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元1836-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礼是“开笔礼”。这是开学礼中最后一道程序,由周良才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他们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称为“朱砂开智”,因为“痣”与“智”谐音,寓意开启智慧。
四礼俱成,周良才对他们几人郑重说道:“嗟尔少年,有志于学,入于门下,得闻圣言,笃志好学,四时不辍!”
这才算正式完成入学礼,可以进学就读了。至于入学费也被称为纳费,早在行礼之前就已经交了。由于刘锡命三人不是张氏子弟,每人一年要缴五两银子,三个人便是十五两银子,刘锡命以前还对读书没有直观的概念,这下总算知道为什么供养一个读书人如此费力了。
此时学堂里已经坐了三十来个童子少年,周良才将他们几个新入学的介绍了一番,便让他们去后面坐下开始上课了。
刘锡命拉着两个弟弟往后走,课堂前面的少年大多穿的华丽,只拿眼睛斜看他们。等走到最后面,一个衣着朴素的少年对刘锡命三人微笑示意,刘锡命便也微笑点头还礼,见他身边还有几个空位,拉着弟弟在旁边坐了下来。
也许是因为老师在堂中,这些少年孩童见来了新同学虽然有些兴奋,但是也不敢窃窃私语,只好时不时回头张望,刘锡命果然见到张玉成的儿子张明德也在其中。
这年头私塾里是没有分班这一说的,各个年龄的孩童都混在一起上课,因此周良才一般是上午教授千字文等蒙学内容,下午再教授四书五经,刚好也可以让还没开蒙的孩童听听圣人教诲,让已经开蒙的再温故而知新。
不过中国自孔子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做法,因此尽管讲解时是大班教学,但是老师还是要对每个学生单独考较,再根据学生资质进行讲学。
刘锡命对这种教学方法倒是双手赞成,如此一来自己说不定能够只花半天时间在学校里,其余时间用来经营家中团队,但是首先要取得老师的信任才行。
随着周良才开始上课,顿时学堂里响起一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读书声。
听着周良才在台上上课,不一会儿,刘锡命心中不知不觉思绪纷飞起来。说实话,在现代他不只一次听到什么犹太人是世上最尊重知识的民族之类的话,现在想想简直是狗屁,世上还有比华夏民族更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吗?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将华夏古人求学的精神面貌描写的淋漓尽致,孔子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有教无类将知识大面积传播的人,只不过现代有些人的脊梁骨软了,扶不起来了,把自己祖宗的教诲忘了个一干二净,转头去tian别人的屁股了而已。
就拿华夏民族的蒙学教育来说,整个教学流程非常有科学性,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蒙学主要是按照识字、阅读、背诵、理解的顺序循序展开,首先让儿童形成自我认知,再不断利用新的刺激去强化这种认知,从而形成稳定的认知层面。
这种教育方法培育出了一大批的杰出人才,为华夏文明的巩固和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然也不能否认它所带来的压制创新意识等负面作用。但是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每一个文明想要持续传承,都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的修正和改进,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只会粗暴地自我否定,甚至全盘放弃,继而转投别人的怀抱!
正所谓“蒙以养正,果行育德”,这是易经中的原话,中国人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将这些道理讲的一清二楚了,刘锡命一时想的出神。
………………………………
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 张氏子弟
正思绪纷飞中,刘锡命突然感觉胳膊被扯了一下,低头一看,那同桌少年正拼命向自己眨眼,作为一个老油条,他哪还能不知道什么情况,赶紧摇头晃脑地假装背诵起来:“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眼睛却悄悄往四处瞥了一下,果然发现周良才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自己身旁!
周良才本来很生气,这才第一天上课呢,这个叫刘锡命的竟然就开始走神!若不收拾一番,以后怎么了得!
谁知他走到近前,却听见刘锡命正在小声背诵,心头一阵疑惑,莫非他并非走神,而是在心中默记?
即便如此,也还是要提点一番,他当即面无表情地拿戒尺点了点刘锡命桌子道:“‘庶几中庸,劳谦谨敕’作何解释?”
刘锡命赶紧站起身来答道:“回先生,这是讲做人要以中庸为要,勤劳谦逊,谨慎检点!”
