子算个鸡毛!当时不过是老头子账房里的小伙计,后来倒是叫他爬上来了!”
等到小宝追问“老头子”是谁,什么身份,霍五就打着哈哈,转移了话题:“小宝好样的,今儿这阵仗,将他们都镇了!你这一条一条的,倒比爹早年混学的那些个强。爹想着,明儿练正兵,就按你今儿的操练来。”
提及正事,霍宝顾不得询问往事。
老爹不放心他,他又何尝放心老爹。
他有老爹做靠山,操练几十个少年;老爹却要面对上千青壮,凭借的不过是马寨主、杜老八等人的旧交情。
如今他们需要老爹帮着练兵,自然是千好万好,可也要防备他们过河拆桥。
只是正兵与童军又不同,童军没有中层,可以按照霍宝制定的规则遴选伍长,这种制定规则也是确立权威;霍老爹那边,除了两个寨主、薛彪、林师爷这些人,还有中层的各把头,这些人撇不开。
“爹,百户之上,若是分两营,少不得两寨旧人争权夺利、各自为政,不好融合兵力,最好打乱分三营,营丁缺额纳新再补!”霍宝直言道。
霍五大笑:“咱们爷俩倒是心有灵犀。”
父子两人相视一笑,各自明了。
三营一成,少不得一营为亲兵营,可以放心使唤的。
等到次日正兵开始点名,果然同童军差不多的流程。
只是除了直接决出伍长、什长也是直接决出,屯长暂时空缺。
至于两寨十一个把头,并没有直接认命为百户,立下一月之期。
一月内,十一个把头与正兵一起操练,日常考勤与武功计分排序,月底积分为首的,可以优先择两屯正兵;排序第二、第三的,依次择人,至最后一人都是如此。
论起来,十一个把头,马寨主手下四人,杜老八手下五人,蟒王寨之前吞并的两个小匪寨头子两人。
至于马驹子、林瑾(林师爷孙,杜老八义子)、薛孝(薛彪养子)、霍虎、牛清这五个跟在霍五身边学本事的小辈,霍五直接将他们编入正兵。
经过比试后,牛清、林瑾为伍长,马驹子、霍虎、薛孝为什长。
五人所在五什,被霍五抽调出来,直接成立“执法队”,跟在霍五身边。
除了一千三正兵,还有三百辅兵,都是年老体弱者,减半操练。
整个蟒头寨都忙了起来,每日看着都有不同。
就在正兵还是整合时,霍宝的童兵经过一旬操练,两伍对战,择出什长;随后开始进行下一步,那就是打散,重新分兵种。
斥候、弓箭手、枪兵、刀兵、辅兵。
五个新出炉的什长,根据所长,各领一什。
每日上午练体依旧继续,下午就分别学习技能,来教导的师傅,都是寨子中的精兵。
至于霍宝,那对紫金锏也终见天日,耍的虎虎生威。
这般力气,又是配上这曾名扬天下的忠烈神兵,使得霍宝在众少年中威望更盛。
就是正兵那边的把头,试过紫金锏的分量后,也是咂舌不已。
不知不觉,就有流言出来,说霍宝一身神力是“将星转世”,更有甚者提什么第五帅后人之类的话。
霍家祖上有神力之事是霍家人自己说的,可第五帅天生神力却是世所周知。
因为第五帅死守樊阳六年,延缓了本朝太祖统一天下的步伐,引得太祖厌恶,曾在第五帅殉国后通缉第五帅家眷,在忠义之士掩护下,第五帅后人逃离朝廷追索,远遁不出,不知所踪。
这霍家人身上有“神力”,还有紫金锏,这处处都贴合上了。
霍五父子听了,很是无语。不过两种流言,都是利大于弊,便也没有制止,搁在外人眼中,就是默认此事。
除了每次早晚操练,晚上识字之外,每逢五逢十,由霍宝亲率,众少年进山“实战”。
山下大旱,深山处却有水脉,除了山鸡野兔这些,也不乏野狼、野猪这样的凶家伙。
在正长身体的少年眼中,这些都是肉肉。
陷阱、弓箭、长枪、大刀,乱拳打死老师傅,这些都对付不了的,还有霍宝的飞锏。
所狩猎物,雌兽放归,雄兽就地处置,或烤或炖,然后按照人四劳六分配。
四成按照人头分配,人人有份;六成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肉肉的诱惑,加上收获的喜悦,使得这“实战日”成为众童军最喜欢的日子。
四月二十五,又是“实战日”,众童军装备完毕,早早就在寨子口集结。大家想起五日前的烤肉,都是口水嗒嗒,看着“辅兵”背着的铁锅,又想起鱼汤的美味。
霍宝过来,并没有带众人进山,而是正色道:“有探子来报,有新匪从陵水方向进山,扎营在五里外,今日实战,是战狼为先锋去探营!”
少年热血,不外如是。
这“实战”变实战,大家不仅不紧张,反而带了几分雀跃。
不是这旬月的操练带给他们底气,而是霍宝这个“将星转世”让他们有了倚仗。
斥候为先锋,刀兵、弓箭手为中军,枪兵、辅兵为后军,战狼营全员出动,前往新匪落脚处。
等到距离新匪营地将一里时,先一步出发的斥候已经折回报道:“共二十余人,为首的是个光头和尚,他们在吃干粮,吃完就该过来了!”
和尚?
………………………………
第二十二章 心肝肺疼
管他此和尚是不是彼和尚。
霍宝是为了练兵来的,自然不会白等着辨认到底和尚是什么和尚。
通往蟒头寨的山路只有一条,辅兵已经开始布置起陷阱,其他弓箭手、枪兵、刀兵隐入道路两侧密林。
如何隐藏身形,早在前几日“实战日”时,霍宝就讲过,大家学起来都是有模有样。
等到辅兵收工,也隐入密林,山路上空无一人。
少一时,“嗒嗒”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就听有人道:“都统,蟒头寨到底是匪寨,咱们就这样过去,妥当吗?”
“是啊,是啊,他们不是百姓信奉佛祖,都是刀刃上糊口的主儿,想要说服他们下山也不容易。”
“那位马六爷,我没有打过交道,却早闻大名,是个豁达豪气之人。如今这世道,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好好商量,他会考虑下山的!”
随着说话声越清晰,这一行人也进了“战狼”的包围圈。
“止步!”那个被称为“都统”的人察觉出不对,抬起胳膊,对身后众人道。
二十几人,齐齐听令。
有一人上前,查看地上的陷阱。
两侧密林中藏着的童兵,都了前面几句话都有些踌躇,这是来寨主的客人?还打吗?
霍宝却没有犹豫,拿起胸前挂着的哨子。
一声围,两声攻,三声收兵,这是早就制定好的规矩。
“呜!”
哨子声一出,路上二十几个壮汉立时背靠背警戒起来,腰刀抽出,弓箭张开。
“哗啦哗啦”,两侧密林里都是人影,看得这些人胆战心寒。
不过等包围圈成立,这些汉子就神色有些怪异了。
一群娃娃,这是过家家?
霍宝之前已经数过,来人二十五之数。
一个和尚,二十四随从,这个同朱八八又对上了。
霍宝的心情不大好,心里火烧火燎的。
这《红楼梦》真的是借着明事讽清事?