周良才点点头:“中庸之道有三,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汝等应时刻谨记,处孤室亦必自省!坐下吧。”
刘锡命捏了一把冷汗,再不敢胡思乱想。
好不容易下了课,见老师远去,学堂里一众孩童欢呼一声,开始打闹起来,教室里好不热闹。
“方才多谢兄台提醒,在下刘锡命,不知兄台贵姓?”
刘锡命刚才课上得了同桌提醒才逃过一劫,顿时觉得这少年应该是个好相处的,趁老师不在,赶忙套起近乎来。
那少年咧嘴一笑,露出少年人的羞涩,客气道:“你我都是同窗,理当相互照应,在下许卫,以后还请锡命兄多加指教。”
聊了一会儿才知道,许卫也是正源乡人,因家里和张家有些关系,所以到张氏族学里来读书。
刘锡命见他衣着朴素,知道他家境应该很是一般,不过这少年侃侃而谈,神色间却没有什么自卑的感觉,心中不由有些好感。
于是他便把刘锡贤刘锡安拉过来也一一介绍给许卫,同时又讨教起族学里的情况来。
许卫看样子应该在族学里待了几年了,也许是看刘锡命感觉也不错,便指着屋里的一群群少年孩童介绍起来:“锡命兄,张氏族学里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张氏大宗出身的人,这些人你要小心为妙,他们平素里都骄纵惯了,偏偏又爱在学堂里惹是生非,仗着正房的身份,也没人敢管他们,若是和他们起了冲突,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另一种是张氏小宗的人,这群人家里大多都是靠大宗吃饭的,因此在学堂里经常围着那几个大宗的人团团转;还有一种便是你我这样其他人家的,人数不多,基本上也都是平民子弟,平日里经常被欺负的也是我们这些人,大家为了读书都只好忍气吞声。”
刘锡贤、刘锡安在一旁听了大吃一惊,怎么读个书而已,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
刘锡命却心无波澜,这算什么,前世那些校园霸凌的事情多了去了,更何况张家明显在族学里占有绝对优势呢。不过,他们若是不来惹自己,大家当然可以相安无事,但是若真要闹什么麻烦,自己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主。
都说曹操是跑的最快的人,这不刘锡命才刚和许卫谈到这些,就见张明德像个狗腿子一样站在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身后,一群人大摇大摆地往他们四人走来。
许卫见那少年过来,脸色一变,附耳刘锡命说道:“这中间的就是张氏家主张玉清的嫡子张明轩,他是个经常惹事生非的,你待会儿可要小心些!”
刘锡命见许卫刻意提醒自己,以为他要躲一边去,哪晓得他竟然还是站在自己身边,不由心中感动,对于一个弱冠之年的少年来说,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那张明轩确实一看就是个被骄纵惯了的,他穿着一身紫色绢布的交领长衫,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再加上身后一帮小宗的狗腿子衬托,活脱脱一个校园小霸王形象。
他们一群人直瞪瞪地走到刘锡命几人面前,那张明轩一脸傲慢地仰着脸说道:“你们三个新来的是一家子?这里是我张氏的学堂,让你们进来读书是给你们天大的恩惠,以后在这学堂里都给本少爷小心点,要是有人敢抢本少爷的风头,到时候有他好看!”
刘锡命忍不住噗嗤一笑,没办法,他一个前后活了几十年的人看见一个小家伙在自己面前装大哥,实在有点憋不住,正要开口说两句,他后面的张明德马上跳出来气急败坏地说道:“好你个狗才,我堂兄说话你还敢笑,分明是瞧不起我们张家!”
马上又转头对张明轩说道:“堂兄,这家人平日在我村子里就刁滑惯了的,之前他家欠我家银子不还,我爹上门去要债还被他们家拿刀子追砍呢!今天他还敢耻笑堂兄,分明就是看不起我们张家!”
“好一个颠倒黑白,没想到你爹不是个东西,你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你爹尚且不敢惹我,更何况你。再敢胡说八道你看我敢不敢撕了你的嘴。”刘锡命听他在那里打胡乱说,立刻厉声呵斥,张明德见他这表情吓得脖子一缩,可能是想到自己人多,又硬气地瞪了回来。
刘锡命拱手对张明轩说道:“张公子请了,方才只是误会,我兄弟三人到此只为求学,并没有什么看轻张家的想法,以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那是最好的!若是不然,我们也不是什么怕事的人!”
张明轩一听却炸了毛,他平日里都是被人奉承恭维,那还有这种敢当面顶牛的,一脸不爽地说道:“嘿,你们这些破落户真是给脸不要脸,本少爷倒要看看,你们怎么个不怕事!”
他身后一帮跟班这么一听,纷纷撸起袖子来,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和刘锡命几人打起来。
“老师来啦!”不知道谁一声大喊,教室里其他人哄的一下安静,纷纷跑回座位去。
张明德眼见没能教训刘锡命等人,又怕被老师看见,低声对张明轩道:“堂兄,来日方长,回头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张明轩得了台阶,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哼了一声道:“几个穷酸,你们等着!”甩袖带人回座位了,临走时还将刘锡命旁边的许卫瞪了几眼。
刘锡安很是不爽,还想还两句嘴,却被刘锡命按回了座位,都这时候了还拉什么仇恨。
刘锡命坐下时小声对许卫说道:“今日之事多谢了,你本不用跟我们一起得罪他们的!”
许卫苦笑一下道:“遇事而退,非君子所为,况且往常也不是没受过他们的欺辱,大不了被打一顿罢了。”
刘家三兄弟气的眼都瞪圆了。
这时,见老师才走到门口,刘锡命座位前方的一个少年转过头来提醒道:“放学后,他们肯定是要找你们麻烦的,你们可别走散了。”
刘锡命连忙感谢道:“多谢兄台提醒,敢问如何称呼?”
那少年穿着素色长衫,个头比同龄少年要高大一些,笑着说道:“我叫张元龙”。
刘锡命听他也姓张,估计他也是张氏宗族的人,心中奇怪,低声问起许卫来。
“元龙出自张家小宗,只不过早就出了五服了,加上如今家贫,他为人又率直,不肯去溜须拍马,因此平日里张明轩这些人也是看不上他的,反倒是和我们来往多一些。”
听了许卫解释,刘锡命恍然大悟,看来这张元龙倒是可以团结一下,心中也是好笑,自己是来读书的,怎么莫名其妙的就混到娃娃帮里了。
………………………………
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 打架斗殴
等到了放学,刘锡命记得张元龙的提醒,向他和许卫道了个别,便拉着老三老四匆匆往回赶,他倒不是怕事,只是这里毕竟是张家的地盘,自己三人好不容易才成功入学,要是再莫名其妙地生出点事端来,岂不是很倒霉。
但是有些事不是他想躲就能躲开的,还没等走出乡里,他们就被张明轩等人堵住了去路,张家子弟毕竟是地头蛇,哪里可以绕路门清得很,十来个少年吊儿郎当地站在路口等着他们。
刘锡命看这架势是非打不可了,不过还好,他们都没拿武器,看来这帮小子也不是太敢太过嚣张。
呵呵,既然非要来找麻烦,那哥也只有奉陪,我砂锅大的拳头早就饥渴难耐了。刘锡命也不多说废话,给老三老四使了个眼色,趁那十来个少年有点松懈,三个人一起狂吼一声飞快地扑向他们。
这帮人本来见自己人多,哪里把他们三兄弟放在心上,正在那里嬉笑呢,却听见一声狂吼,心里打了一个突,正晃神间,刘锡命的拳头已经到了。
鲁迅曾经说过“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打架”,刘锡命毕竟有几十年经历,再加上穿越以来,他已经主动或被动地打了好几架,尤其是黑虎帮那回更是被狠狠揍了一顿,多少还是有些心得的。见这帮少年没带武器,他也没下狠手,当先扑向一人,一记黑虎掏心往那少年肚子上捶去,见攻击有效,趁那少年还在哆嗦,把他一把抱住往身旁一带,正好挡住旁边踢过来的一脚。
这时不知哪里来的一拳捶到他肩膀上,打的他一个踉跄,眼见又有一拳往他脸上挥过来,他手忙脚乱往旁边乱抓住一个人稳住身形,然后顺势往下一蹲躲过拳击,单脚支撑,一记扫堂腿将身边三、四个人踢得哇哇大叫,他自己也龇牙咧嘴地抱着小腿一阵揉搓。
他往旁边瞟了一眼,看见老三刘锡贤从后面抱住一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少年,正努力躲开另一个人抓他的手。老四刘锡安倒是机灵,仗着自己灵敏,和一个孩子绕来绕去兜圈子。
眼见刚才被他踢倒的几个人快要爬起来了,想到自己毕竟人少,还是要擒贼先擒王才行,不然兄弟三人累死了也打不过这十来个人。