要真要跟明初开国呼应上,那他对应的就是那个前期受舅舅重视、壮年身亡的开国第三功臣、追封岐阳王的李文忠。
那李文忠少年从戎,为大明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可后期却被夺了实权,只挂着虚职,堂堂国公爷,死的不明不白。
开国太祖的粗大腿,就算能抱着,也让人不踏实啊。
这家伙喜欢诛杀功臣,开国诸将都杀的差不多了。
还喜欢护短,这可“短”也有远近亲疏。
李文忠可不单单是朱八八的外甥,还是他的养子之一,曾经改为朱姓,前期得器重提拔是因这血脉之亲、养父子之名;后期容不下,恰恰也是因这两点。
只因朱八八晚婚晚育,二十五、六才成亲,年将三十才有长子。
长子比开国功臣的外甥小十六、七岁。
就算让外甥恢复了李姓,朱八八心里还不踏实。
被皇帝不容,就算是亲外甥,也只能死的不明不白了。
而在李文忠死前,为朱八八平定天下立下大功劳的侄子朱文正下场也不好,被软禁而死。
被软禁前的罪名是“骄奢淫逸、有异心”,实际上是平江西、打陈友谅时功大难封,受了忌惮。
霍宝先前有多期待这个舅舅,眼下就有多纠结,这小脸紧绷的,满是肃穆。
NND,这样不得好死的开国异姓王白给他也不坐呀。
之前还有些踌躇的童军得了进攻的号令,都是各就各位,兵戈相对,毫无畏惧。
包围圈中诸人开始见都是孩子还松了一口气,可被这架势闹得,也都小心起来。
“尔等何人?来黑蟒山何事?”霍宝朗声问道。
那光头和尚二十五、六岁,依稀还能看出少年模样,正是霍宝记忆中的徒三。
他便也出列:“我们是亳州柳元帅麾下征讨使,前来拜会蟒头寨马寨主!”
“可有凭证!”
这和尚摇头,露出为难来。
“口说无凭,最近流寇出没,为防误会,还请客人卸兵器!”霍宝一本正经道。
和尚还没说话,身后诸人就不干了。
“卸什么卸?还没问你们是什么人?”
“是啊,你们是什么人?一堆小崽子,还是回家吃奶去吧!”
“小崽子过家家,闹到老子头上?”
这边七嘴八舌,都怼起霍宝来。
霍宝只抬起胳膊:“射!”
“嗖嗖嗖嗖!”
四面八方,十来只箭支射向山路。
虽没有落到众来人身上,可也就是眼前一尺之地。
这是震慑!
众壮汉跟被捏住嗓子似的,只有一持枪青年跳到那和尚身前,将他遮得严实,怒视霍宝:“混账小儿,到底是何人,作甚伤人?”
众人都齐齐望向霍宝。
霍宝淡淡道:“为防误会,还请客人卸兵器!”
“你……“那青年大怒,举枪想要上前,被那和尚拦下。
和尚上前两步,看着霍宝好一会儿,方露出笑意:“小宝?真的是小宝!”
七载光阴,霍宝这个外甥记得舅舅,徒三这个舅舅自然也记得嫡亲外甥。
霍宝越长大越肖母肖舅,初见就觉得眼熟,仔细辨认,就与小时候的小宝对上了。
徒三虽出家数年,却是迫于生计,难以割舍血脉亲缘,最惦记的就是一侄一甥。之所以主动请命南下“收复”曲阳,也是想要借机寻找侄甥消息。
如今甥舅相见,真是满心欢喜。
霍宝心中只想“哈哈哈”,还好这红楼作者给人物原型做了升华。要不然自己同徒三这五、六分相似的脸,真要“写实”了,那还能见人吗?
霍宝被叫破身份,面上的露出几分懵懂,似有疑惑。
“咦?这小孩长得跟都统小时候好像,这是谁啊?”一络腮胡汉子好奇道。
那持枪青年也接话道:“嘿,仔细看确实是徒三哥当年的样呢!这是……徒大哥家的铁蛋?”
“不是铁蛋,是我外甥小宝!”徒三笑道。
霍宝似还在辨认人,并不接话。
霍豹听着话头,走了小宝近前,扬声道:“可是东山寺出来的徒三舅爷爷?”
“你是?”徒三听着这辈分,不由诧异。
“我是宝叔的侄儿,上月随着五爷爷、宝叔去东山寺找人,没找见。”霍豹回道。
徒三有些动容:“我之前是在东山寺,上月得了老友书信相召,北上亳州投了柳元帅!”