正好张明轩的跟班都跑了过来和自己三兄弟缠斗,他身边反而只剩下张明德一个怂货。刘锡命赶紧往前一冲,见张明轩和张明德被吓得楞在那儿,心里一喜,快到近前了用脚使劲将一堆残雪踢向他们两人。
张明轩和张明德见一大堆雪飞过来,本能地往后一躲,哪知地上打滑,双双坐了一个屁股蹲。
刘锡命一脚踢在张明德肩上,将他踢倒在地,把张明轩衣领一提溜顺势从地上抓了起来,卡住他脖子对着其他人大吼道:“都给我停下,不然张明轩有的是苦头吃。”
这群少年一见张明轩落到了他手里,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追打刘锡贤和刘锡安的人也停了下来。
张明轩被刘锡命卡着脖子抱住,不知是气的还是喘不过来,脸上一阵发青,不断挣扎着道:“快放开我,不然有你好看的。”
刘锡命加了加手上的力气,没好气地道:“你以为老子读的是厦门大学,还怕你来咋呼。”
!!!???
张明轩一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他娘说的是什么话。
刘锡命一阵好笑,被这群小王八蛋气糊涂了,松了松手上,对张明轩说道:“张公子,咱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只因几句话的事情闹成这般模样,若是夫子知道了想必也是大为火光,到时候你我几人都免不了被责罚一通,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如何?”
张明轩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很是不甘,刘锡命附耳悄悄对他说道:“你放心,这事我们兄弟三人不会到处乱说的。”
又大声嚷嚷道:“张公子胸有雅量,今日打伤了诸位,我代愚弟先向诸位赔个不是。”
张明轩听了这话,自觉有了台阶下,又见自己实在挣扎不脱,只好微微点了点头。刘锡命感觉到他点头,心里一喜,立刻将他放了开来,手上还装模作样地给他拍了几下衣服,实则是提防他出尔反尔,方便再次抓住他。
张明轩的一群跟班马上围了上来,刘锡命也不给他们再搭话的机会,哈哈笑着道了声明天见,他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能露了怯,一边装作不在乎的样子,一边大声和两个弟弟说着闲话往乡外走去,只留下张明轩和一群人满眼愤恨地看着他们的背影。
张明轩哪里受过这般委屈,往日里即便是宗族内其他兄弟碰到他也得让着他,今天竟然让一个外乡人欺负了,何况他被刘锡命卡住脖子更让他觉得在众多跟班面前落了面子,当下也不管跟班们的讨好,说了几句狠话,扔下他们气冲冲地往回跑去。
等进了张家大宅,问清下人自己母亲在东厢房里,张明轩又匆匆赶到东厢房外。见没人注意,他从花坛里挖了些泥巴开始往身上抹,自觉抹得差不多了,哭天抹泪地冲进厢房,边跑边嚎道:“母亲,孩儿被人欺负的好惨,你要替我做主啊。”
他母亲张王氏这些日子一直不顺心,最近张玉清的第三房妾室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些骚蹄子的玩意儿,整天在老爷面前搔首弄姿,把他迷得五迷三道的,半个月来都歇息在她那儿了。今天她专门跑到东厢房来短住这小狐狸精,好好地摆了一回正室的威风,一进门就让她跪在地上,自己把这半个月来心里憋的气全都撒了出来,几个耳刮子下去,心里略微好受了些,不过想到张玉清心里还是来气。
这时候她的宝贝儿子哭成个泪人儿跑了进来,张王氏听了大吃一惊,自己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儿子,平常那是当宝贝一样,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哪个杀才敢欺负他。
这妇人一下子拍案而起,把地上跪着的小妾下了个半死,一把将张明轩抱住,全身上下仔细查看起来。等看清儿子脸上乌七八黑的,身上衣服也是这里黑一块,那里黑一块,真是心疼的不得了,赶紧说道:“我的儿,你可有哪里伤着了?这是哪个杀千刀的干的?”
张明轩一边装作抹泪,一边将今天和刘锡命打架的事说了出来,当然受害者肯定是自己一方了。
张王氏听见竟然有人敢打自己儿子,那可真是气的怒发冲冠,再低头瞥见那小妾哭哭啼啼的,心中对张玉清更是生气“这府中的下人你不管,一个个的骚狐狸你也不管,如今儿子被打了看你管不管。”
拉着张明轩气冲冲地往书房走去。
张玉清正在书房里练习书法,一边还想着晚上再和小妾试试看有没有新的招式,想到美妙之处忍不住得意地捋起了胡子,突然”砰”的一声,书房门被谁一脚踹开,正室张王氏拉着嫡子张明轩气冲冲地闯了进来。
“夫人,你这成何体统!”张玉清脸色一垮,低声对她母子二人喝斥道。见屋外几个下人在那儿东张西望,他走到门口怒斥:“还不快去做事,在这里做甚?”顺手把门关上。
转过头来,张玉清见这母子俩的神色,心里知道肯定又是张明轩惹了什么事出来,心中也是一阵烦躁,真是慈母多败儿,自己这个儿子什么德行他自己还不知道吗,如今出了事又拿他母亲来做挡箭牌。
他当即对着张明轩低吼道:“又是你个孽畜做的什么好事,让你母亲如此这般。”
中国的教育传统里一直都是严父慈母,父亲通常都是扮演发号施令、教育训斥的角色,因此这张明轩见了张玉清就像老鼠见了猫儿一样,这会儿话都说不直了,喏喏了几句也没说明白。
张王氏一下将话头抢了过来,又添油加醋地将他们打架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哭诉道:“老爷你在家中这个不管,那个不管,如今外人都欺负你儿子头上了,难道你还不管吗?”
张玉清见张明轩脸上一块块污渍却不像有伤,对着他气道:“真是混账东西,又拿这些事来糊弄你母亲,这些年你在学堂里闹出的事端还少吗?真以为你爹我什么都不晓得!”
随即又对张王氏斥道:“你个妇道人家,管好家里的事情便好,少听这逆子乱嚼舌头,几个顽童之间打闹,本就是平常之事,难道还要本老爷亲自上阵不成?往后传了出去,叫我怎么在顺庆士林中立足!真是混账!”
张王氏哪管这些,她本来就因为家里的事恼怒张玉清,如今只是哭着撒泼道:“我的儿,我们母子真是苦命人啊,连你亲爹都不管我们,这天下我们找哪儿说理去哟。”拉着张明轩一起痛哭。
张玉清立刻头疼起来,赶忙好言相劝,最后见实在劝她不动,只好叹气:“好了,好了,我让张林去查他一查再说,若是没什么背景的,到时候再处置不迟。哎,士绅人家的脸面都快被你们丢尽了。”
当即把管家张林喊过来吩咐了一圈,张王氏母子这才消停下来。
………………………………
第一卷 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
回家路上,刘锡贤、刘锡安一脸亢奋地谈起刚才打架的情形,一个二个都觉得自己是关老爷上身,照他们这吹法,即使没有刘锡命,他们也能把这群中二挨个捶翻。
刘锡命见他们在那儿自嗨,只是哈哈大笑,心中却很是温馨,以前在现代自己和弟弟也这样,平常两个人天天闹个不停,但是面对外人时,两兄弟却一点也不含糊,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所以说啊还是生二胎好,他莫名喜感地想到。
本来他还有点担心张明轩的报复,不过又觉得只是少年人之间的争斗而已,这种事难道不是很常见吗,大不了再打几架咯,但是看今天他们这群人的怂样,估计以后是不敢再和他们打了。
“今日去蓬州送货情形如何?”
回到家里,刘锡命将李彪和穆敬难几个叫来询问。
“二哥放心,大丰泰的掌柜钱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