“真是三舅?”霍宝似才醒过神来,上前两步,迟疑道:“小时候带我抓麻雀、烧麻雀那个三舅?”
“是我,是我,是三舅!”徒三连忙点头。
霍宝疾行几步,跪了下去,嚎啕大哭:“啊……三舅……三舅,您怎么才来啊?……我娘……我娘走了……”
贼老天,不长眼!
………………………………
第二十三章 运势逼人啊
霍宝是真伤心了。
农家子做不成,认了;小地主做不成,认了;盼着念着的勋二代又成了铁炉子烫屁股,怎么办?
不厚道的曹爷爷,架空就架空,干嘛处处对着明初历史来?
写历史小说的,这样偷懒可不是厚道人。
怪不得四王后人上杆子去舔八公的后人,这异姓王的分量太飘。
偏生他之前“蛟缠身”、“蛟化龙”编的像模像样,老爹当真了。
这一嗓子,听得人浑身一激灵。
众童军多有缺爹少娘乃至双亲断绝之人,不由跟着心酸,倒是觉得这个不爱搭理人的队长距离近了。
落在众青壮眼中,对着娘舅哭老娘,这就是“孝子”本分。
娘舅天大,这是到什么时候也错不了的老理儿。
徒三红了眼圈,扶起外甥,哽咽道:“你娘……你娘是什么时候走的?怎么……怎么就走了?”
“去年十月二十八走的,染了秋疫……”
“都是三舅不好,我当去探望你娘,不该去北方云游。”
舅甥一叙话,各自叹息。
徒三是后悔没有见着胞姐最后一眼,又庆幸如今老天垂怜,得以骨肉团聚;霍宝则是心疼起寨子里的青壮来,还没等老爹那几个老哥几个内部划分,就有外来人惦记了。
不管心中如何,这面容相似的舅甥两个相处下来,都透了亲近。
霍宝又介绍霍豹与几个什长,徒三也将身边众人说了一下,这二十四人大多数是曲阳人,只有几人不是曲阳人、也是陵水的。
霍宝能说什么,这又对上“淮西二十四将”。
这些人年长的三十来岁,年轻的几个与霍宝差不多大。
霍宝主要留意的有两人,一个是三十来岁站在众人之前的,另外一人就是持着錾金枪护在徒三跟前的那个高大青年。
那三十来岁的人被徒三称之为童年好友,曲阳人江平,最早投到柳元帅麾下,也是他给徒三来信相召。
不用说,这个就是明初开国功臣之一,中山侯汤和的射影。
另一个拿着錾金枪健壮肤黑的,是曲阳人水进,年岁比徒三小几岁,这个应该就是红楼故事里开国的四家异姓王之一的初代北静王,是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射影。
怪不得北静王府活跃到红楼故事开篇,这家与皇家联姻,徒家后来的皇子皇孙都有水家血脉。
其他诸人,霍宝就没有太留意。
只能佩服这些人运气好,这些乡勇出身的武将,除了一、两人死在大明开国前,其他都活到开国时,得封勋爵。
这边叙话未结束,马驹子、霍虎已经带了一百正兵上前来接应。
虽说寨中诸头领晓得今日童军下山侦查,可都不放心,到底派了正军尾随护卫外后。
童军布置陷阱,童军合围,霍宝、霍豹与对方“交涉”都落到马驹子眼中。
前面看着还好,后边又跪又哭的,瞧着就不对了。
即便瞧着不像危险,马驹子也带了人上前,待看清徒三的长相,亦是一愣。
“师姐来了!”霍宝招呼一声,随后对徒三介绍道:“三舅,这是马六叔之女,我爹新收的徒弟!”又对马驹子道:“这是我三舅,亳州柳元帅麾下征讨使,进山来寻马六叔的!”
一句介绍,双方都明了。
马驹子连忙道:“竟是舅舅到了,那不是外人,五伯上月没找到人还与我爹念叨了好几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